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日本何時匯率市場化

日本何時匯率市場化

發布時間:2022-11-29 15:05:09

『壹』 日本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對我國有何借鑒意義

日本的利率自由化過程對其他國家的利率自由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其基本特點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1)先國債、後其他品種;(2)先銀行同業,後銀行與客戶;(3)先長期利率後短期利率;(4)先大額交易後小額交易。

1997年4月,日本大藏省正式批准:各商業銀行承購的國債可以在持有一段時間後上市銷售。經過17年努力,到1994年10月,日本已放開全部利率管制,實現了利率完全市場化。來了完成這一艱難而必要的金融自由化過程,日本大概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

1、放開利率管制的第一步:國債交易利率和發行利率的自由化

日本經濟在低利率水平和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政策的支持下獲得迅速發展。但是,1974年之後,隨著日本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經濟結構和資金供需結構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戰後初期形成的以"四疊半"(意為狹窄)利率為主要特徵的管制體系已不適應這種經濟現狀了。日本政府為刺激經濟增長,財政支出日漸增選增加,政府成為當時社會資金最主要的需求者。培育和深化非間接金融中介市場的條件已初步具備。1975年,日本政府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再度發行赤字國債(第一次是1965年)。此後,便一發不可收,國債發行規模愈來愈大。1977年4月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允許國債的自由上市流通。第二年開始了以招標方式來發行中期國債。這樣,國債的發行和交易便首先從中期國債開了利率自由化的先河。

2、放開利率管制第二步:豐富短期資金市場交易品種

在1978年4月,日本銀行允許銀行拆借利率彈性化(在此以前,同業拆借適用於全體交易利率是基於拆出方和拆入方達成一致的統一利率,適用於全體交易參加者,並於交易的前一天予以明確確定),6月又允許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1個月以後)利率自由化。這樣,銀行間市場利率的自由化首先實現了。

3、放開利率管理的第三步:交易品種小額化,將自由利率從大額交易導入小額交易

實現徹底的利率自由化是要最終放開對普通存貨利率的管制,實現自由化,如何在已完成利率自由化的貨幣市場與普通存款市場之間實現對接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日本政府採取的辦法是通過逐漸降低已實現自由化利率交易品種的交易單位,逐步擴大范圍,最後全部取消利率管制。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貨幣當局逐級降低了CD(大額可轉讓存單)的發行單位和減少了大額定期存款的起始存入額,逐步實現了由管制利率到自由利率的過渡。

在存款利率逐步自由化的同時,貨款利率自由化也在進行之中。由於城市銀行以自由利率籌資比重的上升,如果貸款利率不隨之調整,銀行經營將難以為繼。1989年1月,三菱銀行引進一種短期優惠貸款利率,改變了先前在官定利率基礎上加一個小幅利差決定貸款利率的做法,而改為在籌取資金的基礎利率之上加百分之一形成貸款利率的做法。籌資的基礎利率是在銀行四種資金來源基礎上加權平均而得,這四種資金來源是:(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可轉讓存款;(4)銀行間市場拆借資金。由於後兩種是自由市場利率資金,所以,貸款資金利率已部分實現自由化。隨著後兩部分資金在總籌資中比重的增加,貸款利率的自由化程度也相應提高。

4、放開利率管制的第四步:

在上述基礎上,日本實質上己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之後需要的只是一個法律形式的確認而已。1991年7月,日本銀行停止"窗口指導"的實施;1993年6月,定期存款利率自由化,同年10月活期存款利率自由化,1994年10月,利率完全自由化,至此日本利率自由化劃上了-一個較完滿的句號。

『貳』 二戰美元與日幣匯率

二戰時美元和日元,中國錢幣兌換比例 - :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無法估計怎麼兌換是最劃算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參考當前的匯率(2015-09-15):1日元=0.0530人民幣元,1人民幣元=18.8516日元;1日元=0.0083美元.途徑:網路輸入"兌換人民幣匯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兌換比例;

日元 美元匯率 二戰後 - : 二戰後,日元的匯率主要可以分為倆個階段,一個是固定匯率制,即二戰之後到1970年左右,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基本上固定在360比1的水平;另一個是浮動匯率制,自1971年開始,日元兌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即所謂的匯率市場化,基本上...

