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高一政治必修一匯率題目

高一政治必修一匯率題目

發布時間:2022-06-08 10:52:32

㈠ 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一單元試題(含答案)

2009-2010學年上學期寶豐一高高一月考政治試卷2009.9.23 第Ⅰ卷 選擇題(共8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20小題,每小題4分,共80分)1. 下列屬於的商品的是( ) A.農民向地主交的地租 B.母親為你織的毛衣 C.自然界當中的空氣、陽光 D.農貿市場上的蔬菜,水果2.貨幣的本質是( ) A.一般等價物 B.商品 C.金銀 D.勞動產品 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經濟生活的所起的作用,它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據此回答3——4題。3.下列經濟活動中,屬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是( ) A.一台29英寸的彩電標價2500元 B.工廠財會人員向工人發放工資 C.李某到集市用10元錢買了3斤魚 D.王某購買了5000元的金銀飾品4.王浩採用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買了售價為30萬元的新房,他首付現金10萬元,然後他在20年內付清銀行貸款20萬元及利息6萬元,其中6萬元利息,30萬元房價,10萬元首付現金分別體現了貨幣的( ) A.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職能 B.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職能 C.支付手段 價值尺度 支付手段職能 D.支付手段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職能 馬克思指出:「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從紙幣是金(或銀)的代表關系中產生。這一規律簡單說來就是,紙幣的發行量限於它象徵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據此回答5——6題。5.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就會造成( ) ①物價上漲與紙幣發行量成正比 ②單位紙幣所代表的金屬貨幣量減少 ③單位紙幣所代表的貨幣價值與紙幣發行量成反比 ④紙幣實際購買力上升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6.馬克思的這句話說明( ) ①金屬貨幣要由紙幣來表現,它本身無實際意義 ②紙幣的發行量如果不等於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就可能發生通貨膨脹 ③只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發生變化,紙幣的購買力也必然發生變化 ④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仍然是金或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如果在一年裡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銷售商品總量為5000億件,平均價格水平為8元,在這一年裡貨幣平均周轉5次。那麼,這一年裡貨幣發行量應為——億元。如果這一年實際發行了16000億元紙幣,這時的1元錢相當於——元,這會引起——。 A.8000 0.5 通貨膨脹 B.4000 0.2 購買力降低 C.16000 2 紙幣升值 D.2000 3 購買力提高8.2005年7月2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由1美元=8.21元人民幣調整為1美元=8.11元人民幣。此後,人民幣持續小幅升值,截至2008年4月,人民幣累計升值為 16 % ,人民幣升值有利於( ) ①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②我國進口貿易的發展 ③我國對外投資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國投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小張按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的匯率換得1000美元,兩年後美元兌換人 民幣的匯率下跌了20 % ,小張又將1000美元換回人民幣。在不考慮其他 因素的條件下,小張( ) A.損失了人民幣1600元 B.減少了人民幣損失1600元 C.損失了美元160元 D.減少了美元損失160元10.近年來,由於我國對製造、販賣假幣打擊力度的不斷增大和人們防假意識的不斷增強,假幣犯罪上升的趨勢得到有效的遏制。打擊販賣假幣是因為( ) ①人民幣正常流通是維持我國人民生活的重要條件 ②愛護人民幣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 ③這有利於維護金融秩序,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④假幣的流行嚴重危害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信用卡作為一種新的理財工具,具有以下優點( ) A.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條件可以隨意申請 D.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消費使用12.