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用一個例子理解實際匯率公式R=(e*Pf)/Pd
我的理解是pf代表美國物價水平,假如在美國買一件商品花pf假設為5美元,在中國同樣的商品為p假設為20人民幣,那實際匯率就是7*5/20=1.75,表示美國買一件商品相當於能在中國買1.75件商品,實際匯率跟價格水平關系更大。而當實際匯率上升的時候比如1.75上升到2,在美國買一件商品花的錢來中國能買兩件也就是實際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了。但是因此我國的商品更有競爭力。
B. 什麼是實際匯率,名義匯率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名義匯率的實質:指未經物價指數調整計算的匯率。
2、實際匯率的實質:指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不同的調整方法對應不同的實際匯率含義。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名義匯率的作用:名義匯率的變化對商品實質相對價格的影響非常短暫,因為不管匯率怎樣變,企業總是可以通過調整工資及價格來達到市場均衡。
2、實際匯率的作用:反映了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水平,從而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兩者的計算不同:
1、名義匯率的計算:名義匯率=實際匯率+通貨膨脹率。
2、實際匯率的作計算:實際匯率=名義匯率±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C. 匯率形成的基本過程
匯率是各國為了進行貿易而形成的貨幣兌換率,這是因為各國貨幣不同,代表的價值不同其形成過程是伴隨著金屬貨幣逐漸被紙幣代替而形成的。
匯率形成的經濟學解釋
對於匯率的形成經濟學家們給出了很多的解釋。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是從生產率上來解釋的,比如甲國只生產小麥,乙國只生產棉花,若生產小麥的生產率是棉花的兩倍,那麼可以用兩個單位的小麥換一個單位的棉花,再假若一個單位的甲元換一個單位小麥,一個單位的乙元換以單位的棉花,那麼甲元和乙元的匯率就是兩個甲元換一個乙元。當然現實中就不會這么簡單了,它會是兩國之間一些列產品的綜合反映,而且現實生活中也不會有那麼容易的自由商品兌換。比如在甲國,只生產蘋果和梨子,蘋果是一甲元一個,梨子是三甲元一個,在乙國梨子是一乙元一個,蘋果是兩乙元一個。那麼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子摺合4甲元,摺合3乙元,那麼甲元和乙元的匯率就是4:3。當有更多的商品的時候,可以以此類推。當然甲乙兩國之間的蘋果和梨子的價格是基於各國各自在這兩種商品的生產率上決定的。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匯率是一國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比價關系。最典型的就是巴拉薩—薩
繆爾森假說,它把「實際匯率」定義為可貿易品價格與非貿易品價格之比,具體內容可用如下公式來說明:
Q(實際匯率)=E(名義匯率)P*/P
(P*為國外的價格,P為國內價格)…………(1)
按購買力平價:E(名義匯率)=Pt/Pt*
……………………………………(2)
P(總價格)=αPt+(1-α)Pn
(α為貿易品比重,Pt為非貿易品價格,Pn為貿易品價格)………(3)
P*=αPt*+(1-α)Pn*………………………………………………………(4)
將(2)(3)(4)式帶入(1)式得:
Q(實際匯率)=[α+(1-α)Pn*/Pt*]/[α+(1-α)Pn/Pt]………………(5)
從最後得出的公式(5)可看出這個基於購買力平價得出的理論表明匯率是同時由國內和國外的可貿易品於不可貿易品的比價關系來定的。另外還有很多的方法在這里就不一一解釋。
可是在現實中幾乎沒有人(除了經濟學家)會從這一面來解釋匯率的形成機制。首先來舉一個例子以說明第一個原因,比如拿香蕉向別人換梨子的時候先去考慮香蕉和梨子的生產率差別從而決定兌換的比例嗎,當讓不是,肯定是先考慮二者各自的價格,然後根據二者的價格來決定兌換比例,那香蕉和梨子各自的價格又是怎麼來的呢,答案是市場,人們通過市場來喊價,最後決定商品的價格。同樣貨幣也是如此,各個交易商通過在外匯交易市場上來喊價,最後決定各個貨幣之間的比價。但這並不是在此否定傳統經濟學的解釋是錯誤的,一個維護經濟學理論的意淫方式就是我們可以認為這種喊價方式是基於生產率來進行的,因為不可能在香蕉生產率很高,也就是產量很大的時候還把他的價格定的很高。其二,在現實中有太多的人為因素的影響,現實世界裡有交易費用,購買力平價並不成立,再加上貿易保護,一些政治因素的影響,都使得嚴格的經濟學理論僅僅是理論,它可以作為一種超現實的思考方法。
D. 什麼是 人民幣實際匯率
經物價指數調整得到的人民幣實際匯率實際匯率是指經過兩國相對物價水平即通貨膨脹水平調整後的名義匯率。
人民幣實際匯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RER = (NER * CPIf) / CPL式(2-1)
其中,RER是Real Exchange Rate的縮寫,表示實際匯率;NER是NominalExchange
Rate的縮寫,表示名義匯率;CPIf和CPId分別代表國外和國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當本國一個標准商品籃子的價格上漲,意味著匯率水平下降,本幣在外國的購買力下降,本幣e值;當本國一個標准商品籃子價格下降時,意味著匯率水平上升,本幣在外國的購買力上升,本幣升值。
為什麼要提出實際匯率的概念呢?