二戰時的日元摺合多少美元 - : 有100個億當時日本的經濟比現在好,那個時候通脹膨貨很小

二戰後某國際文件規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法定匯率上下各1%的幅度內波動.若市場匯率超過法定匯率1%的波動幅度,各國政府有義務... - :[選項] A. 促進了二戰後國際貿易的均衡發展 B. 有利於穩定世界金融貨幣的秩序 C. 確立了各國貨幣與黃金直接掛勾制度 D. 確立美國干涉各國貨幣匯率先例

二戰時的一美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美元?緊急! - :[答案] 二戰時期1盎司黃金35美刀,現在1盎司黃金1585美金,自己比一下就清楚了,1:45.286.

抗日戰爭時期日元與美元的比值 - : 1931年英國取消金本位,日本在12月17日取消1932年6月,1美元=3.33日元1932年底,1美元=5日元1934年,1美元=3.45日元(100円=29美元)1941年,1美元=4.2日元(昭和16年)戰後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1949年,1美元=360日元,開始固定匯率制度.http://ke..com/link?url=P2djPUKd5mN9XpGt8HMiC-_Wa#4

二戰後日本對美元匯率上升的原因 - : 因為在全世界各地的日本公司將資金匯回日本本土,這樣造成了對日元的大量需求而大幅升值.

二戰時期一美元換多少人民幣 - : 二戰時期沒有人民幣,中國的法定貨幣為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1936年5月經中美政府協商,法幣與美元掛鉤,100法幣=30美元.

抗戰時期美金的匯率是多少? - : 1、抗戰時期美金值錢,但是中國人民幣也值錢;2、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3、參考當前的匯率(2015-09-20 ):1美元=6.3628人民幣元;1人民幣元=0.1572美元.

二戰前一百五萬日元值多少錢? - : 幾個階段有據可查的第一階段是20年代,井上的財政改革,搞金本位,決定日元和國際貨幣接軌當時井上決定的匯率是100日元兌49美元,可這個高於實際匯率,於是金融大鱷興風作浪,大量套購,然後換取黃金,日本虧了3億日元(當時1日元等於750毫克黃金),日元只能脫落金本位,回到浮動匯率,日元與美元的比價是100比21,比接軌時跌掉了一半.到了31年918之後,日本獲得了東北,紡織業大發展,一舉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紡織國,經濟好轉,匯率開始上升在二戰爆發前,日元和美元的比率大致維持在2:1之間

『叄』 匯率市場化的什麼是匯率市場化

如果說利率市場化是深化市場經濟改革在國內資金市場上的必然反應,匯率市場化則是我國主動參與國際范圍內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新中國成立後先是學習蘇聯採用了依靠要素投入,首先是資本要素(投資)驅動經濟的粗放增長模式,改革開放後是模仿日本的出口導向型模式,採取「出口導向」的國家對外經濟政策,用出口需求彌補由要素驅動造成的消費和內需不足,總體上是以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粗放增長方式。
要素價格的嚴重扭曲鼓勵高資源投入、低經濟效率項目的擴張。要素價格定得過低;為了支持出口導向的政策,本幣的匯率由進口替代時的本幣高估轉為低估。如果說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以偏離市場供求的匯率政策支持特定的經濟發展目標還可以理解的話,在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這種政策無論如何已經難以為繼。國際金融危機更是使我國的出口導向政策既不可能(需求限制),也缺乏吸引力(外匯儲備縮水)。
實際上我國的匯率市場化改革已經開始。2012年央行把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浮動幅度由5‰擴大至1%,並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推出人民幣對日元直接交易。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已經累計升值超過30%,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率由2007年峰值的10%降至目前的不到3%的水平。

