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日美匯率戰2014

日美匯率戰2014

發布時間:2023-05-29 02:26:57

Ⅰ 人民幣意外貶值 新一輪匯率大戰誰是贏家

人民幣匯率繼續小幅貶值,從周線圖上看,已經是連續第五周小幅貶值了,這種走勢近年來罕見。截至12月8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下跌0.15%,報6.4179,創2011年來最低收盤水平。離岸人民幣也跌逾百點,跌幅0.19%,報6.4861。自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後,全球媒體為之驚呼。那麼。美國是如何操作匯率這一國際戰略的最有力的武器呢?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說:你的投資機會在哪裡》一書中針對1971年至今的三次匯率大戰給予了全面的分析。

我們看看從2014 年到現在,主要國際貨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我們反倒是最堅挺的,只貶值了5.5%,還有很大的貶值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不要從簡單的進出口數據看匯率,因為匯率從來不是由簡單的經濟數據決定的,它是最直接的政治!

舉例,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讓我們貶值,我們沒有聽,堅持匯率穩定,幫助東南亞國家度過危機。2003 年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美國又逼迫我們升值。理由是中國向美國出口大量廉價商品,搶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致使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美國威脅稱若人民幣不升值30% ~ 40%,將通過立法徵收中國進口商品27.5% 的關稅。最終人民幣升值了。因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匯率是美國手中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配合它自己的國際戰略的。

從1973 年3 月開始編撰以來,美元指數就是反映美元匯率的晴雨表。下圖中可以看出,從1971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元經過了兩輪完整波動,現在是第三輪,美元指數正在沖高的過程中。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一條簡單的線,每一個周期的背後都是血淋淋的掠奪。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分析這三輪匯率大戰是如何操作的。

第一輪匯率大戰(1971—1999 年),打擊拉美能源出口型國家

第一步(1971—1979 年),美元貶值27%,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

從1971 年8 月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到1979 年底,美元指數貶值了27%。大宗商品如石油、貴金屬、基礎原材料等價格飛漲。以石油為例,1970 年原油1.8 美元一桶,1974 年每桶10 美元,1979 年每桶20 美元,1980 年每桶突破30 美元。這個時期,拉美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的經濟一片輝煌,以墨西哥為例,1970 年代墨西哥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5%。

同時,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1970 年初美元利率只有4%,1979 年達到11.2%。不要以為11.2% 的利率很高,1970 年美國通脹率最高達13.5%,同期美國國債利率為11%,這意味著即使購買債券每年也會損失2.5%。正是由於美元的低利率,以墨西哥為首的拉美國家大舉借入美元,墨西哥在這一時期債務總額增長近20 倍。

第二步(1979—1985 年),美元升值54%,利率大幅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迴流。

1979 年底,美元指數從95 點一路上升,到1985 年的146 點,上升54%。1979 年,保羅·沃爾克任美聯儲主席以來,不斷提高利率,1981年6 月,聯邦基準利率調升到21.5%。一年後的1982 年7 月,美國通貨膨脹率從13% 下降到4%。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原油價格從原來的30 多美元一桶一路跌到1986 年的10 美元一桶。同時美元大規模迴流,原因是美股回報節節攀升。道瓊斯指數從1979 年底的850 點一路上升到1985年底的1500 點,1987 年達到2000 點。

美元迴流、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給拉美國家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墨西哥首先爆發危機。1982 年8 月12 日,墨西哥因外匯儲備不足,無法償還到期的268.3 億美元的公共外債,宣布無限期關閉匯兌市場。墨西哥之後,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秘魯、智利等國也相繼發生還債困難,紛紛宣布終止或推遲償還外債,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金融業的拉美債務危機。1982 年底,整個拉美地區的外債余額超過3000 億美元,其中阿根廷就佔930 億美元。1983 年,阿根廷需要將貨物和勞務出口的54% 專用於支付外債利息;巴西需要40% ;墨西哥需要35% ;智利和秘魯大約各需要33%。拉美陷入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步(1985 —1999 年),開出私有化葯方,美元重新開始貶值。

1985 年10 月,以解決拉美債務危機為由,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在韓國漢城召開的IMF 和世界銀行第40 屆年會上提出了「貝克計劃」。該計劃要求,拉美國家必須私有化能源、鐵路、航空、通信等行業的國有企業,同時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私有化,實行徹底的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1990 年,美國政府、IMF 和世界銀行聯手,利用貸款的附加條件落實了這一措施,強制拉美國家進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

拉美國家大規模的私有化自此開始。1988 年,卡洛斯·薩利納斯當選墨西哥總統後首先掀起私有化浪潮,新政府拍賣酒店、航空、鋼鐵、製糖等國企。1990—1999 年,整個拉美500 強企業中,外資企業由1990年的149 家增加到1999 年的230 家。

我們以阿根廷為例。在1989 年改革前,阿根廷政府掌握著電信、石油、銀行等主要大企業。十年後,阿根廷政府幾乎賣光了戰略性行業的國有企業,包括開採油氣資源、通信、電力、公用事業以及核電站,甚至還有港口、碼頭、飛機場、火車站。國家掌握的僅剩下國家銀行、造幣局和電視台等少數企業。在1989—1999 年間,阿根廷 10 家最大企業中,有 7 家是跨國公司控股;全國 100 家大企業中,以阿資為主的企業僅剩 7 家。2000 年,跨國公司已控制阿根廷出口總額的 90.4% 和進口總額的 63.3%。1999 年阿根廷最大的國有企業——石油礦藏局 98.02% 的股份被賣給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後,阿根廷90% 的燃料供應掌握在 4家外國公司手裡。

在私有化進程期間,拉美社會危機一再惡化。比如很多國家供水基礎設施私有化後,水價連續20 年上漲,超過一半的居民消費不起日用水。

Ⅱ 日元 美元匯率 二戰後

二戰後,日元的匯率主要可以分為倆個階段,一個是固定匯率制,即二戰之後到1970年左右,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基本上固定在360比1的水平;另一個是浮動匯率制,自1971年開始,日元兌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即所謂的匯率市場化,基本上可以總結為四輪明顯的升值。
1949年,由於日本持續的通貨膨脹,並且存在多重的匯率,當時美國幫助日本當局制定了所謂的「道奇計劃」和「經濟安定九原則」,直接將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固定在360比1。這項匯率政策最終穩定了日本的經濟,不但讓日本的外貿活動更加容易清算與結算,也通過日元與美元的捆綁,加深了日本與國際經濟的聯系,最終讓日本產業能夠重返國際市場。固定匯率的制度一直實行到1973年2月份。
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1盎司黃金=35美元),並加征10%進口稅率,史稱「尼克松沖擊」。隨著美元的大幅貶值,日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出現波動,由360升值到306。1973年2月,日元正式從固定匯率制轉向浮動匯率制。隨後,日元兌美元持續升值,截至1978年末,匯率升至194.3比1,七年累計升值高達85.28%。
1985年9月,美國、日本、前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與主要貨幣有秩序的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協議,最終令日元大幅升值,史稱「廣場協議」。廣場協議也揭開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兌美元在250比1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快速升值到200比1附近,升幅20%;1986年底,進一步升值至152比1,1987年最高達到120比1。
1993年2月,時任柯林頓政府財政部長的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日元需要升值20%左右。隨後,在美國政府的目標誘導下,日元匯率在半年之內由2月初的124.95比1,上升至8月份的102.18比1,累計升幅22.3%。1995年4月,日元匯率急劇升至79.70比1的歷史高點。從1993年2月初到1995年4月79.70的歷史最高點位,日元兩年間累計升值56.8%。
從2001年開始,美元/日元在日本當局的嚴防死守之下,始終運行於115的上方,並且一度攀升至135水平。不過從2000年至2007年大的波動區間來看,美元/日元基本上處於100至125的寬幅區間震盪。從2007年到2012年,全世界共同經歷了經濟危機的肆虐,經濟也完成了周期性的築底過程。隨著避險情緒的不斷升溫,美元/日元也自2007年6月高點124.15持續下行,2010年11月01日,刷新了80.24的十五年新低,41個月累計跌幅高達35.36%。
2012年至今,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美元/日元在觸及75.35低點之後便沒有再創新低,從而陷入震盪築底走勢。

