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2015年來中國外匯匯率變動案例

2015年來中國外匯匯率變動案例

發布時間:2023-03-08 13:07:41

⑴ 2015年 1—8月美元,歐元與人民幣兌換匯率的變化

美元開始的時候有緩慢上升,1月1日1美元兌換6.17元人民幣,3月3日1美元兌換6.27元人民幣,然後基本上維持在6.2的水平,8月11日以後,人民幣貶值3%,從8月13日到8月27日,基本上是6.4,8月28日以後,人民幣有一點升值,目前是6.35.

歐元有逐步下降的趨勢,1月1日1歐元兌換7.47元人民幣,3月14日1歐元兌換6.57元人民幣,然後在6.6和7.1之間震盪,8月11日以後,人民幣貶值3%,歐元最高的時候是8月25日1歐元兌換7.4元人民幣,目前是7.07.

參考下圖:

⑵ 2015年8月11人民幣匯改的主要內容

1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內容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但參考一籃子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一,從經濟因素角度看,國際收支、物價水平、利率差異、經濟增長水平、財政狀況以及外匯儲備水平等,成了影響匯率的重要因素。國際收支的影響。從常理來看,如果一國國際收支持續順差,該國匯率會呈上升的態勢;反之,則匯率呈下降態勢。我國已連續11年為貿易順差,2005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為672.63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為382.97億美元,如此大額的順差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也持續大量增長,到2005年9月,外匯儲備余額已達7690.04億美元。
二,巨額順差產生了對人民幣的強烈需求,從而使人民幣匯率具有向上的動力。預計2006年,我國順差增幅有所降低,國外對我國的反傾銷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但從總體來看,順差還會繼續存在,從而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有相當的支撐。物價水平的影響。一國價格水平的持續上升,對出口是不利的,易使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出現逆差,從而對匯率造成一定的壓力。
三,我國近幾年整體物價水平波動不大,在2003年和2004年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年裡,CPI增長率僅分別為1.2%和3.9%。2005年以來,CPI整體波幅也在2%范圍內。如果今後糧價、石油等主要產品能保持價格平穩,那麼2006年整體物價水平應是平穩或溫和波動的,物價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不會太大。
四,利率狀況的影響。如果一國利率水平相對高於他國,國外資金就會流入,從而推高本幣;反之,如果一國利率水平相對低於他國,就會拉低本幣。由於我國參考的一籃子貨幣中美元是主要的幣種,權重也大,因此中美利率差額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比較大。近5年,美元利率穩中有所上升,以美國一年期國庫券的收益率和我國一年期儲蓄存款的利率水平比較來看,2005年美國一年期國庫券的收益率為77%,而人民幣利率基本穩定為2.25%,兩國利差為0.52%。從這個角度來看,利率不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最主要因素。國外資本進入我國,更看中的是我國的發展前景和潛在的市場。
五,如果2006年美國再持續提高利率,利差會削弱人民幣升值的幅度。經濟增長、財政收入的影響。2003年和2004年我國已持續保持GDP增長幅度為9.5%,2005年9月我國GDP值已達到106275億元,經濟增長率可以保持前兩年的水平。我國經濟的這種增長應屬於適度增長的范圍內。如果2006年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不發生有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國內不出現大范圍的嚴重自然災害和其他重大問題,GDP依舊能保持9%以上的增長率。
六,適度穩定的經濟增長會推動2006年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到2005年11月28941.9億元的財政收入,為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提供了有效保障。

⑶ 2015年人民幣匯率情況怎樣

2016年1月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了人民幣匯率指數系列的最新數據。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0.94,較2014年末升值0.94%;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101.71和98.84,分別較2014年末升值1.71%和貶值1.16%。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一貶兩升,顯示2015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總體保持了基本穩定。
從全年走勢看,前8個月受美元走強的影響,人民幣有效匯率總體呈現小幅升值態勢,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最高達到105.65,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存在一定的偏離。8月11日,人民銀行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中間價的形成更加參考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此後,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也有所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匯率之間的偏差得到了校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回落至101附近徘徊。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持續小幅走貶又進一步釋放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2015年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和參考BIS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都大致回到了2014年末的水平。
當前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有條件繼續保持基本穩定。首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邁進。2015年雖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仍持續提高,前11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391億美元。我國並無必要通過貨幣競爭性貶值刺激出口來穩增長。其次,從外部環境看,各方面關注的美聯儲首次加息在長時間的發酵後,市場反映總體平穩,對2016年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也較為充分,這說明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已在較大程度上被提前消化,下階段美元走勢受多方因素影響有一定不確定性。最後,經濟基本面仍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長期支撐。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充裕,金融體系保持穩健,海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將逐步增加,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仍屬強勢貨幣。
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符合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人民幣匯率將更加順應市場供求力量變化,參考一籃子貨幣,有升有貶,雙向浮動。但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匯率順應的市場力量是與實體經濟相關的外匯供給和需求,而不是以順周期和加杠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投機勢力。一些投機勢力試圖炒作人民幣並從中牟利,其交易行為與實體經濟需求無關,不代表真正的市場供求,只會導致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向市場發出錯誤的價格信號。面對這些投機勢力,人民銀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展望2016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繼續呈現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雙向波動、有彈性的特徵,人民幣匯率政策也將更多承擔起發揮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

