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
根據2019年12月30號匯率,1美元=6.9823人民幣,1人民幣=0.1432美元。
舉例:
一瓶礦泉水需要1美元,則需要人民幣:1*6.9823美元=6.9823人民幣,
一桶泡麵人民幣5元,則需要美元:5*0.1432美元=0.716美元。
美元有紙幣和硬幣兩種。紙幣有: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100美元,分別摺合人民幣6.9823、13.9646、34.9115、69.823、139.646 349.115、698.23元。
美國流通硬幣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半美元分別摺合人民幣0.069823、0.349115、0.69823、1.745575、3.49115元。
(1)16年12月21日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人民幣貶值的優缺點
1、如果本幣貶值,那麼外幣的購買力就強,這樣一定量的外幣就可以購買更多本國產品,意味著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便宜,從而可以增加出口。
2、本幣貶值,外國商品價格就昂貴,這樣本國進口必然減少。所以,人民幣貶值的結果是擴大了出口,抑制了進口,增加了貿易順差,促進了經濟發展。
3、本幣貶值對外會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
4、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㈡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本輪人民幣跳升有何不同
1、本輪升值有何不同?
從更長周期來看,05年匯改後,人民幣就開啟了升值之路,持續升值到2013年。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此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但是參考一籃子貨幣也不意味著盯住一籃子貨幣,實現有管理的浮動。從走勢上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在05年匯改後是大幅升值的,從8.2以上升值至13年接近6.0的點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也從85上升至接近120的水平。
而升值背後的推動力是中國經濟向好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01年中國加入WTO後,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絕大多數年份維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國際收支方面,經常項目順差持續處於高位,而中國經濟高增長帶來的機會也吸引了海外投資資金流入,在14年之前金融賬戶也基本都保持順差。尤其是08年發達經濟體金融危機後,國際資本更是大量流入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所以05-13年的人民幣匯率升值是有基本面支撐的,是05年匯改前壓制多年的單邊升值壓力的逐步釋放。
但是14-16年,人民幣又開始面臨貶值壓力。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國內經濟開始走弱,市場對未來走勢存在很大的擔憂。另一方面是14年美聯儲宣布退出QE,並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意味著美國在經濟不斷向好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開始收緊。14年至15年「811」匯改,幾乎所有的發達和新興貨幣均對美元大幅貶值,而只有人民幣緊緊盯住美元,積蓄了貶值壓力。所以15年匯改後人民幣又開始釋放貶值壓力,對美元匯率從6.2一路貶值到16年底接近7.0的水平,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數從130降至122。
而17年以來,人民幣又開啟了新一輪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7年初的6.96升值到當前的6.3左右,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從94.83回升至95.82。但是從基本面來看,我國經濟增速僅僅從16年的6.7%回升至17年的6.9%,反映國際收支的外匯儲備、外匯占款也僅僅是保持穩定,並沒有顯著增加。而當前歐美經濟仍在復甦,國內經濟甚至有一定的走弱壓力,所以從當前遠期市場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反而有一定的貶值預期。
所以和05年以後的升值不同,基本面並不是影響本輪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機制才是關鍵。近兩年隨著匯率中間價機制的改革,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在減弱的,而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相對穩定的目標發揮著更大的作用。這就意味著當其它貨幣對美元升值的時候,人民幣會跟著其它貨幣對美元升值;當其它貨幣對美元貶值時,人民幣也跟著貶值。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美元指數的走勢高度相關,相關度遠遠大於以往。
但從執行上也有一定的波折,例如盡管央行從15年12月就發布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但是從16年全年來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還是走弱的,這主要是因為人民幣當年還是在釋放前期積累的貶值壓力。而17年上半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依然相對偏弱,所以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對沖市場預期慣性導致的人民幣相比其它貨幣對美元升值偏少的問題。17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指數才得以修正,保持了基本穩定,「逆周期因子」也暫時退出。
所以本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強更多是因為美元指數的走弱,背後的機制是人民幣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並保持基本穩定。但是這樣的定價機制帶來的問題和僅僅盯住美元是一樣的,歐元、英鎊、日元的定價是完全市場化的,對美元升值是其經濟基本面的反映。當我國經濟和海外步調一致時,跟著一籃子貨幣對美元升值不會帶來太大問題,但當步調不一致時,僅僅由定價機制帶來的「被動」升值就會對未來經濟構成負面沖擊。
2、升值對經濟有何影響?
一談到匯率升值,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會對出口產生向下壓力。從歷史數據來看,我國的出口同比增速確實與人民幣有效匯率負相關,並且有效匯率變化領先出口3個月。人民幣匯率與出口相關主要是因為匯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商品價格。當人民幣出現升值時,出口企業要麼選擇維持外幣計價的價格不變,這樣會導致以本幣計價的商品價格下降;要麼選擇維持本幣計價的價格不變,這樣會提高外幣計價的價格,導致商品需求下降。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出口企業利潤下降,也會降低出口對經濟的拉動力。
前面已經提到,本輪人民幣升值的主導因素與2013年之前的升值不同。實際上,目前我國經濟背景和貿易所處環境與2013年之前也大不相同。下面,我們將回顧2013年之前人民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並對本輪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進行分析。
(1)05-13年:出口逆勢增長,經濟持續繁榮
05-07年,人民幣升值並沒有顯著影響我國出口強勁增長。盡管05年匯改之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但是次貸危機之前,我國出口同比增速一直維持在20%以上。盡管同期我國進口也不弱,但是受到出口增長的帶動,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2007年貿易順差月均超過200億美元。
同期,凈出口對GDP的貢獻也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2005年到2007年間,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分別達到1.4%、1.9%和1.5%。