Ⅲ 關於匯率和人民幣升值的關系,下面是網上看到的一段新聞,美國的這個政策和人民幣升值有啥必然聯系

人民幣升值
第一部分

現在很多國人都很關心人民幣升值這個話題,但又不了解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的真正意圖何在,現在鄙人就此淺薄的發表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相信大家對80年代的「日本經濟衰退」和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衛戰」吧!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國際投機集團「美國索羅斯財團」搞的,但是,你就沒有想過它背後難道就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持了嗎?下面,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事件的前因後果你就會明白了。
從1980開始的,特別在1990年和1995年,第一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間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一半!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其它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歡呼:只要超過美國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復「正常國家」了!美國人沒有吭聲。
按理說,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國,其經濟也是美國扶持起來的,美國也沒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戰時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國也不可能對盟國日本使用「顛覆性煽動」,眼看著美國是阻擋不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國都在興奮的期待著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那個「歷史性時刻」!
日本企業更加瘋狂,美國經濟的象徵——洛克菲勒廣場被日本人買下了!美國的精神象徵——好萊塢被日本人買了!美國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國人民的榮耀感在急劇下滑,民間開始蔓延仇日情緒。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國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發生了,1985年美國拉攏其它五國(7國集團)逼迫日本簽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實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過度」干預外匯市場。
日本當時手頭有充足的美元外匯儲備,如果日本央行干預,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勢的太監。美國駐軍、政治滲透、連憲法都是美國人幫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簽廣場協議都不可能。
日本最後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至1988年初.美國要求日元升值。根據協議推高日元,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從協議前的1美元兌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時的1美元兌160日元。
由於美國里根政府堅持認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過口頭干預等形式繼續推高日元。這樣,到1988年年初,日元兌美元的匯率進一步上升到1美元兌120日元,正好比廣場協議之前的匯率上升了一倍。
美國人滿足了嗎?沒有。接著看下去,從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當時柯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當時的日元匯率大致在1美元兌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據美國政府的誘導目標,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兌100日元。
以後,由於柯林頓政府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日美經濟關系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第二部分

日元升值的後果是什麼?洛克菲勒廣場重新回到了美國人手中,通用汽車在這個廣場的一賣一買中凈賺4億美元!日資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美國人民勝利了!成功的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
我們可以從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後,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大!
可能有些網友還是沒有明白,日元升值怎麼啦?跟我們的談論有什麼關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國對日本的一次經濟阻擊戰!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發展財富大轉移到了美國去了。
下面我給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設我是美國財團,我當然知道1985會發生什麼,假設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4000億日元,進入日本市場,購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日本經濟的蓬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日元開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產假設我已經賺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設了),那就是48000億日元。
這時,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完,然後兌換回美元,那麼,就是400億美元!在5年時間中,我凈賺300億美元!(還是最低假設)。
那麼日本呢?突然離開的巨額外資就導致了日本經濟的崩潰!經濟學用詞叫「泡沫經濟破滅」。這就是日本常說的:「失去的十年」。
而我連本帶利的400億美元回到美國,你想一想,美國經濟能不旺盛嗎?!!日本「失去的十年」,卻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只是美國財團中的一個,其它財團呢?嘿嘿,而且我的假設還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像美國在這場經濟戰爭的勝利中,到底從日本颳走了多少財富?
美國賺夠了,日元現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堅挺依然和30年前一樣!美元暫時性的貶值,並沒有損害到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場美日的經濟戰爭,以美國完勝而告終!!
美國人玩上癮了。1998年,同樣的手法在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身上又來了一次,這就是亞洲金融風暴!
唯一不同的,這次不需要廣場協議了。因為亞洲這些小虎小龍的外匯儲備們直接阻擊就可以大獲全勝!
但是,還是沒有戰勝財大氣粗、軍事強盛、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結局大家也看到了,東南亞貨幣在先升後跌中,經濟發展的成果被美國搶掠一空!!
唯一市場硬挺住了索羅斯的進攻而沒有經濟崩潰的就只有回歸後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幾十年的發展果實。
當時索羅斯發動世界輿論(包括香港輿論),大肆攻擊香港政府(中國政府)「行政干預市場」,違反市場經濟規則、沒有民主自由,要是當時中國屈服於世界的輿論壓力而不運用「宏觀調控」進行入市干預。
那將釀成大禍,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國人向當年的日本那樣因破產而跳樓自殺了!
當時的曾蔭權後來說過:「決定政府入市干預的前一晚,我坐在床頭哭了,不是為我自己,而是怕這個決定如果錯誤了,害了香港,我怎麼向中央政府向市民們交代。」
大家現在知道為什麼美國一再要求他國「新聞自由」、「市場經濟」、「民主人權」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礎上了吧,知道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正確性和優勢所在了吧。
美國停手了嗎?沒有,因為我過綜合勢力的增長國力的增強威脅到了美國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第一」的權威,近來「中國公開支持因兒子丑聞陷入困境的安南,指責美國故意借題發揮進行人生攻擊。」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美國心裡就不痛快了,就要整人了,現在強迫人民幣升值就是消弱中國的第一步,各位明白了嗎?知道為什麼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壓上海和北京的房地產市場?知道為什麼中國股市那麼慘了嗎?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3月還是4月曾說了一件事情:「有一個40億美元的外資在上海炒房地產,已經退出中國了這樣的外資,不要也罷!」明白了嗎?中國股市是一個弱勢股市,很容易被美國財團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鬆對股市的控制,否則中國經濟將會在外資的沖擊中崩潰!前段時間,也就是今年的12月初又有一個240億美元的外資財團撤離中國上海。
現在,大家對國家的宏觀調控的優勢有所理解了吧,知道了國家出台那麼多針對房地產的政策是多麼的明智和及時了吧現在各位知道為什麼中國要實行國家外匯管制、匯率控制、打壓房地產、控制股市、知道為什麼中國要保持巨額外匯儲備,為什麼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產貸款規定,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要求進出口貿易平衡,為什麼要擴展東南亞貿易市場和歐盟市場,為什麼要加WTO了。

第三部分

其實中美之間的經濟戰爭,早就已經開場了,而且來來回回過了幾百招了。
我們大多數網友還懵懵懂懂的只盯著台海,盯著中亞美軍又多了一個軍事基地。要知道經濟崩潰的災難遠比一場軍事戰爭的後果更嚴重。
軍事戰爭不外乎兩種:即「侵略戰爭」和「衛國戰爭」。而軍事上的「侵略戰爭」的最終目的就是打垮對方的一切(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達到佔領對方領土,進行資源掠奪和控制奴役和剝削對方的國民。

