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同業存單加杠桿

同業存單加杠桿

發布時間:2023-01-20 07:17:26

Ⅰ 如何利用同業理財購買本行同業存單

中小銀行的普遍做法是,發行同業存單吸收資金,然後主要投放於同業資產(表內同業業務,或表外同業理財),比如購買同業理財產品,賺取利差。而同業資產投資於債券時會加杠桿、錯配,為獲取更高收益,還可能通過委外產品再疊加一次(甚至多次)杠桿、錯配。

Ⅱ 什麼是同業存單套利模式

中小銀行的普遍做法是,發行同業存單吸收資金,然後主要投放於同業資產(表內同業業務,或表外同業理財),比如購買同業理財產品,賺取利差。而同業資產投資於債券時會加杠桿、錯配,為獲取更高收益,還可能通過委外產品再疊加一次(甚至多次)杠桿、錯配。

Ⅲ 存單指數基金

該類基金統一跟蹤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不可投資於轉債,股票等權益類資產。
1、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基金為一類指數債券基金, 跟蹤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該指數樣本券由在銀行間市場上市的主體評級為AAA、發行期限1年及以下、上市時間7天及以上的同業存單組成,截止到11月29日,該指數同業存單樣本數量為9624隻,平均到期收益率2.58%,平均久期為0.45。
2、該類基金通過指數化投資,爭取在扣除各項費用之前獲得與標的指數相似的總回報,追求跟蹤偏離度及跟蹤誤差的最小化。2018年,監管通過窗口指導要求債券型基金在建倉期配置 同業存單的上限為20%,不允許在建倉期大比例配置同業存單,因此導致市場無跟蹤同業存單指數及主要投資同業存單的產品發行。
3、存單指數基金相比貨幣基金,都可以大比例投資同業存單,並且均主要投資AAA級同業存單, 但在久期,杠桿和估值方面有所差異。貨幣基金的平均久期上限為120天,杠桿為120%,並且採用成本法估值,存單指數基金理論上久期可以為1年(同業存單期限上限), 實際上久期和存單指數近似為0.45(大約為164天),杠桿比例上限為140%,採用市價法估值,存在回撤風險。
4、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成分券的平均到期收益率為2.58%,而目前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平均到期收益率為2.70%,從指數表現來看, 該指數今年以來絕對收益率為2.73%,年化收益率為3%,近三年年化收益率為3.11%,考慮到該指數基金的總費率一般在0.45%,今年以來費後年化收益基本在2.55%左右, 相比貨幣基金收益高40BP左右(今年以來貨幣基金年化收益平均為2.14%)。

Ⅳ 信用債為什麼這么強

從各機構配債行為來看,銀行偏好同業存單和 利率 債,信用債降久期,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對信用債都有一定的加久期行為。 廣義基金凈融入規模超過城商行,證券公司凈融入規模約等於農商行,兩大非銀機構凈融入規模同比大幅攀升,絕對規模超過城商行和農商行,結合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的整體配債情況,存在一定的加杠桿、加久期配信用債的跡象。

境外機構結束對國債連續20個月的增持行為,轉而減持國債接近200億。

總覽:地方債首次出現下滑,信用債融資大增

11月份,中債登債券總託管量增加3688億元至56.89萬億元,增幅主要來自國債、國開債和農發債,而地方債託管規模則首次出現下滑,2015年發行的3年期地方債逐漸到期,而11月份新發行的再融資地方債並未完全覆蓋到期地方債,導致地方債凈融資下降,企業債連續14個月規模下降,但降幅已經收窄至不到百億;上清所債券總託管規模增加6417億元至19.27萬億元,主要信用債的託管規模均有上漲,尤其同業存單託管規模大幅度增加,中票、短融超短融也有明顯增加,定向工具則結束連續9個月下滑,出現一定增長;銀行間債券總託管量增加10105億元至76.16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基本持平。

11月份託管數據變動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受地方債發行規模大幅收縮影響,利率債的整體增幅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各類信用債發行明顯增多,同業存單增幅為年內次高,非金融信用債融資規模也明顯回升,定向工具凈融資在9個月之後首次轉正。

分券種:利率債供給下降,信用債需求增強

利率債:境外機構開始減持國債

記賬式國債託管規模增加616億;商業銀行依然是最主要的增持機構,主要由於全國性商業銀行大幅增持國債,城商行和農商行小幅增減;廣義基金、保險機構對國債也有增持;境外機構在連續20個月增持國債之後,首次出現減持國債,減持規模不到200億。

國開債託管規模增加742億;廣義基金繼續大規模增持國開債,商業銀行也有小幅增持,主要來自全國行和城商行,農商行有所減持;信用社、保險機構、證券公司小幅減持國開債,境外機構連續兩個月減持國開債。

進出口債託管規模下降182億;商業銀行是最主要的減持機構,且主要來自全國行;廣義基金也有所減持,但主要來自銀行 理財 ;特殊結算成員、證券公司和境外機構對進出口債有小幅增持。

農發債託管規模增加691億;除信用社小幅減持外,其餘主要金融機構均有所增持,增持需求主要來自商業銀行,三類銀行均有不同程度增持;廣義基金、證券公司、境外機構也有所增持。

主要利率債託管規模增加1867億;分債券類型看,國債、國開債和農發債託管規模均有增加,進出口債則小幅下滑;分機構來看,商業銀行是最主要的增持機構,且主要來自全國行和城商行,農商行整體減持利率債,廣義基金連續8個月增持利率債,節奏與商業銀行整體保持一致;境外機構整體減持利率債,主要減持國債,是20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減持行為。

此外,按照我們對各機構地方債持有規模的推算結果來看,受地方債到期規模大於發行規模影響,商業銀行對地方債的託管規模有所下降,證券公司和特殊結算成員成員也有一定減持;而廣義基金大幅增持地方債,交易所轉託管規模也有小幅增加。

信用債: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明顯增配信用債

企業債託管規模下降47億,已連續14個月下降,但降幅明顯收窄;廣義基金(主要是其中的銀行理財)和證券公司是最主要的增持機構,廣義基金結束連續14個月減持企業債的趨勢,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的增持行為顯示交易型機構具有加久期行為。

中票託管規模增加656億;廣義基金繼續大幅增持,接近1000億,證券公司也有接近100億規模的增持;其餘主要金融機構均有一定幅度減持,其中商業銀行已經連續減持3個月。

短融超短融託管規模增加902億;廣義基金是最大的增持機構,結束此前連續兩月減持;商業銀行增持規模接近廣義基金,增持需求主要來自全國行;證券公司也有小幅增持;其餘機構對短融超短融的增減幅度較小。

非金融信用債合計託管規模增加1511億;廣義基金整體增持信用債幅度最大,已經連續5個月大幅增持非金融信用債,且結束連續14個月減持企業債的行為,廣義基金對信用債的配置需求十分旺盛,且有加久期趨勢;證券公司對信用債的增持幅度也比較大,超過了商業銀行的整體增持規模;保險機構、境外機構和信用社均連續多個月減持信用債。

同業存單託管規模大幅增加4323億;廣義基金是最主要的增持機構,增持超2700億;商業銀行也有大幅增持,增持規模超過2400億,其中全國行和農商行增持規模比較大,而城商行僅增持不到200億;特殊結算成員減持同業存單超過1000億,境外機構則連續3個月減持同業存單。

