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去杠桿下半場

去杠桿下半場

發布時間:2022-05-20 14:32:15

① 美國加息對中國樓市有什麼影響

2018年,官方對經濟「慢一點的增長」容忍度增加,所以我們並不會對美國加息做出大幅度的經濟刺激計劃。

而以中國政府目前對金融、房地產行業的控制力,也是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的。

對於接下來樓市政策,可能是:

1.大環境決定了中國2018年貨幣政策仍然是略微偏緊的,」錢荒」加劇,去杠桿強化;

2.樓市調控不會出現大的、方向性的調整;

3.在經濟、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城市,會出現「隱性政策的放鬆」,比如悄悄放寬對房貸額度的限制,比如人才引進放寬對落戶的限制。

樓市進入新一輪市場調整期,樓市的深度調整將導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產或被收購,而這對於綜合競爭實力較強的房企來講則成為逆勢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對於大型品牌房企來講,會在樓市下半場這個階段繼續「大魚吃小魚」,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化優勢。

但是在此重點提醒,一些房企的資金鏈更加緊張了,所以不要碰小房企的房子,因為爛尾的機率增加了。

房企的資金鏈趨緊,目前部分沒有價值的城市,例如三四線城市將出現房價下降趨勢,有可能會影響整體市場會出現降價的趨勢,價格的指標發生變化,總體市場會表現為「以價換量」。而這樣的局面有可能至少一直會持續到2018年底。

而對於有人口增量的、高級別城市(及其城市圈)的剛需、改善型需求來說,2018年是買房、換房的好時機,如果是剛需,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機會。

(1)去杠桿下半場擴展閱讀

聯儲加息對我國整體影響

美國加息,我國很難獨善其身。美國加息,必然帶來資本外流、進口成本提升、人民幣持續貶值等問題。如果不能跟隨加息,勢必要動用資本管制、外匯管制以及市場干預等手段來進行維穩,然而在持續加息壓力下,政策空間越來越小。

更關鍵的是,兩個大國正處於不同的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目前,美國整體經濟基本面相對良好,支撐加息預期,而我們則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這需要貨幣寬松來加以應對。如果對外面臨加息壓力,貨幣政策空間勢必收縮,左右為難。

顯然,如果美國放緩加息步伐或提前結束加息,這無論對於人民幣匯率,還是國內貨幣環境,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利好。這將放開國內貨幣寬松的政策空間,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降准或會繼續到來,降息也未必沒有可能。

在最近幾次重要會議中,無一不強調「穩」的重要性。從穩增長到穩就業,從穩金融到穩預期。這意味著「維穩」已經成為重中之重,貨幣寬松勢必重來。

② 2021年經濟形勢會怎樣

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方面表現亮眼,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又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備受關注。

復甦與挑戰並存

隨著疫情進入下半場,中國經濟正穩健步入後疫情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賈康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對2021年中國經濟表現,許多國際機構、國內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即:年初因為2020年的基數較低,2021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會較高;待增速回落,全年經濟增速將達到8%或者再高一點。」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中國經濟由於疫情影響,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經濟增長明顯加速,不論是內需,還是外需,都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國家推行雙循環推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已經發力。」深圳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馬春輝對《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說道,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形勢是穩定增長。從發展的外部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隨著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並簽署相關協議,中國將繼續發揮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推動疫後世界經濟復甦,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從國內經濟發展環境分析,中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具備了應對復雜經濟形勢的能力。2020年下半年後, 我國投資、消費、進出口、企業盈利水平、創新能力、經理采購指數等多項指標都增長較快。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改善為我國2021年經濟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馬春輝預計,「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相對正常年份要低一些。隨著各項政策實施及2020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慣性,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完全可以恢復到8%左右的水平。」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對2021年中國經濟表達了謹慎樂觀態度。他表示,作出這一判斷主要基於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2020年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為2021年經濟繼續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2021年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將進一步減輕;三是政策重點將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轉向供給側和需求側改革齊頭並進,加快構建以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內需潛力將被進一步激發,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大。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相比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次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