這樣的事情中國歷史上沒有少發生,這里我就不例舉事例了。
而如今的美國就是以軍事上的侵略戰爭為手段,達到奴役和剝削對方為目的的真實意圖(對實力弱小的國家而言),看看如今的「伊拉克」就明白了。
美國實際上是侵略佔領了伊拉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以此來滿足美國國內巨大的需求量;而對實力強的原蘇聯(原蘇聯擁有制對方死地的核力量),美國就只有發動經濟進攻來拖垮他們,蘇聯的分裂就是最好的例子。
也許有的人要說,那是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和當時蘇聯國內政策導致了原蘇聯因經濟崩潰而解體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進行軍備競賽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當時的美國經濟實力比蘇聯強,所以,美國勝利了而蘇聯解體了。
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國現在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沒有冷戰時期的蘇聯強大,相同點是我國同樣也擁有毀滅美國的核武器,只是數量少了一點而已。
那在這一輪中,就要看我國領導人的智慧了,建立合理的政策來規避風險,保護自己是當務之急(可喜的是,現在我國已經在這樣做了)。
可是,美國也沒有閑著,而且,作為經濟進攻的第一步他們已經早早的邁出了,向美國「凱雷財團」這樣的世界性投機財團收購中國的「徐州重工」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很多了,在這里我就不一一例舉了。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控制中國的核心技術,進行世界性的技術壟斷,同時乘匯率沒有變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幣,迫使中國央行大量發行人民幣以應付大量的貨幣兌換需求,為拖垮中國經濟打下伏筆。這還是明的進入,暗地裡的就更無法統計了。
說到這里,也許有很多人不明白大量美元兌換人民幣的行為與拖垮中國經濟有什麼關系。
在這里,我解釋一下:在沒有大量美國財團惡意湧入中國用大量美元換取人民幣之前,我國的經濟形式是相對穩定的。
但是,實際上,我國發行的人民幣的數量遠沒有我國人民積累的財富數量那麼多,??活動就行了,??為印刷貨幣的成本是很高的。
舉個例子:中國有13億人口,平均每人的財富擁有量為1萬元每人,中國總共有13萬億元財富,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財富都帶在身上。
這里就平均一下,平均每個人身上攜帶1000元現金(攜帶量為10%,其實這個量已經是很大了),其餘的存在銀行,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的流動現金量(術語為:現金流量)為1千億元,乘以一定的突變系數,(這里為了便於計算,就理想的取值100%),也就是說在正常的經濟活動下,中國只要發行2千億人民幣就可以滿足本國的經濟活動了。
而大量的惡意的國外財團的資金湧入中國,表面上是拉動了我國的經濟,是國內的消費量變大,也就是使國內的現金流量的需求變大,這樣,我國為了滿足大眾消費的需求,就會大量印刷和發行人民幣來滿足這種需求(當年的日本就是這樣)。據統計,目前在國際上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有136萬億美元。
其中只要有1%湧入中國進行投機經營,按現在的匯率,我國就要發行10.895584萬億元人民幣(1.36*7.8644=10.695584+ 0.2=10.895584萬億元),貨幣的發行總量已經超過了我國現有的外匯儲備量(1萬億美元)的10倍,算把中國的全部外匯儲備都拿來也難對付對手。
此時,我國的國有經濟就是負9.895584萬億元,不能算上全中國人民的全部財富,因為,國家經濟崩潰了,我們手中的財富也就一文不值了。
如果人民幣升值以後,他們再用手頭的人民幣套取美元,中國國內將會余留大量人民幣。
那樣,國人乃至世界將會對中國失去信心,不再儲備和使用甚至拋售手中儲備的人民幣,使中國的外貿活動受挫,最終導致中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對外導致信譽危機從而導致金融危機。
就向40年代的通貨膨脹那樣一盒火柴要賣幾百塊。如果我國政府在這次的人民幣匯率這件事上決策錯誤,那麼到時中國近30年來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就可能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最近,國內的經濟形式來看,客觀的將,形式是不容樂觀的。按理說,人民幣升值了,也就是說錢值錢了,應該是以前1塊錢的東西現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買到了;可是現在的國內形式,除了工資沒有漲外其餘的都漲了。
新華網報道說:自8月份開始,北京市場食用油價格震盪上揚。進入11月份,米價、面價、菜價及副食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報道認為,是受國際大豆市場價格上揚的影響,導致食用油價格上升。
但是,米面跟風而漲,25公斤裝的富強粉漲幅達12%以上,500克大米上漲了6分錢。
據了解,在上海、廣州、深圳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漲升一遍,並持續一個多月,其中麵粉、食用油的最高漲幅分別已達一成和二成。
農副產品漲價說明了我國經濟在發展和提高。同時,以農副產品的漲價來增加農民的收入,維護社會的穩定,給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國內環境,對國家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因為中國農民的數量畢竟佔了總人口比例的70%以上嘛。
但是,中國的這四大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漲價決外偶然。持續7個多月的宏觀調控並沒有穩定房價,相反,導致房價的節節攀升。早有經濟學家警告說,地產泡沫將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將引發經濟危機。
然而,這種聲音太微弱,現如今的種種跡象表明,通貨膨脹正在步步逼近我們。
對比1996年的東京,1997年的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大房價居高不下的城市,地產泡沫破滅前的跡象已經顯現。試圖為了一已私利而繼續哄抬房價的地方政府,將迎來經濟規律的無情懲罰。
因為這一輪的通貨膨脹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出的,可能還不被官方承認,但它實實在在已經來臨了。
這種處在萌芽狀態的通貨膨脹選擇了一個導致經濟危機的最好時機——2007年的元旦和春節前。因此,危害性和破壞性更大。如果有一天方便麵也開始漲價時,這場經濟危機已無法遏制了。
柴米油鹽、水電油汽的輪番漲價和全面漲價,對中國的富豪階層的正常生活不構成任何影響,但是千千萬萬的普通市民將要付出更多的財富以維持和原來一樣的生活水準。
也就是說,中國的高房價,間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來買單,日本的國民是花了15年的時間,香港的市民就是花了14年。那麼,中國的城市居民要花多少年呢?
應對即將到來的通貨膨脹,國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國的人民幣在國際市場受到美元的攻擊,一年之內升值達5%,而且,還有繼續升值的空間。

