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財政資金杠桿撬動旅遊

財政資金杠桿撬動旅遊

發布時間:2022-10-22 08:10:48

① 賈寶倉:有限資金如何發揮最大民生效益

河北省邯鄲市財政局局長 賈寶倉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財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落實以人為本、打造民生財政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財政部門要遵循財政運行規律,綜合運用財政工具,強化財政調控保障,力求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最大的民生效益。 牢牢把握財政政策與民生問題的契合點,科學確定財政資金投向。當前,我們正處於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需要調整的利益關系和解決的民生問題十分繁雜。對此,財政部門要突出「穩中求進」的經濟總基調,強化財政政策引導,完善民生穩定增長機制,優化民生支出結構,把財政資金投向最緊要處的民生項目。一是重點支持保障困難群體的民生項目。對事關百姓基本生計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項目,千方百計予以保障,進一步建立完善基本醫療、農村養老、居民低保和安居工程四大保障體系。二是重點支持利於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民生項目。著眼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傾斜財力支持工業技改、「噸糧市」建設和公共教育、城鄉衛生、養老保障、勞動就業、生態環保等民生項目,實現個人和整體、當前和長遠共同受益。三是重點支持彌補「市場失靈」的民生項目。對公共消費方面的民生項目,當通過市場機制配置社會資源和財富難以有效滿足時,需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形式,帶動和擴大私人消費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水平。如,財政設立物價調節基金,保證市場物價穩定;通過發放燃油補貼,保證計程車收費不漲價;通過發放家電下鄉補貼,保證農民群眾的正常消費水平等。四是重點支持保障社會安全的民生項目。著眼構建全市大維穩格局,建立應急處突資金保障體系;支持城鄉一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支持公共安全防控體系建設,提升食品葯品安全和生產安全管理水平;支持監控樞紐平台建設,打造覆蓋廣泛、快捷高效的「安全網」。 牢牢把握「福利最大化」原則與財政調控的結合度,提升財政民生投入績效。圍繞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力求「福利最大化」目標,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強化調控引導,確保財政民生資金有效投入。一是補助吸引。建設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長期任務。對此,財政部門將逐步加大支持力度,重點以補助的形式,調動企業、個人和社會的籌資積極性,達到政府引導、財政支持、共建共享的效果。二是杠桿撬動。對支持發展的民生資金,引入市場機制,更多地採取貸款貼息、提供擔保金、注入資本金等形式,發揮財政資金的「酵母」和乘數效應,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改善民生。三是以獎代補。通過調整財政資金投入的方式和辦法,變事前補助為事後獎勵、變無償支持為動態調控,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效應,確保民生項目的成功率和實效性。對此,我們將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爭取和下達力度,從自願籌資和爭取獎補兩方面,增加新農村建設投入,切實加快農村民生事業建設。 牢牢把握群眾訴求與公共財政的一致性,切實保障民生資金落實到位。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本質屬性,要求各項民生資金都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訴求。做到這一點,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民生財政理念,在構建改善民生的監管機制上下工夫。一是嚴格預算制度。堅持以「民主財政」建設促進「民生財政」實現,嚴格預算編製程序,廣泛徵求基層群眾意見,經人代會依法審批預算後,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切實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堅持科學、民主、依法編制預算,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力保每年總支出的60%以上用於民生事業。二是建立績效評價制度。研究制定民生資金標准化管理辦法,對每一個民生項目的支出進度、資金管理、績效認定等,分別提出量化標准、時限要求、測算依據和獎懲措施,進一步增強責任單位的績效觀念,選好「少花錢」與「辦好事」的結合點,努力由程序標准化向管理標准化延伸,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完善民主理財制度。通過領導幹部聯系基層、設立民生信箱、開辦網路民生論壇等多種形式,在建立健全民情民意收集和分析處理機制的基礎上,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群眾參與對民生資金運行的監管,確保每一筆民生資金都能真正讓群眾受益。

② "十三五"開局之年,財政局應該怎麼辦

下面是江蘇省某縣「十三五」目標思路,僅供參考。
「十三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財政部門將搶抓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加快的疊加機遇,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目標,不斷加強自身改革,強化預算管理,健全財稅制度,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良好的體制條件和制度環境。

一、發展目標

(一)收支總量目標

確保2020年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一般預算支出三大總量指標在2015年的基礎上分別增長187%、212%、205%。財政總收入:2015年財政總收入為32.84億元,20152020年年均增長25%,2020年收入總量達94.3億元,比2010年增長187%。一般預算收入:2015年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01億元,20152020年年均增長25%,2020年收入總量達40.62億元,比2015年增長212%。一般預算支出:2010年全縣一般預算支出28億元,按5年年均增長25%規劃測算,到2015年我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可達85.6億元,較2010年增長205%。

(二)支出結構目標

優化全縣財政支出結構,確保用於民生保障和產業發展的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重不斷提高,行政成本性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實現民生、發展、運轉「三大板塊」比重兩升一降,著力提高民生、發展、運轉支出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使支出結構更加優化合理。