分機構:銀行配利率和存單,基金券商信用加久期

特殊結算成員託管規模大幅下降1057億元,主要由於大規模減持同業存單,對其他類型債券則整體小幅增持。

商業銀行託管規模整體大幅增加4441億;除大規模增持同業存單外,利率債中主要增持國債、國開債和農發債,小幅減持進出口債;信用債中主要增持短融超短融,而減持中票和企業債,對信用債有一定的降久期行為。

分銀行類型看,不同類型銀行的配債行為依然有比較大分化,全國行是商業銀行增持需求的主要來源,整體而言增持同業存單和利率債,信用債以增持短融超短融為主,減持中票;城商行對主要債券以增持為主,但增持規模整體不大;農商行主要增持同業存單,對其他類型債券整體有所堅持,尤其減持利率債規模較大。

信用社託管規模增加139億,主要增持同業存單、國債和短融超短融,對其他債券均有所減持。

保險機構託管規模下降51億,對利率債整體小幅增持,對信用債整體減持。

廣義基金託管規模大幅增加5034億;除小幅減持進出口債以外,廣義基金對其他主要債券均有不同程度增持,對利率債整體增持接近1000億,對同業存單增持超過2700億,中票和短融超短融增持規模也很大,對企業債則結束連續14個月減持,轉而小幅增持。廣義基金對債券的配置需求明顯增強。

證券公司託管規模增加439億;除小幅減持國債和國開債,對其餘主要債券均有增持,包括同業存單和各類信用債,證券公司的配置需求也比較旺盛。

境外機構託管規模整體大幅下降344億,降幅明顯擴大;除小幅增持進出口債和農發債外,對其他債券均有減持,一是普遍減持各類信用債,二是結束對國債連續20個月的增持行為,轉而減持國債接近200億。

總的來說,11月份最強的配置需求主要來自廣義基金和商業銀行,其中廣義基金對債券的配置需求明顯增強,尤其是對信用債的配置需求很高,且有一定的加久期行為;商業銀行整體配置規模比較大,但主要針對同業存單和利率債,對信用債整體配置需求不高,且主要增配短久期的短融超短融,而減持長久期的中票和企業債;證券公司增持規模不大,但信用債的增持力度較高,且主要集中在中票和企業債,加久期行為更加明顯;境外機構整體減持,且20個月以來首次減持國債。從各機構配債行為來看,銀行偏好同業存單和利率債,信用債降久期,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對信用債都有一定的加久期行為。

資金拆借: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大規模融入資金

11月份質押式回購總規模為56.20萬億元,環比大增,同比上漲15.5%;11月資金面整體十分寬松,銀行資金供給能力依然較高,廣義基金和券商資金融入需求也明顯增強。

從主要的資金拆出機構來看,特殊結算成員當月拆出資金規模為9.45萬億,環比增加40.1%,同比下降15.3%;全國性商業銀行凈融出15.54萬億,環比增加15.8%,同比大幅增長47.8%,全國行的凈融出規模已經連續12個月超過特殊結算成員,信用社也已經連續兩個月由凈融入轉為凈融出,11月商業銀行體系整體凈融出規模環比繼續增多,銀行資金供給十分充裕。

從主要的資金拆入機構來看,城商行、農商行凈融入規模環比增幅分別為17.1%和4.5%;廣義基金凈融入規模超過城商行,證券公司凈融入規模約等於農商行,兩大非銀機構凈融入規模同比大幅攀升,絕對規模超過城商行和農商行,結合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的整體配債情況,存在一定的加杠桿、加久期配信用債的跡象。

總的來說,11月份資金市場整體寬松,機構整體資金融入需求旺盛,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凈融入絕對規模超過城商行和農商行,存在一定的加杠桿、加久期配信用債的跡象。

Ⅳ 同業存單套利是什麼

問題一:如何利用同業理財購買本行同業存單? 250分 中小銀行的普遍做法是,發行同業存單吸收資金,然後主要投放於同業資產(表內同業業務,或表外同業理財),比如購買同業理財產品,賺取利差。而同業資產投資於債券時會加杠桿、錯配,為獲取更高收益,還可能通過委外產品再疊加一次(甚至多次)杠桿、錯配。

問題二:央行同業存款新規有什麼影響?可能會導致什麼後果 同業存款新規或將產生三大影響。
影響1 貸款可能更加容易
商業銀行此前吸納的證券及交易結算類存放等,沒有納入普通存款的范圍,所以商業銀行拿到這些資金以後,一般不能作為信貸資金投放到市場當中,一旦同業存款新規實施,商業銀行就可以這類存款作為普通存款納入存款准備金率的測算中,也就是能夠變相降低存貸比,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直接進入信貸市場。一是貸款可能更容易,二是市場流動性增加以後,貸款市場利率可能走低。
影響2 銀行理財預期收益或降低
商業銀行的存貸比降低以後,商業銀行通過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來吸引資金的思維可能發生改變,最可能的是今後發行的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有可能會比現在要低一些。
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幾天發行的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還沒有受到此消息影響,如果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又熱衷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年末或許是一個好時機,最好購買中長期的銀行理財產品。
影響3 市場套利機會可能增強
日前出席活動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擔心,出台這種政策後,人為增加了監管套利的機會。他認為,同業存款暫不用交存款准備金,而利率又可能比一般存款利息高,如果商業銀行讓客戶購買產品,或者買基金公司發的貨幣市場基金,然後再把錢往銀行存,不就變成存款了嗎?
對於這種擔憂,也有市場人士持不同的觀點。同業存款利率遠高於一般性存款的利率水平,商業銀行也會考慮到成本,即使在短期內存在套利空間,但從長期來看,同業存款仍然要納入表內,也就是說最終會受到資本充足率杠桿率的限制,應該不會無限制擴張。

問題三:全球貨幣趨緊對金融市場有什麼影響 一級市場:發行加量,招標偏弱。
二級市場:債市繼續震盪調整。
監管升級成趨勢。上周銀監會發布6號、46號文和53號文,提出治理銀行套利、防控十大類風險和「四不當」整治,涉及銀行各類資產。對信貸資產強調地產融資趨嚴,地方債務嚴控;對債券類資產提出控制回購杠桿,產品杠桿設上限,產品底層資產杠桿穿透;對理財重申16年7月理財新規各項規定;對同業業務嚴格監管,包括控制同業增量、穿透管理不得多層嵌套、治理同業空轉行為。後續需要關注政策執行力度,若嚴格執行,金融去杠桿將帶來資產價格調整。
等待監管細則落地。15-16年利率市場化帶來銀行息差收窄,倒逼銀行擴張資產負債表套利,同業存單爆發式增長,催生地產和金融市場泡沫。近期監管開始不斷升級,未來MPA考核和大資管新規約束表外理財擴張、同業存單監管約束表內同業擴張,資金流向將從表外回歸表內、小行回歸大行,資產配置將從高風險往低風險轉移,利率債長期受益。但短期債市仍會面臨資金面、監管細則落地帶來贖回沖擊風險,短期債市震盪、等待政策落地,上調10年國債利率區間3.1-3.5%。

