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防風險去杠桿重要目標

防風險去杠桿重要目標

發布時間:2023-02-09 10:02:36

① 金融業如何去杠桿防風險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金融業成為大規模外溢效應的渠道,國際資本流動透過金融機構網路跨境交易形成的外部沖擊日益顯著,實行靈活匯率的國家也難免資本流動沖擊。2008年面對外部沖擊,歐盟內部各國紛紛「以鄰為壑」,各自為國內所有銀行存款提供全額擔保,避免資金外流維持銀行系統的流動性。「蒙代爾三難困境」理論框架受到質疑,美元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國貨幣政策是全球流動性周期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對國際跨境信貸流動和金融市場杠桿有重大影響,匯率自由浮動難以抑制資本流動確保貨幣政策獨立。受流動性周期影響的經濟體,從「三難困境」:無法同時實現貨幣政策獨立、匯率穩定、資本自由流動,變為資本自由流動還是貨幣政策獨立的「兩難」選擇。其政策含義是:實施宏觀審慎管理,加強金融市場杠桿交易監管,切斷外部沖擊傳導渠道,可確保貨幣政策獨立穩定金融形勢。
流動性的實質源於貨幣創造,第一層次是貨幣當局供應基礎貨幣創造流動性。第二層次是銀行以及影子銀行體系通過信用擴張期限轉換派生存款創造流動性。這意味貨幣政策能否不受干擾服務於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等宏觀經濟目標,取決於貨幣當局是否能夠控制流動性來源。
從流動性供給層次看,基礎貨幣提供的流動性要比市場內生杠桿交易衍生的流動性穩定。貨幣乘數代表了銀行、影子銀行體系等信用(債務)創造貨幣的程度,一定程度也表明了金融系統的杠桿水平。中國貨幣乘數從2011年3.79升至2017年4月的5.33,達到1997年以來的歷史高位。
貨幣乘數高表明基礎貨幣不足,貨幣供應的增長嚴重倚賴貨幣派生渠道信用創造貨幣,流動性更多是由債務杠桿交易提供。這類杠桿交易主要由風險偏好上升驅動,金融機構加杠桿加大同業拆借、回購等短期融資,配置公司債券、信託受益人權益(公司貸款、信託產品和理財產品)等長期限風險資產,減持優質流動性資產,導致風險資產價格上漲,扭曲風險溢價信用利差縮窄,催生資產泡沫。市場交易量增加烘托下,表面上市場流動性充裕,但這類債務杠桿交易衍生的流動性具有脆弱屬性,資金流動對境內外息差、匯差極敏感。一旦出現市場壓力撤資,這些流動性就可能迅速消失,刺破資產泡沫引致危機。

② 指的是哪些講解

1、「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2、去產能仍是難啃的硬骨頭。回暖行情下,部分企業將已停工、擬淘汰的生產線恢復生產,對去產能任務形成了新的壓力:3月份我國日均粗鋼產量達到228萬噸,4月份更是達到231.4萬噸,一舉打破了2014年6月份230萬噸的歷史記錄。目標:用五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量1億至1.5億噸、三到五年時間煤炭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
3、去庫存任重道遠。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2015年末中國商品房待售總面積達7.19億平方米。要化解這個庫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化解房地產庫存這個任務是比較艱巨的,要有耐心。」
4、去杠桿要積極穩妥、分類施策。高杠桿推高風險,防風險須去杠桿、杠桿一旦使用過度,必然帶來高風險。美國次貸危機乃至金融危機,就是由於美國個人住房消費和金融機構過度使用杠桿而引爆的,至今全球經濟仍未走出危機陰影。

③ 多機構展望2018年經濟工作重點是什麼

12月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這次能夠定調2018年中國經濟的會議透露了哪些信號?我國明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是什麼?宏觀政策將如何制定?機構是這樣分析的。

房地產:出台更多配套政策和調控措施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表示,本次會議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2018年將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出台更多配套政策和調控措施。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立足點,以土地、住房的供給端改革,稅收、信貸的配套政策改革、以養老、醫療、教育等資源分配改革為著力點。同時繼續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

