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目標兩個特點

匯率目標兩個特點

發布時間:2022-05-30 21:35:50

❶ 人民幣匯率政策的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制度、單一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過去10年裡,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同時也為維護亞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發展,將為周邊地區和世界各國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事實證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既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又有利於亞洲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第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實際,應當長期堅持。我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增強匯率杠桿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略有節余。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貿易放開經營比較充分,服務貿易比較開放。二是資本項目過度管製得到消除。三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第三,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國際收支平衡與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是國家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我們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因此,必須認真落實「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力度,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❷ 我國目前實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有什麼特點

匯率特點是根據中國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1. 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有效地冷卻過熱的宏觀經濟。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上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引起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擴大。而人民幣升值正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2.人民幣貶值對外匯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❸ 外匯匯率有哪些形式 主要有什麼特點

主要形式及特點
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過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⑴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幣作為貨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自由輸出入。在金本位體系下,兩國之間貨幣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例如一個英鎊的含金量為113.0015格林,而一個美元的含金量為23.22格林,則:
外匯匯率
1英鎊=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不變,兩國貨幣的匯率就保持穩定。當然,這種固定匯率也要受外匯供求、國際收支的影響,但是匯率的波動僅限於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黃金輸送點是指匯價波動而引起黃金從一國輸出或輸入的界限。匯率波動的最高界限是鑄幣平價加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匯率波動的最低界限是鑄幣平價減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入點(Gold Import Point)。
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逆差,外匯匯率上漲超過黃金輸出點,將引起黃金外流,貨幣流通量減少,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從而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輸出增加,輸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反之,當國際收支發生順差時,外匯匯率下跌低於黃金輸入點,將引起黃金流入,貨幣流通量增加,物價上漲,輸出減少,輸入增加,最後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由於黃金輸送點和物價的機能作用,把匯率波動限制在有限的范圍內,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從而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未發生過升貶值波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停止黃金輸出入,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貨幣基本上沒有遵守一個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保障了國際貿易和信貸的安全,方便生產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的匯率風險,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但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該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
金本位下匯率制度的特點:
是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的匯率制度安排,是釘住型的匯率制度。
a. 黃金成為兩國匯率決定的實在的物質基礎。
b. 匯率僅在鑄幣平價的上下各6‰左右波動,幅度很小。
c. 匯率的穩定是自動而非依賴人為的措施來維持。
