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中國版qe匯率

中國版qe匯率

發布時間:2022-05-30 02:12:08

① 郎咸平中國版QE要來了人民幣會進入貶值區間嗎

歐盟、日本因經濟持續不景氣,央行相繼實行QE,導致歐元、日元一路貶值;美國經濟逐漸復甦,QE結束、加息在即,美元升值前景明朗。與此同時,中國財政部在3月11日,即2015年兩會期間,批准1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存量債務置換債券額度。因為沒有披露具體的操作細節,大膽者甚至預測央行會藉此推出中國版QE(量化寬松),規模高至10萬億。人民幣是否會像歐元、日元一樣進入貶值區間?郎咸平教授曾在《郎咸平說:中國經濟的舊制度與新常態》一書中針對國際貨幣新格局,以及中國經濟的一系列「舊制度」和「新常態」,進行了一番解讀:

我想在這里談一個非常驚悚的話題——貨幣戰爭。為什麼?日本透過「安倍經濟學」讓日元在兩年內貶值了30%;從2014年6月開始到當年年底,歐元也貶值接近8%;而美元因為美國經濟復甦,美聯儲取消QE,而持續走強。在這個國際大背景下,人民幣該何去何從?我們只有兩個選擇:第一,讓人民幣跟著美元一起升值;第二,讓人民幣跟著日元、歐元一起貶值。不論我們如何選擇,都會引發一場激烈的「貨幣戰爭」。2014年10月,中國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熱議「貨幣戰爭」的話題。中證網提出「貨幣戰爭即將打響」,和訊網說「全球貨幣戰爭一觸即發」,鳳凰網說「貨幣戰爭悄然興起」。

那麼貨幣戰爭有用嗎?我就以日元為例,給各位分析一下本幣匯率對一國經濟的影響。對日本汽車業來說,1美元兌換的本幣每增加1日元,豐田公司就可以增加400億日元的利潤,本田公司則增加120億日元的利潤。因為日元巨幅貶值,日本汽車行業在2013年整個會計年度的總利潤達到了1.8萬億日元。如果日元匯率維持在目前的水平,2014年下半年還將給日本7家汽車廠商帶來1578億日元的額外收入。

電子和機械行業也因為日元貶值而大獲其利。據日本經濟研究機構的測算,如果日元對美元的匯率維持在104日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則2014下半財年,日立公司可望增加124億日元、佳能可望增加62億日元、小松製作所可望增加74億日元的利潤。

旅遊行業也是一樣,由於日元貶值,來日旅遊的費用大幅降低,前來觀光的外國遊客人數暴漲,2013年首次超過了1000萬。2014年1—7月的遊客人數增幅進一步增長,達到了753萬人,同比增長26.4%。這裡面,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就達到了129萬,同比增長90%。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政府要讓日元不停地貶值,但是有沒有代價呢?有,日元貶值以後,日本進口商品的價格就會提高,而日本在核電站危機後,又是異常依賴國際能源的國家,所以日本的國際貿易在最近3年,連續出現了赤字。

我們再看歐元,它現在也開始步日元的後塵。2014年6月,歐洲央行首度開啟負利率政策,這讓歐元徹底失去了繼續強勢的理由。歐元匯率在6月以後直線下跌,目前已經跌了7.2%。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稱贊歐元的下跌,而且還向投資者暗示歐元疲弱是歐洲央行政策的核心目標之一。
那麼目前國際匯市的情況就是,日元貶值讓日本在出口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歐元也開始慢慢貶值,而且這是歐元的既定方向,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講得非常清楚,而且他還講了一句特別發人深省的話——「美國能在實際上採取任何措施來對抗歐洲的貨幣相關行動嗎?答案是否定的。歐洲現在採取的貨幣行動正是美國在過去十年時間里做過的事情。」

德拉吉為什麼這么說?這裡面的意義非常重大。美元目前升值的趨向應該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國不採取對抗歐元貶值的措施,不僅僅是因為匯率的原因,它在謀劃一場更大的「戰爭」。各位請注意,如果我們不了解美國的動向,就根本不要談「貨幣戰爭」,也沒有資格談人民幣的走向。

