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去杠桿化有哪些措施
世界經濟和金融的三個要素:
一,真實的物質和文化財富;(資產和商品)
二,美元等信用紙幣;(貨幣和信貸)
三,金融衍生品。(杠桿)
這次金融危機,起因是第三個要素——杠桿:
整個以房地產(資產)為核心的信貸體系中,金融機構使用了超過風險承受能力的杠桿;
起因雖然是第三個要素,但是根源卻在第二個要素:美元和信貸的泛濫。
可是,第三要素(杠桿)是建立在信貸基礎之上的,信貸則是建立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之上——而所有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最初的抵押品——當前資本經濟中的最大資產,房地產。
美國信貸市場聚集的巨大泡沫終於在2007年底破滅,已引發了戰後全球性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展望未來,如果說目前的信貸泡沫起始於80年代,那麼在泡沫積累了近30年後的去杠桿化進程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期,其調整的深度亦將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因此確認次貸危機中信貸泡沫的起始時間及美國經濟增長率中的泡沫成分對判斷去杠桿化進程及未來經濟走向意義重大。
全球經濟正面臨非常困難的一年,其中美國面臨的挑戰之一,則是需要進一步去杠桿化。
去杠桿化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前兩個階段是產品和銀行的去杠桿化,後兩個階段中由於是投資者和消費者將去杠桿化,就非常值得重視了。因為以前投資者喜歡借低息貨幣來投高息貨幣,包括股市等風險資產,這些都是杠桿化,但是隨著全球避險情況的出現,投資者必須把放大的倍數減下來。
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在貝爾斯登倒閉後,美聯儲先後採取了降息、短期貸款拍賣、向金融系統注資、允許投資銀行直接向其借款等多種措施,以增加市場流動性,緩解信貸危機引發的流動性緊縮。這些措施起到一定的作用,金融市場的部分領域確實有所改善。
在私人部門去杠桿化對經濟造成的廣泛沖擊之際,美聯儲近期推出多項杠桿手段以增加私人部門信貸,包括透過創新工具TALF及直接購買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刺激信貸市場和房市,採取購買國債等方式實現數量型放鬆的貨幣政策:盡管美聯儲釋放了大量的基礎貨幣,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銀行業拆借市場已有所企穩,但由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銀行借貸意願不足,信貸標准趨緊,信貸市場在零售層面上仍處於緊縮狀態,貨幣乘數缺乏顯著改善。因此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是信貸市場復甦的關鍵。而美國財政部於總規模1萬億美元的「公私聯合投資項目」引入私有資本建立對問題資產估價的市場機制,減小金融機構進一步沖減資產壓力,將有助於解凍信貸市場,重塑市場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基於美國信貸泡沫起始於90年代末而非80年代初的判斷,我們認為其去杠桿化進程所需時間可能不如市場所預計的那樣長,美國亦不會重演大蕭條以及陷入日本式流動性陷阱的局面。但是去杠桿化對美國私人消費影響十分可觀:一方面去杠桿化促使資產價格暴跌,美國家庭部門財富嚴重縮水,2008年居民凈資產萎縮近五分之一,直接導致了儲蓄率的顯著反彈。另一方面,房產價值縮水對私人消費的影響較股價更為顯著,而本次房市調整深度較以往更加劇烈,對私人消費的負面影響亦更大。
但考慮到美聯儲數量型放鬆政策力度超過市場預期,對通縮風險將起到抑製作用,亦將壓低長期利率及房貸利率,而美國銀行間市場及房貸利率不斷下滑,奧巴馬新政府的刺激經濟的四大措施除金融救助計劃缺乏細節外均已按計劃推出。總體來講,我們基本維持此前美國經濟今年前低後高(季度環比)、明年低增長的判斷。我們現在預測2009年前兩季度經濟分別下降5%和2%,四季度才恢復增長,全年萎縮2.6%,是美國經濟戰後萎縮最為嚴重的一年,同時保持對2010年1%-1.5%的判斷。
盡管次貸危機及去杠桿化引發了美國經濟的深度結構性調整,世界經濟亦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但基於以下三個原因,我們認為其去杠桿化進程所需時間可能不如市場所預計的那樣長:我們判斷本次信貸泡沫起始於90年代末,而市場上流行的觀點認為信貸泡沫始自80年代初;隨著資產價格的暴跌,衍生產品、房產及股票價格中的泡沫成分已大大降低,各部門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已經相當劇烈,居民凈資產佔GDP比重已接近長期均衡值,且已低於2002年低位。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去杠桿化進程可能已經過半,時間上仍取決於房市調整的進度;盡管實體經濟部門仍處於去杠桿化過程中,但美聯儲及財政部正通過杠桿化的手段推進私人部門的再杠桿化,其政策力度超過戰後任何時候.