『肆』 20萬日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20萬日元是多少人民幣

截止2020年7月12日

13095.6902人民幣元

1日元=0.06548人民幣

1人民幣=15.2722日元

日元經常用來當做避險貨幣。因為日本不僅官方擁有世界第二大規模的美元儲備,民間也擁有大量美元債權,雄厚的儲備和債權意味著做空日元的難度極大;雖然日本國內債務繁重,但外債規模極小,因而日本政府一直享有很高的信用評級,因風險事件導致對外違約的概率較小;

(4)日本何時匯率市場化擴展閱讀:

日本經濟雖然低迷不振,但總體穩定,起伏不大,經濟基礎較好,創新能力較強;日本基本很少外債;長期低預期年化利率政策,日本預期年化利率已經低無可低,決定了日元已經降無可降了;世界第二儲備大國,給日元堅挺以有力支撐。

另一個最大的優勢是,日元匯率完全市場化,日元完全自由流動與兌換,流動性非常之強。一種貨幣即時變現兌換能力強弱是國際資本決定是否持有的重要因素。還需要關注的是,日本處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島嶼上,受地緣政治影響因素基本不存在,大的地緣政治風波風險基本波及不到日本。

『伍』 試述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建國初期,為迅速集中資源、重建經濟,穩定物價,國家對利率進行了嚴格管理,並靈活調整利率水平、實行差別利率,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的恢復。

文革期間,受對利率認識的局限和左的思想的影響,利息被看作某種資本主義的東西,利率管理也向簡化檔次、降低水平的方向發展,利率在國民經濟中的調控作用不斷弱化,但利率集中管理的體制仍然沒有改變。

1978年以後,隨著經濟建設中心地位的確立,國民經濟管理逐步由實物管理轉向價值管理,調控方式逐步由以指令性計劃為主的直接控制轉向以經濟手段為主的間接調控,利率在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中的重要性重新顯現出來,利率管理體制也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1988年10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加強利率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首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利率管理進行了專門規范,初步明確了人民銀行利率管理的主體地位和管理范圍。1990年人民銀行下發了《利率管理暫行規定》,對人民銀行利率管理的職責范圍進行了全面的界定,並明確了人民銀行各級機構在利率管理中的職責。此時,人民銀行對利率管理的范圍覆蓋了幾乎涉及所有資金價格和對計息規則的管理。在完善利率管理制度的同時,通過適度擴大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和下放利率浮動權的形式,對利率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了積極嘗試。

1996年隨著統一的銀行間市場的建立,利率管理體制改革邁上了新台階。金融機構間的批發業務利率逐步放開,人民銀行管理的利率范圍不斷縮小,利率管理種類不斷簡化;人民銀行針對不同性質資金和不同行業制定的差別利率政策逐步減少,利率管理承擔的財政職能逐步弱化,而對宏觀經濟靈活調控的職能不斷增強。1998-1999年人民銀行連續三次擴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的浮動幅度,並統一了不同期限檔次利率的浮動政策,使金融機構的定價權逐步擴大。

1999年3月2日,人民銀行修訂並下發了《人民幣利率管理規定》,強調了利率杠桿對國民經濟的調節作用,進一步簡化了利率管理的種類,明確了人民銀行利率管理和金融機構自定利率的范圍。使利率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以規范的形式明確下來。目前,我國利率管理基本上是在該《規定》的框架內進行。

在外幣利率管理方面,1984年以來,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銀行公布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2000年,人民銀行改革了外幣利率管理體制,放開了境內外幣貸款利率和300萬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幣)以上的大額存款利率,300萬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幣)以下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由人民銀行對外公布。2002年3月,人民銀行統一了中、外資金融機構外幣利率管理政策。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境內中國居民的小額外幣存款,納入人民銀行現行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管理范圍,實現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外幣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回顧1996年以來利率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國人民銀行累計放開、歸並或取消的本、外幣利率管理種類為114種,目前,人民銀行尚管理的本外幣利率種類有34種。今後,隨著金融機構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人民銀行將不斷完善利率管理,擴大金融機構的利率定價自主權,並通過人民銀行的間接調控,引導利率進一步發揮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作用。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