(三)運行質量目標

確保全縣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和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有明顯提高,財政負債從根本上消除,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收支平衡。一般預算總收入佔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力爭在全市排名進1-2位。2010年我縣稅收收入佔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2%,到2015年所佔比重可達70%。逐年消赤,到2015年全部消除赤字。在消除各項舊債的同時,嚴格控制新的債務,力爭到2015年實現債務的有效控制。

二、推進措施

(一)支持經濟轉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支持經濟轉型,壯大主體稅源。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和乘數效應,加大對重點行業、新興經濟和特色產業的支持力度,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力促經濟快速轉型升級,提高財政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貢獻份額。通過各類專項資金的引領和撬動,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集聚創新要素,積極培植含稅財源。認真貫徹落實增值稅以及營業稅、消費稅暫行條例和增值稅轉型改革政策,綜合運用優惠稅率、加速折舊、稅前扣除、投資抵免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技改擴能;大力支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繼續扶持企業建立並運行產品研發中心,突出支持風電研發中心、中小企業園科技孵化中心運行,培育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加大對中小科技企業融資擔保、技術創新、新品開發、產業集聚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支持力度。要突出重點,實施一企一策,著力發展壯大等優勢企業,幫助企業完善和實施發展規劃,支持優勢企業通過兼並、入股、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通過企業的發展壯大來鞏固現有支柱財源。

2.發展新興產業,培植後續稅源。發揮好財政杠桿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推動作用,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努力培植後續財源,扶持具有縣域特色的新能源、IT產業、服務業和設施農業等新型產業發展,特別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投向且具有縣域代表性和支撐性的風電裝備、現代製造業、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給予扶持。增加已設立的中小企業上市專項扶持資金,引導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力爭3至5家進入上市輔導期,形成本土企業上市梯隊。完善重大項目管理和推進機制,積極籌措落實資金,強力推進。要優化產業結構,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要按照縣委、政府下發的《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服務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要求,切實做好資金測算工作,大力推進物流商貿、文化旅遊、餐飲娛樂、房地產開發等方面重點項目,建成2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3個市級服務業集聚區、8個縣級服務業集聚區,實現服務業集聚發展。到2015年,實現年服務業增加值160億元,佔GDP比重達45%,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占整個服務業比重超過4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8億元;完成規模以上服務業投入83億元,實施服務業億元以上項目20個;服務業稅收15億元,重點納稅企業在現有「151550」基礎上翻番,實現「3030100」目標;服務業從業人員達30萬人,年接待遊客80萬人次。將射陽建成蘇北縣級金融高地、華東地區知名農產品物流集散基地,中國東部沿海旅遊勝地、江蘇東部沿海物流中心、蘇北地區新型服務業集聚區、江蘇後發地區科技發展與人才培訓基地,躋身鹽城地區服務業發展第一板塊,進入蘇北地區服務業發展第一方陣。

3.發展沿海經濟,積極涵養稅源。緊抓沿海開發戰略實施和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加快的機遇,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進一步提升財政對各類生產要素的保障能力,助推縣域經濟在後危機時期實現「彎道超越」,切實增強財政部門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進程中的貢獻份額。要抓住沿海開發機遇,完善港口經濟、海洋經濟、灘塗經濟規劃,妥善解決好分散型管理體制、掠奪式經營行為、趨同化產業結構、財政承擔高額投資債務等問題,通過政府政策引導,理順管理體制,明確機構職責,加強園區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努力發展港口、海洋與灘塗經濟,不斷增加全縣經濟總量,提高對財政貢獻份額。

(二)強化收入管理,不斷加大稅源監控力度

1.強化監督管理,開展財源清查。根據《預演算法》、《稅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縣情實際,建立縣級稅源台帳,加強財源稅源監管。掌握重點稅源單位的生產經營、技術改造、工程進度、實現稅利等情況,了解銀企、稅企關系和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分析研究依法強化財稅征管、公平稅負和優化納稅環境的政策措施。一是全面摸底與重點監控相結合。對縣級稅源,組織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和建帳管理,對納稅大戶、重點工程等重點納稅單位,建安營業稅等重點稅種,實行專人全程監控。二是匯總分析與預測分析相結合。對縣級稅源單位納稅情況,按月分季進行匯總分析,對重點工程、建安工程和酒店、娛樂業等,依據科學方法進行測算分析。三是部門協調與依法征管相結合。落實收入征管部門依法征管責任制,建立財政、審計、監察、經濟主管部門、行政企事業單位全方位依法協稅護稅機制。四是行政督查與建章建制相結合。對重點稅種、易流失稅種,財政、稅務、審計和監察部門組織開展專項治理和清查,針對財稅征管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措施。

2.強化稅源監管,加大征管力度。採取多種手段和方式,對重點財源稅源單位進行全過程動態監管。一是全面摸清稅源狀況。對屬於財政收入范圍的納稅單位年度生產經營、投資計劃和利稅效益等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進行跟蹤建賬管理。二是建立稅源監控網路。選擇一批骨幹工商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分別實行分月重點監控,建立專人聯系制度和科室聯系制度,實行分月匯總重點監控。三是實行行業測算監控。對酒店、娛樂業等財務核算不健全、調查核實難度大的納稅單位,採取對其日常營業情況調查估算的辦法,科學測算每月和全年營業收入、應納稅收情況和稅收實際繳庫情況。四是建立定期通報制度。每月召開重點稅源企業聯系人碰頭會,通報企業生產經營、工程進度和稅收入庫情況,形成月度重點稅源企業稅收進度匯總表。五是分析經濟運行情況。對稅源單位的生產經營、工程進度、技術改造、實現利稅等進度情況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每季度進行一次分析,每半年進行一次小結,年終進行全面總結分析。六是建立掛鉤聯系制度。抽調一批熟悉稅收政策和企業財務的業務骨幹,分工負責重點稅源企業和項目,每月深入聯系企業和項目至少一次,及時掌握有關主要財務指標進度。