當時出口之所以沒有明顯受到匯率影響,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貿易競爭力較強。1980年以來我國勞動力人口佔比持續增加,而城市化的推進也導致大量農民工進城增加了有效勞動力供給。2001年末我國加入WTO以後,巨大的人口紅利使得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低廉,幫助我國成功加入到全球產業鏈的布局中。因此,盡管05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但是相比於低廉的人力成本來說我國的出口產品競爭力仍然較強。
另一方面,當時美歐等國經濟向好,外需強勁。美國經濟自2002年以來就表現強勁,GDP同比增速一度超過4.4%,而歐元區GDP同比增速在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別達到3.2%和3%。經濟的繁榮使得發達國家對我國的進口持續增長,盡管因為人民幣升值而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08年後我國出口增速出現下滑,次貸危機重創了全球經濟,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同比增速一度下滑至-4%和-6%。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響,我國出口同比也一度下降到-26%,並且2011年開始出口增速的中樞從20%下降至10%。
但是我國佔全球貿易的份額仍在持續上升。盡管出口增速回落,但是實際上我國的貿易份額仍在持續上升,我國出口金額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從2007年的8.7%持續上升到2013年的11.7%。貿易佔比的上升說明在全球貿易萎縮的情況下,我國的出口情況相比於其他國家仍然不錯。
(2)17年以來:出口不容樂觀,經濟或將承壓
去年出口的邊際好轉是GDP回升的主要動力。2016年凈出口對我國GDP增長的拉動僅為-0.4%,而2017年拉動則上升到0.6%,相當於邊際提高GDP增速1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實際上消費和投資對2017年GDP的增長貢獻分別下降了0.2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
而出口好轉一方面是因為海外發達經濟的同步復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民幣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的貶值。具體來說,2016年以來美歐等發達國家經濟強勁復甦,其中美國和歐元區PMI指數分別達到60.8和60.6的高位。而自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均出現貶值,其中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高達13%。2016年中旬開始,我國出口增速就觸底反彈。
但是去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是持續升值的。2017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9%。而相比於去年5月份的低點,CFETS指數也累計上漲約4%。盡管2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小幅回升,但是我們預計今年美元指數將大概率走弱,考慮到匯率對出口傳導有一定的時滯,預計今年出口增長可能面臨壓力。
同時,我國的出口競爭力也在逐步下滑。在本輪全球復甦的背景下,實際上我國的出口增速回升幅度已經遠不如東南亞等其它國家。2017年越南、韓國和馬來西亞出口平均增速分別在21.7%、20.7%和16%,而我國的出口增速僅為7.7%。出口回升幅度較弱反映出我國的出口產品在逐步被東南亞等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替代。隨著人口紅利退減,我國出口企業生產成本將持續上升,再加上貿易壁壘增加,本輪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也要大於2013年之前。
從細分領域來看,人民幣升值對電子通訊設備以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將產生較大沖擊。按照出口產值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來衡量各行業的出口依賴度,我們發現製造業中電子通訊設備、文體娛樂用品、鞋帽箱體、紡織服裝和傢具行業的出口依賴度均超過15%,前三者甚至超過20%。人民幣如果持續維持高位,一方面會增加這些行業的匯兌損失,減少企業利潤;另一方面也會降低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減少企業市場份額。
3、升值會帶來資產價格重估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相比較匯率的歷史走勢,市場對未來匯率的預期是影響資產價格會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簡單,外部資金是否流入、內部資金是否流出,首先考慮的不是匯率過去是否已經升值貶值,而是未來是否會繼續升值或貶值。
我們先來考察日元升值的經驗。85年廣場協議後,美元兌日元匯率從起初的250左右降至88年的130以下,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超過100%,日元升值和市場的升值預期引發了對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重估,85年到88年日本股市一路上漲,日經225指數漲幅超過一倍,房價也在這段時間快速攀升。
但是升值對資產價格的重估也是有條件的,升值預期的背後需要有經濟增長的支撐。87-90年日本進口增速放緩和GDP增速回落,意味著經濟的狀況有了變化,不過日元在這期間小幅貶值,支撐了出口增速繼續上升,股指仍續創新高。到了90-94年,日元再度對美元升值,但此時的日本經濟增速已從5%左右大幅降至0%附近,實際上經濟並不支持日元升值,市場對日元已經有了貶值預期,資本和金融項目基本是凈流出的,因而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也就受到打擊。
我們再來看我國上一輪人民幣升值。05年匯改後,人民幣升值幅度相對經濟本身的提升其實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預期一直存在。從NDF和即期匯率的對比可以看到,05-08年1年期的美元兌人民幣NDF一直低於即期匯率,這說明匯率升值預期一直存在,經濟上行周期的主動升值仍未能消除升值預期,原因在於相比國內效率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匯率的升值幅度依然偏小。
因而較強的升值預期最終導致資本持續流入,對國內資產價格是有推動作用的。這一時期我國不僅是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也是順差,05年以後我國外匯占款增長速度加快,而資本大量流入助推了國內資產價格的上升,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漲均在一定程度上與此有關。
但根據我們第一部分的分析,17年以來的本輪升值與上一輪升值最核心的差異是,本輪人民幣升值主因在於美元走弱,更多屬於被動升值。17年以來,即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走強,1年期的美元對人民幣NDF也仍是高於即期匯率,實際上顯示了市場長期的貶值預期。因此本輪升值以來,資金並未明顯大幅流入國內,因此也就難以形成對資產價格的重估。
而如果匯率過度升值,其反過來會使得效率和技術的提升被匯率的大幅升值所抵消,反倒對資產價格不利。例如過去一年,歐元區經濟的邊際改善優於美國,歐元相對美元上漲了14%,但是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反而是美股漲幅遙遙領先於歐洲。
17年納斯達克指數漲幅超過28%,標普500指數漲幅接近20%,而德國、法國股指只上漲了13%和9%,說明歐元升值可能還對資產價格構成了抑制。而同樣地,去年國內A股漲幅遠低於港股,其底層資產的差別不大,原因之一或在於港幣盯住美元,17年相對人民幣貶值了7.8%。
㈢ 一萬五人民幣等於多少美金
目前的匯率一人民幣等於0.1533美元,所以一萬五人民幣等於2299.5美元。
㈣ 中國銀行2004年12月21日的外匯牌價見表 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日期:2004年12月21日 (人民幣元/100外幣)
1.3000*1.0656=3196.8
2.1000*15.1731=15173.10
3.10000*826.41=82641
4.106.56-105.6=0.96
828.89-821.44=5.45
㈤ 06年12月31日美圓與人民幣匯率
字數太多了,粘貼不了.....