西方國家消費者去杠桿化的結果,就是減少進口、增加出口,這就會使中國面臨嚴峻的出口壓力,所以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增長模式。
㈡ 財政去杠桿與金融去杠桿
所謂財政去杠桿,是指 由財政部門責令和督促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減少借貸,加快修復資產負債表 。
所謂金融去杠桿,是指 由金融部門減少放貸,從而迫使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快修復資產負債表 。
這兩種操作方法均著眼於減少經濟活動中的債務積累,但存在以下的重要差異。
第一,信貸市場上,在信貸總量下降的同時,財政去杠桿將伴隨利率的下降,金融去杠桿伴隨利率的上升。
第二,外匯市場上,財政去杠桿將帶來資本流入的減少和匯率的貶值傾向,金融去杠桿將帶來資本流入的增加和匯率的升值傾向。
第三,實體經濟領域,財政去杠桿和信貸利率的下降將造成民營投資被「擠入」市場,金融去杠桿將導致政府、國企和民營企業的投資均被「擠出」市場。
第四,出口領域,財政去杠桿通過引導匯率貶值進而可以刺激出口,金融去杠桿通過引導匯率升值將抑制出口。
第五,盡管兩種去杠桿都傾向於直接減少總需求,但財政去杠桿通過對出口和民營投資的積極影響,傾向於緩和以及穩定經濟活動,金融去杠桿則傾向於通過抑制出口和民營投資進一步造成經濟的收縮。
第六,如果信貸市場存在隱性擔保以及所有制歧視,財政去杠桿將減少和緩和這些扭曲,但金融去杠桿將加劇扭曲,造成民營經濟更顯著受到信貸減少的影響,從而容易造成「誤傷」。
第七,財政去杠桿通過誘導利率下降、信貸扭曲緩和以及出口和民間投資改善,有助於穩定權益市場。金融去杠桿通過迫使利率上升、加重信貸扭曲、抑制出口和民間投資活動,從而進一步抑制權益市場的表現。
from 《經濟運行的真相》
㈢ 金融去杠桿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 百度知道
金融去杠桿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它比較容易引起股市的下跌,尤其是對於突然的去杠桿而言,股市裡的杠桿資金如果過多,會有潛在風險,所以平時監管抑制市場中的杠桿資金率對於維穩市場尤為重要。金融杠桿之間的杠桿危機是金融危機的一種主要的表現形式,比方08年的金融危機,最初就是由美國非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持有次級債的崩潰而導致了金融機構之間的杠桿傳遞出現了問題,最終使得損失倍數迅速擴大,導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一般來講,前期催生大牛市的資金主要就是來源於融資融券場外配資高杠桿,當市場投資者的資金杠桿率過高、規模過大時候,去杠桿的過程就勢必會對市場造成比較大的沖擊和影響了,另外,對於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來講,它在到期時也會面臨較大的現金流沖擊,它信用風險崩潰的壓力也在增大。
㈣ 矽谷銀行為什麼突然倒閉
矽谷銀行破產原因是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國國債利率曲線長期大幅倒掛。
2022年美聯儲八次加息,累計加息450BP,最終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上升,美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深度倒掛。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國金融業去杠桿。隨著美皮手猜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深度倒掛,銀行業經營持續惡化,被迫去杠桿。由於美聯儲加息,矽谷銀行負債端成本持續上升,資產端由於債券價格持續下跌,導致資產端持續虧損,疊加擠兌事件,最終導致矽谷銀行破產。
美國矽谷銀行由於在2020年從矽谷等地科創公司處吸收了大量的不計息活期存款,並且資產端配置了大量的長久期持有至到期債券,佔比一度高到60%。此後隨著美聯儲的加息,導致矽谷銀行持續虧損。
矽谷銀行破產的影響
美國矽谷銀行破產或引致連鎖銀行危機。目前美國已經有2家銀行破產,而且有進一步向海外傳導的跡象。雖然有美聯儲以及美國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救助,風險有所下降。但是目前部分金融機構在經濟下行階段承受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不斷加大,目前風險尚未充分暴露,對此應高度警惕。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
矽谷銀行事件燃型導致美國銀行風險暴露,為緩解金融風險和市場風險以及潛在的經濟薯頃風險,美聯儲加息預期大幅降溫,目前美聯儲3月加息25BP的概率不到50%。
㈤ 金融降杠桿什麼意思
即金融去杠桿,應該是轉移銀行信用風險的舉措。信貸資產屬於銀行資產,而賣資產無論如何不會降低銀行的杠桿水平的。因為它和銀行負債端的資金來源根本就是兩回事。不過,如果C其能夠常規化、可盈利,債務風險就能有效轉移,那長期來看對銀行業確實是一個利好。