問題四:如何防止前期去掉的杠桿"死灰復燃 2017年,同業存單再現井噴, 或引發同業監管的進一步推進。
同業存單迎來爆發式增長。據華創證券齊晟研報,統計上周同業存單一共發行了627隻,總發行量達到5994億元,較前一周增加350億左右,創歷史單周最高發行量。
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2017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最新顯示,截至今日(2月22日),已有375家銀行公布今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合計規模約14.39萬億元。2016年同業存單發行量近13萬億元,是2015年5.3萬億規模的兩倍還多;年末余額為6.28萬億元,同比也翻番。數據
近年來,規避銀行監管要求的銀行間同業業務迅速膨脹,推高債市杠桿率,吸儲能力較差的中小銀行通過不斷發行同業存單沖規模和沖利潤,銀行資產泡沫越來越大。2016年底,債市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
市場十分恐慌,債市劇烈調整。分析認為,「債災」出現的背後是(具體分析請參考)。貨基、同業存單、同業理財鏈條被「資金荒」打破。《見聞問答|債市的「血雨腥風」:那些年瘋狂加的杠桿終究是要卸掉的》
關注同業存單監管 MPA舉足輕重
隨著去年四季度以來,債券收益率大幅反彈,銀行間和交易所的回購杠桿也有所下降,同業存單凈融資額從2016年10月起出現大幅萎縮。但如今,同業存單已「卷土重來」,金融去杠桿面臨反復。
海通證券團隊稱,同業去杠桿難以一步到位,隨著債券市場利率調整,同業理財收益率高企,「同業存單-同業理財」的套利空間又會再度顯現。最新的數據顯示,姜超同業理財和存單利率高企,同業存單仍在大量發行,而銀行整體的資產負債也未明顯收縮。
由於同業理財對接債券資產比對接非標資產要靈活,當央行抬高利率時,資產端調整會比較快,短期去杠桿效果也比較明顯。一旦央行放鬆對短端的控制,隨著債券收益率大幅提升,發行同業存單-對接同業理財-債券的鏈條將再次奏效,前期去掉的杠桿將死灰復燃。
因此,姜超團隊認為,關注同業存單監管,MPA舉足輕重。
從去杠桿的角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央行將維持資金面緊平衡,或者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或者進一步抬高流動性工具的利率(某種程度的隨行就市),並進行納入理財的MPA考核,從根本上限制同業負債規模無序擴張。
同業監管進一步推進 債市潛在風險巨大
未來短期內,同業監管或將進一步推進。比如說,1月23日曾報道,因同業理財空轉引發關注,監管可能會出台「127號文」升級版。監管部門或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的口徑監管;同業存單投資理財產品和同業理財增量部分,自2017年一季度起納入央行MPA考核中。
另外,據2月21日報道,上海銀監局正排查轄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違規以同業業務為通道投資資管計劃的風險情況,以強化同業業務監管,有效防範風險。
吉靈浩、周冠南表示,近年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藉助發行同業理財等多種表外渠道實現了規模的快速擴張,而這些高成本的資金來源必然倒逼中小銀行對接各類高收益資產。
這一同業鏈條得以維系的保證就是利差的存在,而去年年底以來債券市場的調整,一方面使得銀行委外產品普遍出現虧損,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債券融資環境顯著惡化,均可能導致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面臨違約風險。目前市場仍未出現顯著好轉的跡象,隨著產品的逐漸到期以及銀行收回資金的行為越來越普遍,可能意味著潛在風險可能在未來集中爆發。
華創債券認為,未來隨著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以及同業存單有望納入同業負債考核,表外理財和同業存單縮量將是大概率事件,負債端收緊帶來的資產端拋售壓力是未來債市巨大的潛在風險。
此外,據昨日報道,廣東銀監局近日發文將到期日在90天以上的同業存單納入核心負債,計入核心負債依存度指標......>>

問題五:請問四大國有銀行主要都有哪幾塊業務?各有什麼特色金融服務嗎? 一、資產業務
資產業務,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
(一) 放款業務--商業銀行最主要的資產業務
一 信用放款
信用放款,指單憑借款人的信譽,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是一種資本放款。
1、普通借款限額
企業與銀行訂立一種非正式協議,以確定一個貸款,在限額內,企業可隨時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限額的有效期一般不超過90天。普通貸款限額內的貸款,利率是浮動的,與銀行的優惠利率掛鉤。
2、 透支放款
銀行通過允許客戶在其帳戶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戶提供貸款。提供這種便利被視為銀行對客戶所承擔的合同之外的「附加義務」。
3.備用貸款承諾
備用貸款承諾,是一種比較正式和具有法律約束的協議。銀行與企業簽訂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銀行承諾在指定期限和限額內向企業提供相應貸款,企業要為銀行的承諾提供費用。
4.消費者放款
消費者放款是對消費個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放款,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這種貸款時,要進行多方面的審查。
5.票據貼現放款
票據貼現放款,是顧客將未到期的票據提交銀行,由銀行扣除自貼現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現款。
二 抵押放款
抵押貸款有以下幾種類型
(1).存貨貸款。存貨貸款也稱商品貸款,是一種以企業的存貸或商品作為抵押品的短期貸款。
(2).客帳貸款。銀行發放的以應收帳款作為抵押的短期貸款,稱為「客帳貸款」。這種貸款一般都為一種持續性的信貸協定。
(3).證券貸款。銀行發放的企業借款,除以應收款和存貨作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種證券特別是公司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債券作押的。這類貸款稱為「證券貸款」。
(4).不動產抵押貸款。通常是指以房地產或企業設備抵押品的貸款。
三 保證書擔保放款
保證書擔保放款,是指由經第三者出具保證書擔保的放款。保證書是保證為借款人作貸款擔保,與銀行的契約性文件,其中規定了銀行和保證人的權利和義務。
銀行只要取得經保證人簽字的銀行擬定的標准格式保證書,即可向借款人發放貸款。所以,保證書是銀行可以接受的最簡單的擔保形式。
四 貸款證券化
貸款證券化是指商業銀行通過一定程序將貸款轉化為證券發行的總理資過程。具體做法是:商業銀行將所持有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貸款,組合成若干個資產庫(Assets Pool), 出售給專業性的融資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 再由融資公司以這些資產庫為擔保,發行資產抵押證券。這種資產抵押證券同樣可以通過證券發行市場發行或私募的方式推銷給投資者。出售證券所收回的資金則可做為商業銀行新的資金來源再用於發放其它貸款。
(二)投資業務
商業銀行的投資業務是指銀行購買有價證券的活動。投資是商業銀行一項重要的資產業務,是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商業銀行的投資業務,按照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國內證券投資和國際證券投資。國內證券投資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即 *** 證券投資、地方 *** 證券投資和公司證券投資。
國家 *** 發行的證券,按照銷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作公開銷售的證券,一種叫作不公開銷售的證券。
商業銀行購買的 *** 證券,包括國庫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三種。
1.國庫券。國庫券是 *** 短期債券,期限在一年以下。
2.中長期債券。中長期債券是國家為了基建投資的資金需要而發行的一種債券,其利率一般較高,期限也較長,是商業銀行較好的投資對象。
二、負債業務
負債是銀行由於受信而承擔的將以資產或資本償付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債務。存......>>

