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任澤平杠桿率

任澤平杠桿率

發布時間:2022-05-10 16:21:50

㈠ 任澤平預判2021核心在通脹預期,這么判斷的根據是什麼

他指出,海外多個國家都出現了大量的貨幣寬松,未來通脹的壓力會不斷增大。任澤平在入職東吳證券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就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未來一年內,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通脹預期。因為雖然疫情逐漸好轉,但各國對貨幣寬松的依賴,不斷增強,即便經濟已經好轉,但對貨幣寬松的依賴依然沒有斷,甚至依賴性相對之前,還更強了。因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各國經濟增長基本靠股市來推動,實體經濟一片蕭條,沒有起色。

㈡ 任澤平發文回應離職恆大,他究竟是為什麼要離開恆大的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然而這個時代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會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或許我們在自己的生活領域當中,我們對自己的生活也會有選擇的人無法干涉。當你在某一個崗位當中過得特別乏味的時候,你也想要離職。任澤平發文回應離職恆大,我認為他要離開恆大或許會有很多的原因。

生活總會慢慢的教會我們成長,我們在各自的領域當中都在努力的拼搏,努力的奮斗。任澤平發文回應,離職恆大的事情,他想要離開恆大,可能是因為想要選擇新的生活方式去選擇接受新的領域,開啟自己新的生活。

㈢ 為什麼任澤平離開了恆大恆大以後還需要首席經濟學家嗎

沒有離開。還需要。年輕人紛紛從恆大離職是因為恆大的工作越來越不好做了,又有很多其他好工作可以選擇。

恆大是國內一流企業,待遇和職業發展前景按理說很不錯,應該是很多年輕人渴望去的公司。

可是據恆大的某位人事職員透露,恆大近幾年的員工離職率尤其是年輕職員的離職率越來越高,到底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因為這樣!






現代環境下,利用靈活無序的網路傳播,謠言傳播變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強。有些流言在傳播中,常常變樣,這一方面是接受者和傳播者的記憶錯誤所致,更重要的是各人在傳播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加上自己的主觀色彩。

另一種看法認為,在中文語義中「謠言」更具有貶義性,往往不是依據事實,而是憑空想像或根據主觀意願刻意編造的傳言,製造這種傳言的行為被稱作「造謠」,傳播這種傳言的行為被稱為「傳謠」。由於謠言產生的根基不是以事實為依據,其真實性無從談起,謠言往往會被真實的信息所揭露。

㈣ 房貸利率上浮跡象明顯 居民杠桿率上漲過快仍需警惕

多地房貸利率上浮跡象明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半個月,成都、福州、蘇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地的首套房、二套房按揭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且部分銀行出現額度緊張、放款周期變長的現象。一方面,部分地方監管部門有意引導利率上行,謹防樓市過熱,另一方面,部分銀行也對自身的房貸額度進行了調整。
近月來,房地產調控顯現出「掐尖」的特點,即謹防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漲幅過大和冒頭。不僅是房貸政策,多地的購房政策、土地政策等全方位從緊。業內人士表示,在房地產調控趨緊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防止居民購房杠桿率過快上漲仍將是相關政策的主基調。
部分重點城市房貸利率上浮
一位南京地區銀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為防止樓市過熱,相關地方監管部門有意引導房貸利率上浮一定比例,目前該銀行整體房貸業務額度也有一些收緊。
某國有大行杭州某支行營業部主任對記者說,目前該行的首套房房貸利率是從上浮5%提高到上浮8%,放貸額度也需要等候。另一家位於杭州的銀行的相關人士也表示,首套房房貸利率目前也上浮到8%,二套房房貸利率則維持在10%,沒有變化。該人士也表示,目前房貸額度較為緊張。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一周前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天津地區有11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由基準漲至最低上浮5%,蘇州地區有5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款利率,南寧地區多家銀行也上調了房貸利率水平。另外,寧波地區房貸利率最近也開始悄然上漲。中行、交行和興業率先將首套房房貸利率由基準上浮5%調整至上浮10%,二套房房貸利率由基準上浮10%調整至上浮15%。
整體來看,目前房貸利率上浮主要集中在部分重點城市。一位國有大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目前總行層面在房貸政策上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地方上會根據市場情況以及地方政府的調控要求進行調整。
華泰證券發布報告稱,按揭貸款利率出現上調或者額度控制的城市大多為今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度較高的城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5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0.7%。近期房貸利率有所調整的成都、福州、南寧、武漢、西安等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均高於70城平均水平。
穩房價穩地價 調控態勢明顯
房貸政策的收緊可被視為房地產整體調控趨嚴的一個縮影。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高達251次,相較2018年同期的192次上漲31%。從6月單月來看,我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達46次,較5月也有明顯增長。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2018年11月前,各地發布的樓市調控政策以收緊為主,從2018年11月開始,各地發布的收緊的樓市調控政策明顯減少。今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自那時起,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態勢則再次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近月來房地產調控顯現出「掐尖」的特點,即謹防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漲幅過大和冒頭。
在樓市方面,在4月底和5月中旬,住建部兩次對此前價格累計漲幅較大的10個城市發布預警。隨後,蘇州召集30餘家地產商舉行座談會指出,要將今年當地房價漲幅控制在5%之內。而西安也在房價連續上漲39個月後,發布最嚴限購令,即自6月20日起,從市外遷入戶籍的居民家庭在西安購房需滿足落戶滿1年、或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條件。而對於非西安戶籍的居民家庭,則需滿足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滿5年的條件才可在西安購房。
在土地方面,東莞日前則出台最新的土地報價規則。在新的規則下,土地拍賣不再是價高者得,土地的最終成交價是最接近所有報價者的終次報價的平均價。這樣做可以限制「地王」的誕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分析稱,上半年調控呈現出「雙邊多點」效應,「雙邊」即在因城施策下,熱點城市政策總體從緊,而存在房價下跌風險的城市會出台「托市」政策;「多點」體現在調控不僅針對房價,還針對地價、限售、限購、公積金等多維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秦虹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管理的要求目標就是可量化、可考核的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地價是前提,穩房價是結果,要防止房價透支過多所帶來的後續一系列的經濟、金融、社會、城市方方面面的風險,穩預期是根本,必須建立一個對未來房地產政策、房地產市場比較清晰的預期判斷。
居民杠桿率上漲過快仍需警惕
業內人士表示,在房地產調控趨緊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防止居民購房杠桿率過快上漲仍將是相關政策的主基調。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居民杠桿率水平為53.2%,遠低於美國居民的76.1%。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居民杠桿率絕對水平較低,但是仍需警惕其過快增長的風險。
恆 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就表示,我們仍應警惕居民杠桿過快上升風險。中國居民部門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經歷了三輪快速加杠桿,杠桿水平從新興市場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迅速靠攏,安全空間被快速消耗。居民杠桿的過快上升將帶來銀行資產惡化、金融風險積聚以及抑制居民消費增長等不良影響。
這一問題也已經引發了監管部門人士的高度警惕。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的住戶部門杠桿率急速攀升,相當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難以持續的水平。更嚴重的是,新增儲蓄資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產領域。房地產業過度融資,不僅擠占其他產業信貸資源,也容易助長房地產的投資投機行為,使其泡沫化問題更趨嚴重。他表示,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徵,不同地區房價有漲有跌都很正常。但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歷史證明,凡是過度依賴房地產實現和維持經濟繁榮的國家,最終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凡是靠盲目投資投機房地產來理財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會發現其實很不劃算。

