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關於人民幣匯率走勢論文

關於人民幣匯率走勢論文

發布時間:2023-04-18 03:16:31

A. 求小論文: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人民幣適度升值的正面效應:有利於繼續推進匯率制度乃至金融體系改革。有利於解決對外貿易的不平衡問題。由於實行單一的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使中國產品始終保持著「廉價」的優勢。人民幣適度、小幅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有利於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和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有利於降低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成本。有利於促使國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我們的企業長期以低價格佔領國際市場,讓外國進口商漁翁得利。升值後如提價,可能失去市場;不提價,可能增加虧損。因此,只能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競爭力。有利於減少國外資金對國內的購房需求,減少房地產泡沫。人民幣過快升值的不利影響在於:將在一定時期內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使競爭力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下降,導致出口減少。將加劇某些國內領域的競爭。一些出口產品的生產廠家會加入國內市場競爭的行列,使本已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慘烈。將造成某些領域的生產相對過剩。如食品、服裝、文化用品等出口商品有40%~60%轉移到國內市場,必然造成產品一定時期內的供過於求。將加劇就業壓力,特別是會導致許多農民工失去工作。將增加外商在華投資的成本,利用外資可能會呈現逐漸下降局面。將導致海外遊客在大陸旅遊的花費增加,可能使他們轉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旅遊。對股市:人民幣升值方式對股市及期市影響時間2010-06-2018:12來源每經網綜合一、兩種升值方式對股市的影響1。匯改以來人民幣與上證指數走勢關系2005年7月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跌破1:8、1:7大關,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至今,人民幣匯率開始走平,維持在1:6.8的水平,而這段時期內,中國股市也走出了大起大落的行情。筆者研究認為,兩者之間存在緊密聯系。首先,我們看到,從2005年6月開始,股市逐步走出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當然,正如市場所認為的那樣,這波牛市行情要歸功於2005年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我們不否認股改是推動本次行情的核心動力,但在這個過程中,的人忽略了匯改的作用。人民幣匯率先是跌破1:8關口,繼而逼近7.6的水平,人民幣大幅升值無疑對股市走牛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匯改和股改幾乎出現在同一時點,也意味著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系,如果仔細分析,此輪人民幣升值略早於股市啟動,也反映出人民幣升值對股市行情啟動有一定的前兆預示。其次,一直到2007年10月份之前,人民幣升值與股市走勢都呈現出正相關關系,兩者互為影響的成分。但當股市瘋狂到極致的時候,也就是在2007年10月16日股市達到頂部之後,市場急轉直下,一路狂瀉。而此時,人民幣升值的步伐不但沒有停止,反而在股市見頂之後,出現了加速升值,一直漲至次年4月份。4月份之後,人民幣升值的步伐才有所減弱,直至走平。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在股市走熊的過程中,股市的反應明顯早於人民幣匯率的反應,股市行情對人民幣匯率有一定的拐點指引作用。最後,我們分析一下人民幣匯率溫和升值時股市的表現。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到目前,人民幣匯率變動不大,基本維持在6.8的水平,處在溫和升值的過程中。與前期大起大落的走勢相比,這個時期的股市無疑呈現出溫和上漲的趨勢。從時間段上看,人民幣匯率走平的拐點出現在2008年7月份,而股市企穩回升出現在2008年10月份,再次說明在牛市行情到來前,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對股市行情有一定的先行特徵。整體上看,股市的表現和人民幣匯率的表現互為牽引。在牛市行情中,人民幣匯率的反應要早於股市的反應,而在熊市行情中則恰好相反,股市的反應要早於人民幣匯率的反應。另外,人民幣升值對股市短期內還是具有利好效應的,投機性資本的流入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股市行情。但這裡面有一個人民幣兌美元臨界值的問題,臨界值究竟是1:5還是1:6並不好確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將會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勢必會傳導到資本市場上來,那個時候就會給股市帶來負面影響。2。採取一次升值10%的方式對股市的影響如果採取一次性升值10%的方式的話,就會對投資者心理產生影響,投資者多會先採取觀望態度,來進一步分析未來人民幣走勢。這種現象表現在股市上,就是多空雙方進入僵持狀態,而一旦市場達成共識,投資者在心理上和技術操作上就會形成需要回補的慾望,從而可能改變單邊上行的趨勢。由此,熱錢對於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憧憬變得謹慎,他們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的熱情會迅速降溫,而之前已經進入國內證券市場套利的游資會迅速套現出場,屆時股市會遭受一定的沖擊,股價會出現下跌。比如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後的日本和1989年台幣大幅升值後的台灣,其股市都經歷了游資推動沖高而後劇烈回落的過程,不過股市不會一味跌下去,後期會逐步企穩回升。人民幣大幅升值會使得部分個股受益,如房地產及商業地產業、機場、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或具有相對壟斷性非貿易不動產行業,以及航空板塊、進口國外大型電力設備或電信基礎設備的個別電力、電信運營板塊,因為人民幣大幅升值將使得那些有很大部分負債為國外貸款的企業債務規模降低,企業的凈利潤相應增加。3。小幅漸進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對股市的影響無論是一次性升值3%—5%或者是緩慢小幅升值,都將強化國際市場對人民幣長期穩步升值的預期,他們會通過外匯市場、股票市場等資本市場進入中國內地,推高中國內地的資產價格。而境外資金的流入再加上國內民間資本的共同作用,無疑會給股價帶來長期性的利多影響。從目前我國滬深300的走勢來看,在形態上形成了一種收斂三角形,價格存在向上突破的跡象。從過往人民幣升值後的證券走勢來看,進一步加大了其向上突破的可能。二、兩種升值方式對期市的影響1。一次升值10%對期市的影響人民幣大幅升值對期貨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重要的進出口品種上面,其中大豆、橡膠、銅以及鋼鐵所受影響最大。人民幣升值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短期會對國內期貨市場價格形成壓力。大豆、銅、橡膠等品種的進口依存度較高,人民幣升值後對這些品種的利空影響較大。但根據歷史數據統計,2005年7月21日,央行實行了更富彈性的匯率機制,第二天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但對期貨市場走勢的影響並不明確,各品種漲跌不一,大豆下跌2.45%,銅上漲0.39%,橡膠上漲1.76%。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對期貨市場的影響但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期貨市場外強內弱的局面,國內進口的增加,擴大了國際商品的需求,有利於國際商品價格的上漲,而國際商品價格的上漲又會拉動國內相關商品價格的上漲。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後,橡膠內外盤比價短期走勢雖然不明顯,但在之後兩年的時間里,日本橡膠與上海橡膠比價是持續走低的,由95點下跌到67點,下跌幅度超過30%;大豆在之後兩年半的時間里基本保持外強內弱格局,比價由2005年7月的3.8下滑到2008年2月份的2.41,下降幅度達到36%;金屬銅也保持了兩年多的外強內弱走勢。不過,人民幣匯率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並不是根本性的,最終商品價格還是由供求關系決定。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降低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進而降低國內的鋼鐵價格。目前鋼鐵行業中有40%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佔到鋼材成本的40%—50%。但是對於鋼材的出口不利,人民幣升值將導致中國的鋼鐵出口價格增加,進口鋼鐵價格降低,由於中國目前主要出口的是低附加值的鋼坯、長材、熱卷等鋼鐵產品,而從國外輸入的大都是高附加值的冷板、鍍鋅等產品。人民幣升值後會使國外鋼鐵產品價格偏低,市場競爭力更強,佔有率也更高,對國內出口的鋼鐵會產生擠兌作用,由此會惡化國內鋼鐵供大於求的狀況,導致國內鋼鐵價格下跌。2。小幅漸進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對期市的影響採取人民幣小幅漸進升值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短期來看,對進口商品價格影響不是很大,但是中長期來看,小幅漸進升值會形成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而持續升值預期與持續升值疊加,會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屆時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因素將被進行新一輪炒作,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會受到進一步支撐,從而對國內商品價格產生引領作用,其起到的作用與上述人民幣大幅升值給期貨市場帶來的影響基本相同,而採取一次性升值3%—5%與大幅升值10%加上波動區間對期貨市場的影響相同。對股市及期市的影響「廣場協議」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國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最終達成協議,決定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後的10年間,日元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國際資金大量湧入,日元升值導致日本出口產業受到很大影響。為刺激經濟增長,日本政府實施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虛擬經濟體上。「廣場協議」簽訂後的5年時間里,日本股價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長,而同期日本名義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從而形成了上世紀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日本經濟迅速泡沫化,並在「廣場協議」簽訂5年後走向崩潰。「廣場協議」簽訂後5年日本匯市和股市的漲幅通過觀察1985年—1989年間日本股市和匯率走勢可以發現,日元升值與日本股市上漲之間並不存在前後一致的正相關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年—1987年間推動日本股市上升,主要是因為當時日本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資金過剩,而日本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後又未能為這些過剩的資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得大量過剩資金轉向了房地產和股市等資產市場,最終引發了股市和房市泡沫。