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所示,杠桿上每格等距,每個鉤碼重都是1N,當杠桿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N;若沿斜向上的
(1)根據杠桿原理,彈簧秤的示數F1=
=F2L2 L1
=4.5N;3N×3 2
(2)沿斜向上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拉力不在與杠桿垂直,故其力臂減小,根據杠桿原理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
故答案為:4.5,變大.
⑵ 圖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時所用的每個鉤碼重0.5N,杠桿上每一格長5cm,實驗中:(1)
(1)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只有杠桿水平平衡,杠桿自重的力臂為零,因此杠桿在水平平衡,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等於力臂,能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①L2=
F1×L1 |
F2 |
1.5N×10cm |
1N |
F1×L1 |
L2 |
1N×20cm |
10cm |
⑶ 杠桿一格是幾個砝碼
C.
⑷ 杠桿鉤碼與移動格數的關系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設杠桿的一個小格為L,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左側的兩個鉤碼一起向右移動一格,左側=2G×2L=4GL,
要使杠桿再一次平衡,右側=G×4L=4GL,所以右側的一個鉤碼應該向左移動2個格;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實驗第一次0.98N×4cm=F2×8cm,所以F2=0.49N;實驗第二次:1.47N×L′1=2.45N×6cm,所以L′1=10cm.
⑸ !急謝謝謝謝
A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3N;若物體B向右移動1小格,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減小了1N
上面的描述是關鍵部分:
原來拉力是:G1-3N
原來壓力是3N;現在,壓力減小了1N,即壓力變為2N,因此,現在的拉力為:G1-2
⑹ 每個鉤碼重0.5n,杠桿每個小格的長度為2cm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 1 ×L 1 =F 2 ×L 2 可得,
當在支點的左側A點掛上2個鉤碼時,
2×0.5N×3×10cm=n×0.5N×2×10cm,
解得,n=3,故在O點右側距O點3格處掛個鉤碼.
此時掛在B處鉤碼產生的拉力是3×0.5N=1.5N.
故答案為:3;1.5.
⑺ 平衡螺母移動 杠桿的重心
(1)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傾斜,則重心應向右移動,故應向右調節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可以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設每隻鉤碼的重力G,杠桿每一格的長度為L,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2G×2L=nG×L,解得,n=4,則在杠桿B處應掛的鉤碼數是4個;
(3)設杠桿每一格的長度為L,F在C點豎直向下拉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 1 L 1 =F 2 L 2 可得,
F 1 ×3L=2N×2L,
解得,F 1 =1.33N,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33N;
斜向下拉時,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動力臂變小,動力變大,所以,測力計的示數將大於1.33N,即大於1N.
故答案為:(1)右;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4;(3)1.33;大於.
⑻ 如圖所示杠桿的每格長度都相等,每個鉤碼的重力為1N,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N;如果把鉤碼和彈簧測
設杠桿的每格的長為l,則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2l,鉤碼對杠桿拉力的力臂為8l.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則F1=
F2l2 |
l1 |
3N×8l |
2l |
F2l2′ |
l1′ |
3N×2l |
8l |
⑼ 杠桿力矩計算
杠桿力矩(NM)=力(N)*力臂(M)
如果那一米鐵臂的頂端用力50KG,支點轉軸的扭矩是500NM
1KG=9,8N,工程計算一般常按10來算。
⑽ 杠桿公式
一根長為4米的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在距粗端1米處支住它可以平衡;如果在距粗端2 米處支住,且在另一端掛20N的重物,杠桿仍可平衡,那麼這根棒重為多少?
在距粗端1米處支住它可以平衡說明了他的重心在距粗端1米處.
如果在距粗端2 米處支住,且在另一端掛20N的重物,杠桿仍可平衡,F1*L1=F2*L2得:
G*1m=20N*2m
解得:G=40N
所以,這根棒重為40N。
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械桿效應,稱為經營杠桿。
計算公式:經營械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或者是: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可是如果知道的多一些,就可以不是一點點的而是一塊塊的體會呀
我再嘮叨「一塊」作為對「杠桿」討論的回應:
以右手正手擊球為例,在擊球的過程里實際上有三個旋轉圓心在起作用:第一個是以脖子為圓心,肩為直徑的圓;第二個是以肩關節為圓心,從肩關節到手腕為半徑的圓;第三個是以手腕為圓心,手腕到拍面上的擊球點為半徑的圓。
第一個圓的技術特徵。擊球前左肩對准來球,擊球後右肩對准出球,擊球過程里肩部旋轉180度以上。完成動作的動力源為腿部肌肉群和腰腹肌肉群。特別指出,有些人認為肩部旋轉應該以腿為圓心,顯然忽略了頭部在擊球過程里的穩定作用:在整個擊球過程里頭部應該穩定的對准來球和出球的方向。
第二個圓的技術特徵。因為肘關節在擊球的過程里應該始終保持彎曲的狀態,所以旋轉半徑應該以肩關節到手腕的直線距離為准。其技術特徵是,擊球前拍柄底部的商標對著來球的方向,擊球後拍柄底部的商標對著出球的方向。中間過程可以視為黑箱不予考慮。完成動作的動力源主要是胸肌和上臂肌肉群。
第三個圓的技術特徵。在前兩年的《網球天地》里有一篇文章說,手腕的擊球動作,猶如汽車的風檔雨刷的動作,我以為這個表述非常形象和准確。文章在第幾期我已經記不住了,急切中也無法立刻找到這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找找。完成動作的動力源主要是手指和小臂的肌肉群。
顯然,三個圓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一般的講,三個圓的平面夾角越大,球的旋轉也越強烈而球速也越慢,反之,三個圓的平面夾角越小,球的平擊的成分就越高,球速也越快。
探討擊球過程里三個圓的意義。第一,完善擊球的技術動作。要充分認識轉肩的重要性,因為第一個圓是其他兩個圓的旋轉基礎。我們常見初學者擊球前後都是以身體的正面對著網球,完全沒有轉建動作。第二,驅動任何一個圓旋轉的肌肉群的力量的提高,都有助於球速的提高,這為體能訓練的方式提供了一種依據。
杠桿原理加速用的應該是第三個杠桿。
由於杠桿原理很容易引起誤解,
所以我想換個角度,說通俗點。
我們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要提高擊球的功率。功率大,球的旋轉和速度就大。
如何提高功率?
P=FV(P:功率,F:力,V:速度)
根據這個公式,增大擊球時拍弦對球作用力和拍頭的速度就可以提高功率。
如何增大作用力?
我說個簡單的實驗。你用手掌去推一下你面前的一堵牆。你覺得在什麼情況下自己能使出最大的力?是大臂(手肘)貼近身體時還是大臂(手肘)遠離身體時?
我想,如果你是正常人的話,都會覺得大臂貼近身體更能使上力的。
所以,擊球時大臂(手肘)貼近身體的話作用力將更大。
如何提高速度?
提高速度的關鍵就在於提高加速度。你的拍子在擊球前的加速度越大,擊球時的拍頭速度自然越大。
那又如何增大加速度呢?
F=ma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力與加速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在你加速球拍的時候,你對拍子(在加速方向)的作用力越大,拍頭加速度就會越大,擊球瞬間的拍頭速度也會越大。
看看,我們又回到作用力的問題上了。如何增大作用力,請看上面。
所以,加速球拍時大臂(手肘)貼近身體的話速度將更大。
所以,且不說難以控制,對普通人來說,張開大臂的揮拍方法根本就不能更好的加速。
盲目學習費德勒的正手只會更糟。(特別是根據圖片學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