㈤ 為什麼一個穩定繁榮的房地產市場對國家經濟這么重要

在中國房地產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房地產的作用就相當於夜壺,宏觀經濟不行就重拳刺激房地產托底經濟。但是,為何夜壺是房地產,而不是其他行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當中佔比很高,對中國經濟具有短期內難以替代的重要性。房地產能否平穩運行,關繫到中國經濟、財政、就業和金融能否穩定。

一、房地產行業體量大,佔GDP比重高,對GDP增長貢獻大。

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達到16萬億,是2003年銷售額的20倍,創歷史新高。同時,根據恆大研究院最新測算,2019年房地產業和拉動上下遊行業的增加值分別佔GDP的7%、17.2%,合計佔比24.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高達7%、18,合計佔比25%,超過所有單一行業。而在20年前的1999年,房地產對GDP的比重為17.1%,對GDP增長的貢獻為14%。20年過去了,房地產經歷了幾個周期的宏觀調控,但是佔GDP的比重以及對GDP增長的貢獻不降反升,分別提高了7.3個百分點和11個百分點。

2020年的經濟形勢本身已經較為困難,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黑天鵝」擾動,本來已經較為困難的經濟變得更加復雜。即使按照恆大研究院任澤平較為樂觀的預計,全年的GDP預計也只能達到5.4%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我們預計中央保持GDP增速達到5.6%左右的目標不會改變甚至是底線。在嚴峻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的穩定運行將是重要保證。

二、房地產投資不斷攀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大。

2019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3.22萬億,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4.0%,創20年來新高。而在20年前的1999年,房地產的投資額只有幾千億,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僅在15%左右。20年來,房地產投資額增長超過20倍,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也增加了近十個百分點。

三、房地產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貢獻大,土地財政依賴度高。

上世紀九十年代分稅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以來,與土地有關的收入逐漸上升至地方政府「第二財政」的重要地位。應該說,土地出讓金收入是唯一地方政府切分比例超過一半且能自主控制的稅種。盡管土地財政有許多弊端,但土地財政切實地緩解了了地方財政的困難,有效地促進地方的招商引資和經濟建設。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2018年,地方政府房地產相關收入總計9萬億,佔地方本級財政收入的比重高達52.7%;其中5項房地產專項稅1.8萬億、房地產行業其他6項主要稅收估計0.7萬億、土地出讓金收入6.5萬億。我們可以看出僅土地出讓金收入一項在2018年就佔到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35%,這一比例較2007年增加了約10個百分點。

四、房地產解決大量就業,且在居民財富中佔比大。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2018年房地產和建築業就業人數3176.9萬人,合計占城鎮就業人數7.3%。2.88億農民工中,建築業從業佔比18.6%,且建築業農民工月均收入比平均水平高13.1%。

根據海通證券估算,截至2018年末,我國居民財富中的房地產規模約為325.6萬億元人民幣,占居民總資產的70%。而金融資產規模約139.5萬億元人民幣,僅佔30%。兩者差距呈收窄趨勢,但在2015年後有所反復。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房地產是大類資產配置的核心。2018年中國住房市值約321萬億元,是GDP的3.6倍、占股債房市值的71%。

五、房地產貸款在金融機構中佔比最大,影響金融穩定。

根據恆大研究院的研究,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房地產是最重要的抵押物。2018年末,抵押貸款超10萬億的上市銀行的抵債資產中,房地產佔比高達76.4%。

恆大研究院認為,無論房企項目投資還是居民住房消費,均需要信貸支持,天然具有杠桿屬性。2019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的剔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為59.5%;2018年居民住房杠桿率(居民住房貸款余額/GDP)為34.2%。

㈥ 一筆經濟賬:當房租超過月供 你還能否淡定

去年以來,在房地產市場賺到錢的人很多。好多人不管有房的還是無房的,看多房地產的還是看空房地產的,都漸漸失去了理性。不僅是房價一路高歌猛進,房租也跟著水漲船高,近日一條房租即將全面超過月供的文章更是引發多方面的熱議。

房租超過月供VS買房不如住酒店

幾年前一對兄弟來到上海,哥哥貸款30年買下一套100多萬的房子,月供4800元;弟弟比較精明,覺得買房不劃算,因為當時月租只有2000元左右,花100多萬至少可以租住50年。但是幾年後的現在,沒有買房的弟弟開始恐慌,因為房租經過幾輪上漲,已經要每月至少7000元才能租下,超過了哥哥每月4000多的月供款。

這是近期一篇引發熱議的文章裡面提到的故事。事實上,這樣的例子在一線城市已經很普遍。廣州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職員Z小姐,2002年左右買了一套27萬元的商品房,還了首付和稅費後,貸款20萬,20年還清,月供大約1200元。目前,Z小姐已換了工作的城市,廣州這套房子用來出租,每月租金3600元左右,是月供的約3倍。

關於房租和月供之爭是高房價下的老百姓糾結心理的一個版本。隨著2015年4月以來一線城市和二線重點城市的房價飆升,還衍生出一個買房不如住酒店的版本:

「現在網上團購一些的酒店,都有250元一晚的,如果買套房子100平方米,就是800萬元,夠你住32000天,差不多就是88年。你想住哪個區就住哪個區,想住幾樓就幾樓,想住什麼風格就住什麼風格,還沒有物業費,還不用考慮停車車位問題,還不用裝修拎包入住,還不用考慮中介費算什麼稅,還不用交水電費寬頻費,還不用你自己打掃衛生疊被子……」

以上只是普通市民關於房產的糾結和考量。一些投資客,在十年前或是更早的時候,出於投資的目的買下多套或幾十套房,目前已輕而易舉地成為富翁。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臨要麼買房,要麼租房的窘境,畢竟沒幾個人真的打算住88年酒店。

隨著房價一路高歌猛進,房租也跟著水漲船高。今年8月,58同城發布的《2016上半年租房市場報告》顯示,全國租房需求總量上半年均有提升,一二季度環比、同比增幅明顯。其中,3月租房需求旺。租金方面,上海、北京、深圳的租金均超出4000元/月,其中,上海以5133.91元/月成為全國租金貴的城市。難怪不少人驚呼,在一線城市生活,不但買不起房,「租不起房或將成為一線城市的一種常態」!

租金回報率低企租售比不適合中國國情

「未來幾年的租金不會停留在低位。對於今天很多在售的住宅來說,五年甚至十年後,租金超過月供是大概率事件。」這是上述那篇被熱議文章的結論。

在一線城市,如果過去五年或十年前買房貸款,房租高於月供已是常態。那麼,在目前房價經過幾輪高漲之後,再去貸款買房,真的還能實現房租超過月供嗎?

上述文章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租金回報率普遍只有1%~2%。可見,租金回報率整體偏低是公認的現象,以深圳福田一中檔小區為例,目前9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二廳單位,售價在600萬元左右,每月租金7200元左右,忽略管理費等,計算出來的租金回報率約為1.5%左右。

方正證券經濟學家任澤平9月底發表了報告《中國房地產泡沫風險有多大?》,其認為,中國主要城市的靜態租賃回報率為2.6%,一線城市在2%左右,低於二三線城市。根據國際靜態租賃回報率為4%~6%,中國水平遠低於國際水平。不過他同時指出:「中國的房地產並非簡單的居住功能,而是一個捆綁著很多資源的綜合價值體,比如戶籍、學區、醫院等。國人對房子和家有一種熱愛以及文化依賴歸屬感,住房自有率在國際上較高。」

關於租金和房價,還有一個指標,即「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房價之間的比值,用來衡量某一區域房產投資的潛力。國際通行標准認為,合理的房屋租售比在1:300到1:200之間。目前,一線城市和二線重點城市的租售比均已在1:400之上,雖然很多專家均認為,租售比並不適合中國國情,但這個比值也從側面看出租金與房價相比的差距。

對於在福田租房的S先生一家來說,租金上漲的壓力非常明顯。2012年其所在小區9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單位,租金大約4000元左右,目前已升至7500元。據了解,由於房租上升太快,有房東將房子分隔成小單元出租給單身年輕人,與該小區主要面向家庭出租不同。而在廣州天河區一個舊小區居住的小M以前租住兩室一廳租金為2000多元,整一套的房租已經上升到四千多元,為降低生活成本,只能與別人合租。

一家雜志展開的調查顯示,有34.9%人認為,租房的人多了,房屋的租金回報會高,反而會刺激更多投資客的進入,房價會上漲得更快。而安全感、擔心房價不斷上漲、痛苦的租房經歷成為買房的三大理由。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租房市場的高商品、低投資品屬性,因此房租比房價更好地反映了市場的平均需求。任澤平認同,在大城市裡,租房和買房出租的人具有非常大的財富差距,因此在富人買房、窮人租房的社會里,租房群體可承受的房租非常有限。因此一旦房租往上漲一點,需求會回落得很快,這可能也是房租上漲不如房價的根本原因。

房奴們為新增貸款立功房貸高增長有隱憂

在房價和房租齊漲的現實中,好多人不管有房的還是無房的,看多房地產的還是看空房地產的,都漸漸失去了理性,紛紛投入買房大軍的行列中。為了獲得多買房的資格,不少家庭甚至不惜假離婚。就這樣,房奴屢屢為今年各大銀行的新增貸款立功。

央行10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2萬億元,同比多增1643億元,從環比看,多增2713億元。從新增貸款的結構上看,今年前9個月,代表個人住房貸款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的新增額,依舊保持高位。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前9個月個人住房貸款新增3.6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多增1.8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增量佔全部貸款增量的35.7%。其中,9月份個人住房貸款新增4759億元,同比多增2055億元,佔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的39%。可見,房奴們成為貢獻今年新增貸款的主力軍。

令人驚嘆的是今年7月的數據。7月金融數據中,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1.01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7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9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元。這顯示,當月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規模甚至超過了總的人民幣新增信貸規模,即是說,7月新增貸款幾乎全部是住戶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

其中,深圳在一線城市中杠桿。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408億元,增長2.1倍。而且深圳按揭平均成數高,2015年12月份達到65%,遠高於「北上廣」三市,同比高3.2個百分點,與70%的貸款成數限制相差僅5個百分點,可謂將貸款杠桿做好。

有專家提醒,居民加杠桿是危險的游戲,內地房貸的高增長不可持續,邊際杠桿已接近極限,地產泡沫值得警惕。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中信建投表示,雖然我國居民仍有加杠桿的空間,但需要警惕居民杠桿的短期快速攀升。我國居民杠桿率2004~2015年的年均復合增速為8%,杠桿率從18%升至40%,美國杠桿率類似區間年均增速為6%;在購房杠桿比例上,2016年上半年交易杠桿率、平均貸款成數均在65%左右,北京上半年平均貸款成數51%,與香港目前水平持平,上海貸款成數約55%左右,接近近年紐約水平;從按揭負擔比來看,京滬深已經位於全球前列,2016年上半年按揭負擔比分別為76%、71%、122%(按照一二手房整體均價計算),超越紐約、舊金山、倫敦等國際都市。

不過,中金公司經濟學家梁紅認為,房貸的快速增長可能主要由購房需求增加推動,而非單一杠桿撬動。相對國際可比指標,中國目前的房貸杠桿和房貸負擔能力還未超出合理范圍。但同時指出,目前房貸存量年同比31%的增長的確高出長期可持續的水平,其中不無隱憂。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㈦ 2016年5月國家監管私募基金、債券基金對股市有影響嗎