② 地方債券置換銀行貸款是什麼意思

首先要說的是,地方置換券與地方自發自還地方債券一樣都是政府債券,發行是一樣的,但是用途不同。置換券只能用來償還地方政府到期的債務和利息,可能還有以前逾期的債務。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其通過融資平台在銀行獲得的貸款。如果是商業銀行自行購買債券,則是一種地方政府債務存量的調整。但到底是不是中國版QE呢?《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認購政府債券。好了,問題來了。萬一商業銀行不願意認購或者沒錢認購呢?中國人的曲線思維就發揮作用了。人民銀行可以通過PSL或者再貸款給商業銀行讓其來認購債券。這跟QE就差不多了吧。而且,3月和6月財政部分別下達了1萬億元的置換額度,會不會逼升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呢?這應該還是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來支撐。
給你打個比方,個人理解,若有錯勿噴。舉例:我(商業銀行等債權人)去年貸款給你(地方政府)十塊錢,今年到期,本息共計12塊錢。可是由於你積極進取,為保GDP而投資巨大,碰巧今年你基礎收入降低(15年國內經濟吃緊,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賣地收入與稅收減少),償付這12元本息很有壓力。怎麼辦呢?政府和銀行不都是國家的嘛,這手心是肉,手掌也是肉啊!也不能虧銀行吧。這時,你媽媽(央行,就是央媽,還有財政部)出面了(為了形象,在這只能說你媽媽出面了,勿怪)。媽媽根紅苗子正,位高權又重,你自然聽她的,而我也非常相信她。於是,一樁妥協折中交易誕生了:媽媽說大家都一家人,別傷了和氣,不如這樣,由你(地方政府)來發行個債券,利率低期限長,你自然非常樂意。而我呢,我可以接收這些債券來充抵你的債務,由於這些債券有地方政府信譽擔保,非常靠譜,可以交易可以抵押,流動性也比較高,總比成了不良貸款要好。還有一種方式呢,有人願意來購買這些債券。那我得到的就是現金。但是我肯定會損失一部分利息,比如只有11塊錢(實際中損失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我總歸是收回來了,你(地方政府)要是耍賴不還錢,我也不能去告你吧!而且現在你(地方政府)身上還有一些逾期的債務呢。得,就這樣吧,反正我也算賺了。
大體的我就是這么理解的,有些細節地方沒有理解到位。

③ 如果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可以採取什麼措施

1、向市場釋放大量的基礎貨幣

中國央行降准,不僅來得急,而且降准幅度也比以往大。因為新一屆中央政府上任以來,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基本上都是採取定向微調的方式,即使降准也只有0.5個百分點,但最近一次降准卻達1個百分點。

而上一次中國央行降准1.0個百分點,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是為了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

這次央行突然降准1.0個百分點,有市場分析誤解為是因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在增大,政府不得不放寬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即誤解為當前中國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轉向,由中性轉向強刺激,或中國版的量寬政策正在啟動,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如果從央行以非常規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意義來說,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中國式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就已開始。

從已有數據來看,至2014年底,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33.8萬億人民幣,以當時匯率計算,為5.4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GDP的53%,是2006年底時資產負債表12.9萬億人民幣規模的2.6倍。

同期,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4.5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美國GDP的26%,是2006年底時資產負債表9037億美元規模的5.0倍。也就是說,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絕對及相對規模都比美聯儲的要大,只不過,美聯儲的擴張速度要比中國央行快而已。

上述數據表明,2008年以來的「中國式量化」,其規模要大於美聯儲,只不過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方式與美聯儲不同罷了。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主要是通過三輪量化寬松(購買債券)方式來進行,因此,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中目前持有2.46萬億美元的各年期美國國債以及1.74萬億美元的證券化資產,佔比達到93%。

而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主要來自不斷購入外匯,結果是,2014年底,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外匯資產為27.1萬億人民幣,佔比80%。盡管兩者成因不同,但兩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都意味著向市場釋放了大量的基礎貨幣或流動性。

2、央行降准力度的加大

美國及中國都有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及超額存款准備金率。但中國主要是針對銀行或機構(比如不同的銀行實行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而言,美國主要是針對不同存款額度而言。