④ 什麼是去杠桿為什麼現在要去杠桿

私募排排網為您解答:
去杠桿:
老百姓把錢存到銀行,銀行再貸款給你。你增加了負債,銀行增加了資產。同樣別人也這么做,如此以來,少量的貨幣得以創造出大量的信用,金融就是這么神奇。
而去杠桿呢?就是讓你減少負債,同時銀行也減少資產。資產與負債同時縮減,就是咱們經常聽新聞中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就是這個原理。
為什麼要去杠桿?
美聯儲已帶動全球進入加息周期,中國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加息,但很明顯市場流動性已經收緊。市場的錢少了,現金流就很容易出問題。一旦這些債還不上,大量的壞賬對銀行來說是毀滅性的,銀行如果出問題了,則會直接引發系統性風險。一環緊扣一環。
此外,根據利率平價原理,美國加息中國不加息,就會產生利差,資金為了套利,拋出人民幣買入美元,人民幣就會貶值,資本外流,最終導致外匯儲備流失。而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等小國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護匯率穩定,才導致經濟崩潰,血的教訓歷歷在目。
因此國內監管層採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變相加息,適當釋放流動性的形式降杠桿,讓經濟不至於硬著陸。
答案轉載自www.simuwang.com

⑤ 商業銀行為何加杠桿,現如何去杠桿

商業銀行為何加杠桿,現如何去杠桿

商業銀行加杠桿的大背景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大規模信貸投放結束後,2009年開始信貸收緊,不少項目後續資金緊缺,銀行為規避監管指標考核,通過銀信合作變相拓展信貸業務。
從2010年至2013年期間,一些商業銀行為規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通過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藉助銀信、銀保、買入返售等通道,通過受益權轉讓方式實現資產出表。
2013年,中國銀監會出台8號文限制非標資產投向,同業和理財業務出現三新變化:一是資金開始由非標類資產轉向債券等標准化資產,通過拉久期、降信用、加杠桿實現套利。二是理財資金通過配資進入二級市場,這一業務在2015年上半年達到頂峰。
2015年下半年股災後規模略有下降,但至今仍是銀行理財資金的重要投向。三是隨著地方 *** 融資模式改變,大量 *** 引導基金、 *** 平台基金和PPP項目出現。銀行理財產品進入 *** 引導基金、 *** 平台和PPP項目等。銀行業從單純的債權融資逐步股權融資或者類股權融資。銀行通過理財產品已突破原有商業銀行業務范圍,進入更廣闊市場。客觀上,造成金融體系的復雜性、多樣性明顯提高,風險管理和監管的難度也隨之升高。

海通宏觀:為何去杠桿 如何去杠桿

杠桿資金需要繳納融資費用,所以不會長期持有,而且,杠桿資金額度很大,股市的瘋長瘋跌多是杠桿資金的原因,所以只會擾亂證券市場。所以,必須去杠桿。
去杠桿不難,待杠桿資金入場後,大幅度砸盤,使杠桿資金爆倉。

2016去杠桿怎麼去?地方 *** 和企業如何去杠桿

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通過借債,以較小的投入撬動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例如個人融資融券、企業向銀行借貸、 *** 發行國債、地方債等,都是「加杠桿」的行為。通俗地說,杠桿率就是債務負債率。適度的杠桿對經濟有益,但如果杠桿率過高,債務增速過快,反而會拖累發展,產生巨大的債務風險。
「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需要對過去放大了的過高的杠桿進行整治和調控,這也是通常所說的去杠桿。但去杠桿並不一定完全是做減法。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要盡可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 *** 債務上升時期的發展局面。因此去杠桿本質就是去負債、去投資風險。」
供給側改革的「去杠桿」,從大處看,指的是去除「僵屍企業」,進而降低公共部門整體的杠桿率;從小處看,去的是產能低效企業的杠桿,這主要指的是產能過剩的部分國企。對於市場化程度高、效益良好的民營企業或是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企,國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杠桿率的。
首先,地方移中央,這本質上是一個信用增級過程。中央 *** 的財權比較大,但是地方 *** 的事權又比較大,很多本來應該由中央 *** 承擔的事權都交給地方 *** 。由於中央 *** 的資產負債表總體來看非常健康,它能夠發行或者代理發行項目債或者特別國債,把一部分符合標準的地方債務承接過來,而且中央 *** 的信用等級最高,所以融資成本最低。因此,2016年3%的赤字率對於 *** 來說,加杠桿的空間就要大很多了。當然,也需要適時安排給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財力,目的是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情況。
其次,平台移開行。其實地方 *** 之所以杠桿特別大,預算內的「吃飯財政」不是一個大問題,主要是它的城市化建設功能。融資平台就是以土地為資本金的杠桿操作,一旦抵押品價格下降,那麼一端是長期才能有微薄回報的基礎設施資產,一端則是短期的銀行借貸和性價比更差的影子融資。因此,地方融資平台可以把債務轉給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銀行(最大的中央融資平台)。