中國基金業協會4月15日正式發布《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明確私募基金兩類募集機構主體,募集機構需承擔合格投資者的甄別和認定責任,引入資金賬戶監督機構,保證資金原路返還。辦法2016年7月15日正式生效,從發布到實施的3個月過渡期內,募集機構須當盡快完成相關行為整改和內部制度建設。

【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撤銷資格】
中國基金業協會4月15日通報,已決定對中金賽富、中金信安和中投金匯作出撤銷管理人登記的紀律處分,對有關責任人員公開譴責,加入黑名單。此外,之前已收到紀律處分事先告知書的私募機構華興泰達,經約談後申請注銷管理人登記。

【證監會對多家基金公司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證監會通報近期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年度專項檢查情況。擬對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停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擬對民生加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基金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3個月的行政監管舉措;擬對黑龍江省容維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舉措。

============================

一、宏觀、數據
1、統計局: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15.85萬億,同比增長6.7%。國泰君安任澤平稱,實體生產等數據與貨幣信貸等數據相互佐證,經濟回升力度較強,預計持續到二季度末三季度初。維持經濟中短期W型,長期L型判斷。
2、央行: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6.59萬億,同比多增1.93萬億;人民幣貸款增加4.61萬億,同比多增9301億。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44.75萬億,同比增長13.4%;M2餘額144.62萬億,同比增長13.4%。
3、招商銀行:首季度社融爆發式增長,主要由於穩增長措施帶來基建、房地產需求。不過,目前的信貸高增長與去杠桿去產能目標不符,且企業杠桿率已近極限,因此不排除央行有對銀行信貸政策收緊的風險,信貸高增較難持續。
4、財政部: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11億,同比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788億,同比增長20.1%。證券交易印花稅356億,同比下降15.7%。
5、統計局: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比1-2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85843億,同比名義增長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114億,同比名義增長10.5%。
6、央行行長周小川:債轉股是一項新政策,有些內容細節還在討論。債轉股主要針對杠桿率比較高的公司,並不針對特定規模或產權結構的某一類企業。大型企業借貸比較多,杠桿率自然也比較高。這個政策可以幫助他們降低杠桿率。
7、央行:3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環比減少1447.61億元,至23.84萬億元,降幅繼續收窄。周五,進行35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於2.25%。當日有200億逆回購到期。本周凈投放700億,上周凈回籠2750億。
8、上證報:央行近日召開會議進一步對建立全國性的票據交易所進行論證。探討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是否強制推行電子票據上。央行牽頭的票據交易所的性質、接入機構、操作流程設計也在討論中。票據交易所設在上海的可能性極大。
9、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國內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制度是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監管制度。下一步保監會將發布一系列相關制度,並公布首批國內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名單。
10、央行:3月,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4萬億;貨幣市場成交量共計62.1萬億,同比增長104.2%;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11.3萬億,日均成交4930.8億,同比增長105.3%。
二、房產
1、統計局:1-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7677億,同比名義增長6.2%;商品房銷售面積24299萬平,同比增長33.1%;商品房銷售額18524億,同比增長54.1%。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3516萬平,環比減少415萬平。
2、易居研究院:3月份庫存降低和市場交易異常火爆有關系。而後續市場交易可能沒有如此火爆,所以去庫存效果可能會略有差異。部分熱點城市類似南京、蘇州、合肥、鄭州等城市依然需要積極補庫存。
3、財政部:受部分地區商品房銷售回暖以及上年基數較低等影響,3月,房地產營業稅1917億,同比增長32%;契稅1012億,同比增長15.4%;土地增值稅1127億,同比增長19.9%。
4、住建部:今年5月1日起階段性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凡繳存比例高於12%的一律予以規范調整,該政策暫按兩年執行。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除可以降低繳存比例外,還可以申請暫緩繳存住房公積金。
三、市場
1、發改委、財政部:從今年起逐步有序消化國家儲備棉庫存,將儲備規模調整至合理水平。細化規定顯示,輪出總量不超過200萬噸。原則上每日掛牌銷售數量不超過3萬噸,優先安排進口棉輪出。
2、國務院:印發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方案的通知。2020年前,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框架體系;到2030年,著力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3、經濟參考報: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結束,已於近期送至相關主管部門審議,預計將於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前沿新材料領域,將重點發展石墨烯、3D列印、超導、智能仿生等4大類14個分類材料。
4、國務院:原則同意《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目標,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國務院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成渝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
5、住建部:正在進行第二批「海綿城市」國家試點的篩選,申報城市在經過初選入圍和競爭性評審之後即可評為試點。據不完全統計,已有青島、湛江等多個城市遞交材料申報。與此同時,超20省市啟動數千海綿城市項目。
6、工信部:發布《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5.0》,呼籲盡快啟動虛擬現實標准化工作研究,建立標准體系。2015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15.4億,預計2016年達56.6億,2020年超過550億。
7、京華時報:中國食品工業已連續5年換擋降速,2016年將面臨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2015年,全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收入11.35萬億,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年降低3.4個百分點,首次低於中國工業經濟6.1%的增速。
8、央行:近日發文要求,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取消信用卡滯納金,由發卡機構和持卡人協定違約金;ATM提現日限額由2000元提高至1萬元。明年1月1日起實施。
9、新華社: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將於2016到2018年進行,今年工作重點是進行單點等關鍵技術方案的驗證試驗。今年1月,由國內外企業參加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正式啟動,將有力推動5G標准形成和完善。
10、上證報: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強制國家標准制定工作14日正式啟動。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對電視盒子的監管將越來越規范化,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有助行業健康發展。
11、中證報:酒類行業的消費稅徵收方式有望在今年內調整完成,中國酒協與國務院研究中心已就調整方案上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等多個部委參考。此次調整的思路是將徵收環節從以往的生產或進口環節,轉為向批發或零售環節。
12、21世紀:4月15日,中債-中國綠色債券指數和中債-中國綠色債券精選指數試發布。這兩個指數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與中節能咨詢有限公司合作編制,為國內首批發布的綠色債券指數。
13、新三板:4月15日合計掛牌6583家公司,當日新增19家,成交金額7.72億,其中做市轉讓4.82億,協議轉讓2.9億。
14、北京商報:自商事制度改革、新企業登記門檻放寬以來,創業企業發展迅速。2016年一季度,新登記各類企業同比增長25.9%,平均每天新登記1.17萬戶,其中,小微企業開業率達71.4%,八成企業開業即實現創收。
四、股市
1、上證綜指收報3078.12點,下跌0.14%,成交額2241.4億。深成指收報10733.64點,下跌0.35%,成交額3613.2億。創業板收報2309.68點,下跌0.63%,成交額1008.9億。兩市合計成交5854億元。鈦白粉、集成電路、電子發票、乳業等板塊漲幅居前。
2、香港恆生指數跌0.1%,報21316.47點。日經225指數跌0.4%,報16848.03點。
3、民生管清友:房地產不是萬靈葯,基建也只是短效葯,只有強大的製造業和服務業才能帶來真正的反轉。目前股市還在舞台上,但不知音樂何時會停,二季度的基本面或許在5月就透支了,所以速戰速決是最理性的選擇。
4、北京晨報:截至目前,A股多達260家上市公司在去年參與證券投資,其中多數公司為主業不佳。有250家公司披露了投資金額,總計約354億,分別投向了1384隻投資標的。業內分析,今年上市公司「炒股」有擴容趨勢。
5、證監會:截至4月14日,受理首發企業766家,其中,已過會113家,未過會653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22家,中止審查企業31家。
6、基金業協會:正式發布《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2016年7月15日正式生效。明確三個重要問題,私募基金兩類募集機構主體;募集機構承擔合格投資者的甄別和認定責任;引入資金賬戶監督機構。
7、兩市融資余額:截至4月14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154.61億,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2.87億;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796.79億,增加15.66億;兩市合計8951.4億,增加28.53億。
五、國際
1、路透調查:美聯儲今年將加息兩次,下次最有可能是在6月,但這種可能性已消退,因有跡象顯示今年經濟開局不利,通脹仍較疲弱,而且全球經濟不振。
2、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漲6.4%,十六連漲,報635點。
六、外匯
1、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跌0.01%,收盤價報6.4816。
2、NDF:3月報6.5093,6個月報6.5528,1年報6.6413,2年報6.886。
七、美股
標普500指數收跌2點,跌幅0.10%,報2080點。
道指收跌32點,跌幅0.16%,報17897點。
納指收跌7點,跌幅0.16%,報4938點。
能源與科技股領跌。
八、歐股
德國DAX 30指數收跌0.42%,報10051點。
法國CAC 40指數收跌0.36%,報4495點。
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34%,報6343點。
汽車板塊領跌。
九、黃金
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黃金期貨價格收漲8.10美元,漲幅0.7%,收於每盎司1234.60美元。
全周金價下跌0.8%,因本周美元匯率上漲。
十、石油
WTI 5月原油期貨收跌1.14美元,跌幅2.8%,報40.36美元/桶。
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跌0.74美元,跌幅1.7%,報43.10美元/桶。