3.強化動態征管,確保應收盡收。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強化稅收徵收管理工作。一是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加強與國稅、地稅等財稅征管部門的工作聯系和信息反饋,及時掌握稅收執行情況、稅收明細賬、重點監控稅源情況以及城市建設、房產、土地交易情況資料,及時向國稅、地稅等徵收機關反饋企業和工程進度變化情況及有關問題。聯合監察、審計等部門加強對稅收政策和依法納稅的檢查監督,行政和企事業單位增強依法協稅護稅、代扣代繳和依法納稅意識,認真履行有關法定義務。二是制定稅源征管措施。制定出台建安稅收協稅護稅具體辦法,切實加強建安稅收的依法征管,明確建設單位協稅護稅義務,列入收支兩條線檢查重要范圍。對不按規定認真履行代扣代繳責任,造成建安稅收流失的,嚴肅追究建設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並相應從建設單位的預算資金或預算外資金中予以扣繳。三是加大稅務稽查力度。建立新型稅務稽查體制的要求,調整稅務稽查機構職責,加強內部管理和規范化建設,完善稅務稽查制度,加大對偷稅、逃稅、騙稅等稅務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嚴肅查處典型案件,不斷增強稅務稽查的威懾力。

(三)注重精細管理,提升財政財務監管質效

一是扎實做好財政精細化管理工作。按照「創特色、規范化、鑄品牌」的要求,全面提升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財稅網路平台建設,強化對財政收入的實時監控,全面維護財政收入的真實性。按照財政部「將所有非稅收入全部納入綜合預算管理」的規定,全面加快非稅收入征管和統籌步伐,進一步提升全縣財力的完整性和預算編制的可靠性,制定操作性強的非稅收入徵收管理考核辦法,不斷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是著力提高預算編制規范化水平。繼續完善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資產管理及政府采購相結合的機制。健全涵蓋預算單位基礎信息及財政管理業務基本信息的動態資料庫,實現綜合業務部門共享信息、分管業務部門對口管理的財政數據信息管理機制,全面推進綜合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2011年起,要在預算執行方面進行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探索,全面建立預算執行與預算編制互動機制,將預算執行的主體責任落實到部門單位,增強部門的績效觀念和效率意識,努力形成預算執行合力;規范追加預算管理新途徑,增強預算執行的時效性和均衡性。進一步擴大向人大報送部門預算的范圍,逐步細化報送人大審議的預算,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化程度,自覺接受人大、審計及社會各界對預算管理、執行的監督。同時,逐步建立預算支出績效考評機制,推進績效考評和財政投資評審改革試點,加強績效考評結果運用,增強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三是努力健全監督科學化機制。認真履行財政財務監管職能,狠抓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資金撥付和決算審查等關鍵環節,逐步構建與公共財政相匹配的財政監管機制。認真梳理近年來財政專項資金監管、「小金庫」治理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著力創新和完善財政財務監管措施。進一步發揮會計集中核算監管平台作用和財政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從經費報支基礎抓起,下大氣力遏制亂支濫報行為,力爭會議費、招待費和出國經費實現零增長;從國家擴內需保增長、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以及重點工程建設資金和民政、社保等專項資金使用等重點方面抓起,堅決制止挪用、濫用專項資金行為發生。同時,逐步建立鎮區鎮財政監督約束機制,將財政監管職責覆蓋到鎮區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

(四)關注民生建設,提高社會和諧幸福指數

一是提升財政保障能力。按照公共財政的理念,建立新增財力重點投向民生的長效機制,確保財政對民生的投入逐年增長,努力實現社會保障的廣覆蓋,致力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奮力提升社會的和諧度。配合做好衛生、非義務教育、農口等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工作,積極支持鎮(區)機構改革,力保各項改革順利到位,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調整完善縣對鎮財政體制,合理分擔新增支出,增強縣級財政保障能力。積極支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和鎮(區)機構改革,建立村級經費保障逐年增長機制。

二是建立保障補貼增長機制。全面落實社會保障對象待遇自然增長機制,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民政對象、新農合和「新農保」實施水平,進一步構建全覆蓋的社會保障機制,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三是支持社會事業持續發展。按照資源要素優先向農村配置的原則,加大衛生基礎設施投入,改善鎮村醫療服務條件;支持醫療衛生體制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省級試點改革,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按照「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的辦法,科學制定基本葯物制度財政補助辦法,對基層衛生院財務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繼續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公平化水平。

