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跨國並購的匯率風險及防範

跨國並購的匯率風險及防範

發布時間:2022-06-20 21:40:18

A. 海外並購應防範哪些風險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在海外設立公司或並購存續的企業。中國企業實施海外並購時,應當注意防範以下風險:
(1) 資產評估風險。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國家的價值評估體系
發生了崩盤,信用體系也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局面。國際經濟環境下,企業拋售的往往是不良資產和債務資產,而並購需要能套期保值,高拋低售。我們在金融危機下進行海外並購的行為不僅僅是產品產業結構的調整,更重要的是進行戰略布局。如果在不清楚形勢,不了解影響的情況下進行戰略投資,所面臨的風險可想而知。
(2) 融資風險。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
到資金,保證並購的順利進行。我國由於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發育水平低,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受到限制太多,進程太慢,無法適應海外並購的需要。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大多數都採取現金交易或國際銀團短期貸款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增加了交易成本,為並購後的整合和公司有效經營設置了巨大的財務障礙。
(3) 產業風險。海外並購要考慮目標企業所在國家產業政策的
變化,目標企業進入行業的成長性和競爭的激烈程度。首先,要了解目標企業在國家產業政策體系中的地位和發展前景,以及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優勢和不足。其次,要了解目標企業的產品生命周期以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企業在並購之前必須要研究目標企業所處的生命時段、技術革新的可行性以及通過一定的銷售策略擴大市場份額的可能性,以期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4) 定價風險。價格問題是並購談判中雙方最關心,最敏感的
問題,如何對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行合理評估,是並購的核心問題,直接影響到並購的成敗與否。如果對目標企業的資產價值和盈利能力的估計過於樂觀,以至出價過高可能導致並購方在日後的運營中獲利甚微或無利可圖,甚至破產倒閉。由於資產評估風險的存在,中國企業通常對海外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不當,造成定價成本過高、效益不彰的後果,影響了跨國並購戰略的實施。此外,中國企業間在海外並購是互相競爭的關系,抬高並購價格的現象時有發生。

B. 海外並購管控措施

本文首先論述了海外並購風險的概念、一般特點以及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特殊風險,然後針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策劃階段、實施階段和整合階段的不同風險提出了應對措施。
1 引 言
海外並購風險表現為海外並購的不確定性,是指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實際得到的收益相對於預期的收益之間的差別。海外並購中蘊涵著各種風險,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按照並購的實施過程予以分類,具體可分為並購策劃階段風險、實施階段風險、整合階段風險。
1.1 策劃階段的風險
包括決策失誤的風險、法律風險和市場制度風險。並購主體是否能夠選擇合適的並購目標,對並購目標是否有足夠的駕馭能力,都關繫到海外並購能否取得成功。
1.2 實施階段的風險
主要包括信息風險、定價風險、融資風險和反並購風險等。在並購交易執行的過程中,可能由於信息不完全、談判策略失誤等,對並購目標無法做出准確判斷,對目標企業估價偏高,使企業蒙受損失。同時,在財務方面,並購企業存在資金成本過高或現金流量不足等財務上的風險;並購行為還可能遇到目標企業股東的反對、員工的抵觸等反並購風險。
1.3 整合階段的風險
在並購整合階段,存在因產品鏈重疊導致效率降低的生產風險、管理人員流失造成的管理風險、資源整合風險、人才流失風險等。
風險控制,是對將要並購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之後,根據得到的結果採取全面的、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手段,並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因此本文將針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不同階段,提出相應的風險防範措施。

2 並購策劃和戰略制定階段的風險防範
該階段中國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是自身定位不準確、缺乏明確的海外並購戰略、缺乏核心競爭力、對國外公司和投資環境(尤其是政策法規)不了解、對目標企業估價不準等。要防範這一階段的風險,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2.1 明確戰略,科學決策,仔細篩選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特點,選擇合適的並購目標,制定科學的並購策略。並購前,要根據並購成本和並購風險的大小制定目標企業的資產、經營規模和贏利水平的范圍。在對並購的各種風險進行了識別和分析之後,便可根據得出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風險控制。
2.2 深入了解政策法規
要及時掌握並購目標所在國的經濟形勢、政策措施、相關法律法規、並購國際慣例等情況,避免在未來的並購過程中發生問題。
2.3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機制
在並購過程中要建立完整的風險預警與控制體系,以及時防範風險,按時進行風險評價。要完善對人員、程序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使整個並購過程的風險降到最低。