「廣場協議」後日元匯率與日經225走勢對比在1985年—1989年日元升值期間,具有資產屬性的地產、消費品、原材料大幅上漲,這一階段地產、消費服務、公用事業和保險板塊股票漲幅分別為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業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而復甦,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日本國內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市場投資機會及風險根據我們以上的分析,後期我國很可能是採取小幅漸進升值或者3%—5%的一次性升值。無論是對於中國市場的分析還是日本「廣場協議」後日本股市和期貨市場的走勢分析,我們都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本國幣種升值對股市具有利好效應。具體到板塊,金融股無疑是幣種升值最大的受益板塊,幣種升值將支撐金融股持續走強。我們知道,在我國股票市場上,金融類股票是滬深300最大的權重板塊,即金融板塊的表現成為滬深300走勢的關鍵。從人民幣升值和股市聯動這個主線來看,人民幣升值給股指期貨帶來的是機遇,投資者可以從人民幣升值角度來把握股指期貨的投資機會,但必須考慮人民幣升值的臨界值,人民幣升值壓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於金融市場投資是件好事,但萬一超過合理范圍,其投資風險就會放大。對大宗商品市場而言,無論是人民幣小幅漸進升值還是3%—5%的一次性升值,中長期來看都會形成商品市場外強內弱的格局。因此,穩健的投資者可以擇機嘗試內外盤的套利操作,即買CBOT大豆拋國內連豆、買倫銅拋滬銅進行套利操作;激進的投資者則可以耐心等待大豆、銅、橡膠等品種的買入機會以及鋼材的賣出機會。不過,由於我們設定的投資機會都是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沒有發生變化的基礎下進行的,因此,一旦財政或者貨幣政策發生轉向,市場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屆時投資者需要及時控制好倉位,規避風險。(期貨日報)航空股等持有外債的上市公司則因為減少實際償還額而受益;持有人民幣資產經營的企業財富效應明顯,如房地產業、銀行業,這些企業還將受到外資的追捧。」不過,宏源證券高級分析師范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說:「對於房地產等板塊,如果緩慢升值確實利好;一次性升值之後則會讓部分熱錢撤出大陸市場,反而利空房地產等板塊。」提到人民幣升值的受益股,市場幾乎都集中在進口型企業、資源型企業以及持外匯的企業上。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在很大程度上亦影響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的品種,因為人民幣升值以後,海外資產進入中國,必將選擇優質的投資標的,那麼時下正熱的新興戰略性產業概念股或將繼續保持升勢。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除公認收益的行業外,業內人士依然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與政策緊密聯系的中小盤股。而東部沿海的外向型企業,未來如果人民幣升值,將受到很大的影響,他們正在積極應對。錢江集團是國內摩托車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所生產的錢江牌摩托車除暢銷國內市場外,在歐洲、美國和墨西哥等經濟發達國家也佔有較大的市場,是國內摩托車出口歐美市場最大的出口企業之一。公司董事長林華中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還看不出匯率預期變化將會對公司的業務產生大的影響。在他看來,企業對匯率變化不怕,就是怕起伏大,匯率變化要比較緩慢才好。林華中說:「對於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與否,我們不能掌控,如果匯率發生變化,我們只是希望能有一個度,比如控制在5-10之間,企業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需要緩慢再緩慢,而且盼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比如退稅調整等,讓外向型企業能夠平穩過渡發展。」雅戈爾集團董秘劉新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匯率的升值預期對外貿有些影響,但對於雅戈爾集團的預期影響不會太大,在雅戈爾的公司結構里,外貿效益比重不高,公司主打國內市場,注重推廣品牌服裝,經歷金融危機後,公司一如既往注重內銷,近期將推出一些新品牌,在原有渠道的基礎上進行整合。」上海歐宏投資公司主要是做國際奢侈品生意,公司董事長滕敏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評估一國匯率問題,一個重要因素是看實際的國際收支狀況,特別是一般項目下的平衡狀況。歐宏主要業務是做進口生意,出口生意目前佔比並不大,相對來說,美元貶值對其更加有利。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都表示,保持現有的匯率,並一直穩定下去是比較合理的結果,不希望匯率有太大的變化。被忽略的受益股除了銀行、地產、造紙、航空等老生常談的行業外,受益於人民幣升值的還有科技、新能源、電力、通訊等行業,本報精選其中個股,供投資者參考。長電科技600584點評:長電科技可謂正宗的物聯網概念股。截至去年四季度,長電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有6家為基金,1家為英國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如果未來人民幣升值成為現實,那必將吸引的海外資產進駐優質的公司。短線該股漲勢如虹,建議投資者逢低介入,注意追高風險。金晶科技600586點評:金晶科技作為一家新能源企業,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節能新材料基地。未來人民幣升值後,一定會削減其引進技術的成本。目前已有QFII持有該公司股權。鑒於業績向好,天相投資給予「增持」評級。深南電A000037點評:深南電A是一家電力設備公司,未來如果人民幣漸進式升值,將逐步減少公司的進口采購國外機組的成本,折舊費也會有所下降。在燃料成本方面,哪怕升值兩個百分點,也將減少2400萬的成本,利潤增厚可期。該股目前已經進入良好的上升通道,值得關注。天威保變600550點評:天威保變是國內最大的變壓器生產基地之一,人民幣升值預期變為現實,會大大降低公司生產變壓器的原材料成本。此外,隨著關於新能源發展政策的陸續出台和逐步落實,公司投產項目的產能將得到釋放,未來新興行業整體景氣的回升將為公司帶來的關注焦點。國金證券給予「買入」評級。中國聯通600050點評:人民幣升值對電信運營商也有利好效應。中國聯通作為國內最大的運營商之一,有大筆的海外銀團貸款,如果人民幣升值2%-5%能夠成為現實,中國聯通的海外利息貸款將大規模下降,這對於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是利好。強生控股600662點評:強生控股絕對是海外資金最為青睞的投資標的。根據公司2009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中有7隻QFII基金,目前,QFII持有該股共計3641.4935萬股。一旦人民幣升值預期落地,這種原本就受到外國資金眷顧的公司,定會贏得的資金介入。此外,公司本身的房地產業務也會受到人民幣升值利好。(華夏時報李葉應遼產)造紙行業:人民幣升值帶來主題性投資機會造紙行業是我國第三大用匯行業,而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人民幣升值,將從進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產品出口遭受匯率損失兩個方面對造紙行業產生影響。綜合人民升值對出口和內銷的影響,我們測算顯示:若人民幣升值1%,行業凈利潤增幅3.25%,若升值3%,行業凈利潤增幅9.57%。行業景氣度處於高位2010年1~2月我國造紙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為1414萬噸,同比增長27.87%,進口增長19.9%。造紙行業2010年1~2月份行業銷售毛利率、銷售利潤率分別為13.5%、5.48%,創2009年來新高。造紙行業2010年1~2月份累計利潤總額為69.69億元,同比增長195%,同比漲幅創歷史新高。隨著行業基本面的改善,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提升,2月份同比增速為30.2%,超過2007年平均增速,說明一季度行業景氣度處於高位。我們預計,2010年造紙行業景氣度上半年、下半年增速同比分別為15%、10%。原材料價格漲勢迅猛在全球經濟回暖,木漿需求回升,國際商品漿供應偏緊,智利地震和芬蘭港口工人罷工等因素影響下,國際紙漿製造企業和貿易商不斷上調價格。國際木漿價格在2009年4、5月份觸底後快速反彈,目前歐洲市場NBSK報價888.8美元/噸和656.0歐元/噸,較2010年初分別上漲10.7%和15.8%。國際木漿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有明顯改善,預計在今年二、三季度國際木漿價格仍將維持在高位。在上述諸多因素影響下,目前我國進口木漿CFR價格已創新高。進口闊葉漿CFR港口報價較年初已上漲14%以上,針葉漿較年初上漲12%以上。國產漿出廠價也隨之走高,其中3月份國產針葉漿提價幅度在1000元/噸以上,較年初上漲45%以上,闊葉漿價格也在高位,較年初上漲15%以上。人民幣升值提升行業凈利造紙行業是我國第三大用匯行業,而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人民幣升值,將從進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產品出口遭受匯率損失兩個方面對造紙行業產生影響。但我國紙及紙板出口占行業總產出的比重較低,2009年紙及紙板出口600.34萬噸,同比下降2.87%,占當年總銷量的6.46%。我國造紙原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2008年紙漿消耗總量7360萬噸,其中木漿佔22%,廢紙漿佔60%,非木漿佔18%。進口木漿占我國木漿消耗量的58%,進口廢紙占廢紙總用量的44%左右。近年進口纖維原料占我國紙漿總消耗量比重維持在39%左右。綜合人民升值對出口和內銷的影響,我們測算顯示:若人民幣升值1%,行業凈利潤增幅3.25%,若升值3%,行業凈利潤增幅9.57%,行業將受益於進口原材料購買力的提升和較低的出口依存度。在選股策略上,可遵循兩條主線:一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存在的交易性機會,如太陽紙業、博匯紙業、華泰股份;二是關注有資產注入或重組預期的岳陽紙業、福建南紙.(德邦證券)航空板塊存交易性機會不建議追高事實上,05年7月中國啟動的匯率機制改革催生了A股的一輪大牛市。數據顯示,上證指數雖於7月微漲0.19%,不過在05年7月至07年10月間竟從1004點附近飆升至6124點,期間累計漲幅不僅高達451%,月K線更創出「十連陽」的奇跡。此次央行提推進匯改,會否在A股市場上再刮旋風呢?長城證券宏觀策略師臘博認為,從歷史經驗看本來匯改對A股是利好,不過目前股市活躍度已較過去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最新經濟數據更映射出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擔憂。由於匯改後人民幣升值對股市利好是建立在海外熱錢流入加速的預期上,但在經濟增長預期走弱情況下勢必也將推低熱錢流入預期。故在市場焦點仍集中於經濟基本面大背景下,預計下周A股市場不會受太大影響。盡管如此,板塊或多或少將存在一些交易性機會。其中航空板塊因企業設備多以美元計價,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勢必降低企業成本。這種情況下,下周一航空板塊可能會有一波短期行情。臘博具體解釋道,若周一航空板塊個股有低開幾個點情況,投資者可短期介入,一旦個股有10%漲幅可見好就收;但若航空板塊周一高開,伴隨個股有4%-5%升幅的話,投資者可迴避或逢高減持。建議關注南方航空(600029,收盤價6.72元)、中國國航(601111,收盤價11.02元)等權重股。此外,房地產板塊盡管受惠於人民幣升值,不過在當前調控政策仍未出完情況下,投資者應謹慎。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周六央行推進匯改消息對A股實際上偏利空,因目前經濟形勢是增長有放緩趨勢,這種情況下人民幣若進一步升值勢必削弱企業出口。這不同於經濟高速增長下,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會帶動熱錢快速流入,最終推高A股等資產價格。建議關注航空板塊,而房地產板塊因仍處政策觀察期,未必是利好。

