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劉煜輝中國是怎麼考慮去杠桿的

劉煜輝中國是怎麼考慮去杠桿的

發布時間:2022-05-14 19:37:07

❶ 銀行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1)劉煜輝中國是怎麼考慮去杠桿的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當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去杠桿化時,一般不會對中國產生顯著的負面效應。在這一問題上,中國經濟目前受到的最嚴重的影響表現在,國際商業銀行在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過程中,貿易信貸也受到了波及。

❷ 什麼是去杠桿化

釋義: 減少使用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的過程 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版前為不少企業和權機構所採用, 特別是投資銀行,杠桿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中國的去杠桿化是指中國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像樓市的首付、股市的配資等等,都是以小博大,去的這個杠桿就是將小到大這個部分給補上。

影響

1、「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對中國影響很小。由於實行資本賬戶的管制,中國絕大多數的對外金融投資都是以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投資的形式進行。這類投資一向穩健保守,基本不會涉足高度杠桿化的金融產品,即使有所損失,也不能與其他類型投資者的損失相提並論。

2、「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和「投資者的去杠桿化」對中國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❸ 什麼是影子銀行,

按照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影子銀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杠桿。

國內的「影子銀行」,並非是有多少單獨的機構,更多的是闡釋一種規避監管的功能。如人人貸,不受監管,資金流向隱蔽,是「影子銀行」。幾乎受監管最嚴厲的銀行,其不計入信貸業務的銀信理財產品,也是「影子銀行」。「影子銀行」有三種最主要存在形式:銀行理財產品、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和民間借貸。中國銀監會發布2012年報首次明確影子銀行的業務范圍:「銀監會所監管的六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商業銀行理財等表外業務不屬於影子銀行。」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❹ 天風證券首席分析師劉煜輝對於樓市是什麼觀點

中央決策層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劉煜輝也認為,房子的資產屬性要重新定位,也就是說要通過一系列的公共選擇的政策手段來重新定位資產背後蘊含的金融屬性。而就目前的房市調整來看,主要是削弱房子的金融屬性,實際上也就是削弱它的貨幣信用創造能力。

❺ 中國股災如何去杠桿

你好,「杠桿」是指負債經營,「杠桿率」是指負債率,「去杠桿」是指避免企業負債經營或盡量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化」是指用股權融資代替債權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主導方式乃至唯一方式。

❻ 劉煜輝的偽命題說

第一個偽命題是輸入性通脹。
從數據上看,從2003年開始,中國市場每年被注入的凈頭寸都是大劑量的。盡管這段時期中國央行很忙,但依然無法對沖掉外來之水。我們把這個注水泵叫「外匯占款」。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很願意將中國通脹的責任都落到美國頭上,中國的經濟學家喜歡講「輸入性通脹」,國人也很容易這樣思考問題。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鏡像互補」,全球經濟作為一個開放經濟的整體是平衡的。如果美國失衡,外部就必然得有一個經濟體 (如中國失衡)與之互補,才能長時間地運轉。近40年來,全球經濟一直運行的是「商品美元循環」和「石油美元循環」,缺了誰都玩不轉,這是美國、新興國家和資源國家互動的結果。簡單說,美國印錢,必須有外部世界接受,信用規模才可能膨脹;而如果新興國家都築壩擋水,美國財赤無限度增加下去只會促使資金從美國國債市場抽逃,債務市場的崩潰將拖垮美國經濟,美國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經濟越刺激、越不減速,是當前蓋特納和伯南克最樂見的,因為這樣拓展了美國人量化寬松的空間。那些鼓勵中國放水沖沙,與美國大打貨幣戰的人是「不懷好意」的。中國如不主動收貨幣,通脹肯定演變為長期壓力。
第二個偽命題是匯率綁架利率(加息導致熱錢湧入)。
個人看來,「加息導致熱錢湧入和升值壓力」是個習慣性的誤區。各類「想當然」的研究者不斷地重復著這根本沒有得到實證的結論,最後大家都相信它是真的,而恰恰這是一個偽命題。
真實經濟的邏輯是這樣的:人民幣內在升值壓力來自於經濟超速增長,進來的錢是博取泡沫和價差的,而非息差;如果國內堅定減速和抑制資產泡沫,跨境資本流入的壓力會減少,升值壓力會減輕。市場投資者也是這樣理解的。
中國經濟數據的實證研究表明,進口增速和外匯占款增量與「貿易順差+FDI」的差額呈現強的正相關,進口增速通常被認為對應與國內需求(投資品)的增減。過往幾年的經驗數據表明,當國內宏觀調控加碼,內需被抑制(進口減速)時,跨境資本流向將出現逆轉,錢開始減少進入國內,甚至流出境外。這是市場投資者的選擇,與內在經濟的邏輯相一致。
第三個偽命題是關於經濟減速對於就業的沖擊。
個人看來,中國經濟減速的沖擊和央行緊縮政策的沖擊被嚴重誇大了,經濟減速造成就業壓力邏輯上並不構成直接關系。中國經濟要「保八」的理由一直以來都是保就業,特別是兩千多萬農民工的就業,關繫到社會穩定。沒有人論證為什麼要這個數,也沒有人懷疑過其中的邏輯。
理論上講,一個經濟體實體化越高,抗沖擊的彈性越大,中國是一個有強大製造部門的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彈性在主要經濟體中應該是最高的之一(同樣的案例說明這一邏輯,比如說上世紀90年代的韓國,為什麼在流動性危機的沖擊後迅速地復元,而今天的希臘卻不能)。隨著流動性退潮,商品價格的下跌,對於製造業部門的競爭力是變強的,經濟承壓後很快就能恢復均衡,成本下降對企業家精神激發是有利的,對於就業時是正向的;而不是被成本逼迫著用機器替代人工和轉移工廠,甚至乾脆離開實體。
反轉過來講,空心化的經濟體受流動性緊縮的沖擊肯定是大的,因為它的資產部門大。換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中國經濟減速的成本是資產部門(銀行、地產和地方政府)來承擔,而不是想像中的中國工人。所以,緊縮跟就業沒有太大的關系。