3 並購談判與執行階段的風險防範
在該階段,融資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包括利率與匯率波動)、談判風險和反並購風險等構成了我國企業從事海外並購的第二輪風險。要順利地通過這一階段,國內企業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3.1 對目標企業價值的准確評估,避免定價風險
價值評估是並購的核心,價值評估的質量直接影響並購的成敗。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並購方與目標企業間信息的不對稱,因此在並購之前對目標方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了解以掌握足夠的信息是控制並購風險必不可少的措施。這些調查包括:財務調查、業務調查、法律調查等。
3.2 重點發揮投資銀行的作用,降低談判風險
投資銀行、會計事務所在企業跨國並購過程中主要扮演收購經紀人和財務顧問的角色,為並購企業代理策劃,參與並購合同的談判,確立並購條件,協助並購方籌集資金。我國海外並購企業要充分重視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在並購風險防範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加強合作。
3.3 拓寬國際化融資渠道,減少融資風險
我國海外並購的投資母體,雖然在國內是巨型企業,然而在國際上卻只是中小企業。除了資金不足外,國際匯率風險、稅收風險等都是海外並購面臨的融資風險。在進行海外並購的時候,要謹慎選擇融資方式。在匯率風險方面,一是要選擇適當的幣種;二是要擴展資金來源,多元化籌資途徑;三是在目標企業所在的東道國舉債,借入該國貨幣;四是運用遠期交易和金融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鎖定匯率風險。在利率風險方面,可以在借貸合同中約定利率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定期進行調整;也可以利用金融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在一定程度上防範利率波動造成的損失。
3.4 選擇有利的支付模式,降低支付風險
付款方式一般有現金、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種,而海外並購金額大,具體應該用哪一種方式要根據並購目的,雙方進行商定。比如企業並購目標企業不是為了長期佔有而是待合適時機將其出售,可以選擇短期借款的方式,因為其融資成本低;如果企業並購的目的是長期擁有目標企業,則選擇與還款計劃相匹配的資本結構是明智之舉。

4 並購後整合階段的風險防範
在並購策劃和戰略制定階段、談判和交易完成階段及並購後整合階段的失敗風險概率依次是30%、17%、53%。可見,海外並購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有效應對並購後整合階段的風險。對於國內企業,該階段的主要風險來自於文化整合困難,人員整合不當,並購後經營優勢難以發揮等。針對這些風險,中國企業應採取如下措施。
4.1 制定並實施完善的管理措施
整合的目標是將目標公司融入新公司,以發揮協同效應。因此,並購後要制定實施完善的管理方案,合理有效的進行並購整合。
4.2 控制整合成本
聯合證券並購私募總部的分析師韓楚指出「並購中最大的成本是整合成本」。因此,企業要想成功完成海外並購,就要在收購前對交易成本和整合成本作一個准確的估計。然後再以實際測算的數據為依據,進行科學整合。
4.3 確保完整合並企業的資源,加強業務經營整合
並購後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被並企業的資源,明確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方向,提升並購後企業的競爭力。
4.4 注重並購後的人力資源整合
企業並購完成後,要注重人事重組,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升遷體制,培養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加強企業文化的灌輸。
5 結 論
只要存在並購行為,就有產生風險的可能,並購風險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並貫穿於海外並購的全過程。風險在企業實施海外並購的過程中無處不在。充分認識、識別、衡量和控制風險對跨國並購前的決策和並購中的整合非常重要。我國企業要想成功完成並購,關鍵要充分分析、識別並購過程中的各種風險,針對不同的風險採取不同的措施,從而有效地控制各種風險。