中國的金融杠桿不足嗎?應該如何實現杠桿化?有沒有商業銀行杠桿化這個說法。

中國金融市場的金融杠桿利用不足,主要從銀行系統的存貸比,投資銀行的杠桿率,商業銀行的杠桿率與 *** 的國債與gdp比率與西方國家的金融體系的比較來說明。具體的,我想知道要實現一個金融體系的杠桿化或著說是更好的利用金融杠桿主要應從哪些方面入手?特別地,我想知道商業銀行的杠桿化又該怎樣實現?因為商業銀行本身受巴塞爾協議的資本充足率約束,杠桿理論上不應高於12.5倍;同時我國在銀行監管這塊是比較嚴格的。要實現杠桿化,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有怎樣的要求?具體起來又該是怎樣操作呢?若說在中國,商業銀行的杠桿化是個瓶頸。那對於其他金融機構,如信託公司或者投資銀行的杠桿化該如何進行呢?

中國股災如何去杠桿

A股牛市因杠桿而生,最高上漲幅度超過150%,其間推動股市上漲的資金不少是杠桿資金。杠桿起初得到默許甚至鼓勵,官方媒體亦鼓吹「國家牛市」,當更多散戶以及資金湧入市場之際,監管層卻在6月突然強力驅逐杠桿資金,預期驟然變化之下,指數急速下挫。這是一個負向正反饋過程,擔心杠桿檢查從而賣出,而賣出壓力越大導致更多融資盤被迫平倉,平倉資金的賣出進一步導致股指下挫,於是股災醞釀而成。
至於救市成敗,也在於杠桿。如果要成功,很可能不得不維持加杠桿,若任由股市繼續下挫,其實是在降杠桿。7月初那個周末人心惶惶,我周日午夜寫下一則專欄《強力救市?還是末日清算?》,夜班倫敦同事看了說能否明確一下是否應該救市——問題確實很復雜,我的心態也很矛盾,其實救市與否並非一個道德選擇,而是一個現實兩難,不救融資盤層層殺出必然血流成河,救市的話則意味著吹大泡泡,權衡之下,忍痛不救或許最終更為正確,但我預計最終 *** 會在壓力之下出手。
時到今日,國人已經無需樸素的市場常識啟蒙。事後來看,雖然預測到壓力之下必然救市,但未曾意識到國家隊入場開頭幾天居然不支敗落。只有當股市指數成為穩定首義之時,清算惡意做空以及民間自發停牌復牌甚至公安部出面等招數之後,股指開始穩定。令人感慨的是,幾天上漲之後,又有改變人生觀的散戶蠢蠢欲動,關於短線交易盈利50%等帖子再度席捲社交媒體。
還是那句老話,最終人們還是會走上自己擅長的道路,哪怕這條道路暫時看不到盡頭。至於中國經濟,其實也是一樣道理。
三周之內,中國股市跌去18萬億元有餘,市值損失超過十個希臘。有資深財經媒體人私下問詢,股市跌去的究竟是不是真財富?提出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問題需要勇氣,身邊比比皆是一口斬釘截鐵表示有或者沒有的人,難免有理性的自負。談股市是否蒸發財富,要點在於財富的定義為何。我認為財富本身是對資產的估值,上漲時刻的數字並非全是紙上富貴,下跌時刻的損失也不全都是真金白銀,即下跌的損失與上漲的收益對應,資產或許依舊,但損失是確實是財富。人們通過價格代表集體判斷,而價格在非常時刻往往由小部分邊際買家決定——如同一座小區,哪怕一年只成交一套房屋,這套房屋的成交價很大程度就決定了其他房屋的價格,哪怕這些房屋的價值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這就是財富的變化。
也正因此,說股市漲跌只是虛擬經濟變化,未免太過武斷。股市繁茂湮滅之間,不僅使得國家杠桿轉移到居民端的想法落空,反而迫使居民甚至企業更多考慮人民幣之外的資產配置,這方面如果成為趨勢,將會對於人民幣形成空前壓力,這是未來需要警惕的方向。至於此前熱炒的資本賬戶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預計在在這次股災之後,步伐將會放慢。目前如果還期待通過股市上漲為人民幣國際化開路,甚至在泡沫中去杠桿,那麼顯然是鏡花水月。
當下核心問題在於,股災對於對於實際經濟影響幾何?既然財富損失切實存在,股災當然會影響實體經濟,那麼影響多大。目前不少經濟學家覺得影響不大,估算邏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針對金融機構、消費以及居民財富而言。首先對金融機構影響不大,目前市場大致估計場內外融資約在4到5萬億人民幣,對比之下金融機構潛在損失有限,有分析師估算極端情況虧損4千億,但對比商業銀行總資產131萬億元,可謂「九牛一毛」。其次是股市財富效應對於消費的影響,考慮到中國消費驅動主要在於收入,從消費數據來說沒有明顯影響,股市的財富效應對於經濟影響不大。第三則是覺得炒股人數而言,股民介入股市的比例有限,那麼不會進一步影響房地產等重大因素,因此影響不大。根據中國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5年一季度僅6%的中國家庭持有股票