⑷ 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的調整的演講

人民幣匯率動盪背後的原因:美元太強!
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告別了此前單邊升值的模式,雙向波動明顯加劇,呈現「貶—升—貶」三個波段,全年累計貶值2.5%。 201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下跌了0.8%。
謝亞軒認為,這一輪人民幣匯率走弱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元強勢。美元指數2014年全年升值接近13%,如果從2014年低點算起,美元指數在半年左右時間升值超過14%,接近15%。這樣的升值趨勢和速度在美元指數的歷史上很少出現。

在美元指數出現少有升勢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僅貶值3%左右,結售匯單月最大規模逆差238億美元,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應該對人民幣匯率保持信心。
美元從去年9月開始出現的快速走強,帶來全球金融動盪。弱美元的時候,企業和個人都喜歡持有本幣資產,借入外幣負債。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開始加息,未來持有美元負債就面臨償還問題,在美元突然上升時就會出現所謂「套息交易」的平倉。強美元使得國內企業和個人增加持有美元資產,減少美元負債,所以去年四季度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5000多億元逆差很正常。
外匯局初步數據顯示,2014年四季度,中國經常項目順差3751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5595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減少1844億元人民幣。
謝亞軒解釋道,因為在強美元的情況下,企業和個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增持美元資產,表現為資本和金融項下的外流。資本項下逆差和資本外逃不是一個概念。如果普通民眾增持了更多的美元資產,可能會存在銀行里,銀行可能把美元資產運用到境外,這樣就會看到資金流出,這是對外資產增加的表現,是資本項下逆差對應的一種情況。
如果美元快速走強,企業和個人還會主動償還原來借的美元債務,這也會體現為資金流出。因為要降低對外的負債,特別是美元的負債。一個經濟體減少外幣負債是杠桿率下降、短期外債水平下降和整個宏觀經濟金融風險下降的過程。
過去一段時間美元快速走強導致國內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國內企業和個人會增加持有外匯資產,減少對外負債,這都需要更多購進外匯,外匯市場供求失衡,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強轉弱。
本輪人民幣走弱為何始於2014 年9 月?
謝亞軒認為,這一輪人民幣兌美元走弱壓力開始於2014年9月,一直演化到現在,美元指數大致也是從9月開始快速走強。
所謂人民幣走弱開始於去年9月,從即期匯率和中間價都看不出來。但從結售匯數據來看,從去年9月開始,結售匯已開始出現逆差。
結售匯數據表明了國內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表明大家究竟是願意買美元還是賣美元。顯然從去年9月開始,結售匯逆差表明市場主體都希望買美元,但人民幣匯率沒有下跌,肯定是有穩定的美元供應。
最近幾個月中,去年10月的結售匯逆差規模最大,但10月即期匯率出現升值。這表明有了央行的存在,穩定匯率不是問題。
總結來說,這輪人民幣走弱開始於去年9月,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美元走強的根本原因是歐美日之間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分化,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外溢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 貶值改善外貿存爭議
人民幣在2012年10月以來大體在6-6.3區間波動,這說明人民幣匯率可能已經接近均衡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是市場運行的結果。
展望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在20年甚至40年都不常見的強美元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波動將加大。從政策角度也應該讓人民幣匯率波幅加大,但不一定會出現單邊貶值。
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平,資本流出和流入也相對均衡,不支持匯率出現大幅度的偏離。
對於貨幣貶值將為一國帶來出口數據和國際競爭力改善的觀點,謝亞軒舉例說明了不一定需要靠匯率貶值來促出口,穩增長。