貨幣交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為了方便國與國之間商品的交換,而完成國際間商品的交換其實要經歷三個步驟:本國貨幣與本國商品的交換,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外國貨幣與外國商品的交換。
名義匯率只是在第二個步驟中有所體現,卻不能完整的反映整個過程,而實際匯率的計算公式中的本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名義匯率、外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三個因素卻能依次代表衡量三個步驟的指標,這也正是引進實際匯率這個概念的原因。
E. 實際匯率等於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通貨膨脹率
實際匯率是用兩國價格水平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即eP*/P(其中,e為直接標價法的名義匯率,即用本幣表示的外幣價格,P*為以外幣表示的外國商品價格水平,P為以本幣表示的本國商品價格水平)。實際匯率反映了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水平,從而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名義匯率是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兩國貨幣之間比價關系的匯率。名義匯率是又稱「市場匯率」。「實際匯率」的對稱。一種貨幣能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數量的名義匯率,通常是先設定一個特殊的貨幣加美元、特別提款權作為標准,然後確定與此種貨幣的匯率。匯率依美元、特別提款權的幣值變動而變動。名義匯率不能反映兩國貨幣的實際價值,是隨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求變動而變動的外匯買賣價格。
通貨膨脹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而價格指數則是反映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在實際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計算通貨膨脹,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間接表示。由於消費者價格是反映商品經過流通各環節形成的最終價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要量。因此,消費者價格指數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世界各國基本上均用消費者價格指數(我國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即CPI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
F. 什麼是實際匯率,為什麼它的公式是e=E×pf/p 啊
實際匯率跟購買力有關
馬克對里拉的實際匯率=名義匯率X(義大利的物價/德國的物價) 是這個 你可以這樣想,實際GDP是以產品來衡量,而不是貨幣,(1馬克/德國物價)/(1里拉/義大利物價)=馬克對里拉的實際匯率 整理即得上述結果~
G. 關於實際匯率的計算問題。
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中國通貨膨脹率超出美國的部分即30%,就是人民幣貶值的幅度。
H. 什麼是實際匯率
實際匯率是相對價格的一個主要變數,它反映了國內商品與國外相應商
品之間交換的比率.因此,實際匯率的變化對一國的經濟有著顯著的影響,
而這種影響一般來說是通過國際貿易來體現的.隨著國際資本流動的增加和
其對匯率波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匯率波動對貿易的影響.很
多實證研究都表明實際匯率是出口和進口函數的一個重要解釋變數
實際匯率的使用
今天翻閱資料時, 發現了實際匯率的幾種計算方法, 列示如下:
1,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2,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通貨膨脹率
3, 實際匯率(內向)=(E×Pt)/Pn 其中:Pt為貿易品的外幣價格 Pn為非貿易品的本幣價格
4, 實際匯率(外向)=(E×P*)/P 其中: P*為外國物價水平 P為本國物價水平
I. 實際匯率的意思
實際匯率是名義匯率的對稱。其是按兩國的物價指數之比對兩國的貨幣對的名義匯率進行調整,調整後的得出匯率就稱為實際匯率。實際匯率指的是剔除兩國貨幣相對購買力變動和市場行為的影響,反映的是匯率變動對兩國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實際狀況。實際匯率的變動,反映了兩國商品競爭力的變化。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某國物價指數/本國物價指數
簡單說明一個問題,實際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是不等價的。因為實際匯率涉及到貨幣對的名義匯率和兩國之間的物價水平,根據比對的國家數量可以分為實際匯率(雙邊外部實際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REER,也稱為多邊外部實際匯率)。實際匯率指的兩個國家之間貨幣的實際匯率,涉及兩個國家,是一對一的關系;而實際有效匯率,涉及多個國家,是一對多的關系。因此實際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是不同的。簡單地說,一個是有效匯率的絕對水平, 一個是有效匯率的指數化。
實際匯率和名義匯率的關系可通過公式q=EP*/P(q為實際匯率,E為名義匯率,P*為外國商品價格水平,P為本國商品價格水平)換算。實際匯率反映了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水平,從而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可通過費雪效應表示,它反應了名義匯率和實際回報以及通貨膨脹的關系。公式1+R=(1+r)*(1+h),r代表實際匯率,R代表名義匯率,h代表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