㈥ 什麼事去杠桿化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
「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源埋櫻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雹叢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6)金融去杠桿事件擴展閱讀:
金融去杠桿化的原因:
金融行業本質上是一個高杠桿行業,無論是商業銀行或者投資銀行,都具有比普通工商企業更高的財務杠桿比率,即高資產負債率。這是由金融企業經營產品的特性決定的,金融行業經營的產品是貨幣,天然具有高風險特徵。
據統計,普通工商企業的杠桿化比率平均為2 倍左右,而次貸危機發生的2007 年,美國存款貨幣銀行平均杠桿比率為10 倍,投資銀行更高達30 倍。運用高杠桿比率在稅前盈餘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更高的提高金融企業的股權回報。
然而高杠桿比率同樣意味著經營上的高風險,高杠桿對風險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金融機構低估了風險,導致撥備不足,很容易使單一業務的風險在20 倍、甚至30 倍液橋的杠桿作用下,放大至整個集團,甚至傳給整個市場。
㈦ 金融去杠桿何時提出的
2015年12月底。
1、中國首次提出金融去杠桿是在2015年12月底,實質性去杠桿是從2016年開始的。
2、去杠桿的標准方法有削減支出,減少債務,債轉股等方式。
㈧ 為什麼說金融去杠桿是16年四季度債券暴跌的推手
去杠杠是2016年6月熊市的推手。四季度是由於美國股市在聖誕夜出現暴跌,亞洲股市,歐洲股市,都無一倖免。中國也不能例外。金融產品都有相關性,其內影響因素,皆為市場經濟的表現。
㈨ 證監會發布新規,私募產品再降杠桿,有什麼影響
摘要:證監會上周五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其中明確規定私募產品的杠桿倍數。監管部門著力推動的資產管理行業「去杠桿、控風險」正在逐步落實到具體的規章制度上。
近一年來,金融市場基本處於「去杠桿化」、「去泡沫化」的進程之中:
2015年2月,證監會叫停券商傘形信託;
2015年8月,證監會暫停新發分級基金;
2015年9月,中金所提高股指期貨的保證金比例;
2015年11月,證監會叫停融資類收益互換;
再到上周五,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明確私募產品的杠桿比例。
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監管層對於金融產品的監管更加嚴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去杠桿仍將是監管的重要方面。
那麼新出台的《暫行規定》,對於金融市場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暫行規定》明確了股票類、混合類結構化資管產品杠桿倍數不超過1倍,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不超過3倍,其他類機構化資管產品杠桿不超過2倍,並且新規中的杠桿倍數計算公式為「優先順序份額/劣後級份額」。而在此前證監會出台的文件中,僅要求結構化產品杠桿倍數不得超過10倍。實際上,目前市面上發行的資管產品,股票類杠桿通常可達3-4倍,對於固收類產品,由於固收金融產品波動較小,其杠桿可能更高,7-8倍杠桿非常常見,甚至個別產品的杠桿可達10倍。從中長期趨勢來看,資管產品的監管是金融去杠桿的進一步推進,監管層對資管產品結構的監管將降低投資人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
另外,為做好新舊規則銜接,證監會明確對結構化產品等依照「新老劃斷」原則進行過渡安排,即存量的產品並沒有按照新規執行杠桿要求,不過到時候存量的產品需要清盤。因此對於一些老的資管產品,如超過目前監管的要求,在到期時大量拋售流動性好的品種,可能會加大市場的波動。
廣大投資人在新規出台後購買私募產品應當注意哪些?
投資人在購買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發行的私募產品時,要查看產品要素或者合同中和杠桿有關的條款:
首先,注意私募基金的產品是否為結構化產品;
其次,若為結構化產品,那麼尤其要關注產品的杠桿倍數,即優先順序份額:劣後級份額的數值,股票類產品不超過1倍,固收類產品不超過3倍,其他類產品不超過2倍;
另外,若投資人購買的不是新發行的,而是正在運作的結構化資管產品,如果杠桿比例超過了監管要求,那麼需要注意產品的清盤時間。
微信ID:君望學堂
㈩ 去杠桿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官方解釋:金融企業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
通俗解釋:去杠桿就是去負債,加杠桿就是加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