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開始升值,實際有效匯率也升值了30%左右,對出口企業造成了一定影響。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應該會改善出口企業的盈利狀況。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認為人民幣升值嚴重損害出口競爭力和經濟增速也不是事實,近年中國出口在全球的佔比在不斷上升,從2008年代8.9%上升到2013年的12.1%。
另一個例子是,日元從2013年底至2014年初開始貶值,但貶值的效果以及日本出口是否完全獲得改善也存在爭議。
一方面,通過貶值提升出口價格競爭力的觀點,忽視了更多出口決定於貿易夥伴國的收入狀況。另一方面,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相當一部分的材料要靠進口。貨幣貶值導致進口價格上升也會擠壓企業盈利狀況,影響出口競爭力。
從中國進出口的結構來看,歐元區和日本很重要,但和美元有關的經濟體在中國出口佔比中也不小。所以未來人民幣匯率要參考一籃子貨幣,這其中美元的重要性可能比想像的要高一些。客觀來說,從出口多元化、結算幣種多元化的角度,都應該慢慢的離開美元一家獨大的情況。
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幣值穩定
有意的貶值不見得是一個好事情,只要不是有意貶值,匯率保持區間波動、區間震盪是很容易可以做到的。特別是不要忽視中國在國際分工中「世界工廠」的地位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需求。
匯率走弱對人民幣國際化將產生不利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境外多持有和使用人民幣,在2014年1至9月,境外需要人民幣,所以人民幣通過各種各樣方式,特別是貿易渠道輸送到境外。所以人民幣是跨境對外凈支付,人民幣在支付上是逆差,這樣境外機構和個人才能獲得人民幣。
但在2014年底,10月、11月、12月這三個月,人民幣出現迴流。從前9個月的對外凈支付變成迴流。因為匯率弱的時候境外機構開始失去對人民幣的信心,不再持有人民幣。
另外就是在2014年的5月至6月,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當時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也出現過放慢的情況。
從長期來看,幣值穩定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是作為國際貨幣的義務。
謝亞軒列舉了兩個貨幣國際化需要幣值穩定的例子。
其中一個反面例子是日元。90年代的時候日本如日中天,日元很強勢。1997年亞洲剛開始出現動盪的時候,當時多個有困難的經濟體希望日本能夠保持幣值穩定,但日本官員表態日元可能要貶的更多,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從那時起,日本作為潛在的貨幣大國、日元成為潛在國際貨幣的基礎已經不牢靠了。
另一個例子是,199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外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人民幣不貶值帶來很多困難。但是第一,如果當時人民幣貶值,能不能避免後續的通縮和銀行壞賬等問題,這是很難有定論的。第二,要考慮外部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實沒有動及歐美經濟的基本面,歐美經濟情況都很好。1999年以後,當歐美,特別是美國回到亞洲尋找製造工廠,尋找直接投資目的地的時候,中國成為最佳選擇。人民幣當時不貶值獲得了巨大收益。
如果沒有97年、98年時的不貶值,中國並不容易成功超越亞洲五小虎,躋身全球製造工廠行列,最終成為世界工廠。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來看匯率,也許貶值會對短期出口帶來一些好處,但可能會損及長期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2015 年人民幣與美元共舞
預計2015年人民幣需要與美元共舞,人民幣兌美元需要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
首先,在美元強勢的前提下,人民幣不一定需要升值,甚至會出現小幅度貶值,相對穩定意味著貶值幅度有限。
第二,所謂相對穩定不代表人民幣匯率不波動,區間波動的意義更大。這樣才能減少套利,並讓央行真正能夠做到不實時干預,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才幹預。央行需要減少干預以降低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
歸根結底,考慮到基本面、國際收支平衡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中長期戰略,人民幣在2015年維持區間波動是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的。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演講,估計很多投資者很很關心,外匯,現貨原油類投資。具體影響這里不再累贅說明。

