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行車把的杠桿原理示意圖。
紅色的 L1為動力臂 F1為動力
紫色的 L2為阻力臂 F2為阻力
望採納。。。。
❷ 自行車中包含哪些物理原理
一、力學知識
1、摩擦方面
(1)自行車車輪胎、車把套、腳踏板以及剎車塊處均刻有一些花紋,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車軸處經常上一些潤滑油,以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
(3)所有車軸處均有滾珠,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來減小摩擦,轉動方便。
(4)剎車時,需要纂緊剎車把,以增大剎車塊與車圈之間的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
(5)緊蹬自行車前進時,後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車前進的動力,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後,是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自行車靠慣性前進時,前後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後,這兩個力均是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2、壓強方面
(1)一般情況下,充足氣的自行車輪胎著地面積大約為
S=2×10Cm×5cm=100×cm2,當一普通的成年人騎自行車前進時,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大約為F=(500N+150N)=650N,可以計算出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為6。5×104Pa。
(2)在車軸擰螺母處要加一個墊圈,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壓強。
(3)自行車的腳踏板做得扁而平,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它對腳的壓強,
(4)自行車的內胎要充夠足量的氣體,在氣體的體積、溫度一定時,氣體的質量越大,壓強越大。
(5)自行車的車座做得扁而平,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它對身體的壓強。
3、輪軸方面
(1)自行車的車把相當於一個輪軸,車把相當於輪,前軸為軸,是一個省力杠桿,如圖3所示。
(2)自行車的腳踏板與中軸也相當於一個輪軸,實質為一個省力杠桿。
(3)自行車的飛輪也相當於一個省力的輪軸。
4、杠桿方面
自行車的剎車把相當於一個省力杠桿。
5、慣性方面
(1)當人騎自行車前進時,停止蹬自行車後,自行車仍然向前走,是由於它有慣性。
(2)當人騎自行車前進時,若遇到緊急情況,一般情況下要先捏緊後剎車,然後再捏緊前剎車,或者前後一起捏緊,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人由於慣性而向前飛出去。
6、能量轉化方面
(1)當人騎自行車下坡時,速度越來越快,是由於下坡時人和自行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人和自行車的動能。
(2)當人騎自行車上坡之前要緊蹬幾下,目的是增大速度,來增大人和自行車的動能,這樣上坡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能上得更高一些。
(3)自行車的車梯上掛有一個彈簧,在它彈起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車梯自動彈起。
7、聲學方面
自行車的金屬車鈐發聲是由於鈴蓋在不停的振動,而汽笛發聲是由於汽笛內的氣體不斷的振動而引起的。
8、齒輪傳動方面
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系,如圖5所示,設齒輪邊緣的線速度為v ,齒輪的半徑為R,齒輪轉動的角速度為ω,則有v = ωR。
❸ 自行車中的杠桿有哪些。 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中的杠桿有哪些。 原理是什麼?自行車的腳踏板相當於一個省力杠桿。
當腳回踏板轉到水平位置時,用力蹬答下效果最好。因為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此時動力臂最大,最省力。
腳踏板的支點在轉軸位置,動力臂是轉軸至踏板的長度(在「1」條件下),阻力臂是鏈輪的半徑。說明,動力臂是隨著腳踏板的轉動而變化的
❹ 自行車的原理和結構
自行車結構
自行車上的杠桿、輪軸
①自行車上的杠桿 ·控制前輪轉向的杠桿: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控制剎車閘的杠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比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支持人重和貨重的杠桿、三角杠、貨架、前叉、後三角杠,都是廣義的杠桿,用以形成車身和承重
②自行車上的輪軸
·中軸上的腳蹬和花盤齒輪:組成省力輪軸,由腳蹬半徑大於花盤齒輪半徑
·自行車手把與前叉軸:組成省力輪軸,手握把外的半徑大於前叉軸的半徑
·後軸上的齒輪和後輪:組成費力輪軸、齒輪半徑小於後輪半徑??? ·自行車行駛速度與車輪直徑的關系:常見的自行車輪的直徑有559mm(22英寸)、610mm(24英寸)、660mm(26英寸)、711mm(28英寸)的,有實際經驗的同學知道,騎28車比24車費力一些,但速度快,因為28車輪的半徑大,輪子每轉一圈走的距離長一些,故速度快,半徑大使輪軸的軸半徑大,故費力輪軸更費力.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通稱輪盤)、被動齒輪(通稱飛輪)、鏈條及變速器等。
自行車運動機械基礎原理
運動是半機械化運動項目。教練員和運動員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地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進行優質高效的科學訓練。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通稱輪盤)、被動齒輪(通稱飛輪)、鏈條及變速器等。
❺ 自行車的工作原理。
你好,自行車的結構
最早的單車是由法國人雷斯發明的,當時叫做木馬。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
自行車工作原理
運動力學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以飛輪的輪軸為支點,用較長的鐵桿來轉動鏈條上的飛輪,可以省力。踏腳飛輪上用到了齒輪,以防止鏈條打滑。
自行車上的鏈條與車子的後輪之間也採用了齒輪傳動。並且應用了比踏腳飛輪更小的齒輪,可以節省踏腳所用的力,同時,還提高了自行車後車輪運轉時的速度。自行車的剎車系統也用到了杠桿原理。以車把上的剎車柄的轉折關節為支點,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想停住自行車,一個人拉都有點困難,但這么一捏,馬上能停住。簡單的機械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可思議啊!