B. 論文:人民幣匯率上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人民幣匯率上升,無疑給百姓造成的傷害最大,這主要是我國當前國情並不具備升值空間,一味強制升值,那麼還債的只有通過通貨彭脹,物價上漲來解決人民幣匯率上升所帶來的壓力,比如豬肉漲價,並不是養豬戶的積極性減了,相反,主要是因為豬飼料的上漲給肉價上漲帶來了更大的空間。但是人民幣上漲也給一些向國際銀行貸款的一些行業帶來了價值空間,比如航空業,地產業,造紙業等~!

C. 求一篇我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影響的論文

提出三個方面的主題,就是人民幣在近年來發生了多少變化。二是中國國際收支平衡出現了哪些變化。三是關於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國際收支的關系。 最後是我的一點看法。

用幾張圖說明一下,這幾張圖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第一張圖關於人民幣美元和匯率,從 2005 年 1 月到 2007 年 10 月,人民幣處在升值過程當中。人民幣升值是對美元升值。因為要問人民幣的匯率升值,需要考慮到人民幣對美元,和其他非美元的貨幣關系,這張圖反映了歐元和日元的關系。歐元對人民幣,到 2006 年 1 月之前,人民幣對歐元是升值,從 2006 年 1 月以後,人民幣對歐元是貶值,人民幣對歐元在我們所觀察的區域是升值,對日元是略有升值的。這只是兩個非美元的貨幣,比如說貨幣區域,美元、歐元、英鎊,這四種貨幣,從 2005 年 1 月到 2006 年初,人民幣對四種貨幣綜合的是升值的,但是從 2006 年初一直到現在,人民幣匯率基本上是不變的。這樣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從 2005 年實行匯率體制改革以來,到現在我們看,人民幣和主要貨幣的關系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關系那樣,這是我們可以得到的第一個看法。