會議明確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已落地的宏觀政策,其效果在2021年將逐步顯現;未落地的政策將進一步實施,這些都將支持2021年中國經濟進一步復甦。」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媒體表示。

中國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分析認為,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宏觀政策施策方向上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穩定政策連續性的同時,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新動能,意味著宏觀政策上兼顧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設計,更有效地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更穩健地實施貨幣政策,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注重防範化解風險,同時注重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進一步提升發展的韌性和質量。「尤其重要的政策著力點是要把握好一個收尾和兩個開局工作。要根據形勢需要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見機預調微調政策。」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貨幣政策提出目標——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原來是穩健基礎上的「靈活適度」,現在又加了四個字。2021年貨幣政策仍有很大空間,這個空間央行強調的是要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

馬春輝分析認為,2021年宏觀經濟增長,相對來說,我國的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工具較多,財政政策所能發揮的空間較小。但是,貨幣政策實施中去杠桿的任務仍然艱巨,防範金融風險仍然是一項重要的考量。隨著降費減稅政策出台和進一步實施,各級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加;地方債務風險、企業債務風險、中小微企業經營的困難、就業的壓力、世界經濟復甦的緩慢等因素都給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增加了不確定性。

重心轉移:科技與碳中和

2021年經濟工作具體怎麼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八大重點任務,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被置於八大重點任務之首。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

「2021年,很多與高科技有關的領域和部門都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領域等。」連平表示,這一方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政策也將全力支持。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岩認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基礎科技戰略力量的增強;二是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的優化變革;三是科技應用生態構造能力的提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科技對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會越來越大,要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位置,特別要在基礎研究方面加大力量。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認為,碳中和與方方面麵包括產業鏈都有關系,會深刻影響下一步產業鏈重構、重組和新的國際標准。

「在碳達峰過程中,要推動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改善能源結構,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佔比,這也是『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李俊峰指出,在能源領域中,能源清潔化、低碳化是一個方向,全球都是如此,即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它的基本邏輯是從資源依賴的發展模式,走到技術依賴的發展模式」。

李俊峰表示,2021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我們期待著『十四五』的第一年,能夠很好地開局,為國家真正的低碳轉型,為實現達峰、穩中有降和最終實現碳中和三個階段性的目標開一個好局。」

以上是文財網小壁虎編輯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經濟形勢會怎樣?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③ 《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彭文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0vojkmyW6EJnsUkyJXR7fA

提取碼: p4sa

書名: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

作者:彭文生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7-6

頁數:416

內容簡介:

過去40年在金融自由化、政府對私人財富隱性擔保、宏觀政策過度依賴信貸的大環境下,全球范圍內金融的順周期性成為驅動經濟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甚至帶來了金融危機。有別於實體與金融相割裂的傳統視角,本書在金融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聚焦信用和房地產相互促進的機制,聯系金融和實體、總量和結構,提供一個從金融看宏觀經濟的全景式分析。

中國在經歷第一個金融周期,上半場的繁榮已經持續了10年,房地產和信用(債務)過度擴張損害潛在增長率,扭曲經濟結構,加劇貧富分化和環境污染,不可持續。央行加息(緊貨幣)、監管加強(緊信用)、結構改革包括稅制調整,獨立或合力作用,將觸發金融周期拐點。下半場調整意味著房地產去泡沫、非政府部門去杠桿,經濟增長在一段時間面臨下行壓力,但結構改善。寄希望於刺激增長和通脹去杠桿、家庭加杠桿扶持企業降杠桿、只減債務不減資產泡沫、匯率貶值消化高房價等都是不現實的。

進入金融周期下半場後,理想的宏觀政策是「緊信用、松貨幣、寬財政」,但這是技術層面的調整,不改變金融的基本結構。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需要深層次的變革:一是央行(財政)擴表增加貨幣投放,降低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支持財政大幅減稅;二是回歸某種形式的分業經營,存款歸存款、投資歸投資,區隔金融的公用事業和風險部分。