(五)規范資金運作,促進金融擔保工作提速

一是進一步尋求信用擔保工作新突破。通過資本注入和建立風險補償機制等方式,將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增至2億元以上,進一步增強擔保能力。全面建立內控機制,創新擔保和反擔保措施,強化風險控制,促進持續發展。進一步完善信用擔保、再擔保體系,落實好財政性存款與信貸規模掛鉤的激勵政策,科學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增加信貸投放。將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崑山農商行等新進入鹽城的金融機構全部納入擔保合作范圍,穩妥開拓市場,提升擔保能力。

二是進一步尋求防範金融風險新突破。針對全縣金融性事務不斷增加的實際,切實加強對各類融資工作的外部監管,規范鎮、村舉債行為,嚴禁各類政府性借資和集資行為,規范政府擔保行為,有效防範和規避金融及債務風險。同時,進一步做大做實現有融資平台,完善投融資內部管理制度,促進投融資工作的健康發展。

三是進一步尋求國有資產監管新突破。進一步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出租審批制度,處置、出租收入都要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要求,逐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統一集中管理、統一對外經營、統一收益分配。規范全縣范圍內土地經營工作,加強土地出讓收益使用管理,按照責、權、利統一的原則,合理確定土地出讓收益分配關系,促進土地經營健康有序運行。

(六)完善管理體系,不斷推進改革創新力度

一是推進財政投資評審改革。隨著我縣財政各項工作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將財政評審環節納入制度設計,明確在項目支出的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決算審批環節上設立事先評審的程序;確定應納入評審的項目范圍,規定評審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評審機構在評審環節的職責等,使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節約財政資金。

二是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運用信息化手段,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抓住資金運行的有序、可控、安全、高效要點,形成功能齊全、流程科學、操作規范、運行高效的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提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層次,所有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性資金全部納入改革范圍。逐步推行政府會計集中監管改革,建立財務數據「大集中」單位會計集中監管系統,實現從資金支付到財政核算的全程監管。

三是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要建立供應商的競爭機制和采購代理機構的競爭機制,以及采購人、供應商、代理機構、管理機構之間的制約機制,逐步規范采購市場秩序;要推進操作執行規范管理,建立科學的采購運行機制;要創新監管方式,建立監督有力的動態監控體系;要堅持采購規模和效益並重,健全采購方式;要加大電子化采購平台,建立統一的政府采購管理交易系統。努力實現采購管理精細化、采購行為規范化、采購權責明晰化、采購監督科學化、采購手段電子化以及采購人員專業化。

(七)加強「兩基」建設,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一要加強讀書學習,打造學習型團隊。加強讀書學習、開展調查研究,著力克服本領危機和知識恐慌,按照「分層推進、分類指導、分步推進」的原則,制訂財政幹部年度培訓計劃和五年規劃,全面啟動對機關科室、基層財政所負責人和新進人員崗位培訓工作,大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財政幹部隊伍。

二要強化服務意識,打造效能型機關。進一步鞏固近年來開展的「機關效能建設」、「三服務」和掛鉤結對等活動成果,牢固確立財政部門就是服務部門、每個財政工作崗位就是服務崗位的理念,依靠建立的各項長效機制,切實將財政系統打造成全縣「辦事最快、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部門。

三要依靠文化引領,打造品牌型財政。大力開展創建「六型」機關活動,即學習型、務實型、創新型、廉潔型、節約型、和諧型機關,注重培育財政幹部「激情執著、勇於創新、追求卓越、和諧包容」的團隊精神,養成「誠信、務實、高效、精細」的工作作風和「文明、規范、端莊、整潔」的行為習慣,真正做到一身正氣為人,一塵不染理財,促進「構建和諧財政,打造魅力品牌」目標實現。

四要推進廉政建設,打造勤廉型隊伍。從財政系統內外,乃至身邊發生的一系列黨員幹部違紀違規的現象中汲取教訓,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制,健全財政部門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全面構建具有財政部門特色的「為民、務實、創新、團結、清廉」廉政文化,加大政務公開和權力陽光運行力度,做到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明,在全系統進一步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確保財政資金和財政幹部「雙安全」。

③ 如何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專項資金是由財政預算安排,明確指定專項用於一個行業、一個系統、一個地方或某類專項工作且有指定用途、專款專用、專門管理和核算的財政性資金。財政專項資金在加強政權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產和生活條件,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樹立以法理財觀念
項目單位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統籌處理好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系,做好理財用財的文章,帶頭執行財經紀律,不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用財。以財政違法行為處罰條例的宣傳為契機,轉變專項資金的管理觀念,提高對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二)健全和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學的、對各個項目主體既有約束又有獎懲的激勵制約機制。將專項資金的范圍、預算編制與執行、項目合同方法、支出范圍標准績效預算管理、項目監督機制、獎懲措施等有關專項資金問題以制度化的形式確定下來。建立從政策控制、過程式控制制到效率控制的支出控制機制。出台關於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若干規定,確定總體原則;在此基礎上,再制定特定項目資金的具體管理辦法,一個專項資金一個管理辦法,以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框架,保證專項資金在監督、管理中有制度可依。