我們更關心的是利率對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心目中的匯率概念和前面所說的人民幣與這幾種貨幣的綜合匯率概念又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在理論上我們分析匯率對國際收支影響的時候,實際上所關心的不是名義匯率,我們關心的是實際匯率,實際匯率是有關的貿易體和名義匯率中,按照有關經濟體的物價指數來進行調整的匯率指數。它的變動是會影響到進口商、出口商它的產品相對競爭力。在市場上相對競爭力,相對價格競爭力是主要的決定因素。 2005 年初到 2006 年名義人民幣匯率是升值的,是略有升值,實際有效匯率按照這個,在整個過程中,基本上保持了是上升的趨勢,但是人民幣升值了很多,按照實際概念升值了很多,按照它的計劃,大概從 2005 年初到最近 2007 年 10 月份,大概上升了 15% 到 18% 。實際有效率的指數它的基期是 2000 年,那個時候指數水平是 100% ,也就是說在 2007 年 10 月份,所看見的指數還是 100 ,換句話說,比較 2007 年 10 月份、 9 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指數和 2002 年相比是 0.2% 。人民幣有效匯率是上升的,但是要展開,把它包括進去 2000 年那個時候,就沒有變化。針對這個圖所說的比如說整個 21 世紀初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是沒有發生變化。另外還有,我們在解讀這張圖,這張圖包含的信息,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 BIS 實際有效匯率是基於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而進行調整的,根據我們所理解的匯率和貿易國際收支的關系,實際有效匯率應該是更加准確的或者更加直接相關的,應該按照生產品價格。這個工作還沒有能夠把它完成,但是根據現在所觀察到的中國近年來生產者的價格,就是出廠價格指數大大低於消費者物價指數。這張圖按照我們所理解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的上升,高估了。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動在近幾年並不大。這張圖顯示的是經常帳戶順差,從 2001 年到 2007 年上半年,幾乎是直線上升,這個比重在 2006 年已經高達 9.5% , 2007 年上半年的數據是 12% ,可以說 2007 年比 2006 年進度到 12% 。這是全世界進一步要加強為人民比匯率問題關注的重要事實的依據。在經常帳戶和貨物貿易兩者當中,經常帳戶順差主要由貨物貿易順差造成的,如果稍微有一點差別,就是從 2003 年開始,我們經常帳戶順差超過了貨物貿易順差,這種情況不完全是正常的,因為按照過去所觀察的順差,我們在服務貿易,在收益項目當中都存在逆差的,但是我們投資收益項目變成了順差,不是太正常,因為對外投資大大小於外國對我們的投資。在貨物貿易當中可以觀察到一點,看上去是不正常的情況。

這三條代表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合其他貿易,一般貿易余額 2004 年以前曾經是負數,在 06 年、 07 年一直是正數,而且是不斷增長的,這跟前面觀察到實際有效匯率是有所升值,跟它的匯率關系不溫和的,從這點上,我們可以去猜測,並得出結論,可以去推測,去猜測,今天所觀察到的中國貿易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個變化值得我們去認識。我們所理解的匯率和觀察到的匯率指數和貿易之間的關系,在中國,在最近幾年當中出現了以前所沒有看到的和以前認識不相融合的地方。

我的幾點結論,概括出一人民幣匯率水平 2005 年 7 月以來匯率的變動幅度不大。二,匯率因素對貿易平衡的快速調節影響作用由於新的經濟結構因素出現出現了減弱。三,如果我們認為前面這個看法成立的話,我們可以說人民幣匯率現在至少可以由較大名義波動性而不至於嚴重影響國際收支平衡。換句話說,我們不需要擔心中國的國際收支會因為這個因素而出現快速大幅度的變動。第四,我們可以推測很多專家已經做了這樣的推測,現在關於貿易收支以及經常帳戶收支國際收支當中,統計數據表明,很可能包含超過直觀檢查所看到的資本流動因素。這至少提示我們,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形勢實際上是資本流動更加靈活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之下,需要掌握新的調節宏觀經濟的政策能力。
參考頁面http://www.forexnet.cn/news/ZT_forex_zb_zcjx/2007/1110/_2.html

D. 誰有關於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影響的論文

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後的我國對外貿易結構變化

一、對外貿易結構的衡量
我國自2001年加入WTO之後,對外開放的進程進一步加快,經常項目已經實現了完全可自由兌換。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我們採用貿易特化系數來測量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貿易特化系數是用以論證產品周期理論的一種方法,系數的變化反映了產品在周期中由進口階段、進口替代階段、出口擴張階段、成熟階段到逆進口階段的進程。一種產品的貿易特化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TSCi=(Xi-Mi)/(Xi+Mi)
TSCi表示i產品的貿易特化系數,Xi、Mi分別表示i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因此,貿易特化系數表示的是i產品的純出口比率。貿易特化系數介於-1和1之間,從-1到1的上升運動反映了從凈進口到凈出口的變化過程,從1 到-1的下降運動反映了從凈出口到凈進口的變化過程。一般來說,某種產品的貿易特化系數越接近1,說明出口額遠遠超過進口額,該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越強;反之,如果貿易特化系數越接近於-1,則說明進口額遠遠大於出口額,該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越弱(潘紅宇,2006)。

二、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及其分析

從表2的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資源密集型商品2005年第三季度至2006年第四季度的貿易特定化系數來看,除動植物油、脂及蠟外,其他資源密集型商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基本上呈現出一種總體減小,偶爾小幅反彈的趨勢,其中飲料及煙類、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的貿易特定化系數分別由2005年第三季度的0.1865和 -0.8032下降到2006年第四季度的0.0749和-0.8273;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的貿易特定化系數則呈現出曲折下降的情況,每一季度的貿易特定化系數都與前一季度的變化方向相反,但是2006年第四季度的-0.6737仍較2005年第三季度有了明顯的減少(王亞星,2007)。動植物油、脂及蠟的表現特殊,其貿易特定化系數不降反略微上升。2006年第二季度成為各類資源密集型商品的一個拐點,這是因為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在2006 年第二季度的升幅減小,在5月15日突破了1:8的心理防線之後,6月初又反彈至8.0與8.02之間,匯率的反彈導致對人民幣升值幅度的預期減小所致。從整個過程來看,人民幣升值對四類資源密集型商品的影響有所不同,但其中三類資源密集型商品貿易特定化系數的減少表明了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大部分資源密集型商品的凈出口減少,從而有利於保護國內自然資源,利用國際市場上的資源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2)勞動密集型商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呈現出一種平穩上升的趨勢,其中食品及活動物、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和雜項製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分別由2005年第三季度的0.3809、0.2224、0.5370分別增加到2006年第四季度的0.4318、0.3336、0.5400,勞動密集型商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的平穩增加說明了人民幣的升值並沒有像有些人所擔心的那樣不利於我國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相反,促進了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這是因為雖然人民幣的升值降低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但是相比東南亞其他競爭對手的同類商品來說,我國的勞動密集型商品目前在國際市場上仍然維持較強的比較競爭優勢,因此,人民幣的升值暫時還沒有影響到我國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Mekinnon and Ronald,2004)。
(3)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整體快速上升的態勢,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和機械及運輸設備的貿易特定化系數分別由2005年第三季度的一0.3786和0.0895增加至2006年第四季度的-0.3230和0.1189,增幅分別達到17%和33%。但是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在2006年第二季度,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較2006年第一季度明顯增大,而在2006年第三季度則又出現正常的回歸, 2006年第二季度同樣成為一個拐點。考察同期人民幣匯率的表現,人民幣匯率在8.0與8.02之間浮動,穩步升值,這表明了人民幣的小幅穩步升值,促進了附加值較大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的凈出口,使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
上述的分析反映出人民幣匯率適度穩步升值有利於我國大部分資源密集型商品凈出口的減少,勞動密集型和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凈出口的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對資源密集型商品的影響比較復雜,但是對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的影響尤為明顯。長期以來,我國出口一直走低價竟銷的惡性競爭路子,在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暫時穩定的條件下,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產品的外幣價上升,進口產品的本幣價下降(尹祖寧,2006),從而抑制那些低附加值、低效益的產品出口,而那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品則因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包括質量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價格的上升並不會影響這些產品的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人民幣的升值會激勵這些產品的生產者進一步從產品的質量和技術設計方面進一步提高其競爭力,因此,這些產品凈出口增加,貿易特定化系數不降反升。同時,人民幣升值會降低先進設備的進口成本,從而有利於促進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換代。但是,如果升值過快,超過了我國經濟的消化能力,則有可能造成我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的負面影響。日元升值過快、幅度過大所造成的一系列後續負面影響值得我們深思。而人民幣的穩步、適度升值則有利於我國貿易結構的優化(魏巍賢,2006)。在 2006年第二季度,資源密集型產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顯著下降,勞動密集型和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的貿易特定化系數顯著上升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