作者簡介:

彭文生,現任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任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巴克萊資本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香港金融管理局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內地事務處主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現兼任香港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論壇創始成員,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導師,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在宏觀經濟和金融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連續三年獲得《亞洲貨幣》(Asia Money)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其中,中文專著《漸行漸遠的紅利——尋找中國新平衡》於2015年獲第一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著作獎」。

④ 為什麼我國未來要保持低利率水平

轉載,如果有用請採納

一、低利率接棒勞動力低成本,可再塑一個經濟高速增長幾十年的長周期

我國實行的是趕超戰略,不能走過去計劃經濟的老路,也不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而是要有我們

自己的特色,有我們自己的經濟學。我們認為,依靠「高積累-高投資」發展經濟,是我國過去幾十年經濟高

速增長的一個秘密,也是日韓新等東亞國家成功轉型的一個秘訣。

例如,美國70%的GDP用於消費,而我國消費僅佔GDP50%,近一半的GDP是靠投資拉動的。我國消費如此之低

,投資如此之高,為什麼收益沒有急劇遞減?原因之一是我國存在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幾乎沒有枯竭的轉

移,可使勞動力薪酬長期維持在低位,投資成本低而收益高。而我國人民恰恰又是一個勤儉的民族,愛儲蓄

愛積累,為資本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彈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推動下,我國經濟實現了長期高速增長。

而當前,我國勞動力剩餘已經耗盡,工資正在上漲,勞動力成本正在提高而且不可逆,劉易斯拐點即將到來

。我國「高積累-高投資」發展模式,似乎已走到盡頭,經濟或進入到中速增長時代。自2012年2季度起,我

國已連續六個季度實際GDP增長率下滑到七上八下區間,這是歷史上沒有的現象。經濟下行固然有去庫存、去

杠桿等短期周期性因素,但我們認為更多的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紅利消失等長期結構性因素。如果不能

繼續保持「高投資」態勢,只能通過擴大消費來實現經濟的「再平衡」,那麼,我國只能「未富先衰」,被

迫提前走西方發達國家「高消費-低增長」之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無可奈何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出路嗎?我們通過研究發現:有。勞動力不再低廉,可信貸資金可以低廉。我們可以通過下

調利率,降低資金成本,以對沖勞動力升值的成本壓力,繼續維持一定的投資收益率。所以,降利率是個好

政策,通過以低廉的資金接棒低成本的勞動力,破除經濟增長的結構性藩籬,繼續支撐「高積累-高投資」模

式,可再塑一個經濟高速增長幾十年的長周期。

二、低利率通過刺激有效投資,開啟民智,激發全民創新,助推經濟結構轉型

一般來說,調低利率有利於刺激生產和消費,從而促進經濟增長。這個邏輯思路是這樣的:一方面,當利率

下降,借錢所需要的成本就下降。企業就願意向銀行借更多錢,投資進去生產。而另一方面,當利率下降,

存錢可以賺的利息就少了,人們就更願意把錢拿出來消費。無論是生產增加還是消費增加,供需兩端再平衡

,最終會導致經濟總量增加。

低利率對於投資的作用還遠非如此。費雪的理論說,只有當投資邊際回報率大於借貸利率時,人們才會選擇

投資。低利率除了降低資金價格,維持一定的投資收益率外,還有更深的內涵。低利率還是改變虛擬經濟、

實體經濟等大結構的有效武器。我們常講要把「錢」趕到實體經濟,就需要低利率。因為資金價格便宜了,

低一點的實業投資就有積極性了,過去想干而不敢乾的事情就有了願意乾的沖動;過去一些風險高、預期收

益率不高的投資行為,因為優於利率,有條件實施了。相反,「錢能生錢」的游戲不好玩了,利率是資金基

礎定價,「資金」投資的回報低,不靠勞動、不靠創造,而只想靠生息發財的,就靠不住了。因利率調低,

股票、債券、理財產品、外匯、不動產等生息資產價格也會向低處看齊,資金會更多選擇實體投資而非在虛

擬經濟里"空轉",達到把錢逼到實體經濟中的目的。

我們說,經濟發展根本上還是需要依靠投資來推動。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引擎,而消費不是,消費只是被動地

