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的國內資源供應缺口

匯率的國內資源供應缺口

發布時間:2022-08-26 21:52:31

1. 匯率變動如何對經濟產生影響

●匯率對經濟的各個方面都有影響:
匯率可以影響國際貿易。以一國貨幣貶值為例,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擴大出口與抑制進口兩方面。本幣貶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下跌,有利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同時,導致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而有利於抑制進口,增強國內進口替代品的需求 。貨幣升值的影響與此相反。匯率還可以影響資產流動、影響國內市場價格和人們對金融資產的選擇等。
●匯率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條件
從理論上看,匯率對上述諸方面都有影響,但是影響程度如何則受制於當時的經濟環境和條件。例如貨幣貶值要起到擴大出口與抑制進口的作用,就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高。如果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與需求收入彈性都很低,貶值只引起價格下降卻不會相應地擴大出口商品的需求量;第二,進口商品的性質。如果進口商品是必需品和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本品,則價格機制對其需求影響不大;第三,國內的總供給能力。本幣貶值使進口品本幣價格上漲,引導國內需求從進口品轉向進口替代品,國內的生產力水平和產業結構未必能夠迅速填補這部分新轉換來的市場缺口;第四,國內資源的利用情況。如果此時國內沒有閑置資源可用於擴大供給,本幣貶值只能導致物價水平的上漲。
匯率對資本流動的影響、對市場價格的影響以及對金融資產選擇的影響,也會由於環境和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因此要正確把握匯率的影響就必須對經濟環境和條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否則,得出的結論就沒有可信度。

2. 匯率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匯率波動因素

主要以 經濟數據為依據且以利率為中心的而進行貨幣兌換價格的波動。

  1. 就業人數、失業率、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信貸余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製造業指數、采購經理人指數、耐用品訂單數、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數、房價指數、新屋銷售數、國內生產總值GDP、經濟景氣指數、MP3 貨幣供應量、M2 M1貨幣政策等經濟指標。其中以 失業率 、就業人數 、GDP 為主要經濟指標。

  2. 經濟指標以美國的為例


國家以控制通貨膨脹為中心 以利率的形式進行調節市場上貨幣的供應量最終調節貨幣匯率,

3.貨幣匯率是相對的,比如 美元兌人民幣。美元單方面升值就會導致美元兌人民幣上漲,人民幣當面升值就會導致美元兌人民幣下跌就如蹺蹺板一樣。

4.國際貨幣兌換造就貨幣匯率波動,如日元兌美元。日本是一個進出口貿易大國,國內資源匱乏因此需要大量進口食品生活物資,但是國內電子製造業卻很強勁因此出口商品巨大。故日本的匯率波動較大且流通性較好。因波動劇烈,日本央行常有干預匯率,以穩定匯率促進進出口貿易減少經濟成本。

3. 分析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幫幫忙嘍

參考資料:下面也是一個因為匯率變動對國有企業的影響的一個案例
人民幣升值與中國民航業的發展
近日打開電視機,幾乎所有的財經頻道都談過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到底該不該升值?升多少?眾說紛紜,百家之言而不得善終,但目前中國央行正竭力抑制人民幣升值,其採取的干預方式乃是標準的西方宏觀貨幣政策,即買進美圓,拋出人民幣。為防止拋出人民幣導致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又緊縮銀根,調整利率,削弱正常途徑的貨幣投放數量,以求達到一國貨幣總量的穩定。好多年以前我拿人民幣兌換美圓就是那個價錢,而到現如今還是那個價錢,這樣做是國家的政策,我等村野小民無可厚議,但身為民航人士,則可大膽對人民幣升值後的中國民航業做大膽預測!
航空製造產業:
有關部門在發展民用飛機的「十五」規劃里也提出:不再發展干線飛機,只發展支線飛機。雖然此決定為中國航空製造業指明了方向。而國內諸多大型飛機製造廠仍然停留在為國外飛機製造業分塊包工的後期加工階段。但是諸多大型飛機製造廠皆擁有以下利好條件:原材料進口比重高、擁有巨額人民幣資產。
在人民幣升值後首先獲得利潤的將是航空製造業包括大修場原材料的價格大幅度降低。人民幣升值首先造成的將是國內金屬產品價格的下跌。而對於國內供應缺口較大的金屬品種如銅、氧化鋁、鎳等,人民幣升值影響幅度相對較小。對於出口比例較大的行業如電解鋁等,則短期內帶來價格沖擊較大,但來自於氧化鋁采購成本的下降將有效緩和利潤削減。由於國內絕大多數航空製造業的原材料金屬品種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精礦原料或者成型產品,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前提下,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行業從國外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原料采購成本;但對於以來料加工方式貿易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其以人民幣計價的加工費,從而導致利潤率下滑。從目前來看,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將加大鋼材的進口量,同時減少出口量。當然這種負面影響是中長期的,在短期受國內需求和國內外價差制約,這種負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首先,目前國內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佔產量比例僅為4%。從產品結構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較低的線材及普板等產品,進口產品則以國內無法生產或者是產能不足的高附加值產品,包括貨倉薄板、中厚板等。其次,國內外目前的價差在20%以上,即使人民幣升值,依然無法彌補這一塊價差。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價差的逐步縮小,特別是獨聯體價格目前已經比較接近國內價格,這些地區的價格對國內價格會產生抑製作用,而人民幣升值將加的這方面的影響。對於具體公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出口的比率都非常小。
但是在其成本降低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導致銷售價格上的新一輪洗牌,其影響分析的不可預料因素太高,但姑且從好的一方面著想,人民幣升值導致的成本的降低對航空製造業來說也算一個利好消息了!
航空公司:
國內諸多航空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四大航空集團(南航,國航,東航,海航)的負債率都在70%以上,也就是說10元人民幣的資本中有7塊以上是屬於銀行的。
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幣負債水平高的行業公司,例如南航,海航等。以支付較少的人民幣完成原先等額的外幣債務支出,各大航空公司都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資租賃負債,每年需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費用和本金。一旦人民幣升值,哪怕是僅僅升值一點點,每年所支付的利息費用將會打上一個大折扣。
以南航為例,其資產負債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其中融資租賃款78%左右為美元負債,20%為日元負債,銀行借款中54%為美元負債,美元及日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每變動1%,匯兌損益分別為0.98億元和0.18億元。

4.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以及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

一、影響匯率變動的原因及主要因素

(一)影響匯率變動的原因

1、兩種貨幣幣值的對比發生變化

2、外匯供求狀況的變化

(二)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1、國際收支差額

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直接決定著該國外供求狀況,國際收支的收入項目形成了該國的外匯供給,國際收支的支出項目形成了該國的外匯需求。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國際儲備增加,使外匯的供給大於需求;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外匯儲備減少,使外匯的供給小於需求。外匯供求狀況的變化直接影響匯率發生變動。

2、通貨膨脹的差異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 若一國發生通貨膨脹,該國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減少,對內貶值, 則其對外價值也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反之 , 若一國發生通貨緊縮 , 物價下跌 ,該國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增加 , 對內升值,則其對外價值也上升 , 本幣匯率上浮外幣匯率下跌。

從另一方面分析,由於通貨膨脹使國內物價上漲、出口商品成本增加 , 對出口不利,同時使進口商品的盈利空間增大或處於有利的價格態勢 , 刺激進口增加 , 這樣會使貿易收支惡化、外匯需求增加 , 導致本幣匯率下浮外幣匯率上浮。若存在通貨緊縮,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有利於商品出口,會使貿易出現順差、外匯供給增加,導致本幣匯率上浮外幣匯率下浮。

利率是資金的交易價格,扣除物價上漲率後實際利率的高低決定著國際投資者投資收益的高低。當不同國家利率存在差異時(主要是指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投資者為了追求較高的收益,必然把低利率貨幣兌換成高利率貨幣、流動到收益高的國家,這樣就會影響到不同貨幣的需求與供給,從而影響匯率的變動。一般而言,利率高的國家吸引外資流入,使外匯供給增加,導致外匯匯率下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 , 本國貨幣匯率下跌。利率是一國調節經濟的枉桿。利率上升,銀根緊縮 , 單位貨幣價值量增加,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 , 利率下降 , 放鬆銀根,單位貨幣價值量減少,該國貨幣匯率下降。所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高利率貨幣匯率上浮,低利率貨幣匯率下浮。

4、經濟增長率的國際差異

一國經濟發展狀況可以其經濟增長率來表示,經濟增長率上升,說明該國經濟發展,繁榮景氣,經濟實力強,出口旺盛。因此該國幣值穩定,外國對該國貨幣具有信心,在國際交易中願意使用該種貨幣,該種貨幣的匯率一般會上升;反之該種貨幣匯率會下降。例如外匯市場上的交易員在預測美元匯率行情時 , 對美國定期公布的經濟增長率非常重視。