你可以登陸中國銀行官站里輸入日期進行查詢http://www.boc.cn
起始日期:2006/10/09
截止日期:2007/01/01(如果輸入2006/12/31 就會只顯示到12月30日)
貨幣名稱: 美元
日期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時間
2006/12/31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14:11:49
2006/12/31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10:21:48
2006/12/31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00:00:01
2006/12/30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13:36:29
2006/12/30 778.81 772.7 781.93 780.87 780.87 07:53:29
2006/12/30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07:53:12
2006/12/30 778.81 772.7 781.93 780.87 780.51 07:52:08
2006/12/30 778.81 772.7 781.93 780.87 780.51 07:51:02
2006/12/30 778.81 772.7 781.93 780.87 780.51 07:49:36
2006/12/30 779.81 773.69 782.94 781.87 781.51 07:20:24
2006/12/30 778.6 772.5 781.72 780.87 780.87 00:00:00
2006/12/29 778.6 772.5 781.72 780.87 780.87 18:04:44
2006/12/29 778.6 772.5 781.72 780.87 780.87 17:08:35
2006/12/29 778.7 772.6 781.82 780.87 780.87 16:50:29
2006/12/29 778.8 772.7 781.92 780.87 780.87 16:42:08
2006/12/29 778.95 772.84 782.07 780.87 780.87 15:52:09
2006/12/29 779.25 773.14 782.38 780.87 780.87 14:48:11
2006/12/29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09:21:48
2006/12/29 779.17 773.06 782.3 781.49 781.49 09:13:39
2006/12/29 779.79 773.68 782.92 781.49 781.49 06:54:06
2006/12/29 779.7 773.59 782.83 781.49 781.49 00:00:03
2006/12/28 779.7 773.59 782.83 781.49 781.49 15:12:59
2006/12/28 779.9 773.78 783.03 781.49 781.49 14:58:26
2006/12/28 779.7 773.59 782.83 781.49 781.49 14:41:59
2006/12/28 779.6 773.49 782.73 781.49 781.49 11:41:49
2006/12/28 779.7 773.59 782.83 781.49 781.49 11:25:15
2006/12/28 780.05 773.93 783.18 781.49 781.49 10:16:15
2006/12/28 779.9 773.78 783.03 781.49 781.49 09:48:31
2006/12/28 779.79 773.68 782.92 781.49 781.49 09:22:37
2006/12/28 779.79 773.68 782.92 782.3 782.3 09:13:06
2006/12/28 780.6 774.48 783.73 782.3 782.3 07:07:52
2006/12/28 780.5 774.38 783.63 782.3 782.3 00:00:02
2006/12/27 780.5 774.38 783.63 782.3 782.3 15:56:45
2006/12/27 780.4 774.28 783.53 782.3 782.3 09:54:19
2006/12/27 780.6 774.48 783.73 782.3 782.3 09:27:04
2006/12/27 780.51 774.39 783.64 782.21 782.21 06:53:10
2006/12/27 780.3 774.18 783.43 782.2 782.2 00:00:00
2006/12/26 780.3 774.18 783.43 782.2 782.2 17:26:26
2006/12/26 780.5 774.38 783.63 782.2 782.2 16:25:47
2006/12/26 780.1 773.98 783.23 782.2 782.2 16:16:38
2006/12/26 780.2 774.08 783.33 782.2 782.2 15:57:46
2006/12/26 780.4 774.28 783.53 782.2 782.2 15:38:46
2006/12/26 780.2 774.08 783.33 782.2 782.2 14:58:42
2006/12/26 780.6 774.48 783.73 782.2 782.2 11:03:00
2006/12/26 780.5 774.38 783.63 782.2 782.2 09:28:36
2006/12/26 780.51 774.39 783.64 782.21 782.21 06:51:56
2006/12/26 780.7 774.58 783.83 782.21 782.21 00:00:03
2006/12/25 780.7 774.58 783.83 782.21 782.21 17:13:52
2006/12/25 780.3 774.18 783.43 782.21 782.21 16:45:38
2006/12/25 780.4 774.28 783.53 782.21 782.21 14:58:07
2006/12/25 780.3 774.18 783.43 782.21 782.21 14:51:52
2006/12/25 780.4 774.28 783.53 782.21 782.21 14:49:08
2006/12/25 780.2 774.08 783.33 782.21 782.21 13:22:05
2006/12/25 780.35 774.23 783.48 782.21 782.21 09:51:09
2006/12/25 780.51 774.39 783.64 782.21 782.21 09:22:33
2006/12/25 780.51 774.39 783.64 781.89 781.89 09:11:45
2006/12/25 780.19 774.07 783.32 781.89 781.89 06:56:44
2006/12/25 780.15 774.03 783.28 781.89 781.89 00:00:02
2006/12/24 780.15 774.03 783.28 781.89 781.89 00:00:00
2006/12/23 780.15 774.03 783.28 781.89 781.89 00:00:04
2006/12/22 780.15 774.03 783.28 781.89 781.89 16:53:39
2006/12/22 780.3 774.18 783.43 781.89 781.89 15:30:19
2006/12/22 780.6 774.48 783.73 781.89 781.89 14:49:15
2006/12/22 780.19 774.07 783.32 781.89 781.89 09:30:55
2006/12/22 780.2 774.08 783.33 781.9 781.9 06:50:10
2006/12/22 780.1 773.98 783.23 781.9 781.9 00:00:02
2006/12/21 780.1 773.98 783.23 781.9 781.9 17:04:58
2006/12/21 779.95 773.83 783.08 781.9 781.9 15:55:58
2006/12/21 780.1 773.98 783.23 781.9 781.9 15:43:38
2006/12/21 780.3 774.18 783.43 781.9 781.9 13:45:41
2006/12/21 780.2 774.08 783.33 781.9 781.9 11:22:11
2006/12/21 780.05 773.93 783.18 781.9 781.9 10:08:12
2006/12/21 779.9 773.78 783.03 781.9 781.9 09:39:41
2006/12/21 780.2 774.08 783.33 781.9 781.9 09:25:18
2006/12/21 780.28 774.16 783.41 781.98 781.98 06:45:56
2006/12/21 779.8 773.69 782.93 781.98 781.98 00:00:00
2006/12/20 779.8 773.69 782.93 781.98 781.98 17:37:40
2006/12/20 779.9 773.78 783.03 781.98 781.98 14:42:21
2006/12/20 780.28 774.16 783.41 781.98 781.98 09:20:58
2006/12/20 780.6 774.48 783.73 782.7 782.7 09:02:34
2006/12/20 781 774.87 784.13 782.7 782.7 06:48:57
2006/12/20 780.6 774.48 783.73 782.7 782.7 00:00:04
2006/12/19 780.6 774.48 783.73 782.7 782.7 17:47:03
2006/12/19 780.6 774.48 783.73 782.7 782.7 15:34:34
2006/12/19 780.45 774.33 783.58 782.7 782.7 11:12:53
2006/12/19 780.6 774.48 783.73 782.7 782.7 09:54:23
2006/12/19 781 774.87 784.13 782.7 782.7 09:45:58
2006/12/19 780.35 774.23 783.48 782.55 782.55 07:36:26
2006/12/19 780.85 774.72 783.98 782.55 782.55 06:50:51
2006/12/19 780.32 774.2 783.45 782.55 782.55 00:00:02
2006/12/18 780.32 774.2 783.45 782.55 782.55 17:27:08
2006/12/18 780.7 774.58 783.83 782.55 782.55 15:10:54
2006/12/18 780.85 774.72 783.98 782.55 782.55 09:33:52