比如,當前中國銀行業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為18.5%;而美國存款額度為1450萬美元至1.036億美元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為3%,高於1.036億美元的為10%,其他情況為零。不過,盡管中美兩國法定存款准備率差距很大,但總的存款准備金水平卻比較接近。

2014年,美聯儲法定及超額存款准備金達2.5萬億美元(但其法定和超額存款准備金之比為1:18),相當於美國10.4萬億美元存款的25%,相當於美國GDP的20%;中國法定和超額准備金(兩者之比為7:1)總額相當於106萬億元存款的22%,相當於中國GDP的37%。

也就是說,中美兩國銀行業存款准備金的差異在於中國絕大部分為法定存款准備金,而美國主要是超額存款准備金。這就使得中國央行將頻繁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而美聯儲則不需要動用法定存款准備金工具。

美聯儲存款准備金的增加主要通過美國銀行去杠桿化,把過多的流動性又迴流到美聯儲的賬戶。中國央行存款准備金的增加主要通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上升,用它來作為對外匯占款形成的流動性的對沖。

因此,中國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水平主要取決於外匯占款流入多少及流入速度。比如,中國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由2003年的6%上升到2011年的21.5%,主要是與外匯整體大量和持續流入、以控制因為購匯而釋出的大量人民幣這一流動性貨幣的供給有關。

如果外匯占款突然收縮,央行就得通過降准來向市場增加流動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央行突然降准,很大程度上與2015年一季度外匯占款突然減少有關。也就是說,這次央行降准力度的加大並不是央行貨幣政策的重大轉向,而是基礎貨幣形成條件發生了變化。

(3)中國版qe匯率擴展閱讀:

中國貨幣政策目標需統籌考慮物價、就業、增長及國際收支等的關系

與發達國家以及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不同的是,中國貨幣政策的目標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在發達國家的單一目標制下,貨幣政策更關注利率工具,用政策利率穩定物價並允許匯率自由浮動。

但是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多元化,就得統籌考慮物價、就業、增長及國際收支等目標之間的關系。這種多重目標制與當前中國轉軌經濟有關,同時由於長期面臨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國內流動性投放過多,使得中國央行不得不關注國際收支等問題。

因此,在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目前中國央行可採用利率、匯率、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價格及數量型工具。

首先,中國的基準利率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的基準利率是商業銀行一年期存貸款利率,而美聯儲是貨幣市場隔夜拆借利率。前者是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直接定價,後者則是金融市場間接利率,需要相關的傳導機制影響金融市場各行為主體的信用風險定價。

中國銀行利率是管制下的利率,而美國金融市場的利率是市場化的利率。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容易受到扭曲,而且當商業銀行都在突破央行的利率管制而產生嚴重的金融脫媒的情況下,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效用更是容易弱化。

這也就是為何中國央行的降息所產生作用不大的原因所在。

其次,由於中國資本項目還沒有全面開放,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還沒有確立,人民幣匯率不可自由浮動。因此,中國貨幣政策長期以來都受到宏觀經濟的內外失衡的困擾。1994年之後,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出現。

在200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後,由於人民幣單邊升值,上述情況更是極端化。在這種宏觀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資本流入和外匯占款較快速增長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匯率政策工具既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模式變化及產生結構調整,也影響國際資金進入中國市場的流向及規模,影響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的主動性。所以,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匯率工具同樣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重要考量。

綜上,當前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就得在現實的基點上及既有的貨幣政策框架下,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調整,逐漸地擠出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就得去杠桿而不是加杠桿,從而保持貨幣政策的中性。

就得促進當前中國經濟由舊的增長模式向新的增長模式轉型及保證經濟增長,而不是重新啟動又一輪的信用過度擴張或推出所謂的中國版QE,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以往的增長快車道。

因此,在當前經濟內外失衡的大背景下,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應是今年或當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主基調。

④ 深夜食堂中國版 裡面的錢是按什麼貨幣結算的,感覺吃飯好貴

拍攝地點在台灣高雄,多半用的是新台幣支付。在電視劇中,多次出現支付的錢款中,我們不難看出,所用的紙幣與人民幣有明顯差異,而一百元紙幣的出現與新台幣又極為相似,故認為深夜食堂中國版中所用的錢為新台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接近五比一。這么看來,深夜食堂的飯菜實屬平民價