但是發展中國家情況有所不同。如果經濟發展較快,同時國民收入有較大的增長,進口需求增加,如果本國貨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對外匯需求量增大,在供求影響下,外匯匯率會上升,而本幣匯率會下降。

5、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

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是指一國中央銀行或多國中央銀行聯合在外匯市場上參與外匯買賣業務 , 用以影響一國貨幣匯率或幾種主要自由兌換貨幣匯率變動的措施,它體現匯率是一種管理浮動。一般為了使匯率的波動趨於緩和 , 或者使匯率的波動限定在規定幅度之內,或者使高估的貨幣或低估的貨幣回到正常水平,就會實施外匯干預。外匯干預的結果是匯率向中央銀行的目標方向變動。

6、一國的宏觀經濟政策

一國為增加就業、穩定物價 ,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國際收支,往往採取宏觀經濟政策對國內經濟加以調控。這些政策對經濟增長率、物價上漲率、利息率和國際收支狀況等都會產生一定影響,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匯率的變動。例如 , 實行松緊不同的貨幣政策會直接導致利息率、物價上漲率發生變化,進而對貿易收支和資本項目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匯率變化;而實行松緊不同的財政政策,也會影響到物價的變化,進而影響貿易收支和匯率。從實行浮動匯率制後 , 政府經常採取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國內經濟,從而對匯率的變動也產生明顯的影響。

7、市場預期心理

市場預期心理對匯率的影響是影響匯率變動各因素中最難把握的。它是指外匯交易者對匯率變動做出的判斷,並根據所做的判斷進行外匯買賣,引起匯率發生變動。 也就是說,人們是買進還是賣出某種外匯 , 常常取決於交易者對匯率走勢的預期,從而引起該種貨幣匯率的上升或下降。如交易者認為美元匯率將上升、日元匯率將下降 , 便立即買進美元拋出日元,使美元需求大於供給、日元供給大於需求, 美元匯率上升、日元匯率下降;反之亦然。

8、政局的動盪和突發事件

政局的動盪和突發事件對匯率變動也有重要影響,政治形勢的變化會引起外匯市場的波動,一國政局不穩,外匯交易者為免遭損失,會大量拋售該國貨幣,導致其貨幣匯率下降。一些突發事件的出現,也會影響匯率波動 , 如海灣戰爭、蘇聯解體事件, 都引起外匯市場上主要貨幣匯率的急劇波動。

二、匯率變動對經濟的主要影響

(一)制約匯率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

(二)匯率變動對一國國際收支的影響

1、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 , 從而引起一國進出口貿易發生變化 , 也就引起了貿易收支的變化。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下浮 , 即本幣貶值、外幣升值 , 則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 , 抑制進口。原因有三:(1)國外對該國商品需求增加。如果該國貨幣匯率下浮 , 以外幣表示的出口商品價格就會下降 , 當出口商品具有較大價格需求彈性時 , 就會誘使國外居民增加對該國出口商品的需求 , 可能會使出口大幅度增加;(2)出口商品積極性提高。由於該國貨幣匯率的下浮 ,出口同樣數量的商品 , 換回本國貨幣的數量更多 , 增加了出口商的利潤 , 從而刺激出口的積極性;(3)進口受到抑制。如果該國貨幣匯率下浮 , 就會使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 , 使該國商品與進口商品的性能價格比發生變化 , 購買進口商品變得不經濟 , 從而使該國居民減少對進口商品的需求 , 達到抑制進口的效果。相反 , 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浮 , 即本幣升值、外幣貶值 , 則有利於該國減少出口而擴大進口。

2、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

一國貨幣匯率下浮或上浮,對該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中的旅遊和其他勞務收支的狀況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浮 , 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提高 , 該國的勞務商品價格相對降低 , 這對外國遊客或客戶無疑增加了吸引力 , 擴大了非貿易收入的來源。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浮 , 外國貨幣購買力相對下降 , 該國的勞務商品價格相對提高 , 就會減少非貿易收入的來源 ; 同時 , 由於本國貨幣購買力的相對提高 , 使外國勞務商品價格相對降低 , 還會刺激非貿易支出的增加。

3、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當一國貨幣匯率存在下浮趨勢時 , 資本所有者擔心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造成損失 , 就會將資本調出國外,一旦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並終止,上述資本外逃停止;相反該國貨幣匯率具有上升趨勢時 , 資本所有者為了取得貨幣匯率上浮帶來的收益,就會將資本調入該國,而一旦該國貨幣匯率上升並終止,資本流入就會停止。

4、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外匯儲備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匯率變動會引起外匯儲備實際價值的變動; 二是匯率變動會引起一國國際收支的變動,從而引起外匯儲備變動。如果儲備貨幣的匯率上升,會增加外匯儲備的折算價值;如果儲備貨幣匯率下跌, 則會減少外匯儲備的折算價值。此外 , 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浮後處於偏低的狀態 , 則有利於出口而抑制該國進口, 導致貿易順差,會增加該國外匯儲備。由於該國存在貿易順差,其貨幣有升值的趨勢 , 就會吸引外資流入 , 又將導致資本項目的順差,也會增加該國外匯儲備。相反, 若一國貨幣匯率由於上浮處於偏高的狀態,則會形成貿易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逆差 ,會減少該國外匯儲備。

(三)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

1、對國內物價的影響

在貨幣發行量一定情況下 , 本幣匯率上升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下降。因為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 , 就會使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在國內售價相對便宜 , 刺激進口增加 , 並帶動用進口原料生產的本國產品價格下降。另外 , 由於本幣匯率上升, 以外幣表示的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價格升高 , 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 促使一部分出口商品轉內銷 , 增加了國內市場供給量 , 也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下降。在貨幣發行量一定的情況下 , 本幣匯率下浮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上升。因為本幣匯率下浮 , 一方面有利於本國商品出口 , 出口商品數量增加會使國內市場供應發生缺口 , 促使價格上漲。另一方面 , 進口商品用本幣表示的價格因本幣匯率下跌而上升 , 促使進口的生產資料價格提高 , 導致以此為原料的國產商品價格上漲 , 同時 , 進口的消費資料也因本幣匯率的下浮而價格上漲 , 進口商品數量減少 , 國內市場商品供應相對減少 , 引起國內物價總水平上漲。

2、對國內利率水平的影響

在貨幣發行量一定條件下 , 本國貨幣匯率上升 , 使國內利率總水平上升。因為本幣匯率上升 會對商品出口和資本流入產生不利的影響 , 而對商品進口和資本流出產生有利的影響 , 引起本國外匯收入減少、外匯支出增加 , 從而使國內資金總供給減少 , 引起國內利率總水平上升。相反 , 本國貨幣匯率下降 , 有利於增加本國外匯收入, 國內資金供應增加 , 導致國內利率總水平下降。因此 , 凡是貨幣匯率高估而有逆差的國家 , 其國內利率水平必偏高 ; 凡是貨幣匯率低估而有順差的國家 , 其國內利率水平必偏低。

3、對國內就業和國民收入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本幣匯率下跌 , 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 , 從而有利於本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 促進國內就業崗位增多和國民收入增加;反之,由於本國貨幣匯率上升 , 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 , 限制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 必然減少國內就業量和國民收入。在經濟進入相對過剩、國內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情況下 , 許多國家不時採用各種措施降低本國貨幣匯率,以達到增加國民收入和充分就業的目的。

5. 影響外匯匯率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哪些因素決定外匯匯率?匯查查總結為以下幾點:

1.政治局勢: 國際、國內政治局勢變化對匯率有很大影響,局勢穩定,則匯率穩定;局勢動盪則匯率下跌。所需要關注的方麵包括國際關系、黨派斗爭、重要政府官員情況、動亂、暴亂等。

2. 經濟形勢: 一國經濟各方面綜合效應的好壞,是影響本國貨幣匯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慮經濟增長水平、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等幾個方面。

3. 軍事動態: 戰爭、局部沖突、暴亂等將造成某一地區的不安全,對相關地區以及弱勢貨幣的匯率將造成負面影響,而對於遠離事件發生地國家的貨幣和傳統避險貨幣的匯率則有利。

4. 政府、央行政策: 政府的財政政策、外匯政策和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匯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時是決定作用。如政府宣布將本國貨幣貶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升降、市場干預等。

5. 市場心理: 外匯市場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嚴重影響著匯率的走向。對於某一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市場往往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達成一定共識的情況下,將在一定時間內左右匯率的變化,這時可能會發生匯率的升降與基本面完全脫離或央行干預無效的情況。

