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fdi促進匯率上升

fdi促進匯率上升

發布時間:2022-05-16 10:56:37

① 為什麼熱錢的流入會導致人民幣匯率的上升

安狄 - 外匯分析 的分析簡單明了!我補充下!RMB不是說印多少就印多少的! 是根據貨幣的市場需求和流通率決定了貨幣總量的! 所以說RMB應該是有限量的,熱錢的流入,央行就要用人民幣買這些熱錢(外匯), 來多少買多少! 這樣就市場上的RMB就超過了正常需求, 央行會發行債券買回市面上的RMB和增加利率來吸引存款!降低市面的人民幣總持有量, 來維持貨幣供需平衡,來控制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 越扯越遠! 簡單點, 在這個過程中,利率增加了, 意味著錢的價值就高了! 人民幣匯率人行說了算,那也是不得之而為止! 因為一個疲軟的貨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體現! 中國想強啊! 但又不放開匯率, 那是以為中國的國情在那放著的! 一個出口貢獻了75%的GPD的國家,如果升高了匯率那是相當可怕的! 所以政府現在著力制訂開拓內需擴大就業的政策, 就是想均衡GDP的分配!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OCR相對很低的原因)遠點看, 國內房市依然會火暴! 人民幣匯率還是不會大漲!

② 國家是如何調控匯率變動的

在以往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利率政策處在核心地位。從利率與通脹率和匯率的關系看,主要是通過利率的升降來調控以匯率和通脹率為代表的內外平衡關系,即當通脹率上升時,內部需求會大於供給,相應引出貿易逆差,導致本幣貶值。因此在以往時代,當通脹率上升時,匯率是反向走勢,即會出現貶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可以抑制國內總需求水平上升,從而抑制了國內的通脹率,一方面也因為壓縮了國內需求,使進口得到抑制,同時促進了出口,本幣匯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當加息對緊縮總需求發生了作用,使通脹率下降時,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在中國出現了人民幣的「內貶外升」,即當通脹率與匯率出現同方向變動,在這樣的時代,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宏觀調控理論和工具,肯定不會收到以往的效果。

其一,從道理上說,在新全球化時代,由於中國與國際經濟已融為一體,而前面的分析也說明,中國的貿易順差增長和人民幣匯率提升是長期趨勢,這樣就會引來大量投機於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而國際熱錢的成本是熱錢本幣的利率,收益率則是人民幣利率與匯率之和,所以人民幣利率的提升,也是熱錢收益率的提升,所以提升人民幣利率不僅不會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反而會刺激熱錢更大規模地流入。而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是用基礎貨幣收購外匯,這樣就會導致因外匯流入增長所投放的基礎貨幣的增長,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央行加息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通過抑制貨幣投放而達到緊縮總需求的目的,但因為熱錢流入的增加,投放的基礎貨幣反而被迫上升,所以加息這一舉措就變成了刺激貨幣投放的宏觀政策效果。由於加息引來的外匯流入更多,加息會提升本幣匯率這個結果沒變,但是由於貨幣供給規模更大了,對抑制通脹的目的來說,就是適得其反。

其二,從實證角度看,加息沒有收到預期效果。自2007年3月以來,央行已進行了6次加息,但通脹率到11月份已上升到6.9%的十年以來高點,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也從去年1月份的15.4%上升到11月的18.5%,所以很難認為若央行在今年繼續加息,會有能壓制住通脹率和貨幣增長率的那一天。

有人認為,去年國際熱錢的大量湧入,其主因不是央行加息,而是中國資本市場如股市和地產價格的大幅度攀升,這個判斷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去年在央行進行6次加息之後,國際熱錢流入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明顯上升了。如果以FDI加貿易順差為正當外匯流入,這兩者之和在2003~2006年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74%,但2007年前9個月這個比重卻下降到63%,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顯然,熱錢比重上升與人民幣利率上升是同時發生的,但2003~2006年我們卻沒有看到這個情況,而地產價格的上升自2003年以來就很強勁,以至於到2005年國家不得不出台抑制地產價格的大量措施。股市的「大牛市」出現在2006年,而當年FDI加貿易順差比當年新增外匯儲備還高出了3%,所以如果國際熱錢是為了投機於中國的資產價格,那為什麼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的前幾年我們看不到,卻偏偏在央行連續加息後出現了呢?所以人民幣利率上升與熱錢比重上升同時出現,不應看成是偶然現象,而是有著因果關系的。