Ⅵ 杠桿率120%和140%差距大嗎

您好,杠桿率120%和140%差距大。
差距大的,杠桿率更高(140%左右)、久期更靈活,基金經理操作空間更大,有望增厚收益。

Ⅶ 中信證券:中小銀行資產放緩 銀行負債成本整體上升

原標題:【經濟走弱的金融視角】中小銀行資產放緩,銀行負債成本整體上升

報告要點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已公布9月存款類公司概覽數據,目前存款類機構總資產同比增速錄得8.15%,再次開始進入增速下落進程。銀行體系目前無法創造足夠有合意收益率的資產,這是債市收益率持續下行的大背景。較少的資產創造長期看同樣會使得負債稀缺,特別是企業存款的大幅走弱,結構性存款監管加強,令銀行對實體的支持心有餘而力不足。要解決這個循環,就必須依靠貨幣政策更大幅度的寬松,否則經濟和金融就會進入循環走弱的情景。

目前銀行系統總資產增速較低,同時 從上市銀行公布的財報來看,上市銀行總資產增速有所反彈。目前來看總資產增速在銀行業內存在分化現象,銀行體系的資產創造主要集中於上市大銀行 ,我們推測目前中小銀行面對的微觀經營狀況可能有所惡化,有充足的償付能力的信貸需求主要集中於大型銀行, 這種銀行間的資產創造能力分化可能預示著後續的社融投放繼續承壓。

非標融資保持下行,疊加信貸供需兩端共同壓力使得全社會加杠桿能力下降。 社融增速放緩是觀察這一問題的直觀視角,2017年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均在12%以上,而自2018年起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降,2019年9月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便下滑至10.8%,全社會創造的生息資產增速有所下降。 從歷史經驗來看,國債收益率走勢總是有向社融增速靠攏的動力。銀行體系目前無法創造足夠有合意收益率的資產,這是債市收益率持續下行的大背景。 但稀缺的負債則使得銀行的債券配置更加脆弱。

自2017年年末開始,銀行非信貸資產創造能力下降。 私人非金融部門債權與其他部分對銀行總資產增速的拉動自2018年即開始背離,而這也恰巧是是本輪債市收益率下行的起點。歷史經驗表明,債市收益率大體與非信貸類對企業債權增速成負相關。收益率水平的抬升直接地影響了企業債券的發行,但信貸需求快速反彈的可能性目前看依舊較小。信貸增速的底部可能使得目前的債市點位相比之下更具配置價值。

目前各項存款增速較為低迷,存款結構的變動也趨向於抬升銀行負債端成本。近期銀行業同業負債利率上升,主動負債難度增大。 從後市來看,債市配置力量的恢復可能集中於人民銀行著力解決銀行准備金稀缺的問題,日前進行的MLF降息就是央行動作的第一步,更多的總量寬松依舊值得期待。我們堅持前期觀點,認為對於債市而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是經濟壓力較大的時點,預計央行還有邊際放鬆的可能。因此,當前仍然是做多利率的窗口期,在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於3.2%時逢高買入可能是占優策略。

正文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已公布9月存款類公司概覽數據,依據銀行機構資產負債表,目前存款類機構總資產總額283.4萬億元,同比增速錄得8.15%,又開始進入了增速下落進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2018年銀行總資產增速基數較低,目前的銀行總資產增速實質上依舊維持低位。從其他存款類公司總資產的累計增加值來看,2019年總資產增長低於5年平均值,總量上也僅小幅高於2017、2018兩年(為了保持同比增速基本一致,環比增量理論上總是趨於擴大)。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目前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正處於歷史低點,更高的貨幣乘數並未換來更多的資產創造。我們曾經指出,目前央行在貨幣投放方面比較穩健,存款准備金相對的不足使得貨幣乘數不斷升高,但在前期專題《債市啟明系列20190926——銀行負債端為何壓力仍大》中我們提到,目前降准對銀行信貸的提振效果越來越弱,降准並不能成為銀行創造信貸的主要動力,銀行由於合格信貸需求的低迷難以及時擴大信貸創造。而進入四季度,如果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有所收縮,那麼銀行的資產創造困局可能仍將繼續。

從上市銀行公布的財報來看,上市銀行總資產增速有所反彈。 2016、2017年上市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均超過10%,自2018年開始下降,增速曾一度降至5%,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銀行總資產約為1570849億元,同比增長7.3%;2019年同比增速重回9%以上。目前在中信證券銀行業分類下共有33家上市公司,所有上市銀行均已披露其2019年3季報,第三季度上市銀行總資產約為172.5萬億元,同比增長達9.8%。目前上市銀行總資產佔全部銀行的60%左右,我們推算了上市/非上市銀行的總資產增速。 目前來看總資產增速在銀行業內存在分化現象,銀行體系的資產創造主要集中於上市大銀行 ,而相比之下非上市中小銀行2019年三季度總資產增速可能僅在5%左右,基本持平於歷史最低點:2019年第三季度非上市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長5.6%,而2018年第三季度非上市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長則有7.18%。從2018年信貸社融增速來看,社會融資增速可能依舊維持上升,但銀行資產創造的分化卻始終穩定的存在。

僅從貸款上看,2019年9月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5%,同比下降0.7%,結合上市(大型)銀行與非上市(中小型)銀行總資產分化的現狀。我們推測目前中小銀行面對的微觀經營狀況可能有所惡化,對於一些非上市小型鄉鎮銀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可能較為稀缺,貿然放貸可能等同於增加不良,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與此相反的是,有充足的償付能力的信貸需求主要集中於大型銀行,同時大型銀行吸收不良貸款的能力也更強,因此可以承擔高收益對應的高風險,這是對於非上市銀行與上市銀行資產分化的直觀解釋。

非標融資保持下行,疊加信貸供需兩端共同壓力使得全社會加杠桿能力下降。 社融增速放緩是觀察這一問題的直觀視角,2017年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均在12%以上,而自2018年起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降,2019年9月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便下滑至10.8%,全社會創造的生息資產增速有所下降。

從歷史經驗來看,國債收益率走勢總是有向社融增速靠攏的動力。 舉一個例子,2018年2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9%左右,而此時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則已開始放緩,後續國債收益率便開始了下行進程。而這一大趨勢出現的原因也並不難理解:經濟主體加杠桿動力不足,金融機構合意的資產(信貸、股權、信託收益等等)不足,這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更傾向債券類產品。而社融規模的下滑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監管從嚴、經濟放緩甚至銀行經營都是理由。

銀行體系目前無法創造足夠有合意收益率的資產,這是債市收益率持續下行的大背景。 但為何債市最近難以應對「風吹草動」呢?因為資產創造弱已經逐漸傳導到了銀行負債端。較少的資產創造長期看會降低資產的整體收益率水平,同時會增加債券的吸引力,但稀缺的負債則使得銀行的債券配置更加脆弱。目前債券市場遭受較大沖擊可能就源於近期備受關注的豬通脹疊加銀行負債稀缺,二者共同使得債券市場對於沖擊的防禦性較差。