C. 進出口貿易中如何防範外匯風險

首先是盡量採用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這樣就避免了貨幣的兌換問題,也就不存在匯率風險。但這在我國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在國際上還不是自由兌換的貨幣。其次是出口商品、資本輸出時爭取選用幣值穩定、堅挺的「硬幣」;進口商品、資本輸入時爭取選用幣值疲軟的「軟幣」。這樣,出口商和債權人以「硬幣」作為合同貨幣,當結算和清償時,這種貨幣匯率上升,則會以同樣多的外匯兌換更多的本國貨幣;而進口商和債務人以「軟幣」作為合同貨幣,當結算和清償時,計價貨幣匯率下跌,則會以較少的本國貨幣兌換更多的外匯以用來結算貨款和清償債務。但這種方法有其局限性,一是貨幣的「軟」和「硬」都是相對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即使很受歡迎的「自由外匯」的匯率也有可能發生波動,其軟硬局面會發生改變;二是這只是作為涉外經濟主體在實際涉外經濟活動中力爭的一種可能性。因為進口和出口、資本輸出和輸入都是相對的。在出口時爭取使用「硬幣」,而同時對方作為進口商肯定也會盡量爭取使用「軟幣」,關鍵看雙方的洽談結果。 (三)以遠期外匯交易彌補風險。通過預先決定匯率和金額的遠期交易是一種最直接的彌補風險手段。假定中方一出口企業,預定在三個月後收進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貨款,可與銀行預先約定在三個月後賣出美元。當美元資金一入賬就進行交割,也就是以約定的匯率將美元賣給銀行,換成人民幣,這樣通過遠期外匯交易對可能產生的交易結算風險進行有效防範。這里需要考慮彌補風險的成本,可以通過現時的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比較來決定彌補風險是否有利。如果對結匯期到期時的即期匯率的估計與現在的遠期匯率差別不大,現時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差就是一般的彌補風險成本。 對進行的資本交易,通常也通過預先進行遠期預約來起到彌補風險的作用。一般的資本交易有兩種:套息交易和籌資交易。所謂套息交易是指通過資金調撥賺取利差的交易,它是伴隨著外匯交易的資金移動和為避免在將來特定時候發生反方向資金移動時的外匯風險所進行的遠期外匯交易的組合。籌資交易是以籌集資金為目的的資本交易,如借進外幣貸款或發行外債等,在還款時也會因匯率變動而產生風險,通常也採用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彌補。 (四)慎重考慮出口收匯的結算方式。外貿企業還應根據業務實際,慎重考慮出口收匯的結算方式,做到安全及時,這是對外貿易出口收匯應貫徹的一個原則。一般而言,即期信用證結算方式最符合安全及時收匯的原則;遠期信用證結算方式收匯安全有保證,但不及時,因此匯率發生波動的概率就高,從而削弱了收匯的安全性。至於托收結算方式,由商業信用代替了銀行信用,安全性大大降低。所以,為達到安全及時收匯的目的,要根據業務的實際情況,在了解對方資信的前提下,慎重靈活地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如出口商出售的商品庫存積壓,並且在國際市場價格疲軟,在進口商資信可靠,而且該商品在進口國有一定的銷路,進口國對付匯控制相對不嚴的情況下,出口商也可接受託收方式。 我國還要健全信息網路,對匯率變動進行及時預測和分析研究。對外經濟貿易部門、金融部門、涉外企業等具備條件的設立專門機構或指派專人負責國際金融、貨幣的研究及防範匯率風險工作。對外經濟貿易部門、中國銀行利用現代化的通信設備網路,及時掌握國際市場上外匯變動信息,向涉外企業提供情況和資料。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商務部都先後成立了匯率趨勢研究小組,從事研究西方各國的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預測中、長期匯率變動走勢,分析對我國外貿、外匯、外資工作的影響,提出對策和意見。