❼ 國家最近提到的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

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拓展資料:

"去杠桿化"的影響:

1、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2、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3、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❽ 是努力去杠桿還是在默默加杠桿

鳳凰財經訊 在2014年已經較高債務的基礎上,2015年的中國經濟繼續加杠桿,而今年依然繼續提高。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警示:目前我國金融杠桿率不斷提高,去年已經超過警戒線,並且至今還在繼續提高,這蘊藏著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危險,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也指出,目前我國貨幣增長繼續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桿,還要迅速提高杠桿率。王小魯擔憂稱,在此情況下,未來我們離金融危機將不遠。
那麼我國政府、居民和企業的杠桿情況分別如何呢?今日華泰證券[1.04% 資金 研報]在華爾街見聞發布最新研究結果,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分析。
中央、地方政府:已接近國際警戒線,仍持續加杠桿
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政府債務約為388250億元,佔GDP比重為57.37%,國際警戒線為60%,可見我國政府部門杠桿率已然偏高,但低於發達國家。然而,從政府此前表態可以預見,為「穩增長」今後一段時期政府部門仍將處於加杠桿進程。
有許多學者反映,政府部門的「錢」應該花在「正地方」,財政支出應該是幫助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的支出。市場預計我國今年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會超過5.5萬億元,而其中居民部門加杠桿基數相對較小,所以5.5萬億元的社會融資,絕大部分還是進入了傳統的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廣發證券[1.37% 資金 研報]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表示其經過調研發現,「地方政府拿這個錢,在現有的政策激勵下也沒什麼人幹活,大部分又買入了銀行的理財產品,這是中國目前的金融空轉的狀態。」
居民部門:加杠桿進程,但遠低於發達國家
華泰證券報告顯示,我國居民部門負債率與發達國家相比明顯低,與新興經濟體相比則略高。負債率低與我國的高儲蓄率有著必然的聯系,此外,居民部門的債務構成單一,只有貸款,其中住房抵押貸款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15年樓市回暖,購房需求集中釋放,人們紛紛前去申請公積金貸款買房。近日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蘇州、合肥、福州等多城市公積金貸款額度吃緊,公積金賬戶幾乎出現「被貸空」的現象。今年房地產持續高溫,這一現象恐怕會加劇。
企業部門:去杠桿進程,未來幾年仍將持續
報告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企業資產負債率變化較為平穩,呈穩中有降格局,工業企業則呈一個明顯的下降趨勢。產能過剩行業以及部分傳統行業去杠桿效果明顯。而房地產、部分服務業、新興產業等行業在不斷加杠桿,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加杠桿」明顯。此外,大中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偏高,地方企業高於中央企業。
華泰證券預期,企業部門去杠桿趨勢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企業部門處於加杠桿進程,但是我國企業部門的杠桿率較高。數據顯示,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無論與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相比,均居於首位,高出發達國家平均值80個百分點,高出新興經濟體國家平均值66個百分點。由於經濟下行、企業盈利能力惡化,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近5年內增加了42個百分點。