我國某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按10美元/件的價格售出100萬件某商品,該企業生產該商品的成本為人民幣14元/件。假設結算當日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人民幣7元,則該企業可以獲得利潤為人民幣( ) A.1400萬元 B.5600萬元 C.7000萬元 D.9800萬元13.目前,在我國許多商業銀行陸續推出了網上銀行,開通了網上交費等業務,初步實現了真正的在線金融服務。這表明,貨幣發展進入了( ) A.金屬貨幣階段 B.紙幣階段 C.信用貨幣階段 D.電子貨幣階段14.我國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具體表現在( ) ①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能增加我國的社會財富 ③有利於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④有利於維護世界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購買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支付的本國貨幣比以前少,便是外匯匯率( ) A.跌落 B.升高 C.不變 D.居高不下16.2009年3月19日~3月20日,歐元兌換美元比價由1:1.3665變為1:1.3546,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意味著( ) A.歐元貶值,使用同樣數量的美元購買的歐盟商品數量減少了 B.歐元升值,使用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購買更多的歐盟商品 C.美元貶值,使用同樣數量的歐元可以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 D.美元升值,使用同樣數量的歐元購買的美國商品數量減少了17.沒有穩定收入的人士很難申請到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因為銀行信用卡是( ) A.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B.商業銀行對擁有房、車等資產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C.商業銀行對年滿18周歲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D.商業銀行對喜歡提前消費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18.在我國,關於支票的說法,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 A.支票作為一種信用貨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轉讓 B.支票作為一種支付憑證可以隨意簽發,不受存戶存款數量的限制 C.支票是用於辦理轉賬結算業務的一種信用工具 D.支票是向收款單位或者個人簽發的票據,可以不用記名19.信用卡和貨幣( ) A.都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 B.都能在任何一個交易場所使用 C.都是商品交換的媒介 D.都能用於國際貿易20.弗蘭西斯·培根說:「財富應當用正當的手段去謀求,應當慎重地使用, 應當慷慨地用以濟世,而到臨死時應當無留戀地與之分手,當然也不必對財富故作蔑視。」這表明( ) A.對待金錢要堅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有度 B.金錢是社會財富的代表,是人生幸福的保證 C.追求物質財富是人生的第一要義 D.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創造財富的前提二、簡答題(8分)21.何謂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 三、論述題(12分)22.某人要到美國探親,他要用5萬元人民幣到中國銀行去兌換 成美元,兌換比率是100美元=827.21元人民幣,一周後他預 計這些錢不夠用,又兌換了部分美元,這次的兌換比率100 美元=811.00元人民幣。(1)他在銀行兌換的美元是外匯嗎?是不是所有的外幣都是 外匯?(6分)(2)前後兩次兌換的比率不同,這種兌換比率是什麼?第二 次兌換時人民幣是否貶值了?(6分)2009-2010學年上學期寶豐一高高一月考政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1 —5 DAADA 6—10 CACAC 11—15 ABDBA 16—20 DACCA 二、簡答題21. 當供不應求時,商品短缺,購買者競相購買,銷售者趁機提價,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於是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賣方市場。當供過於求時,商品過剩,銷售者競相出售,購買者持幣待購,賣方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於是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三、論述題22.(1)是外匯。外匯是外幣,外幣包括外國的紙幣和鑄幣,但外幣不一定是外匯,外匯通常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具體包括發達國家的貨幣、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發達國家的外幣才是外匯。(2) 這種兌換比率叫匯率,又稱匯價。第二次兌換時人民幣沒有貶值,相反升值了,這種情形叫人民幣匯率升高,外匯匯率跌落。