銀行資產創造能力趨勢性走低

銀行非信貸資產創造能力下降自2017年年末開始。 藉由人民銀行公布的銀行系統資產負債表,我們計算出了對私人部門(包含企業和居民部門)債權以及其他部門資產對銀行總資產增速的累計同比拉動。從這兩個數據來看,私人非金融部門債權與其他部分對銀行總資產增速的拉動自2018年即開始背離,而這也恰巧是是本輪債市收益率下行的起點,誠然銀行系統的資產拉動變化(其實就反映了社會生息資產的創造能力)僅僅是經濟因素的一個部分,但銀行系統對債市收益率巨大的作用使得這一觀察可能具有指示性。2017年12月私人非金融部門債權與其他部門債權對資產同比增速的拉動相差僅為2.3%,而2019年9月二者相差4.4%,這一指標目前並未有明顯的合並跡象,從這一點上說,債市收益率維持低位可能有經濟現象支撐。

從對企業債權對資產的累計同比拉動來看,歷史經驗表明, 債市收益率大體與非信貸類對企業債權增速成負相關。 這也不難理解,債市收益與發債利率的相關性使得企業在發債與放貸間不斷切換。2019年8月起,債市收益率就開始了調整進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體上行了25-30Bp,而收益率水平的抬升直接地影響了企業債券的發行,負債成本的上升壓縮了企業債券的單月發行量。那麼信貸增速會因此受益嗎?截至2019年9月,信貸增速收錄12.5%處於歷史低位,排除地方債4季度是否增發的影響,LPR剛剛推行使得貸款利率在短期內上升的可能性很小,雖然降准大概率使得凈息差比較穩定,但信貸需求快速反彈的可能性目前看依舊較小。信貸增速的底部可能使得目前的債市點位相比之下更具配置價值。

資產創造困局帶來的負債難題

目前各項存款增速較為低迷,存款結構的變動也趨向於抬升銀行負債端成本。 截止2019年9月,居民存款增速為14.9%,明顯超過了企業存款(含機關團體)同比增速(5.75%),且二者的差距仍然在處於擴大的進程。從各類型存款對存款累計同比的拉動來看,住戶對存款的拉動效應顯著大於非金融企業和政府機構。存款結構的變動我們前期已有涉獵,本文的關注點主要在居民存款增加對銀行負債成本的抬升上。同企業不同(企業銀行賬戶很多是由於信貸結算業務而開立),居民存款在銀行間的遷移成本較低,更看重存款收益,在銀行理財與第三方支付普及化的當下,銀行為了留存越來越多的居民負債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

同時個人和單位的結構性存款同比均呈現增長態勢。 9月數據顯示,個人結構性存款同比增長5.8%,單位的結構性存款同比增長8.15%。在「假結構」嚴打之前,不少銀行借結構性存款之名行高息攬儲之實。目前結構化存款受到更嚴厲監管,後續可能呈現收縮態勢,但沒有了「高息攬儲」,部分中小銀行如何吸引表內負債呢?存款的分化可能會有所加劇。

近期銀行業同業負債利率上升,主動負債難度增大。 目前同業存單票面利率處於上升態勢,如圖所示,國有行及股份行3M同業存單和其他銀行3M同業存單票面利率自2019年下半年逐步回升,二者7月票面利率分別為2.56%和2.92%,10月票面利率分別達2.8%和3.22%。與此同時,同業存單發行量卻在逐漸減少,國有行及股份行3M同業存單和其他銀行3M同業存單發行量自2019年下半年有下降趨勢,二者7月發行總額分別為1548億元和1553億元,期間發行只數分別為145隻和448隻;10月發行總額分別為480.7億元和889.1億元,期間發行只數分別為80隻和367隻。

負債成本的上行增加了債市的脆弱性。 從商業銀行持倉情況上,銀行持有國債的增速逐漸下降,持有國開債的比例也同時下降。10月最新一期中債託管數據顯示商業銀行持有國債國開債總額增速小有上升,但回顧7月8月(此時負債端壓力開始顯現)通脹預期開始醞釀時商業銀行持倉增速的快速下滑,目前銀行配置可能已經有所轉向,認識到了利率債的配置價值。

債市展望

我們梳理了近期銀行體系資產負債的變化,目前銀行資產創造依舊維持一個較低區間,同時金融監管的強化使得墊高資產收益率的高能鏈條被壓制,從而締造了利率下行的空間,而資產創造下滑導致的負債缺乏卻增加了債市的不穩定。我們在前期專題中多次論述「看豬做債」缺乏穩健性,但空方預期卻依舊使得債市出現了調整。從後市來看,債市配置力量的恢復可能集中於人民銀行著力解決銀行准備金稀缺的問題,日前進行的MLF降息就是央行動作的第一步。雖然本次MLF降息可能指導利率下行的意味更濃,但更多的總量寬松依舊值得期待。一旦銀行負債端相對更為穩定,債市配置的力量可能便會有所恢復。我們堅持前期觀點,認為對於債市而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是經濟壓力較大的時點,預計央行還有邊際放鬆的可能。因此,當前仍然是做多利率的窗口期,在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於3.2%時逢高買入可能是占優策略。

(文章來源:明晰筆談)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Ⅷ 去杠桿是什麼意思,老看到新聞上寫這個

1.杠桿是什麼。杠桿,簡單說就是以小博大,四兩能撥千斤。在金融經濟領域,杠桿通俗的意思是借錢辦事。無論個人、政府、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都多多少少會使用杠桿。
2.個人或者機構使用杠桿辦事,就會欠錢,為了衡量還錢能力,可以籠統地認為,個人或者機構的債務和資產的比率就叫杠桿率。
比如僅把收入當作資產,買房借的錢當作債務的話,個人收入有10萬塊錢,貸款買房每年要還10萬的話,那麼對於個人的杠桿率就是1倍。
3.因此統計資產和債務的方式不同,得到的杠桿率不大一樣。另外,按照不同社會部門來劃分的話,杠桿率就可以劃分為居民部門杠桿率、政府部門杠桿率、企業部門杠桿率。
4.個人使用杠桿買房就屬於居民部門杠桿的情況。政府也需要使用杠桿。比如修飛機場、修公路等等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政府不能一下子把所有財政收入都用於這些項目。
另一方面,即使政府有預算也不能短時間內就完成這些項目,因此政府也需要借錢來辦事,也就是加杠桿。
5.企業經營也需要使用杠桿。比如鋼鐵行業的國企,因為鋼鐵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比較大,所以往往需要向銀行借錢融資才能運轉。
6.銀行也會使用杠桿。
銀行是通過放貸來賺錢的,那麼擴大規模就可以賺更多錢,這樣就需要籌集更多資金來放貸。
所以銀行就可以通過發行同業存單等方式來向其他金融機構借錢,比如中小商業銀行發行同業存單來向基金公司借錢。
國家整天說的去杠桿就是指上述情況。希望能幫到你。

Ⅸ 深度:關於同業負債,這可能是梳理得最清晰的一篇文章!




