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三物理《杠桿》的知識點
一、 定義 :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
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二、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三、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四、應用:
名稱 結 構
特 征 特 點 應用舉例
省力
杠桿 動力臂
大於
阻力臂 省力、
費距離 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
費力
杠桿 動力臂
小於
阻力臂 費力、
省距離 縫紉機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桿
等臂
杠桿 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不省力
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
五、滑輪
1、 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2、 動滑輪: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3、 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1)蘇科版物理九上杠桿原理擴展閱讀
杠桿原理,又稱「杠桿平衡條件」,是一條物理學力學定理。其內容是: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
原理提出
戰國時代的墨子最早提出杠桿原理,在《墨子 · 經下》中說「衡而必正,說在得」;「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權重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很久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便是說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也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 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船隻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人體杠桿
費力杠桿幾乎每一台機器中都少不了杠桿,就是在人體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杠桿在起作用。拿起一件東西,彎一下腰,甚至翹一下腳尖都是人體的杠桿在起作用,了解了人體的杠桿不僅可以增長物理知識,還能學會許多生理知識。其中,大部分為費力杠桿,也有小部分是等臂和省力杠桿。
點一下頭或抬一下頭是靠杠桿的作用,杠桿的支點在脊柱之頂,支點前後各有肌肉,頭顱的重量是阻力。支點前後的肌肉配合起來,有的收縮有的拉長配合起來形成低頭仰頭,從圖里可以看出來低頭比仰頭要省力。
當曲肘把重物舉起來的時候,手臂也是一個杠桿。肘關節是支點,支點左右都有肌肉。這是一種費力杠桿,舉起一份的重量,肌肉要花費6倍以上的力氣,雖然費力,但是可以省一定距離。
當你把腳尖翹起來的時候,是腳跟後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腳尖是支點,體重落在兩者之間。這是一個省力杠桿,肌肉的拉力比體重要小。而且腳越長越省力。
如果你彎一下腰,肌肉就要付出接近1200牛頓的拉力。這是 由於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間形成的杠桿也是一個費力杠桿。所以在彎腰提起立物時,正確的姿式是盡量使重物離身體近一 些,以避免肌肉被拉傷。
Ⅱ 杠桿原理初中物理
「中考物理」杠桿及其杠桿平衡原理知識總結
杠桿知識點
杠桿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杠桿五要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說明: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Ⅲ 初三物理杠桿的原理是什麼 我不太懂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省力杠桿:L1>L2,F1
Ⅳ 杠桿原理是什麼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Ⅳ 九年級物理上冊杠桿的知識點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杠桿。
1、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其轉動的點,一般用字母O表示該點。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一般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一般用字母F2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字母L2表示
2、力臂: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3、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的狀態。
(2)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Ⅵ 初中物理杠桿原理
桶蓋上的杠桿是費力杠桿,設作用在bc上的力為f1,
就有f1·o2c=g·o2d,代入
f1=g·o2d/o2c=mg·o2d/o2c=0.5×10×0.35/0.05=35n
,
對於踏板
,設腳踏的力為f2,
f2·o1a=f1·o1b
,
所以f2=f1·(o1b/o1a)=35(0.18/0.24)=26.25n
Ⅶ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一切知識都源於無知,一切無知都源於對知識的認知。最根深蒂固的無知,不是對知識的無知,而是對自己無知的無知。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1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杠桿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狀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方向判斷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支點、動力、阻力作用點都在杠桿上
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杠桿原理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省力杠桿(費距離):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動力小於阻力
費力杠桿(省距離):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動力大於阻力
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動力臂等於阻力臂——動力等於阻力
(舉例)
二、滑輪——繞軸能轉動的輪子——杠桿的變形。
定滑輪: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等臂杠桿(動阻力相等,可改變動力的方向)
動滑輪:軸的位置隨被拉的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支點在一側的不等臂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使用時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變動力方向)。
滑輪組: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兩種繩子繞法
用滑輪組起吊重物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物體,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幾。
F=(G+G動)/n n是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
三、功——無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
功(機械功):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乘積。
做功的兩要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公式:W=FS單位:J)
四、功率
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單位:W
