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杠桿動力臂阻力臂怎麼畫
1、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作一線段,使這條線段與動力作用線垂直,這條線段就是動力臂,用大括弧括住這條線段,給它標上L₁表示。
拓展資料:
動力臂
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叫作「動力臂」。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叫作「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2叫作「阻力臂」。如果把從動力點到支點的棒長距離作為動力臂,或把從阻力點到支點的棒長距離作為阻力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對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認識不清所致。
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阻力臂
以支點為中心分開一塊木頭,那麼你用力的那個位置到支點就是動力臂,而另一半便是阻力臂。
力臂-網路
❷ 誰能簡單的說杠桿原理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有直的也有彎的)。
2.
有關杠桿的名詞術語: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註: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但它們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
畫杠桿的示意圖:
(1)先畫實際杠桿簡圖;
(2)體會F1與F2的方向,自作用點畫出力的示意圖;
(3)定出支點,自支點向二力作用線引垂線:力臂。
4.
杠桿原理:
(1)杠桿平衡: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
物理意義:杠桿平衡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二)杠桿的應用
1.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F1<F2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L2,F1>F2
。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
。不省力也不費力。
2.
天平和秤:
(1)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
(2)案秤、桿秤都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它們是支秤盤離支點近,砝碼離支點遠的不等臂杠桿
。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省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夠簡單了!)
❸ 杠桿剪刀力臂的畫圖
杠桿的支點為O,過支點做力F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其力臂L; 阻力是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過B點沿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用F′表示,即為這根杠桿上B點所受阻力F′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❹ 杠桿原理簡單概括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❺ 怎麼做個關於杠桿的科學小模型
(1)取一根長寬適中的均勻薄木條,從木條中點開始向兩端畫上等間距刻度線。在中點處鑽一個孔,用細線將木條懸掛在支架上即成一杠桿。如果懸後不水平,則可在翹起端繞上金屬絲(或卷上膠布、粘上橡皮泥)調成水平。
鉤碼可用裝有細砂的青黴素葯瓶代替。
(2)在薄木條的中心挖一圓孔,圓孔內嵌進一段玻璃管。在支架上釘一銼成夾劈形的鐵釘,將玻璃管套在鐵釘上,再將杠桿調平衡即可。
(3)也可直接用學生的刻度尺(學生尺),放在三棱木塊的棱上代替杠桿,用相同質量的硬幣(或棋子)代替鉤碼進行實驗,,效果也很好。
❻ 怎麼畫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簡單
掌握這個口訣:一找點(支點),二畫線(力的作用線,根據需要可以雙向延長),由點到線作垂線(由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垂足括起來。就畫完了力臂。在比較兩個力臂長短,人施加的力一般認為是動力,對應的力臂為動力臂,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是省力杠桿。
❼ 什麼是杠桿
1.簡單機械,是一個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支點,動力的作用點叫動力點,阻力的作用點叫阻力點。改變三點的兩段距離的比率,可以改變力的大小。如剪刀(支點在中間)、鍘刀(阻力點在中間)、鑷子(動力點在中間)等就屬於這一類。
❽ 用紙做一個簡易的省力杠桿,請問要怎樣做
從這個可以看出中國的教育還是在向開放式發展,用一根粗細均勻的筷子,在其中間打個小孔,在筷子的兩邊各放一個托盤,托盤一邊放被測物,另一邊放砝碼,砝碼可用已知重量的小石子,由於是小學的題目,老師要求不會太嚴格,你可以按著這種方式去做,也可以求助於你的父母,讓他們幫你做一個簡易的秤
❾ 手推車的杠桿示意圖
輪子的軸是支點。G:阻力;F:動力
紅色線L1:動力臂
藍色線L2: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