以同業負債為表現形式的金融杠桿問題在本輪債市下跌中廣為市場關注,低利率環境和債券牛市為金融機構內部加杠桿提供了相對便利的外部環境和動機。


從本質上說同業負債就是金融同業機構間的負債關系,可以使得金融業整體資產負債表擴張,賦予機構持有更多資產的能力。除了傳統的資金端以回購、拆借、同業存款為形式建立的同業債權,近年來為金融機構擴表發揮重要的作用的同業負債方式還包括同業存單、同業理財等。同業理財嚴格意義上屬於資產受託管理業務,但對給出預期收益率類型的同業理財而言(無論保本或者非保本)實質上仍然表現為了金融機構(資管產品)的類債權融資方式擴表。


同業存單、同業理財等作為主動負債方式,本身也是市場深化的產物,有利於機構增強自身對資產負債表的掌控能力。對於眾多中小機構而言,同業負債可以幫助其擺脫網點渠道的限制實現規模的擴張,而不僅僅是債券牛市或低利率環境下套利的產物。盡管在市場上漲或下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助推作用,但同業負債業務發展有助於資金在機構間的再分配,具有一定積極的意義。


下文我們首先梳理了各同業負債端的相關數據情況,以及在本輪市場波動中相應表現及後續可能的演化。


1、銀行同業負債概況與興起的邏輯


我們首先梳理銀行自營的同業負債情況,這部分負債會體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上,主要形式包括同業存款與同業存單,同業存款可以來自存款類機構或其他非銀金融機構。傳統上非政策銀行的金融債也屬於同業主動負債的范疇,但金融債一般期限較長,除政策性金融債外發行規模較小,對金融機構資產端的影響也相對較少。由於非銀機構/資管產品的閑置資金一般會託管在銀行形成同業負債,所以銀行同業負債的增長其實無法與非銀機構的發展、運作分開。


我們首先從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計算同業負債情況,如果不考慮企業或居民直接持有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或存單的情況,那麼體現在銀行負債端的同業類負債主要包括三項:對存款類機構負債、對其他金融機構負債、債券發行。


考慮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也以同業存款的方式託管在銀行,這部分對銀行體系來說相對屬於被動負債,與股市行情聯系緊密,因此下文中在對其他金融機構負債中剔除了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此外,政策性金融債發行主要用於相應的政策金融項目,並非是商業機構自主行為,因此下文中的債券發行科目的規模剔除了政策性金融債。



下圖是這三項分別的同比增速情況以及加總在銀行總負債中的佔比。從分項規模來看,對其他銀行的負債規模其實自 13 年來維持相對低速增長的態勢,對其他金融機構負債(扣除證券保證金)在 14 年至 15 年中有過較快增長而後回落;而後債券發行(扣除政策金融債)科目一直在較高速增長。 



從三項負債之和占總負債佔比來看,自 2011 年開始同業負債佔比有了較明顯的提升,主要可以分為三次上行:2011 年初至 2012 年 7 月有一波明顯的上行,隨後 2013 年 9 月至2014 年 4 月、2015 年 2 月至 2015 年 7 月又各自出現一陣較明顯的上行。2011 年-2012年的同業負債佔比上行當與非標投資盛行有關。而近期的同業負債上行當主要與同業存款、同業存單、非銀機構託管資金(包括證券結算保證金)增加有關。 


下面我們觀察非銀同業存款和同業存單近期的規模變動情況,整體來看非銀同業存款規模在 15 年股災後由於證金公司成立得到了階段高點,此後整體維持寬幅波動狀態。盡管我們扣除了證券保證金變動的影響,但增長的路徑仍然與股市行情高度密切相關,這可能源於股市衍生的質押融資、配資業務對非銀存款科目產生了影響。 


而同業存單則在近兩年來一直維持較快的增長,但在今年 11 月、12 月開始出現規模收縮的苗頭。絕對規模上,同業存單從 15 年初的不足萬億一路增長至高點處的 6.7 萬億,成為後一階段銀行負債端邊際上的增長主力。 



同業存單的快速增長的推動力主要來自三方面:(1)15 年上半年開始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下行,市場整體資金面穩定, 中小銀行通過發行同業存單獲得長期資金的成本大幅降低; (2)債券牛市提供了較高的同業理財預期收益率與委外投資基準收益率, 為機構發行同存配置資產提供了正 carry; (3)對於中小型銀行機構而言,受制於影響力與網點數量,通過一般存款做大規模相對困難,通過同業存單進行主動負債為中小機構提供了超越式發展的可能性。 


15 年上半年央行 7 天回購利率從 15 年 1 月的高點 3.85%一路下調至 15 年 6 月底的 2.50%,帶動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下行,同業存單發行成本的下降使得機構有動力擴張資產負債表獲得相對高收益資產。在資金來源方面,貨幣基金是同業存單的配置主力之一。 盡管貨基收益率不高,但由於存在收益免稅與流動性較好的特點,機構資金尤其是大型銀行資金會大量申購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獲再配置同業存單,資金迴流銀行體系,為同業存單發行提供了相對充足的配置資金。貨幣基金整體規模也在 15 年 7 月後出現了快速明顯的上升,而進入 16 年來規模保持在高位相對穩定。 



2、 15 年來銀行理財的重要增長點:同業理財


15 年來同業理財成為銀行理財規模邊際增長的重要力量。 盡管同業類理財在銀行理財總規模中的佔比仍不超過 15%,但在 2015 年全年理財資金增量 8.48 萬億中,同業類理財增長達 2.51 萬億,佔比 29.6%;16 年上半年理財總增量 2.78 萬億,同業類理財增長 1.02 萬億,佔比 36.7%。 


同業理財的快速發展主要驅動力來自中小銀行,邏輯也與同業存單發行量猛增類似: 全國性商業銀行在營業網點渠道上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個人理財的發行能力很強;而中小型銀行為加快理財規模發展則往往需要依賴於同業理財的渠道。由於存在金融機構的隱形信用擔保,在此前資產荒壓力下,中小銀行發行同業理財只需要提供適當的收益率價差即可,綜合成本仍然小於通過網點渠道端募集個人理財。 


所以在同業理財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能觀察到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型銀行發行的理財規模快速增長,兩者有著較強的相關性。如前文分析,同業理財的買方資金往往來源於低成本機構的自營、理財資金, 同業理財的擴張也使得資金在金融機構間出現了定向流動。 



對於金融機構委託外部管理人投資的行為,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生成同業負債的范疇。但在大多數產品存在業績基準或預期收益率的情況下,與同業負債有類似之處,也是不少自營、理財的資產端。並且伴隨委外資金購買同業存單、金融債券或者申購債券派生企業存款,資金也能迴流到銀行體系,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循環,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金融體系內部加杠桿的效果。 


至2016 年三季度,基金專戶規模達 6.24 萬億,券商資管的總規模在 15.77 萬億。根據 15 年的情況基金專戶中超過 60%以上的資金投向是債券,據此估計基金專戶中投資市場的資金規模可能在 4 萬億。券商資管規模主要由兩大塊構成:集合理財 2.13 萬億,定向資管計劃13.09 萬億,券商定向資管計劃中大部分是通道類項目。根據歷史數據估算來看券商資管中主動管理部分佔比可能在 3-4 萬億,而其中債券佔比是 35%-50%附近。而根據信託資金運用數據統計,信託產品中投資到債市的資金規模約在 2 萬億左右。 當然值得說明的是,這些資管產品在市場平穩時仍然主要表現出配置資金的性質,構成匹配同業負債的資產端。