五、機械效率(實驗)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2
機械能和內能
一、動能、勢能、機械能
動能:運動著的物體能對其他物體做功,那麼這個物體就具有能量。這種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物體的動能越大,它對其他物體所做的功就越多。
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它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勢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能對其他物體做功,那麼這個物體就具有彈性勢能。
被舉高的物體能對其他物體做功,那麼這個物體就具有重力勢能。
物體的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其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所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PS:一個物體可以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且動能和勢能能夠相互轉化。)
一般來講,物體由下而上運動,是由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物體由上而下運動,是由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二、內能、熱傳遞
內能:與熱運動有關的能量。(汽油燃燒所釋放的能量、天然氣燃燒放熱、物體摩擦發熱)
(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物體內所以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稱為內能。
由於一切物體內分子的熱運動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內能。
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就越劇烈,分子運動越劇烈,動能就越大,所以,當物體溫度升高時,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的總和就增加。
同一物體,內能大小與溫度和質量有關。
熱傳遞——改變內能的一種方式
條件:有溫差;
實質:內能的轉移;
方向:高溫物體→低溫物體
熱量: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轉移能量的多少。(焦耳)
三、物質的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攝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物理屬性,與其性質有關——同種物質的比熱容相同,不同物質的不同。(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3.單位:焦/(千克·攝氏度)。
4.熱傳遞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物體在吸熱或放熱的過程中,物體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大、溫度變化越大,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
溫度升高時:Q吸=cm△t 溫度下降時:Q放=cm△t
補充:冷空氣沿海面吹向陸地,形成海風 冷空氣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陸風(海吹陸成海,陸吹海成陸)
四、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
1.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另一種方式。(第一種方式:熱傳遞)
2.熱機(熱力發動機)—一種將內能(燃料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3.汽油機工作循環:——可對比柴油機。
吸氣沖程(進氣口打開、活塞向下運動)——壓縮沖程(機械能轉變為內能、活塞向上運動)——做功沖程(內能轉變為機械能、活塞達到頂端而後推動活塞向下運動、燃氣對外做功的過程)——排氣沖程(出氣口打開、活塞向上運動)。
注意:沖程是指活塞從汽缸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
曲軸旋轉2圈,活塞往復2次,四沖程,對外做功一次。
4.內能(對外做功)→機械能 機械能【(摩擦)對內】→內能
5.書本12-27 實驗現象:盒蓋被彈起
原因: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內能減少,溫度降低,空氣中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
五、燃料的熱值:
質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一般是不同的。
1.燃料的熱值:單位質量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2.單位:q(J/Kg) Q放=mq
3.熱值是燃料的屬性,與質量、體積、是否完全燃燒無關,與燃料的種類有關。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3
電路初探
一、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
1.用電器:是利用電能進行工作的裝置——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源:持續供電的裝置——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直流電源:電池(正極流向負極) 交流電源:220V 家庭電路。
3.電路:
連接電路:注意事項
①在連接電路過程中,開關必須處於斷開狀態。
②用導線連接電路元件時,要將導線的兩端接在電池盒、燈座、開關的接線柱上,並順時針旋緊,以保證接觸良好。
③連接電池的兩極的導線決不允許以任何方式直接相連,以免造成短路,損壞電源。
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元件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路徑。
通路:在小電燈的電路中,閉合開關,電流中有電流流過,使電燈發光。
斷路:斷開開關,電路中沒有電流,電燈熄滅。
4.電路圖:熟知電路元件及其符號。
二、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
1.串聯: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方式。——串聯電路:①只有一條電流路徑;②各用電器不能獨立工作;③開關控制整個電路。
2.並聯:把用電器並列地連接起來的方式。——並聯電路:①有多條電流路徑;②各用電器獨立工作,互不影響;③幹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控制所在支路。
三、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強度:表示電流的大小I,單位:安培A——電流表測量大小。
2.電流表使用注意事項:「二要二不一試觸」
①使用前要檢查指針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絲刀旋轉表盤上的調零螺絲,將指針調零。
②必須要把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使電流從標有0.6或3的接線柱流入電流表,從在「—」流出。
③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連接到電源的兩極。
④被測電流的大小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⑤在使用雙量程電流表時,一般先試用大量程,如電流表示數載小量程范圍內,再改用小量程,這樣讀數更為精確。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四、電壓和電壓表的使用
1.電壓:電路中有電流的形成是由於電路兩端存在著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維持正負極間有一定的電壓U 單位:伏特V。(干電池:1.5V)
2.電壓表使用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要檢查指針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絲刀旋轉表盤上的調零螺絲,將指針調零。
②必須要把電壓表並聯在電路中。
③在使用雙量程電壓表時,一般先試用大量程,如電壓表示數載小量程范圍內,再改用小量程,這樣讀數更為精確。
與電流表有一點不同:可以不經過用電器直接連接到電路中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中的電壓特點
在串聯電路中,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在並聯電路中,並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串並聯電路識別 方法