2006/12/18 780.15 774.03 783.28 781.85 781.85 06:58:43
2006/12/18 781.05 774.92 784.18 781.85 781.85 00:00:01
2006/12/17 781.05 774.92 784.18 781.85 781.85 00:00:05
2006/12/16 781.05 774.92 784.18 781.85 781.85 00:00:03
2006/12/15 781.05 774.92 784.18 781.85 781.85 17:14:02
2006/12/15 781.4 775.27 784.53 781.85 781.85 16:54:48
2006/12/15 781.25 775.12 784.38 781.85 781.85 16:34:29
2006/12/15 781.1 774.97 784.23 781.85 781.85 14:28:25
2006/12/15 780.8 774.68 783.93 781.85 781.85 14:06:42
2006/12/15 780.5 774.38 783.63 781.85 781.85 13:37:01
2006/12/15 780.35 774.23 783.48 781.85 781.85 09:49:19
2006/12/15 780.15 774.03 783.28 781.85 781.85 09:21:50
2006/12/15 780.27 774.15 783.4 781.97 781.97 06:50:07
2006/12/15 780.3 774.18 783.43 781.97 781.97 00:00:02
2006/12/14 780.3 774.18 783.43 781.97 781.97 17:22:33
2006/12/14 780.4 774.28 783.53 781.97 781.97 16:54:52
2006/12/14 780.3 774.18 783.43 781.97 781.97 16:51:04
2006/12/14 780.65 774.53 783.78 781.97 781.97 16:36:35
2006/12/14 780.6 774.48 783.73 781.97 781.97 16:12:39
2006/12/14 780.9 774.77 784.03 781.97 781.97 15:51:19
2006/12/14 780.9 774.77 784.03 781.97 781.97 11:34:55
2006/12/14 780.8 774.68 783.93 781.97 781.97 10:42:40
2006/12/14 780.6 774.48 783.73 781.97 781.97 10:12:33
2006/12/14 780.45 774.33 783.58 781.97 781.97 09:43:00
2006/12/14 780.27 774.15 783.4 781.97 781.97 09:32:54
2006/12/14 780.27 774.15 783.4 782.54 782.54 09:17:16
2006/12/14 781.3 775.17 784.43 782.54 782.54 07:54:29
2006/12/14 781.05 774.92 784.18 782.54 782.54 00:00:00
2006/12/13 781.05 774.92 784.18 782.54 782.54 16:55:41
2006/12/13 780.95 774.82 784.08 782.54 782.54 16:40:27
2006/12/13 780.84 774.71 783.97 782.54 782.54 16:30:32
2006/12/13 780.7 774.58 783.83 782.54 782.54 15:41:54
2006/12/13 780.84 774.71 783.97 782.54 782.54 13:43:09
2006/12/13 781 774.87 784.13 782.54 782.54 09:50:33
2006/12/13 780.84 774.71 783.97 782.54 782.54 09:21:23
2006/12/13 780.84 774.71 783.97 783.24 783.24 09:12:38
2006/12/13 781.3 775.17 784.43 783.24 783.24 06:47:54
2006/12/13 781.3 775.17 784.43 783.24 783.24 00:00:03
2006/12/12 781.3 775.17 784.43 783.24 783.24 15:56:30
2006/12/12 781.4 775.27 784.53 783.24 783.24 14:55:17
2006/12/12 781.54 775.41 784.67 783.24 783.24 14:14:24
2006/12/12 781.36 775.23 784.49 783.24 783.24 10:28:20
2006/12/12 781.54 775.41 784.67 783.24 783.24 09:28:55
2006/12/12 781.85 775.71 784.98 783.77 783.77 06:49:12
2006/12/12 781.85 775.71 784.98 783.77 783.77 00:00:02
2006/12/11 781.85 775.71 784.98 783.77 783.77 17:28:56
2006/12/11 781.75 775.62 784.88 783.77 783.77 17:11:33
2006/12/11 781.6 775.47 784.73 783.77 783.77 15:56:15
2006/12/11 781.7 775.57 784.83 783.77 783.77 11:32:49
2006/12/11 781.8 775.67 784.93 783.77 783.77 10:11:40
2006/12/11 781.6 775.47 784.73 783.77 783.77 09:43:49
2006/12/11 782.07 775.93 785.2 783.77 783.77 09:21:49
2006/12/11 780.65 774.53 783.78 782.66 782.66 07:51:40
2006/12/11 780.6 774.48 783.73 782.66 782.66 00:00:00
2006/12/10 780.6 774.48 783.73 782.66 782.66 00:00:04
2006/12/09 780.6 774.48 783.73 782.66 782.66 00:00:02
2006/12/08 780.6 774.48 783.73 782.66 782.66 16:46:57
2006/12/08 780.8 774.68 783.93 782.66 782.66 15:54:43
2006/12/08 780.96 774.83 784.09 782.66 782.66 09:31:10
2006/12/08 780.96 774.83 784.09 783.05 783.05 09:21:56
2006/12/08 780.65 774.53 783.78 783.05 783.05 07:41:14
2006/12/08 780.65 774.53 783.78 783.05 783.05 00:00:00
2006/12/07 780.65 774.53 783.78 783.05 783.05 15:38:15
2006/12/07 780.85 774.72 783.98 783.05 783.05 14:45:35
2006/12/07 781.1 774.97 784.23 783.05 783.05 09:48:02
2006/12/07 781.35 775.22 784.48 783.05 783.05 09:35:45
2006/12/07 781.35 775.22 784.48 782.26 782.26 09:12:39
2006/12/07 780.66 774.54 783.79 782.26 782.26 06:34:09
2006/12/07 780.66 774.54 783.79 782.26 782.26 00:00:03
2006/12/06 780.66 774.54 783.79 782.26 782.26 16:21:24
2006/12/06 780.66 774.54 783.79 782.26 782.26 12:40:23
2006/12/06 780.56 774.44 783.69 782.26 782.26 09:23:10
2006/12/06 780.3 774.18 783.43 782.79 782.79 08:40:44
2006/12/06 781.09 774.96 784.22 782.79 782.79 08:40:01
2006/12/06 780.3 774.18 783.43 782.79 782 08:39:39
2006/12/06 780.3 774.18 783.43 782 782 08:11:23
2006/12/06 780.3 774.18 783.43 782.79 782.79 07:36:34
2006/12/06 780.3 774.18 783.43 782.79 782.79 00:00:01
2006/12/05 780.3 774.18 783.43 782.79 782.79 17:03:20
2006/12/05 780.4 774.28 783.53 782.79 782.79 16:50:33
2006/12/05 780.6 774.48 783.73 782.79 782.79 16:16:10
2006/12/05 780.75 774.63 783.88 782.79 782.79 15:43:34
2006/12/05 780.85 774.72 783.98 782.79 782.79 15:04:30
2006/12/05 781.09 774.96 784.22 782.79 782.79 09:23:05
2006/12/05 781.05 774.92 784.18 782.4 782.4 07:51:05
2006/12/05 780.7 774.58 783.83 782.4 782.4 07:50:37
2006/12/05 781.05 774.92 784.18 782.4 782.75 07:48:33
2006/12/05 781.05 774.92 784.18 782.4 782.75 07:48:09
2006/12/05 781.05 774.92 784.18 782.75 782.75 06:43:31
2006/12/05 781.05 774.92 784.18 782.4 782.4 00:00:04
2006/12/04 781.05 774.92 784.18 782.4 782.4 16:54:27
2006/12/04 781.2 775.07 784.33 782.4 782.4 16:12:25
2006/12/04 781.1 774.97 784.23 782.4 782.4 15:48:28
2006/12/04 781 774.87 784.13 782.4 782.4 15:22:57
2006/12/04 780.9 774.77 784.03 782.4 782.4 14:31:55
2006/12/04 781 774.87 784.13 782.4 782.4 13:48:10
2006/12/04 780.9 774.77 784.03 782.4 782.4 11:00:56
2006/12/04 780.8 774.68 783.93 782.4 782.4 10:33:30