⑤ 貨幣政策目標及各目標之間的矛盾與統一

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 貨幣政策各個目標之間是既統一又矛盾的關系。

從長期來看,這些目標之間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經濟增長是其他目標的物質基礎;物價穩定是經濟平穩運行從而持續增長的前提;充分就業就意味著資源的充分利用,意味著企業更樂於進行資本設備投資以提高生產率,從而促進一國的經濟增長;

國際收支平衡有利於國內物價穩定,有利於國際資源的充分利用從而擴大了國內的生產能力,促進經濟增長,也有利於金融市場利率和匯率的穩定;金融市場與金融體系的穩定,能為國內生產和投資提供一個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促進高就業,同時增強進出口能力,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但從短期來看,這些目標之間卻存在著矛盾和沖突。隨著經濟增長,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會增加,結果會出現貿易逆差;反之,為消除逆差,平衡國際收支,需要緊縮信用,減少貨幣供給,從而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5)中國版qe匯率擴展閱讀:

前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就得在現實的基點上及既有的貨幣政策框架下,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調整,逐漸地擠出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就得去杠桿而不是加杠桿,從而保持貨幣政策的中性。

就得促進當前中國經濟由舊的增長模式向新的增長模式轉型及保證經濟增長,而不是重新啟動又一輪的信用過度擴張或推出所謂的中國版QE,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以往的增長快車道。因此,在當前經濟內外失衡的大背景下,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應是今年或當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主基調。

⑥ 可轉換公司債與一般公司債的區別和詳細的會計分錄,原因越詳細越好

首先要說的是,地方置換券與地方自發自還地方債券一樣都是政府債券,發行是一樣的,但是用途不同。置換券只能用來償還地方政府到期的債務和利息,可能還有以前逾期的債務。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其通過融資平台在銀行獲得的貸款。如果是商業銀行自行購買債券,則是一種地方政府債務存量的調整。但到底是不是中國版qe呢?《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認購政府債券。好了,問題來了。萬一商業銀行不願意認購或者沒錢認購呢?中國人的曲線思維就發揮作用了。人民銀行可以通過psl或者再貸款給商業銀行讓其來認購債券。這跟qe就差不多了吧。而且,3月和6月財政部分別下達了1萬億元的置換額度,會不會逼升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呢?這應該還是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來支撐。
給你打個比方,個人理解,若有錯勿噴。舉例:我(商業銀行等債權人)去年貸款給你(地方政府)十塊錢,今年到期,本息共計12塊錢。可是由於你積極進取,為保gdp而投資巨大,碰巧今年你基礎收入降低(15年國內經濟吃緊,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賣地收入與稅收減少),償付這12元本息很有壓力。怎麼辦呢?政府和銀行不都是國家的嘛,這手心是肉,手掌也是肉啊!也不能虧銀行吧。這時,你媽媽(央行,就是央媽,還有財政部)出面了(為了形象,在這只能說你媽媽出面了,勿怪)。媽媽根紅苗子正,位高權又重,你自然聽她的,而我也非常相信她。於是,一樁妥協折中交易誕生了:媽媽說大家都一家人,別傷了和氣,不如這樣,由你(地方政府)來發行個債券,利率低期限長,你自然非常樂意。而我呢,我可以接收這些債券來充抵你的債務,由於這些債券有地方政府信譽擔保,非常靠譜,可以交易可以抵押,流動性也比較高,總比成了不良貸款要好。還有一種方式呢,有人願意來購買這些債券。那我得到的就是現金。但是我肯定會損失一部分利息,比如只有11塊錢(實際中損失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我總歸是收回來了,你(地方政府)要是耍賴不還錢,我也不能去告你吧!而且現在你(地方政府)身上還有一些逾期的債務呢。得,就這樣吧,反正我也算賺了。
大體的我就是這么理解的,有些細節地方沒有理解到位。

⑦ 中國經濟行情衰退的案例

1、 這是正確的降息、還是錯誤的降息?