E.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論文3000~5000字)急需,謝謝!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中國自2005年7月21日實行新一輪的人民幣匯制改革以來,人民幣一直處於升值的狀態,對中國的外貿經濟存在著多方面的影響。本文主要概述了人民幣升值以後對我國外貿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以及升值以來中國外貿的現狀。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而且連年保持著貿易順差,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也使我國與主要貿易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後,對我國的國民經濟存在著各種影響,外貿經濟也不例外,人民幣的升值將對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總額及其結構產生一系列影響。

一、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進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幣升值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將會發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降低我國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在進口環節支付的費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鋼鐵、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改善相關行業的贏利狀況,對經濟建設非常有利。

2.有利於推動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長期以來我國的外貿增長方式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經濟效益非常低下。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而不是低價競銷佔領市場。一些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可能因為人民幣升值被擠出市場。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從原來的粗放型轉向高質量和高效益的集約型,這會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激勵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3.有利於改善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貿易條件的改善意味著同等數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我國雖然每年的貿易順差很大,但由於出口商品價格不斷下降而導致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才能換回少量的國外高科技產品或稀缺資源。人民幣升值以後,出口產品的價格相對提高,就可以用較少的出口產品換回本國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出口利潤不斷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貿易條件。

4.有利於推動部分出口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人民幣升值以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成本就會相應提高。但沿海地區投資成本升高以後,一些跨國公司不一定就會撤出中國。為了降低成本,他們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會轉向中西部城市和地區發展。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近年來已經有了顯著改善,完全可以承接這種產業轉移,有利於中國經濟未來幾年更平衡的發展。
5.有利於緩解貿易摩擦
我國自1994年外匯改革以來,對外貿易連年順差,就2004一年,我國的外貿總額為11 547億美元,貿易順差達到319.8億美元。連年的順差導致中國與各個貿易夥伴的摩擦日益增加,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大。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於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於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夥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於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6.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建立跨國公司。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路。所以有利於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目前我國主要是以極易替代的製造業產品出口為主,這種出口的製造產品大多數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高科技產品很少。一旦人民幣升值,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可能會逐漸消失,極易發生製造業向國外轉移。人民幣幣值的提升,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出口單位產品的外幣價格將有所提高,不利於出口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另外如果保持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

2.不利於我國吸引外資
雖然人民幣升值對已在華投資或在華擁有資金的外國企業家有利,因為他們的資產因人民幣升值而增值,但卻會使即將到中國投資的企業家徘徊不前,因為相應的新增投資成本上升。另外中國許多周邊國家都提供了非常優惠的投資條件,所以新增資金在周邊地區存在著引資競爭的形勢下,就會轉向其他國家投資,這將會導致我國引進、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減少,也會影響到國內的就業率和經濟增長。另外,人民幣升值使加工貿易為主的外商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從而使得加工貿易型的外商投資下降。這都將影響到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利潤再投資的規模及產業本地化的進程,不利於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持續發展、升級。

3.使我國就業壓力加大
人民幣升值以後的一個重要不利影響是導致我國國內就業壓力加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我國目前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出口量減少必然會增加就業壓力。第二,中國目前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貿企業,人民幣升值影響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影響就業,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帶來一定的沖擊。「歐元之父」蒙代爾也明確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加速中國的通貨緊縮,減少經濟增長,增加失業壓力。這樣,人民幣升值將對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充分就業三個目標都帶來負面影響。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

4.我國的農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我國出口增長較快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與國外相比,這類農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有可能喪失此優勢,而且,目前我國玉米和小麥與國際市場價格相差不大,但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量可能明顯增加,而大米的價格優勢也可能消失。因此,人民幣升值將阻滯我國農產品貿易出口增長的步伐,進口將明顯增加,對我國農業生產將造成沖擊,影響農民增收。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可能發生逆轉,由順差變成逆差。

5.給各個行業帶來不同影響
對出口依存度比較大的企業遭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沖擊也較大。紡織服裝業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出口依存度高達51%,而且其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又是建立在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之上的,因此,人民幣升值後,將大大削弱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據測算,人民幣升值2%,我國紡織業出口額將減少25億美元,行業總產值增速將下降近3.5%。家電行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製造業也是人民幣升值的重災戶。當然,對於出口依存度比較小的企業來說,受人民幣升值的沖擊也就相對較小。
三、人民幣匯率升值以來中國外貿的現狀

1.匯改後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表現:貿易順差繼續擴大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認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減少和進口的增加,貿易收支向均衡方向發展。但從實際效應來看並非如此,2005年我國不但進出口均實現大幅度的增長,分別比上年增加28%和18% ,進出口總額達14 22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23% ,而且貿易順差有增無減,全年貿易順差達1 019億美元(幾乎相當於2001—2004年四年的貿易順差累計總和),其中下半年貿易順差達623億美元,比匯改前的上半年貿易順差的396億美元還多226億美元。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消息稱,2006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達1 058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出口增長22.3%,進口增長29.6%。這是自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我國單月進口增速連續第7個月超過20%,部分月份接近或超過25%,遠遠超出去年全年17.6%的進口增速。同時,單月出口增速也連續兩個月再次回升到20%以上,部分月份還接近或超過了30%。由此可見,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後,我國的貿易量不但沒出現貿易順差減少的現象,反而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2.貿易順差擴大的原因
我國的貿易現狀與傳統的貿易理論完全相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存在著許多別國所不具備的各種條件。主要有以下四點:
⑴加工貿易佔主體地位是貿易順差擴大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加工貿易已佔我國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加工貿易出口近年來占我國商品出口的比重已接近55%,加工貿易進口加上外商設備進口和一般貿易中的原料進口已佔我國總進口的60%左右,加工貿易和外商投資企業對我國商品貿易順差作出巨大貢獻。可見,我國進出口貿易具有十分顯著的加工貿易型特徵。在加工貿易尤其是進料加工貿易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本幣保持升值態勢,將會使「進料」的成本減少。由於進料加工的產品均銷往國際市場,因此出口產品的成本也呈下降趨勢,出口競爭力並不會因本幣升值而受到過大沖擊。中國的部分出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相當之高,如果利用這種市場優勢提高產品價格,反而可能增加其利潤。比如,對於那些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企業,如鞋類、紡織品企業,人民幣升值不見得會降低企業的利潤,反而會增加他們的美元收入。
⑵中國勞動力價格低廉是長期保持出口優勢的主要原因
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低廉並不會因為出口價格的上漲而被完全取消,因此出口價格的上漲並不會使出口下降。中國目前國內的平均工資是馬來西亞和台灣的1/5,香港的1/10,新加坡的1/10。據郭樹清分析說,中國製造業的人均工資水平僅相當於美國的3%,即使人民幣升值100%,也才相當於美國的6%。盡管近年來我國勞動力平均工資增長水平高於東南亞國家,但總的來說,我國勞動力價格的廉價優勢仍然可以保持20年,可見人民幣的適當升值很難抵消這種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產品一直對我國貿易順差貢獻較大,就2005年而言,WTO成員間紡織品貿易配額的取消導致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增加,是該年貿易順差增加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因此,即使人民幣升值,如果幅度不是很大,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依然具有比較優勢。
⑶各種優惠措施是促進出口的重要因素
我國在稅收、外匯留成、出口補貼、貿易信貸等方面的鼓勵出口的各項優惠措施是刺激出口的重要因素。特別是使用出口退稅這項有利措施,2004年1月份由於出口退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在匯率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2004年上半年卻出現了將近十年沒有發生的貿易逆差。所以,雖然人民幣發生了升值,出口價格相對來說比以前增長了很多,但是國家對出口企業實施的出口退稅政策可以使企業降低價格,以達到與升值前相同的兌換價格,使企業的出口總量不受影響,甚至在外部環境良好的情況下,增加出口總量。
⑷出口企業經營主體的多元化趨勢是出口繼續增加的制度保證
我國外貿順差雖然保持多年,但企業居安思危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所以許多出口企業的經營主體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進入2003年以來,出口企業經營主體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 403.4億美元,增長41.4%,出口增量占總出口增量的62.4%;進口2 319.1億美元,增長44.7%,進口增量占總進口增量的60.8%。人民幣升值以後,雖然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量會減少,但通過企業整體策略的調整,整體的損失就可以降到最低。對於我國整個外貿經濟也是如此,部分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降低,可以通過其他產業進行彌補,以使我國的總出口量保持不變。
總之,人民幣匯率升值既存在著對我國外貿有利的影響,也存在著對我國外貿不利的影響。中國目前的現狀是外貿的順差額繼續擴大,這主要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我們應該充分地利用升值給我們帶來的有利影響,同時通過多種途徑規避升值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使中國的外貿朝著更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F. 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的4000字論文