2006/12/04 780.7 774.58 783.83 782.4 782.4 09:26:07
2006/12/04 780.7 774.58 783.83 783.31 783.31 09:14:57
2006/12/04 781.61 775.48 784.74 783.31 783.31 09:14:29
2006/12/04 781.61 775.48 784.74 783.31 783.31 06:49:25
2006/12/04 781.8 775.67 784.93 783.31 783.31 00:00:02
2006/12/03 781.8 775.67 784.93 783.31 783.31 00:00:03
2006/12/02 781.8 775.67 784.93 783.31 783.31 00:00:01
2006/12/01 781.8 775.67 784.93 783.31 783.31 16:33:44
2006/12/01 780.9 774.77 784.03 783.31 783.31 16:09:55
2006/12/01 781.3 775.17 784.43 783.31 783.31 14:28:52
2006/12/01 781.35 775.22 784.48 783.31 783.31 14:11:57
2006/12/01 781.6 775.47 784.73 783.31 783.31 13:11:14
2006/12/01 781.3 775.17 784.43 783.31 783.31 11:01:21
2006/12/01 781.3 775.17 784.43 783.31 783.31 10:41:38
2006/12/01 781.2 775.07 784.33 783.31 783.31 10:27:37
2006/12/01 781.61 775.48 784.74 783.31 783.31 09:32:06
2006/12/01 781.6 775.47 784.73 784.36 784.36 07:02:21
2006/12/01 781.4 775.27 784.53 783.1 784.36 00:00:04
2006/11/30 781.4 775.27 784.53 783.1 784.36 17:28:05
2006/11/30 781.5 775.37 784.63 783.2 784.36 17:24:40
2006/11/30 781.7 775.57 784.83 784.36 784.36 17:05:50
2006/11/30 781.5 775.37 784.63 784.36 784.36 15:55:13
2006/11/30 781.3 775.17 784.43 784.36 784.36 15:34:58
2006/11/30 781.4 775.27 784.53 784.36 784.36 14:54:29
2006/11/30 781.5 775.37 784.63 784.36 784.36 14:50:26
2006/11/30 781.8 775.67 784.93 784.36 784.36 14:27:29
2006/11/30 782 775.86 785.13 784.36 784.36 13:57:12
2006/11/30 781.7 775.57 784.83 784.36 784.36 13:33:36
2006/11/30 781.9 775.76 785.03 784.36 784.36 11:20:37
2006/11/30 782.25 776.12 785.39 784.36 784.36 10:06:33
2006/11/30 782.65 776.52 785.79 784.36 784.36 09:23:39
2006/11/30 782.65 776.52 785.79 783.94 783.1 09:17:05
2006/11/30 781.66 775.53 784.79 783.94 783.1 09:11:37
2006/11/30 781.4 775.27 784.53 783.1 783.1 07:16:48
2006/11/30 781.3 775.17 784.43 783.94 783.94 00:00:01
2006/11/29 781.5 775.37 784.63 783.94 783.94 16:06:52
2006/11/29 781.5 775.37 784.63 783.94 783.94 15:36:34
2006/11/29 781.8 775.67 784.93 783.94 783.94 15:27:32
2006/11/29 781.7 775.57 784.83 783.94 783.94 15:14:59
2006/11/29 781.9 775.76 785.03 783.94 783.94 14:26:18
2006/11/29 782 775.86 785.13 783.94 783.94 14:15:14
2006/11/29 782.34 776.21 785.48 783.94 783.94 13:42:49
2006/11/29 782.23 776.1 785.37 783.94 783.94 09:25:07
2006/11/29 783.16 777.02 786.3 784.87 784.87 07:10:42
2006/11/29 782.29 776.16 785.43 784.87 784.87 00:00:04
2006/11/28 782.29 776.16 785.43 784.87 784.87 17:24:30
2006/11/28 782.39 776.26 785.53 784.87 784.87 17:20:21
2006/11/28 782.49 776.36 785.63 784.87 784.87 17:15:01
2006/11/28 782.79 776.66 785.93 784.87 784.87 16:45:29
2006/11/28 782.69 776.56 785.83 784.87 784.87 16:19:00
2006/11/28 782.79 776.66 785.93 784.87 784.87 16:00:06
2006/11/28 782.89 776.75 786.03 784.87 784.87 15:37:33
2006/11/28 782.97 776.83 786.11 784.87 784.87 14:47:12
2006/11/28 783.19 777.05 786.33 784.87 784.87 14:04:55
2006/11/28 782.95 776.81 786.09 784.87 784.87 10:33:42
2006/11/28 783.16 777.02 786.3 784.87 784.87 09:33:28
2006/11/28 783.16 777.02 786.3 784.87 784.02 09:33:07
2006/11/28 782.31 776.18 785.45 784.02 784.02 06:57:41
2006/11/28 782.69 776.56 785.83 784.02 784.02 00:00:01
2006/11/27 782.69 776.56 785.83 784.02 784.02 17:09:22
2006/11/27 782.69 776.56 785.83 784.02 784.02 15:03:55
2006/11/27 782.69 776.56 785.83 784.02 784.02 14:43:02
2006/11/27 782.69 776.56 785.83 784.02 784.02 13:47:30
2006/11/27 782.59 776.46 785.73 784.02 784.02 11:24:24
2006/11/27 782.49 776.36 785.63 784.02 784.02 09:47:17
2006/11/27 782.69 776.56 785.83 784.02 784.02 09:39:42
2006/11/27 782.31 776.18 785.45 784.02 784.02 09:21:24
2006/11/27 783.55 777.41 786.69 785.26 785.26 07:19:45
2006/11/27 783.19 777.05 786.33 785.26 785.26 00:00:04
2006/11/26 783.19 777.05 786.33 785.26 785.26 00:00:02
2006/11/25 783.19 777.05 786.33 785.26 785.26 00:00:04
2006/11/24 783.19 777.05 786.33 785.26 785.26 17:45:36
2006/11/24 783.49 777.35 786.63 785.26 785.26 16:49:25
2006/11/24 783.49 777.35 786.63 785.26 785.26 16:34:44
2006/11/24 783.59 777.45 786.73 785.26 785.26 16:30:28
2006/11/24 783.84 777.69 786.98 785.26 785.26 16:15:36
2006/11/24 783.94 777.79 787.08 785.26 785.26 15:44:42
2006/11/24 783.84 777.69 786.98 785.26 785.26 15:03:17
2006/11/24 783.74 777.6 786.88 785.26 785.26 14:18:32
2006/11/24 783.84 777.69 786.98 785.26 785.26 09:44:33
2006/11/24 783.55 777.41 786.69 785.26 785.26 09:27:38
2006/11/24 784.25 778.1 787.39 785.96 785.96 06:45:49
2006/11/24 784.34 778.19 787.48 785.96 785.96 00:00:01
2006/11/23 784.34 778.19 787.48 785.96 785.96 17:35:20
2006/11/23 784.34 778.19 787.48 785.96 785.96 16:51:17
2006/11/23 784.25 778.1 787.39 785.96 785.96 15:59:36
2006/11/23 784.34 778.19 787.48 785.96 785.96 15:39:00
2006/11/23 784.19 778.04 787.33 785.96 785.96 15:15:50
2006/11/23 784.14 777.99 787.28 785.96 785.96 13:56:12
2006/11/23 784.09 777.94 787.23 785.96 785.96 10:08:19
2006/11/23 784.25 778.1 787.39 785.96 785.96 09:30:15
2006/11/23 784.84 778.68 787.99 786.55 786.55 06:48:58
2006/11/23 784.76 778.61 787.91 786.47 786.55 00:00:04
2006/11/22 784.76 778.61 787.91 786.47 786.55 17:55:42
2006/11/22 784.69 778.54 787.84 786.55 786.55 16:42:27
2006/11/22 784.99 778.83 788.14 786.55 786.55 16:26:04
2006/11/22 784.89 778.73 788.04 786.55 786.55 15:53:20