⑸ 2015年外匯為什麼出現大幅波動

影響匯率變化的原因很多的:
(一)影響匯率變動的經濟因素、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它對一國貨幣匯率的變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從外匯市場的交易來看,國際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構成外匯交易的基礎,因此它們也決定了匯率的基本走勢。例如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美元在國際經濟市場上長期處於下降的狀況,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斷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長期以來出現國際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續出現巨額順差。僅以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貿易部分來看,當一國進口增加而產生逆差時,該國對外國貨幣產生額外的需求,這時,在外匯市場就會引起外匯升值,本幣貶值,反之,當一國的經常項目出現順差時,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加與外匯供給的增長,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貨膨脹率的差異通貨膨脹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個長期,主要而又有規律性的因素。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從根本上說是根據其所代表的價值量的對比關系來決定的。因此,在一國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該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就會減少,其實際購買力也就下降,於是其對外比價也會下跌。當然如果對方國家也發生了通貨膨脹,並且幅度恰好一致,兩者就會相互抵消,兩國貨幣間的名義匯率可以不受影響,然而這種情況畢竟少見,一般來說,兩國通貨膨脹率是不一樣的,通貨膨脹率高的國家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率低的國家貨幣匯率上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貨膨脹對匯率的影響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因為它的影響往往要通過一些經濟機制體現出來商品勞務貿易機制一國發生通貨膨脹,該國出口商品勞務的國內成本提高,必然提高其商品,勞務的國際價格,從而削弱了該國商品,勞務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影響出口和外匯收入。相反,在進口方面,假設匯率不發生變化,通貨膨脹會使進口商品的利潤增加,刺激進口和外匯支出的增加,從而不利於該國經常項目狀況國際資本流動渠道一國發生通貨膨脹,必然使該國實際利息率(即名義利息率減去通貨膨脹率)降低,這樣,用該國貨幣所表示的各種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下降,導致各國投資者把資本移向國外,不利於該國的資本項目狀況心理預期渠道一國持續發生通貨膨脹,會影響市場上對匯率走勢的預期心理,繼而有可能產生外匯市場參加者有匯惜售,待價而沽,無匯搶購的現象,進而對外匯匯率產生影響。
一般來說,為彌補財政赤字一國政府可採取4種措施:一是通過提高稅率來增加財政收入,如果這樣,會降低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從而個人消費需求減少,同時稅率提高會降低企業投資利潤率而導致投資積極性下降,投資需求減少,導致資本品,消費品進口減少,出口增加,進而導致匯率升值;二是減少政府公共支出,這樣會通過乘數效應使該國國民收入減少,減少進口需求,促使匯率升值;三是增發貨幣,這樣將引發通貨膨脹,由前所述,將導致該國貨幣匯率貶值;四是發行國債,從長期看這將導致更大幅度的物價上漲,也會引起該國貨幣匯率下降。在這4種措施中,各國政府比較有可能選擇的是後兩種,尤其是最後一種,因為發行國債最不容易在本國居民中帶來對抗情緒,相反由於國債素有「金邊債券」之稱,收益高,風險低,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較好的投資機會,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因此在各國財政出現赤字時,其貨幣匯率往往是看貶的外匯儲備的高低一國中央銀行所持有外匯儲備充足與否反映了該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穩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匯儲備的高低對該國貨幣穩定起主要作用。
外匯儲備太少,往往會影響外匯市場對該國貨幣穩定的信心,從而引發貶值;相反外匯儲備充足,往往該國貨幣匯率也較堅挺。例如:1995年3月到4月中旬國際外匯市場爆發美元危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柯林頓政府為緩和墨西哥金融危機動用了200億美元的總統外匯平準基金,動搖了外匯市場對美國政府幹預外匯市場能力的信心。
(二)心理預期因素在外匯市場上,人們買進還是賣出某種貨幣,同交易者對今後情況的看法有很大關系。當交易者預期某種貨幣的匯率在今後可能下跌時,他們為了避免損失或獲取額外的好處,便會大量地拋出這種貨幣,而當他們預料某種貨幣今後可能上漲時,則會大量地買進這種貨幣。國際間一些外匯專家甚至認為,外匯交易者對某種貨幣的預期心理現在已是決定這種貨幣市場匯率變動的最主要因素,因為在這種預期心理的支配下,轉瞬之間就會誘發資金的大規模運動。由於外匯交易者預期心理的形成大體上取決於一國的經濟增長率,貨幣供應量,利率,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的狀況,政府經濟改革,國際政治形勢及一些突發事件等很復雜的因素。因此,預期心理不但對匯率的變動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帶有捉摸不定,十分易變的特點。
(三)信息因素現代外匯市場由於通訊設施高度發達,各國金融市場的緊密聯接和交易技術的日益完善,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高效率的市場,因此,市場上出現的任何微小的盈利機會,都會立刻引起資金大規模的國際移動,因而會迅速使這種盈利機會歸於消失。在這種情況下,誰最先獲得有關能影響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和預期心理的「新聞」或信息,誰就有可能趁其他市場參加者尚未了解實情之前立即做出反應從而獲得盈利。同時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預期心理對匯率具有很大影響的情況下,外匯市場對政府所公布的「新聞」的反應,也不僅取決於這些「新聞」本身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更主要取決於它是否在預料之中,或者是「好於」還是「壞於」所預料的情況。
總之,信息因素在外匯市場日趨發達的情況下,對匯率變動已具有相當微妙而強烈的影響,政府幹預因素匯率波動對一國經濟會產生重要影響,目前各國政府(央行)為穩定外匯市場,維護經濟的健康發展,經常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干預的途徑主要有四種:①直接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②調整國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③在國際范圍內發表表態性言論以影響市場心理;④與其他國家聯合,進行直接干預或通過政策協調進行間接干預等。這種干預有時規模和聲勢很大,往往幾天內就有可能向市場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當然相比較目前交易規模超過1.2萬億的外匯市場來說,這還僅僅是杯水車薪,但在某種程度上,政府幹預尤其是國際聯合干預可影響整個市場的心理預期,進而使匯率走勢發生逆轉。因此,它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匯率的長期趨勢,但在不少情況下,它對匯率的短期波動有很大影響按在干預匯市時是否同時採取其它金融政策,央行的干預一般被劃分為沖銷式和非沖銷式干預。非沖銷式干預就是指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不採取其他金融政策與之配合,即不改變因外匯干預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反之,沖銷式干預就是指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的同時,採取其他金融政策工具與之配合,例如在公開市場上進行逆向操作,以改變因外匯干預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
一般來說,由於非沖銷式干預直接改變了貨幣供應量,從而有可能改變利率以及其他經濟變數,所以它對匯率的影響是比較持久的,但會導致國內其他經濟變數的變動,干擾國內金融政策目標的實現;沖銷式干預由於基本上不改變貨幣供應量,從而也很難引起利率的變化, 所以它對匯率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但它不會干擾國內金融的其他政策目標的實現,不會犧牲宏觀經濟的穩定性。