㈧ 在疫情重挫世界經濟的大環境下,實施(+),向經濟釋放流動性是必要的,否則全球經

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彈性和韌性,它對當前的疫情沖擊有很強的防禦和自愈能力,能夠使中國經濟在克服當前困難和風險基礎上快速回歸向好發展的軌道上。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長期趨勢,如能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圖片來源/新華社

■劉元春 任澤平 陳彥斌 伍戈聯合解題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積極組織內外部專家,針對「疫情背景下的經濟增長與宏觀政策」展開聯合研究。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
雖然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影響,但是中國經濟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經濟的韌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合創始人):第一,中國經濟的最大韌性來源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種優勢決定了中國可以利用舉國力量快速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快速使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正常。
第二,經過70多年發展,中國已經奠定了實力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生產能力,疫情對於中國數百萬億元的固定資產、接近9億人的勞動力以及全世界規模最大、品類最齊全的生產體系難以產生實質性損傷。
第三,中國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潛力巨大。疫情帶來的沖擊,無法撼動中國市場的自我良性循環。居民消費升級、城鎮化與工業化的推進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都將為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第四,新經濟和新動能的蓬勃發展將較大程度緩沖疫情沖擊。尤其是互聯網經濟與網上辦公等新業態的發展,保證了中國經濟社會在疫情中保持有效運轉,緩沖了疫情對傳統經濟的沖擊。
第五,中國政府擁有強大的經濟調控能力、充足的政策工具箱和廣闊的政策空間,這決定了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目前,中國政府債務率不到60%,預算財政赤字率沒有超過3%,各類貸款平均加權利率依然維持在5%左右,由此保證了中國政府可以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持續展開有彈性的「六穩」政策。
總體看,當前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彈性和韌性,它對當前的疫情沖擊有很強的防禦和自愈能力,能夠使中國經濟在克服當前困難和風險基礎上快速回歸向好發展的軌道上。
任澤平(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長期趨勢,如能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一是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經濟主導全球。據IMF估計,2019年全球GDP總量達86.6萬億美元,其中,中、美佔全球GDP比重分別為16.6%和24.7%。
二是2019年中國GDP實際增速6.1%,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相比之下,美國GDP實際增速2.3%、韓國2.0%、英國1.4%、日本0.7%,均遠落後於中國。
三是中國人均GDP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019年中國人均GDP為70892元,即10277美元,僅為美國的約1/6,英國的1/5,與1981年的日本、1994年的韓國相當,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四是中國城鎮化率仍有20%的提高空間。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60.6%,僅略高於2018年世界平均水平55.3%,遠低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81%。同時,中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遠低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還有約2.3億農民工及家屬子女未能市民化。
五是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市場和最大中等收入群體。中國有覆蓋14億人口的統一市場,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均可自由流動,產品研發、生產、物流、銷售等環節都存在巨大的規模效應。
六是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2019年末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約9億,就業人員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有1.7億,每年有約800萬大學生畢業。盡管中國總人口已跨過劉易斯拐點,但人口素質的上升使得中國孕育了新一輪、更大的人才紅利。
七是中國創新創業十分活躍,新經濟獨角獸企業數僅次於美國。2019年中美新增獨角獸分別佔全球比重為12.6%和55.9%。未來中國信息服務業與人工智慧、AR、VR技術結合仍將釋放巨大增長潛力,為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能。
疫情不會改變中國中長期向好趨勢
疫情會否影響我國的潛在增長率?應主要從需求側還是供給側恢復經濟增長?
劉元春:任何一場疫情引發的經濟沖擊本質上是外生的、短期的和局部的,不會引起一個大型經濟體的經濟發展趨勢出現偏離。這是因為,一個國家中長期的發展趨勢和生產能力主要取決於三大因素:一是資本存量及其增長速度。二是勞動力及其人力資本積累的狀況。三是技術進步以及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進。這三大因素均不會因為疫情的沖擊而發生根本性變化。
縱觀近百年歷史,沒有哪一場大疫導致一個大型經濟體出現長期停滯,經濟一般在疫情消退後1個季度左右就回到正常發展軌道。因此,當前疫情最多隻會帶來1至2個季度的經濟小幅波動,不會改變中國中長期向好趨勢,中國的潛在增速不會出現系統性偏離。由此,當前經濟工作重點應在於有序展開復工復產,使經濟循環盡快常態化,不宜在經濟社會秩序沒有常態化之前展開大規模經濟擴張計劃。經濟政策應以疫情救助和促進經濟循環體系恢復為主,堅持底線管理的基本原則。
任澤平: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將大於2003年非典,但時間可能更短,具體影響大小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當前應兼顧應對疫情和長期改革,供求兩側發力,推出幾項具有破冰效應、釋放重大信號、能夠提振各方信心的關鍵舉措。一是提前儲備項目,疫情後實施大規模基建,把由疫情沖擊經濟砸的坑填上。尤其是對人口流入的城市群和區域中心城市進行適當超前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以刺激需求、穩定就業,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二是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並優化方式,從減增值稅改為減企業所得稅和社保繳費率,提高企業獲得感。一方面,繼續下調社保繳費率3個百分點,其中養老、醫療保險繳費率分別下調1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下調企業所得稅稅率至21%,與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稅率相當。
