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任務是什麼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這是針對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提出的根本解決之道。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供給側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定,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進一步明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近年來,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開展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從實施情況看,鋼鐵、煤炭等重點領域的去產能狀況取得積極進展,削減產能數億噸,供求關系有所改善;房地產去庫存取得成效,商品房待售面積特別是住宅待售面積顯著下降;企業去杠桿初見成效,企業資產負債率開始下降;降成本也隨著營改增等舉措的推進有所成效;環境污染治理、脫貧攻堅等補短板工作力度明顯加大,重點城市PM2.5持續下降,脫貧年度目標超額完成,都取得明顯成效。新經濟、新動能加快形成,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經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光電子器件等新型產品和產業,都獲得年均百分之幾十的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取得年均兩位數以上的持續增長,增速大大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速度。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要以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為重點,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供需動態平衡。堅持質量第一,在各行各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質量優勢,實現由以價取勝向以質取勝的轉變。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瞄準國際標准提升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水平,提高傳統產業的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網路之間的相互連通和銜接,更好發揮一體化網路效應。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效應。
要繼續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推進去產能和去庫存,通過並購重組和依法破產等完善市場化優勝劣汰機制,優化存量資產,增加優質供給,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優化房地產市場供給結構,既要保供給、降房價,也要控規模、降庫存。進一步採取措施降低整體債務杠桿率,特別是要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補短板方面,強化重點地區重要污染物排放的防控和治理,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短板,動員全黨和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企業家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的主力軍,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振興實體經濟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要加大人力資本培育,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來源:《共產黨員·下》2017年第11期
② 深化金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還是去杠桿
國企改革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部分關系密切,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也是改革的難點。「去產能和去杠桿的關鍵是深化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足可以看出國企改革在改革事業中的重要位置。
③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什麼為重點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綜合研判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特點,著眼我國經濟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和理論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效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可見,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躍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根本目的。
(3)攻擊性結構性改革是去什麼杠桿擴展閱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
1、去產能,關鍵是要在去產能、促發展、穩就業之間達到平衡,要求遵循市場化原則,主要利用環保、質量、產品標准等指標來淘汰過剩的、甚至落後的產能;
2、去庫存,要求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
3、去杠桿,要求有序打破剛性兌付,推進金融改革;
4、降成本,主要是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求進一步完善財政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健全金融體制,加強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水平和效率。
④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ketusayi623 LV7
2013-06-1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展開
滿意答案
s296038497
LV13
2018-05-28
五大任務分別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從2016年開始,供給側改革正式被提上我國經濟改革的日程,中央明確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前四個任務是治理產能過剩,最後一個任務是彌補產能不足,總體任務是解決供需矛盾,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真正啟動內需,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我國在進行經濟改革的過程中,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推動是交互進行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醫療改革和住房改革等都著眼於供給方面,加入WTO是我國需求側改革的里程碑,從此,我國眾多的企業參與了世界產業鏈的循環,當「中國製造」遍布世界的時候,我國的需求側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市場風雲變幻對我國產品的總需求構成非常重要的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實行了刺激需求政策,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嚴重危害,政府推出的投資計劃有其積極因素,有效抗擊了金融風暴對我國經濟的沖擊,然而大規模投資當中一些項目效果不佳,出現了產能過剩。
如今,產能過剩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增長面臨的巨大難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2016年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經濟改革五大重點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個任務凸顯了我國生產供給方面的五大問題。
⑤ 查閱資料,什麼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經濟的去杠桿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的是呃生產在生產領域。要改變結構以滿足需求。經濟的去杠桿化就是經濟要減少對貸款資金的依賴。
⑥ 十三五期間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是什麼意思
十三五期間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是:
1、去產能
去產能是五大任務之首。要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噸至1.5億噸,用3年到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是我們從自身長遠發展出發,從去產能、調結構、穩增長出發,自主採取的行動。
2、去庫存
去庫存方面,堅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逐步化解房地產庫存。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解決城鎮新居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並繼續加大棚改安置和公租房保障貨幣化力度。
3、去杠桿
去杠桿方面,國務院正式公布了《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其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通過頂層設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採取綜合措施逐步降低非金融類企業杠桿率。
4、降成本
降成本方面,國務院發布《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從降低稅費負擔、降低融資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用能用地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金周轉效率、鼓勵引導企業內部挖潛8個方面提出了30項具體措施。
5、補短板
加力補短板,實現「加減」並舉,是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我國著力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聚焦脫貧攻堅、災後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軟硬基礎設施建設、新產業新動能培育等重點領域,注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優化政策「配方」打好組合拳。
(6)攻擊性結構性改革是去什麼杠桿擴展閱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有:
1、宏觀政策要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2、產業政策要准,准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
3、微觀政策要活,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力;
4、改革政策要實,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
5、社會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線;
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杠桿是指什麼
金融
貸款
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振興
供給側改革,核心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頂重點任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是優化產權結構,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就是優化投融資結構,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就是優化分配結構,實現公平分配,使消費成為生產力;就是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經濟總量;就是優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