這三條理由代表了目前市場的主流邏輯,當然也不乏迷信唱空中國做空中國等慣性看法,價值不大,在此不做分析。上面三條理由,第二條成立,股市財富效應對於消費確實有限,雖然強調總需求的經濟學家總是看重消費,其實從股市到消費的鏈條很長,亦如從消費到經濟增長的鏈條很長一樣。關於第一條與第三條,則需要仔細斟酌。
僅僅從數據層面看,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確實不多,家庭層面持股看似不多(姑且不去質疑這一數據的准確性),這也使得多數人相信股災不會蔓延到銀行、房地產等領域,那麼對於實體經濟也影響不大。問題在於,經濟是一個系統而不是各項簡單加總等式,家庭和銀行在實際經濟之中並非分隔個體,家庭與銀行資金間接進入股市的不可估算,經濟體之間各個單元密切咬合,甲之支出即乙之收入,A之存款即B之負債;民間投資明顯受到動物精神的驅動,而後者則與物質資產的財富估值密切相關。股災消滅的財富不僅挫傷民間投資沖動,降低信貸抵押物價值,連帶也壓低未來投資回報預期,影響整體人民幣資產的可能估值。更進一步,再加之金融體系風險厭惡程度上升、可預見性降低等等潛在影響,如此情況之下,單純以直接進入股市數據考察股災帶來的損失,顯得過於線性思維。
當極端情況爆發之際,慣常分析的邏輯就會出現漏洞。回看美國金融危機之前的2007年歲末,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危機跡象,但是多數經濟學家在費城美聯儲一項調查中還是預計2008美國會實現2.4%增長,事實上當年美國經濟是負的3.3%。直到今天,多數人都知道美國金融危機起源於高杠桿,對於各類高杠桿「毒資產」印象深刻,但是如果從非 *** 負債而言,目前中國經濟的杠桿率整體水平並不低於美國。
不僅股市如此,經濟也是如此,杠桿仍舊是核心問題。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 water)創始人雷?戴利奧(Ray Dalio)對於去杠桿頗有心得,橋水以宏觀對沖見長,而且也挺過了美國金融危機以及其後的衰退。他認為去杠桿有四個方式:財富轉移、減少支出,債務重組、債務貨幣化。去杠桿一般是四種方式並存,往往意味著痛苦的過程,但是也有「美麗的去杠桿」,四種方式達到平衡,使得經濟重新回歸接近潛在生產率的過程,至於「醜陋的去杠桿」則也不罕見,要麼過分緊縮引發大蕭條,那麼是恣意印鈔引發大通脹,哪一種後果都可能會引發社會動盪。
無論醜陋還是美麗,長痛還是短痛,減少杠桿其實就三個門路,要麼轉移杠桿,那麼清算債務,那麼通過通貨膨脹來減少杠桿比例。數據很重要,但是數據背後經濟邏輯更為更重要。隨著經濟走軟,越來越多人關心宏觀數據,但多數人並不明確宏觀數據往往具有滯後性。剛剛公布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為7.0%,高於市場平均預測為6.8%,這看起來類似復甦的跡象,但與實際情況感受已經是冰火兩重天,當前工業增加值目前僅僅為6.8%,與以往兩位數增速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未來的去杠桿之路如何誕生?或許存在兩種可能,要麼類似80年代日本式的緩慢去杠桿,以漫長的低增長來熨平杠桿的傷害,要麼類似90年代韓國式的通過金融危機方式,通過一次性清洗換得日後的重生。
無論哪一種道路,或許都不得不留意,日本韓國爆發危機之際的人均GDP以及人口結構都好於中國,具體分析可以看我兩年前專欄《中國,下一站韓國》。
已經發生必然再發生,當股災如預期爆發,當救市也如意料發生,當杠桿還沒有完成清算之際,已經暴露的風險已經足以令人生畏,投資者應該更加小心沒有完全暴露的風險。如同黑暗的劇院人頭攢動,一旦突然有警報拉響,此刻應該如何做?逃走是一回事,搞清楚警報的原因也很重要,但沒有明白狀況就大呼別慌多少有點不負責任,至於抱怨拉響警報的人更是自欺欺人。在充分的信息沒有暴露之前,不能抱怨人們做最壞的打算,此刻貿然斷言樂觀也可能帶來誤導。