利率其實就是資本的價格,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基礎。在市場經濟中,資本是連接生產、銷售、消費等環節的基本要素,利率提高,資金就會流向銀行,導致消費和投資下降,經濟增長速度就要放緩;反之,資金就會倒流,消費和投資就要擴張,經濟增速就將加快。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在價格領域,尤其在商品價格領域的改革是有目共睹的,但利率仍然受到管制。

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利率市場化已經成為了金融市場改革的主要內容。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它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引導,各種利率保持合理利益和分層有效傳導的利率體系。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產業走向市場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國民經濟運行體制轉變到市場經濟上來的基本標志之一。中國要實現對外開放,參與經濟和金融的全球化,必須將人民幣利率問題、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匯率問題、資本項目開放問題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如果國際資本完全開放,匯率就應該自由化,這必然要求人民幣利率市場化,以調節匯率。而利率是金融市場適應開放形勢的核心要素,為適應這一開放形勢,我國現行的利率體系走向市場是多方面外部因素作用而成的必然。

1.從國際實踐的角度來看。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上利率市場化已成趨勢,美國於1986年3月成功地實現了利率市場化,日本於1994年10月最終成功地實現了利率市場化。通過國際視角利率市場化的實踐、經驗與教訓的比較,已經證明利率市場化在實現內外均衡、保證金融資源優效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已被世界各國所採用。我國的國民經濟運行體制要轉變到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上來,就必須揚長避短,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的先進生產方式和管理經驗。

2.從加入WTO的角度看。一方面,中國加入WTO後,在5年後取消外資銀行開展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和客戶服務限制,並可以經營銀行零售業務,銀行業的所有業務將徹底放開。如此,中國的銀行將最先面臨外資銀行的空前挑戰。入世"後,在華外資企業和外資銀行可以到國際資本市場進行低成本融資,部分中資企業也可以向外資銀行融資,這就促使了本幣和外幣的融通以及國際資本的流入和流出,也加大了利率管制的難度。而另一方面,我國銀行業面對的現實情況是沉重的歷史包袱、高比例的不良資產、盈利能力差等,再加上中國人民銀行實行利率管制政策和欠發達的金融市場,這不利於商業銀行吸收大額存款和到資本市場去融資,從而提高了資金成本和降低了資本邊際效應,喪失了資本來源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商業銀行執行由中央銀行按期限長短確定的法定存貸款基準利率,貸款利率水平與貸款風險不相匹配,形成利率倒逼機制--銀行貸款利率偏低,創利空間狹小,加上以前高利率和保值儲蓄吸收的存款兌付,使應付息形成大量赤字,形成不少銀行實際虧損,從根本上制約了金融發展→金融創新→資本擴張→資本積累→資本再擴張的發展思想。面對內憂外患,中國銀行業又談何容易在加入WTO後與外資銀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展開新一輪較量,不在改革中"創新"就在競爭中"淘汰",為適應這一開放形勢,我國現行的利率體系走向市場化是勢所必然。