2006/11/22 784.74 778.59 787.89 786.55 786.55 15:45:31
2006/11/22 784.69 778.54 787.84 786.55 786.55 15:36:41
2006/11/22 784.64 778.49 787.79 786.55 786.55 14:36:19
2006/11/22 784.71 778.56 787.86 786.55 786.55 14:17:17
2006/11/22 784.64 778.49 787.79 786.35 786.55 14:01:59
2006/11/22 784.54 778.39 787.68 786.55 786.55 12:49:34
2006/11/22 784.64 778.49 787.79 786.55 786.55 10:12:13
2006/11/22 784.74 778.59 787.89 786.55 786.45 09:40:44
2006/11/22 784.84 778.68 787.99 786.55 786.55 09:26:21
2006/11/22 785.24 779.08 788.39 786.95 786.95 06:42:03
2006/11/22 785.94 779.77 789.09 787.95 786.95 00:00:01
2006/11/21 785.94 779.77 789.09 787.95 786.95 16:09:39
2006/11/21 785.89 779.72 789.04 786.95 786.95 15:08:18
2006/11/21 785.8 779.63 788.95 786.95 786.95 15:00:02
2006/11/21 785.71 779.55 788.86 786.95 786.95 14:27:40
2006/11/21 785.49 779.33 788.64 786.95 786.95 11:30:45
2006/11/21 785.37 779.21 788.52 786.95 786.95 09:47:48
2006/11/21 785.24 779.08 788.39 786.95 786.95 09:32:23
2006/11/21 785.19 779.03 788.34 786.9 786.9 06:51:16
2006/11/21 785.71 779.55 788.86 786.9 786.9 00:00:04
2006/11/20 785.71 779.55 788.86 786.9 786.9 18:14:45
2006/11/20 785.73 779.55 788.88 786.9 786.9 17:16:07
2006/11/20 785.21 779.03 788.36 786.9 786.9 16:30:30
2006/11/20 785.13 778.95 788.28 786.9 786.9 15:32:56
2006/11/20 785.09 778.91 788.24 786.9 786.9 11:20:24
2006/11/20 785.09 778.91 788.24 786.78 786.9 11:20:06
2006/11/20 785.21 779.03 788.36 786.9 786.9 09:22:59
2006/11/20 785.76 779.58 788.91 787.45 787.45 06:43:28
2006/11/20 785.46 779.28 788.61 787.45 787.45 00:00:02
2006/11/19 785.46 779.28 788.61 787.45 787.45 00:00:00
2006/11/18 785.46 779.28 788.61 787.45 787.45 00:00:02
2006/11/17 785.46 779.28 788.61 787.45 787.45 16:47:13
2006/11/17 785.61 779.43 788.76 787.45 787.45 16:24:34
2006/11/17 785.71 779.53 788.86 787.45 787.45 16:08:57
2006/11/17 785.71 779.53 788.86 787.45 787.45 15:21:35
2006/11/17 785.61 779.43 788.76 787.45 787.45 14:51:01
2006/11/17 785.76 779.58 788.91 787.45 787.45 14:23:18
2006/11/17 785.56 779.38 788.71 787.45 787.45 13:48:08
2006/11/17 785.56 779.38 788.71 787.45 787.45 10:04:54
2006/11/17 785.41 779.23 788.56 787.45 787.45 09:40:53
2006/11/17 785.76 779.58 788.91 787.45 787.45 09:28:41
2006/11/17 785.64 779.46 788.79 787.33 787.33 06:44:06
2006/11/17 785.41 779.23 788.56 787.33 787.33 00:00:00
2006/11/16 785.41 779.23 788.56 787.33 787.33 17:25:22
2006/11/16 785.31 779.13 788.46 787.33 787.33 17:04:33
2006/11/16 785.21 779.03 788.36 787.33 787.33 17:02:56
2006/11/16 785.21 779.03 788.36 787.33 787.33 14:48:38
2006/11/16 785.21 779.03 788.36 787.33 787.33 10:05:27
2006/11/16 785.31 779.13 788.46 787.33 787.33 09:33:43
2006/11/16 785.64 779.46 788.79 787.33 787.33 09:22:31
2006/11/16 785.46 779.28 788.61 787.15 787.15 06:30:08
2006/11/16 785.16 778.98 788.31 787.15 787.15 00:00:03
㈥ 我國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歷史
我這有篇更全面完整的: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元人民幣。
一、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幣匯率安排
建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我國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50~1952)。由於人民幣沒有規定含金量,因此,對西方國家貨幣的匯率,最初不是按兩國貨幣的黃金平價來確定,而是以「物價對比法」作為基礎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建國初期人民幣匯率制定的依據是物價水平,這是一種比較市場化的匯率安排。
建國初期,由於國民黨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惡性通貨膨脹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物價節節上漲。如上海批發物價指數以1949年6月為100,到1950年3月則上漲至2242.93。由於國內物價上漲、國外物價趨跌的價格對比關系,根據前述政策要求,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舊人民幣,調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舊人民幣,在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內,人民幣匯價下調49次。至於和其他外匯的匯價,則是根據它們對美元的匯價進行間接套算的結果。
從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隨著國內物價由上漲轉變為下降, 同時,由於美國對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大量搶購戰備物資,美國及其盟國接連宣布一系列對我「封鎖禁運」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必須降低外匯匯價,以利於推動本國進口。因此,根據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匯率政策的重點也由「推動出口」改變為「進出口兼顧」,並逐步調高人民幣匯價。1952年12月,人民幣匯價調高至1美元=26170元舊人民幣。
這一時期,我國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是美國,對外貿易主要由私營進出口商經營。人民幣匯率的及時調整,可以調節進出口貿易,保證出口的增長。
2.第二階段(1953~1972)。從1953年起,國內物價趨於全面穩定,對外貿易開始由國營公司統一經營,而且主要產品的價格也納入國家計劃。計劃經濟本身要求對人民幣的匯價採取基本穩定的政策,以利於企業內部的核算和各種計劃的編制和執行。同時,由於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的確立,各國之間的匯價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對穩定。再加上我國同西方工業國家的直接貿易關系和借貸關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貨幣匯率變動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在國內物價水平趨於穩定的情況下,我國進行建國以來的首次幣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開始發行新人民幣,新舊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10000。自採用新人民幣後,1955年至197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是1美元摺合2.4618元新人民幣。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兌黃金官價宣布貶值7.89%,人民幣匯率相應上調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幣。
這一時期人民幣匯率政策採取了穩定的方針,即在原定的匯率基礎上,參照各國政府公布的匯率制定,逐漸同物價脫離。但這時國內外物價差距擴大,進口與出口的成本懸殊,於是外貿系統採取了進出口統負盈虧、實行以進口盈利彌補出口虧損的辦法,人民幣匯率對進出口的調節作用減弱。
3.第三階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浮動匯率制。為了避免西方國家通貨膨脹及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我國從1973年開始頻繁地調整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僅197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調整了61次),而且在計算人民幣匯價時,採用了釘住加權的「一籃子」貨幣的辦法,所選用的「籃」中貨幣都是在我國對外貿易的計價貨幣中佔比重較大的外幣,並以這些貨幣加權平均匯價的變動情況,作為人民幣匯價相應調整的依據。