6. 投機交易: 隨著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充斥在外匯市場中的國際游資越來越龐大,這些資金有時為某些投機機構所掌控,由於其交易額非常巨大,並多採用對沖方式,有時會對匯率走勢產生深遠影響。如量子基金阻擊英鎊、泰銖,使其匯率在短時間內大幅貶值等。

7. 突發事件: 一些重大的突發事件,會對市場心理形成影響,從而使匯率發生變化,其造成結果的程度,也將對匯率的長期變化產生影響。如 911 事件使美圓在短期內大幅貶值等。

6. 請列舉20世紀90年代一些重大國際金融事件,並說明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

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

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6)匯率的國內資源供應缺口擴展閱讀

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

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7. 你是做人民幣匯率改革對國內產生的影響

我可以給你個方向啊
1人名幣匯率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實現利率市回場化的,實現又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答度,
2而改革匯率制度的原因是 為了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
3 那麼改革匯率制度對我國的經濟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
首先,物價是一個方面,如果利率下降,有利於出口,國內商品供給減少,貨幣供給增加,物價就會上漲,同時會使進口商品的本幣上升而帶動國內同類商品價格上升。反之則反之
其次
對國名收入和就業也有影響
一國匯率下降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出口可是國內閑著的資源擴充對哦國外,有利於擴大國民生產。增加國民收入。與此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減輕就業壓力

我還想說的是 1匯率改革可以擴大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加強和國際市場的聯系,增加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