⑵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合作機構(1945年12月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規定了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及解決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措施,從而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綜上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實質上是一種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它兼有固定匯率與彈性匯率的特點,即在短期內匯率要保持穩定,這類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但它又允許在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可以隨時調整,這類似彈性匯率。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盡管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了《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貶值,由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調整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
固定匯率制解體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與黃金儲備之間的矛盾造成的。貨幣間的匯兌平價只是戰後初期世界經濟形勢的反映,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高估美元,低估黃金,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惡化,特別是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基本內容:
a. 實行「雙掛鉤」,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b. 在「雙掛鉤」的基礎上,《國際貨幣基金協會》規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匯率平價+-1%的范 圍內波動,各國必須同IMF合作,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證匯率的波動不超過該界限。
由於這種匯率制度實行「雙掛鉤」,波幅很小,且可適當調整,因此該制度也稱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或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adjustable peg system)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特點:
a. 匯率的決定基礎是黃金平價,但貨幣的發行與黃金無關。
b. 波動幅度小,但仍超過了黃金輸送點所規定的上下限。
c. 匯率不具備自動穩定機制,匯率的波動與波幅需要人為的政策來維持。
d. 央行通過間接手段而非直接管制方式來穩定匯率。
e. 只要有必要,匯率平價和匯率波動的界限可以改變,但變動幅度有限。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作用: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從總體上看,在注重協調、監督各國的對外經濟,特別是匯率政策以及國際收支的調節,避免出現類似30年代的貶值「競賽」,對戰後各國經濟增長與穩定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缺陷:
a. 匯率變動因缺乏彈性,因此其對國際收支的調節力度相當有限。
b. 引起破壞性投機。
c. 美國不堪重負,「雙掛鉤」基礎受到沖擊。
⑶浮動匯率制度
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一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大都釘住美元、日元、法國法郎等。
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後,各國原規定的貨幣法定含金量或與其他國家訂立紙幣的黃金平價,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國家匯率體系趨向復雜化、市場化。
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不再規定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中央銀行也不再承擔維持波動上下限的義務,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同時,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引起的外匯供求變化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國際收支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下跌、匯率下浮;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上漲、匯率上浮。匯率上下波動是外匯市場的正常現象,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就是貨幣升值,下浮就是貶值。
應該說,浮動匯率制是對固定匯率制的進步。隨著全球國際貨幣制度的不斷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8年4月1日修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條文並正式生效,實行所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待。
a.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國貨幣不與其它任何貨幣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b.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國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般地,通貨不穩定的國家可以通過釘住一種穩定的貨幣來約束該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式,也會使該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而蒙受損失。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釘住浮動方式。
c.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可自由浮動,或按一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權。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幾個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式。
d.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部貨幣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11國1979年成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設立了歐洲貨幣單位(ECU),各國貨幣與之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度之內,一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預外匯市場。1991年歐盟簽定了《馬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表,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洲貨幣一體化得以實現,歐盟這樣的區域性的貨幣集團已經出現。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過去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一統天下,正在向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4.匯率制度的創新應用——香港聯系匯率制度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1