這一時期人民幣匯價政策的直接目標仍是維持人民幣的基本穩定,針對美元危機不斷發生且匯率持續下浮的狀況,人民幣匯率變動較為頻繁,並呈逐漸升值之勢。1972年為1 美元=2.24元人民幣;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1977年為1美元=1.755元人民幣。
自5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傳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對外自我封閉,對內高度集權,直至80年代初,國家外匯基本上處於零儲備狀態,外貿進出口主要局限於社會主義國家,且大體收支平衡,國內物價水平也被指令性計劃所凍結,盡管人民幣匯率嚴重高估,但它並未帶來明顯的消極影響。
二、改革後的人民幣匯率安排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79~1984)。1979年我國的外貿管理體制開始進行改革,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部門一家經營改為多家經營。由於我國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劃規定,長期沒有變動,許多商品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且出口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為了加強經濟核算並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製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元人民幣。從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間, 我國實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貿易外匯1美元=2.80元人民幣;官方牌價即非貿易外匯1美元=1.50元人民幣。前者主要適用於進出口貿易及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後者主要適用於非貿易外匯的兌換和結算,且仍沿用原來的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
隨著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國相應調低了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之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已調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幣,與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持平。
2.第二階段(1985~1990)。在人民幣雙重匯率制下,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加重了財政補貼的負擔,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外國生產廠商對雙重匯率提出異議。1985年1月1日,我國又取消了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
事實上,1986年隨著全國性外匯調劑業務的全面展開,又形成了統一的官方牌價與千差萬別的市場調劑匯價並存的新雙軌制。而且當時全國各地的外匯調劑市場,在每一時點上,市場匯率水平不盡相同。這種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制一直延續到1993年底。其間,外匯調劑市場的匯率形成機制,經歷了從開始試辦時的人為定價到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過程。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物價上漲速度加快,而西方國家控制通貨膨脹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況下,我國政府有意識地運用匯率政策調節經濟與外貿,對人民幣匯率作了相應持續下調。1995年8月21日,人民幣匯率調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 日再次調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0日又調至1美元=3.20元人民幣。
從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幣放棄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做法,改為管理浮動。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幣匯率適應國際價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幣匯率再度大幅調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幣。1989年12月16日,人民幣匯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調,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幣調至當日的4.7221 元人民幣。1990年11月17日,人民幣匯率再次大幅下調,並由此前的4.7221調至當日的5.2221元人民幣。
從改革開放以後至1991年4月9日的十餘年間,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分別實施過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與公布牌價並存的雙重匯率體制,以及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體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幣官方匯率按市場情況調整,且呈大幅貶值趨勢,這與同期人民幣對內實際價值大幅貶值以及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基本上相適應的;三是在人民幣官方匯率的調整機制上,做過多種有益的嘗試,如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小幅逐步調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調整的方式,這些為以後實施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奠定了基礎;四是市場匯率的機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場匯率的調節作用在我國顯得越來越大。
3.第三階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國家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改變了以往階段性大幅度調整匯率的做法。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實行公布的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即外匯調劑價格)並存的多重匯率制度。
我國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幣官方匯率的有管理的浮動,其基本特點是,我國的外匯管理機關即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我國改革開放與發展的狀況,特別是對外經濟活動的要求,參照國際金融市場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動情況,對公布的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調低,但仍趕不上水漲船高的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
4.第四階段(1994~2005)。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並軌。1993年12月31日,官方匯率1美元兌換人民幣5.8元;調劑市場匯率為1美元兌換人民幣8.7元左右。從1994年1月1日起,將這兩種匯率合並,實行單一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為1 美元兌換8.70元人民幣。同時,取消外匯收支的指令性計劃,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度,禁止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和流通,建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這次匯率並軌後,我國建立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趨穩,並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相繼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我國政府承諾:在2000年之前,將實現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可兌換。