警惕疫情下的六大風險點
疫情下須重點提防的風險點有哪些?
劉元春:第一,經濟增速下行下,就業風險是最大的灰犀牛。2月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僅為37.9%,比2019年同期下降15.7個百分點,表明就業市場出現收縮。雖然不會造成大面積失業問題,但就業形勢明顯吃緊。
第二,當前物價的結構性上漲勢頭將進一步顯現,應謹防「滯脹」風險。可以預見,在疫情管控放鬆後價格將快速釋放。同時,不同行業和不同區域的復工復產進程不一致,也會導致供應鏈出現瓶頸,部分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
第三,要警惕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帶來的全球經濟快速下滑、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風險。目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勢頭明顯加劇。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將面臨全球經濟與國際金融市場的巨大不確定性,應當作出相應預案,防範外部沖擊對中國經濟的潛在影響。
第四,要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防止房價快速回落。疫情後房地產企業通過大幅降價來快速回籠資金的情況將會增多,一旦降價預期形成,將容易形成「購房意願下降——需求減少導致房價下降——降價預期增強」的不利循環,這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將產生較大沖擊。
第五,要高度警惕放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資產泡沫化風險。目前經濟循環沒有基本恢復,貨幣政策釋放的流動性難以流入實體經濟,資金大規模進入金融市場會帶來資產泡沫化風險。而資產泡沫將引發金融市場的大幅回調,妨礙疫情後中國經濟的恢復。
第六,要高度警惕過度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政府債務加劇風險。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不同,疫情沖擊是短暫的,疫情後經濟運行會恢復常態化,因而採取類似2009年大規模刺激政策的理由並不充分。而且,過度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導致政府債務和宏觀杠桿率大幅上升,這將會成為金融風險的核心根源,也會阻礙社會生產率的提升。
任澤平:當前須兼顧疫情防控與恢復生產,警惕各地疫情防控「一刀切、層層加碼」現象。一些疫情較輕的城市,盲目照搬疫情嚴重地區措施,採取各種過度限制措施,不能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在沒有兜底預案、企業買單的情況下,將疫情防控措施無限擴大化,經濟發展基本停滯,本質上是懶政怠政、不擔責的表現。
「一刀切、層層加碼」式防控,打亂了經濟運行秩序,給企業、各行業、產業鏈、社會穩定帶來嚴峻壓力。因此,應堅持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兩手抓」,採取分區分級防控措施,杜絕以疫情防控之名行懶政怠政之實,以簡單粗暴的方式限制企業復工。
疫情對全球供應鏈會有多大影響?中國應採取什麼措施來鞏固和提高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以增強國際競爭力?
任澤平:疫情沖擊全球供應鏈,中國須以改革的方法穩增長。一是放開汽車、金融、能源、電信、電力等基礎領域及醫療教育等服務業市場准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化國企改革,落實競爭中性和所有制中性,消除所有制歧視,提升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效率。二是以注冊制改革為抓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配套制度。三是推動以「人地掛鉤、金融穩定」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強化居住和實體經濟屬性,弱化金融屬性。一方面,以常住人口增量為核心改革「人地掛鉤」。另一方面,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穩定,回歸市場化,支持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支持行業間並購重組。四是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積極性,給地方官員新的激勵機制,給民營企業家吃定心丸。
貨幣政策要注重定向調控、精準調控
當前CPI位於幾年來的高位,這使得貨幣政策發力時受到掣肘,但疫情對餐飲、旅遊等行業影響較明顯,其中小微企業尤其須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兩難情形下,貨幣政策應如何定位?
陳彥斌(中國人民大學教育部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主要成員):2020年1月份CPI同比漲幅上升至5.4%,觸及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漲幅僅為1.5%,連續16個月位於2%以下的較低水平。整體CPI與核心CPI走勢分化,對貨幣政策的制定造成了一定困擾。
理論上看,貨幣政策制定應著眼於核心CPI而非整體CPI。這主要是因為,包含食品和能源價格的CPI容易出現預期之外的大幅波動,會擾亂公眾預期並對貨幣政策空間形成制約。本輪CPI上漲主要是受豬肉價格上漲疊加疫情的影響,與經濟基本面不存在較大關聯。因此,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應掣肘於整體CPI的上漲,而應堅持穩定經濟的目標定位,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當然,豬肉價格上漲所引起的CPI漲幅擴大問題也不容忽視。有效解決豬肉價格上漲的結構性問題需要財政補貼政策等針對性較強的其他經濟政策激勵生產來加以應對和實現價格穩定,不能依靠總量調節為主的貨幣政策。
伍戈(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一是為應對疫情嚴重沖擊,貨幣政策應堅持穩健略寬松的取向。在一季度各行業普遍遭受重創的情況下,需要寬松貨幣政策為穩增長和穩就業「護航」。二是需把握貨幣政策寬松的力度和節奏,堅持適度寬松但避免「大水漫灌」。當前,CPI漲幅位於高位,貨幣寬松的幅度需要考慮對物價的影響。同時,貨幣過度寬松容易導致房價大幅上漲。未來仍需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防止過量流動性推動房價上漲。三是貨幣政策要堅持定向調控、精準調控,合理運用政策工具。本次疫情對二、三產業以及中小企業沖擊較大,因此貨幣政策操作要注重定向調控、精準調控,合理運用結構化貨幣政策工具,實現精準幫扶。
疫情下貨幣政策如何提高調控效率,更有效增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陳彥斌:面對本次疫情,貨幣政策及時採取多種手段釋放了較為充裕的流動性,並通過政策利率積極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但也應看到,目前貨幣政策效果更多體現為股市的快速上漲,資金「脫實向虛」問題有所顯現。因此,提高貨幣政策調控效率,使貨幣政策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事實上,中國貨幣政策傳導不暢的問題一直存在,其根源在於經濟與金融體制機制上的扭曲。一方面,實體經濟中存在一些預算軟約束部門,對信貸資金存在大量需求,擠佔了其他部門的信貸資源。另一方面,在利率仍存在一定管制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可獲得穩定的凈息差,因而不願過多承擔風險,更有意願將信貸資源投放到預算軟約束部門。