對此,央行行長周小川多次強調,我國當前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特別是商業銀行主導,這個金融格局直接造成了我國總體杠桿率偏高的事實。未來我們將通過股權投資,減少企業對於借貸杠桿的依賴性。
我國2016年的五大經濟政策任務中,去杠桿位列其首,但是,真的會「去」嗎?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核心問題在於去杠桿和保持適當增長速度存在著矛盾。在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未得到扭轉的背景下,保持適當增長速度會成為政府的首選。雖然去杠桿關乎經濟長遠健康發展,但在短期內就會被犧牲。危機持續過程中設定去杠桿的任務,核心的意義在於提醒全社會不能迷失方向,不能過度依賴需求方調控,需要供給側合理安排去杠桿的路線圖。李揚認為,降低杠桿率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控制債務增長速度的同時保持中高速的經濟增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高杠桿陷阱,因為我們很難接受短期調整的成本,不但宏觀層面去杠桿的可能性很低,微觀層面的資產重組也很難推進,金融體系轉型更是無法一步到位。黃益平建議,短期內不宜在宏觀層面過度強調去杠桿,以政府、居民和民企加杠桿配合國企去杠桿。
樓市去庫存應加杠桿還是去杠桿?
關於樓市去庫存應該是加杠桿還是減杠桿的問題,在兩會期間就被討論得沸沸揚揚。重慶市長黃奇帆認為,目前房地產領域用加杠桿的辦法去庫存,風險很大,容易引發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先例。而央行行長副行長潘功勝的態度則是,目前中國房地產的杠桿率並不高。
此前,經濟學家李迅雷撰文稱,同時做到去庫存、去產能和去杠桿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現實中概率很小。目前看到的,至少在房地產領域,還是為了去庫存而加杠桿,但加杠桿的結果,卻是一二線城市房價的大漲,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去庫存的效果尚不明顯。這是由於市場的自發資源配置之下資金的虹吸效應造成的——資金一致流向那些更具有保值投資前景的一線城市樓市。這種情況不僅會帶來對實體產業的抽血,也為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難題更添一重難度。
現在的貨幣政策究竟是穩健的還是寬松的?
最後,華泰證券表示,當前「去杠桿」更需要一個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事實上,我們今年也這么做了,從此前央行降准、逆回購「天天見」,SLF(7天期常備借貸便利操作)「月月見」可見一斑。
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引用數據稱,去年的GDP增長率是6.9%,但是名義增長率只有6.4%,相比起來,M2增長率是13.3%,「比GDP增長高了7個百分點。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實際上已經是寬松的了。」
「今年1月份,貸款投放增長2.5萬億,同比多增了1萬多億,按這個速度,我們的貨幣增長還要繼續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桿,還要迅速提高杠桿率。」王小魯擔憂稱,「這種情況下,未來我們離金融危機還遠嗎?」
海通證券[0.06% 資金 研報]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稱,09年至今,中國的M2規模不僅超越美國,而且接近於美國的兩倍。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QE,但美國的三次QE,前提是出清,即企業、金融機構和個人都去杠桿了。然後再慢慢加杠桿。中國目前則是在杠桿的基礎上加杠桿,在泡沫的條件下創造泡沫, 在債務的基礎上增加債務。這就很難實現去杠桿和化解泡沫的目標。如果說,寬松的環境有助於改革的順利推進,但過度寬松的環境則往往會樂不思蜀。
說到底,我們都明白,提高經濟生產率、推動供給側改革和結構性改革,才是去杠桿最具活力的方式。