事實上,1994年我國已開始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有條件」的可兌換,並已削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中的絕大多數限制,如歧視性貨幣措施或多重匯率安排已完全廢除,而絕大多數經常項目交易的用匯和資金轉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後仍保留的經常帳戶下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了供匯范圍,提高了供匯標准,超過標準的購匯在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核起初後即可購匯;1996年7月1日,我國將外商投資企業也全面納入全國統一的銀行結售匯體系,從而取消了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尚存的經常項目匯兌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致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將不再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14條第2款所規定的過渡性安排,並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國將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義務,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從此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郭樹清指出,根據中美1998年簽訂的有關協議,中國承諾將擴大人民幣彈性。因此,如果現在中國選擇釘住其它幣種或採取一攬子貨幣聯系匯率制度,不但會違背承諾,還是一種後退。增加匯率彈性是現實的選擇。中國現階段仍將以穩定匯率為主,同時用足每日3‰的匯率浮動區間,使市場逐漸適應匯率波動。今後將採取措施,提高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調整銀行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政策;進一步完善結匯制度。
三、人民幣匯率安排的新階段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05〕第 16 號文——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相關事宜公告。其主要內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2)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
(4)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5)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籃子貨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這一次的人民幣匯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棄單盯美元,改盯一籃子貨幣,以建立調節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更富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從此次人民幣短期升值來看,這將有利於緩解國際收支失衡的巨大壓力,同時,釋放人民幣潛在的升值壓力,並能淡化人民幣兌美元的國際矛盾。從長遠戰略來看,人民幣匯率新機制的建立,將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安排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最終為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可兌換創造漸近條件。
希望採納
㈦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造成出口產品價格上漲
2020年國考面試熱點: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漸濃
近期海外風險事件不斷,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在連續升值後,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22日雙雙走低。同時,人民幣中間價連續3個交易日調升,調整幅度逐漸加大。總體來看,9月以來,中間價保持穩定,人民幣匯率市場價格也從本輪調整高位回落。
人民幣近期波動較大
10月22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走低。Wind數據顯示,22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16:30收盤價報7.0817,較前收盤價跌139個基點。截至北京時間20:00,離岸人民幣報7.0755,較前收盤價跌59個基點。
此前,在岸、離岸人民幣連續三個交易日都在升值。在岸、離岸人民幣上周分別累計上漲175基點、157基點。同時,美元指數則持續下跌。上周美元指數連跌4個交易日。10月17日下午,歐盟與英國確認達成脫歐協議,歐元、英鎊大漲,美元指數跌破98點大關。上周六,英國議會取消對脫歐新協議表決,本周一(21日)美元止跌反彈,截至目前仍在回升,但尚未回到98一線。
莫尼塔宏觀研究指出,上周美元指數大幅下跌,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英國與歐盟達成新的脫歐協議,刺激歐元跳漲;二是美國工業產出、新屋開工、零售銷售等多項數據不佳,拖累美元表現。
近期人民幣走勢較震盪,總的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從本輪調整高位回落,保持在8月下旬水平,即7.07上下。2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站上7.07,相比9月初低點已反彈超過1100個基點。盡管22日有所回調,但相對9月下旬仍在高位。
中間價充當穩定器
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不斷的同時,中間價變動相對穩定。10月2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0668,調升12個基點,已連續3個交易日調升。
歷史來看,大多數時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都較為一致,但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三者出現較大背離。8月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與中間價持續出現較大背離。以離岸人民幣和中間價的背離程度為例,今年4月最大價差才300多基點,但5月中旬擴大至超1000基點的價差,8月5日更是出現最高價差,1760點。
這表明中間價的調整幅度較大程度低於在岸、離岸人民幣波動,人民幣匯率逆周期調節加強。Wind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調整幅度大大縮窄,除9月5日調整幅度為26個基點,其餘時間都不到10個基點,中間價保持平穩。分析人士表示,逆周期因子明顯走高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會逆勢保持相對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快速貶值的走勢會有所收斂。國慶假期後,中間價調整幅度加大,15日以來調整幅度都在10個基點以上。
近年來在應對匯率波動過程中,央行積累了豐富的政策工具。2018年11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在香港發行了11期央行票據,規模共計1300億元人民幣。分析人士指出,離岸央票的發行可影響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拆借利率,提高做空成本、降低套利動機,從而影響匯率。
多因素利好後市
近兩周,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全線下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0月21日早間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1.06,按周跌0.27;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64,按周跌0.25;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0.97,按周跌0.43。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指數下跌,與歐洲貨幣相對美元升值幅度更大有關。興業投資研究指出,上周歐盟峰會前各方不斷釋放樂觀信號,增強市場對英國有序脫歐的信心,英鎊盤中振幅接近500點。英鎊大漲最大的受益者是同為歐系貨幣的歐元,再加上市場基本排除了歐央行12月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歐元短線上漲勢頭猛烈。
興業投資研究認為,近期英國脫歐進程仍將占據匯市焦點,隨著歐央行利率決議臨近,市場注意力將可能快速轉移。此外,各國將再度迎來前瞻性數據PMI報告,將對近期較敏感的市場產生擾動。
展望後市,莫尼塔宏觀研究認為,當前中美利差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政府鼓勵外資流入資本市場、中國經濟失速下行擔憂減弱、美元處於磨頂狀態等因素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利好。
中金固收團隊指出,若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境外機構可能加速布局中國債市。8月份人民幣匯率破7,境外機構都相對謹慎,債券購買量有所下降,但9月以來,隨著投資者意識到中國並沒有主動引導匯率貶值的意圖,且人民幣走勢在破7後相對穩定,境外投資者再度重新增加對中國債券的配置。從託管數據來看,境外機構9月合計增持863億元債券,持債力度為今年以來的次高位,僅次於5月的1031億元。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
㈧ 人民幣的匯率計算
目前我行已開通的幣種有:人民幣、美元、港幣、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紐西蘭元。
溫馨提示:
可辦理存取的幣種需受網點實際收付的現鈔幣種限制,請詳詢網點。
若通過招行兌換,可以通過招行主頁,右側理財計算器-外幣兌換計算器嘗試計算,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
㈨ 今天的美金匯率是多少12月18日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日期 發布時間
英鎊 1055.99 1033.72 1064.47 1061.01 1061.01 2008-12-18 11:27:46
港幣 88 87.3 88.34 88.16 88.16 2008-12-18 11:27:46
美元 682.03 676.57 684.77 683.22 683.22
此信息來自<198e外匯匯率查詢專業網站>,198e外匯匯率查詢專業網站站.http://www.198e.cn 原文鏈接:http://www.21park.com/html/renminbihuilv/-12yue18ri_1092-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