第四部分

中國的貿易順差將在人民幣的升值中逐漸縮小,國際市場的風險已在加劇。而國內市場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漲價,將直接影響消費。最後,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幣的發行量,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此爆發。這種危機也可能近在眼前。
人民幣目前在國際貨幣市場的遭遇是中國匯制改革以來沒有過的事,我們目前已經知道美元要干什麼?
但是,還由不得我們把國際市場的問題解決好,人民幣在國內又是這樣的尷尬。在不動產漲價的帶動下,生活必需品全面漲價,形成了國際與國內兩種迥然不同的市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市場將走向資本的過度投機。說白了,對內將加劇中國社會的貧富分化,對外給資本大鱷可乘之機。
如果更深層次的分析,人民幣似乎是遭遇來自不同方面的圍攻,試圖將中國30來年經濟發展的成果逐步蠶食。接下來,生活必需品的漲幅將進一步加劇,市民的購買力進一步下降,國內市場進一步縮小,中國的產能將進一步過剩,最後,必然導致大量的中小企業破產,經濟危機說來就來。
真正要化解這場危機,對目前的經濟局勢來說,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理順房地產市場的管理體制,採取有力措施,堅決把房價降下來,讓城市居民在房價下降的過程中感受中國經濟的力量,從而增強對未來的信心。也許,這是目前最應該做的一件事,盡管已經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高房價的危害性,尤其是對中國社會的破壞更是史無前例。也許現在還不必過於悲觀,一切都應該有轉機。
誰都知道中國經濟發生了重大問題,就象一輛出現明顯故障的高速列車,轟轟隆隆往前飛奔,不知何時將會出軌或者顛覆。
有經濟學家預言,2008年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屆時,社會動盪不可避免。
那麼,出了這么大的問題,而問題的症結究竟何在呢?
發改委專家馬曉河指出:我國正在由某一方面的過剩向全面過剩演變。由於產能過剩,內需不旺,中國產品被迫出口,又導致了大量的貿易摩擦,過分依賴國際市場的風險越來越大。
馬曉河舉例說:中國人向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提供了一雙鞋子,可見鞋的產能過剩多少。
11月23日,央行副行長蘇寧也表示,中國最終消費佔GDP比重已從上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5的52.1%,居民消費率也從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而在中國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的同時,世界平均消費率達78%—79%,比較起來差別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上面兩位,一位是宏觀經濟的專家,一位是金融權威,但指出的是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因為內需不旺而導致產能過剩,一旦國際市場出現大的風險,中國將有成千上萬工業企業面臨生存的危險。
讓我們再來看看近幾年推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因是什麼:如果總攬中國經濟全局就可以發現,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是投資,二是消費,三是出口,可以說這是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
但是,在我國的實踐中是「重投資、重出口、輕消費,」這是問題的表象。為什麼中國人會「重投資、重出口、輕消費,」呢?明知消費是生產力,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力,這是一個淺顯的經濟學常識,但是在宏觀經濟發展的布局上,連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都不顧及了?
再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一是地方政府重投資,前幾年表現的是「開發區」熱,後來是「基本建設」熱,再後來就是現在的「房地產」熱;二是大中型企業重工業產品出口,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民營企業,只要形成了生產規模,眼光都瞄準了國際市場,大到汽車,家電,小到鞋子,襪子,打火機,一古腦出口。
就「投資」熱而言,高房價圈走了老百姓甚至兩代人的財富,還有一代人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就「出口」熱而言,貿易順差繼續加劇,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人民幣升值壓力越來越大。
有經濟學家分析,人民幣自匯率改革以來升值了5%,現在的狀況是有可能2007年一年就要升值5%,相當於前10多年的升值總幅度。
那麼這個後果是什麼呢?許多經濟學家諱莫如深,我可以大膽的告訴大家,後果就是人民幣大量從不同渠道流出境,國際洗黑錢的勢力乘機介入,甚至可以把中國貪官的錢都洗白了。
可以說,在2007年之前,只聽說外國人到中國來洗錢,這個局面也將因此而改變,中國人終於到外國去洗錢了。再說得深入一點,就是中國人民創造的財富被別人悄悄地「盜走」了,而「盜匪?發改委專家馬曉河先生的話頭上,看看如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產能過剩的解決之道是刺激消費,而刺激消費的唯一辦法就是降低房價。房價不降,中國人對未來的預期必將產生較大的壓力而不敢消費,還有一部分成了房奴無錢消費。馬曉河先生說,中國工業品利用率有半數低於50%,所以,為了減少風險,必須擴大內需。而內需如何才能擴大呢?
中國居民的消費率是38.2%,世界平均消費率是78%—79%
中國居民平均房價收入比是一比十,世界平均房價收入比是一比
兩相對照,中國經濟問題的症結就暴露出來,是高得離譜的房價將中國居民的財富搜刮一空,還拿什麼去消費呢?所以中國人的消費率創下了歷史新低。
有專家預測,中國房價每下降一個點,將為市場一年增加100億以上的消費,而中國房價從2006年前三季度的綜合平均價位上,至少有30%以上的下降空間,也就是說,只要中國房價下降30%,中國市場一年將增加3000億的消費總額,中國經濟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中國民眾也從此能過上好日子。
相反,我國要是領導人的決策事物就控制不好這個局面,我國的經濟將會崩潰?事打擊。我們都清楚我們現在身處的國際環境有多惡劣。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一定要具備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一是軍事戰爭,二是經濟戰爭。
用戰爭手段奪取別國別人的財富在人類歷史上是很常見的。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還能看到。為了保護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以及可能爆發的軍事沖突,中國一定要建設強大的陸軍,強大的海軍,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天軍(太空部隊)。
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誰佔領了太空這個制高點,誰就掌握了未來戰爭的主動權。任何太空非軍事化的想法,只能是白日做夢!
聖人說得好:落後是要挨打的!中國只有具備了徹底摧毀對手的實力,別人才不敢欺負中國。
同時,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由於國際交流和貿易的全球化,一場新的戰爭----經濟戰爭,已經取代軍事戰爭,成為當今世界一部分人奪取另一部分人財產的主要手段。
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就是經濟戰爭的一個例子。落後的東南亞國家經濟受到了重大打擊。國際金融炒家以經濟手段達到了以往要用戰爭手段才能達到的目標。
在少遲一點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中,時任香港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和財政司司長任志剛,在中國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用大量外匯儲備干預了香港的股票市場。
中國中央政府派出了兩名央行副行長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資機構,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扶盤行動。經過幾個月的較量,香港政府成功擊退了國際金融炒家把香港當作提款機的企圖。
那次的斗爭是非常激烈的,香港恆指變動1點,期貨的買賣就會相差2.3億港幣。
香港金融保衛戰雖然過去好多年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沒有強大中國做後盾,會不會發生「八國聯軍」攻打香港的可能呢?畢竟香港政府幹預香港股票市場違反了當今國際主流社會的「規矩」。
中國航油(新加坡)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損失5億美元和一位中國國資委職員在倫敦同期投資再次被吃表明中國在金融市場方面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就石油這一項,中國現在每年就要多花幾百億美元。現在是中國需要啥,國際商品市場就漲啥。可以說是「搶你沒商量」。
然而,石油等商品的價格對中國經濟的危害並不是最嚴重的。真正可能對中國經濟的造成嚴重危害是人民幣匯率體系和不斷高漲的房地產市場。
我總覺得有人要以人民幣匯率為突破口,搞垮中國的經濟,奪取中國人民的經濟成果。從要人民幣升值和自由浮動的叫喊聲中,我好像聞到了軍事戰爭的火葯味。

第五部分

現在有一個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得說法,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由市場來決定。
難道市場是有鬼決定的嗎?由市場來決定,聽起來挺公平的,大家都有權。但仔細分析一下,世界上有哪個市場不是由少數人操中的呢?讓人民幣匯率由市場來決定,說穿了就是由他們來決定。
中國政府和人民一定不要忘記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現在外資的相當一部分是埋下的伏兵。它們就等美國把中國的門撞開(人民幣匯價自由浮動),把人民幣捧上天,牟取暴利。
總之,中國一定要建設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強大的陸軍,強大的海軍,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天軍(太空部隊)以應對可能軍事戰爭。
同時中國一定要建設熱愛國家,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國際竟爭規則的金融「鐵軍」以應對經濟戰爭。只有這樣,中國的安全,人民的財富才會得到保護!
西方世界給中國設的陷阱:中國賣啥啥跌,中國買啥啥漲。
買辦沒有祖國,只有主子。中國再也經不起買辦的忽悠,必須堅定無情地斬斷買辦的黑手,中國不是買辦的天堂!

Ⅳ 2014年日元匯率走勢

日元是一個避險貨幣。這個你如果接觸過外匯應該聽說過吧?
避險貨幣保值貨幣, 指不易受政治、戰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最大限度的避開上述風險。比較穩定,不易貶值的貨幣。因此,避險就是指保值,避開貶值的風險。
但是也不能說日元就絕對不會貶值。任何貨幣的市場價格都會有波動。
日元是低息貨幣 目前動盪金融環境 都是買入低息貨幣 仍高息貨幣
如果要說2014年和2015年日元走勢你就必須知道他的不確定因素。
2013年到2014年11月,我們可以從日本經濟數據表現將決定短期日元匯率走向。大家都對日元將於14年保持疲軟姿態,2015年也完全可能繼承日本疲軟的態勢。

現在2014年日元跌勢已經進入尾聲,當前市場主流趨勢已經有所改變,投資者預期近期美元漲勢將消退。所以你的觀點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日本一直喜歡干預匯市。這個受到安倍到底會不會出手的問題。這個誰都無法知道他怎麼想的。如果不幹預,差不多跌勢就是如此了。
如果你真的需要做日元或者其他幣種,我建議你最好的辦法還是看下所有年份的美日貨幣對走勢圖。到模擬欄目去模擬下。自己調出來所有的K線圖,自己去分析分析,是不是更加有意義一些呢?