8. 人民幣匯率為何會持續走高,影響它的因素是什麼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各國自身的交易制度與國際交易制度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基本功能是推動國際分工規模的增加、國際合作關系的擴大。國際貿易的好處主要來源於比較優勢的發揮。一個國家及地區能否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或者說利用比較優勢發展經濟對於該國家、地區的經濟福利增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進行國際貿易也可以說對外開放是一個國家得以發揮比較優勢的基本通道和引擎。更進一步的是推動一個國家制度的全面發展。眾多研究表明,更為開放的國家要比相對封閉的國傢具有更好的經濟福利增長。不言而喻,對外開放可推動分工規模擴大,貿易量的增加,將推動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加快,有利於一個國家按照自己的資源優勢及要素稟賦來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技術結構及資源結構,以比較優勢的原則參與國際分工,發揮貿易對經濟福利增長的引擎作用。
然而,能否發揮國際貿易對經濟福利的增長作用,不僅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管理戰略選擇,更取決於經濟管理者對交易制度理論的認識。從目前國際貿易理論上,只能得出如何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爭取一個外向型模式,諸如增加科技產品出口、提高企業效率等等。但對於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模式,諸如經濟發展戰略管理、匯率管理等等,則是模糊的。可以從這次人民幣升值的大討論中看得出來。
人民幣匯率問題被吵得沸沸揚揚,可以說狼煙四起,不僅有日本的發難,更有美國的通牒。令人擔心的是我們國內的經濟理論家普遍認為人民幣值被低估。使用的理論:一是購買力平價理論,二是外匯平衡理論,三是銀行對匯率的管理。這都是事實,畢竟是美元在我國購買價要比在美國購買價低得多。在匯率的形成中,央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操作對人民幣匯率有決定性作用。持上述理論的經濟學家忽視了一個基本現實,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產生的。在固定匯率制度中,匯率的變動是一種總處在邊際價格的調整上,就是說國際貿易產品只能是商品價值的交易。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原有的理論已經失去存在的基礎,現在還用它作為理論指導就不能不發人深思了。①國際貨幣多元化流通中,各國之間消費品價格的變動與匯率的變動是不相關聯的,源於匯率價格變動軌跡與國內消費品市場價格變動軌跡無論如何說也聯系不到一塊。硬把兩者放在一起只能說明對不同的勞動價值形成中價格運行軌跡的無知。②國際貨幣多元化流通中,對外不平衡是相對的,是內部不平衡的表現。立腳點應該調整國內宏觀經濟管理達到一個新的平衡水平,推動、促使對外平衡。③中央銀行外匯市場的操作無可非議,關鍵是如何看待。為實現經濟福利的不丟失,對外匯市場的操作不僅必要,而且必須。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忽視了交易制度的功能。科技進步能提高經濟體收益是不錯,但這一收益必須有了價格才能成為現實,然而收益實現的同時也有一部分外溢。源於貨幣有這種分配功能。應當記得,科技進步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投入成本。對一個生產單位來說收益是增加了,相對貨幣流通的一個經濟體來說,還是經濟收益等於經濟成本。在兩兩交易中,對一方是收益外溢,對另一方就是(經濟)福利增加。在國際貿易中,當貨幣和金掛鉤時,實行固定匯率制,各貿易國不存在經濟福利丟失問題。經濟福利外溢有著明顯性,即金的丟失。從理論上講,交易對象是商品價值形態,RHP=V+LI+G/M。出口國際需求量大的產品就有經濟福利增加。目前不但貨幣和金脫離,而且貨幣是多元化浮動匯率,是交易制度性質的變化。交易對象是市場品價值形態,RHP=(V+LI)R/C,而非商品價值形態。所以匯率價格的運行已經不是邊際價格調整而是效應價格運行,呈S型,就是說升值壓力表現為加速度形式。所有後起東亞國家都經歷過,而且都是在S型的加速期出現了經濟危機。
在市場品價值形態交易制度中,人均貨幣收入與生產率的比等於總消費與總積累的比。RHP/C+LI=R/C。當保持一定的積累增長率時,相應提高了生產率增長,相伴隨地是消費增長及RHP的增長。通過出口貿易彌補了國內消費增長的不足,只能通過提高RHP增長來平衡。當出口進一步增長相對RHP不增長時,就會有大量的剩餘貨幣出現,表現為國際貿易順差增加。一旦本幣出現升值預期熱錢就會滾滾流入,推動國內經濟泡沫產生。這是國際貨幣多元化交易的基本功能。
在這一功能機製作用下,匯率變動與國內要素流動性增加成正比,與國內要素流動性減少成反比。這說明在一定國際貿易依存度的基礎上,其幣值代表著該國勞動能力的價值。就是說,幣值的上升實質是勞動力價值的升值。這一現象構成國際經濟福利的初次分配。當一個國家貿易順差大量增加必然引出各種各樣的爭端與摩擦,進一步的是經濟問題政治化。妥協的途徑有二:一是本幣升值,二是輸出資本。前者稱作經濟福利丟失,後者稱作經濟福利外溢,這樣一來,使所有參加貿易國都得到好處。這一現象構成國際經濟福利的再次分配。而提高國內要素的流動性來增加外匯資金的吸收能力,通過減少外匯儲備來實現經濟福利增長構成國際經濟福利的最終分配。
問題是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看不到這一點,才有了人民幣值被低估的普遍性認識。這種認識必須改正,否則不可能認識到人民幣5%的升值丟失了我國二年以上的國際經濟福利。更使人憂慮的是這樣下去,使我國經濟發展趕超戰略毫無希望。一,如此下去,25年人民幣有可能升值100%,RHP增長40年趕不上日本,趕上美國就只能是一種理想。二,在國際貿易中,小國可以從一項國際分工中獲得經濟福利的高增長。中國是一個大國無法創造出國際單項分工的現實。三,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由於對交易制度理論的無知,也就不可能認識到落後國趕超先進國家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已經形成國際分工的先進國家在要素流動性增加推動經濟福利增長方面已經沒有多餘的潛力可挖,相對落後國家——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大國,50年的時間里無論經濟改革有多快,都不存在要素流動性增加的制約。落後國家有著要素流動性增加的大空間是縮小與先進國家差距的唯一根本性條件。
(二)國際貿易均衡理論
(1)給出一個平衡公式:
A(R/C…ZGY/W…P/V+LI)/B(R/C…ZGY/W…P/V+LI)
公式的含義是兩個國家幣值的比較。幣值相比較取決於三大變數:消費與積累的比率、商品價值量(Z表示人均持有貨幣增長,G表示基礎貨幣,Y表示貨幣發行量增長,)、人均貨幣收入增長與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比率。假設上面參數相同時,AB二個國家貿易的發生是源於行業產業結構的不一樣。這種國際貿易完全是相對優勢的發揮、資源共享,導致收入均等化趨勢。經濟福利的增加取決於貿易量的增加。這可有相對開發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封閉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得到證明。但是這個假設是建立在金(銀)等實物貨幣之上的假設。
目前國際貿易已經不存在實物貨幣交易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轉變為紙幣交易制度。這個制度的變遷有二個決定條件:一是貨幣完全與金脫鉤,二是國際上多元化貨幣的存在,並自由兌換。在1980年以前只能說是准紙幣交易制度。沒有交易制度經濟學知識的學者不可能認識到交易制度的改變就改變了產品的勞動價值形態。
國際交易制度的改變幾乎使全部的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失去存在的基礎。但是社會認識有著「路徑依賴」,落後於事物發展進程。這就是中國經濟理論家死抱著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不放的根源。
(2)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說明內外經濟失衡的公式;
S-I=EX-IM……(1)
公式的左邊表示儲蓄和投資的差額,右邊是出口和進口的差額。投資大於儲蓄,進口大於出口成為雙缺口;反之成為雙剩餘。通過統計可知,1994年為界前15年表現為雙缺口,但可以說缺口不大,可稱得上基本平衡。
BP=(EX-IM)+(IF-OF)……(2)
這是在經常賬戶的基礎上引入資本賬戶。BP表示為凈出口和凈資本流入之和。統計可知,1995年後我國保持著雙順差。2005年突破2000億美元。
張曙光通過上面二個公式的應用指出「在堅持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下,正是雙順差的持續,才產生了匯率升值的壓力。」可見傳統平衡理論忽視了引起雙順差的的根本原因是國內經濟的不平衡即消費積累的不平衡與勞動生產率和人均貨幣收入增長率的不平衡。把它看成固定匯率的結果是以偏蓋全。
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中國為什麼採取人民幣不貶值戰略?並且實行固定匯率制?這些經濟學家不知道是為了與美國尋求合作。
為什麼要合作?1可以學到許多現代化的金融管理知識。2可以模仿學習美國的國內經濟運行平衡管理方針。3減輕中國應對金融突發事件壓力。
所以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中國與美國的雙向依賴。中國搞生產,美國發貨幣;中國人製造商品由美國人消費;中國經濟增長雖快卻沒有出現通貨膨脹,美國發行貨幣雖多卻沒有出現通貨膨脹之憂;中國有著雙儲備(外匯和儲蓄)屢創新高沒有經濟滑坡,美國雙赤字累創新高 經濟運行安然無恙。但這種貿易格局使中國成為財富創造者,美國成為參與財富的分配者。導致中國的凈福利流出,美國凈福利流入年2000億美元以上。
現在我國頂住美元要獲利了,中國經濟學家又建議人民幣升值讓經濟福利繼續丟失。其根源在於國際交易制度理論知識的欠缺。
那麼,中國的經濟學家錯在那裡呢?
(3)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比較是復雜的,單純勞動生產率的比較更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有好幾個:有商品價格;消費增長率;積累增長率;相對的還有人均貨幣收入增長率;貨幣發行量增長等等。這讀者不難理解,比如貨幣當局發行的貨幣量多時照樣出現商品價格的上升。
可見我國的大腕經濟學家都是假定上述的因素不存在。他們的思維方法是,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引出商品量的增加相對美國價格偏低從而導致商品向美國流動量的增加,才出現了我國巨額的順差。
在我看來,根據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快於美國就說「實際匯率」已經升值,「名義匯率」也必須升值的思想是極其愚蠢的。因為這種思想忽視了在匯率調整、降低外匯儲備中的多種選擇,而是把人民幣升值看成唯一的方法。例如,1提高工人工資待遇,取消出口企業的優惠政策。2采購外國商品,對沖外匯儲備,補貼國內用戶。3增發貨幣量,提高社會保障覆蓋率。4增發貨幣量,對教育、醫療、住房的個人提高補助額。總之,國家無論使用那一個方法都可以提高我國的商品價格,來消除人民幣升值預期。
看來經濟學家們甚至忽視了1994年以前我國是如何形成雙缺口的及其主要因素是什麼。
(4)從外匯市場上看,人民幣確實存在著升值的壓力,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人民幣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壓力?我們的基本結論;可分為兩個方面即實體因素與貨幣因素。
在國際上,世界基礎貨幣增長速度比我國快著一倍。1997年以來全球基礎貨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經濟增長速度。每年高於10%,甚至達到25%,相對經濟增長只有2—5%,二者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美國一直保持低利率,無節制的大量發行美元。同時現行的國際貨幣儲備格局使各國銀行,特別是亞洲中央銀行通過外匯市場的干預支持美國的巨額「雙赤字」,導致世界基礎貨幣增長迅猛。根據IMF國際游資統計,20世紀80年代國際短期資本為3萬億美元,1997年增加到7.2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生產總值的20%。僅對沖基金已達8000多隻,有1萬億美元資產。
而中國的基礎貨幣發行量正好相反,比1997年下降近90%。
在國內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及國家平衡經濟運行的不信任預期下個人與企業對經濟行為進行調整:一是海外資金迴流近500億美元。二是我國在海外的企業與個人的收入的轉移支付2000年只有幾萬億,部門轉移也不大,2004年卻增長2倍。三是外資企業收益匯出減少。四是外貿部門在中國結匯增加。這四個方面就組成「游資」,是國家無法管制的。它和我國的經濟學家對人民幣走勢的分析判斷密切相關。
在實體性經濟因素上,我國經濟運行平衡管理能力差。1)我國這幾年消費增長率呈下降趨勢,而與先進國相反。這說明在個人收入方面,諸如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上沒有基礎貨幣的支援,和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差距太大。2)在虛擬經濟制度上差距更大。因為我國在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的建立上指導思想的錯誤,到目前也沒有走向正軌。只要企業經營不和股票付息相聯系,期貨經營不和實物商品交割相聯系,證券市場就永遠不可能走向正軌。這樣一來,也就不能有吸納外資投資的功能,才有外資充裕的表現。3)作為經濟管理體的國家,一般地說,增加基礎貨幣的發行只要用在對國民社會保障的提高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中國政府沒有這種理念的操作從而破壞了消費與積累的平衡增長。4)在先進國家,是各類企業在發展權利的平等。而我國對企業的管理是等級制度,這就造成低價的競爭機制格局。導致科技期貨市場的低迷,僅此一項就少著上千億美元的吸納。(數據來源於夏斌,陳道富2006,2)。
(5)同一商品為什麼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價格?比如麥當勞的漢堡包在全世界質量是一樣的。2004年1月,在中國是1.23美元;在美國是2.80美元;在歐洲是3.48美元。這種現象給購買力平價理論一個很大的打擊,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藍子貨幣」來計算都有個被質疑的問題。由此而來也成為給勞動生產率決定價格理論定性為「偽理論」的依據。就是說在勞動率上全世界的漢堡包是一樣的,在生產率上的表現上卻有著不一樣。由此也說明人民幣「實際匯率」已經升值是來源於中國「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完全是個「偽理論」。
從理論上講,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多種,P=(V+LI)…R/C…Q/M。相對國際商品交易其價格不僅只有勞動生產率因素還要加上需求與供應的比率和消費與積累的比率。盡管不同國家在產業結構上不同與生產要素流動速度有不同,但在一個國家內部總有一個平均率存在著,因為商品交易行為有這種功能。換言之人均貨幣收入增長率的不同使同一商品有著不同的價格表現。與我們觀察到的是人均貨幣收入增長率與同一商品的不同價格相關聯是一致的。
同一商品在人均貨幣收入增長率高的國家價格也高,相對在人均貨幣收入增長率低的國家其價格也低。二者的比率相等。
所以我們說人民幣升值並不能改變中、美兩國的購買力平價的比率。但是在短期內對進出口卻有著很大的影響。從長期來看並不能改變中國外匯儲備上升的趨勢,而是改變了(縮小)外匯儲備的名義價值。從另一方面看相對中國而言既然想改變這種出口大於進口的現象,為什麼不能取消對出口企業的補貼,給予國民待遇呢?為什麼只能用人民幣升值的手段來調整出口大於進口這個事情呢?
(6)為什麼所有的國家都對出口產品進行不同程度上的補貼呢?
顯然推行出口補貼是推動人均收入均等化的首選手段。比如美國對糧食進行高額補貼,其原因是不對糧食生產進行補貼,那麼糧食生產就有可能被淘汰。在工業發達國家農民收入沒有別的方法來實現與工業收入的相等,只有對糧食進行補貼才能實現這種相等。
在中國對工業產品進行出口補貼就有問題了,有著追求經濟增長、提高政績的質疑。在加上這種努力帶來人民幣的升值,經濟福利的丟失,更讓國民懷疑追求經濟增長目標的純潔性。眾所周知對出口進行補貼,增加出口產品的生產能提高就業來推動國民收入的增長。問題在於,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使用人民幣貶值的手段來推動出口的增長,進一步增加就業,增加國民的收入呢?
(7)最近,從報刊雜志上發出一種聲音,說「美元發行不受約束」,「這將導致世界資產泡沫產生」,「超美元供給將破壞儲備貨幣與世界經濟發展的平衡」,等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中國經濟學家標準的官僚主義思想意識在作怪:
1, 美國從發行貨幣上,年獲得不下於6000億美元的貨幣收益用來補貼國內個人社會保障支出。我們喊喊,是不是美國人民就聽我們的?反過來說這種喊叫,在美國人心中完全是一個白痴。美國人民是不允許美國政府如中國政府那樣只顧官僚階層的收益而不管一般勞動大眾的社會保障的。人民幣升值以來,匯兌損失幾百億人民幣,卻沒有一個部門的官員為其負責本身在西方國家就是一個怪事情,在美國人民心目中這是不允許的。
2, 作為一個國家的政府為自己的國民謀福利收入是無可非議的。相反非議別國政府為國民謀福利正好說明自己缺乏為國民謀福利的思想意識。中國是一個大國,在貨幣經濟上應該向美國學習。而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與美元棞在一起。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唯一正確的發展戰略。如果政府在這一點上講信用的話,人民幣就可以很快成為國際貨幣從而分享美元年數千億的貨幣收益。我們只所以做不到,根源在君主制官僚體制上重大決策讓一兩個精英說了算。在東南亞經濟危機時人民幣應該貶值來減少損失,我們卻盯住了美元就是為了受損失。目前我們應該盯住美元才能獲利政府卻要人民幣升值,也是為了受損失。我真不知道中國政府中了那門子邪。
3, 就短期抑制外匯儲備上升過快來說,政府完全可以由經貿部牽頭組建商品對沖集團服務企業。從美國進口我們不能生產的民用產品,銷售不出去時通過增加基礎貨幣對這些產品補貼來糾正進出口的不平衡,從而增加國民經濟福利。有人說「發票子」將導致物價上升、人民幣貶值。是的,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如果用發票子的方法能把外國的東西買回來並賣給勞動人民的話,那麼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4, 美元利率的不穩定必然造就世界上某個國家的金融不穩定。根源一是經濟體小與放開外匯管制相關聯;二是國際貿易的競爭引出各種自然資源價格的不平衡總要出現資源供給斷裂的時候,進行強力的調整來打擊金融資產泡沫。這種現象應引起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今年夏初我國房地產、股市已經出現這種苗頭。其根源就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引起的。如果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得不到遏制那麼中國將步入上個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後塵。這一點就是我堅決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由來。
外貿平衡商品對沖企業的建立,它的偉大作用有以下幾點:1作為外貿部門直接領導的企業,可以有選擇的進口我國短缺商品,平衡進出口貿易可提高經濟福利。2這種商品對沖服務能化解我國出口貿易的磨擦。為對我國的所謂「低價傾銷」案找到一個新的化解途徑。同時起到為我國密集型勞動產品擴充國際市場的作用。3隻要是對我國呈現逆差的貿易國,商品對沖企業就可參加向該國推銷產品的談判,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就業。4用商品對沖外匯儲備能使經濟福利增長,相對用貨幣來對沖高外匯儲備的操作必須支付正向成本時,用商品來對沖高外匯儲備的操作總是處在負成本中。
(三)小結與建議
小結:匯率的比較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可以說相對眾多的比較方法而言,我們面臨著一個優先秩序的選擇:1)購買力平價的比較實質上是一個國家之間勞動生產率的比較即相對一個國家總有一個勞動生產率的平均化問題。所以同一質量商品價格的差別實質上是一個平均化勞動生產率增長的差別。由此而來兩國之間匯率的變動與均等化勞動生產率增長的變動沒有直接的聯系。2)購買力平價的比較也可以說是兩國之間商品價值的比較。決定商品價值的因素很多,把諸因素都進行均等化的計算是辦不到的。所以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看作「實際匯率」的提高在統計上就沒有可信度。例如從人均產值上看,我國雖然有著10%增長率但在人均產值增長上並沒有美國高,說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快於美國必然是拿我國部分產業勞動生產率增長與和美國接近均等化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相比較,從而失去科學性。3)由此看來,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其基本根據就是中國經常項目長期順差的存在。但是他們忽視了中國與日本、韓國、東盟長期逆差的存在。我們認為說人民幣被低估無非是希望用貨幣來對沖貿易的不平衡而已,看不見用購買商品照樣可以對沖貿易的不平衡。4)主張人民幣升值的觀點,無非是認為長期的高外匯儲備引出人民幣升值預期將惡化國內資源配置。(我們的觀點與此相反,長期的高外匯儲備正是國內資源配置長期惡化的結果)這種思維方法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對待高外匯儲備上看作人民幣匯率的扭曲從而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一是把兩國商品貿易的不平衡拉向兩國貨幣幣值不平衡的比較上;進一步的是拉向商品價值的比較與兩國之間勞動力價值的比較上。在這個問題上就世界經濟學理論也沒有一個共識的標准,使之成為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反之用我們的觀點可以清楚的看到高外匯儲備來源於決策當局的「獎出」「限入」的錯誤政策;只著重積累投資的增長、忽視消費產出的增長是政府無法逃脫的系統性責任。這樣一來,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的觀點實質上開拓了政府的責任而且阻礙了迅速扭轉高外匯儲備的手段的探討。
主要參考文獻:
李揚等:《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回歸有管理的浮動》《經濟研究》2005,8。
夏斌等:《國際貨幣體系失衡下的中國匯率政策》《經濟研究》2006,2
張曙光:《人民幣匯率問題: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經濟研究》2005,5
王海鈺:《交易制度理論探討》《理論前沿》2005,12
王海鈺:《中國:應走人民幣貶值之戰略》本網。