3、債市波動中的同業負債:關注結構分化 


同業負債雖然較一般負債更為靈活,但對於市場走勢也更為敏感,穩定性也弱於一般負債。一方面其收益率會緊密跟隨市場利率高低而波動;另一方面當市場條件出現變化或發生事件沖擊時易形成同業負債的集體擴張或收縮。整體而言當同業負債容易在市場出現方向性走勢時易形成助推作用。 


自今年 8 月份中下旬以來資金面開始常態化緊張,盡管債券收益率在 9 月中旬重拾下行態勢並於 10 月 21 日再次達到年內低點附近,但同業存單利率自 8 月中下旬以來一直維持抬升走勢。我們接下來從微觀上再探究下資金面初步緊張直至這一段時間里同業存單的變動情況。 


在 9 月中下旬資金面與現券收益率出現背離開始,質押式回購余額仍表現為持續走高,反映出部分對債券上漲的反應(加杠桿需求)以及對資金面緊張的預反應,直至 10 月下旬資金面出現實質性收緊開始明顯回落。 



伴隨著資金利率、同業存單收益率上行,大型商業銀行與股份制銀行很快便減少了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在 9 月下旬即出現拐點;而城商行農商行的同存余額則持續快速增加,甚至在 11 月有加速上行的趨勢。很明顯,在同存利率上行情況下發行仍能持續快速增長,說明城商行類機構對同業負債的成本相對不敏感,並且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更有通過發行同存來替代回購融資的傾向。在資金面緊張、債市出現明顯調整的情況下,機構大量通過同業存單應該不是為了再主動增加資產(債券投資)規模,而是在給定現有頭寸的情況下,常規(回購、拆解)融資渠道受阻,進行了部分的負債替代或者預備跨節資金。



上述數據說明,以同業存單為紐帶的資金流動也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方向性特點,即資金從低成本、風險偏好較低的機構向綜合負債成本較高、風險偏好較高的機構流動。 加上同業杠桿後的債市投資風險也按照各自機構的偏好也實現了重現劃分,高風險偏好的機構通過主動負債的方式獲得更高的杠桿,承擔了更多風險獲得了更高的預期收益。而低風險偏好機構亦可以通過購買免稅的貨基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資金經過同業鏈條傳遞後,終端資產收益還是來自債市。此前債券處於牛市中時, 資產端的預期收益率中蘊含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利得與杠桿收益成分,此時同業理財收益率可能仍高於同業負債成本,同業杠桿仍在提升,但市場已處於相對不穩定狀態。 



同業負債成本(同業存單利率)出現明顯上行時,將使得難以承受高負債成本的機構逐步退出發行市場,發行需求降低。另一方面債市在缺乏資金推動後出現明顯下跌,資產端預期收益率開始明顯調整,進一步與負債成本倒掛,加速金融體系的去杠桿。 


目前股份行已經整體上實現了同存規模的持續下降,城商行、農商行也出現了周度層面的環比下降,可見對負債成本中等敏感的機構主體已經開始出現較明顯的去杠桿行為。 前文我們也論述了同業負債發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與積極意義,所以同業層面的降杠桿絕對幅度未必很大,按照我們此前測算的三項同業類負債占銀行體系總負債的比例,目前已經從高點 17.1%將至了 16%,而在本輪委外、同業存單爆發的起點 15 年初,這一比例大致在14.5%-15%附近,相去並不算遙遠。目前恐慌初步過去,當債市調整與金融去杠桿逐步完成後,同業資產端與同業負債端應該能恢復到一個合理的息差水平,屆時全市場的同業負債也會達到一個相對均衡的水平, 建議從結構分化的視角觀察後續金融去杠桿的進度。




Ⅹ 余額寶資產凈值達1.4萬億 投資組合存在哪些風險

余額寶聚沙成塔,把超過3億人的資金吸收到貨幣基金中,規模持續突破新高,在超越招行的個人存款規模後,需要多久能像美國貨幣基金那樣,超過銀行存款,獨霸武林?

余額寶龐大資金的投資組合,存在哪些風險?70%投向銀行存款,使其更容易受到政策變動的影響;而對於債券和票據的投資倉位,則有著美國貨幣基金2008年虧損的前車之鑒。


此消與彼長

招商銀行(23.720, 0.46, 1.98%)華東某支行行長陳明,看到余額寶超過招行個人存款規模的新聞,對時代周報記者感嘆:「這標題太猛了。」

陳明翻找數據,才發現,更猛的是余額寶本身。

根據天弘基金2017年6月30日公布的凈值公告,其貨幣基金產品天弘余額寶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凈值達到1.431萬億元。

對比起來,截至2016年底,招商銀行吸收的個人存款,包括活期與定期,總計為1.3萬億元左右。余額寶的規模確實已經超過了招行個人存款總和。

銀行統計數據中,存款總額包括個人存款、公司存款,其中,個人存款項目又包括個人活期存款、個人定期存款。招行個人存款加公司存款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

照此趨勢,余額寶下一個小目標就是超過國有四大行之一的中國銀行(3.710, 0.02, 0.54%)的個人活期存款。根據2016年年報數據,截至2016年底,中國銀行個人活期存款為1.63萬億元,建設銀行(6.120, 0.04, 0.66%)為2.99萬億元,工商銀行(5.020, 0.02, 0.40%)為3.44萬億元,農業銀行(3.540, 0.01, 0.28%)為4.54萬億元。

余額寶的規模正在急劇擴大。數據顯示,其規模同比增速從2016年6月的33%上升到今年6月的75%,即便按照50%的增速計算,余額寶將在2018年超越建行個人活期存款規模,2019年前後超過工行和農行。

作為貨幣基金,余額寶能給投資者提供的回報率,恰好略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利息,但普通個人的小額存款、活期存款,目前在銀行只能獲得很少的利息。

於是,零吸整存,聚沙成塔,余額寶把超過3億人的小額活期存款吸收到貨幣基金中,再整存到銀行中,獲取略高於定期存款的利息,享受大額資金才能獲取的銀行優待。

這種特性決定了貨幣基金與銀行存款的此消彼長。

根據央行數據,全國銀行的個人活期存款規模過去幾年迅速增長,從2010年的11萬億元左右,到2016年底已經增長了一倍到23.16萬億元,目前增速正降低,2017年5月,僅略微上升到23.61萬億元。

國內貨幣基金增速則拔地而起,2013年前後不過1萬億元左右的規模,目前已經超過5萬億元,超過了愛爾蘭、法國、盧森堡等國家,變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名。而在美國,貨幣基金規模從1980年代迅速增加,2001年首次超越美國的銀行存款的總規模,到了2008年,更是發展到超過3.5萬億美元,遠超銀行業存款的1.68萬億美元。

相比起來,2016年底,中國銀行業存款的總規模為151萬億元左右,要想超越銀行業的存款規模,余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監管與創新

5月26日,天弘基金公告,將余額寶交易額度上限從100萬元大幅調低為25萬元,這部分證實了此前的市場消息。此前,市場傳出:余額寶交易額度上限將由100萬元調降至50萬元;余額寶將分拆成2000億一隻的產品,由目前中信銀行(6.270, 0.07, 1.13%)一家銀行託管,轉為五家託管銀行負責。

實際上,自余額寶出現的第一天起,監管與創新,就一直貫穿其中。

2013年6月,央行發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支付寶積累的規模龐大的淘寶交易資金,成為首要治理目標,需要繳納巨額的備付金。