Ⅳ 二戰美元與日幣匯率

二戰時美元和日元,中國錢幣兌換比例 - :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無法估計怎麼兌換是最劃算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參考當前的匯率(2015-09-15):1日元=0.0530人民幣元,1人民幣元=18.8516日元;1日元=0.0083美元.途徑:網路輸入"兌換人民幣匯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兌換比例;

日元 美元匯率 二戰後 - : 二戰後,日元的匯率主要可以分為倆個階段,一個是固定匯率制,即二戰之後到1970年左右,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基本上固定在360比1的水平;另一個是浮動匯率制,自1971年開始,日元兌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即所謂的匯率市場化,基本上...

二戰時的日元摺合多少美元 - : 有100個億當時日本的經濟比現在好,那個時候通脹膨貨很小

二戰後某國際文件規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法定匯率上下各1%的幅度內波動.若市場匯率超過法定匯率1%的波動幅度,各國政府有義務... - :[選項] A. 促進了二戰後國際貿易的均衡發展 B. 有利於穩定世界金融貨幣的秩序 C. 確立了各國貨幣與黃金直接掛勾制度 D. 確立美國干涉各國貨幣匯率先例

二戰時的一美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美元?緊急! - :[答案] 二戰時期1盎司黃金35美刀,現在1盎司黃金1585美金,自己比一下就清楚了,1:45.286.

抗日戰爭時期日元與美元的比值 - : 1931年英國取消金本位,日本在12月17日取消1932年6月,1美元=3.33日元1932年底,1美元=5日元1934年,1美元=3.45日元(100円=29美元)1941年,1美元=4.2日元(昭和16年)戰後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1949年,1美元=360日元,開始固定匯率制度.http://ke..com/link?url=P2djPUKd5mN9XpGt8HMiC-_Wa#4

二戰後日本對美元匯率上升的原因 - : 因為在全世界各地的日本公司將資金匯回日本本土,這樣造成了對日元的大量需求而大幅升值.

二戰時期一美元換多少人民幣 - : 二戰時期沒有人民幣,中國的法定貨幣為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1936年5月經中美政府協商,法幣與美元掛鉤,100法幣=30美元.

抗戰時期美金的匯率是多少? - : 1、抗戰時期美金值錢,但是中國人民幣也值錢;2、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3、參考當前的匯率(2015-09-20 ):1美元=6.3628人民幣元;1人民幣元=0.1572美元.

二戰前一百五萬日元值多少錢? - : 幾個階段有據可查的第一階段是20年代,井上的財政改革,搞金本位,決定日元和國際貨幣接軌當時井上決定的匯率是100日元兌49美元,可這個高於實際匯率,於是金融大鱷興風作浪,大量套購,然後換取黃金,日本虧了3億日元(當時1日元等於750毫克黃金),日元只能脫落金本位,回到浮動匯率,日元與美元的比價是100比21,比接軌時跌掉了一半.到了31年918之後,日本獲得了東北,紡織業大發展,一舉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紡織國,經濟好轉,匯率開始上升在二戰爆發前,日元和美元的比率大致維持在2:1之間

Ⅵ 美元對人民幣最低是什麼時候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最低是2014年4月30號。2014年4月30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最低達到6.0703元。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6)日美匯率戰2014擴展閱讀

美元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Ⅶ 日元/美元 匯率 1960年後歷史走勢。謝謝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從85點漲的470點,最大漲幅為453%隨後在1953年到1954年出現了37.8%的調整,回落至300多點;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從314點漲到1829點,最大漲幅為483%,隨後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裡調整44.2%,回落至1000多點;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從1020點漲到5350點,最大漲幅為415%,隨後在1973到1974年出現了37.4%的調整,回落至3300多點;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從3350多點上漲到8000多點,上漲了2.4倍,隨後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點;

5、最後的階段就是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從6000點直上38900點隨後進入日本倒退的10年時期,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高達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發了嚴重的泡沫經濟

從上述數據看,即使在一波超級大牛市中,股市上漲之路也會有曲折反復日本股市前4次出現調整之前,股指的最大漲幅在415%~483%

現在中國所處的階段,與日本股市發展的第3~~4階段頗為相似,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民幣升值是股市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影響未來A股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認為A股市場正在經歷當年日元升值帶來的牛市行情,為了搞清楚本幣升值與本國股市的關系,此文中詳細分析了1973年-1989年期間日元匯率和日本股市的走勢,以資借鑒之所以選取1973年-1989年的走勢,原因有二:一是日元匯率從1971年開始變動;二是1989年後的日本股市走勢對目前A股市場的借鑒意義並不大

日元升值與日本股市相關性不明顯

在1973-1989年期間,日元匯率有升有降,但股市整體呈上漲趨勢如果將日元升值對股市的影響定義為估值水平的提升,則除了1985-1987年外,日元匯率與日本股市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正相關性,本幣升值能否轉化為推動股市上漲的因素,還取決於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當時的宏觀經濟環境

長期盈利增長推動多數板塊分享牛市果實

在1973-1989年期間,市場平均上漲了20.23倍,漲幅最大的電信板塊上漲64.3倍,最小的消費品也上漲了15.4倍,大多數行業漲幅位於20倍左右,與市場平均水平接近而且,除電信板塊外,大多數行業板塊的漲幅與其盈利增幅基本相稱可見,長期而言,盈利增長仍是推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板塊差距並不明顯

短期行業板塊表現差異明顯

盡管長期來看,板塊漲幅差異並不明顯,但在不同階段,行業板塊漲幅差異還是相當大的而在第三個階段,即1985-1989年期間,由於股市上漲主要由估值水平提升推動,盡管市場漲幅驚人,但板塊之間的漲幅差距反而不到4倍,市場呈明顯的普漲特徵

不同階段板塊表現出輪漲特徵

最後,我們注意到,不同階段的熱點很少延續,而且往往在前一階段漲幅居前的板塊,下一階段漲幅很有可能落後於市場;而在前一階段漲幅墊底的板塊,在下一階段跑贏市場的概率卻很大

一、1960年-1990年的日元匯率走勢

二戰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重新排列,美國成為當之無愧的強國,美元成為國際結算的主要貨幣,絕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自二戰後-1970年,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基本固定在360:1的水平自1971年開始,日本官方公布的日元對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之後日元經歷了三輪明顯的升值和兩次輕微的貶值,詳見圖1

自1970年-1990年日元經歷的三輪升值和兩次貶值持續時間以及匯率變動幅度如表1所示其中三輪升值持續時間均是3年左右,但升值幅度在逐步擴大1971年-1973年期間累計升值32.5%,年均升值9.83%;1976-1978年累計升值41.03%,年均升值12.14%;1986-1988年累計升值86.14%,年均升值23.01%經歷這三輪升值後,到1988年,日元在18年間累計對美元升值幅度達180.92%,年均升值5.9%後人關注最多的是1986-1988年的升值,因為這一輪升值幅度最大,對股市和日本經濟產生的影響也最大

二、日元匯率走勢與日本股市比較

為了弄清楚本幣升值與股市的關系,首先要弄清楚股票的定價因素和本幣升值對這些定價因素的影響概括起來,影響股票定價的因素無非是兩個,一是企業盈利增長,二是估值提升本幣升值除對少數擁有大量外幣負債或原材料以進口為主的公司盈利有正面影響外,對整個經濟起到的是緊縮作用,因此對整個市場的盈利應該不會有正面影響如果本幣升值對股市有影響,應該是市場的估值水平,這可能是由於外部套利資金流入導致股市供求關系失衡所致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觀察本幣升值期間股市估值水平的變化,來判斷本幣升值對本國股市是否存在前後一致的影響