9. 提高人民幣匯率對中國有神好處和壞處

1.人民幣升值背景:1994年前,中國實行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起,兩種匯率實行並軌,取消官方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匯率為8.72元合1美元,比官方匯率5.7元貶值33%。
從1994年至今,除1997年外,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出現雙順差的局面,這就造成中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1998年,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日本等亞洲國家貨幣紛紛貶值,他們希望人民幣不要貶值,以避免出現更大的沖擊。中國採取了負責任的態度,承諾了不貶值。
從1995年到2001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以後人民幣兌1美元保持在8.27-8.28元之間,匯率基本釘住了美元。

2.對國內各行業的影響:
主要受益行業包括: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行業是非貿易的不動產行業,升值將全面提升國內地產資產價值,同時提高具有資源有限、壟斷性或建設周期較長而供給彈性較小的特點的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這類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投資價值,以上兩大行業因此明顯受惠;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屬於經營貨幣和資本業務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屬於高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因此將吸引國際資金大量流入,從而受益;航空、電力、煉油、造紙、工程機械等行業收益於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而導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額外債而導致的還本付息所產生的匯兌損益方面的收益,對國內市場擁有壟斷優勢的航空業更為突出;技術進口依賴型的高科技類行業,在關鍵科技知識產權上還不具有優勢,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保持著大量進口的勢頭,在匯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優勢。

主要受損行業包括: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而言,如紡織業(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其後依次為棉紡業和毛紡業)、家電、建材等,人民幣升值將很大程度上削弱產品的競爭優勢;外貿企業在產業鏈中處於劣勢地位,進口業務很難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取超額利潤,但是出口業務則會遭受重大損失;採掘業、石化業、有色金屬業由於產品定價國際化將受到沖擊。

(一)房地產行業

預期效應:我們認為在評估升值影響時,應該對人們的心理因素給予高度的重視,人們的趨利心理和從眾心理非常普遍,並隨著市場的升溫將表現得非常充分,這會對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價格上升起到明顯的推波助瀾作用。

資金流入效應:人民幣升值一般意味著國內經濟整體向好,投資機會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對可觀(至少可以得到額外的匯兌收益),因此將有大量的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股市和房地產等市場由於流通性較好將成為這些資金集中的場所,最終導致股市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揚,這在日本和台灣市場表現得比較明顯。盡管我國外匯管制比較嚴格,但從2003年外資流入情況看這種趨勢也正在形成:近2-3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額與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的缺口呈上升趨勢,可能就有大量的投機資金在其中,而且外商直接投資中也不排除改變投資方向,再考慮這部分資金的放大效應,對整個地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財富效應:由於資金面的充裕、股市的上漲以及整體經濟的景氣,居民的收入水平將得到較大的提高,並進而刺激人們形成強烈的財富效應,那麼房地產將作為消費升級的主要聚焦點將得到大家的追捧,從而提升對房地產的有效需求。日本在1985-1990年間日元升值幅度最大時也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上漲幅度最大時期。

(二)金融業

1.銀行業

如果人民幣匯率上升,會提高對國際國內資金的吸引力,大量資金流入國內銀行體系,將對銀行業務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上市銀行的外幣資產和外幣負債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的比重較小,升值導致的銀行外幣資產的縮水,對銀行業的實際影響有限。