印證投資效果,維系供求平衡。雖說供給要以需求為導向,有需求決定了投資的有效性,但只有投資發力或

供給發力,才能推動經濟發展。所以,所謂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實際上是個偽命題。

當然,推動經濟發展的是有效投資。有效投資是有需求的投資,產能過剩是沒有需求的投資,當然不能稱為

有效投資。我國當前在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造船等領域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這些領域的投資

只有帳面上的意義,不能計入有效投資。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認為是需求創造了供給。投資是人類最復雜的經

濟活動之一,需要企業家精神。有效投資需要建立在大量試錯、大量創新基礎上。特別是創造性的投資,只

有少數才是成功的。喬布斯在世界上沒有幾個就是這個道理。創造性投資通過大量試錯,找到了市場,找到

了需求,成為了有效投資。但創造性投資一旦成功其威力也是巨大的,特別是在當前過剩時代,創造性有效

投資才是最為難能可貴的!

有效投資的主力軍應是市場。我國政府過去投資多數是有效的,因為在交易成本的節約上有優勢。在過去短

缺時代,政府投資對於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功不可沒。但是,政府投資沒有回報硬約束機制,政府也不懂專業

,加上貪污、瀆職等權力尋租行為嚴重,在產能過剩時代,創新成為投資的主攻方向,政府投資應主要集中

於基礎設施領域,而應把推動經濟發展的投資重任交給市場去完成。因為民間有智慧,全民能試錯。

當前,我國正面臨產業從低端向高端轉化的經濟結構轉型期,並通過這個結構轉型再造經濟高速增長,從而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而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這是一個浴火重生般的蛻變過程,需要大量的科技創新和投資創造

來實現。要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依靠農民工進城維系高投資回報老路子已走不動了,依靠擴大內需辦法是

痴人說夢,依靠政府投資基礎設施有其局限性,只有開啟民智,通過投資激發全民創新創造創業,在千軍萬

馬的試錯中尋求突破。但這是一條必由之路,舍此別無他法。

而低利率是改善實體經濟營商環境、擴大投資的最有效辦法之一。低利率通過降低門檻、降低風險、提高收

益,鼓勵投資,實際上是對實業投資行為的一種補償。而低利率這種補償帶有普惠性質,直接補貼給了投資

者,特別是直接補貼給了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和創業人員,就像取消農業稅直接補貼給農民一樣,一定是

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下放行政審批、結構性減稅等政策外,嘗試維持一個相對較低的利率水平,在更大

范圍上有利於擴大全民創新投資活動,必然能夠最終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與高速增長。

三、世界各國經濟起色得益於長期低利率累積效應

當前,為了對付經濟緊縮壓力,世界各國都把量化寬松和低利率作為提振經濟增長的政策利器。相比而言,

量化寬松是短期政策,低利率是長期政策。低利率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有累積效應。

美聯儲低利率政策對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高利潤功不可沒,對經濟增長復甦更是居功至偉。美聯儲政策聲

明,在失業率高於6.5%、通脹低於2.5%以前,就算退出QE政策,依然會維持低利率不變。伯南克一直強調需

要長期維持低利率政策,並對加息定出嚴格的條件。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兩到三年,美國仍將繼續維持其接近

於零的利率政策不變。

歐洲央行(ECB)一直堅持採用低利率,專家估計低利率水平不會對歐盟的金融穩定有嚴重風險。歐洲央行未來

半年到一年時間內維持基準利率在低位或者更低,並在技術上准備好負利率。

日本央行模仿美聯儲的習慣做法,藉助長期低利率,採取超規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際上,從1986年開始

,為應對日元因廣場協議而導致的大幅升值,日本央行決定將基準利率從5%下調至3%,1987年2月進一步調

低至2.5%的歷史最低水平。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日本資產價格泡沫的破滅,日本銀行業步入了不可逆的低