具體到日本,在1973年-1989年期間,盡管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而且期間日元匯率也是有升有降,但日本股市整體卻呈上漲趨勢,詳見表2

我們注意到,在1973-1979年期間,日經指數的市盈率基本圍繞20倍左右波動,市場估值水平並沒有隨著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日本股市的上漲主要由企業盈利增長推動在1980-1984年的日元貶值期間,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沒有明顯變化,股指在盈利增長的推動下繼續呈上漲態勢但在1985年-1987年期間,日本企業的盈利增長並不明顯,股市上漲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動,期間日經指數的市盈率從20倍迅速提升到70倍1987年-1989年由於日本企業普遍存在交叉持股,之前迅速上升的股指使許多大企業都錄得可觀的投資收益,據統計,豐田汽車在日本泡沫後期所取得的投資收益占公司盈利的一半以上,因此這一階段日經指數的估值不僅沒有上升,反而還有所下降,股市上升主要由企業盈利推動,但這種主要來自股市和地產價格上漲的投資收益,猶如壘在沙丘上的城堡,極不牢固

如果我們提出的「本幣升值對股市的影響只能體現為市場估值水平的提升」這一假設成立,那麼通過觀察1973-1989年期間日本股市和匯率走勢可以看出,日元升值與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之間並不存在前後一致的正相關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1987年間推動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得益於當時日本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資金過剩,而日本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後又未能為這些過剩的資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大量過剩資金轉向了房地產和股市等資產市場,日本國民在巨大的財富效應的刺激下隨即跟進,最終導致了那一場影響深遠的股市和房市泡沫

三、日本股市不同時期的行業板塊走勢分析

在日本長達17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時期板塊之間的走勢出現明顯差異

1.1973-1979年石油危機下能源一枝獨秀

在1973年-1979年期間,日本GDP從3047.6億美元增長到9653.5億美元,增長了2.17倍,名義GDP年均增長17.92%,實際GDP年均增長4.22%人均GDP從2843美元增長到8331美元,增長了1.93倍,這一時期是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後期階段,期間日本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累計貿易順差為130.44億美元;匯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計上漲76%,年均上漲8.41%,但日經指數的估值提升並不明顯,股市上漲主要由企業盈利增長推動,本幣升值對股市的影響並不明顯

在這一階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塊漲幅最大,上漲306%,是市場平均漲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醫療、消費品、公用事業、科技和電信行業表現也明顯強於市場,而銀行、地產、原材料和消費服務行業表現則明顯弱於市場,詳見圖2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板塊漲幅基本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能源價格暴漲,日本國內鋼鐵等原材料工業經歷了前期的高速發展階段後進入停滯階段,以及消費服務行業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長的產業特徵

2.1980-1984年電信獨領風騷

在1980年-1984年期間,日本GDP從9653.5億美元增長到12544.1億美元,增長了29.94%,名義GDP年均增長3.88%,實際GDP年均增長4.22%人均GDP從8331美元增長到10452美元,增長了25.46%,這一時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萬美元大關,進入工業化後期,通脹水平得到控制期間日本外貿收支出現方向性變化,在出口的推動下外貿順差的絕對規模和佔GDP的比重均持續擴大,而同期美國經歷了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進入失落的10年,日美貿易摩擦明顯增加,為日後的日元被動升值埋下了伏筆這一時期,日元匯率貶值7.74%,日本股市卻在企業盈利增長的推動下勁升117%,年均上漲16.76%

在這一階段,日本電信股漲幅最大,上漲了866%,是市場平均漲幅的7.40倍;銀行股表現也很突出,上漲了316%,是市場平均漲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醫療表現也明顯強於市場;而前一階段漲幅居前的能源板塊在這一階段下跌了1%,地產、消費服務、消費品、保險、原材料和公用事業等板塊走勢也弱於市場,詳見圖3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板塊漲幅反映了投資人對新興行業電信、科技未來高速增長的預期,以及國內貨幣供應增加後催生的銀行資產膨脹和銀行規模的擴大

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產消費

1985年的「廣場協議」成為日本股市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經濟發展和盈利推動轉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於擔心升值對經濟的緊縮作用,採取了低利率的擴張政策,結果導致日本國內貨幣供應明顯增速,M2佔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長的財富使廣大投資人將大量資金投向了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催生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也為日後的泡沫破滅埋下了伏筆在這一階段,日本實際GDP僅增長17.19%,但匯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漲了456%,市場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 在這一階段,具有資產屬性的地產、消費服務、公用事業和保險漲幅居於前列,分別上漲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業經歷了前期的低迷後,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而復甦,漲幅也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而在前兩個階段漲幅居前的科技、電信和健康醫療行業漲幅居後;消費品和工業由於製造業地位的下降,漲幅也落後市場;能源與銀行漲幅基本接近市場平均水平可以說,這一階段行業板塊的漲幅體現了明顯的資產屬性,詳見圖4

四、日本股市的綜合特徵

通過分析日本股市在1973-1989年期間長達17年的走勢,我們觀察到以下特徵:

1.盈利增長仍是推動股市上漲的核心因素

如果將1973-1989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通過圖5和圖6可以看出,長期來看,推動行業板塊上漲的核心因素仍是盈利增長在這17年中,除了電信板塊的盈利增幅與股價增幅明顯偏離外,其他行業的盈利增幅與股價增幅基上落在均線兩側附近

2.長期看多少板塊均能分享牛市果實由圖7我們可以看到,經歷了長達17年的牛市後,日本股市整體上漲了20.23倍,其中漲幅最大的電信板塊上漲了64.3倍,漲幅最小的消費品板塊也上漲了15.4倍,大多數行業的漲幅在市場平均水平20倍左右可見,在一輪大牛市中,多數板塊都是可以分享到的,而其中跑得最快的行業一定是在此期間增長最快的行業,尤其是一些新興行業詳見圖7

3.不同階段板塊漲幅差異明顯

盡管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各個板塊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比如從1973年-1989年期間,漲幅最大的電信板塊的漲幅也只有漲幅最小的消費品板塊的4.18倍但在不同階段,各板塊之間的漲幅差距要比這明顯得多其中,在1973-1979年和1980-1984年兩個階段,由於股市上漲主要由企業盈利推動,使板塊之間漲幅差異尤為明顯,在前一階段達到20.4倍,在後一階段達到867倍,即便扣除能源板塊在此期間的下跌,這一階段板塊之間的漲幅差距依然達到了19.24倍而1985-1989年的股價上漲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動,板塊之間的差距反而沒那麼大,漲幅最大的板塊的漲幅只有漲幅最小的板塊的3.93倍,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普漲特徵

4.不同階段熱點很難延續

除了板塊之間的漲幅差異外,我們還注意到,不同階段的熱點板塊很少延續,而前期漲幅居後的板塊在後一階段很有可能漲幅居前比如,在1973-1979年期間領漲的能源板塊,在隨後的1980-1984年期間成為惟一下跌的板塊,而前期居漲幅後位的銀行,在第二階段又漲幅居前;再比如,在第二階段漲幅居前的電信和科技板塊,在第三階段漲幅墊底,而在前兩階段表現較差的地產板塊卻成為第三階段的領漲板塊,詳見表4

美元不曉得!