電流流向法:
①途中不分流---------串聯
②途中要分流---------並聯或混聯
拆除法:(識別較難電路)
①拆除任一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都不能工作---------串聯
②拆除任一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還能工作------------並聯
節點法:(識別不規范電路)
所謂「節點法」:就是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中間沒有電源、用電器等,則導線兩端點均可以看成同一個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兩端的公共點。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蘇教版九年級上冊考試物理復習提綱
★ 九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蘇教版
★ 蘇教版初二物理復習資料有哪些
★ 物態變化初二物理知識點
★ 蘇教版九年級上冊英語短語期末復習資料(2)
★ 蘇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期中復習提綱
★ 最新蘇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 蘇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 蘇教版九年級上冊英語短語期末復習資料
★ 九年級學習方法指導
Ⅷ 杠桿原理(初三物理)
F1*L1=F2*L2,則:
L1/L2=F2/F1=6*10^25N/6*10^2N=10^23
那麼,要把地球撬起1cm,動力臂就要向下移動10^23cm=10^18km
而光速=3*10^5km/s
所以,需要的時間t=10^18/(3*10^5)=(1/3)*10^13s=3.3*10^12s
一年的時間約等於365*24*60*60=3.15*10^7s
那麼,摺合成年=1.05*10^5年
Ⅸ 初中物理杠桿的知識點
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杠桿原理
Ⅹ 蘇科版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簡單機械和功知識歸納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什麼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或寫成。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於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於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也是斜面的一種)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機械能和內能知識歸納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方式有:動能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6、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
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9、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10、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1、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3、熱量的計算:
①Q吸=c(t—t0)=c△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是質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後來的溫度。
②Q放=c(t0—t)=c△t降
1、熱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q;(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電路初探知識歸納
1、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2、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4、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5、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6、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7、電路有三種狀態:
(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2)斷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8、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9、串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10、並聯:把電路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1、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
2、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A)、微安(&ap;icr;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V)、毫伏(V)、微伏(μ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5、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
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
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
④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於36伏;
⑤工業電壓380伏。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Ω)。1兆歐=103千歐;1千歐=103歐。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4、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②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③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④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2)電阻箱:是能夠表示出電阻值的變阻器。
歐姆定律知識歸納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1安=1伏/歐。
3、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
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4、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5、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U2(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之和)
③電阻:R=R1+R2(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分壓作用
⑤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6、電阻的並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並聯)
①電流:I=I1+I2(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並聯,則有R總=R
④分流作用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電功和電熱知識歸納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
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電量);
7、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
8、計算電功率公式:(式中單位P→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