香港歷史上曾實行了多種貨幣本位和匯率制度。1842至1935年為銀本位制;1935至1972年為英鎊匯兌本位制;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1美元兌5.65港元);1974年11月1983年10月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1983年10月開始,實行聯系匯率制度至今。聯系匯率與市場匯率、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並存,是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最重要的機理。
准確來說,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的規定,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須得到外匯儲備的十足支持。換言之,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必須與外匯儲備的相應變動一致。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聯系匯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龐大的官方儲備、穩健可靠的銀行體系、審慎的理財哲學,以及靈活的經濟結構。
聯系匯率制的實施,有著深層的政治及經濟原因。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2
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正式開始談判。由於最初談判進展緩慢,導致謠言四起,人心浮動,房地產市場崩潰,港元不斷貶值。其間,香港各階層人士多次呼籲港府出面挽救港元,但港英當局以種種理由進行推諉。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匯市場上暴跌,對美元匯價逼近1:10,港匯指數也銳挫至57.2的歷史最低水平。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港英當局不得不放棄其完全不幹預貨幣市場的原則,轉而接受經濟學家格林伍德的建議——建立一個釘住美元的浮動匯率制。
簡言之,匯率水平就像其他任何商品的價格一樣,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如果一個國家感覺自己的貨幣匯率太高了,那麼只要多印一點自己的貨幣,投放到市場上,供應量增加,其價格也就是匯率自然會下來,所以要讓自己的貨幣貶值,政府是較容易做到的,但要讓自己的貨幣升值,就不是完全靠主觀意願能做到的,因為政府需要用外匯來支持自己的匯率,但它自己不能印外幣,所以它對該國貨幣的支持能力是由它所持有的外匯儲備量決定的。在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印尼、韓國等最終不得不讓自己的貨幣大幅貶值,便是由於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聯系匯率制度就是以一系列制度來保證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去支持事先固定的匯率,並且在制度上保證供需關系最終會自動調整到固定的匯率水平,達到平衡。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一點,就是在發行該國或該地區貨幣時,其數量不能超過自己的外匯儲備,比如說香港政府最終把把港元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7.8港元左右,即每發行7.8港元,至少要相應地有1美元的儲備,這樣,它就能確保不至於在有人大量拋出港幣時,沒有足夠的美元以固定的匯率買入,由於金融體系的放大作用,盡管香港政府可能只發行了一定數量的港幣,但市場上實際的資金量,再加上銀行存款金額,要大大超過這一數字,所以,香港特區的美金儲備量要超過港幣的實際投放量。
而在日常運作中,一旦對美元需求增大,港幣要貶值時,香港政府便會用它的美元儲備買入港元,以維持固定匯率,這時候,隨著買入港元的活動越來越深入,市面上港幣越來越少,獲取港幣的成本越來越高,也就是港幣的利率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利率的大幅上升,也會最終使投資者感覺與其換成美元取得低利息,還不如以港幣賺取高利息,這也會使拋港幣、買美元的人減少,最終使其匯率穩定在固定匯率上,而無須政府繼續入市干預。相反,當港幣需求增大,產生升值壓力時,政府會拋出港幣買入美元,從而促使對港幣的需求減少,對美元的需求增大。
聯系匯率制度的實施,迅速地穩定了香港貨幣。十多年來,香港聯系匯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戰。其間,經歷了1987年的全球性股災、1990年的海灣戰爭、1991年國際商業銀行倒閉、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風暴、19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以及1997年下半年以來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但香港貨幣都能一一化解風險,成功地經受住了考驗。港幣信譽卓著,堅挺穩定。與此同時,香港經濟運行良好,其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所有這些,聯系匯率制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磨滅的作用。
對香港而言,由於其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其經濟對外有著強烈的依附性,外資和外貿在經濟中佔有極大的比重。因此,本地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這種情況下,用港元釘住美元,穩定匯率,減少了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及經濟合同的締結及國際資本的集系,從而給香港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和機會。這些也可以說是導致聯系匯率制度得以產生並持續下來的內在根源。
由此可見,聯系匯率制度可以調節市場,使匯率穩定在一個固定水平上,但同時也要看到,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由於政府特別關注外匯市場上的供需關系,它的貨幣數量不完全受到市場對其貨幣的供求關系的影響,比如,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港元受到投機資金的沖擊,在聯系匯率制度的作用下,港幣利率高漲,並影響到地產、金融等行業,但香港政府卻一時難以像別的國家或地區一樣,通過調低利率來刺激經濟,因為它的利率水平是由外匯市場決定的,所以聯系匯率制度是相當嚴格、彈性很小的一種體制,並非對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適合。
因此,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點。
①它使得香港的利率和貨幣供應受制於美國的利率政策和貨幣政策,從而嚴重地削弱了這兩個經濟杠桿的調節能力。
②聯系匯率制度還被認為是造成香港高通貨膨脹和實際上的負利率並存的主要原因。
③由於實行了聯系匯率,也無法通過匯率的手段來調節國際收支狀況等等。
但是,盡管存在著種種缺陷,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有著深刻和堅實的經濟基礎,歷史也肯定了其穩定經濟和市場的作用,同時,經過十多年的風雨和考驗,這一制度本身也日趨完善。