(三)創新財政專項資金監管方式
一是建立兩個層面的財政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發改委、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為主體參與、各行業主管部門有項目就參與的專項資金項目財政監督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各自掌握的項目信息,解決部門協調中存在的問題,便於各部門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避免項目多頭上報等情況的出現。同時,在財政部門內部,建立各職能股室參與的財政監督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各自掌握的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以加強對項目資金的事前、事中監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堅持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實行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控。財政部門要改變過去的事後財政監督方式,將監督的重心向事前、事中前移,要創新檢查方式,建立內部制約監督機制,明確各自監督職責,達到有效監控的目的。三是依託金財工程,實現網上查賬,更新監督手段,採用先進的監督管理軟體,實現對專項資金從資金撥付、使用、決算、績效評價的全過程監督。

(四)抓好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對資金使用實施「跟蹤問效」,進一步明確管理部門及用款單位的責任,驗證和考核預算分配目標的完成情況,保證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提高資金分配的科學性、有效性。二是建立完善績效評價工作制度。要求項目承建單位在規定期限內向主管部門書面報告資金使用情況,主管部門匯總後報財政部門。財政部門、主管部門結合項目決算、驗收等工作,建立健全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考評制度和績效考評檔案,提高財政監督的技術含量和工作效率。通過制定相關指標和標准,對項目抽樣檢查評價,對承擔單位進行量化打分,為今後專項資金管理提供可靠依據。三是加強評價結論即評價等次的應用,將部門預算安排與評價等次掛鉤。對績效結果為優良的,在安排預算時給予優先考慮,並予以重點支持;對績效差劣的,暫停安排資金,並停止已安排資金的撥付,實現資金安排與績效優劣真正掛鉤。

④ 日照文旅有哪些PPP頂目工程

摘要 為迎接高鐵時代,抓住發展高鐵經濟的重大機遇,日照市前瞻性地啟動奎山綜合客運站和日照綜合客運站建設,打造連接鐵路、公路、航空、市內交通的重要樞紐,帶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促進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

⑤ 後置資金什麼意思

摘要 財政優先支持民生和產業,對傳統基建投資支持下降;而項目質量、債務壓力等,決定了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有限。政策「退潮」下,財政重在「三保」、加快推動產業轉型等,一般財政投向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明顯增加,專項債投向社會事業等領域佔比上升、基建相關佔比下降。項目質量、債務壓制等,使得財政資金撬動的杠桿有限,例如專項債項目的募資,90%以上來自專項債和財政資本金。

⑥ 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國家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包括國家紅色旅遊專項資金、國家「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專項保護資金、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資金等。
1. 國家紅色旅遊專項資金
(1)紅色旅遊專項資金概況
紅色旅遊是一種以政府為主導的特殊的旅遊形式。我國紅色旅遊專項資金大多數是由政府撥款扶持的,商業投資較少。
(2)申請條件和流程
紅色旅遊專項資金的申請單位需符合以下條件:
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的景區或景點;
必須有經過相關部門組織專家評審通過的紅色旅遊總體規劃;
景區有亟待解決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紅色旅遊專項資金申報流程:
2. 國家「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專項保護資金
(1)資金額度
根據《全國「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列入規劃的保護項目共178項,其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項目100項,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項目78項,經評估審核,基礎設施投資估算為20.5億元,需要中央補助投資為98947萬元。
(2)申報流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要求對本省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項目進行規劃;
從本省有關項目中遴選出符合規定、亟需加強保護和建設的項目,納入省「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規劃;
將選出的項目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3. 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資金
(1)資金概況
在保證遺產地真實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國家安排文化和自然遺產地專項基建資金,支持一批重大遺產地的搶救性工程,進一步改善資源保護條件。
(2)資金使用范圍
專項資金用於必要的看護和管理用房、消防設施、監控設施、環衛設施、監測巡查設施、必要的環境整治以及防範自然災害發生的工程等。
2007年國家啟動實施13個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項目,總投資3.75億元,國家投資2億元,地方配套17452萬元。
(三)省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
在中央的帶動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紛紛將旅遊作為經濟發展重點,從省級財政撥出一定資金建立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推動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
1.資金使用范圍
(1)支持對全省及地方旅遊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旅遊規劃的編制;
(2)支持重點旅遊項目的建設及特色旅遊項目的開發;
(3)支持有利於資源整合、區域聯動,對發揮整體效應有促進作用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4)支持旅遊信息化建設、旅遊人才的培養和旅遊院校的建設;
(5)支持有特色的重點旅遊商品的研發。
2.申報使用流程
以安徽省為例,安徽省2007年旅遊專項資金申報流程:
(四)市縣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
1. 概況
設置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的市縣主要集中在那些具有高品位旅遊資源、旅遊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地區政府都將工作重點轉向旅遊開發和建設,不僅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也從地方財政撥出一定資金設立本地旅遊發展專項資金。

⑦ 國家對旅遊項用地有哪些優惠政策

國家對旅遊項用地有以下優惠政策:

一、積極保障旅遊業發展用地供應

1、有效落實旅遊重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

按照資源和生態保護、文物安全、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在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符合相關規劃的旅遊項目,各地應按照項目建設時序,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依法辦理土地轉用、徵收或收回手續,積極組織實施土地供應。加大旅遊扶貧用地保障。

2、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廢棄地、邊遠海島等土地建設旅遊項目

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土地建設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對復墾利用垃圾場、廢棄礦山等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建設的旅遊項目,各地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支持政策,吸引社會投資,鼓勵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

