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說明了什麼道理
越是簡單的問題,越難回答,因為可以思考的角度太多了。
從哲學上來說,我們人具有認識真理的能力,這一點就不用多說廢話了。
物理上,則是力矩平衡。
在平時生活中,人們經常運用杠桿原理,不管人們知不知道,因為省力嘛。而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意義不在人們經常應用這一點,而是他將其理論化,這一點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不過大部分人也不喜歡研究理論。理論的重要性就在於對於所研究的對象,它在某方面的性質,在什麼范圍內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可以完全確定了。也就是說明了理論很重要的道理。
你還可以從別的角度去理解。甚至你可以對你思考的角度進行思考,再分類什麼的,這不就扯得更遠了嗎。
Ⅱ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根杠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這是為什麼呢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船隻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Ⅲ 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
一,杠桿原理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二、內容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
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3)阿基米德杠桿應用擴展閱讀
運用:
1、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2、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3、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4、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Ⅳ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是怎樣的
杠桿原理亦稱「杠抄桿平衡條件襲」。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杠桿原理的表達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前212)在他的著作《板的平衡》中,第一個提出了關於作用在支點兩邊等距的等重物體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公理。之後,他又致力於建立一條原理,即「在杠桿上的不同重物,僅當它們的重量與它們的懸掛點到支點的長度成反比時,才能處於平衡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可靠的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杠桿原理被應用到方方面面的機械中,是簡單機械的基本原理。常見的滑輪、杠桿、輪軸都是利用的都是這一原理。阿基米德所創立的杠桿原理和力學理論,也奠定了他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先行者的角色。作為一名自然哲學家,阿基米德是力學這門學科的真正創始人。
Ⅳ 阿基米德有哪些定理
阿基米德(Archimedes)定律阿基米德原理 :
力學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於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1、物理學中
(1)浸在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流體作用的合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流體的重量。這個合力稱為浮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principle)。該定律是公元前200年以前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212 BC)所發現的,又稱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可用下式計算:F浮=ρ液(氣)gV排。
(2)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
2、數學中
阿基米德原理指對於任何自然數(不包括0)a、b,如果a<b,則必有自然數n,使n×a>b.
Ⅵ 阿基米德三大定律
1、杠桿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3、求積原理:「窮竭法」。阿基米德還有一個傑出發現是指出圓球的體積和表面積都是外切圓球的圓柱體體積和表面積的2/3。
(6)阿基米德杠桿應用擴展閱讀:
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於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並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於水中的位置,並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
Ⅶ 杠桿原理很早就有記載了,你會使用嗎
目前我的不會使用,但是我們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視頻,看一下就會了,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一句悠久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開整個地球,這句話是關於杠桿作用的原理,阿基米德在他的《平面圖形平衡》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將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視為不言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開始。
據可靠的消息,在杠桿作用,攔截和攔截的幫助下,他曾經讓停在海灘上的船隻順利進入水中,在保護敘利亞免受羅馬海軍攻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走了很遠,近距離的石頭投擲裝置用它來發射各種導彈和巨大的石頭來攻擊敵人,這曾經使羅馬人從敘利亞古城外被阻擋了3年。
關於杠桿原理很早就有記載了你會使用嗎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Ⅷ 阿基米德的理想杠桿,真的可以撬動地球嗎
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杠桿的平衡原理後,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情寫了一封信,把他這一重要發現報告給敘拉古國王希倫。他在信是說:「如果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我們知道,根據杠桿原理,只要杠桿的動力臂足夠長,用一定大小的力就可以舉起任意重的物體。但是,阿基米德真能撬起地球嗎?首先我們來計算杠桿的長度。在地球上稱量質量與地球相等的物體,該物體受到的重力約為6×10(22)N假如一個人能直接舉起600N的重物,那麼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即他要舉起地球,就得把他的手放在這樣的一根長的杠桿上-杠桿的動力臂應當等於它的阻力臂的1×10(20)倍。茫茫宇宙之中,哪有這么長的杠桿?
但若一邊的物體重量加大時,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而恢復平衡的方法除在另一端加上一樣的重量以外,還能把這個代替重心的支點向重物一側移動。由此,阿基米德思考得出了杠桿原理的表達式。阿基米德解釋杠桿需要有支點、施力點和受力點,而且提出了表達式為: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
由此我們知道,當一個人想要用有限力量撬起一塊重物的時候,因為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是一定的,因此只要動力臂足夠長,就能夠用最小的力完成任務。因此阿基米德想要撬起地球也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只是他可能必須要找到一根長達幾光年的杠桿。
Ⅸ 杠桿原理有多凶為何阿基米德說用杠桿就能翹起地球
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給我一個好的支點,你我他任何人就能撬起這個地球。
阿基米德科學家說到,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個足夠長的杠桿,這樣我就能撬動地球 。他首先將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視為不言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開始,他使用幾何學通過嚴格的邏輯演示來獲得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如果同等重量懸掛在非重量桿兩端和支點之間的等距離上。
在保護敘利亞免受羅馬海軍攻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走了很遠,近距離的堆高機用它發射各種導彈和巨大的石頭來攻擊敵人,它曾經將羅馬人從古老的敘利亞城外封鎖了大概3年。杠桿原理,他已經被全世界採納,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阿基米德曾經說過: 給我一個足夠長的立足點還有一個杠桿,他就可以撬起這個地球啦,可以想像確實厲害。
Ⅹ 物理學上的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是誰發現的
這兩個都是阿基米德發現的。
阿基米德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定律,又稱阿基米德原理。
該原理不僅適用於液體,也適用於氣體。該定理是公元前200年以前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所發現的。
如果我的回答幫到了你,請點「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