❹ 固定匯率制度有何特點浮動匯率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特點:
固定匯率制度是貨幣當局把本國國幣兌換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固定,並把兩國貨幣比價的波動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對經濟的作用:
1、浮動匯率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2、對匯率的適度管制可以保證金融市場的安全。
3、匯率政策是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

❺ 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根據我國實際,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主要是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確定匯率水平;二是確定匯率調整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絕不能操之過急、一蹴而就。同時應綜合考慮多方利益,把匯率制度改革同我國貨幣政策獨立性、國際收支狀況、國際貨幣合作及國際匯率制度的新趨勢聯系起來,制定好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近、中、長期目標。

(1)近期目標是逐步由單一釘住過渡為釘住一籃子貨幣,以適應貿易與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像一些小國那樣只對美元作出反映。當前,歐元誕生後的國際貨幣市場已呈現美、歐、日三分天下的態勢。由於中國與世界上很多國家進行貿易與資本往來,一旦國際貿易形勢與世界貨幣市場發生變化,與美元的單線聯系將無法全面反映這些因素的變動。因此,恰當的選擇應該是釘住一籃子貨幣,通過籃子貨幣及其權重將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聯系程度進行合理反映。事實上我國貨幣當局近年來一直採用一籃子貨幣來監測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及其合理性。尤其是美國、日本、香港、歐盟、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韓國和台灣十大經濟體與國內的貿易占對世界貿易總額的80%以上,可以將上述十個經濟體作為一籃子貨幣。基本思路是設計一個多種貨幣所構成的虛擬貨幣,人民幣匯率在進行調控時不再釘住美元,而是釘住人民幣與該虛擬貨幣的匯率。同時,該虛擬貨幣應具備三個特徵。一是包含中國主要貿易夥伴國的幣種,二是該虛擬貨幣的匯率能夠反映中國產品在所有境外市場上的總體競爭力,三是該虛擬貨幣的升值與貶值反映出短期國際資金流出(入)中國市場的可能變化方向。
(2)中期目標是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幅度,實現人民幣彈性目標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彈性匯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限彈性制,包括對單一貨幣的有限彈性和合作安排下的有限彈性;另一類是較大彈性制,包括按照一套目標調節匯率、管理浮動和獨立浮動。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有限彈性難以實行,因為我國不能像亞洲和拉美洲的一些小國那樣長時期地只對美元做出彈性安排,也不能像歐元區那樣對外實行共同浮動。另外,我國也不能實行獨立浮動,因為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也不能實行管理浮動,因為我國當前的匯率調控手段並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先進。因此,我國只能按照一套指標調節匯率即實行目標管理。所謂目標管理就是對國民經濟計劃給定的目標,確定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的目標范圍或變動幅度,一旦匯率超過了這一范圍,政府就進行干預,使其恢復到目標水平;或者根據經濟情況變化而修改目標范圍,使匯率真正反映外匯的供求關系。當然人民幣匯率區間大小的確立應綜合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實際有效匯率;月度交易余額;季度國際收支余額的變化;國際儲備的充足性與變化趨勢;人民幣利息水平。就目前形勢而言,擴大人民幣浮動幅度應分步驟實施。
(3)遠期目標是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現人民幣的有管理浮動並最終實現自由浮動。國際經驗表明,資本管制只能起到短暫的隔離作用,而不能長期有效地保護一國經濟與金融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實現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兌換,但資本項目下的外匯交易仍受到嚴格管制,這也正是當前我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與控制的一個重要原因。加入WTO後,隨著貿易自由化的推進和我國金融市場機制的逐步健全,在中國放開資本項目的呼聲日漸升溫並提上議事日程。為防止我國經濟遭受激烈的沖擊,應該逐步地取消人民幣資本項目管制,從而為人民幣將來的完全自由浮動與國際化提供一個市場制度基礎。

❻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

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特點: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❼ 匯率的特點是什麼

匯率是外匯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同時也是與外匯緊密聯系的,匯率的變化直接牽動著投資外匯的投資者們的收益。所以今天我們在這篇文章中了解一些和匯率有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匯率
亦稱「外匯牌價」、「外匯行市」或「匯價」等。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外匯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一、必須以外國貨幣來表示,具有國際性。
比如,我國某進出口公司持有人民幣或一張以人民幣表示的銀行支票,就不能說持有外匯。因為對這家進出口公司來說人民幣是本幣;這張支票是以人民幣(本幣)表示的,也不是外匯。如果該公司持有美元、日元或以英鎊表示的銀行匯票,那就是持有外匯。
二、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的,具有通用性。
所謂自由兌換,指的是某種外匯(無論是現鈔或票據)的持有人能夠自由、毫無限制地將它兌換成他種貨幣,且在國際支付中普遍被接受。由於各國經濟實力和外匯管理體制的差異,許多國家的貨幣都屬閉鎖貨幣不具備自由兌換的能力。可見,外國貨幣不一定就是外匯,只有具備可以自由兌換能力的外國貨幣才是外匯。
如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歐元、英鎊等,就可以稱為外匯。即使在這些主要貨幣中,也只有瑞士法郎、美元等才真正具備無限制的自由兌換能力。以美元為例,無論持有者是否美國公民,也不管屬於商務交易或財務交易,都可以自由兌換。而英鎊、日元就只有部分可兌換性。如英鎊,英國只允許非英國居民或境外才能自由兌換。