外幣資產縮水效應:銀行外幣資產負債余額占總資產比重約0.52%,人民幣升值5%可能使上市銀行平均每股收益減少0.014元。但如果升值10%,則5家上市銀行每股收益將平均減少0.03元。

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效應:人民幣升值預期將促使人民幣貸款趨於減少,外幣貸款趨於增加;人民幣存款趨於增加,而外幣存款趨於減少,從而使銀行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發生調整。不過,由於我國銀行的主要業務都限於國內,因而銀行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隻是微調。

收入結構變化效應: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匯率波動幅度的擴大,外匯交易、匯兌規模將趨於增加;衍生產品進一步豐富;風險對沖與投機趨於活躍。銀行的匯兌收益,外匯理財的手續費等趨於增加;但不規范的外匯理財風險也將上升。

綜上所述,5家上市銀行外幣資產負債余額只有95.58億元人民幣,占總資產的比重僅0.52%。因此,人民幣升值5%對上市銀行帶來的總影響非常有限,但其中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和民生的匯率風險相對較大。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其他方面影響相對較小。

2.證券業

升值預期下,注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增加,有利於集聚股市人氣和增強投者信心。而市場的走強將為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自營投資業務的穩步增長提供積極的支持,這將直接增加券商的盈利,提高證券業競爭能力,股市上漲往往對證券公司經營形成放大效應。但從長期來看,則存在股市泡沫及其與其它資產市場形成的連帶效應對整個金融體系形成沖擊的風險。

(三)交通運輸行業

1.航空業

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幣負債水平高的行業公司,以支付較少的人民幣完成原先等額的外幣債務支出,其中交通行業以航空股的外幣負債最為集中,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資租賃負債,每年需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費用和本金。

以南航為例,其資產負債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其中融資租賃款78%左右為美元負債,20%為日元負債,銀行借款中54%為美元負債,美元及日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每變動1%,匯兌損益分別為0.98億元和0.18億元。

人民幣升值對航空股產生以下的效應,一是升值當期產生一次性帳面匯兌損益,二是在長期內將使航油成本、經營性租賃等支出降低,航空公司毛利率上升。經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將提高0.5%百分點。三是人民幣升值還將促進航空出境游的快速增長。

2.航運業

目前中海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有37%左右的外幣結算收入,但同時公司也有基本對等的外幣支出,兩者基本可以抵消。

中遠航運(資訊 行情 論壇)有90%以上的外幣結算收入,但公司經營性支出中外幣佔比達到70%以上,包括收購項目承擔外幣負債等,公司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公司影響有限。這一點與外貿出口類公司有著明顯的區別

3.公路、機場、港口業

少數高速公路公司有少量的外幣負債,但數量有限,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有限。

國際機場一般有一定的外幣收入,但數量也有限。

沿海港口也都有基本對等的外幣收入和負債,對人民幣升值不敏感。如深赤灣(資訊 行情 論壇)外幣收入佔比達到50%以上,而其外幣負債佔比也占總負債的50%左右。

(四)金屬行業

1.有色金屬業

人民幣升值首先造成的將是國內金屬產品價格的下跌。而對於國內供應缺口較大的金屬品種如銅、氧化鋁、鎳等,人民幣升值影響幅度相對較小。對於出口比例較大的行業如電解鋁等,則短期內帶來價格沖擊較大,但來自於氧化鋁采購成本的下降將有效緩和利潤削減。

由於國內絕大多數金屬品種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精礦原料,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前提下,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行業從國外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原料采購成本;但對於以來料加工方式貿易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其以人民幣計價的加工費,從而導致利潤率下滑。從目前來看,全球精礦的加工費普遍呈現上漲態勢,並且幅度遠超過人民幣潛在升值幅度,因此,我們認為未來人民幣小幅升值對於該類來料加工企業而言影響相對也較小。

2.鋼鐵業

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最大利益在於降低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目前40%左右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占鋼材成本的30-40%;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寶鋼、武鋼、馬鋼、濟鋼、南鋼等以進口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鐵礦石采購進口和國內采購的比例基本是7:3,其它如鞍鋼、新鋼釩(資訊 行情 論壇)這類公司以自有礦山為主的公司,則影響較小。

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將加大鋼材的進口量,同時減少出口量。當然這種負面影響是中長期的,在短期受國內需求和國內外價差制約,這種負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首先,目前國內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佔產量比例僅為4%。從產品結構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較低的線材及普板等產品,進口產品則以國內無法生產或者是產能不足的高附加值產品,包括汽車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其次,國內外目前的價差在20%以上,即使人民幣升值,依然無法彌補這一塊價差。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價差的逐步縮小,特別是獨聯體價格目前已經比較接近國內價格,這些地區的價格對國內價格會產生抑製作用,而人民幣升值將加的這方面的影響。對於具體公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出口的比率都非常小。

(五)IT行業

1.電子製造業

電子業分為兩類,即低價值產品及高價值產品。低價值產品生產商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的風險更高一些,因為其大部分原材料來自國內。該類產品包括空調及電視機。高價值產品風險較低,因為其原材料主要依賴於進口,因此其投入成本將隨著人民幣升值而有所降低。該類產品包括個人電腦及DVD、數碼相機等電子消費產及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等,其中大部分產品均為代工廠商。

2.通信運營業

首先,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各大電信運營商在國外的發展有利。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特別是移動運營商要想進一步發展,應該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應該在電信起步較晚的發展中國家搶先一步佔領市場,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而人民幣的升值,也就產生了資金的升值,對各大運營商在外國的投資產生擴大效應,對運營商在國外市場的基站,鋪線,組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人民幣升值後,運營商在海外的投資,建設,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的人才,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管理體系,使我國的運營商在外國的運營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可以吸引當地的勞動力,於當地的運營商相比,有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從而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此外,人民幣升值後,運營商的外債本息還付壓力減小,所以運營商可以在外國向當地金融機構貸款,擴大投資建設,形成規模效應。

3.通信製造業

首先,對生產通信硬體設施(如手機等終端設備,程式控制設備,計算機等)的中國通信企業(如中興,華為等)出口有著致命的打擊。中國通信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在人民幣升值後肯定會大幅上升,這樣與同樣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就具有劣勢,不利於國產的通信設備在國際競爭。假如,在國際市場上降價,由於國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固定,這樣又會導致國內通信企業利潤的虧損,嚴重時會造成通信企業失業率上升。影響國民對國內通信企業的信心,不利於中國通信企業做大做強,更不利於中國通信業建立品牌。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通信企業走出去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4.計算機軟體業

對於國內軟體行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更是嚴重,盡管國內軟體行業受出口與進口對貿易影響較少,但由於軟體行業是人才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軟體廠商帶來的壓力將是巨大的,這對當前國內軟體業剛剛突破的軟體外包業務無疑有極大打擊。

(六)電力設備行業

人民幣升值對電力設備行業總體而言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

首先,由於我國電力設備企業出口規模較小,雖然每年都向世界很多國家出口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組和變壓器等設備,但是電力設備企業國外市場的規模要遠遠小於國內企業的規模,目前電力涉筆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國內電力投資需求增長拉動而造成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電力設備企業出口額的較少,但因此對電力設備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小。

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可降低電力設備製造成本。電力設備的一些主要原材料,如特厚板、大口徑管、發電機主軸、硅鋼片、銅、電子元器件大量依賴進口;煙氣脫硫和煙氣脫硝技術引進需要支付一定的技術引進費用,另外每年還要交納一定的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匯率升值預計有利於降低電力設備行業相關的製造成本及技術引進、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電力設備行業有較為積極的影響,尤其以進口材料相對比重較大的變壓器、電線電纜行業受益較為顯著。

最後,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進口,電力設備企業引進更現金的技術、設備和工藝以開發更高技術等級的產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開支會加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電力設備企業的競爭力。

(七)煤炭行業

主營業務方面的負面影響: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煤炭企業的市場定位在國內,從2004年來看,全國出口煤炭8500萬噸左右,佔全年原煤產量的4%左右;從產品品看,洗精焦煤和焦炭的出口量較大,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目前我國的焦炭出口佔世界貿易量的50%左右,直接左右著國際的焦炭價格;從上市公司的出口量看,兗州煤業(資訊 行情 論壇)出口量最大,每年出口日本等國家接近1200萬噸左右,其次西山煤電(資訊 行情 論壇),山西焦化(資訊 行情 論壇)等也有少部分出口,由於國際結算多採用美元結算,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於煤炭主營業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削弱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進口方面,2004年我國進口煤炭 2000萬噸左右,由於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進口主要集中南部省市,因此人民幣升值將大幅增加國外煤炭的進口數量。