3、依法實行用地分類管理制度

旅遊項目中,屬於永久性設施建設用地的,依法按建設用地管理;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不徵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由景區管理機構和經營主體與土地權利人依法協調種植、養殖、管護與旅遊經營關系。

4、多方式供應建設用地

旅遊相關建設項目用地中,用途單一且符合法定劃撥范圍的,可以劃撥方式供應;用途混合且包括經營性用途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其中影視城、仿古城等人造景觀用地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的「娛樂康體用地」辦理規劃手續,土地供應方式、價格、使用年限依法按旅遊用地確定。

景區內建設亭、台、棧道、廁所、步道、索道纜車等設施用地,可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其他建設用地」辦理規劃手續,參照公園用途辦理土地供應手續。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鼓勵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旅遊項目建設用地。

5、加大旅遊廁所用地保障力度

要高度重視旅遊廁所在旅遊業發展中的文明窗口地位和基本公共服務作用。新建、改建旅遊廁所及相關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遊廁所建設單位集中申請,按照法定報批程序集中統一辦理用地手續,各地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糞便處理設施,可以劃撥方式供應。支持在其他項目中配套建設旅遊廁所,可在供應其他項目建設用地時,將配建要求納入土地使用條件,土地供應後,由相關權利人依法明確旅遊廁所產權關系。

二、明確旅遊新業態用地政策

1、引導鄉村旅遊規范發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鄉村建設規劃、鄉和村莊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等相關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舉辦住宿、餐飲、停車場等旅遊接待服務企業。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管理辦法,城鎮和鄉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遊經營。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可依法通過承包經營流轉的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未利用地,從事與旅遊相關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支持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建設旅遊設施。

2、促進自駕車、房車營地旅遊有序發展

按照「市場導向、科學布局、合理開發、綠色運營」原則,加快制定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建設標准。新建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用地,應當滿足符合相關規劃、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完備、建築材料環保、建築風格色彩與當地自然人文環境協調等條件。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土地用途按旅館用地管理,按旅遊用地確定供應底價、供應方式和使用年限。

3、支持郵輪、遊艇旅遊優化發展

新建郵輪、遊艇碼頭用地實行有償使用。有償使用的郵輪、遊艇碼頭用地可採取協議方式供應。現有碼頭增設郵輪、遊艇停泊功能的,可保持現有土地權利類型不變;利用現有碼頭設施用地、房產增設住宿、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設施的,經批准可以協議方式辦理用地手續。

4、促進文化、研學旅遊發展

利用現有文化遺產、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文化、研學旅遊活動,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機構土地權利人利用現有房產興辦住宿、餐飲等旅遊接待設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權利類型不變;土地權利人申請辦理用地手續的,經批准可以協議方式辦理。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新建建築物、構築物,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

(7)財政資金杠桿撬動旅遊擴展閱讀

加強旅遊業用地服務監管的政策:

1、做好確權登記服務

各地要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體系要求,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堅持方便企業、方便群眾,減少辦證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改進服務質量,積極做好旅遊業發展用地等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依法明晰產權、保護權益,為旅遊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產權保障和融資條件。

2、建立部門共同監管機制

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旅遊資源開發,建設項目用地供應和使用管理應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及其他相關區域保護發展建設等規劃,不符合的,不得批准用地和供地。

新供旅遊項目用地,將環保設施建設、建築材料使用、建築風格協調等要求納入土地供應前置條件的,提出條件的政府部門應與土地使用權取得者簽訂相關建設活動協議書,並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要及時總結旅遊產業用地利用實踐情況,積極開展旅遊產業用地重大問題研究和探索創新。

3、嚴格旅遊業用地供應和利用監管

嚴格旅遊相關農用地、未利用地用途管制,未經依法批准,擅自改為建設用地的,依法追究責任。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出讓或變相出讓風景名勝區資源及其景區土地。規范土地供應行為,以協議方式供應土地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嚴格旅遊項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遊項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不得批准。嚴格相關旅遊設施用地改變用途管理,土地供應合同中應明確約定,整宗或部分改變用途,用於商品住宅等其他經營項目的,應由政府收回,重新依法供應。

⑧ 如何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有很多途徑:
一是優化支出結構。好鋼用在刃上,重點保證科技、教育、農業支出的法定增長,重點保民生,支持社會保障體系。
二是加強日常跟蹤監督,做到專款專用。防止挪用、擠占、套取,防止資金浪費。
三是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盡可能避免造成資金滯留。
四是改革資金管理辦法。如實行國庫直接支付、政府采購、投資評審等。
五是開展資金績效評價。通過績效評估,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和完善。
六是實行獎補政策。項目績效評價較高的予以獎勵。
七是整合資金,形成拳頭。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拉動民間資金投入相關領域。