利率時代,1995年以後,其利率水平從未高於1%,而且大部份時間相當於零利率。

近20年,全球主要市場都基本處於4%以下低利率環境。歐美日經濟最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起色,我們認為低

利率的作用比量化寬松要大。比如,美國7月ISM製造業指數大幅上升至55.4,位於榮枯線上方,好於預期,

為2011年6月來最高,預計經濟下半年還會加速。歐元區7月製造業PMI 50.3,也位於榮枯線上方,創兩年新

高;德國7月製造業PMI終值50.7,表明歐元區和德國製造業雙雙轉入擴張。今年上半年,日本宏觀經濟形勢

在所謂「安倍經濟學」下也呈現出復甦增強態勢。

四、我國利率下調還有很大的政策空間

由於經濟發展模式不同,美歐日等傳統的資本輸出國家的利率水平與發展中國家的利率水平存在巨在的落差

,這是導致國際資本流動的根本原因。1998之前,我國的1年期貸款利率水平基本上維持在10%以上的水平,

而之後在逐步下降,但也維持在5%之上。

我國人民幣基準利率很少調整。2011年上調三次,2012年6月8日下調一次直到今天。目前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基準利率3.25%
;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31%。與歐美日普遍採用的接近於零的基準利率相比,我國利率還有很大下調餘地。

實際上,貨幣政策作為經濟系統主要的調控手段之一,無非是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兩種。前者就是往經

濟系統里投放貨幣,方法有信貸規模控制、央行正逆回購票據、准備金率調整等;後者則是調節利率、匯率

等。

為什麼我國經常使用的是信貸和貨幣投放等數量型政策工具,而很少使用利率政策工具?這可能與我國經濟

發展階段和模式有關,也與我們政策慣性思維有關。

如果把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我國經濟短缺,資本嚴重不足,投資存在倒

逼。所以我們要保持較高利率,遏止過度投資、投機行為。貨幣政策採用大水漫灌式的投放,是為了有效適

應經濟快速增長的需要。在過去若干年裡,我國往經濟系統里投放了太多的流動性,目前M2餘額已超過一百

萬億元,已經高達GDP的兩倍,比美國等高貨幣杠桿國家還高出許多。數量型貨幣政策固然支撐了我國經濟的

高速增長,但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包括推高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推高物價、助推收入差距等,所以,繼續

往經濟系統里大量投放貨幣政策空間已經很小了。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需要轉換經濟發展方式的下半場。我國經濟出現了過剩局面,包括資本過剩、產能過剩,

經濟系統需要去杠桿、去庫存。這時,我們發現,採用傳統的貨幣投放政策不怎麼靈了。例如,今年上半年

我國貨幣信貸增速相對較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也比較快,但與此同時,經濟增速卻表現為逐步回落現象。

大規模貨幣投放並沒有帶來經濟高速增長,這是個值得警醒的信號!

除此外,六月銀行發生的「錢荒」是另一個值得警醒的信號!一方面流動性已經泛濫成災了,另一方面銀行

還鬧錢慌,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嚴重缺錢。央行六月非正規投放3000億元,七月收回,主要國有行存

款因此迅速蒸發9000億元左右。當然,很多人認為銀行錢緊是因為存在資金雙軌制,銀行存貸利息與理財產品利息有剪刀差,導致銀行都把錢拿去理財了。解決
問題的辦法是利率市場化,讓銀行利息與理財產品利息在市場調節中趨於一致。這個辦法局部是對的,但從整個經濟系統考慮,保持一個低利率,把錢逼進實體經
濟,是更優先的一種選擇。

一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模式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二是貨幣投放的老政策辦法不靈,這不只是臨時擾動因素,是真的過時了。我們需要把目光從大水漫灌式的貨幣投放中挪開,注目低利率這個政策工具。