我們認為是正確的降息。所謂錯誤的降息,是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靠發錢來抵抗經濟下降。如果經濟下降是結構性的,印錢不僅不能提升經濟增速,還會造成通脹或者地產價格虛高(中國是後者),也就是滯漲情形。更糟糕的是,大水漫灌造成大量僵屍行業、僵屍企業僵而不死,阻礙了調結構的改革推進。出於這種情況的擔憂,央行在過去兩年,不管經濟滑坡多厲害,使勁咬緊牙關不降息、不降准。
但今天有三點不一樣:
第一、目前的經濟差,已經超出了總理能承受的范圍。目前經濟降速里,除了長期結構性的原因,可能也包含了短期周期性的原因。只要有周期性原因,就可以降息應對。目前經濟有多差?總理是不是知道我不敢說,但經濟學家肯定不知道,因為沒有可靠的GDP和失業數據。咱們的GDP和失業數據,只有誤差方向是確定的:經濟向上的時候數據做了向下的調節,經濟向下的時候數據做了向上的調節。今年增長最後還會是一個7.4%左右的數,市場(特別是私人部門)實際感覺都像5-6%。增長、價格、就業這宏觀三大指數里,我國只有一個數比較值得看,就是價格。現在PPI和CPI綜合起來基本是通縮壓力,那說明經濟實際增長在應有水平(學術語言叫潛在增長率)之下,是有周期性低潮的。
有一個情況是,今年經濟增長對基建投資的高依賴,已經達到了空前的2009年水平。2009年是什麼情況我們都清楚,2000萬民工返鄉,中央慌了。五年後的今天,勞動年齡人口少了,服務業可以吸收更多民工了,雖然就業不至於像09年那麼差,但GDP增速的下滑壓力估計是差不多的。換句話說,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果不是靠政府在拚命修鐵路修水壩,今年的經濟一定是垮掉了。而且明年(至少上半年)還會是這樣:下滑更大、政府更加賣命。我們判斷,明年經濟的主題和今年是一樣的:用向上的政府投資,對沖向下的房地產投資和製造業投資(經濟具體走勢怎樣,我們另外發郵件說明)。
問題在於,經濟應不應該這么差?我們覺得不應該。也就是說,目前的經濟困難,除了長期結構性下滑(根本原因在於勞動力格局變了,改革格局還沒變),我們認為還有一部分短期周期性的原因。顧名思義,周期性因素指的就是暫時性因素,一小段時間後會改變的因素,就可以用降息這樣的手段來對付。造成今年經濟超越結構性下行的周期性因素有:運動式反腐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大了,對高端消費打擊很大(到明年才會企穩);外需復甦很不穩定,尤其是美國今年一季度的萎縮;當然房地產的下行是長期結構性的(朝著崩盤去了)、還是短期周期性的(軟著陸),目前有很多爭議。如果當下經濟下降有周期性因素,那央行就有義務放水來平穩周期。
第二、以前不敢降息、主要是怕錢又流入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現在這兩個制肘削弱了。房價已經降了半年了,對價格的心理預期已經發生了變化,地產商都在去庫存,拿地意願很低。以前不敢放水,怕房地產高燒不退,現在幾乎是怕市場太冷,這個制肘變了。至於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高燒初退,融資平台就涼了一半了,今年各級政府的賣地款比去年估計要少一半。再加上8月31日《預演算法》四審過會和9月21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43號文)的發布,地方舉債約束是越來越明顯。這個制肘也有些變了。這給了全面降息降準的條件。
第三、央行的「中國版QE」是黑箱子,現在也有必要回歸正路。今年以來央行眼花繚亂的創造使用了各種工具:PSL、SLO、SLF、MLF。這些工具,簡單地說,就是定向、定期發錢——跟美歐日搞QE,定向買某些金融產品,支持某個市場。據說通過這些渠道發出來的錢,比美歐日的QE只多不少。
定向寬松的邏輯是:中國不是總體錢不夠,而是錢流向不對,那我們就定向輸液。這聽起來挺好,但實際上有兩個大問題:第一個問題這是黑箱子,沒人搞得明白這些名詞,不能准確預測力度、評估效果。這個周末我見了高盛、小摩、德銀、海通、中信、巴克萊、美林、中銀的各位首席,我問他們在央行出這些名詞前,有人知道這些是幹啥的、能夠預測力度、評估作用嗎?所有人都默默地放下了筷子。第二個問題是,錢是流動的,定向輸液只是理想,做起來很可能既不公平、也很可能起不到作用。
2、 降息之後還有什麼?
首先是還會有後續的降准降息。上周五以後,全市場都在鼓噪還會降息、降准,我們也這樣認為。從現在到明年,再來個1-2次降息,2-3次左右的降准,也是應該的,時間窗口更可能集中在明年上半年,具體的頻率和幅度只看一個東西:房價下降有多快(房地產越差,降息降准力度就會越大)。
我們的三點邏輯如下:
第一、一次降息很可能作用不大。單靠這次降息,商業銀行很可能不會全力配合,把貸款利率弄下來。原因很簡單:這回的政策調整是這樣的:一年期存款的基準利率降了25個點(從3%下降到2.75%),允許自由上浮擴大(從原來的1.1倍上升到1.2倍)。一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降了40點(從6%到5.6%),但貸款利率已經是自由浮動了。這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商業銀行原來給出的一年存款利率,基準是3%,最高上浮到3.3%(1.1倍)。現在基準是2.75%,最高還是3.3%(1.2倍)!銀行吸存的成本是不變的。政策宣布後,中信、平安這樣的銀行存款利率還是保留在3.3%,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包商銀行、青島銀行、蘇州銀行不僅沒降,反而應聲上調了存款利率到3.3%。存款利率不下來,商業銀行要運行、要吃息差,有那麼強的動力,把貸款利率往下放嗎?我們覺得不會的。銀行惜貸,經濟只能更差,一次降息不起作用,政府怎麼辦?只能繼續往下降息。
第二、目前物價下降的速度可能要超過名義利率。現在生產資料的價格(PPI)是負增長(通縮)­——PMI裡面訂單指數還在下行,而生活資料(CPI)的增長在萎縮(通脹放緩)——今年不過3%,明年不過2%。企業借錢的成本是要看實際貸款利率的。實際貸款利率等於名義貸款利率減去價格指數。如果物價在通縮或者通脹放緩,一樣的名義利率,實際利率是在上升的!造成融資成本越來越貴。所以明年的名義利率一定要降。
從企業的角度想,整體企業盈利是跟GDP走的,明年就算是接近9%吧(7%實際GDP增長+ 1.8%物價漲幅)。企業綜合借貸成本接近、甚至超過了這個數。這樣全社會企業為銀行打工的情況就沒有改變,企業會借錢擴大生產嗎?沒有人要借1塊錢,付一毛利息,賺9分錢盈利。
第三、降息之後,降准更加必要。美國在加息,我們減息,錢往哪裡流?海外。這樣反而會加劇國內資金的緊張。前面說了,存款利息不會下降,貸款利息不願下降,銀行息差減小,銀行也不幹。所以必須給銀行更多的錢。怎麼給銀行錢?以前1塊錢存款,央行要截留2毛錢准備金,如果通過降准截留1毛9,就給銀行放出了錢。什麼時候降?我們看春節以前最可能。明年春節比較晚,一月份的物價會比較低(實際利率高),銀行也需要准備一些流動性應付春節。
其次是「融十條」落實,比降准降息更有意義。這回非對稱降息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把存款利率自由化又推進一步,後面可能利率自由化會提速。我國銀行存貸比的規定簡單粗暴,調整是遲早的事。如果這回「融十條」說的同業存款計入一般存款落實,銀行一下子多出近10萬億的存款,貸款能力就相應增加了(但壞處是,這10萬億都要交存款准備金!銀行反而錢少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也要一口氣降3-4次准備金率)。銀行不願意貸款,那讓大家都上市發股票、發債直接融資行不行?「融十條」再次強調注冊制,沒有歷史包袱的新三板可能徹底些。中國金融不願意出錢,找外國金融機構出錢行不行?「融十條」說支持跨境融資,利用外面便宜的錢,然後說用外匯儲備支持中國經濟與裝備走出去。這些哪一條落實了,都是富有意義的變化。