D. 如何有效規避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

摘要:匯率波動是造成匯率風險的主要原因,頻繁而且劇烈的匯率波動,會給國際貿易企業帶來極大的不變,在他們進行貿易活動時使用外匯,就可能會導致因為匯率變動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的現象發生。所以,當今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才能規避匯率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成為目前國際貿易企業研究的重點。文章旨在通過筆者對於國際貿易過程當中匯率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建議和措施,更好地促進國際貿易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外貿企業;匯率波動;匯率風險 匯率波動是造成匯率風險的主要原因,頻繁而且劇烈的匯率波動,會給國際貿易企業帶來極大的不變,在他們進行貿易活動時使用外匯,就可能會導致因為匯率變動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的現象發生。所以,當今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才能規避匯率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成為目前國際貿易企業研究的重點。本文旨在通過筆者對於國際貿易過程當中匯率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建議和措施,更好的促進國際貿易企業的發展。 一、當今世界匯率變動的基本形式 在當今的國際貿易活動當中,大部分的貿易活動是以美元為交易貨幣的。所以,在進行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研究過程當中,就需要充分的考慮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動。因為,近年來匯率的變動相對來說較為頻繁,所以就應該在進行貿易結算之前,需要相對准確的估算出所需的費用和最後的盈利,以此來避免因為匯率的變動而帶來的損失。 (一)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 從目前的狀況來說,人民幣面臨著相對較大的升值壓力。很多國家認為,對於人民幣幣值的估計偏低,使得中國對外出口的商品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對於國際上的很多國家的工業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因為人民幣的幣值低估,使得中國每年的貿易都呈現出順差,所以中國的人民幣就應該升值,以便於改善其他國家的貿易狀況。 (二)美元持續的貶值 因為,美元現在屬於在國際的貿易當中所依靠的主要貨幣,在以美元為主體的世界金融體系之下,美元的貶值就意味著其他國貨幣的升值。在這樣的一個體系當中,美國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印製貨幣,來改善自己國內的經濟狀況,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的福利待遇,這必將會造成美國國內的財政赤字。由於,美國的這一思想,就導致其貨幣的發行量越來越多,美元持續貶值動力仍在。 (三)我國缺乏完善的匯率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匯率制度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其匯率較之前的相比彈性增強,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仍舊顯示出明顯的剛性。由於整體的匯率制度的改革,就必然會導致大量的資本流入境內,央行為了進行調節就必須要增加外匯的儲備,這一系列的措施結束之後,就會出現貨幣供應總量,超過應有的標准,潛在的通貨膨脹的壓力隨之增大。 二、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規避風險的現狀 如果想要對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的匯率風險進行規避,那麼首先就要了解我國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現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更好的促進我國企業的國際貿易的發展。 (一)我國企業普遍缺乏規避風險的意識 從現在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進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地認識到: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對於匯率風險的敏感度相對來說較低,對於風險的防範意識相對大多數的外國企業來說較差。在匯率變動的敏感時期,也就是在人民幣升值之後,我國的很多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都承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損失,但是這些企業並沒有痛定思痛,尋求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辦法。所以,在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當中,我國的大部分的企業,只能是處與一個被動挨打的局面。 (二)我國企業缺乏規避風險的經驗 在經歷了人民幣升值之後,受到國際貿易當中匯率變動影響的一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並沒有取得良好的結果。