❽ 匯率目標制度的基本要點

匯率目標區: 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過程中的合理選擇

(一) 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設想
其中選擇自由浮動匯率制是否可行呢?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如下:
1. 浮動匯率具有不確定性的特徵, 我國加入
WTO 後, 浮動匯率的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加劇。國際
收支的不確定性增加可能帶來匯率的劇烈波動。中國
加入WTO 之後, 如果中國選擇自由浮動匯率制, 匯
率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 對國內經濟產生沖擊。
2. 我國經濟自由化程度並不太高, 不具備匯率
一步到位自由浮動的條件。我國貿易領域、投資領域
存在很多管制, 利率也沒有市場化。存在諸多管制的
情況下形成的各種價格並不能代表真實的市場供求,
如人民幣基本上看應該是升值趨勢, 但由於匯兌等方
面存在一些限制, 誤導企業產生貶值預期。在中國經
濟尚未完全融入世界經濟之前, 一步到位地實行自由
浮動匯率, 並不合適。同時, 在我國經濟政策的選擇
中, 獨立的貨幣政策必不可少, 考慮到目前情況下我
國資本項目管理不宜完全放開, 因此也不必急於採取
完全浮動的匯率制度。

(二)實行匯率目標區將是我國金融改革過程中的一個現實、較優的選擇

對於中國來說, 當前仍然實行資本項目的管制,
這使貨幣當局還未面臨「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的穩定
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的「三難抉擇」。但是從長
遠來看, 資本自由流動是大勢所趨, 而我國國情決定
了我們不可能放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因而最有可能
調整和犧牲的是「匯率穩定性和資本自由流動」。從
這個意義上講, 選擇匯率目標區
作為我國目前匯率制度改革方向是比較合適的。我國
建立匯率目標區的現實意義, 首先在於人民幣匯率目
標區的建立向市場發出明確的信號, 增強公眾對匯率
保持穩定的心理預期, 提高了匯率政策的有效性。另
外匯率水平在目標區內的適度波動可調節外匯市場供
求, 減少不合理的資金流動套利行為, 使各種不利因
素的沖擊在目標區得以緩解和釋放。其次還可以保持
貨幣政策操作的獨立性, 有節奏地隔離資本流動對貨
幣政策的沖擊。當匯率在目標區內小幅度波動時, 中
央銀行不進行或很少進行干預, 這樣就保證了貨幣政
策的穩定。擴大匯率浮動范圍後, 匯率變化將更加靈
活。由於預期的匯率變化不再是單向穩定的, 套利行
為的風險成本就會增大, 從而削弱了投機性資本流入
套利的動機, 較大的浮動范圍可較早預示資本流入逆
轉的信號, 增強貨幣當局的調控能力。

❾ 人民幣匯率發展特點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制度、單一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過去10年裡,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同時也為維護亞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發展,將為周邊地區和世界各國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事實證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既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又有利於亞洲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第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實際,應當長期堅持。我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增強匯率杠桿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略有節余。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貿易放開經營比較充分,服務貿易比較開放。二是資本項目過度管製得到消除。三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第三,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國際收支平衡與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是國家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我們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因此,必須認真落實「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力度,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❿ 匯率目標區的匯率目標區的涵義