3.從外匯管理的角度看。從理論上說,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條件下,不僅境內和境外的外幣利率不應當存在穩定的利率差,而且人民幣利率和境內外幣利率和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之間也難以形成穩定的利率差。首先,如果境內外幣利率低於境外利率,必然推動境內外幣資金的外流。其次,人民幣利率和境內外外幣利率的差額,也會誘導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資金轉換和境內外的資金流動,特別是境內外幣利率與人民幣利率的差異,必然誘使居民在毋需承擔資本外逃的成本和風險的條件下設法將本幣轉換成外幣。這樣,本幣利率與境內外幣利率之間的穩定的利率差就難以存在。因此,有效的外匯管理是近年來,特別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保持人民幣利率、境內外幣利率和國際市場利率之間較大的、比較穩定的利率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外匯管制需要付出相當大的成本。國際經驗表明,目前還不存在一種在長期內持續有效的外匯管制政策措施。因此,通過外匯管制維持本外幣之間的穩定的利率差只能視為在特定經濟發展階級的特定政策的產物。隨著中國即將加入WTO,境內外資金流動的規模更大,流動方式更為復雜,繼續依靠簡單的外匯管制措施可能難以繼續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這個階段,不失時機去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在縮小本外幣利率差額的同時,也會減輕實施外匯管制的政策壓力,使得積極穩妥地放開更多的本外幣溝通的渠道成為可能。

4.從中小企業發展的角度看。我國的中小企業(包括國有中小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等)在GDP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中小企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產業升級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央最近提出給予中小企業"國民待遇原則",為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目前的利率管制政策,也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的要求。近幾年中國人民銀行雖然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的浮動幅度做過調整,但由於上浮幅度擴大,下浮幅度未變,結果是中小企業的借款成本仍大大高於大型企業,嚴重阻礙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正常發展。如何克服這一瓶頸,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成為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高科技企業發展與創新的助推器,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成為眾望所歸。

『陸』 匯率市場化是否意味著實現完全的浮動匯率

匯率市場化是指匯率有市場供求來決定,匯率市場化後,對應的匯率一定是浮動匯率。但並不意味著一定實現了完全的浮動匯率,因為只有不受政府幹預的匯率市場化對於的才是完全的浮動匯率,在如果存在政府幹預,就不能稱完全的浮動匯率,如人民幣匯率,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是一種非完全市場化兌換的貨幣。

『柒』 《廣場協議》對日本的經濟發展影響有多大

使得日本的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危機。日本經濟在此之前經歷了很大的繁榮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繁榮都是虛假的繁榮有著很大的泡沫這個協議的簽署使得房地產業一蹶不振出現了經濟危機。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在日元的快速升值,和房地產的泡沫化解。


隨著美元的升值製造出了經濟繁榮的假象。房地產的泡沫越來越大在數據上看日本經歷了高速的經濟發展,但是當房地產的泡沫破了以後大量的資產被拋售民眾手中的資產縮水,此後日本的經濟開始停滯不前。

『捌』 近年來,中美兩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存在的分歧是什麼為什麼說人民幣升值要堅持自己的步伐和節奏

匯率政策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主權,人民幣升值要堅持自己的步伐和節奏,人民幣升值空間已不大。

日元升值過快過猛損失慘重

周世儉首先談到,戰後日本就是在超低固定匯率的條件下出口猛增,日本的產品打遍天下無敵手,在1969年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實現了重新崛起。此後美國迫使日本實行浮動匯率,逼迫日元升值,到1995年4月,已從1971年12月的300日元兌1美元升到79日元兌1美元。

周世儉說,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都是有利有弊,利在有利於大家出國旅遊,有利於孩子出國留學,有利於到外國去買東西,有利於進口。曾經一度滿世界都是日本遊客,甚至有媒體驚呼日本在「購買」美國,但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情況下,挫傷了日本出口,日本開始出現股市泡沫、房地產泡沫,最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日本資金以巨虧的代價整個從美國撤回,最終是日本在這場「貨幣戰爭」中打了敗仗。

匯率調整應把握節奏

周世儉表示,人民幣匯率政策應當以日本為前車之鑒。他談到,人民幣匯率從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的1.5元人民幣兌1美元貶值到1994年8.7元人民幣兌1美元,這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其中適度的低匯率政策功不可沒。

2005年4月6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提案,要求人民幣匯率必須在6個月內升值27.5%。人民幣從2007年10月19日開始進入了加速升值的階段,短短9個月人民幣便升了11個點。這給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損失,2008年7月16日,人民幣停止升值,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19日,以此挽救外貿出口企業。不僅如此,人民幣升值還招來了境外熱錢的湧入。