其三,從國際上看,近年來由於日元利率很低而美元利率很高,所以引發了大量「套息」交易,國際上估計有近萬億美元。而去年以來,日本央行為了應對經濟過熱而開始進入加息通道,美聯儲則為了應對房地產泡沫崩潰所引發的衰退不得不減息,所以日元與美元間的套息交易被大量取消,表現為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目前已從2007年初的1:123上升到1:109,可見利率始終是影響國際資本流向的重要機制,而對美元與日元間的套息交易萎縮,國際上一般都是用兩國利率水平的相對變化來解釋,而未見有用美元資產價格作解釋的言論。那麼,如果在國際主要貨幣資本之間發生的流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變動,在人民幣與主要國際貨幣之間的流向變動就會例外嗎?

此外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對利率政策的使用也在發生變化,例如去年美、歐都出現了明顯較以前年份為高的通脹率,但是美國為了應對金融市場危機,不得不連續減息,而歐盟自2006年以來為應對經濟過熱已開始連續加息,但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威脅下,也不得不放棄了加息舉措。到去年12月,歐元區的廣義貨幣增長率已高達10.7%的歷史高峰,已經遠遠高出原先所設定的4.5%的年增長率,但目前仍在醞釀減息。可見,由於時代不同了,在發達經濟體中利率與通脹率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而並不似以往那樣,出現了通脹率的抬升就必須得加息。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利率這個傳統宏觀調控工具在今天的作用,考慮新的宏觀政策工具組合。

重新認識匯率

如果利率調節宏觀總需求的能力在當代新經濟格局中被弱化,那麼哪個宏觀調節工具能取代?我認為首先考慮的應當是匯率。

在傳統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率的地位之所以特別突出,是因為利率對需求水平變動的影響最大,但這是在內需主導時代得出的經驗和理論。進入新世紀以來,雖然內需在中國的需求增長中仍是主導因素,但外需的增長速度顯然更快。從凈出口佔GDP的比重看,2006年為4.5%,去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7%,二季度進一步上升到9.8%,三季度則超過了10%,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越來越大了,而且今後肯定還會上升。從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看,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出口佔GDP的比重長期在9%左右,日本號稱出口導向型經濟,可戰後到70年代完成工業化的長期內,出口比重最高也只有16%,而中國目前已經達到40%,在未來時期進入到前面所提到的承接發達國家重工業轉移時代後,出口比重肯定還會上升,可見外需因素對中國工業化過程的影響,已經與以往的工業化過程完全不同了。而正是由於外需在中國需求的邊際變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就使匯率在調節中國總需求水平方面,以及對國內通脹率的影響與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替代利率的地位。

具體地說,由於在新全球化時代中國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提升匯率是出口企業的減收因素,出口企業為了維持原有利潤就得提高供貨價格,這樣就可能使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出口需求發生轉移,從而達到緊縮總需求擴張的目的。然而在長期內保持較低匯率水平,是中國獲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重要條件,因此過快或過多地讓人民幣升值,從長遠看對中國並不是有利的選擇。但若因外需增長過快,過度拉升了中國的通脹率,導致中國內部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強,提升匯率就是抑制國內通脹的重要宏觀調控手段,所以從新全球化時代所構成的新環境看,人民幣匯率的提升速度必須把握在不顯著快於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匯率上升速度的水平上,並兼顧國內經濟穩定增長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匯率就是平衡中國的全球化利益與保持國內經濟穩定增長關系的核心。

重新認識通貨膨脹問題

前面的分析已經指出,由於在中國這類發展中國家與當代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體系差距,而在新全球化時代市場的力量要糾正這個差距,所以主要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內出現較高通脹率就會是一個長期趨勢。提升匯率是抑制通脹率的必然選擇,但會使中國喪失新全球化利益,所以是讓匯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還是讓通脹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就必須進行選擇。

以往的經濟理論通常認為,年均不足1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可以定義為「通縮」,1~3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合理通脹,超過5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顯著通脹,10個百分點以上是嚴重通脹,而若到幾十個百分點以上就是惡性通脹了。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價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脹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與發達國家拉近價格水平,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長期內出現6%~8%之間的較高通脹率,可能是一個新全球化時代的特有現象,也是中國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不僅是在中國,在其他能夠享受到新全球化利益的國家,目前都在經濟增長率顯著提升的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物價上漲率。例如印度,2007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8年來最高點,為9.2%,而去年前10個月的通脹率也上升到了6.7%,並不比中國低。近年來俄羅斯和越南的經濟增長率也顯著提高,去年前10個月前者的通脹率為10.8%,後者為8.1%,更高於中國。所以在新全球化時代,通脹率的合理水平至少在主要發展中國家都發生了變化,需要我們重新認識。