㈡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神奇的貨幣
1、商品
①含義②必須具備的條件:
③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2、①貨幣產生 ②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本質)是商品。
原因:產生:它本身是一種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價物一樣,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③貨幣的職能:
4、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貨膨脹②通貨緊縮
①實質:供小於求,表現:物價上漲,紙幣貶值。影響: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銷售困難,經濟秩序混亂。
②實質:供大於求,表現:物價下降,紙幣升值。影響;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有好處,但長時間大范圍下降會影響企業生產與投資積極性,使經濟蕭條,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導致市場消費不振,對經濟長遠發展,人民長遠利益不利。
第二課、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影響價格的因素:
①影響價格的因素:
2、供求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
A、賣方市場:含義,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B、表現:由於供不應求,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即使提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
A、買方市場,是由買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B、表現;由於供過於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於下降。
3、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①A、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B、商品價格的高低,因為它們所含價值量不同。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
①價值量的決定因素: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的需時間。
B、個別勞動時間即商品生產者個人生產某種商品所用的時間。
②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耗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價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勞動生產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勞率』↑生產品量↑勞時』↑
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定社會生產率的表現,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由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引起。
③個別勞動生產率的變化不影響商品的價值量,但可改變個別勞動時間,改變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
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商品價值量關系圖
4、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①價值規律的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③作用:調節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使資源在社會各部門之間實現優化配置)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內部實現優化配置)導致商品生產的優勝劣汰。(使資源在企業之間實現優化配置,總之,即有利於資源優化,合理,高效配置)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1、消費類型:
(1)按產品類型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交易方式不同:錢貨兩清,貨款消費,租貨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生活消費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其中生存資料消費能滿足人們較低層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費;發展資料消費能滿足人們發展的要求;享受資料消費能滿足人們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層次消費。
3、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指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所佔的比重。
(2)特點:不是一成不變,會隨經濟發展,收入變化而變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順序。
5、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由於受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費帶有復雜性。
(2)消費心理復雜性的表現有:
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6、做理智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第二單元、投資與創業
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
考點一: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人的消費不是由主觀願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生產決定消費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
考點二:大力發展生產力
1、必要性:①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由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
2、重要性: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考點三、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
(主導作用--國有經濟而言,主體地位--整個公有制地位)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又要注重質的提高。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第五課、企業與勞動者
考點四、公司經營與發展
1、企業。①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②在我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多種所有制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2)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4)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會被兼並或面臨破產。
9、企業破產,是指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清算的經濟現象。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有利於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考點五:勞動和就業
1、勞動和就業的重要性。(1)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光榮屬於勞動者。
2、我國嚴峻的就業壓力。①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而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②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③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傳遞系統不暢通。所有這些,使得我國的就業問題比任何一個國家都突出、繁重和緊迫。
④黨和政府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
3、勞動者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1)樹立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決定干什麼。這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調動每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
(2)樹立競爭就業觀。要通過勞動力市場競爭來實現自主擇業。要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和素質,改變觀念,積極主動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3)樹立平等就業觀。各種正當職業勞動者,都是創造社會財富所必需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只要能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就能有所作為。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現代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導致就業形式多樣化,諸如自由職業、彈性工作日、臨時工等就業方式不斷增加,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人們還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所、媒體廣告、網上人才市場、招聘會等選擇職業,實現就業。
考點六: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3、做法: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義務為前提的。因此,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採用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要求維護,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進行維權,是每個勞動者的正確選擇。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
考點七: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儲蓄存款的含義:指個人將屬於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幣或者外幣儲蓄機構,儲蓄機構等具存摺或存單作為憑證,個人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種活動。
2、我國的儲蓄機構主要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3、人們儲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獲得利息。利息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銀行因為使用儲蓄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決於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國,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稅收上繳國家。
4、儲蓄存款的分類。目前,我國的儲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兩大類。作為投資對象,活期儲蓄流動性強、靈活方便,適合個人日常生活待用資金的存儲,但收益低定期儲蓄流動性較差,收益高於活期儲蓄,但一般低於債券和股票。與低收益相對應,因為銀行的信用比較高,儲蓄存款比較安全,風險較低,但也存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存款貶值的風險,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損失利息的風險。
考點八:股票、債券和保險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個人收入與分配
考點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此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1、按勞分配的性質: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內容與要求: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4、意義:①實行按勞分配,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②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製度,是結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滅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是分配製度上的偉大變革。
6、按勞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考點二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1、堅持效率優先:
①含義: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人們總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②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
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影響。因為分配是再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生產決定分配,但分配又僅作用於生產。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傘兵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③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因。