匯率政策是國家經濟主權

「我早在2006年4月16日,就喊出了匯率政策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主權,不以別國的意志為轉移,貨幣的立場是要促進本國經濟發展,而不是有利於外國經濟的發展。」周世儉表示,中國要認真吸取日元大幅升值的慘痛教訓,日元升值最大的教訓是過快、過猛、過度。「人民幣升值要堅持自己的步伐和節奏,我國匯率改革實行的是主動性、堅定性和可控性三個原則,具體操作是窄幅波動。」

周世儉談到,今年下半年我國將恢復浮動匯率,加大人民幣彈性,目的是使之市場化,但不是一味的升值,人民幣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從2008年到現在,我們的外貿順差以每年減少一千億以上大幅度下降,並且去年我國的旅遊外匯60年來首次出現了逆差,周世儉由此判斷,未來人民幣升值的空間不大,充其量2個百分點。

『玖』 利率市場化是指什麼

利率市場化實施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活動中固有的缺乏監管以及各種市場實體決策的分散化和自主性,利率市和場化必須迅速制定一個普遍的市場規則。

有鑒於此,利率市場化和中央銀行應首先統一資金市場准入和退出規則,利率市場化的商業規則和競爭規則,利率市場化規定了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經濟手段,以及競爭的條件、范圍、對象和約束機制。利率市場化建立了有利於公平合理競爭的金融體系環境。

利率市場化的好處:有利於推動銀行的商業化改革,有利於提高央行的政策操作水平,有利於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功能。缺點:增加了利率波動的幅度和頻率;加大銀行的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加以及銀行的運營成本將無序競爭。

利率市場化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 利率市場化可以根據以下步驟完成。

第一步,首先放開外幣存貸款利率,然後放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第一步是擴大外幣利率浮動模式。目前,外幣貸款利率已經放開,商業銀行參照中國銀行利率制定;外幣存款的利率受國際貸款利率水平的制約。雖然利率市場化的水平不同,但不會大幅上漲。為了維護金融秩序,中央銀行有權進行協調和指導。

第二步:先放開銀行市場,即金融市場利率,然後放開銀行存貸款利率;

第三步:先放開存貸款,即貸款利率,利率市場化之後放開存款利率;

第四步;農村先於城市,也就是說,先開放農村的存貸款利率,再開放城市存貸款利率;

第五步:先大後小,即先放開大順存款利率,再放開小存款利率,因為小順存為居民儲蓄多且涉及面廣,所以利率市場化應該是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最後階段

利率市場化的意義是什麼?

1.利率市場化使後來的金融機構能夠使用靈活的利率來贏得客戶

2.利率市場化體現了市場經濟中的公平競爭原則

3.利率市場化能夠反映真實的供求關系,並避免在地下銀行放高利貸

4.利率市場化降低了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和系統性風險。

以上就是利率市場化的相關內容,相信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大家對於利率市場化有了一定的認識,還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利率的問題,可以關注贏家財富網。

『拾』 世界各國匯率制度的演變過程

匯率制度是指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匯率制度在匯率的確定,匯率的變動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回顧和了解匯率制度,可以使我們對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的波動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了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1、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幣作為貨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自由輸出入。在金本位體系下,兩國之間貨幣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例如一個英鎊的含金量為113.0015格林,而一個美元的含金量為23.22格林,則:

1英鎊=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不變,兩國貨幣的匯率就保持穩定。當然,這種固定匯率也要受外匯供求、國際收支的影響,但是匯率的波動僅限於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黃金輸送點是指匯價波動而引起黃金從一國輸出或輸入的界限。匯率波動的最高界限是鑄幣平價加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匯率波動的最低界限是鑄幣平價減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入點(Gold Import Point)。

