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杠桿的平衡
杠桿的平衡就是杠桿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這是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等於阻力遇阻力臂的乘積,既F1L1=F2L2
⑵ 杠桿平衡
杠桿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
注意:
① 靜止包括水平靜止和傾斜靜止;
② 杠桿勻速轉動,也是一種平衡狀態。屬於「動平衡」。即在相等時間內能轉過相等的角度。高中將學習和研究。而杠桿靜止不動的平衡則屬於「靜平衡」。
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平衡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為:F1•l1 = F2•l2;或F1/F2=L2/L1。【不滿足此條件,不算平衡】
但現實中的杠桿原理不是理想的,現實中就是有質量,有摩擦的。所以我的解釋也是為什麼現實中會出現再回到水平位置上。天平就是個例子。一個保持水平的天平,用手按一下,再放手,天平會怎樣?就這么斜著不動了?錯,天平通過擺動,最後還是要水平的。
還有以前市場上的秤桿子,只有平的時候才叫平衡,斜了就說明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假設右高左低吧。
因為旋轉一定角度以後,杠桿是傾斜在支點上的,這樣的話,杠桿所受重力在兩個方向上的分力:1個提供對支點的壓力,另一個提供杠桿下滑力,就是說杠桿就有向下滑動的趨勢,那麼,支點就會給杠桿一個與重力的兩個分量相等的力,保持平衡。而支點給杠桿向右上方阻止杠桿下滑的阻力在水平方向就會有一個分力,相當於有力向右拉著杠桿,所以杠桿會順時針旋轉回去,隨著旋轉角度的變小,重力斜向下的分力逐漸減小,杠桿斜向右上方的阻力也在減小。直到水平(不考慮慣性),因為水平狀態下,據上所述,重力沒有斜向下的分力,只有豎直方向的力,就是說杠桿沒有向下滑動趨勢,杠桿也就不受與滑動趨勢方向相反的阻力了。也就沒有那個向右拉的力了。
就是傾斜後,它有了一個向下滑動的趨勢,而水平後就沒有了。我在回答中跟你說的是摩擦力,可能使有點誤解。准確的說是一種阻止向下滑動趨勢的反作用力。而不一定是真正的摩擦力。
普通擔在支點上面的光滑杠桿,如果你傾斜一下,它會滑下來,而不可能來回擺動到水平,這點你應該有生活常識。因為一個點的摩擦力還有限了。我根據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分兩種分析。
1、杠桿表面不是光滑的,就是說不是擔在支點上面的,比如說是桿上有個小坑,支點正好支在小坑。這種情況,由於受力方向的變化,受力分析不太好講,可以用上面的受摩擦力情況解釋一下,不過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的。
2、還有一種情況,我認為這種情況比較普遍,我想跟你的疑問很對口。杠桿問題歸根結底是力矩問題,力矩問題,用力矩解決。
就是支點不是一個點,而是有一定平面的,甚至是比較大。這是生活中最普遍的。我來舉個明顯的例子:假設一個1m的杠桿放在直徑1m的圓柱面上保持平衡,這時你按住杠桿的左側使其傾斜一個角度後鬆手,會發現杠桿來回擺動,最後保持水平平衡。那是因為你在傾斜一個角的時候,杠桿在圓柱面上滾動了,也就是說,兩者的接觸點變化了,向左移動了,是吧?那麼力臂就變了,接觸點兩側受力也不一樣大了,平衡自然就打破了。你鬆手後,由於右邊力矩大,所以就擺會來了。同樣的道理,當右邊擺到低於水平位置後,右邊的力臂又小於左邊的力臂,受力也小於左邊,力矩就小於左邊了,就又擺回去了。因為有阻力,經過阻尼運動最後回到水平位置。
不過這種情況傾角不能太大,否則就滑下去了,所以才給你舉了這個杠桿和支點大小相近的例子。平時的支點一般和杠桿大小相差較大,但道理相同,只是支點和杠桿大小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傾角就要很小,否則滑下去了,所以現象不明顯。
⑶ 提問:什麼是杠桿的平衡
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 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我們就說杠桿處於平衡。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5)杠桿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時保持平衡
⑷ 杠桿的平衡條件原理
杠桿的平衡條件原理是根據兩根稈子的相互力量去支撐的,也是同樣也是提供了杠桿平衡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⑸ 杠桿平衡的原理是什麼
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
(5)杠桿的平衡與amp擴展閱讀:
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杠桿分為3種杠桿。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如:開瓶器等。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如:鑷子等。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天平、釣魚竿等。
還有工程上的吊車,滑輪等。
⑹ 杠桿平衡原理公式
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
L2。
⑺ 杠桿平衡
杠桿平衡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回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答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5)杠桿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時保持平衡
⑻ 杠桿的平衡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是什麼
(1)不能只抄憑一組實驗數據得襲出結論,必須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結論;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實驗結果偶然性出現。
(2)單位不同的兩個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1、(1)、平衡螺母水平
(2)、水平
(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桿原理
3、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杠桿本身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中不能再旋動兩端的螺母
實驗中是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在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⑼ 杠桿平衡的原理
杠桿原理就是「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版和阻力)權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9)杠桿的平衡與amp擴展閱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杠桿分為3種杠桿。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如:開瓶器等。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如:鑷子等。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天平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杠桿平衡
⑽ 杠桿的平衡狀態怎麼定義
杠桿的平衡狀態指的是在力的作用下靜止或做勻速轉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