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的大部分企業的規模相對來說較小,在進行國際貿易的交易當中,通常是採取通過電報辦理匯兌的方式進行資金上的結算。並且多數是在收到匯款之後,馬上進行結算業務,這些都是在短期的范圍內進行的。而像貨幣掉期、期權交易以及貨幣選擇這些金融工具在我國的小型企業國際貿易當中很少採用,這就導致了他們對於國際貿易中的有效的防止匯率風險的經驗相對來說較為的欠缺。 (三)銀行產品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求 在進行國際貿易當中,結算時多數是依靠銀行進行貨款的結算。迄今為止,我國的銀行已經推出了遠期掉期、結售匯等一系列的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在設計上並沒有深入的考慮我國進行國際貿易企業的現狀,就使得銀行規避匯率風險的產品在設計之上顯得不夠合理、期限相對來說較短,門檻相對較高,結構比較單一完全無法滿足我國企業國際貿易的多元化需求,這就造成了很多的中小型企業完全無法享受到這些業務,很難有效地規避匯率風險。 (四)從事匯率風險研究的專業人才偏少 從目前的具體情況來看,在我國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當中,缺少專門從事對匯率風險進行研究的專業人才,這就導致了企業的上層管理人員對於,企業即將面臨的匯率風險沒有一個良好的敏感度,對於企業所要承擔的風險的理解和認識不足,這就造成了企業的很大的損失。 三、國際貿易當中規避匯率風險的主要措施 通過上述對於人民幣升值和美元貶值的分析,就可以充分的看出人民幣升值給我國的國際貿易在進行結匯的時候會造成一種怎樣的匯率風險,如何有效的規避匯率的風險,筆者認為,規避匯率風險需要從微觀和宏觀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微觀層面上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 第一,針對於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問題,就必須要從企業的自身入手,充分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是解決匯率風險的基礎。所以,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就必須要引進一批專業素質較高、技術素質較強的專門人員來對即將要進行的國際貿易進行一定的評估和預測,通過加大信息的投入,對於匯率做出一個獨立的判斷,同時還需要在企業當中樹立起一個合理的風險管理觀念,確定自己最有優勢的產品來進行國際貿易。 第二,在進行國際貿易的結匯過程當中可以選擇多種形式進行,為了更加有效地應對匯率風險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的而損失和不利影響,所以在進行結匯時應該採用外匯期貨交易套期保值、擴大人民幣的結算范圍等方式進行結算。以便於更好地保證我國的企業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之下更好地進行國際貿易,規避由匯率所帶來的風險。 (二)宏觀層面上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 針對於宏觀層面上對於匯率風險的規避,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進行一定的討論,從而減少因為受到匯率的影響,而造成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第一,在宏觀上規避匯率風險需要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相結合。短期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使匯率在短期的范圍之內保持相對平穩,不至於波動過大。這就需要採取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政府必須要堅持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也就是說要給市場一個明確的貨幣匯率變動的規則,讓市場對於貨幣的匯率變動有一定的了解,並預先做出解決措施。其次,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段之內,擴大匯率的浮動區間,並應該承諾在一定的時期之內不會改變,讓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當中有一定的憑借,更好地組織生產。最後,國家通過外匯儲備,促使匯率進行窄幅的反復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規避匯率的風險。但是,這幾個措施治標不治本,不能完全根治匯率風險。 第二,短期措施職能在短期之內緩解匯率風險,所以,如果想更好的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就必須要採取長期措施,來對匯率進行管理和控制,使其按照市場規律來發展。首先,就應該擴大匯率的浮動空間,其浮動空間的擴大,就有利於央行能夠對匯率變化更好的預警,實現內不平衡的目標,同時採取相應的政策,促進對於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其次,市場規律下人民幣進行單邊升值的概率很小,所以在進行國際貿易匯率風險規避當中就應該加強企業的自身實力和對於市場規律的認定,以及進行一定的選擇。最後,企業當中要加強對於匯率的研究,建立出一個完善的貨幣匯率預警的機制,加強對於企業生產的引導,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E. 跨國並購風險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分析:國並購風險的概念是指跨國兼並和跨國收購的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存在政治、文化差異、法律差異、匯率等的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F. 匯率風險防範與規避措施