⑨ 財政旅遊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財政旅遊資金(以下簡稱旅遊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旅遊資金的宏觀導向和激勵作用,根據財政部預算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暫行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指旅遊資金包括:旅遊事業費、旅遊發展基金(含利息收入)、預算安排的其他旅遊專項資金。第三條旅遊事業費的來源:
(一)中央財政預算撥款;
(二)以前年度旅遊資金結余。第四條旅遊事業費的使用原則:
(一)量入為出,保證重點,兼顧一般;
(二)注重資金使用效益;
(三)專款專用,余額結轉使用。第五條旅遊事業費的使用范圍:
旅遊事業費的使用對象為中央有關部門。
(一)旅遊產品開發經費:包括開發旅遊商品、旅遊線路、旅遊資源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
(二)主題促銷活動經費:包括在國內舉辦重大主題促銷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三)駐外辦事處宣傳經費:包括在境外中介媒體的廣告宣傳、旅遊產品說明會、業務活動等費用;
(四)宣傳品製作費:包括旅遊音像製品、旅遊宣傳畫冊、旅遊導游圖、旅遊紀念品等;
(五)宣傳設施購置費:包括購買錄音、錄像及投放影設備等;
(六)出國參展費:包括參加國際博覽會、展銷會所發生的場地租用費、展台製作費、展品運輸費、參展人員食宿雜費等;
(七)海外促銷費:包括赴境外與境外旅行商或當地政府舉行小型座談會、產品說明會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
(八)外國記者接待費:包括為宣傳我國整體旅遊形象或介紹新的旅遊產品(線路),邀請外國記者到中國采訪所發生的有關費用;
(九)教育培訓費:包括舉辦國內外旅遊管理幹部培訓班或邀請國外專家到中國講座等所發生的費用;
(十)行業標准化管理費:包括業務調研、組織專業教材編寫及資格考試、飯店及遊船星級評定、旅行社年審、旅遊整體規劃設計、旅遊安全協調、精神文明建設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
(十一)統計調查費:包括開展旅遊行業統計調查所發生的有關費用;
(十二)事業單位經費補貼:包括補助旅遊事業單位業務經費;
(十三)其他費用。第六條旅遊事業費的管理:
(一)財政部通過對旅遊事業費使用情況的經常檢查和預決算的審核批復,加強對旅遊事業費的監督和管理,各用款單位必須在每年第一季度將預算報財政部,財政部進行審核批復。預算一經下達,各單位不得突破,如遇重大活動需追回經費,用款單位須有專門申請預算追加報告,經批准後,用款單位方能使用。
(二)各用款單位應於每年第一季度末將上一年度旅遊事業費的費用情況向財政部編報決算。
(三)財政部在加強日常財務監督檢查的基礎上,結合決算審批工作,每年對旅遊事業費的使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審核,發現有不符合財政法規的,有權予以糾正;情節嚴重的,按《國務院關於違反財政法規處罰暫行規定的通知》進行處理。第七條旅遊發展基金的來源:
(一)從乘坐國際和地區航班出境的中外旅客繳納的機場管理建設費中提取;
(二)旅遊發展基金存款利息收入。第八條旅遊發展基金主要用於彌補旅遊事業費不足,旅遊項目資金補貼和旅遊財務管理人員培訓。第九條彌補旅遊事業費不足:
(一)旅遊發展基金彌補旅遊事業費不足主要指彌補旅遊事業費經常性支出不足及旅遊專項支出。經常性支出包括主題促銷活動經費、旅遊產品開發經費、宣傳品製作費、出國參展及海外促銷經費、旅遊駐外辦事處經費等;專項支出指為完成專項或特定項目,發生數額大而又未列入年度預算的支出項目。
(二)各用款單位必須於每年第一季度末將彌補旅遊事業費經常性支出的旅遊發展基金一並編入上報財政部的旅遊事業費預算中。經常性支出,財政部根據年初下達的旅遊事業費預算按季度進行撥款。專項性支出,由用款單位按項目實際需要單獨提出申請,經財政部審核同意後批復撥款。各用款單位對專項支出應當嚴格按照批準的項目和用途使用,不得任意改變項目內容和擴大使用范圍,同時按照規定及時向財政部報送專項支出情況表和文字報告,並接受財政部的檢查和監督。
(三)各用款單位應於每年第一季度末將上一年度彌補旅遊事業費的旅遊發展基金使用情況,包括經常性支出和專項支出,編入報送財政部的年度旅遊事業費決算。