資產負債及財務費用的正面影響:由於我國煤炭企業在國外的資產較少,因此如果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大的應該是企業外債,部分大型企業采購的高檔採煤和洗選設備大多進口,在支付方式採取買方或賣方信貸的形式, 因此人民幣生升值將減輕公司的外債壓力,減少每年的財務費用支出。

資本支出及海外收購的正面影響:由於人民幣升值,國內的大型企業將會加大高檔設備的進口,特別產能擴張要求高的企業,在效率的要求高的前提下,會利用人民幣升值,進口國外的設備,增添或替換更新現有的生產設備,加大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同時大型企業集團也會加大海外擴張的步伐,通過收購兼並等手段,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實施全球化能源戰略,減少國內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八)石化行業

我國石化行業進出口模式是資源換技術和資金。就進出口結構而言,石化行業出口主要集中在基礎化工加工原料,產品附加值比較低,例如:尿素、純鹼、燒鹼、磷肥、硫酸鎂、碳酸鈉等基本化工產品;進口主要集中在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產品增強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會削弱資源類化工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受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比較小的主要是依靠非關稅壁壘保護的化工產品,配額外的高關稅能夠減緩價格下降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作用。

匯率上升對石化的長期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方面。我國石化是靠國內需求拉動的行業,並且我們研究發現,石化行業是受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拉動的行業。匯率的上升會降低國內需求,最終作用於經濟的增長。這對石化的長期影響將更甚於短期內的價格換算波動。

1.原油開採行業

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依賴度進一步上升,在國內原油價格根據國際三地美元定價的前提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降低原油進口成本,但國內原油開采業的售價也相應下降。即對開采業的影響也是相對負面的。

2.煉油業

人民幣升值短期內使原油采購成本相對下降,但不是影響煉油業的主要因素。

3.化學原料業

目前和未來幾年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的國內市場可能還會處於進口大於出口的格局。但人民幣升值可能使得進口產品價格走低,加劇國內市場競爭。

4.化學製品業

人民幣升值對化學製品的影響需要從上游成本傳遞和產品市場的競爭模式來分析,國際市場上可能會削弱價格競爭力,但這只是影響產品綜合競爭力的一個方面,不能一概而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市場化工下游產品的需求增長是影響國內石化行業各產業鏈定價方式和市場規模的主導因素,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是一個階段性因素。

(九)醫葯行業

總體上,由於醫葯行業一般沒有舉借大量外幣負債而產生匯兌損失以及依賴進口原料或生產設備而引發成本變化風險,因而我們主要從外幣收入引起銷售收入的記帳價值變化來考察人民幣升值對醫葯行業及上市公司的影響。

1.化學原料葯行業

化學原料葯出口比重較大,價格由國際供需決定,人民幣升值降低其收入的記賬價值。若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引起產品出口產品價格上揚,進而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從出口的產品結構看,化學原料葯約占醫葯產品貿易總額的一半,因而化學原料葯子行業受的負面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大宗原料葯(VC、青黴素鹽等)和特色原料葯的銷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國外市場為主,人民幣升值使得產品競爭力下降,該類葯品的生產企業會受到較大打擊。

原料葯上市公司海正葯業(資訊 行情 論壇)的抗腫瘤原料葯和他汀類原料葯、華海葯的業降血壓、抗艾滋病、抗抑鬱等原料葯、華北制葯(資訊 行情 論壇)的維生素C、抗生素等產品的原料來自國內,但產成品大都用於出口,因此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2.化學制劑葯、生物葯品和中葯

化學制劑葯和生物葯品:國外新特葯的進口價格將會下降,間接壓縮了國內仿製葯的盈利空間,國內企業產品的價格會略有降低,但總體影響不大。

中葯行業:原材料的采購及成葯的銷售絕大部分以國內市場為主,匯率的變化對其基本沒有影響。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將影響經濟的增長速度和增長模式,消費品將取代投資品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中葯在我國有很好的消費基礎,特別是那些資源有限、壟斷性較強的中葯品種,受進口商品的替代作用影響較小,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動下,具有持續穩定增長的特點。

(十)電力行業

我國電力企業利用外資比例總體很小,部分電力企業利用的外債主要是美元和日元,且多屬於長期借款。根據我國現行財務會計制度,匯率變動產生的外幣折算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在償還期之前隻影響其財務報表,並不影響其實際現金流。據初步統計,電力上市公司在2003年的匯兌損失合計約2.3億元,漳澤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000767)是個典型例子。漳澤電力所屬河津發電廠的兩台350MW發電機組是利用日本海外協力基金借款建設的,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共取得貸款217.77億日元。近年來,日元匯率波動顯著,漳澤電力匯兌損益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9月分別為2.1億元、1.4億元和1.1億元,占當期經營利潤比例分別高達213.99%、50.04%、34.18%——人民幣對日元匯率每變動1%,漳澤電力每股收益變動約0.014元。若人民幣步入升值通道,遭受巨額匯兌損失的電力行業業績將有較大改觀。

在電力設備投資方面,火電機組30萬千瓦以下發電機組都產自國內,燃料也主要是國內采購,人民幣升值對這部分火電企業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但對部分大型燃油、燃氣機組和大容量、高參數、超臨界機組,因對外依存度高,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總體采購成本降低。燃料成本方面,國內發電企業除華能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外,大多採用國內燃煤;對進口重油的燃油電廠以及進口天然氣的燃氣電廠,則人民幣升值後影響較大。以深南電(資訊 行情 論壇)(000037)為例,該公司每年進口重油60萬噸,輕油6萬噸,若人民幣上漲5%,該公司成本將減少6000多萬元。

(十一)紡織行業

人民幣升值對紡織行業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據研究,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行業利潤率下降10%-60%。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進企業,因利潤率較高,導致成本中可貿易品佔比下降,每百元受損的絕對額較大,但利潤率下降的幅度較小;加之議價能力較強,因此龍頭企業所受升值的負面影響小於全行業.但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議價能力下降,其升值的邊際負效應會擴大。行業全面受損程度———我們對升值後內銷產品利潤率變化的判斷是:理論上計算,因成本中可貿易品的存在,內銷產品的利潤率應上升。如果動態分析,外銷產品利潤率的下降必然導致銷售的「外轉內」,內銷的「升值優勢」很快消失。

1.棉紡織業

棉紡織行業中原料占成本的65%,80%屬於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0%。棉紡織行業以棉紗、坯布等初級產品為主,因與國際價格連動的原料佔比較高,附加值較低,議價能力較弱,90%的升值壓力由自己承擔,出口相對受損程度較高。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棉紡織出口依存度為20%,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3.19%,如果動態分析,因棉紡織為服裝的上游,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棉紡織業略高於3.19%。

2.毛紡織業

毛紡織業中原料占成本的60%,90%屬於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2%。毛紡織行業雖然羊毛原料主要靠進口,但因產業鏈較長,附加值較高,產品的議價能力強於棉紡織而弱於服裝,出口相對受損程度較低。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毛紡織出口依存度為27%,人民幣每升值1%,毛紡織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2.27%,如果動態分析,因毛紡織也是服裝的上游,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毛紡織業略高於2.27%。

3.服裝業

服裝業中原料占成本的55%,30%為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4%。服裝行業等深加工產品因包含的勞動力價值較多,比較優勢明顯,其價格比國際同類產品低15%以上,因此議價能力較強,假設通過提高外幣標價可以傳遞40%升值壓力,出口相對受損程度居三子行業中游。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服裝業出口依存度為60%,服裝業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損最大,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6.18%,如果動態分析,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服裝的受損程度略低於6.18%。