匯率目標區的涵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定義。廣義的匯率目標區是泛指將匯率的波動界定在一定區域的匯率制度安排(例如將匯率的波動限制在中心匯率的上下各10%)。狹義的匯率目標區是特指美國學者威廉姆森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以限制匯率波動范圍為核心的,包括中心匯率的確定方法、維持目標區的國內政策搭配、實施匯率目標區的國際政策協調等一整套內容在內的國際政策協調方案。「匯率目標區」是一種有管理的匯率制度安排,即一國允許其匯率在一個特定的區間內波動,一旦匯率的波動超出這個區間,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就要進行干預。
最早提出「匯率目標區」這一匯制改革舉措的是荷蘭財政大臣杜森貝里(Duilsenbery)。他在1976年曾提出過建立歐洲共同體六國貨幣匯價變動的目標區計劃。1985年,美國著名學者約翰·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和伯格斯坦(Bergsen)共同又提出了詳細的匯率目標區設想及行動計劃。1987年2月,七國集團中的六國財長在巴黎會議上將匯率目標區思想寫入會後發表的《盧浮宮協議》。1991年克魯格曼(Krugman)於1985年威廉姆森始倡的匯率目標區方案,創立了匯率目標區的第一個規范理論模型一克魯格曼的基本目標區理論及模型(克魯格曼匯率目標區理論),並引起了學術界對匯率目標區問題的濃厚興趣。
匯率目標區的種類很多,但主要可分為「硬目標區」和「軟目標區」。「硬目標區」的匯率變動幅度很窄,不常修訂,目標區的內容也對外公開,一般是通過貨幣政策將匯率維持在目標區。「軟目標區」的匯率變動幅度較寬,而且經常修訂,目標區的內容不對外公開,不要求必須通過貨幣政策加以維持。
設立匯率目標區的建議問世以來,各方面的褒貶不一。發展中國家希望通過實行匯率目標區來實現匯率的穩定,而發達國家認為匯率目標區不現實。匯率目標區的特點是綜合了浮動匯率制的靈活性和固定匯率制的穩定性,而且還能夠促進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但實施起來也卻是有許多困難,如均衡參考匯率的確定,維持目標的有效方法等等。
自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體系進入了浮動匯率制度時代,世界進入了一個以浮動匯率制為主要特徵的包括浮動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度以及中間匯率制度在內的混合匯率制度時期。匯率波動的頻繁和劇烈,給國際間的貿易和投資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困難。為促進國際經濟的交往和發展,同時也為尋求一種更合理的匯率制度,世界上許多學者和政府官員提出了許多匯率制度改革舉措,匯率目標區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一種新型匯率制度。
按照十國集團的觀點,匯率目標區是有關當局設計的一套可調整的匯率,這種匯率要與國際收支長期形態的基本平衡相適應,並且圍繞著這一整套可調整的匯率設立較寬的波動幅度。弗倫克爾和戈爾德斯坦(1986)認為匯率目標區是一種混合體系,它兼有固定匯率制的穩定性和浮動匯率制的靈活性。它不同於完全浮動匯率制,因為在匯率目標區制度下貨幣當局要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使匯率在目標區內浮動,而不是沒有限制的浮動。它又不同於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其區別有兩點:(1)目標區中當局在一定時期內對匯率的過度波動制定出比較確定的區域限制;(2)目標區中當局更為關注匯率波動,必要時要利用貨幣政策等措施將匯率的波動盡可能地限制在目標區內。它也不同於可調整的釘住制,因為貨幣當局沒有一個在任何情況下干預外匯市場以使匯率在目標區內波動的義務。它還不同於完全釘住制,因為在必要的時候,目標區也可以調整。

閱讀全文

與匯率目標兩個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船舶運力指標 瀏覽:473
理財產品的利息和分紅是兩個么 瀏覽:392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贖回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54
聯通基金理財 瀏覽:299
八年級物理下冊杠桿視頻講解 瀏覽:255
哪個劵商傭金比較低 瀏覽:408
深圳市前海達飛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69
格林大華期貨有限公司首頁 瀏覽:478
信託公司崗位層級 瀏覽:203
海康威視股票歷史行情 瀏覽:105
哈葯集團組織機構 瀏覽:991
冠群旗金融服務 瀏覽:518
招聘國內期貨高手 瀏覽:613
中色股份薪酬 瀏覽:226
金融公司的中後台什麼意思 瀏覽:144
廣東貴金屬回購和銷售 瀏覽:237
期貨出現在什麼時候 瀏覽:425
玩股票感覺 瀏覽:914
期貨原油股票 瀏覽:599
股指期貨一點通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