中國銀行業今年是如何去杠桿的

你可以帶上本人身份證,在上班時間到中國銀行櫃台辦理或查詢,中國銀行服務熱線 95566

金融過度寬松結束 2017年銀行業如何去杠桿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五個主要任務中,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和補短板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去杠桿方面的情況則稍顯復雜。如何在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去杠桿的工作,將成為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心。

如果M2仍舊處於放大的態勢,銀行業去杠桿的意義能有多大?MPA考核,首先要搞定自家的事情。再去管別家的事情。

企業融資如何去杠桿降成本

融資能夠降低成本嗎?
能夠分擔公司的風險。
加入第三方監督,或許可以加強別人對企業成本運營的監管。
但不一定能夠降低成本。

地方 *** 和企業如何去杠桿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在發現杠桿原理後曾興奮地寫道。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通過借債,以較小的投入撬動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例如個人融資融券、企業向銀行借貸、 *** 發行國債、地方債等,都是「加杠桿」的行為。通俗地說,杠桿率就是債務負債率。適度的杠桿對經濟有益,但如果杠桿率過高,債務增速過快,反而會拖累發展,產生巨大的債務風險。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背景下,地方 *** 和企業去杠桿勢必會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因此有必要適當提高中央和居民杠桿來平緩地方和企業去杠桿帶來的經濟波動。
「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需要對過去放大了的過高的杠桿進行整治和調控,這也是通常所說的去杠桿。但去杠桿並不一定完全是做減法。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要盡可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 *** 債務上升時期的發展局面。因此去杠桿本質就是去負債、去投資風險。」
供給側改革的「去杠桿」,從大處看,指的是去除「僵屍企業」,進而降低公共部門整體的杠桿率;從小處看,去的是產能低效企業的杠桿,這主要指的是產能過剩的部分國企。對於市場化程度高、效益良好的民營企業或是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企,國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杠桿率的。

⑥ 如何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職責使命

「今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明年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明年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應該如何打?

會議明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2017年以來的一系列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金融亂象得到初步治理,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勢頭得到遏制。但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包括國有企業的杠桿率較高、部分地方政府大量隱性債務等。

「必須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方向和思路,倒逼金融資源從低效率的產業和企業退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助力中國經濟真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董希淼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結構性去杠桿的重點是處理好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目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隱患猶存,預計明年會加大監管和整治力度,但同時要把握「可控、有序、適度」的原則。

防風險要抓住重點,同時要防止出現「處置風險的風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去杠桿過程中要根據實體經濟的實際運行情況、金融市場的承受能力,適度把握力度和節奏,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連平認為,明年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仍然錯綜復雜,股市、債市、匯市等市場形成波動共振的風險不容小覷,需要予以密切監測並妥善處理。

嚴監管是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保障。2017年,我國拉開了金融嚴監管的序幕,2018年這一嚴監管態勢仍在延續。