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逆差,外匯匯率上漲超過黃金輸出點,將引起黃金外流,貨幣流通量減少,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從而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輸出增加,輸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反之,當國際收支發生順差時,外匯匯率下跌低於黃金輸入點,將引起黃金流入,貨幣流通量增加,物價上漲,輸出減少,輸入增加,最後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由於黃金輸送點和物價的機能作用,把匯率波動限制在有限的范圍內,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從而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未發生過升貶值波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停止黃金輸出入,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貨幣基本上沒有遵守一個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保障了國際貿易和信貸的安全,方便生產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的匯率風險,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但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5個同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開了「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合作機構(1945年12月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規定了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及解決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措施,從而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具體內容是:美國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例為1盎司黃金=35美元。其它貨幣按各自的含金量與美元掛鉤,確定其與美元的匯率。這就意味著其他國家貨幣都釘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只能在平價上下各1%的限度內波動,1971年12月後調整為平價上下2.25%波動,超過這個限度,各國中央銀行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保持匯率的穩定。只有在一國的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才允許貶值或升值。各會員國如需變更平價,必須事先通知基金組織,如果變動的幅度在舊平價的10%以下,基金組織應無異議;若超過10%,須取得基金組織同意後才能變更。如果在基金組織反對的情況下,會員國擅自變更貨幣平價,基金組織有權停止該會員國向基金組織借款的權利。

綜上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實質上是一種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它兼有固定匯率與彈性匯率的特點,即在短期內匯率要保持穩定,這類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但它又允許在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可以隨時調整,這類似彈性匯率。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盡管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了《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貶值,由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調整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

固定匯率制解體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與黃金儲備之間的矛盾造成的。貨幣間的匯兌平價只是戰後初期世界經濟形勢的反映,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高估美元,低估黃金,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特別是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

3、浮動匯率制度

一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大都釘住美元、日元、法國法郎等。

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後,各國原規定的貨幣法定含金量或與其他國家訂立紙幣的黃金平價,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國家匯率體系趨向復雜化、市場化。

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不再規定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中央銀行也不再承擔維持波動上下限的義務,各國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同時,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引起的外匯供求變化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國際收支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下跌、匯率下浮;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上漲、匯率上浮。匯率上下波動是外匯市場的正常現象,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就是貨幣升值,下浮就是貶值。

應該說,浮動匯率制是對固定匯率制的進步。隨著全球國際貨幣制度的不斷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8年4月1日修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條文並正式生效,實行所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現在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待。

(1).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國貨幣不與其它任何貨幣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2).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國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般地,通貨不穩定的國家可以通過釘住一種穩定的貨幣來約束本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式,也會使本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而蒙受損失。目前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釘住浮動方式。

(3).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可自由浮動,或按一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權。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幾個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式。

(4).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部貨幣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11國1979年成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設立了歐洲貨幣單位(ECU),各國貨幣與之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度之內,一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預外匯市場。1991年歐盟簽定了《馬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表,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洲貨幣一體化得以實現,歐盟這樣的區域性的貨幣集團已經出現。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過去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一統天下,正在向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閱讀全文

與日本何時匯率市場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天黃金多少一克 瀏覽:403
上海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嗎 瀏覽:315
9月17日葡幣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752
債務融資的稅盾效應 瀏覽:469
黃金p2p平台 瀏覽:342
福州金融公司排名 瀏覽:345
好貸網貸款怎麼到賬 瀏覽:217
注冊金融信息科技公司 瀏覽:291
飄安高科股票 瀏覽:795
金融資產記稅基礎 瀏覽:513
騰訊理財通買基金行嗎 瀏覽:196
9月份加拿大匯率 瀏覽:140
京東理財節假日沒有收益 瀏覽:705
為什麼淘寶傭金付款後只有一半 瀏覽:468
鄧暉長江證券履歷 瀏覽:388
亨斯邁上市公司 瀏覽:784
非上市公司的好處 瀏覽:507
汽車金融公司不見了 瀏覽:493
拉融資寄郵件的主題 瀏覽:824
馬路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