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態杠桿分析方法 找出幾個特殊位置,畫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觀察比較。
(1)燈的重力是阻力F 2 ;
杠桿與牆的連接點是支點,然後分別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內的垂線容段即可,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 1 、L 2 ;
(2)羊角錘繞O點轉動,O為支點;
羊角錘起釘子時,釘子和木頭之間的摩擦力是阻力F 2 ;
從支點O向F 2 的作用線做垂線,是阻力臂L 2 ;
反向延長動力的作用線,從支點O向F 1 的作用線做垂線,是阻力臂L 1 .
故答案為:
⑵ 杠桿動力臂阻力臂怎麼畫
1、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作一線段,使這條線段與動力作用線垂直,這條線段就是動力臂,用大括弧括住這條線段,給它標上L₁表示。
拓展資料:
動力臂
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叫作「動力臂」。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叫作「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2叫作「阻力臂」。如果把從動力點到支點的棒長距離作為動力臂,或把從阻力點到支點的棒長距離作為阻力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對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認識不清所致。
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阻力臂
以支點為中心分開一塊木頭,那麼你用力的那個位置到支點就是動力臂,而另一半便是阻力臂。
力臂-網路
⑶ 如圖所示的杠桿,請畫出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1)首先做出G和F的作用線,從支點向兩個力的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力臂.
(2)找到支點O,從O向F1和F2的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為動力臂和阻力臂.
故答案為:(1).
⑷ 請畫出下列各個杠桿相應的動力臂與阻力臂
確定三幅圖中的支點,從支點分別向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所示:
⑸ 畫出如圖中各種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分別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如下圖所示:
⑹ 如圖所示,請畫出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解答:解:先根據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畫出阻力,然後分別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如下圖所示:
⑺ 畫出圖中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首先過B點沿豎直向下的放下作出阻力F2,然後分別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如下圖所示:
⑻ 畫出拖把杠桿的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繩子的拉力F作為動力,沿力F的方向作出F的作用線,由支點O向F的作用線做垂線,垂線段的長度為F的力臂,如下圖中L 1 所示;沿力G的方向作出G的作用線,由支點O向G的作用線做垂線,垂線段的長度為G的力臂,如下圖中L 2 所示:
⑼ 如圖,畫出各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1)反向延長力的作用線,然後分別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
(2)首先確定支點,然後分別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
(3)首先確定支點,然後延長力F1的作用線,再分別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
(4)反向延長力的作用線,然後分別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
如下圖所示.
⑽ 畫出圖中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
由圖可見,杠桿繞O點轉動,O為支點;作用在A點的向下的力是動力,B點重物的重力是阻力;分別從支點O向這兩個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就得到動力臂和阻力臂,分別用L1和L2表示,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