⑹ 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根據當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每日匯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而得出的當年年平均匯價。2015年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為6.2284。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6)2015年來中國外匯匯率變動案例擴展閱讀: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

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

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

⑺ 2015年中國與其他各國的匯率比例

2015年3月2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1410元,1歐元對人民幣6.7163元,100日元對人民幣5.1398元,1港元對人民幣0.79183元,1英鎊對人民幣9.1368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8413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7004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5110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4.9120元,人民幣1元對0.58665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9.3173俄羅斯盧布。

⑻ 人民幣匯率2015年會有什麼變動

與2014年相似,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全球貨幣政策的分化會進一步利多美元而利空非美貨幣。2015年將是堅持「匯改」方向的一年,預計人民幣雙向波動將加劇,總體相對美元偏弱,呈現出可控的貶值態勢,但對一籃子貨幣是否貶值尚不確定。

但是,由於中國央行具有強大的干預能力,2015年人民幣的變化趨勢最終取決於央行的匯率政策。鑒於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央行可能對人民幣的適度貶值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另一方面,央行可能希望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有所增加。因而,2015年人民幣匯率將呈現一定的雙向波動,但總趨勢可能是有所貶值。2014年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在3.7%左右,2015年波幅將會可能擴大至5%。

⑼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9)2015年來中國外匯匯率變動案例擴展閱讀: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參考資料:匯率 網路