❾ 隨著國家政策逐步改革私營企業會逐漸收回嗎

不會的。放心吧!
我國關於允許和鼓勵私營經濟存在和發展的政策是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的。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11條增加規定:"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隨著同年6月3日國務院第4號令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私營企業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我國有關私營企業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如公司法、獨資法、合夥法等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私營企業法的整體框架,這些法律、法規對私營企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000年8月,國務院轉發《國家經貿委關於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財政部等相繼發布了中小企業食用擔保體系方面的扶持政策;財政部和外貿部制定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管理(試行)辦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為包括私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私企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大家知道,中國經濟正在發生一些變化。一是經濟正在從高位下行,在轉冷,盡管我們還在盛夏,就如新加坡一樣熱。一些投行也調低了中國經濟的預期,從約8%調至約7%多一點,中國經濟下行至7%,能否企穩、是否長期現象,有待觀察。經濟下行顯然對國內外經濟影響都很大,也引起了輿論的關注,經濟下滑意味著企業的利潤、財政收入的減少,矛盾的各方面迴旋餘地小,意味著產能過剩以及原材料大宗商品的需要減少,這對處於產業上游的國企沖擊很大。

二是中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結構調整在短期內必然也會影響經濟增速,並且調結構或轉型很艱難。

三是去杠桿化,遏制地方政府債務以及企業債務的進一步擴大。有人測算(劉煜輝),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截至2012年底)65萬億元,相當於GDP約125%,高於成熟經濟體和經合組織國家。國企負債也相當高,總資產約100萬億元,負債率約80%-83%。結構轉型很大程度上是國企去產能化,或去杠桿化,釋放其佔有的要素資源,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過程。

四是新型城市化正在啟動,將給投資和消費帶來新的動力。

上述變化對私企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將意味著在中國新的一輪發展中,私企的地位將提升,角色也在變化。

第一,民間投資地位增強,私企將進入國企長期壟斷的領域。

第二,扮演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管理創新的主要角色。成為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三,繼續成為穩定就業的主要支柱,90%以上的新增就業靠廣義的私企,即非國企。

第四,國民經濟GDP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

基於此,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視私企的發展,制定出了很多政策,比如從老36條公布以來,國務院和各部委下發的文件多達54份。各省出的文件則更多,都在爭先恐後的出台五花八門支持私企的政策,在市場准入、行政服務、金融、財稅等方面制訂了許多政策措施。看來,這一次是動真格的了。套用過去的老話,「形勢逼人、形勢喜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深化改革,讓私營企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私企與市場有天然的血肉聯系,無「私」不成市。沒有私營企業就不會有市場經濟。私營企業是市場的真正主體,許多官員對此都有認識,如吉林省長巴音朝魯認為民營經濟生於和長於市場,是市場天然的主體。從產權意義上說,營利性國企也是「私人產權」,只能按私法對待,不能享受公法的特權。

私企是中國改革進程的產物。沒有改革就沒有私企,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解決私企上述問題和障礙,創造既有效率又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才能讓橋歸橋、路歸路,政府、國企、私企各就其位,各司其職,才能讓私企更成熟,更有發展,更能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圍繞要素的市場化、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除了天然氣、電、電信等少數產品外,商品和服務領域已基本實現市場化。但包括土地、資源、勞動力、資金等要素的市場化尚沒完成。這也是體制機制不順,腐敗尋租泛濫,民企發展不暢的重要原因。推進要素市場化的改革包括產權、土地管理、公共資源管理及資源產品價格,財稅、金融以及相應的行政、社會等領域的改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實質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國企的關系。明晰和理順產權與政權之間的邊界和關系,向市場和企業賦權。

例如,通過行政體制改革與政府職能的轉變,一方面簡政放權,另一方面,也是政府的公共管理權和國有資產行使權的雙重身份和職能的分立,從市場的意義上講,國有產權也是一種私權,受私法管轄,與私企和自然人的產權處於平等地位,因此,政府不能公權和私權不分,利用公權對營利性國企施以特殊照顧。

再如國企改革,一是明確產權責任和監管,二是要進行分類管理,劃分營利性國企和非營利性國企的類型。營利性國企應與私企同等待遇,不能有特權,例如,佔用公共資源不付稅費和少付稅費以及不分紅或少分紅,以及享有在市場准入和監管等方面的特權。只有通過政企、政資分離,才能搬掉國企和私企之間的體制障礙,從根本上解決私營企業身份歧視問題,促進私企和國企的公平競爭和聯合。如果還有差別的話,那隻能是企業的稟賦、資質、技術水平、專業行業分工等等方面的不同。當然,政府職能轉變、國企分類改革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土地改革、資源品價格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將會給私企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深信,私企將在未來中國經濟及其體制演變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❿ 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的GDP