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摘要】加入WTO以後,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范圍和深度都大大改變,規避匯率風險成為必然,央行加大匯率波動范圍,增強其靈活性,打破單一盯住美元,而是選擇一些貨幣組成貨幣一籃子,並根據市場需求賦予一定的權重,建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便在國際貨幣波動的時候能夠做相應調整。匯改兩年多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人民幣升值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一系列影響。 【關鍵詞】人民幣 匯率形成機制 進出口 需求彈性 馬歇爾-勒納條件 流動性陷阱 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允許市場匯率在一定范圍內圍繞基準匯率上下浮動。由此開始,人民幣匯率生成逐漸走向市場化,1996年我國又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要求提前3年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收支仍然實行嚴格管制。在此十年期間這種匯率制度對穩定我國外匯市場,促進國際貿易發展以及吸引外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國際環境看,亞洲國家在金融危機後從盯住匯率制轉向了浮動匯率制,東南亞國家經濟開始恢復性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已經具備增大匯率靈活性的客觀條件和國際環境。於是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匯改實施兩年多以來,對進出口貿易、國際投資、國際產業分工以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貨幣政策及其調控機制,甚至是居民消費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 我國是一個進出口貿易大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的21%,匯率變化對中國的最大影響是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我國的主要出口行業有紡織、服裝、化工、電子機械製造業等。由於出口價格彈性的不同,人民幣升值給不同行業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差異。由於我國是產棉大國,同時勞動力成本較低,因此,紡織品在國際上有著較強的競爭力,其出口價格彈性較低。由於服裝類產品還會受到品牌、設計、質量等因素的影響,而我國產品在這些方面並不佔優勢,所以出口價格彈性高於紡織類產品。在化工行業方面,我國有著和紡織業相似的優勢,因此,也有著較低的出口價格彈性。由於我國在電子通訊設備製造業技術上不斷進步,該行業競爭程度也較高,培養出了一批在國際上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同時,這類產品在技術上都比較成熟,因此,我國企業能夠憑借低成本獲得穩定的市場份額,出口價格彈性較低。可以看出,當人民幣升值時,一方面,出口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提高,銷售量減少,對於出口價格彈性低的商品,出口收入將會增加,但是,對於出口價格彈性高的商品,出口收入將會減少。另一方面,出口所獲外匯收入需要轉換成人民幣,人民幣的升值會帶來出口收入的匯兌損失。出口價格彈性高的商品收入減少得較多,出口價格彈性低的商品收入減少得較少。不同行業的出口額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盈利也必然會因此而出現下降,這種不利影響對服裝業和電子通訊製造業尤其顯著。總的來看,由於我國的出口大部分是加工貿易,出口產品中進口原材料所佔的比例較高,所以雖然人民幣升值使得最終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減弱,但是能購買到更多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這樣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是有限的。 同出口一樣,人民幣升值對進口的影響也有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直接的影響是,匯率升值後,進口商品的價格由以外幣計價轉化成以人民幣計價後,將會發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間接的影響是,人民幣匯率變化也會通過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引起進口量的調整。當進口價格發生變化時,根據需求價格規律,進口商品在我國市場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隨之調整。當需求彈性不同時,進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樣的。根據需求彈性理論,需求彈性越高的商品,進口價格變化引起進口量的調整就越大。總的來看,由於我國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在國內都出現了可替代的產品,而且工藝、質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同時,很多國外廠商開始把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內,這也增加了國內產品與進口商品之間的競爭。這些都有利於降低進口商品在我國市場上的需求價格彈性。所以,窗體底端匯率升值後我國進口商品價格的下跌不會引起進口量的大幅增加,對我國的進口影響不大。但由於價格彈性的行業差異,人民幣升值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對於生產要素進口行業,升值將會使這些行業進口成本下降,進而改善其盈利狀況。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紡織業等。對於進口替代性行業,人民幣升值將會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從而對國內的同類產品帶來沖擊,尤其是那些在技術含量、品牌以及質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距離的產品,必將影響其價格和市場份額,從而導致盈利狀況惡化,如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等。 二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影響也有效的調節了我國產業結構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後,進口的國際原材料的價格降低,有效的發展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此同時,由於人民幣的升值,降低了我國的以加工為主的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主要依賴廉價力的勞動密集性經濟無疑也是一種挑戰,因此,如何發展資本密集性經濟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競爭力,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進行技術改造來挖掘潛力,盡快掌握各種外匯避險工具和手段,增強自身適應匯率浮動和應對匯率變動的能力。人民幣匯率升值後引起進出口價格變動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貿易狀況發生變化,也加深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更多的石油進出口價格彈性決定,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貿易發展的定量分析顯示,我國出口價格彈性約為1,既我國出口價格相對世界出口價格每上升1%,一般貿易出口增長率下降1%,進口價格彈性約為0.4,即我國進口價格相對世界進口價格每下降1%,進口增長率提高0.4%.由於出口彈性和進口彈性之和的絕對值為1.4,大於1,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人民幣升值較為有效的減少我國的貿易順差,改善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 三 但是人民幣升值也給我國經濟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對此我們要加以正確的認識,並有效的消除因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人民幣升值阻礙了我國對外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使我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發生逆轉。人民幣持續升值會使我國長期國際競爭力受到重大損害,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的比較優勢會不斷削弱,我國在機電和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初步積累的競爭優勢會受到重大損害。在我國目前出口主要依靠價格競爭力,而產業結構重大調整和非價格競爭力提高仍需假以時日的情況下,人民幣持續升值的結果必然是出口嚴重受阻,國外產業轉移的步伐大大減慢,國際直接投資流入減緩,我國作為全球製造業重要基地的地位將會受到削弱。這將會大大延遲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和產業升級的步伐,加重就業壓力,使我國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進一步突出。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從戰後年均增長10%以上跌落為1990~1995年年均增長0.4%,就說明本幣持續升值會對出口帶來重大打擊。當前,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使我國具備建成全球先進製造中心的戰略機遇。我們必須防止因為人民幣持續升值而使這一進程發生逆轉。 其次,人民幣升值加重通貨緊縮,使宏觀調控面臨種種陷阱。在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作用下,世界工業製成品價格一直呈現持續走低的趨勢,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下半期以來出現了全球性通貨緊縮的態勢。本來,世界性價格下降就會通過進出口渠道等對國內價格產生重大下行壓力,而人民幣持續升值更使國內物價雪上加霜。一是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產品成本走低,進而對國內價格產生一種比價效應,使關聯產品價格下跌;二是人民幣升值使進口成本下降,會形成輸入性通貨緊縮,助長使用進口投入品部門及相競爭部門的價格下跌;三是人民幣匯率持續的升值預期,會對市場價格產生超前的和趕浪頭式的下行壓力,造成市場運行的扭曲和紊亂,使通縮壓力加倍放大;四是持續強勁的本幣升值壓力和預期,還會通過金融和投資渠道對國內物價產生間接的、有時是非常強烈的緊縮沖擊。 持續的本幣升值和升值預期一旦固化,還會對消費、投資和其他經濟行為帶來一系列干擾,形成不良的心理預期,搞得不好會使宏觀調控陷入困境。一是在我國面臨有效社會需求不足這一突出矛盾情況下,使民間投資和消費更加疲軟;二是使經濟增長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依賴日益加重,不僅政策效應會逐步降低,而且財政風險日益加大;三是伴隨本幣升值與通貨緊縮的循環,貨幣政策面臨陷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這些都會使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空間日益縮小,調控的餘地愈加有限。加上,本幣持續升值還會帶來人們收人的虛漲和資產的虛增,極易誘發泡沫經濟,刺激虛擬經濟的非理性膨脹,最終給宏觀經濟帶來更大的沖擊。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將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調節進出口貿易均衡發展,改善國際收支平衡,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有重要意義,符合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要求,符合我國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余維彬:匯率穩定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 張靜、汪壽陽:人民幣均衡匯率與中國外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王海明:《21世紀北京圓桌》年度書系-北京共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4] 褚慶義、李悅,劉潤石:中國經濟金融熱點問題聚焦,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5] 陶冬:中國經濟熱點透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G. 想寫一篇關於人民幣匯率變動趨勢研究的論文,應該從哪些方面寫