③ FDI的優缺點

《第一財經日報》評論部主任徐以升撰文對FDI在華留存利潤問題提出一個新視角:重估將使中國由債權國變成債務國。 2011年4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新口徑之下的2010年國際收支平衡表,並通過口徑調整,對2005年~2009年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了修正。這一修正意義重大,但還未引起廣泛的討論。 外匯局這一修正的核心,是參考國際標准,將外商直接投資(FDI)在中國市場產生的留存利潤,考慮進國際收支平衡表。這讓長期未進入主流討論的FDI留存利潤問題,浮出水面。 根據外匯局國際投資頭寸表,截至2009年底,FDI累計余額已經達到9974億美元,接近1萬億美元。這1萬億美元外國在華資產,每年都在生成高額利潤,而這些利潤絕大部分並沒有匯出中國,而是留存國內。由於在中國市場運營,FDI利潤是人民幣形式,並日漸成為游離於主流討論的「人民幣熱錢」。 關於FDI在華留存利潤問題,由於沒有進入官方統計,而且其規模日益巨大,已經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的「暗物質」。而隨著外匯局對2005年至2010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調整,這一「暗物質」開始浮出水面。「暗物質」的能量之大,以至於剛一浮出水面,就要改變我們的很多定性認識。外匯局此次回歸國際標准、修正統計口徑,所上調的「暗物質」規模為2100億美元或1.4萬億元人民幣。這部分資金,所有權屬於FDI,但表現形式卻為人民幣。按照國際收支管理規則,這部分人民幣資金隨時可以無條件兌換成外幣並撤離。 按照外匯局此次修訂原則,這一修正是「按照國際標准,將外商投資企業歸屬外方的未分配利潤和已分配未匯出利潤,記入國際收支平衡表中金融賬戶直接投資的貸方」。而由於未分配利潤、已分配未匯出利潤的表現形式為人民幣,將歸屬於FDI的人民幣利潤,換算成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外匯局數據,2010年我國FDI流入規模高達2068億美元(比2009年高出42%),流出規模為217億美元,凈流入規模1851億美元(比2009年高出62%)。在流入的2068億美元之中,金融部門流入120億美元,非金融部門流入1948億美元(其中房地產業是271億美元,增幅78%)。 國際收支平衡表口徑的FDI流入,大幅高出商務部統計的FDI流入。根據商務部數據,2010年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406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5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7.44%)。可以發現,國際收支平衡表口徑流入的2068億美元FDI,已經是商務部口徑流入1057億美元的接近一倍(196%)。 需要強調的是,外匯局此次只是開了一個揭開「暗物質」的好頭。目前國際收支平衡表對FDI留存利潤規模仍然存在低估。這一逆轉性影響實際上已經到來。 「暗物質」有多大?實際上,由於已經累計的近1萬億美元的FDI存量,其年度利潤產生的規模,已經超過FDI年度純流入的新增量。 「暗物質」對國際收支安全是否具有潛在的破壞性?答案很顯然,是的。 由於目前龐大的FDI余額,其年度利潤規模的龐大,已經足以對中國的國際收支安全產生影響。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我們將很快看到,所謂「FDI自身凈逆差效應」的出現,即年度FDI新增流入少於年度未匯出利潤。這將是FDI對國際收支產生逆轉性影響的開始。更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FDI利潤的匯出已經呈現大幅上升態勢,在人民幣升值幅度到位之後,必然將迎來FDI留存利潤大幅匯出的時候,而這時,由於其巨大的規模以及不受約束的屬性,將給我國國際收支安全帶來沖擊。 為什麼中國巨額海外資產的收益如此低,而對外負債的成本卻很高?這是由於,中國對外資產主要是外匯儲備資產,而對外負債則主要是FDI等高成本負債。外匯局僅僅調整了FDI留存利潤,就改變了中國對外投資的凈收益情況。 實際上,如果「FDI留存利潤低估」成立的話,即便中國目前有2萬億美元的凈對外投資,整體的對外投資收益,或許也依然為負。 由於多種原因,目前中國國際收支頭寸表上的FDI余額,是「歷史成本法」計算考量。而在美國等國家,對FDI的統計均是「市場價值法」。在幾乎所有的會計統計體系裡,「歷史成本法」早已因與時代發展脫節而被替代,但中國對外投資頭寸表的FDI項目上依然使用這種方法。這里有很多統計問題,綜合考慮,雖然不排除有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失敗,但從外商投資企業總體在國內的成功經營可以得見,目前國內FDI的市值肯定大於其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法統計的1萬億美元FDI,在中國已經累積成了巨量無可估算的「市場價值」,加上其累計留存利潤,共同構成了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的「暗物質」。 對FDI資產的市值評估非常重要,將牽扯到一個重大的定性判斷,即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債權國么?中國還是一個凈債權國么?按照目前的國際投資頭寸表,2009年中國對外資產凈頭寸為1.8萬億美元,但這其中FDI是按歷史成本法評估為9974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FDI資產採用「市場價值法」,評估為2.8萬億美元,那麼中國就將從一個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家,變成一個債務國。 在國際資本流動中,FDI往往被認為是穩定的、非投機性的。但目前中國FDI體系中的留存利潤,已經具有明顯的投機性質。另外,上世紀拉美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證明,在危機時期FDI同樣會掀起撤出浪潮。對於國家國際收支的安全考量來說,這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黑天鵝」。實際上,為了考量中國國際收支的安全性,評估FDI的市值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④ FDI對我國外匯儲備影響的利弊分析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貨幣發行准備是為約束貨幣發行規模維護貨幣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貨幣發行者在發行貨幣時必須以某種金屬或資產作為發行准備。在金屬貨幣制度下,貨幣發行以法律規定的貴金屬作為發行准備,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各國貨幣發行准備制度的內容比較復雜,一般包括現金准備和證券准備兩大類。 兩者意思完全不同.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⑤ FDI 真的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么