前觸閘:前觸閘是靠杠桿原理制動的。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程度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腳蹬是輪軸,但是輪軸也用了杠桿的原理。...自行車是一種機械,它由許多的簡單機械構成: 執行部分的車把,控制部分中的車閘把,後閘部件中的前曲拐,後曲拐及支架,貨架上的彈簧夾,車鈴的按鈕等部件都屬於杠桿. 傳動部分中的腳蹬...
1:腳踏板是動力,鏈條是阻力.支點是中間圓盤的軸
2:後輪外圈的車胎是阻力,自行車鏈條是動力.車輪軸是支點。
最後祝你生活愉快,滿意採納
❻ 自行車的剎車杠桿原理 我已知道是省力杠桿,就想知道原理
仔細觀察剎車把手的形狀,一端是手抓的長柄另一端連著鋼絲,拉動鋼絲所需要的阻力就是剎車的阻力,整個把手像一個蹺蹺板一樣固定在車把上,而鋼絲一端顯然比把手那邊短,這就形成了杠桿
❼ 自行車結構圖
組成
1、車體部分:包括
車架、前叉、車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車的主體。傳動部分包括腳蹬、曲柄、鏈輪、鏈條、中軸和飛輪等,由人力踩動腳蹬,通過以上傳動件帶動車輪旋轉,驅車前行。
2、行動部分:即前後車輪、包括前後軸部件、輻條、輪輞(車圈)、輪胎等。
3、安全裝置:包括制動器(車閘)、車燈、車鈴、反射裝置等。
根據需要,還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險叉、擋泥板、氣筒等。另外,裝有變速機構的運動車、競賽車、山地車等還裝有變速控制器和前後撥鏈器等。
4、手腳雙動力自行車的組成:在傳統自行車的車架上增加了一個合金製成的盒子,盒子內包含著各種傳動零件,通過力的相互作用,從而實現了手腳雙動力,簡單的推拉車把動作,從而實現用車把就能讓車子前進,不僅省力,還能健身。
用途
從一開始直到今天,自行車已經並被用於多種用途。以實用的方式,自行車用於交通工具、自行車通勤和實用自行車。它可以用作「工作馬」,供郵遞員、護理人員、警察、信使和一般遞送服務使用。自行車的軍事用途包括通信、偵察、部隊移動、補給和巡邏。另見:自行車步兵。
自行車也用於休閑目的,例如自行車旅遊、山地自行車、健身和游戲。自行車競賽包括賽車,BMX賽車,軌道賽車,繞圈,輥賽車,sportives和時間的試驗。主要的多階段職業賽事有環義大利、環法自行車賽、西班牙環法自行車賽、環波隆賽和葡萄牙沃爾塔。
自行車可用於娛樂和消遣,例如有組織的群眾騎行、藝術自行車和自由式 BMX。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自行車
❽ 自行車的杠桿原理
腳踏板轉到中間位置時用力瞪下的效果最好。
因為你向下施力,由於是垂直向回下,由於支點(即腳蹬旁答邊的那個齒輪的輪軸)到力的垂直距離是動力臂,所以,當腳蹬轉到中間位置時,其中一個腳到腳蹬軸的距離是動力臂,也是最長的動力臂,另一個為阻力臂,由於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因此,要想使動力最小,則應使動力臂最長,因此,腳踏板轉到中間位置時用力瞪下的效果最好。
F1為動力臂L1為阻力臂
看了圖後,比較一下哪個L1大(即動力臂大)
你就明白哪個F1小,也就是哪個最省力,也就是哪個作用效果最好。
我也剛學完這一課,是個初三學生,希望能給你解釋清楚,最好交個朋友。
同時,看我真么認真答題,也就把分給我吧。
❾ 生活中有許多的器械利用杠桿原理來工作的:(1)如圖是自行車的剎車手柄示意圖,請畫出動力和阻力的力臂
(1)分別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
❿ 自行車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的原理
1、測量中的運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是0.71米或0.66米。那麼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即約2.33米或2.07米。然後,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跑道長為2.33n米或2.07n米。
2、力和運動的運用
⑴ 減小與增大摩擦。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少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⑵ 彈簧的減振作用。車的坐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振動。
3、壓強知識的運用
⑴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重過量,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⑵坐墊呈馬鞍形,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運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踏板與鏈輪牙盤;後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軸等。