董希淼表示,未來幾年,金融監管從嚴、從緊的基調和原則不會改變。從監管內容看,表外業務、同業投資、支付業務、交叉金融產品等將進一步得到規范;從監管對象看,要真正做到金融監管全覆蓋,減少風險隱患滋生。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引導金融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才能從根本上防範風險。

會議提出,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回歸本源。

「這實際上相當於金融體系的『供給側改革』,一方面繼續推動金融機構,特別是小型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另一方面鼓勵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通過進一步增加金融機構主體來提升金融體系全面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連平說。

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認為,隨著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性風險將會逐步得到平穩治理和化解,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將會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風險抵禦防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⑦ 如何理解2016年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配合企業兼並重組。盡可能多兼並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降成本——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並「五險一金」。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去庫存——化解房地產庫存。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補短板——擴大有效供給。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質量。降低企業債務負擔,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培育發展新產業,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加大投資於人的力度。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

去杠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對信用違約依法處置。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改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辦法。加強全方位監管,規范各類融資行為,抓緊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妥善處理風險案件。

更通俗地來說:

去產能:解決所謂的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可以認為是你生產了足夠多的東西沒有足夠多的人買,那樣就會資金鏈斷裂,你不得不進入破產程序,你手下的員工要失業。所以相應的措施是與破產保護程序,失業人員安置等有關。

降成本:比較好理解,降低企業經營中的各種成本,也包括一些原有的行政上的執照方面等的門檻,讓生意更容易做。能問出五大任務理解這樣問題的,成本是什麼應該不需要解釋。

去庫存:主要是房地產庫存方面的問題。房地產庫存可以理解為由於房價依然在漲,所以房產的產權人比起賣更傾向於把房產捂在手中(成了庫存)等待以更高的價格賣出,這不利於房價控制,政府需要遏制這種趨勢。

補短板:很容易從字面理解。短板是什麼?當前的短板,最突出的是貧困問題,首要任務是脫貧,否則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無法建成。還有存在短板的是企業,在技術,產業結構等方面如何創新

去杠桿:個人認為在這里最難理解,指的是降低金融領域中的杠桿引發的風險。舉例:買房可以分期付款,只用付得起首付,剩下的抵押貸款就可以買。這樣就以首付這筆小錢在(鼓勵杠桿的)政策允許下撬動了整比購房交易,而整比購房交易付清是一筆大錢。如果沒有「杠桿」,那麼大家手裡購房全款不足就無法買房,大家傾向於存錢,而不是消費,經濟失去活力;但是」杠桿」效應太強,大家被允許有一套的錢,可以分成五六套首付,人們容易大量投資,但是不一定有能力還。經濟出現泡沫,容易引發大規模經濟危機。當前中國的杠桿效應是比較強的,所以需要稍微遏制,通過政策限制大家的過度投資。

⑧ 北京出台「REITs 12條」 力促基礎設施REITs產業在京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基礎設施REITs產業在京高質量發展,打造全鏈條生態體系,北京市重磅發布《關於支持北京市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率先推出一批支持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的務實舉措。

29日下午,市發展改革委聯合五部門召開《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艷林詳解了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內容,市金融監管局、北京證監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分別解讀了政策中涉及本部門的條款及內容。

緊抓機遇

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試點項目徵集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是將具有持續穩定收益的商業、倉儲物流、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領域資產或收費公路、污水處理廠等的特許經營權益,轉化為流動性較強的、可上市交易的標准化、權益型金融產品,在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從而盤活存量資產。

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基礎設施REITs試點工作。

發改君了解到,此次國家開展的基礎設施REITs試點,主要集中在倉儲物流、收費公路、城鎮污水等基礎設施補短板行業和數據中心、5G信息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園、特色產業園等產業園區項目,不包括酒店、商場、寫字樓、公寓、住宅等國外傳統REITs項目。

北京緊緊抓住國家開展試點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第一時間成立發展改革部門牽頭,證監、財政、國資、金融、稅務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統籌做好項目梳理、政策解讀和申報輔導等工作,並於8月7日在全國率先啟動試點項目徵集。

從項目徵集情況來看,涵蓋了倉儲物流、垃圾處理、污水處理、數據中心、產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目前正在按照國家要求對項目進行評審。