近期,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行,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感到悲觀。身邊的朋友也多有對政治、經濟與社會演化的不確定性感到困擾的。對未來一二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我一直是謹慎樂觀的。之所以謹慎,正如我之前在《投資者報》專欄中所指出的,未來10年中國經濟可能面臨兩大陷阱,即日本陷阱(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人口老齡化)與拉美陷阱(裙帶資本主義+社會階層固化)。之所以樂觀,是因為,只要我們(當然包括政府)足夠努力,我們的確可以找到未來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讓我們從一個經典的生產函數開始。Y=TF(K,AL)。Y代表GDP,K代表資本存量,L代表勞動力規模,A代表人力資本,T代表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能夠促進經濟增長的其他因素,它或者被稱之為「索洛剩餘」,或者被稱之為「全要素生產率」,通常與制度性因素相關。我們經常聽說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凈出口)一般被用於分析短期經濟波動,而這個生產函數一般可用於分析長期經濟增長。不難發現,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主要是靠K與L。一方面,中國有著相當高的國民儲蓄率,高儲蓄率支撐了高投資率。高投資率可謂迄今為止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另一方面,1980年代初期開始的計劃生育顯著降低了未成年人撫養比率,導致中國出現了持續的人口紅利。而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則提供了幾乎無限的非熟練勞動力。隨著中國加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非熟練勞動力的無限供給與全球分工網路的構建相結合,使得加工貿易在中國大行其道,中國因為成為了全球工廠。不過,世事如棋,發展至今,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大引擎似乎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力量。目前中國的投資率(投資/GDP)已經接近50%,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已屬異類。作為長期高投資的結構,目前無論是在製造業還是基礎設施領域都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而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可能處於長期不景氣,這抑制了中國通過出口解決產能過剩的能力,因此會加劇這一問題。產能過剩既會造成做出投資決策的企業利潤率下降,也會造成銀行不良貸款比率上升,同時還會形成一種通貨緊縮壓力。目前關於中國的人口紅利是否終結,以及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是否終結,存在較大爭議。但無論如何,中國的人口結構將在未來10年內面臨拐點,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與2008年相比,盡管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不景氣、中國經濟增長率也出現下滑,但勞動力市場沒有出現大規模失業,這也反映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未來中國勞動力工資有望持續攀升,這將削弱中國在傳統低附加值行業的競爭力,全球工廠的地位也受到印度、越南等國家的沖擊。那麼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何在呢?答案就在生產函數的另外兩個自變數上,人力資本A與全要素生產率T。要擴大人力資本投資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一方面,中國政府應該轉變政府支出結構,增加教育與醫療支出的比重。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激勵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增加對教育的投資。然而,當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教育投資的回報率感到失望。以大學教育為例。大學擴招的後果,造成大學生畢業後失業人數激增,同時也壓低了畢業大學生的薪酬水平。特別是與一二線城市不斷攀升的房價與生活水平相比,焦慮的年輕人發現,對大學教育的投資並不足以讓自己能夠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如何通過提高教育投資的回報率來激勵年輕人積累的人力資本,是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在歷史上有過幾次大幅上升。一是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二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三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然而,若干經驗研究顯示,過去10年內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出現了顯著下滑。這意味著與1980、1990年代相比,中國政府進行制度創新的能力可能下降了。筆者認為,當前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如下領域改革來提高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一是加快金融市場改革,尤其是向民間資本開放中國金融行業,今年初溫州金融試驗區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如何克服利益集團阻力則是一大挑戰;二是加快各類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包括勞動力、土地、資金(利率與匯率)、能源與環境。要素價格市場化盡管可能加劇短期經濟增長率下滑,卻能提升長期全要素生產率,並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三是加快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勞動力數量下降了,我們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下降了,我們可以提升制度創新的貢獻率。經濟增長的絕對速度下降了,我們可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內也多次面臨「中國經濟崩潰論」,但都通過制度創新成功地走了出來。