匯率變動會使企業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或債務的價值發生變動 這是匯率風險產生的根源。表現為:1.經濟主體以外幣表示的資產與負債不能相抵 2.經濟主體的跨貨幣交易行為,即以外幣進行交易,但卻以本幣核算效益的行為 。規避措施主要有: 1.選擇有利的交易貨幣 或採用一攬子貨幣計價法。2. 資產負債管理:使同一時間上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債權與債務達到平衡。3. 通過外匯市場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對沖匯率風險,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常採用的有外匯期貨套期保值、外匯期權交易、外匯互換合約等。 但應注意的是金融衍生工具可被用來管理風險,也可被用作市場投機,運用不當時,其本身也帶有極大的風險,如英國巴林銀行的倒閉、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額期權投資損失,等等。

G. 跨國並購的風險

二、跨國並購中存在的特殊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開始並購海外企業,跨國並購有著其本身的優點,但是也伴隨著一些特殊的風險形式。並購企業與被並購企業之間容易在權利安排、利益分配、發展戰略、管理方案、文化背景等方面出現不協調。同時,跨國並購籌資涉及到很多的經濟政策和法律問題,如商業法、金融法、證券法、公司法、會計法、稅法及反不正當竟爭法等。還有,被並購企業所在國的政治、經濟形勢穩定與否對並購能否成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說,跨國並購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運作過程。
在跨國並購中,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並購企業所在國與被並購企業所過的政治、法律、風俗、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兩國之間是否存在重大政治利益關系,因為經濟斗爭是政治斗爭的表現形式之一。中海石油收購美國收購美國加州聯合石油公司,由於美國國會的強烈反對而最終流產。還有兩國之間的法律、風俗、文化的差異也會對跨國並購有著重要影響,如何在並購前、並購中以及並購後,化解雙方差異、求同存異,將是能否將風險降為最低的關鍵所在。同時,跨國並購要通過國際貨幣市場進行交易,國際貨幣市場匯率的變動,將會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所以,在跨國並購中主要存在著政治風險、文化差異風險、法律差異風險、匯率風險。
三、跨國並購風險的防範
(一)首先在並購前,要仔細研究雙方的政治、經濟、法律、風俗、文化的差異。為了能夠並購成功,要事先充分了解被並購企業所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以及風俗文化環境。對於這一問題,中國企業要加強溝通,讓他國政府社會公眾充分了解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情況、中國的對外政策以及企業自身的狀況,以及並購後給他們所帶來的好處,把政治風險降為最低。如果只是憑企業的力量是無法做到充分了解。應該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服務機構來為企業提供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可以發揮專業優勢,解決企業在這方面的信息不稱。
(二)並購前要制定明確的並購戰略。並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協調努力,制定一個科學的並購戰略,是保證並購成功首要條件。並購企業不能盲目擴張,盲目並購,不考慮本身的發展戰略、財務承受能力、產品發展前景。企業不能盲目為了國際化而進行並購,而是需要找到相關專家對經濟、財務、營銷等狀況進行理性分析、風險評估後再進行並購。同時還要研究目標企業,對並購後能否產生協同效應要進行科學的評估。
(三)並購後整合風險是跨國並購的關鍵所在。跨國並購整合風險不同於國內並購的整合風險,其中最為關鍵就是文化背景差異的整合。這個文化差異,也就不單指企業文化,他還指民族文化差異。雙方管理風格、行為差異、思維方式差異。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於是如何使企業本土化,如何做到求同存異。文化是企業控制權的根本標志,企業通過文化整合才能形成共同的規則,而要把一個異質文化的實體有機地納入自己的文化體系中,是件非常重要、復雜的事。解決這個問題的在於管理層要有高瞻遠矚的目光、要有一個開放的思維,做到求同存異。
(四)為了減少法律風險,並購方企業要遵守國際准則。由於我國處於轉型社會,各方面的法律還不健全,很多在國內形成慣例、習慣做法。在國際上可能就是違法行為,可能就不符合國際慣例。因此在並購執行過程中,要事先熟悉國際操作慣例,遵守國際操作慣例,聘請熟悉這方面的專家為顧問,以期減少這方面的風險。
(五)要相機行事,選擇好並購時機,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並購風險,而增加並購成功的機率。要提高談判技巧,把握最佳的收購時機。施奈德是德國和世界上名氣很大的家用電器公司,但TCL僅以800萬歐元就並購了施奈德公司

H. 匯率風險有無防範措施

你是出口公司 還是炒外匯 如果是前者 我可以給你幾條建議:

規避(防範)匯率風險的方式主要歸類為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險法,譬如採取對己方更有利的幣種和結算方式;通過壓低采購價格、提高出口報價向供貨商或客戶轉嫁或共同分擔匯兌損失風險;在合同中加列匯率條款;當然這種方式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度,是不可取的!

第二種是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工具,為自身提高控制匯率風險能力。主要的金融工具有遠期結售匯,遠期合同套期保值、貨幣期貨套期保值、貨幣期權套期保值、貨幣掉期、出口寶(匯率鎖定)等
你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規避方式,現在匯率鎖定業務正日漸成熟,你可以選擇它!沒銀行那麼多規定,方便!

閱讀全文

與跨國並購的匯率風險及防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禾裕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609
荷馬金融客戶服務中心 瀏覽:630
外匯開市時間 瀏覽:974
2017年2月24冰島幣匯率 瀏覽:562
蘭州金匯貸款公司 瀏覽:635
苦楝股票概念 瀏覽:558
領信股份股票 瀏覽:268
關聯交易董事會表決 瀏覽:412
甲方給置業顧問傭金 瀏覽:194
為落實金融服務經濟 瀏覽:431
南京的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254
下載了好省怎樣看傭金 瀏覽:282
持牌金融公司的錢不還會怎樣 瀏覽:301
光大證券軟體怎樣打新股 瀏覽:871
10月7號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08
中航信託上海地址 瀏覽:151
甘肅銀行理財產品贖回 瀏覽:720
匯率與牌價 瀏覽:120
溫州銀行的股東 瀏覽:389
金融機構股權是生息資產嗎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