Ⅷ 日元匯率什麼時候能漲

2022年春天被日本人稱為「漲價之春」,長年飽受通縮之苦的日本出現罕見的物價上漲。
*
持續的烏克蘭危機正不斷推高日本的進口原材料價格,與此同時,日元匯率在兩個月內下跌11%,4月20日一度跌至129日元兌1美元,刷新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日,日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也跌破1人民幣兌換20日元大關,創近7年新低。
*
以往,日元貶值通常被視為經濟增長的積極信號,如今卻演變為措手不及的「惡性日元貶值」。在原材料價格高漲和日元貶值的雙重作用下,日本造紙、食品等行業成本飆升。
*
生活在日本首都圈千葉縣的全職太太井上最近逛超市發現,4月開始,食用油、麵粉、蛋黃醬,甚至還有紙尿褲都漲價了,而且很多食品是繼去年秋季之後的第二輪提價,進口肉類也意料之中更貴了。
*
井上告訴澎湃新聞:「幾十年來,收入和物價都陷入共同停滯的惡性循環,現在收入還是沒變,食品價格漲得雖然不多,幾十日元左右,但還是很讓人在意。」
*
日本政府的焦慮感拉高,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近日在參議院會議中表示,日元貶值速度較快,從當下的經濟狀況來看,會帶來強烈的負面影響。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4月25日表示,日元下跌走勢相當劇烈,但是堅持寬松貨幣政策。
*
面對日元匯率連跌不止,日本政府和央行是放任還是無奈?
*
物價上漲之因
*
當地時間4月26日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開記者會,敲定了總額6.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79億元)應對物價上漲的緊急對策,包括向低收入育兒家庭發放5萬日元,延長向煉油商發放補貼的時限。
*
自俄烏危機爆發,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上漲,而日本能源和食品高度依賴海外進口,原油價格上漲,繼而導致電費和燃氣費隨之升高。井上說,他們四口之家3月的電費約8400日元,和去年3月相比至少增加了三成。「電價居高不下,食品價格也上漲,如果持續下去,將給家庭收支造成不小的負擔。」
*
日本總務省4月22日公布的3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0.8%,升幅達到14個月來新高。其中,能源價格的升幅創1981年以來最高紀錄。今年已有多家日本電力公司不堪電價之高宣布破產,諸多商場為節省電力,關閉了電器展示樣品的電源。
*
雪上加霜的是,日元大幅貶值放大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浮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
去年10月,岸田文雄上台伊始,日本國民民主黨代理代表大冢耕平在參議院會議上提問:「日元實際有效匯率已降至197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首相)怎麼看?」當時岸田文雄避而不答,隨後召開了閣僚會議磋商原油價格走高對策,日元貶值的壓力開始顯露。
*
在日本經濟界,125日元兌1美元一直被視為可以容忍的貶值下限,這一界限出自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因此被稱作「黑田防線」。今年以來,日元匯率不斷下探,「避險資產」的光環逐漸失色,「黑田防線」也被擊潰。
*
在日本央行和政府看來,堅持日元「適度」貶值,有助於增強日本對外出口,並推高日本通脹,不過匯率下跌的速度如此之快,是他們不願看到的,卻「身不由己」。
*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對澎湃新聞表示,日元急劇貶值一部分源於外部因素。上個月,美國退出寬松政策,步入加息通道,形成了日美利差,吸引國際資本湧向美國。此外,在俄烏沖突背景下,美國在明確不介入沖突後,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青睞,其金融主導體位又在對俄經濟制裁過程中得到再次確認,改變了國際資本市場「動盪時期買日元」的風向。
*
「美國經濟非常強勁。希望恢復物價的穩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3月16日的記者會上宣布改變疫情以來的政策,加息0.25%,啟動量化緊縮政策。擔心資本外流的經濟體紛紛跟進,歐美多數國家利率轉正。此時,日本央行執著於寬松貨幣政策,加碼購債,將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利率水平。
*
據共同社報道,黑田東彥4月22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時表示,日本的物價上升是暫時的,為了經濟復甦,必須堅持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對於外界普遍關心的日元貶值問題,他隻字未提。
*
日本央行和政府在本輪日元貶值中處於被動境地,究其根本還在於日本經濟自身。
*
日元貶值之困
*
生於昭和末年的井上,在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和亞洲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成長,「許多人有『日元升值恐懼症』,一旦升值意味著不景氣,股市也會應聲下跌,因此會習慣性認為貶值沒有關系、貶值更有利,但現在形勢不同了。」
*
近20年來,日本一直試圖擺脫通貨緊縮。2013年春天,黑田東彥走馬上任執掌日本央行,和當時的安倍政府聯手,提出在兩年內實現2%的通脹目標,推行「超級量化寬松」政策。在黑田看來,物價不上漲就難以改變日本經濟持續蕭條的狀況。
*
黑田東彥通過採取大規模的貨幣刺激措施來推動日元大幅貶值,助力「安倍經濟學」,希望以此提升企業利潤,使企業擴大用工及經營規模,進一步刺激消費,增加內需。然而,日本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箭——超寬松貨幣政策,只在射出的第一年略見成效,在刺激內需方面後繼乏力。
*
9年過去了,2%的通脹目標始終沒有實現,黑田東彥所堅持的「弱勢日元」立場卻難被動搖。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黑田在明年4月任期結束前不會改變貨幣政策,以維護其政治遺產,但他已經越來越勢單力薄,尤其是日元持續貶值,引來諸多質疑聲。
*
此時,安倍晉三出面為黑田「站台」,也是在捍衛「安倍經濟學」。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安倍4月25日表示,目前日元貶值對經濟的影響並不令人擔憂,「日本工業出口能力強,如果外國遊客恢復入境,日元貶值對日本來說無疑是個積極的環境。」
*
不可否認,在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確實有過兩次有益的日元貶值,先後發生於2002年和2012年。但是隨著時代變化,日本經濟結構轉型使日元貶值變得負面。
*
張玉來指出,隨著日本企業大舉進軍海外,海外設備投資甚至超過國內設備投資規模,經濟結構轉向了「投資債權國」模式。這種結構導致日本經濟(國內)競爭力迅速下滑,體現技術創新的「全要素生產率」,以及日本出口中的國內附加值部分都在下降。
*
眼下,日本政府和央行就日元貶值釋放的信號模稜兩可。
*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4月26日表示,匯率的急速波動不可取,將密切關注匯率動向。黑田東彥雖然承認「急速的日元貶值是負面的」,但堅持「日元貶值對經濟總體而言有益」。這樣的表態促使市場判定日本官方不會採取行動應對日元貶值,導致進一步拋售日元的惡性循環。
*
日本財界的擔憂聲漸高,對岸田政府而言,參議院選舉在即,日元疲軟已成為一個難以忽視的政治熱點。
*
日本經濟之「損」
*
今年3月底,日本央行總裁和首相時隔5個月進行會談,談話結束後黑田東彥在首相官邸被記者圍住。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的視頻報道,當被問及日元貶值問題時,他回答:「我們(日本央行)的實時金融調節對匯率沒有直接影響。」又有記者追問,首相是否就貶值問題提出要求,黑田說:「沒有特別要求。」
*
日媒報道指出,黑田明確否認日本央行對日元貶值負有責任,而是將皮球踢給了岸田政府。
*
誠然,日本央行加息退出寬松貨幣政策是抑制日元貶值的選項之一,但是這將給政府造成更大的財政負擔,使經濟「降溫」。日本近兩年因防疫需求擴大財政支出,增加國債發行,該國財務省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底日本國家債務達1218萬億日元,國民人均負債約為971萬日元。
*
日本央行此時完全沒有把加息納入考慮范疇,還在致力於壓制長期利率上升。據NHK報道,日本央行從4月21日至26日購入了超2兆億日元的國債,截至26日,長期利率仍然在央行所能容忍的上限附近徘徊,未出現明顯回落。
*
日本央行於4月27日至28日召開金融政策決定會議,政策制定者在擁抱抑或抵制日元走低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外界普遍關注是否會轉換大規模金融緩和政策。彭博社27日援引經濟學家意見指出,有九成可能性將維持現狀。
*
「現在日元貶值很糟糕,對日本經濟無益。」日本商工會議所負責人三村明夫4月2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政府分析日元貶值的影響並考慮應對政策,超半數中小企業認為貶值對經營不利。如果企業無法將「輸入型通脹」轉移到銷售價格中去,受損的將是企業自身利潤。
*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物價上漲導致日本企業和國民的不滿情緒加劇,今夏的參議院選舉臨近,岸田政府的政治危機感非常強烈。4月26日,岸田文雄表示,為穩定匯率而考慮經濟政策,這是政府應該努力做的事情。
*
為應對日元貶值,日本政府出售持有的美元、買入日元的「外匯干預」是一種手段,但前提是要與美國方面進行協調。回顧1995到1998年的日元貶值周期,日本央行在後期大舉干預買入日元,也未能挽回跌勢,最後靠美國出手才使日元貶值止步。
*
而現在美國正在通過貨幣緊縮對抗高通脹,難有餘力幫助日本。據日本民營電視台TBS報道,鈴木俊一和美國財長耶倫4月22日就日美兩國匯率情況進行了溝通,日本政府相關人員稱,美方是積極探討的態度。不過報道分析,美國政府或許難以認同買入日元來干預,因為此舉會壓低美元匯率,加快美國國內通脹上升。
*
在日元進一步貶值之前,日本政府能否爭取到美方的理解也成為一大焦點。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伊藤元重24日撰文指出,日元實力已經降到1995年頂峰時期水平的一半以下,不僅是匯率上的貶值,更重要的是通縮使日本的物價和工資比其他國家低,結果導致「日元的購買力下降,我們的工資購買力也下降,日本變得貧窮」。
","force_purephv":"0","gnid":"9a92d49a85a71780b","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1,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1069877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0de9a8ad7095a9e","src":"中國青年網","tag":[{"clk":"keconomy_1:日本","k":"日本","u":""},{"clk":"keconomy_1:岸田文雄","k":"岸田文雄","u":""},{"clk":"keconomy_1:日元","k":"日元","u":""},{"clk":"keconomy_1:日本經濟","k":"日本經濟","u":""},{"clk":"keconomy_1:日本央行","k":"日本央行","u":""}],"title":"日本直面「漲價之春」:日元實際匯率已暴跌至50年前日本匯率什麼時候可以升高? : 去年以來,日元貶值非常厲害,主要是因為去年上半年日本上調消費稅率,而日本央行為了對沖上調消費稅帶來的影響,從而開啟了QQE,導致了去年下半年日元的大幅度貶值. 未來安倍為了政府改革的延續,可能要繼續上調消費稅至10%,那樣的話,日元的貶值或將持續,但是如果安倍停止上調消費稅,那麼由消費稅帶來的這輪貶值或將畫上句號,日元將重新進入震盪整理的階段,屆時日元的匯率波動不會太明顯,整體方向趨向於小幅升值. 另外需要注意,日元是避險貨幣,當全球觸發避險情緒的時候,也會推高日元的走勢