⑥ 匯率與引進外資關系

匯率與標價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匯率亦稱匯價,是指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或者說,是兩國貨 幣之間的比率或比價。在外匯買賣或兌換中,匯率如同商品價格一樣,總是要受到 外匯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不斷地發生變化。這種受外匯供求關系影響而不斷變化的 匯率,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外匯行市。
在確定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或比價時,首先要確定是以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 幣的價格,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這種用以標出匯價的方法,通常 被稱為匯率的標價方法,它分為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如1、100、1000外幣單位)作為標 准,折算成若干本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的標價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 數額固定不變,匯率的上升或下降都以相對的本國貨幣的數量的變化來表示。
以 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折算成本國貨幣的數量比以前增多,表明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或本國貨幣匯率下跌,即外國貨幣幣值上升或本國貨幣幣值下跌。相反,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折算成本國貨幣的數額比以前減少,則表明外國貨幣匯率下跌或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即外國貨幣幣值下跌或本國貨幣幣值上升。

⑦ 金融術語FDI是什麼意思FDI的波動對經濟、利率有什麼影響請用簡單的大白話跟我說一下~~~謝謝

FDI可以簡單理解為外部投資。。
投資降低,直接降低GPD增速。。(投資是拉動GDP的動力之一)
原因:A。中國近些年原材料、特別是勞動力價格上漲,使得投資成本增加
B。由於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大量資金回籠

⑧ 中國已採取哪些措施應對人民幣匯率升值

面對國內外關於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和壓力,我國應採取的政策選擇是:首先,要堅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來調節人民幣的供求,釋放升值壓力。其次,要加快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最後,制定和實施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措施。
人民幣匯率升值不僅會損害中國經濟,而且會損害世界經濟,從長遠來說,也將損害美國的利益。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國內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對眾多在華美國公司造成打擊,其中一些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隨著在華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價格上升,近些年來一直大量購買中國產品的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將受到損害。
一些東南亞國家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陣營,通常認為是由於受中國出口產品的沖擊。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東南亞國家認為中國近年來對外商直接投資(FDI)的強勁吸引力,而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被認為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事實上,中國吸引的相當一部分FDI來源於中國內地,稱之為「迂迴投資」。這些「迂迴投資」不會選擇東南亞國家。

閱讀全文

與fdi促進匯率上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app銀行理財靠譜嗎 瀏覽:176
廣州a股日內交易員股生錢 瀏覽:656
人民幣對越南盾匯率app 瀏覽:531
ok點卡抵扣杠桿手續費 瀏覽:313
杠桿原理起源於什麼公司 瀏覽:781
西安老版人民幣匯率 瀏覽:591
盒與鮮生金融服務 瀏覽:660
定投基金螞蟻財富還是理財通好 瀏覽:530
昨日日元匯率查詢 瀏覽:422
期貨量倉指標cjl圖解 瀏覽:210
秒交易登陸 瀏覽:614
貨幣理財基金怎麼樣 瀏覽:873
發行股票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瀏覽:223
淘寶客退款之後再買還有傭金 瀏覽:505
西飛集團董事長級別 瀏覽:93
銀行產品貴金屬貸款 瀏覽:394
搜索一下上港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01
大股東變更股票走勢 瀏覽:376
如何利用好外匯儲備 瀏覽:130
2010年6月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