低利率政策的負面,是要儲戶承受一定的福利損失的,但影響的是有錢人,這也比更有利於富人的貨幣投放

政策要優越。就我國目前的現實情況,相比而言,選擇降低利率比選擇量化寬松要更好。一方面,我國經濟

系統的流動性太多;第二方面,過多的流動性只會加劇我國已很嚴重的貧富差距;還一方面,更多的流動性

只會讓已經炒高了的金融資產火上澆油。而選擇低利率,更多地是改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比價結構,投

資回報率相對資金價格更有優勢,資金更多地流向生產和消費等實體經濟部門。而且,低利率還沒有加大貨

幣供應時不利於去杠桿、擴大收入差距等毛病。

五、大幅度降利率且維持在低位,並作為一項制度安排長期堅持下來

在過去三十餘年裡,我國經濟系統里驅動驚人增長的要素已經到達極限。我們說選擇低利率政策來促進經濟

結構轉型,低利率要狠,不妨也接近零利率,而且需要作為一項長期制度安排堅持下來。要知道轉型成功之

艱難,非下如此猛葯,不足以解決問題!

在一個管制型金融體制和以「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為宗旨的貨幣政策體系裡,貨幣政策遵循的邏輯是:先

由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決定利率,再由利率而決定資金需求,進而由資金需求決定貨幣供應。所以,我們

首先要測算實體經濟投資的回報率水平,從而確定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水平。然後根據這個基準利率,計算

經濟系統中需要的貨幣量,最後確定要往經濟系統投放多少貨幣。利率政策優先於貨幣投放政策。

為了把錢逼到實體經濟,我國近期做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出台和金融體制改革工作,包括「盤活存量」、「兩

個不低於」監管、遏止影子銀行、利率市場化,以及央行收緊貨幣投放等,但這些解決辦法效果都不太明顯

,以至於有專家感嘆金融調控根本不起作用。

例如,利率市場化改革就需要整理思路。經過多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有了很多進展。貸款利率不設上限,也不設下限;只是房貸利率有30%下限,存款利率有10%上限而沒有下限。存款利率上限據估計一兩年內不會完全放開。央行計劃先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

如果利率市場化後,整體存貸利率下降,則有利於把錢逼到實體經濟投資;但如果存貸利率上升呢?就目前

情況看,後者可能性更大。利率市場化後,央行是無法硬性規定基準利率的,而是通過公式計算一個基準利

率。而我國處於結構轉型國家,實體經濟正需要大量投資,超底利率是政策目標。這時,央行需要金融管

制而不是自由化。金融市場化改革有利於資源有效配置,而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是最大的資源有效配置,是「大帳」。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慎重!

實際上,金融是否管製取決於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模式,並不是越開放越好。例如,西方國家自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銀行業一直處於無利率管制狀態。在20世紀初期開始,美英德主要發達經濟體開始推行利率管制,主要

為了刺激經濟增長。70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滯脹,歐美發達國家,日本,韓國等東亞

國家均實現了利率市場化。2007年金融危機後,金融監管有成為了世界各國解決方案。可見,當經濟下行或

緊縮時,金融往往採取的管制,只有通貨膨脹發生時,才考慮市場化。而我國經濟下行局面十分嚴重,此時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這不是背道而馳嗎?

我國貨幣需求放開,但貨幣供給仍然是控制的。貨幣發行權在央行。央行實際上行使的是共產黨的信託責任

,而共產黨則承載著全國人民的信用。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服務,就必須遵循

「適應性原則」往經濟系統投放貨幣。

實體經濟完全放開而金融體制採取管制辦法,與資源有效配置是不相悖的。我們呼籲要對利率進行管制,采

取超低利率,以此改變虛實經濟結構,改變出價條件,把錢逼到實體經濟,刺激投資增長,以推動我國經濟

發展。

⑤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六大熱點問題怎麼看

經濟轉型開啟「提質」下半場

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緩中趨穩,新增長動力形成取得積極變化,PPI同比由負轉正,企業效益由降轉升,城鎮新增就業崗位超過預期目標。這些亮點表明,我國經濟供求失衡的態勢正在緩解,經濟質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形增長正在從原來的「豎」過渡到「橫」,經濟轉型從上半場「降速」階段逐步轉向下半場「提質」階段。