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和國情決定的。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堅持科學發展觀。因此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
2、兼顧社會公平:
(1)公平含義:公平含義較寬泛,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等各個領域。這里說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既對立又統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只有提高經濟效率,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
②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③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正確結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
3、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含義。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①效率優先,實質是發展生產率優先,分配製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首要目標。
②兼顧公平,指社會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2)如何體現: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3)如何貫徹這一原則:
①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帶後富。
③要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充分調動人們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得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實現合理的公平分配。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考點三、財政及其作用
1、財政收入與支出
2、財政收入
3、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財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是其主要因素。
4、財政支出: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通過財政資金的分配,國家的職能才得以實現,也就是說財政支出是政府實現職能的物質條件,財政支出的狀況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6、①財政收支平衡與財政赤字: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對比,不外有三種情況:收大於支,存在節余;支大於收,出現赤字;收支相等。
②在國家財政預算和決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它表明國家籌集的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得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財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③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於支出;或收入大於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於收入,略有赤字。
④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的部分。財政赤字意味著要靠借債過日子,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7、財政的作用:
(1)集中力量辦大事
(2)人民生活有保障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考點一、市場配置資源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
①資源配置是由資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無限性,這一矛盾決定的。
②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永無止境的,但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果用於生產某種產品的資源增加,用於生產其他產品的資源就會減少。為了盡量滿足多方面的需要,社會必須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
2、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3、市場經濟:
①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②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主要通過價格的漲落以及供求行情的變化,由市場來安排和調整的。
③哪種商品在市場上好賣,人們就擴大生產;哪種生產要素昂貴,供應緊張,人們就減少這種要素的使用。市場中就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調節人、財物在全社會的配置。
4、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途徑)及優點。
①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實現的。市場能夠及時、准確、靈活地反映出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②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能夠很好地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考點二、市場秩序
2、市場規則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1)市場規則是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2)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市場准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其中,市場准入規則規定符合什麼條件的企業、商品可以進入市場。市場競爭規則用於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市場交易規則主要是對交易方式和行為作出規定。市場交易規則是市場規則中的核心。
3、市場交易原則:
(1)主要包括: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它們從不同的方面,規范著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為。
(3)誠實信用是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場交易原則,是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按規則進行的基本條件。有了這個原則,市場主體從事各項交易活動便有章可循,買賣雙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從而使交易順利進行。堅持"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是遵循市場運行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考點三、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並非所有行業和領域市場者能起作用,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有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葯慣用語危險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因為如果聽任經營者自由經營這些產品,會嚴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安定。
2、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
(1)市場調節的自發性。(2)盲目性(3)滯後性。
考點4、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1、必要性: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又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②加強宏觀調控不僅是因為市場的局限性,而且取決於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指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
2、宏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及手段。
①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②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考點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
2、基本特徵:①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因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二者運行的基礎不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上,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公有制經濟佔主體地位的基礎上。
②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③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2)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3)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4)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5)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6)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牢固樹立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就能和諧發展,就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會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1、為什麼要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1)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於更好地發展。
(2)既長期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又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2、怎麼樣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面對經濟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如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經濟風險全球化、跨國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1)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2生產的全球化有利於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2)貿易全球化將極大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強大物質基礎。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這是因為發達國傢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
(2)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這種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
(3)經濟全球化增加了國際風險。
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這就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震盪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說明經濟全球化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3、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並存。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正確的態度應是:我們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4、(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積極影響
1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我國對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的出口不僅享有最惠國待遇,而且可以享受世貿組織給予發展中國家的最惠國待遇,因此,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我國出口貿易,我國可以利用談判來解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貿易上的摩擦,維護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權益;可以獲得大量的經濟信息,了解國際貿易的規模、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以及國際貿易變化的新動向。
2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2)中國"入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意義。
對外開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我國必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㈢ 高中政治必修一。 1.本幣匯率變化對國內投資為什麼沒影響呢 2.國內投資增加減少會影響經濟增長嗎