中國的經濟再一次靚麗的表現,在連續六年減速之後,2017年的實際GDP增速似乎正在回升。第二季度剛公布的6.9%的年增長率超過了2016年的6.7%,遠高於國際預測機構的共識,預計今年的增長率將接近6.5%,到2018年將進一步放緩至6%。

宏觀層面分析: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GDP忽略了中國經濟增長問題的深層次問題,那是因為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非同尋常的結構轉型之中 - 以製造業為主導的生產者模式正在讓位於日益強大的以服務為導向的消費模式。

這就意味著國內生產總值從投資和出口的快速增長轉向內部私人消費相對較慢的增長,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放緩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方面需要考慮對中國脆弱性的認識。

中國在危機面前都有深度的復原力,例如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全球收縮最嚴重的情況下,2008 - 2009年中國經濟平均年增長率為9.4%。

近年來總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主要集中在去杠桿化和相關的房地產市場緊縮兩者之間 ,認為這是日本式的停滯。他們不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高度節約的經濟體,如果出現日本式的停滯,中國有比日本有更多的手段,畢竟我國戰略空間廣大。

中國的國民儲蓄在2017年可能達到GDP的45%,遠高於日本28%的儲蓄率。就像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239%的政府債務能夠迴避主權債務危機一樣,中國擁有更大的儲蓄緩沖和更小的主權債務負擔(佔GDP的49%),情況要好得多形狀來避免這種內爆。

微觀層面分析

中國的企業債務問題不容忽視 - 2016年末非金融債務佔GDP的比重估計達到GDP的157%(而2008年末為102%),這使得大部分負債上升的國有企業要做勢在必行的改革。

擔心中國房地產市場總有充分的理由。畢竟,一個崛起的中產階級需要經濟適用房。隨著中國人口的城市份額從1980年的不到20%上升到2016年的56%以上,到2030年最有可能達到70%,這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但這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 - 與其他完全城市化的主要經濟體不同 - 在需求方面得到充足的支持,未來10 - 15年,城市人口可能保持年均增長1-2%的增長軌跡。自2005年以來,中國的房價上漲近50%,幾乎是全球規范的五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住房手錶),可承受性顯然是一個合理的擔憂。中國面臨的挑戰是審慎地管理滿足城市化需求的住房供應增長,而不會造成過度的投機和危險的資產泡沫。

同時,中國經濟在2017年初也受到強勁的周期性復甦力度支撐。六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1.3%,與前幾年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受到後危機較弱的影響全球復甦。同樣,到2017年年中,通貨膨脹調整後的零售額年增長率為10%,比總體GDP增長6.9%的速度快45%,這反映了家庭收入的顯著增長以及日益強大的。

悲觀主義者一直視中國經濟為自己的經濟觀點 - 重復了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喬納森·斯賓塞(Jonathan Spence)多年前的開創性評估的一個經典錯誤。普遍認為打破日本和美國的資產泡沫在中國構成了同樣的威脅。同樣,中國近期的債務密集型經濟增長高潮預計也會和其他地方的情況一樣。

預測人士發現,難以抵制重大危機沖擊的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的影響。過去一直是錯誤的做法,今天又錯了。

閱讀全文

與劉煜輝中國是怎麼考慮去杠桿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還沒扣費可以退嗎 瀏覽:911
融資買入非標的證券 瀏覽:721
漢口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瀏覽:437
股指期貨次日分析 瀏覽:810
泰安市基金融資擔保 瀏覽:647
信託周刊第126期下載 瀏覽:627
外匯zigzag怎麼設置 瀏覽:518
基金渠道和銀行理財經理選哪個好 瀏覽:894
庄影指標公式 瀏覽:930
股市先知指標公式 瀏覽:438
監管層再融資溝通紀要 瀏覽:561
百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0
理財小白適不適合買基金 瀏覽:703
理財公司跑路能搬東西嗎 瀏覽:183
江西贛州鎢礦集團 瀏覽:153
醫院融資租賃規模 瀏覽:598
外幣賬戶利息收入做賬匯率 瀏覽:584
2016年20萬台幣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74
風力發電廠融資難 瀏覽:168
海爾消費金融公司電話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