需要著力提高貨幣政策的調控效率。一是加強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與微觀金融監管三者的協調配合,推動資金更好地流入實體經濟。二是適度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特定群體的扶持。但這只能作為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不能長期化、常態化使用。三是要加強貨幣政策的預期管理與前瞻性指引,給予公眾信心和穩定的預期。四是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破除經濟與金融體制上的扭曲,並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步伐。
伍戈:為保證全年發展目標的實現,貨幣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在穩健基礎上靈活適度。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適時出台新政策,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妥善應對疫情短期內對經濟的沖擊,不搞「大水漫灌」。一是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以及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等中長期流動性投放工具,保持總量合理。適時適度調節存款基準利率,合理壓降銀行負債端成本。二是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已出台的政策要精準落地,壓實承貸銀行的責任,對企業進行嚴格的篩選,確保貸款用於疫情防控領域。同時,要提高審批和放貸效率,有效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三是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採取針對性支持措施。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情況,合理調整政策節奏,因地制宜採取針對性措施。根據不同地區疫情演變進度,不同行業復工復產進度及計劃,設計有針對性的支持方案。四是要更加重視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可考慮根據不同地區疫情情況,給予企業在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對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企業不作逾期信用記錄報送。
從多方面著力實現財政政策效用值最大化
財政目前處於緊平衡狀態,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債務壓力較大。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如何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政策定位?
陳彥斌:當前,財政整體上面臨減收增支壓力,財政運行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作為逆周期調節工具的財政政策應加力提效,讓「緊平衡」下有限的財政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具體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適當提高2020年的目標赤字率。適當提高目標赤字率體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定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財政收支壓力。二是財政政策要精準發力。針對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和企業,要進一步具有針對性地出台更多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三是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在減少稅收收入的同時,避免非稅收入的升高,切實降低宏觀稅負,以最小代價穩定經濟增長。
伍戈:在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和財政收支承壓背景下,為積極對沖疫情影響,要繼續推行有針對性的財稅政策,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充分利用專項債等政策工具,將政策落到實處,實現財政政策效用值最大化。一是更加精準實施減稅降費。可考慮研究出台階段性、有針對性的稅費政策,政策導向由「更大規模」轉向「精準落地」,密切關注不同行業的稅負變化,重點支持受損嚴重行業復工復產。二是優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要落實零基預算理念,重視評估重大項目的財政可承受能力,削減非必要、非重點項目支出,壓縮一般性支出。財政資金應投向撬動力度更大的重點領域,以市場化為原則,承擔市場無力滿足的需求。三是擴大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鑒於專項債是專款專用的債務,不計入財政赤字,有成本低、使用靈活的優勢,建議未來進一步擴大專項債發行和使用。
以一攬子政策幫助市場恢復信心
除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還應採取哪些重要舉措幫市場與公眾更快更好恢復信心?
陳彥斌:還應從更全面的視野布局,採取「微觀政策要活+產業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一攬子政策,幫助市場與公眾恢復信心。一是要著力落實「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組合,更好地提升消費者信心。就改革政策而言,核心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扭轉中等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增速過快下滑的局面。同時,要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減輕住房對居民消費的擠出作用。就社會政策而言,核心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與救助體系,使居民減少預防性儲蓄,更好地釋放消費需求。二是要著力落實「微觀政策要活+產業政策要准」的政策組合,更好地提升企業家信心。就微觀政策而言,要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優化營商環境。就產業政策而言,要加大力度實施以放鬆管制、促進競爭為核心特徵的功能性產業政策,為企業家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和更多發展機遇。
伍戈:一是加強疫情防控,做好與社會的溝通。疫情期間首要任務是疫情防控,只有疫情控製得當,經濟才能正常發展。二是穩定就業和農產品供給,保障基本民生。線下招聘目前難以開展,可打造網上就業培訓項目、開展線上招聘等,利用互聯網解決就業問題。同時,當下正值春耕播種之季,要有序恢復農牧種植業,減少疫情對農產品產量的影響,穩定農產品供應和價格。三是推動有序復工,盡快恢復社會生產,落實劃分疫區的政策。國內多數疫區疫情形勢已走向緩和,各地區應根據當地疫情,有序推進企業復工進度。高風險地區重視疫情防控,中風險地區適時安排復工,低風險地區盡快恢復產業產能。四是增強公共衛生服務制度,補齊制度短板。一方面,須建立疾病預防監管體系,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特殊疾病暴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應重視培育重大疾病防控先進人才。與此同時,加強各級部門信息披露,發揮媒體輿論監督作用,營造實事求是、鼓勵講真話的氛圍。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