3、這個事情為什麼這么重要?
稍微總結一下,這次降息效果有限,後面如果有幾把降准、降息,再加上修改存貸比、注冊制、放寬跨境這些,就有點意思了。它蘊含了未來好幾重的變化可能。
第一、連串寬松的前提是明年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很大,對應國企改制提速。在政府這邊,明年還是要靠基建,基建的錢哪裡來呢?原來靠賣地、靠地方融資平台、靠信託理財。這些明年都是不好的,有什麼新渠道? 不能靠加稅(基本是殺雞取卵),不能靠PPP(那基本是一廂情願) ,只能靠發債(國債和地方債),擴大赤字是明年要做的,但這有限;真正的解決只有一個:靠把國企賣掉。50萬億的地方非金融國企資產,大約有十幾萬億的凈資產,對應18萬億的地方債務,中國地方政府還有一次(也只有一次)重新清理資產負債表的機會。
說到國企,另外一點是,明年國企的行為乖張會更加暴露。經濟上行時,大家都在攻城略地,國企和民企的行為差別並不明顯。但經濟下行時,國企會越來越背離企業運行規律,行為會越來越不像正常企業。舉例來說,幾個月前,國家出了一個文,說可以固定資產投資加速折舊。這種政策在各國很普遍,經濟下行時,加快折舊等於減稅。咱們國家做就出了點麻煩:不少國企希望在經濟下行時,減少折舊。因為收入不行了,只有減少折舊才能把利潤做出來,才能完成國家的利稅任務。這兩個原因(地方融資需要 + 國企行為乖張)加在一起,我們的判斷是,至少經濟形勢上講,明後兩年大規模國企改制的浪潮有必要出現。 在二級市場上,國企改制的主題應該還是明年的炒作主題之一。