⑩ 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

主體功能區是基於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等,將特定區域確定為特定主體功能定位類型的一種空間單元。《綱要》提出,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這是在區域發展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新思路、新舉措,對於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體現了以人為本謀發展的理念,打破了長期以來把做大一個地區經濟總量作為出發點和唯一目標來縮小地區差距的觀念。明確了縮小地區差距的導向,主要不是縮小地區間經濟總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個地區的經濟總量排名提升,而是縮小地區間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務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從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都享有大體相當的生活水平。
二是體現了尊重自然規律謀發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區域都要加大經濟開發力度的思維定式。我國區域之間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差異較大,特別是相當一部分國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並不適合大規模地集聚經濟,大規模地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在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上,有些區域要承擔發展經濟、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撐全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有些區域要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功能,對於這些區域,「發展」的含義主要不是作大經濟總量,而是保護好自然生態。這樣,才能既遵循經濟規律,也遵循自然規律,實現既快又好的發展。
三是體現了突破行政區謀發展的理念,改變了完全按行政區制定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的思想方法。我國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同,集聚經濟和人口的能力不同,發展的內涵和要求也應該不同,對不同主體功能區的評價內容和重點也應不同。只有採取突破現有體制障礙和政策約束的新舉措,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指標,才能使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指標更加科學,才能科學引導區域協調發展。
四是體現了長遠戰略思維,改變了過於追求短期發展成效的觀念。未來幾十年,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將有幾億農村人口進入非農產業就業,進入城市居住。在這種與經濟結構調整相伴的空間結構急劇變動的歷史時期,我國區域發展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富有前瞻性地謀劃好我國未來十幾億人口、幾十萬億經濟在國土空間上的分布,主動引導經濟布局、人口分布與資源環境相適應,協調好地域空間有限性與需求無限性的矛盾,對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與生存極為重要。(發展改革委提供)
競爭性分配:競標資金更是競標發展思路
投影演示、演講、答辯、總結……市長們紛紛走上「PK台」,競標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資金。
清遠市通過參加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專項資金競爭項目,爭取到省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專項資金3100萬元,改善了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設施條件。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說,在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下,政府財政投入對地方經濟發展和引導產業轉型升級起著關鍵作用。廣東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打破財政資金分配「平均用力」,讓財政資金這塊有限的蛋糕「喂飽了更多的胃」。
競標資金,更是競標發展思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中標市還是未中標市都是贏家。配合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的實施,競爭性分配方式在用於支持欠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的75億元產業轉移扶持資金上先行先試:採用招投標的競爭性方式,分五批、每批安排15億元,擇優扶持三個欠發達地區示範性產業轉移園區建設。
為保障資金分配更公平、更科學,廣東根據項目技術、專業的特點建設專家庫,正式評審時通過抽簽決定評審專家,並要求參與評審專家簽署承諾書,保證評審公平。評審過程充分引入媒體監督和部門監督,開展「陽光評審」「透明評審」。
財政資金不是「唐僧肉」,爭到錢只是第一步,按照競標時的承諾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才是更為艱巨的任務。對此,廣東省建立了資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的績效評價制度,對資金使用實施全程追蹤問效、問責機制。如在實施「省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過程中,廣東省財政廳定期組織考評農業綜合開發縣的工作績效,績效差的被予以暫停或取消開發縣資格。
「四兩撥千斤」:公共財政管理正在破題
作為河源產業轉移園的首任負責人,河源市常務副市長黃建中對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帶來的巨大變化深有感觸。
通過參與競標,河源市獲得了2批次、共10億元的產業轉移扶持資金。產業轉移扶持資金到達轉移園後,作為資本金注入園區開發建設單位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有限公司,使公司資產負債率從86%下降至50%以下。各金融機構因此上調公司的信用評級,先後與其達成16億元的貸款意向,緩解了園區開發建設的資金壓力。
同樣是欠發達地區市,獲得2批10億元產業扶持資金的梅州市也產生了巨大的裂變效應。曾經親歷過競標活動的梅州市委書記李嘉說:「扶持資金的滾動發展帶來巨大的放大效應,成為啟動梅州綠色崛起的強大引擎。」
目前,梅州工業園首期7.266平方公里開發已基本完成,園區水質凈化廠、企業服務中心等重點配套設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累計有進園企業130家,計劃投資總額230.29億元。
嘗到了甜頭的廣東人,開始將競爭性分配改革推廣到更多的財政資金領域。
2008-2009年,廣東共完成了22項省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試點,涉及10個省級部門近100億元省財政資金。
2010年,廣東財政對第一批扶持戰略性新興發展專項資金5.8億元進行競爭性分配。
2011年,廣東省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銀企合作專項資金;五年內統籌安排50億元,通過貸款貼息的方式,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競爭性分配機制正成為有力的「財政杠桿」,撬動區域經濟科學發展。「廣東省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資金」在實施競爭性分配後,各級財政對農業綜合開發的投入實現大幅增長;「民辦技工教育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極大地調動了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技工教育的積極性,1500萬元財政資金帶來了20倍的滾動投入;「省旅遊扶貧項目」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直接為1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說,作為一種新型、科學的分配文化,競爭性分配機制對財政管理改革的影響是深遠的。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形成了「倒逼機制」,有利於打破地方和部門傳統的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式,從「要我發展」向「我要發展」轉變。

閱讀全文

與財政資金杠桿撬動旅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通證券賬戶如何激活 瀏覽:200
民生銀行瑞贏理財安全嗎 瀏覽:947
株冶集團重組嗎 瀏覽:195
人名幣兌外匯 瀏覽:95
上市公司1季度報表披露時間 瀏覽:500
基金證券股票理財 瀏覽:471
上汽集團2013年銷售業績 瀏覽:853
山東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36
60秒操作貴金屬 瀏覽:495
露笑科技轉讓股份會什麼結果 瀏覽:99
招聘投資理財師 瀏覽:505
股票融資融券快到大財優配 瀏覽:174
12萬30天理財產品 瀏覽:964
華潤集體股票 瀏覽:683
macd指標詳解圖解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743
融資租賃的財務報表是什麼 瀏覽:171
王紅飛股票 瀏覽:884
近幾天匯率美元 瀏覽:217
貴金屬紀念幣首次發行 瀏覽:471
股指期貨是t加0嗎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