同學你好:

1、匯率是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你不出國不和外國打交道,那不無所謂匯率變化了
匯率變化對外國人來我國投資和中國人到外國有影響,比如人民幣升值,就有利於我國對外投資,但不利於吸引外資。
對於我們中國人自己投資國內行業的話,沒什麼大的影響,但如果秉著「事物都是普遍聯系」這個哲學命題的話,影響至多是你在投資的時候會考慮你投資的企業是不是純碎主要靠對外出口貿易型的,因為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啊

2、國內投資增加減少會影響經濟增長嗎?會的!國內GDP增長可要靠投資靠出口靠消費拉動

3、外向型經濟壓力大會影響到就業嗎? 自然會影響了!對外出口型企業在國際上競爭壓力大,如果實力弱那就只能破產了,別說吸納就業人員了,破產後工人直接就失業了

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單元測試題

答案應該是A。1,紙幣發行越多,紙幣的購買力就越下降,相應的物價必然上漲。
2、從理論上講紙幣發行量應該與金屬貨幣量一致,那麼,現在金屬貨幣量不變,紙幣多了,那麼單位紙幣所對應的金屬貨幣肯定少了。
3、紙幣總量大了,單位價值肯定下降
4、正好相反,紙幣總量越多單位紙幣購買力越小

㈤ 政治高一必修一 如何判斷匯率升降及升值、貶值

判斷規則如下:

第一,隨著更多的外幣和不變的本地貨幣,外幣貶值,貨幣升值,匯率下降,匯率上升。

第二,當外幣保持不變,當地貨幣較少時,外幣貶值,國內貨幣升值,外幣匯率下降,國內貨幣匯率上升。

第三,當外幣匯率保持不變時,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外幣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第四,在外匯較少、本幣不變的情況下,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5)高一政治必修一匯率題目擴展閱讀:

匯率變化影響: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

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

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㈥ 高中政治問題,必修一,關於匯率的(急)

我是經濟系的,可以給你通俗的講一下:人民幣貶值,國內產品的價格相對外國來說就要降低,價格下降,需求當然會上升,需求上升,供給也會隨著增加。所以出口會增加。此時,以外幣標識的進口商品價格就會相對增加,需求減少,所以進口減少。由於國際貿易的影響,國內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逐漸接軌,導致國內商品價格上升,就是物價上漲。
人民幣升值後,以外幣計價的商品價格就會相對減少,需求增加,即是進口增加。價格低了,采購成本少了,企業的效益好了,競爭力就打了。

㈦ 高一必修一政治 外匯匯率是人民幣換外幣還是外幣換人民幣 比如說 外匯匯率升高是說單位量的人民幣換的

外幣不變本幣更多的情況下,外幣幣值升值,本幣貶值,外匯匯率升高,本幣匯率跌落。例如,原本美元與人民幣為1美元兌換6人民幣,現在變為1美元兌換7人民幣,那麼,則為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美元對人民幣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對美元本幣匯率降低。
外幣不變本幣更少的情況下,外幣幣值貶值,本幣升值升值,外匯匯率跌落,本幣匯率升高。例如,原本1英鎊兌換10.5元人民幣,現在變為1英鎊兌換10元人民幣,那麼則是人民幣升值,英鎊貶值,那麼英鎊對人民幣外匯匯率跌落,人民幣對英鎊本幣匯率升高。
外幣更多,本幣不變的情況下,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外匯匯率跌落,本幣匯率升高。例如,原本100日元兌換8元人民幣,如今120日元兌換8元人民幣,那麼則是日元貶值,人民幣升值。日元對人民幣外匯匯率降低,人民幣對日元本幣匯率升高。
外幣更少,本幣不變的情況下,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外匯匯率升高,本幣匯率降低。例如,原本100歐元兌換930人民幣,如今,90歐元就兌換930人民幣,那麼,那是歐元升值,人民幣貶值,歐元對人民幣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對歐元本幣匯率下降。