10. 如何通俗地理解匯率變化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

一、影響匯率變動的原因及主要因素(一)影響匯率變動的原因1、兩種貨幣幣值的對比發生變化2、外匯供求狀況的變化(二)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1、國際收支差額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直接決定著該國外供求狀況,國際收支的收入項目形成了該國的外匯供給,國際收支的支出項目形成了該國的外匯需求。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國際儲備增加,使外匯的供給大於需求;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外匯儲備減少,使外匯的供給小於需求。外匯供求狀況的變化直接影響匯率發生變動。2、通貨膨脹的差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一國發生通貨膨脹,該國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減少,對內貶值,則其對外價值也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反之,若一國發生通貨緊縮,物價下跌,該國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增加,對內升值,則其對外價值也上升,本幣匯率上浮外幣匯率下跌。從另一方面分析,由於通貨膨脹使國內物價上漲、出口商品成本增加,對出口不利,同時使進口商品的盈利空間增大或處於有利的價格態勢,刺激進口增加,這樣會使貿易收支惡化、外匯需求增加,導致本幣匯率下浮外幣匯率上浮。若存在通貨緊縮,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有利於商品出口,會使貿易出現順差、外匯供給增加,導致本幣匯率上浮外幣匯率下浮。利率是資金的交易價格,扣除物價上漲率後實際利率的高低決定著國際投資者投資收益的高低。當不同國家利率存在差異時(主要是指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投資者為了追求較高的收益,必然把低利率貨幣兌換成高利率貨幣、流動到收益高的國家,這樣就會影響到不同貨幣的需求與供給,從而影響匯率的變動。一般而言,利率高的國家吸引外資流入,使外匯供給增加,導致外匯匯率下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本國貨幣匯率下跌。利率是一國調節經濟的枉桿。利率上升,銀根緊縮,單位貨幣價值量增加,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放鬆銀根,單位貨幣價值量減少,該國貨幣匯率下降。所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高利率貨幣匯率上浮,低利率貨幣匯率下浮。4、經濟增長率的國際差異一國經濟發展狀況可以其經濟增長率來表示,經濟增長率上升,說明該國經濟發展,繁榮景氣,經濟實力強,出口旺盛。因此該國幣值穩定,外國對該國貨幣具有信心,在國際交易中願意使用該種貨幣,該種貨幣的匯率一般會上升;反之該種貨幣匯率會下降。例如外匯市場上的交易員在預測美元匯率行情時,對美國定期公布的經濟增長率非常重視。但是發展中國家情況有所不同。如果經濟發展較快,同時國民收入有較大的增長,進口需求增加,如果本國貨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對外匯需求量增大,在供求影響下,外匯匯率會上升,而本幣匯率會下降。5、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是指一國中央銀行或多國中央銀行聯合在外匯市場上參與外匯買賣業務,用以影響一國貨幣匯率或幾種主要自由兌換貨幣匯率變動的措施,它體現匯率是一種管理浮動。一般為了使匯率的波動趨於緩和,或者使匯率的波動限定在規定幅度之內,或者使高估的貨幣或低估的貨幣回到正常水平,就會實施外匯干預。外匯干預的結果是匯率向中央銀行的目標方向變動。6、一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一國為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國際收支,往往採取宏觀經濟政策對國內經濟加以調控。這些政策對經濟增長率、物價上漲率、利息率和國際收支狀況等都會產生一定影響,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匯率的變動。例如,實行松緊不同的貨幣政策會直接導致利息率、物價上漲率發生變化,進而對貿易收支和資本項目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匯率變化;而實行松緊不同的財政政策,也會影響到物價的變化,進而影響貿易收支和匯率。從實行浮動匯率制後,政府經常採取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國內經濟,從而對匯率的變動也產生明顯的影響。7、市場預期心理市場預期心理對匯率的影響是影響匯率變動各因素中最難把握的。它是指外匯交易者對匯率變動做出的判斷,並根據所做的判斷進行外匯買賣,引起匯率發生變動。也就是說,人們是買進還是賣出某種外匯,常常取決於交易者對匯率走勢的預期,從而引起該種貨幣匯率的上升或下降。如交易者認為美元匯率將上升、日元匯率將下降,便立即買進美元拋出日元,使美元需求大於供給、日元供給大於需求,美元匯率上升、日元匯率下降;反之亦然。8、政局的動盪和突發事件政局的動盪和突發事件對匯率變動也有重要影響,政治形勢的變化會引起外匯市場的波動,一國政局不穩,外匯交易者為免遭損失,會大量拋售該國貨幣,導致其貨幣匯率下降。一些突發事件的出現,也會影響匯率波動,如海灣戰爭、蘇聯解體事件,都引起外匯市場上主要貨幣匯率的急劇波動。二、匯率變動對經濟的主要影響(一)制約匯率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二)匯率變動對一國國際收支的影響1、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引起一國進出口貿易發生變化,也就引起了貿易收支的變化。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下浮,即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則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原因有三:(1)國外對該國商品需求增加。如果該國貨幣匯率下浮,以外幣表示的出口商品價格就會下降,當出口商品具有較大價格需求彈性時,就會誘使國外居民增加對該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可能會使出口大幅度增加;(2)出口商品積極性提高。由於該國貨幣匯率的下浮,出口同樣數量的商品,換回本國貨幣的數量,增加了出口商的利潤,從而刺激出口的積極性;(3)進口受到抑制。如果該國貨幣匯率下浮,就會使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使該國商品與進口商品的性能價格比發生變化,購買進口商品變得不經濟,從而使該國居民減少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達到抑制進口的效果。相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即本幣升值、外幣貶值,則有利於該國減少出口而擴大進口。2、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浮或上浮,對該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中的旅遊和其他勞務收支的狀況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浮,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提高,該國的勞務商品價格相對降低,這對外國遊客或客戶無疑增加了吸引力,擴大了非貿易收入的來源。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外國貨幣購買力相對下降,該國的勞務商品價格相對提高,就會減少非貿易收入的來源;同時,由於本國貨幣購買力的相對提高,使外國勞務商品價格相對降低,還會刺激非貿易支出的增加。3、對資本流動的影響當一國貨幣匯率存在下浮趨勢時,資本所有者擔心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造成損失,就會將資本調出國外,一旦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並終止,上述資本外逃停止;相反該國貨幣匯率具有上升趨勢時,資本所有者為了取得貨幣匯率上浮帶來的收益,就會將資本調入該國,而一旦該國貨幣匯率上升並終止,資本流入就會停止。4、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匯率變動對外匯儲備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匯率變動會引起外匯儲備實際價值的變動;二是匯率變動會引起一國國際收支的變動,從而引起外匯儲備變動。如果儲備貨幣的匯率上升,會增加外匯儲備的折算價值;如果儲備貨幣匯率下跌,則會減少外匯儲備的折算價值。此外,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浮後處於偏低的狀態,則有利於出口而抑制該國進口,導致貿易順差,會增加該國外匯儲備。由於該國存在貿易順差,其貨幣有升值的趨勢,就會吸引外資流入,又將導致資本項目的順差,也會增加該國外匯儲備。相反,若一國貨幣匯率由於上浮處於偏高的狀態,則會形成貿易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逆差,會減少該國外匯儲備。(三)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1、對國內物價的影響在貨幣發行量一定情況下,本幣匯率上升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下降。因為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就會使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在國內售價相對便宜,刺激進口增加,並帶動用進口原料生產的本國產品價格下降。另外,由於本幣匯率上升,以外幣表示的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價格升高,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促使一部分出口商品轉內銷,增加了國內市場供給量,也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下降。在貨幣發行量一定的情況下,本幣匯率下浮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上升。因為本幣匯率下浮,一方面有利於本國商品出口,出口商品數量增加會使國內市場供應發生缺口,促使價格上漲。另一方面,進口商品用本幣表示的價格因本幣匯率下跌而上升,促使進口的生產資料價格提高,導致以此為原料的國產商品價格上漲,同時,進口的消費資料也因本幣匯率的下浮而價格上漲,進口商品數量減少,國內市場商品供應相對減少,引起國內物價總水平上漲。2、對國內利率水平的影響在貨幣發行量一定條件下,本國貨幣匯率上升,使國內利率總水平上升。因為本幣匯率上升會對商品出口和資本流入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對商品進口和資本流出產生有利的影響,引起本國外匯收入減少、外匯支出增加,從而使國內資金總供給減少,引起國內利率總水平上升。相反,本國貨幣匯率下降,有利於增加本國外匯收入,國內資金供應增加,導致國內利率總水平下降。因此,凡是貨幣匯率高估而有逆差的國家,其國內利率水平必偏高;凡是貨幣匯率低估而有順差的國家,其國內利率水平必偏低。3、對國內就業和國民收入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本幣匯率下跌,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從而有利於本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內就業崗位增多和國民收入增加;反之,由於本國貨幣匯率上升,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限制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必然減少國內就業量和國民收入。在經濟進入相對過剩、國內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情況下,許多國家不時採用各種措施降低本國貨幣匯率,以達到增加國民收入和充分就業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匯率的國內資源供應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預收外匯辦稅 瀏覽:790
中國銀行收益高理財產品 瀏覽:978
成員企業股東 瀏覽:329
股票佛慈制葯 瀏覽:55
友邦保險的股東 瀏覽:262
通橋資本股票 瀏覽:472
st信威股票價格 瀏覽:964
建行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228
盈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709
怎麼辦理外匯攜帶證 瀏覽:32
中信證券萬2傭金 瀏覽:100
股票可以d 瀏覽:910
中泰證券私募基金 瀏覽:392
沖頂股票 瀏覽:85
萬達融資結構分析 瀏覽:347
洗衣o2o融資a輪 瀏覽:137
寧波銀行2018美元匯率查詢 瀏覽:746
金融公司文員做什麼的 瀏覽:179
丹村股票 瀏覽:215
金融機構代理國庫管理辦法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