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寫:
第一是、人民幣與全球第一大貨幣美元之間的關系,配合美國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調 整,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產品競爭力的方面入手;
第二是、我們中國坐擁龐大美債,所以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債務這一方面也可以展開來寫;
第三是、隨著人民幣加入SDR,未來對匯率會有很大影響!這也為走勢穩定提供了基礎!

中國須捍衛匯率自主權。當然,中國亦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通過擴大內需市場減 少對出口的倚賴,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H. 求論文: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看法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乎滲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物洞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罩頃枯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I. 淺談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問題論文

淺談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問題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淺談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問題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 :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率先走出低谷。美國等國再一次開始向中國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本文分析人民幣升值後對我國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弊大於利,而長期來看則是利大於弊。所以,我國在短期內應頂住壓力,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同時加快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在長期內實行彈性匯率。

關鍵詞 :人民幣升值 彈性的匯率制度

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危機中的率先復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自2010年初便開始向人民幣升值施壓。推遲三個月公布的美國財政部《國際經濟政策和匯率政策》報告,最後雖然沒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仍堅決認為人民幣被低估。人民幣是否真的要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牽著鼻子走」還是應堅持維持穩定的匯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而言是一柄雙刃劍,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並存,而人民幣如在短期內大幅升值,更是弊大於利。

一、人民幣升值的有利影響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刺激進口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外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同時,匯率上升會抑制出口,長遠來看,對我國的經濟結構轉型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是有利於改善吸引外資的環境。人民幣匯率升值,可使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其進一步追加投資或進行再投資;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

三是有利於提高人民幣的幣值含金量和國際信譽,擴大人民幣的結算范圍,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做好鋪墊。

四是有利於減少貿易摩擦。中國近年來頻繁遇到的反傾銷訴訟和其他貿易爭端越來越集中於人民幣匯率定價過低之上,致使人民幣升值與否成為減少貿易摩擦的關鍵。

五是有利於中國的企業對外投資,走向世界,增大中國的資本輸出和投資實力。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不利影響

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的負面作用較為突出。

一是抑制出口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巨大傷害,特別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不利於經濟的復甦。同時,對於目前仍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的中國,對經濟增長影響巨大。

二是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人民幣一旦大幅升值,將觸發「熱錢」對金融體系的沖擊。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將加大我國房市、股市的泡沫,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是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迫使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進外匯,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四是增加就業壓力。由於目前我國提供的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企業,人民幣升值將抑制或打擊出口,甚至導致出口企業破產,最終將造成就業困難,影響社會穩定。

五是使我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大量縮水。

三、人民幣升值短期弊大於利,長期利大於弊

我們應該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對人民幣的升值問題進行利弊的.權衡。

在短期內,人民幣升值絕對是弊大於利的。當前,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是確保我國一定經濟增長速度的必要手段。我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靠出口來拉動,且擴大內需也需要一個過程,貿然減少出口,大量的外向型企業缺乏承受能力而破產,會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復甦和增長。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我國內部需求結構得到明顯改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水平前,外部需求依然會是支撐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重要動力。而此次的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使匯率更具有彈性,也將使人民幣在短期內不具備大幅升值的可能性。

從長期來看,如仍維持現狀,保持匯率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一些巨大的負面影響。比如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控能力受到較大損害;導致國內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導致相對價格扭曲,加重經濟失衡程度等。

總體說來,在長期中中國保持一個更有彈性的匯率制度至關重要,而人民幣的匯率管理要提倡三性:漸變性、內生性和可控性。中國保持一個彈性的匯率制度這不僅對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利,對中國自身的經濟結構調整和長期健康發展也有深遠的意義。在長期內,人民幣在經濟的可適度范圍,小幅升值、彈性浮動將是利大於弊的。不過,在短期內,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是有其必要性的。人民幣匯率應更多考慮國內經濟因素和形勢而浮動,不要受制於他國,屈從於美國等國的壓力而使人民幣貿然大幅升值。而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更多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推動其經濟的繼續復甦。美國巨額的經常賬戶逆差的主要原因還是美國自身的國情,將其歸咎於中國的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我國相關改革完成之前,名義匯率在短期內的大幅升值,不僅僅無助於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反倒可能帶來許多無法應對的潛在風險。我國應頂住國外壓力,加快匯率制度改革步伐,盡快建成更有彈性的匯率形成機制,駕馭好人民幣升值問題。

參考文獻:

[1]程實:人民幣匯率升值「合理」嗎[J] 西部論叢 2010年04期

[2]陳永昌: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分析與走勢預測[Z] 鳳凰網

[3]賀軍:全球經濟復甦前中國應堅持現行人民幣匯率政策[J] 經濟研究參考2009年70期

[4]曹彤:合縱連橫,主動出擊,人民幣匯率戰爭新思維[J] 環球財經 2010年04期

[5]杜琴慶:美財政部: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 人民幣依然被低估[N] 東方早報 2010年7月10日

;