㈧ 政治必修一匯率問題

(1)關於外匯匯率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2)從專業的角度,「人民幣對(兌)美元匯率」與「美元對(兌)人民幣匯率」是不同的,前者是單位人民幣摺合美元數,後者是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中國來說,前者為間接標價,後者為直接標價。但是由於直接標價的默認表示,在非專業性的表達中,兩者的含義變成了一樣,均是以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的含義。

㈨ 高一政治必修一總結和知識點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使用價值概念: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注意:有使用價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須有使用價值。)
(2)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注意: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換,是因為都耗費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3)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是商品,沒有價值的東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時兼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銷售者是為了實現商品的價值。
(二)貨幣的本質。
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1)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商品。)了解
3、貨幣的職能
(1)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
A、價值尺度職能
(1)含義: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職能。
(原因: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
(2)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所謂價格是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商品價格與價值成正比。
(3)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是觀念上的貨幣,不需要現實貨幣。
B、流通手段:
(1)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區別。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強調的是商品如何交換。
(3)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2)貨幣在發展過程中又有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計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的價格總額(即待售商品的數量×價格水平)/ 貨幣流通速度
(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例,而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1)紙幣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
(2)紙幣的含義:它必須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注意: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這里需要強調兩點:一是由國家或特定地區發行的。二是國家強制使用的。紙幣沒有價值,之所以能代替貨幣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國家的強制力。)
6、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1)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任何數量的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
(2)通貨膨脹指的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引起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或社會經濟秩序。
(注意: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很多,不僅僅與紙幣的發行量太多有關,也與其他因素有關,如成本上升、總需求太大等。)
(3)通貨緊縮是一種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經濟現象,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的下跌的經濟現象。通常伴隨著經濟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一)信用工具:
1、結算的方式:(1)現金結算 (2)轉賬結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B、優點: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C、其中銀行信用卡是指商業銀行對信貸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二) 外匯和匯率:
1、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判斷匯率升高和跌落的標准:如果用100單位外匯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反之,亦然。
3、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即: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1)本幣升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A出口減少,進口增加;B外資投資成本增加;C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D本國外匯儲備貶值,但有利於償還外債;E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
(2)本幣貶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A出口增加,進口減少;B外資投資成本降低;C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D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遊客增加。
4、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含義及意義: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從產生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本質看: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從重要性看: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然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1)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一定意義上是財富的象徵;(2)對金錢要取之有道,要通過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3)用之有益,要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地方。(4)用之有度。花錢要有所節制,要分輕重緩急。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價格由價值決定,並受供求關系及其它的影響(即價格由市場形成)
(一)供求影響價格
1.供求影響價格
(1)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有 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甚至 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響(間接因素);(2)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 (直接因素)來實現的
2.供求如何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這就是「賣方市場」。(即由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賣者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賣方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這就是「買方市場」。(即是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買者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和價值的關系
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值越大,價格越高
2.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3.勞動生產率及其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
4.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1)基本內容: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提示: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有商品經濟就有價值規律)
(2)表現形式: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為什麼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即為什麼沒違背價值規律---等價交換原則?為什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
價格和供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造成價格上下波動,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也不可能無限下跌,始終以價值為基礎,圍繞價值波動.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經常價格與價值不相符,但是從一個較長時間看,商品的平均價格還是和商品價值相符的可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現形式,等價交換存在於商品多次交換的平均數中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一般來說,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1)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
(2)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1)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
(2)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3、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1)在可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將增加對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同時將減少對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詞解釋:替代品是指如果兩種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互補商品是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生產規模 2、提高勞動生產率 3、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 (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物價總體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A、其他條件不變,則人們當前可支配收入(當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來預期收入(未來收入)越高,預期支出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C、社會收入差距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有密切的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⑵、物價水平也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 :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物價下跌,則購買力普遍提高,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
2、消費的類型
(1)按照消費對象不同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錢貨兩清的消費 、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分: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消費結構的完善和優化意味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
恩格爾系數與消費水平成反比
4、消費心理:
⑴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⑵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⑶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⑷ 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5、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⑴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⑵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⑶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⑷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起著重要的反作用,消費的發展能促進生產的發展(動力)。①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3)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及各環節間的關系
①社會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樣相互聯系的四個環節。②各環節間的關系:A.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B.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對生產和消費有重要的影響;C.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2.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
A.解決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B.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C.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D.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E.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2)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②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④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1)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圍
①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范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國有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②地位:國民經濟的支柱
③作用: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
(4)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並廣泛存在於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中。
②地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對於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對於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經濟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不能籠統地說是公有還是私有。
(6)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股份製作為現代資本的組織形式有利於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從而提高企業和資本運作效率,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注意:公有制實現形式就是公有資產的組織形式、經營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勞動和資本聯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
(7)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
第一,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 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擴大社會服務、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營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可以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和國家稅收,對提高國家的總和經濟實力有積極作用。
(3)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台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②地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於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利於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注意:民營經濟是除國有經濟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經濟,是相對於官營經濟而言的。
社會主義經濟是指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4)理解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理解: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意義: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第五課企業與勞動者
一、公司的經營
(一)公司的類型
1、企業
(1)含義: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濟組織
(2)地位: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3)所有制類型:
①從性質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構成社會主義企業體系
②從投資方式和組織形式看:企業包括公司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
2、公司
(1)含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2)設立:成立公司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辦理一定的登記手續,取得法律上的承認。
(法人:是相對於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為存在特徵的個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類型: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設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包括:決策機構即公司的股東大會及其選出的董事會,負責處理公司的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即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督機構即監事會,負責對董事會和總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5.公司制的優點:二者都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管理制度等優點
4、公司的組織機構:
公司設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對整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統一的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實現既定的經營目標。這些機構之間權責明確、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運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學性,使公司的發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1、公司經營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潤
(2)意義:保持一定的營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2、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①這是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徑,也是提高我國整體競爭力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
②企業取得優勢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①企業形象的含義: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可;
②企業信譽和形象的表現: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③企業信譽和形象的作用: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④樹立企業信譽與形象的途徑:開展正當競爭和反對不正當競爭
3、企業兼並和破產
兼並: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吞並那些長期虧損甚至資不抵債企業的經濟現象;
意義: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破產:對那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照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
意義: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可以及時淘汰落後企業,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新時代的勞動者
(一)勞動和就業
1、勞動
(1)含義: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
(2)意義: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勞動創造文明,創造了財富,促進人的發展,推動歷史前進。

