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近期去杠桿政策

近期去杠桿政策

發布時間:2023-01-01 08:24:28

Ⅰ 去杠桿政策的意義

法律分析:金融去杠桿是保障經濟金融穩定的重要抓手,是促進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其本身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金融去杠桿不僅有利於金融健康發展,而且對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於維護金融安全與經濟穩定

2、有利於促進金融和經濟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國務院發布的《政府投資條例》 第一條 為了充分發揮政府投資作用,提高政府投資效益,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制定本條例。

Ⅱ 2018年去杠桿涉及多少資金

2018年去杠桿涉及7000億資金。
2018年去杠桿政策推進,中國宏觀總杠桿率擴張放緩,但也對實體流動性及增長造成了一定影響,2018年去杠桿的措施是監管層防患未然,促進了金融體系健康及韌性、提高金融供給側效率,當前主動處置問題銀行的舉措在中長期也有助於實現類似的目標。
對我國來說,去杠桿,除了實體經濟的各類企業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和各類金融機構去杠桿、防風險之外,還有一個整體上的國民經濟的去杠桿。

Ⅲ 去產能 去庫存 去杠桿 降成本 補短板

去產能 :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去庫存:化解房地產庫存
去杠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降成本: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補短板:擴大有效供給

Ⅳ 房地產去杠桿什麼意思

近年來房產已經過了大爆炸的時代,目前已出現後繼乏力的症狀,前幾年資本市場較好,很多投資者使用高杠桿模式帶來了高收益,那麼房地產去杠桿什麼意思大家都知道嗎?

杠桿是指什麼

杠桿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使用較少的成本撬動高回報的收益;早期在資本市場行情較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可觀的收益,而使投資者忽略了高風險的存在;在資本市場不景氣,經濟推動乏力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慢慢出現,風險以幾何倍數放大,在此時對於使用杠桿過度的投資者和企業所產生的風險是巨大的,一旦房產下跌,虧損則會巨大,超過投資資本,從而導致投資者和企業虧損,甚至嚴重的直接破產。自2000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的投資方式所產生的高風險開始讓更多的人了解,投資者和企業開始轉向去杠桿化,通過出賣資產減少負債,這個時候的所產生的過程影響了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價格的下跌。

綜合各種行業的說法就「去杠桿」就是把通過各種手段「借」的錢退回去。

房地產為何要去杠桿

自2014年央行出台的新政策後,由於降低購房首付及持續的降息,這些寬松的信貸政策刺激了房產市場的暴增,普通民眾購房需求爆發,房價直接反彈,這進一步的成了房價走勢上漲的助推器。2015年再次出台二套房首付40%,使用公積金首套房貸款80%,二套房貸款70%,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的新政對購房者刺激很大,因政策的刺激短期內集中爆發,簡潔的推動了房價;2成首付是5倍杠桿,其餘8成來自銀行貸款,這種行業內稱呼為房產內加杠桿;有些再次通過「首付貸」、「場外」貸款再次增加杠桿,以100萬房屋售價為例,使用10萬首付10萬「場外貸」這種就屬於10倍杠桿,如果再提高首付5%就是20被杠桿;由於收房價上漲、利率降低、首付降低的刺激,這種例子經常存在,高杠桿使用也增加了月供,如果此時樓市不景氣房價下跌,那麼出現一些斷供也是正常的;如果再收經濟低潮的影響,大面積出現無法還供也不是不可能。

去杠桿的影響

如果單個投資人或者公司「去杠桿」並不會對市場造成多少沖擊,對經濟也沒有什麼影響,如果市場中所有的企業、行業都進入這個「去杠桿」非過程,大部分的投資者和個人把過去使用杠桿「借」的錢都還回去,那麼這個對市場經濟沖擊顯然不是一般的大;在資本市場運作好時,金融市場充斥著各種杠桿投資,如果大部分的投資者和機構都金融「去杠桿」時代,那麼這些金融投資會解散,且對相衍生的行業造成沖擊、萎縮,隨著市場流動性的萎縮,經濟將進入衰退。

國家在剛對房地產進行去杠桿的幾年裡,對市場行業和相關衍生行業的沖擊是巨大的,造成很多人在無形中就受到了影響,不管哪行哪業都覺得,錢難賺了,沒錢跑路的也多了,好像一夜之間大家都進入了負債階段。

Ⅳ 楊業偉:實體經濟信用最緊時期已經過去

近期宏觀政策出現調整,從央行和財政官員對去杠桿政策如何推進的辯論,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的一系列措施,政策對穩增長和穩定金融市場訴求逐漸開始上升,這成為主導市場和經濟預期的關鍵變數。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楊業偉表示,貨幣政策寬松態勢明確,實體經濟信用最緊時期已經過去。然而,貨幣政策向實體傳導的渠道並未完全暢通,實體信用大幅回升可能性有限。