12條措施

推動基礎設施REITs產業長遠發展

在積極推動優質項目參與試點、加快盤活存量基礎設施資產、努力形成投資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北京充分發揮資產、資本、機構、人才高度集中的獨特優勢,出台《若干措施》,圍繞產業要素、產業生態、政策保障等三個方面提出12條政策措施。

精準抓牢核心要素,培育產業發展「新引擎」

夯實儲備厚植產業發展根基

優質基礎設施資產是REITs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若干措施》提出一方面要建立項目儲備庫,深入挖掘儲備優質資產;另一方面要提早謀劃、提前介入,積極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孵化培育,形成「試點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滾動實施機制。

整合資源打造運營龍頭企業

持續健康平穩運營是衡量試點成功與否的關鍵標准,更是促進REITs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若干措施》提出鼓勵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相互換股等方式,整合在京央源、地源、民源運營管理優質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輻射全國的規模化、專業化基礎設施REITs運營管理龍頭企業。

創新舉措培育優質資管團隊

公募基金管理人在基礎設施REITs中起主導作用,《若干措施》提出大力吸引內外資優質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入駐北京,並支持市屬企業申請相關金融資質,對在本市新設立或新遷入的持牌公募基金管理人在享受現有政策基礎上,再一次性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

精心培育產業生態,打造產業發展「助推器」

強化專業服務

基礎設施REITs的發行和交易離不開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評級機構等專業服務機構的參與,《若干措施》提出充分利用本市中介服務機構高度集中的專業優勢,鼓勵優質中介機構積極拓展REITs業務,並通過兼並重組、聯營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強。

暢通融資循環

暢通金融機構、投資者和原始權益人之間的融資對接渠道,是基礎設施REITs順利發行的關鍵,《若干措施》提出一方面通過戰略配售主動引入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年金等長期資金,促進基礎設施REITs產品與資金風險收益要求有效匹配;另一方面發揮REITs二級市場流動性優勢,為投資者進入和退出投資提供有效途徑。

打造產業聯盟

《若干措施》提出在全國率先打造REITs產業聯盟,搭建政府與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執業標准和業務規范,並通過開展行業交流、舉辦高峰論壇和投資人教育活動等多種方式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精細完善政策保障,強化產業發展「催化劑」

高水平打造產業集聚區

在建立完整產業鏈的同時,著眼推動REITs產業集聚發展、形成規模和集群效應,《若干措施》提出在「三城一區」、城市副中心、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創新市場准入、規劃土地等支持政策,並對符合條件的入駐企業給予辦公用房租賃、裝修補貼,拓展優質市場主體發展空間。

高標准培育引進專業人才

基礎設施REITs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條長,但目前資產運營管理及相關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缺口仍然較大。《若干措施》提出一方面通過「產、學、研」合作培養一批急需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健全高端人才引進機制,並在房屋租購、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結合其貢獻程度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全方位鼓勵企業參與REITs試點

《若干措施》創新財稅獎補、國有企業考核指標等政策措施,提出對成功發行基礎設施REITs產品的企業一次性給予不超過300萬元補貼,並在現有稅收政策框架內給予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同時,提出將基礎設施REITs發行規模作為降杠桿措施納入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指標,調動企業參與試點積極性。

規范化推動PPP項目

2014年以來本市實施了一批基礎設施類PPP項目,成為基礎設施REITs的重要來源,《若干措施》提出規范完善PPP項目社會資本股權退出、參與方責權利承繼、合作協議調整等配套制度,在確保項目權責明晰、運營穩定、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通過「PPP+REITs」方式盤活存量資產。

高層級統籌產業發展

《若干措施》提出成立推進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支撐保障,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難點問題,推動產業加快發展。

三個「突出」

發揮北京資源優勢推動REITs產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存量資產盤活

打通基礎設施投資良性循環「新渠道」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建設,北京在交通能源、生態環保、城市建設、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領域形成了大量類型豐富的優質資產、總規模近2萬億元,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實現良好投資回報且具有一定增長空間,如果按照標准基礎設施REITs產品發行,至少可以盤活2000-6000億元。《若干措施》鼓勵通過公開發行基礎設施REITs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發展,微觀層面意在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權益型融資工具,打通「投資-運營-退出-再投資」的完整鏈條,形成投融資閉環;宏觀層面力圖廣泛吸引保險、社保、理財以及公眾投資者等各類資金參與新的補短板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突出優勢資源整合