2017年經濟增長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總體上可能呈現內需增速小幅回調、外需增長由負轉正的特點,如果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2017年有條件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當然,2017年經濟運行也面臨著外部環境、流動性、部分區域經濟轉型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需要高度關注並妥善應對。

從中長期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穩定在中高速平台上,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四個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製造業和民間投資能否逐步回穩。二是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資產質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企業補庫存意願和PPI能否保持溫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見效。

世界經濟格局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沒有變,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沒有變。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一方面要穩住陣腳,把國內經濟改革和發展搞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和戰略機遇。

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

2016年全面啟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調整經濟結構和改善市場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針對經濟運行內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切實推進、深化。

去產能方面,要突出處置「僵屍企業」和更重視採取市場、法律手段有效淘汰低效率產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加註重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標准,更加強調完善市場機制來淘汰低效率產能,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

去庫存方面,關鍵要堅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住房回歸人民群眾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費品本質屬性。這需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加快構建長效機制。

去杠桿方面,關鍵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優化企業債務結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以及積極發展股權融資是容易見效的重要手段。引導企業轉向創新驅動,轉變過去的規模擴張型發展模式,也是有效降低杠桿率的重要渠道。

降成本方面,今年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但是也必須看到,減稅面臨政府支出規模剛性約束、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巨大的挑戰,減稅空間並不是太大。

補短板方面,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所謂補軟短板、制度短板,主要就是優化市場環境、加強政府服務,去政府越位與補政府缺位並舉。同時要更有力、更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⑥ 去杠桿下半場,利率怎麼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制,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杠桿。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制了通貨膨脹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針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物價明顯回落的情況,央行又適時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減輕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利息負擔,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對個人生活而言,如果你銀行的存款+利息 小於市場實際購買力,就說明通貨膨脹較嚴重(物價漲幅比較大比如07年的食品價格 豬肉等)政府就需要調整銀行利率,抑制物價過快上漲。而08年底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市場低迷 ,失業率上升,企業開工不足,市場購買力下降,居民收入減少,政府就需要減低利率,擴大貸款規模,刺激經濟復甦。也就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⑦ 《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彭文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nyrHQu8jUZ7iWLTZHgq0Og

提取碼:uq97

書名: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

作者:彭文生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7-6

頁數:416

內容簡介:

過去40年在金融自由化、政府對私人財富隱性擔保、宏觀政策過度依賴信貸的大環境下,全球范圍內金融的順周期性成為驅動經濟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甚至帶來了金融危機。有別於實體與金融相割裂的傳統視角,本書在金融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聚焦信用和房地產相互促進的機制,聯系金融和實體、總量和結構,提供一個從金融看宏觀經濟的全景式分析。

中國在經歷第一個金融周期,上半場的繁榮已經持續了10年,房地產和信用(債務)過度擴張損害潛在增長率,扭曲經濟結構,加劇貧富分化和環境污染,不可持續。央行加息(緊貨幣)、監管加強(緊信用)、結構改革包括稅制調整,獨立或合力作用,將觸發金融周期拐點。下半場調整意味著房地產去泡沫、非政府部門去杠桿,經濟增長在一段時間面臨下行壓力,但結構改善。寄希望於刺激增長和通脹去杠桿、家庭加杠桿扶持企業降杠桿、只減債務不減資產泡沫、匯率貶值消化高房價等都是不現實的。

進入金融周期下半場後,理想的宏觀政策是「緊信用、松貨幣、寬財政」,但這是技術層面的調整,不改變金融的基本結構。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需要深層次的變革:一是央行(財政)擴表增加貨幣投放,降低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支持財政大幅減稅;二是回歸某種形式的分業經營,存款歸存款、投資歸投資,區隔金融的公用事業和風險部分。

作者簡介:

彭文生,現任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任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巴克萊資本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香港金融管理局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內地事務處主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現兼任香港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論壇創始成員,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導師,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在宏觀經濟和金融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連續三年獲得《亞洲貨幣》(Asia Money)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其中,中文專著《漸行漸遠的紅利——尋找中國新平衡》於2015年獲第一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著作獎」。

⑧ 撐死膽大餓死膽小是怎麼一回事

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個金童子,有的人會一夜之間財產翻倍成為暴發戶,有的人一輩子碌碌無為、省吃儉用但還是沒能讓自己發財。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有時候運氣也很重要,正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那麼本期小編要介紹的是屬牛人,他們一生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

⑨ 小牛在線怎麼報警備案

"小牛在線」平台(以下簡稱「平台」)正在市區聯合專班的督導下持續開展良性清退,截止目前已持續兌付7期。近期,南山警方關注到,部分出借人撥打報警電話反映訴求情況較多,

【拓展資料】
鑒於該平台正在清退中,為更好地掌握出借人投資信息及具體訴求,南山警方專門在「深圳經偵"微信公眾號報案小程序上開通了關於"小牛在線」的舉報登記埠,出借人可在該公眾號小程序上提交舉報材料,南山警方將把材料及訴求匯總研判後,督導平台加快清退進度,該材料同時也是後續審理返還的重要依據,南山警方將予以妥善保管。
舉報埠具體登錄方式如下:
1.關注深圳經偵微信公眾號;
2.點擊警民互動投資人信息登記-平台查詢及信息登記-搜索欄輸入"小牛在線」-點擊我要舉報-點擊結果中的"小牛在線」選項-依據提示填寫個人信息和舉報信息(紅色星號為必填項),填寫完畢後點擊提交。
網貸行業的重點應該都是合規備案,小牛在線作為中國領先的線上智能金融服務平台,也在積極迎接合規備案。不過,在備案之外,小牛在線也同樣重視其他方面,例如現金流和信息披露。
現金流是金融機構賴以生存的根本。小牛在線認為應對資金流動性最好的方式是准備充沛的現金流。「去杠桿」環境下,充足的現金流來源於網貸平台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不將資金用作它途。網貸平台構建盈利能力,需一手抓風控,一手抓運營。隨著P2P網貸行業的不斷發展前行,依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實現運營、風控等的高度互聯網化、智能化,通過搭建數據模型、智能審批、線上獲客等方式把控風險,降低運營成本,是一個平台能夠高效運營的基礎,也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信息披露方面,小牛在線認為平台運營透明度是贏得出借人和借款人信賴的關鍵。通過交易過程中每個鏈條的完整披露,構建透明化運營體系,贏得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信任。透明化的運營體系應貫穿運營過程始終,不應流於形式——「為了合規而披露」。合規僅是發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是下半場的起點。在下半場的競爭中,透明度亦是競爭力的一種。
在小牛在線看來,現在網貸行業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作為領頭軍的一員,小牛在線將堅持合規發展,在重視備案的前提下,為投資人打造更加安全的投資環境。


閱讀全文

與去杠桿下半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對越南盾匯率app 瀏覽:531
ok點卡抵扣杠桿手續費 瀏覽:313
杠桿原理起源於什麼公司 瀏覽:781
西安老版人民幣匯率 瀏覽:591
盒與鮮生金融服務 瀏覽:660
定投基金螞蟻財富還是理財通好 瀏覽:530
昨日日元匯率查詢 瀏覽:422
期貨量倉指標cjl圖解 瀏覽:210
秒交易登陸 瀏覽:614
貨幣理財基金怎麼樣 瀏覽:873
發行股票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瀏覽:223
淘寶客退款之後再買還有傭金 瀏覽:505
西飛集團董事長級別 瀏覽:93
銀行產品貴金屬貸款 瀏覽:394
搜索一下上港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01
大股東變更股票走勢 瀏覽:376
如何利用好外匯儲備 瀏覽:130
2010年6月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
哈爾濱消費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296
融資租賃交營業稅嗎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