5、功和機械能的知識的運用
⑴ 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⑵ 動能和重力勢能的互相轉化。如騎車上坡前,人們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動能。
⑶ 整體上自行車是費力機械,一般為省距離才騎自行車。頂風騎車比頂風行走艱難,就是因為騎車費的力被「放大」了。
6、前驅和後驅
⑴自行車屬於後驅,即後輪驅動,前輪被動。
⑵自行車由於後驅,筆直騎過後的胎痕一條筆直,一條規則彎曲,筆直的為後輪胎痕,彎曲的為前輪胎痕。
(10)自行車的杠桿原理圖解擴展閱讀:
1、車架部件是構成自行車的基本結構體,也是自行車的骨架和主體,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安裝在車架上的。
車架部件的結構形式有很多,但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男式車架和女式車架。
由於自行車是依靠人體自身的驅動力和騎車技能而行駛的,車架便成為承受自行車在行駛中所產生的沖擊載荷以及能否舒適、安全地運載人體的重要結構體,車架部件製造精度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乘騎的安全、平穩、和輕快。
一般輻條是等徑的,為了減輕重力,也有製成兩端大、中間小的變徑輻條,還有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將輻條製成扁流線型。
2、外胎:分軟邊胎和硬邊胎兩種。軟邊胎斷面較寬,能全部裹住內胎,著地面積比較大,能適宜多種道路行駛。硬邊胎自重輕,著地面積小適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具有阻力小,行駛輕快等優點。
外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車的外胎寬度特別寬,花紋較深也是適應越野山地用。
3、腳蹬部件:腳蹬部件裝配在中軸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個將平動力轉化為轉動力的裝置,自行車騎行時,腳踏力首先傳遞給腳蹬部件,然後由腳蹬軸轉動曲柄,牙盤,中軸,鏈條飛輪,使後輪轉動,從而使自行車前進。
因此腳蹬部件的結構和規格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騎車人的放腳位置是否合適,自行車的驅動能否順利進行。
腳踏:可分為整體式腳踏和組合式腳踏。無論什麼款式的腳踏都必須有腳踏面,必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選用橡膠、塑料或金屬材料製造。腳踏必須轉動靈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自行車的導向系統。
轉動車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輪改變方向,起到了自行車的導向作用。此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車行駛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況屬懸臂梁性質,故前叉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等性質。
5、鏈條:鏈條又稱車鏈、滾子鏈,安裝在連輪和飛輪上。其作用是將腳踏力由曲柄、鏈輪傳遞到飛輪和後輪上,帶動自行車前進。
鏈輪:用高強度鋼材製成,保證其達到需要的拉力。
6、飛輪:飛輪以內螺紋旋擰固定在後軸的右端,與鏈輪保持同一平面,並通過鏈條與鏈輪相連接,構成自行車的驅動系統。從結構上可分為單級飛輪和多級飛輪兩大類。
單級飛輪又稱為單鏈輪片飛輪,主要由外套、平擋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墊圈、絲擋幾鋼球等零件組成。其單級飛輪工作原理:當向前踏動腳踏時,鏈條帶動飛輪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和千斤相含,飛輪的轉動力通過千斤傳到芯子,芯子帶動後軸和後輪轉動,自行車就前進了。
當停止踏動腳踏板時,鏈條和外套都不旋轉,但後輪在慣性作用下仍然帶動芯子和千斤向前轉動,當反向踏動腳踏時,外套反向轉動,會加速千斤的滑動,使「嗒嗒」聲響得更急促。多級飛輪是自行車變速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多級飛輪是在單級飛輪的基礎上,增加幾片飛輪片,與中軸上的鏈輪結合,組成各種不同的傳遞比,從而改變了自行車的速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