㈩ 關於高一政治必修一外匯的問題。

人民幣匯率升高了,說明人民幣相對於另一種貨幣更值錢了。比如A,100美元能兌換的人民幣更少了,說明人民幣更值錢了嘛。。。C,人民幣能夠兌換的更多了,所以就更值錢了。
人民幣貶值了,人民幣購買力就差了,所以出口就更有利,進口就更不利。
升值貶值和通脹的關系在下面這個鏈接。http://..com/question/161817820.html
望採納答案,謝謝。

閱讀全文

與高一政治必修一匯率題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中盈虧平衡點 瀏覽:27
中美匯率影響因素 瀏覽:954
工行貴金屬定投特點 瀏覽:276
天元機電股票 瀏覽:302
湘財證券官網電話 瀏覽:349
假設總杠桿系數大於 瀏覽:418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
私募股權投資杠桿 瀏覽:403
抓最佳組合買點趨勢指標 瀏覽:702
河北銀行理財雙周本益贏 瀏覽:618
論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標 瀏覽:884
曲靖正規貸款 瀏覽:350
河南中小企業融資案例 瀏覽:97
股票每次2萬 瀏覽:923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35
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 瀏覽:131
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 瀏覽:889
汽車金融公司服務口號 瀏覽:590
招商把傭金吞了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