上半年宏觀政策以強力推進去杠桿和嚴監管為主,形成實體經濟信用劇烈收縮的局面。楊業偉也指出,上半年持續存在的制約實體信用擴張的障礙繼續存在。

「目前,地方政府和房地產的融資管控將持續,這將限制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投放資金的空間,進而抑制實體信用擴張空間。另一方面,在資管新規存在環境下,金融機構資本金不足將抑制資金投放能力。」 楊業偉說。

雖然資管新規細則做了較多柔性化處理,但依然存在對表外融資形成的約束。特別是對非標投資的嚴格管控,意味著資管產品對接非標資產的規模依然將持續收縮,而表外資產回表則會對金融機構產生較強的資產負債表壓力。

楊業偉認為,央行貨幣政策持續保持寬松狀況,將導致實體與金融市場資金面同時改善,但金融市場資金供給改善將更為明顯。

Ⅵ 去杠桿要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

梳理A股市場的指數發現,幾個主要指數(包括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已經首次跌穿了中國股票市場自1990年誕生以來的上升趨勢線。

導致首次跌破長期趨勢線的核心原因,很有可能是目前宏觀上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水平太高。比如,與過去幾次的大的股票熊市市場底部相比(如:2004-2005年熊市、2008年熊市以及2011-2013年熊市),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和全社會總杠桿率水平明顯比這三段時期高很多。從深度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含有較高財務杠桿的上市公司估值存在兩個風險和陷阱,迷惑性很大。第一,財務杠桿高,會使得上市公司在經濟上行周期盈利改善幅度更大,進而含有財務杠桿的PE估值水平看起來更低,讓投資者錯誤的以為公司估值便宜。但若從不含財務杠桿的角度來看,企業估值即使不貴,但實際上也不便宜。第二,一旦經濟周期下行,盈利將會加速惡化。特別是,一旦債務或財務杠桿爆掉,這時候股權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更大,對股票價格的沖擊也更大。

當下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改革開放到現在,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資本市場,國內相關領域杠桿率水平在持續上升。伴隨這個過程,資本市場還從未經歷過真正意義上宏觀去杠桿對資產價格的沖擊。當下,我們或許正在經歷這樣一個從未經歷的過程。

近期出台了一些救助股權質押相關的政策。出台這些政策需要統籌考慮,不能為了救而救。比如,在媒體熱議的部分股權質押案例中,個別企業在不考慮股權質押的情況下,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率已經在60%甚至70%以上。面對這么高的債務率,需要認真考慮他們是否是審慎經營的企業。在這么高的報表債務率水平下,還做表外股權質押,這是杠桿加杠桿。救助相關企業時要考慮道德風險,避免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種下新問題的種子。

以下是兩點建議:第一,股票市場主要指數首次跌破歷史上行趨勢線,很可能至少部分反映了去杠桿帶來的市場出清。市場估值水平達到當下這么低,未來甚至走向更低的水平,這是過往A股市場投資經驗上很少出現的。面對去杠桿帶來的估值水平出清,在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讓市場估值水平實現自然見底。

第二,本輪去杠桿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領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對地方政府債務「軟約束」的抑制、打破債券市場剛兌信仰、相關債務領域的資產重組和重構、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加大,以及大幅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等。但是,隨著去杠桿進程走向深入,經濟下行壓力也將持續。因此,必須要做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統籌配合。股票市場匯集了中國綜合質量最高的企業群體,特別是製造業企業。財政政策應該通過降低名義稅率、降低增值稅等措施來為宏觀經濟托底,為企業降稅減負,進而穩定就業,並帶動名義GDP處在適宜的增長水平,而不至於在去杠桿過程中產生過大的通縮壓力。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Ⅶ 去杠桿穩杠桿什麼意思

去杠桿是減少負債比例,穩杠桿是保持現有的負債比例。
去杠桿化」最通俗的解釋就是減少負債比例,說白了杠桿指的就是借錢也就是負債,用借別人的錢來辦自己的事。而去杠桿就是反過來,還錢以及少借錢。屬於保守的經濟政策。
穩杠桿屬於介於激進與保守之間的經濟政策。意思是避免出現高杠桿,也不要低杠桿,保持現有的杠桿狀態。

Ⅷ 2018年去杠桿政策對信託違約的影響

2018年去杠桿政策對信託違約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造成了很多中小信託機構面臨運營困難的局面。