也恰是在這個月,余額寶上線,人們可以通過支付寶鏈接到余額寶,把工資、活期存款、零錢等資金存入余額寶,這就相當於購買了天弘余額寶貨幣市場基金,資金可以跟隨基金凈值增長獲取投資收益,還可以隨取隨用,甚至直接用於購物、轉賬、繳費還款等支付。

2017年初,央行下發新的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客戶的備付金,4月17日起,必須挪到指定賬戶集中存管, 並公布了需要繳存的備付金比例。

但此時,無論支付寶還是微信,其中的大部分資金余額,都已經通過余額寶、理財通,轉為了理財資金,這樣就可以避開這個管理辦法。

在余額寶上線的半年之後,曾出現一次針對余額寶的爭論。2014年2月,銀行業協會召開會議,有專家提出:將余額寶存放在銀行的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這部分存款按規定繳納准備金。

從理論上看,這條建議的威力,可以說是打擊余額寶的核武器。

根據天弘余額寶貨幣市場基金的年報,不難看出,同業存款是余額寶的命根子。在余額寶投資組合中,2015年69.5%的資金是投入到了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2016年是70.27%。余額寶的收入也主要來自於存款利息收入,例如,2016年,在余額寶242億元的總收入中,就有187億元來自於存款利息的貢獻。

余額寶的規模太大了,又要保證安全,也只能存銀行。國內其他規模排名靠前的貨幣基金也是這樣的配置比例,比如工銀瑞信旗下規模為1600億元左右工銀貨幣,2016年這個比例甚至一度超過80%。

「這種來自基金公司的大額資金放到銀行,就是同業存款。需要資金的銀行會非常歡迎同業存款,往往寧可給出高於市場利率的價碼,吸引來這筆存款,銀行有資金周轉需求的時候就能從這個同業存款中挪移。」 招商銀行華東某支行行長陳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解釋說,「由於是資金與需求方談判而來,所以往往利息更高,且可以提前贖回不罰息,即提前贖回依然按照約定利率結算。另外,同業存款不必繳納准備金。」

而把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意味著,利率上浮對最高比例是被限定的,不能過高,另外,提前贖回必須罰息,也就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的0.35%左右來給付利息。另外,銀行收到這部分存款,也必須繳納准備金,意味著銀行能給出的利息降低。

「余額寶和其他貨幣基金,就是憑借高於定存利率來吸引資金,這個建議是釜底抽薪,要讓余額寶無法拿到高收益率。」陳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解釋說。

2014年6月,據多家媒體報道,央行對商業銀行窗口指導,要求執行提前支取罰息。

隨後,2014年12月27日,央行正式下發387號文,調整存款口徑,把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之中,但表示,暫時不徵收存款准備金。

在此影響下,余額寶的存款利息收入逐年降低,從2014-2016年,余額寶存款利息收入從255億元,降低到229億元,再進一步降低到187億元。

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2014年1月曾創造6.76%的收益神話,但是隨後逐年下降,在2015年跌破4%,2016年最低跌破2.5%,直到2017年央行去杠桿,銀行間資金極度緊張,才又回到4%之上。

即便如此,余額寶的規模依然勢如破竹,理論上的釜底抽薪在現實中完全失效。余額寶2014年規模為5789億元,2015年為 6207億元,2016年為8083億元,2017年6月底增加到1.4萬億元。

「投余額寶的都是小散戶的小錢,對於年化利率一兩個點的變動,能有啥差別?」陳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最關鍵是余額寶群眾基礎廣,用戶體驗又做得好,從支付寶很容易就鏈接過去。」

隱藏的風險

實際上,一些商業銀行在與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的合作中,已經不知不覺地浸淫太深。

2017年的市場態勢尤其明顯,其中,同業存單發揮了巨大威力。

2015年6月,央行頒布《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此後,同業存單業務在國內全面鋪開,並迅速井噴,其總規模從2015年的3萬億元左右,猛增到2017年的7.5萬億元。同業存單,指的是需要資金的銀行發行同業存單,支付利息,有錢的銀行或者基金購買同業存單,獲得利息收入。

中小銀行是發行同業存單的主力,「他們不計成本發行存單搞到錢,再把錢拿去嵌套資管產品加杠桿,買債券、買同業理財等產品,獲取更好的回報以賺取利差。此前總量不受控制,所以中小銀行更瘋狂。」陳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貨幣基金作為市場上新晉的金主,自然不會缺席。

從國內貨幣基金整體的持倉組合來看,同業存單的佔比從2015年初之後大幅度上升,到2016年,貨幣基金的債券投資中,有超過一半都用來配置同業存單了。

根據余額寶2016年年報,其配置在同業存單的資金規模為339億元,在總倉位中佔比為4.19%,是配置比例最高的債券品種,包括興業銀行(17.300, 0.18, 1.05%)、江蘇銀行(9.230, 0.08, 0.87%)、光大銀行(4.000, 0.04, 1.01%)、北京銀行(9.220, 0.07, 0.77%)發行的同業存單。

不過,2017年畫風突變,為了去杠桿,央行推出MPA考核,限制銀行擴張信貸規模,也就是說,即便中小銀行無度發行同業存單,有了錢也沒地方花;同時,央行對商業銀行窗口指導,減少廉價資金提供,提高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市場上資金驟然緊張。

「為了應對考核,許多銀行提前發行同業存單,融到資金,以備季末MPA考核時周轉。」 陳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歷史上著名的貨幣基金虧損事件,恰是因為系統性風險來臨時的拋售。2008年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當時美國貨幣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由於重倉雷曼兄弟商業票據而損失慘重,在虧損的狀態下清盤,從而打擊了投資者對貨幣基金的信心,人們從認為穩賺不虧的貨幣基金瘋狂贖回,使得美國的貨幣基金規模從超過3.5萬億美元下降到2萬億美元左右。

7月6日,天弘基金首席風險官鄧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余額寶一直偏好配置流動性好的資產,如協議存款、回購等的佔比很高,企業債券和同業存單佔比處於行業較低水平,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流動性風險,維護持有人利益。

鄧強表示,「我們做風控,就是要對用戶負責,對股東負責,也要讓監管層及市場放心。」余額寶不拼收益、不博規模,經營策略重點突出「穩健」兩個字。

閱讀全文

與同業存單加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外匯平台注冊帳號 瀏覽:672
外匯中的非農 瀏覽:42
期貨跳空怎麼操作 瀏覽:425
大連友誼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95
小愛查一下實時匯率港幣 瀏覽:167
360股份怎麼買 瀏覽:728
如何在銀行買理財 瀏覽:136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88
金牛化工股票行情查詢 瀏覽:991
焦煤期貨交割替代品肥煤 瀏覽:955
金融貸款利率計算器在線計算 瀏覽:307
均衡匯率的指導價值 瀏覽:215
1996年6月25日匯率 瀏覽:741
華泰證券網上辦理上海指定交易 瀏覽:526
足球競彩怎麼賺跟單傭金 瀏覽:171
金融顧問服務 瀏覽:747
金融公司資產評估部門 瀏覽:2
國有金融機構不得代持 瀏覽:957
期貨准考證列印在哪裡 瀏覽:683
張家口企信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