⑽ 15年我國匯率變動的原因

一、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在浮動匯率制下,市場供求決定匯率的變動,因此國際收支逆差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外匯匯率下降。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變動決定匯率的中長期走勢。
二、國民收入。一般講,國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費水平提高,對本幣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如果貨幣供給不變,對本幣的額外需求將提高本幣價值,造成外匯貶值。當然,國民收入的變動引起匯率是貶或升,要取決於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得以加強,外匯匯率就會下跌。如果國民收入因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這就使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就會上漲。
三、通貨膨脹率的高低。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是影響匯率變化的基礎。如果一國的貨幣發行過多,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了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使貨幣對內貶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因為匯率是兩國幣值的對比,發行貨幣過多的國家,其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減少,因此在該國貨幣折算成外國貨幣時,就要付出比原來多的該國貨幣。
通貨膨脹率的變動,將改變人們對貨幣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對債券收益、外幣價值的預期。通貨膨脹造成國內物價上漲,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出口虧損,進口有利。在外匯市場上,外國貨幣需求增加,本國貨幣需要減少,從而引起外匯匯率上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相反,如果一國通貨膨脹率降低,外匯匯率一般會下跌。
四、貨幣供給貨幣供給是決定貨幣價值、貨幣購買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國貨幣供給減少,則本幣由於稀少而更有價值。通常貨幣供給減少與銀根緊縮、信貸緊縮相伴而行,從而造成總需求、產量和就業下降,商品價格也下降,本幣價值提高,外匯匯率將相應地下跌。如果貨幣供給增加,超額貨幣則以通貨膨脹形式表現出來,本國商品價格上漲,購買力下降,這將會促進相對低廉的外國商品大量進口,外匯匯率將上漲。
五、財政收支一國的財政收支狀況對國際收支有很大影響。財政赤字擴大,將增加總需求,常常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及通貨膨脹加劇,結果本幣購買力下降,外匯需求增加,進而推動匯率上漲。當然,如果財政赤字擴大時,在貨幣政策方面輔之以嚴格控制貨幣量、提高利率的舉措,反而會吸引外資流入,使本幣升值,外匯匯率下跌。
六、利率,利率在一定條件下對匯率的短期影響很大。利率對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差異引起資金特別是短期資金的流動而引起作用的。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兩國利率差異大於兩國遠期、即期匯率差異,資金便會由利率較低的國家流向利率較高的國家,從而有利於利率較高國家的國際收支。要注意的是,利率水平對匯率雖有一定的影響,但從決定匯率升降趨勢的基本因素看,其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對匯率的變動起暫時的影響。
七、各國匯率政策和對市場的干預,各國匯率政策和對市場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匯率的變動。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央行都盡力協調各國間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力圖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中的供求關系來達到支持本國貨幣穩定的目的,中央銀行影響外匯市場的主要手段是:調整本國的貨幣政策,通過利率變動影響匯率;直接干預外匯市場;對資本流動實行外匯管制。
八、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自1973年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外匯市場的投機活動越演越烈,投機者往往擁有雄厚的實力,可以在外匯市場上推波助瀾,使匯率的變動遠遠偏離其均衡水平。投機者常利用市場順勢對某一幣種發動攻擊,攻勢之強,使各國央行甚至西方七國央行聯手干預外匯市場也難以阻擋。過度的投機活動加劇了外匯市場的動盪,阻礙正常的外匯交易,歪曲外匯供求關系。
另外,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和研究者,包括經濟學家、金融專家和技術分析員、資金交易員等每天致力於匯市走勢的研究,他們對市場的判斷及對市場交易人員心理的影響以及交易者自身對市場走勢的預測都是影響匯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當市場預計某種貨幣趨跌時,交易者會大量拋售該貨幣,造成該貨幣匯率下浮的事實;反之,當人們預計某種貨幣趨於堅挺時,又會大量買進該種貨幣,使其匯率上揚。由於公眾預期具有投機性和分散性的特點,加劇了匯率短期波動的振盪。
九、政治與突發因素,由於資本首先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此,政治及突發性因素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是直接和迅速的,包括政局的穩定性,政策的連續性,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戰爭、經濟制裁和自然災害等。另外,西方國家大選也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政治與突發事件因其突發性及臨時性,使市場難以預測,故容易對市場構成沖擊波,一旦市場對消息作出反應並將其消化後,原有消息的影響力就大為削弱。

閱讀全文

與2015年來中國外匯匯率變動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南正清制葯集團吳飛馳 瀏覽:86
信用卡被終止金融服務 瀏覽:650
華泰證券offer 瀏覽:693
中國科技企業上市公司嗎 瀏覽:323
工行網點外匯 瀏覽:499
股票跌是怎麼跌 瀏覽:565
工商購外匯客戶經理代碼 瀏覽:739
貸款損失准備監管要求 瀏覽:864
藍城兄弟股票價格 瀏覽:909
江蘇匯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62
負債20萬還能貸款嗎 瀏覽:913
房子抵押貸款多少年 瀏覽:111
成都網黑貸款公司電話 瀏覽:432
reu股票 瀏覽:609
良性杠桿率 瀏覽:951
證券公司開戶注意 瀏覽:70
定投交易確認中 瀏覽:963
2018年6月銀行業杠桿率 瀏覽:145
公證服務金融的意義和作用 瀏覽:793
保險金信託的限制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