㈨ 任澤平:全球股市暴跌,根本原因是什麼

點評:

(1)核心觀點:近期全球股市暴跌,風險偏好下降,催化劑是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貶值等,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和資產價格泡沫的嚴重性。

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7-8年的恢復,但根基不牢,美國火車頭復甦脆弱,中國經濟面臨轉型之困。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關鍵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2016年全球經濟脆弱性增加,是否進入「七年之癢」的周期里?元旦過後的全球股市暴跌,是正常的短暫調整還是危機前兆的風暴前夜?面對挑戰,供給側改革是唯一出路,是該決斷的時候了。隨著供給側改革破冰攻堅,各界對中國經濟轉型的未來將更有信心。

(2)新年伊始,全球股市暴跌,大宗重挫,黃金債券等避險資產上漲。

元旦以來,全球股市暴跌,截至1月16日,標普500指數下跌8%,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0.4%,德國DAX指數下跌11.2%,日經225指數下跌9.9%,上證綜指下跌18%,巴西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股市也出現大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其中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22%,LME銅下跌7.8%,DCE鐵礦石價格下跌5.4%。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較大,港幣大跌,聯系匯率制面臨挑戰,巴西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大貶。避險資產獲青睞,美債收益率一度跌破2%,中國國債收益率跌至2.7%附近,黃金上漲2.6%。

(3)催化劑是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等。

首次加息後,近期美國通過逆回購(Reverse Repo)回收大量流動性,與之相佐證的數據是1個月期的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考慮到美國是全球流動性的「總閥門」、各國經濟脆弱性以及2009年以來流動性過剩堆積了大量資產價格泡沫,美國回收流動性重創全球股市和各國匯率。

當前國際經濟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的三軌分化,美聯儲加息回收流動性,但新興經濟體仍處於嚴重衰退期,巴西、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大幅貶值。同時,西方國家有可能結束對伊朗(OPEC第二大原油輸出國)的經濟制裁引發原油再次暴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因素,打擊全球風險偏好。

(4)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和資產價格泡沫的嚴重堆積。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均採取QE、財政刺激等手段應對,供給側改革進展有限,全球缺少創新浪潮和新增長點,資產價格泡沫嚴重,實體經濟復甦進程脆弱。世界經濟呈三軌特徵:

第一軌,美國2008年11月以來實施了三輪QE,並長期保持零利率,走向弱復甦並在2015年12月首次加息。需要看到的是,美國經濟此輪復甦主要是靠大規模貨幣寬松、刺激股市房市泡沫(全大幅創新高)、頁岩油氣革命收窄能源進口貿易逆差、製造業成本降低引發製造業迴流的再製造化等,跟上世紀80年代末供給側改革之後引發的90年代信息技術革命及其黃金增長周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作為火車頭的美國更多地是通過QE和美元貶值將調整成本分散全球承擔,而不是通過供給側改革創新引領全球走出危機。第二軌,歐日在2014年以來通過QQE、負利率、匯率大幅貶值(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歐元日元貶值幅度高達20%-30%)等貨幣刺激,經濟築底改善,採取的手段仍然是將調整成本分散全球承擔(2014年5月-2015年5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供給側改革基本沒有進展。

第三軌,中國經濟正經歷轉型之痛,2008年前後劉易斯拐點出現,勞動力成本加速上漲,加工貿易比較優勢削弱,2014年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房地產投資及其相關的重化工業投資大幅下滑,與此同時,國內一線房市價格泡沫、三四線城市庫存泡沫、股市估值泡沫、重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但面臨體制性出清困難、銀行體系大量隱性不良、影子銀行體系高利貸維續舊增長模式等因素疊加,對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的管制放開不夠,減稅力度過小。

(5)七年之癢?全球市場休養生息?

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7-8年恢復,資產價格也出現了多年繁榮,堆積了較大的泡沫。但背後經濟復甦的根基脆弱。一方面,復甦主要依賴於各國央行輪番刺激,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經濟恢復力量減弱;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關鍵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正面臨轉型之困。而作為「火車頭」的美國也開始顯露疲軟跡象,標普500指數ROE從2014年10月的15.2,下降到2015年12月的12.6,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從2014年10月的59,下跌到2015年12月48。

(6)新興市場是高危區。

一方面美國率先搞QE、零利率、貶值等分散調整成本,產能出清和去杠桿率先完成,率先走向復甦,隨後歐日加碼搞QQE、負利率、貶值等,經濟築底改善,但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尚未產能出清和去杠桿(中國重化工業產能過剩和巴西等資源型產業產能過剩),全球資產價格泡沫嚴重;另一方面,美國正進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動性極度寬松態勢可能逐步逆轉,新興市場成為最脆弱的一環。

㈩ 任澤平說房地產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你認同他的說法嗎

我非常認同他的看法,而且我也不覺得房地產行情會出現暴跌的現象。

很多人對任澤平這個人不是很熟悉,可以把他簡單理解為一個網紅經濟學家,這位大師的履歷特別光鮮,戰績也很傲人,放著1500萬的年薪都可以不要,是一個十足的敢說敢當的大佬。

房地產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

在任澤平重新回歸到金融市場以後,任澤平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房地產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絕對不可能被戳破,也不會突然爆裂。之所以講這個觀點,主要因為他覺得中國房地產會向更加平穩和健康的方向發展,很多人不相信中國房地產會軟著陸,但是他充滿信心。

閱讀全文

與任澤平杠桿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安全上市公司 瀏覽:835
財政部金融機構市場化 瀏覽:858
外匯黃金現在沒開盤 瀏覽:686
北大荒幾號開始融資的 瀏覽:115
華泰證券開戶送流量 瀏覽:386
赤峰天山期貨開戶 瀏覽:350
金融機構延付薪酬 瀏覽:672
中國生產鋅的上市公司 瀏覽:344
李嘉誠家族信託稅收 瀏覽:393
招商銀行的理財是基金嗎 瀏覽:192
甘肅省普惠金融服務實施意見 瀏覽:494
期貨趨勢線和壓力線 瀏覽:923
烽火股票歷史 瀏覽:462
深圳外匯水軍 瀏覽:322
天津沛納海服務中心真誠國際金融中心30層 瀏覽:69
證券公司金融分析 瀏覽:560
期貨倉單與持倉量 瀏覽:973
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公司 瀏覽:176
歷史大底中的股票 瀏覽:210
台灣的貨款是進外匯賬戶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