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的杠桿原理應用
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杠桿分為3種杠桿。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如:開瓶器等。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如:鑷子等。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天平、釣魚竿等。
還有工程上的吊車,滑輪等。
(1)拓展杠桿原理擴展閱讀: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如鉗子、桿秤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
2. 杠桿的工作原理
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
當杠桿的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反之則是費力杠桿。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
杠桿原理的應用:
1、省力杠桿:L1>L2, F1<f2 ,省力、費距離。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瓶蓋扳子等。
2、費力杠桿: L1<L2, F1>F2,費力、省距離。如釣魚竿、鑷子等。
3、等臂杠桿: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3. 股票中的杠桿原理是什麼意思
股票中的杠桿原理指的是以借款方式取得資金來購買的股票,特別是指利用保證金信用交易而購買的股票。在投資中,所謂的杠桿作用,就是指在資本結構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資金,如公司債,優先股等,來提高普通股的投資報酬率。支付公司債利率或付於優先股的股利是事先約定的,如果企業經營所獲利潤,高於此項固定利率,則支付公司債利息或優先股股利以後,所余歸普通股股東享有的利潤便大為增加。
如某公司以3億元資金經營企業,每年獲利6 000萬元,設此項3億元資本均屬普通股股東,則其投資報酬率為20%,設此3億元資金中,半數為10%債息的公司債和優先股,則付債息和優先股股利1 500萬元後,普通股的投資報酬率即為30%。
(3)拓展杠桿原理擴展閱讀:
杠桿股票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採用現金保證金交易購買的股票。
二、採用權益保證金方式購入的股票。
三、採用法定保證金方式購入的股票。影響保證金的因素很多,這是因為在交易過程中由於各種有價證券的性質不同,面額不等,供給與需求不同,所以,客戶在交納保證金時也要隨因素的變動而變動。
4. 杠桿原理是什麼
一、力學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二、金融杠桿原理
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其實最安全的方法是將收益預期盡可能縮小,而風險預期盡可能擴大,這樣做出的投資決策所得到的結果則必然落在您的預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5. 杠桿的原理是怎樣的
原理簡介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或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支點到受力點距離(力矩)
*
受力
=
只點到施力點距離(力臂)
*
施力,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力臂
>
力矩);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6. 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杠桿原理,最好有圖解。。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內要使杠容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如下圖所示為杠桿原理的最好解釋。
7. 杠桿原理是什麼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8. 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動力臂延伸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力臂 > 力距);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雖然今天杠桿原理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可是當問到使用杠桿為什麼會省力時,對此人們未必能夠給出一個正確完滿的答復。究其原因,這主要是今天的物理教材對此至今仍然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正確的答案的必然結果。 譬如,今天物理教材說『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做F1×L1=F2×L2』。——這也就是說,在動力和阻力不變的前提下,使用杠桿省力的條件是動力臂長過阻力臂。可是當進一步問:動力臂長過阻力臂為什麼就能夠省力?!對此往往就沒有了下文,或者簡單的回答到說這是自然規律而已。 其實,杠桿省力的真正原因之一,是動力臂的重量大於阻力臂的重量的自然結果。舉個例子,假定杠桿是一根鋼棒,其粗細和長度單位重量是均勻的,其1米長度的重量為10公斤,那麼,當動力臂長2米而阻力臂長0.1米時,動力臂自身的重量是20公斤,而阻力臂自身的重量的是1公斤,這時在動力臂的末端不需用力,就可以輕松的讓阻力臂抬起20公斤以上的物體。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為了反復說明上述觀點,再舉個例子:一根粗細均勻長10米的木質杠桿,其自重10公斤,在其2、8分界處設立支點。當在動力臂末端掛上2公斤重物時,根據阿基米德平衡公式,這時要使杠桿平衡,在阻力臂末端應該掛上8公斤的重物;可是,由於動力臂自重8公斤,而阻力臂自重只有2公斤,因此可以肯定,這時杠桿並不能保持平衡:16+8≠16+2;或者按其重心計算:16+4≠16+1。——由此可見,阿基米德杠桿原理的理論基礎——平衡公式的確是存在嚴重缺陷的是缺少實際意義的。 阿基米德之所以會產生上述錯誤,究其思想根源,在於他始終都把杠桿看作是『無重量的桿』(《論平面圖形的平衡》)。可是,杠桿要發揮作用就必須具有一定強度;而杠桿有一定強度就必然會有一定重量;而杠桿有一定重量平衡公式就必須重新修改。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大家知道,平衡公式正確與否從來都沒有經過實踐的嚴格檢驗(事實上也不可能檢驗),因此,如何完善杠桿原理——平衡公式,希望有興趣和有條件的網友能夠共同努力。
9. 關於杠桿原理的講解,簡介一下什麼是杠桿原理,具體的
關於杠桿原理的講解,簡介一下什麼是杠桿原理,具體的
1、什麼是杠桿: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物體).
2、杠桿中的「三點、兩力、兩力臂」:
「三點」: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常用O表示.
動力作用點——動力在杠桿上的作用位置.
阻力作用點——阻力在杠桿上的作用位置.
「兩力」: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常用F1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常用F2表示.
「兩力臂」: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常用L1表示.
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常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
3、杠桿的平衡條件(原理):作用在杠桿上的力與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即: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動力/阻力=阻力臂/動力臂
數學表達式:F1×L1=F2×L2
或
F1/F2=L2/L1
4、杠桿的分類:a、省力杠桿:在F1×L1=F2×L2中,L1>L2,則F1<F2;
b、費力杠桿:在F1×L1=F2×L2中,L1<L2,則F1>F2;
c、等臂杠桿:在F1×L1=F2×L2中,L1=L2,
則F1=F2.
10. 杠桿原理及公式
將杠桿原理看作以支點為中心的旋轉運動,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動力點或專阻力點的移動距離屬是由以支點為中心的圓的半徑決定的。半徑越長,這個點移動的距離就越長,因為這個點就得沿半徑更長的圓移動了。
距離變化的同時,也伴隨著力的增減。這是因為單純的杠桿原理是通過以下公式成立的:作用於動力點的力×動力點移動的距離=作用於阻力點的力×阻力點移動的距離。(力×力作用的距離)在物理學中叫做「功」,即人做的功和物體被做的功是相等的(能量守恆定律)。
(10)拓展杠桿原理擴展閱讀
在杠桿原理中,我們把杠桿固定的旋轉點稱為「支點」。要想舉起重物,就要把支點置於盡量靠近物體的地方。
假設人施加力的點(動力點)與支點之間的距離達到支點與使物體移動的點(阻力點)之間距離的5倍。那麼,要想撬起地球儀,只需要用地球儀1/5重量的力按壓木板即可。
剪刀、起子、鑷子、筷子、鉗子、桿秤......這些工具都用到了「杠桿原理」。利用杠桿原理,我們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體,也可以把短距離移動放大為長距離移動。正因如此,杠桿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