⑧ 新加坡幣對人民幣匯率這么一直往下跌

主要是因為去年十月份中國央行意外宣布降息,並且此輪降息或為中國版量化寬松的序曲,未來幾年中國可能將經歷降息以及降准,因此人民幣從降息後連續貶值,回吐了半年以來人民幣的漲幅。
所以人民幣對新加坡幣匯率會下跌。
新加坡元是新加坡的法定貨幣,以S$標記。一元可被細分為10角(也稱為「毛」)或者100分(cent)。新加坡元可分為紙幣和硬幣,從2004年起開始發行2元,5元及10元塑膠鈔票。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宣告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羅洲元。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羅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羅洲元,新加坡於同一年開始發行自己的鈔票「新加坡元」,共發行四套鈔票。

拓展資料
1、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2、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3、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1502(間接標價法),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5.02 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所以該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會變低。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變高,便宜好賣。反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0.1667,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後這件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價格變貴,買的就少了。

⑨ 求人民幣對美元歐元英鎊匯率近期走勢圖

簡單的方法,

①、打開美帝國的Google主頁,直接輸入「1人民幣=?美元」、「1人民幣=?歐元」或者「1人民幣=?英鎊」;

②、回車。。首條將出現一個以年份為基準的走勢圖,點擊這個走勢圖,然後就進入一個頁面(即Google財經中國版下的頁面),就會看到近期走勢圖。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版qe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固定收益信託產 瀏覽:716
杠桿的力臂平衡是為了什麼 瀏覽:228
銀行破產理財產品會賠付嗎 瀏覽:958
高運營杠桿行業有哪些 瀏覽:926
外匯交易在線計算盈虧 瀏覽:978
西安買房中介傭金 瀏覽:680
杠桿越長越容易翹 瀏覽:886
保本理財和基金 瀏覽:932
中期期貨杭州營業部 瀏覽:286
國家外匯管局開立外匯賬戶批准書 瀏覽:960
美國貨幣政策沖擊人民幣匯率 瀏覽:498
恆指04杠桿 瀏覽:317
港幣對美元匯率14年12月31日 瀏覽:387
有沒有像隨手記這種理財產品 瀏覽:862
融資部門的考核制度 瀏覽:213
口罩廠家股票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經營策略怎麼寫 瀏覽:448
西嘉外匯是正規的么 瀏覽:558
抖音點贊拿傭金可信嗎 瀏覽:76
怎樣使用融資融券賬戶加杠桿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