打造REITs產業發展「新高地」

北京發展REITs產業具有獨特稟賦優勢——

一方面,基礎設施領域央企集聚,連同市屬國企在全國范圍內布局運營了大量資產,在資產規模、質量和運營能力、品牌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具備打造龍頭原始權益人和運營管理人的基礎條件;

另一方面,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大型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長期資本大多在京注冊,管理資產規模巨大,具備推動REITs產業長遠發展的可投資金優勢。

《若干措施》圍繞打造全鏈條產業生態體系,系統提出打造專業化運營品牌、體系化服務團隊、全國性產業聯盟等舉措,著力以REITs釋放資源優勢、賦能產業發展,在全國率先形成REITs產業發展高地。

突出政策工具集成

構築金融服務業要素集聚「新優勢」

基礎設施REITs填補我國資管市場產品空白,必將成為公募基金、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重要資產配置,《若干措施》圍繞促進北京金融業特別是資管行業跨越式發展,系統提出吸引各類資管機構在京落戶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針對公募REITs交易結構復雜、涉及專業機構多,對資產管理、設施運營、投融資等專業要求高的特點,《若干措施》圍繞發展空間拓展、市場主體培育、國有企業激勵等關鍵因素,系統集成規劃土地、辦公用房、財稅補貼、人才引進等激勵措施,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主體參與REITs的內生動力,著力構建引領全國的產業生態環境,推進REITs全產業鏈集聚創新發展。

基礎設施REITs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防風險、去杠桿、穩投資、補短板決策部署的有效政策工具,是投融資機制的重大創新,有助於盤活存量資產,廣泛調動各類社會資本積極性,促進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北京將在做好本市項目首批試點申報工作的基礎上,認真落實《若干措施》相關規定,並同步細化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推動《若干措施》盡快落地見效。

⑨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怎麼做

一、強化風險意識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強化風險意識是防範化解風險的前提。只有強化風險意識,才能及時發現風險、積極防範風險、有效應對風險。我們既要看到我國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也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防範「灰犀牛」事件。領導幹部要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做到未雨綢繆。

強化風險意識,關鍵是要有底線思維。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要對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外部環境、黨的建設等領域的重大風險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


二、提高風險化解能力

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就要透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斷決策,善於引導群眾、組織群眾,善於整合各方力量、科學排兵布陣,有效予以處理。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人民群眾中獲取化解風險的力量。

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只要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只有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才能無懼風險和挑戰,戰勝一切困難。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化解風險,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三、完善風險防控機制

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就要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主動加強協調配合,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比如,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就要充分發揮專業機構、專業人才等評估力量的作用,科學研判風險的等級,為化解風險做科學准備。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協同機制,就要動員全黨、全國人民、全社會力量參與風險防範化解。

要通過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對風險產生、發展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對風險的發生誘因與事前防範、風險的事中演進與有效控制、風險的化解與事後治理等進行全方位管理。

(9)防風險去杠桿重要目標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後,我們黨對面臨的風險挑戰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鄧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提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我們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准備好對策。這樣,即使出現了大的風險,天也不會塌下來。」

正是因為我們黨充分預見到改革開放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並不斷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保證改革開放事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高歌猛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同志強調:「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這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大判斷。」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增強駕馭風險本領」,體現了我們黨對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世情國情黨情的清醒認識和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高度自覺。

閱讀全文

與防風險去杠桿重要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愛查一下實時匯率港幣 瀏覽:167
360股份怎麼買 瀏覽:728
如何在銀行買理財 瀏覽:136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88
金牛化工股票行情查詢 瀏覽:991
焦煤期貨交割替代品肥煤 瀏覽:955
金融貸款利率計算器在線計算 瀏覽:307
均衡匯率的指導價值 瀏覽:215
1996年6月25日匯率 瀏覽:741
華泰證券網上辦理上海指定交易 瀏覽:526
足球競彩怎麼賺跟單傭金 瀏覽:171
金融顧問服務 瀏覽:747
金融公司資產評估部門 瀏覽:2
國有金融機構不得代持 瀏覽:957
期貨准考證列印在哪裡 瀏覽:683
張家口企信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65
買賣比排序指標 瀏覽:470
建信龍頭企業股票基金 瀏覽:118
廣發期貨深圳分公司 瀏覽:35
火線稻客外匯論壇排行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