Ⅸ 國家經濟政策2021新政策有哪些

一定調:新局面中的老問題

每年歲末的中央經濟會議都是萬眾矚目,其最大作用之一,在於揭示高層對形勢的研判。從中央經濟工作通稿(以下簡稱通稿)來看,總體結論是內外結合,對內謀求穩定底線,對外強調多邊主義。
從通稿定調來看,首先是肯定成績,尤其強調「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這意味著,關於疫情應對以及2020年整體局勢,高層基本是肯定態度。

疫情中,各國面對疫情的表現不一,而中國的表現在國內輿論中得到不少肯定。從經濟表現看,中國經濟從負增長回歸常態增長,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這一成績背後,其實也付出了一定代價。經濟恢復基本依靠投資、尤其是基建與房地產的投資,來拉動形成——這意味著,過去的老問題,比如不賺錢的僵屍企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以及更大的金融風險,並沒有隨著經濟恢復而消失。

從國外來看,隨著疫苗陸續推出以及拜登當選,困擾市場的最大不確性正在消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風險的消散。

我曾經在《徐瑾經濟人》專欄中談到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內外趨勢,首先是中美糾紛長期化,其次是在國內投資回報率下降。可以說,這兩點是中長期趨勢,目前並沒有根本改善的跡象;這兩點最終引發第三點,即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下滑,亦即所謂軟階層社會形成。
也正因此,高層研判國內外形勢,結論並不樂觀。「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所謂經濟的持續恢復與高質量發展,面對中國經濟的老問題,如何處理?這就留給了宏觀政策很多想像空間。

二 趨勢: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走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來看,宏觀政策強調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其中,一句「不急轉彎」引發金融機構不少解讀。注意,這不是不轉彎,只是時機未到。
既然提到急轉彎,自然表明決策層已經看到了2020年抗疫形勢之下具備必要性的宏觀政策,不再應該,也不再能夠以原有軌跡繼續執行,不論是大幅增長的社會融資總額還是寬松的財政政策,都有調整的必要。以怎樣的力度與速度,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進行調整,考驗著決策層的智慧,也攪擾著市場人士的憂思。
通稿這樣定位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更可持續」意味著,財政寬松力度將會弱於2020年,這比較容易理解;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則封閉了開支下行空間。
對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風險的重視得到延續,暗示將有更多政策與措施出台,一方面將隱形債務顯性化,另一方面杜絕債務無序違約風潮。
而對貨幣政策則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意味著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比2020年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行,對於市場來說,一個更緊的信用環境呼之欲出,對企業、銀行都是挑戰。一方面,信用邊際收緊往往對應經濟上升動力的邊際減退,另一方面,銀行在此環境中往往需要面對信用大躍進之後資產質量惡化的壓力。
「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表述讓之前的擔心有所緩解,2021年預期不會重復2018年「去杠桿」政策的做法與力度,也呼應了前面「不急轉彎」的表述。

Ⅹ 去杠桿誰提出

2015年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克強總理與專家們談論去杠桿的方法論,去杠桿思想就被正式提出。
中國當前已進入去杠桿階段,再到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去杠桿、去產能與去庫存一並列入結構性改革重點工作,控制杠桿率已成為近幾年來工作的重心。近幾年,國家從政策文件、監管措施、制度規范等方面對杠桿率進行了全面的控制。接下來,筆者將從宏觀的角度對國家杠桿率的三個主要影響部門即政府部門、非金融部門、及居民部門一一分析國家的相關舉措,來洞悉國家去杠桿的艱難之路。
杠桿,在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動投資提升經濟的手段。可是過於寬松的金融政策,導致了過度通貨膨脹,以及產能過剩。這兩年的經濟蕭條的原因就來自2010年的杠桿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

閱讀全文

與近期去杠桿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也多佳價格 瀏覽:321
期貨年終工作總結 瀏覽:640
私募基金理財招聘 瀏覽:257
杠桿定律教學視頻 瀏覽:277
在外匯平台注冊帳號 瀏覽:672
外匯中的非農 瀏覽:42
期貨跳空怎麼操作 瀏覽:425
大連友誼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95
小愛查一下實時匯率港幣 瀏覽:167
360股份怎麼買 瀏覽:728
如何在銀行買理財 瀏覽:136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88
金牛化工股票行情查詢 瀏覽:991
焦煤期貨交割替代品肥煤 瀏覽:955
金融貸款利率計算器在線計算 瀏覽:307
均衡匯率的指導價值 瀏覽:215
1996年6月25日匯率 瀏覽:741
華泰證券網上辦理上海指定交易 瀏覽:526
足球競彩怎麼賺跟單傭金 瀏覽:171
金融顧問服務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