J. 求一篇關於人民幣匯率的論文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外貿的影響?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稅收影響的各層面分析 人民幣匯率改革給我國的稅收安全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分析這種不確定性並進而得出應對方法是很復雜的過程,首先要基本了解影響的各個方面,通過分析各個層面的影響途徑和後果,我們可以對症下葯,維護我國的稅收安全。 (一)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1.匯率風險與進出口貿易 進出口貿易受匯率變動影響很大。在我國實行盯住匯率體制下,以美圓結算的大部分進出口貿易基本不受影響,進出口企業對於匯率風險基本不敏感。而在我國匯率基本實現市場化後,匯率更多的表現市場因素。 在匯率波動對貿易影響的一般分析中,意味著貨幣貶值將改善貿易收支,反之貨幣升值會使貿易陷入惡化的境地。但是,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一些經濟體在匯率波動過程中,當貨幣貶值時卻沒有達到改善貿易收支的目的,反而使貿易收支轉向了相反的預期。在追尋這種沖突原因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匯率傳遞理論(imperfec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對於匯率傳遞程度,許多經濟學家對匯率傳遞系數進行了實證估計,發現匯率傳遞是不完全的,即匯率變動後進出口價格不同比例的發生變動,匯率傳遞系數不等於1.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具體在出口環節,我國出口產品主題還在於紡織品,初級加工品和部分電器設備,在大型機電項目,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標志性台階。外國對於我國的產品需求彈性很小,在價格優勢下,人民幣目前2%的小幅度升值不會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在升值預期存在的情況下,更有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未來50年樂觀的預測,這種升值力度會繼續增加,幅度將會是緩慢的,在這種升值預期的長期存在下,出口環節資金周轉會加快,企業會創造更多的利潤。 另外在進口方面,我國長期表現為內需嚴重不足,利率變動對我國儲蓄的影響不大,消費品市場長期處於輕度通貨緊縮的態勢,生產資料市場在未來10年內仍將是供應大於需求的態勢,進口環節不會有很大的增長,外貿環節稅收會隨著進出口企業的貿易增長而增加。 匯率變動並不完全由於市場本身的變化,還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比如國際熱錢和游資的干擾。我國目前處於金融改革的關鍵階段,關繫到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成敗。由於我國金融系統承受著巨大的歷史包袱,積聚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人民幣市場化改革前進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這對我國的稅收安全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2.外匯匯兌損益風險對經濟體的影響 外匯匯兌損益也是影響進出口企業和有外匯交易的企業的風險。由於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強制結售匯制度,企業保有的自主性外匯很少,進出口企業要完成進出口交易,需要經過結匯和售匯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都存在著本幣和外幣的相互兌換,在匯率市場化變動的情況下,兌換中會發生匯兌損益,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風險,同時對我國的稅收造成風險。在我國近期推出遠期交易後,企業可以通過掉期交易等遠期交易規避這部分風險。 (二)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際收支資本項目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改革在資本項下逐步實現完全可兌換,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而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進而得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一國不可能同時達到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的目標,只能同時達到其中的兩個。在我國的未來的匯率制度選擇中,偏向於彈性更大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必然要求我國的資本項目下資本不是完全自由流動的,而事實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為了防止國際資本的沖擊,對國際資本流動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資本自由流動與我國金融風險 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金融風險是金融系統的不穩定和金融脆弱性的增大。資本自由流動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時,也帶來很多負面的效果,比如國際投機資本的惡意炒作和游資的蓄意沖擊。 自改革開放以後,湧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一直呈現增長勢頭。「中國在利用國際資本方面保持了合理的結構和期限,資本流入絕大部分採用國外自接投資的形式,外債增長適度,而證券投資相對少。」 國外直接投資中有相當部分投入我國房地產行業,導致金融風險積聚。再加上我國長久以來積聚的金融風險,如果被蓄意利用,將危害到我國金融系統的穩定和改革的成敗,也將危害到我國稅收的安全。 2.國際資本流動變化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資本自由流動將大大提高我國的金融效率,在我國將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有限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適合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需要的。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合國際資本進入投資的環境將越來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的投資價值在未來會好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的增長形象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進入,帶動我國國內市場的繁榮,拉動我國的經濟增長,從而帶動我國稅收的增長。 一般說來,國際資本流動帶來的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貨幣危機、泡沫經濟和銀行業危機等幾個方面。但資本流動帶來的金融風險不一定必然演變為貨幣危機或銀行業危機,這主要取決於各國貨幣當局的政策以及所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對於國際游資和熱錢的進入,我們要加強監管,採取部分限制性措施,增強風險預警,維護我國經濟的穩定和稅收的安全。 (三)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內金融市場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改革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的金融市場,通過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等影響我國的金融風險。 1.人民幣匯率改革與我國金融市場風險 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有一句話在目前值得思考:弱的銀行體系與開放的資本項目相結合是「等著發生事故」。可見人民幣匯率改革後,資本項目可兌換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和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在我國實行單一制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我國金融市場基本處於封閉的狀態,金融市場主要受國內經濟狀況的變化而變化,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渠道不是特別通暢。這也是我國能夠抵禦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當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完全市場化後,資本市場放開後,我國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將融為一體,我國金融市場會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金融風險將會有更廣泛的傳播性與傳染性,影響也會是更大的。 2.金融中介機構市場風險與我國稅收安全 銀行資產質量惡化,不良貸款比重較高。在我國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由於資本市場發展滯後,融資格局主要以銀行的間接融資為主,在統一利率政策指導下,對支持企業不斷增長的投資需求以及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內容的企業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各級政府對銀行的正常經營管理干預較大,不僅信貸資金的經營帶有「半財政」性質,而且扭曲了銀企關系;在近幾年的企業資產重組過程中,債、廢債現象嚴重,這無疑加重了銀行的壓力。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日益暴露。我國的非銀行機構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證券公司以及保險公司等,由於經營管理存在問題,再加上監管落後,這些機構經營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中隱含的風險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人民幣匯率改革後,金融中介機構將會面臨更多的金融風險。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後,金融機構將會面對市場化的利率,匯率風險,直接影響到金融機構的收益,另外隨著金融機構逐漸趨向於混業經營,我國金融機構將面臨更多的投資風險與經營風險,這將勢必影響到金融機構的穩定性,影響到我國的稅收安全。 (四)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內產品市場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匯率體現的是一國貨幣對外的價值,物價體現是一國貨幣對內的價值,因而對於一個開放度有限的國家來說,物價還是主要受國內供求和內部經濟因素變化的影響,隨著一國開放度的不斷加深,外部因素,特別是匯率因素對物價的影響才會逐步加深。 具體到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影響的研究, Lu. M and Z Zhang (2003)採用VARs(向量自回歸)方法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的影響進行了實證檢驗,得到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將給國內物價帶來通貨膨脹效果的結論。另外J. Scheibe and D. Vines(2005)在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中得出,以貿易額為權重的名義有效匯率變動是影響國內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因素,名義有效匯率貶值一個百分點,將導致國內物價上升0.3個百分點。「 人民幣匯率波動帶來的國內物價變動將導致我國產品市場價格和企業格局的變動,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稅收安全。 (五)人民幣匯率改革後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宏觀政策方面,我們所考慮的不僅是國內市場的均衡,更綜合考慮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均衡政策選擇考慮內外兩個市場的相互協調。

閱讀全文

與關於人民幣匯率走勢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螞蟻基金南方理財 瀏覽:801
基金理財怎麼賺錢 瀏覽:274
金融機構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832
銀行外匯登記是什麼 瀏覽:322
做期貨能賺錢十大法則 瀏覽:642
企業穿透指標 瀏覽:477
上海市粵慧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222
輝煌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793
民營小微金融服務宣傳照片 瀏覽:831
金融機構收費治理報告 瀏覽:31
農信社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瀏覽:947
建行信用卡境外匯款 瀏覽:90
優先股屬於金融資產 瀏覽:103
收益型股權融資模式解釋 瀏覽:176
最新江蘇雞蛋價格行情預測分析 瀏覽:355
杠桿斜放的物體阻力 瀏覽:889
融資租賃年限平均法 瀏覽:421
海南分銷傭金規定 瀏覽:383
金融資本引入 瀏覽:788
甘肅信託費用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