日元2022年能漲嗎 - :一、日元匯率漲不動了? 日本內閣府2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至12月,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2.7%,連續兩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背景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出口快速復甦財務省貿易...

日元匯率什麼時候會漲呢? : 日元匯率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看匯率的漲跌,需要從多方面考慮.1.日本財政部對貨幣的影響要超過美國,英國或德國財政部.日本財政部的官員經常就經濟狀況...

日元匯率什麼時候會漲啊? : 1人民幣元=15.0027日元1日元=0.06665人民幣元這個是最新的日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日元匯率漲到7.5暫時還是比較困難的.2月15日的消息日本央行(BOJ)在2月連續第二個月上調了對國內經濟狀況的評估,表明日本經濟正接近底部.日本央行在2月份月度經濟報告中稱,日本經濟的疲軟勢頭似乎已經停止.而該行上個月表示日本經濟仍相對疲軟.這是日本央行自2011年8月以來首次連續兩個月上調對經濟的評估.日元匯率上漲要等經濟好轉了

日元匯率什麼時候可以回升? : 受日本央行擴大貨幣寬松及日本央行發言稱不達2%的通脹目標仍會繼續擴大寬松規模的影響,本周以來日元連創7年新低,令人關注的是,日元的貶值仍未完結.昨日公布的日本央行10月會議紀要顯示,多數委員認為應持續實施寬松政策直到實現2%通脹目標並穩定下來.日本央行行長更是多次表示,實現2%的通脹目標前,將隨時准備採取行動擴大寬松.根據日本央行最新預計,2014年的核心CPI為1.2%,2015年為1.7%.這意味著未來一兩年內,日元仍有很大貶值空間,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明年年底美元兌日元將漲至120~126附近.

日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什麼時候能上漲. - : 以前幾次貶值很多人都知道,是日本人為的,比如1995年79日兌1美,開始 日元連續貶值3年(期間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日本沒有做負責任的大國,人為干預市場,促使日元劇烈貶值,加劇了亞洲各國的輸入性通貨膨脹,狠狠剪了東南亞各...

經濟專業人士 請問日元匯率什麼時候會漲 - : 美元兌日元不太可能大幅下跌,除非美國公債收益率再次走低.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2020年前會漲嗎 - : 應該不會

2020年日元匯率會漲嗎 - : 逢高減磅,逢低吸納,今日實吋匯率:1日元=0.05818人民幣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日元匯率在這幾年裡有漲的可能性嗎?2020年奧運會在日本舉辦,這個對日元漲幅有可能嗎? - : 未來幾年肯定有階段性的上漲的,至於你說的奧運會,在匯兌上是可以推動日元上漲,不過力度過於有限,不必過多考慮.日本經濟停滯,以後主要還是看它的經濟表現.

Ⅸ 中美匯率戰大事件。急求!!!

正好最近整理了。給你吧。
中美匯率戰爭大事記
1973年 在以美元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後,許多國家採行了浮動匯率機制,容許由市場決定各主要貨幣的匯價,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
1985年1月1日 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匯率下調
1991年4月9日 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
1993年5月25日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遞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同年九月和七月中國均被置於匯率操縱國名單上
1994年1月1日 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當年人民幣兌美元約為1兌8.7
1996年12月1日 中國實施經常帳兌換,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為8.3兌1美元。人民幣實現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在此之後,人民幣的匯價便固定在8.28兌1美元,上下浮動的幅度很小
1997至1998年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採取多項配套措施穩住人民幣
2004年2月 中國允許香港銀行提供有限的人民幣零售銀行服務,以促進跨進旅遊消費
2005年7月21日 中國將歷時十年的與美元掛鉤的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一夜之間升值2.1%,匯率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6年5月15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心理關口,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
2007年1月11日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7.8,同時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
2007年5月18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3‰擴大至5‰。這是自2006年初銀行間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以來最重要的舉措,也是自1994年以來對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波幅的首次調整
2007年7月 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在香港發售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達到6.9920元人民幣兌1美元
2008年7月 隨著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日益惡化,中國事實上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6.83元,作為穩定中國經濟的緊急措施
2009年1月16日 奧巴馬要求中國調高人民幣匯率
2009年4月17日 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
2010年1月29日 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要求人民幣升值
2010年2月23日 中國官方媒體連發4文反擊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2日 奧巴馬第三次呼籲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7日 美參議員或提議案懲罰中國人民幣政策
2010年3月18日 世行與IMF稱中國應提高人民幣幣值
2010年3月20日 商務部副部長赴美為人民幣爭議降溫
2010年4月4日 美決定暫不將中國列為操控匯率國家
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布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
2010年9月15日 美國會召開人民幣匯率聽證會
2010年9月29日 美國會眾議院通過施壓人民幣法案
2011年10月11日 美國會參議院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
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懲
罰性關稅。
2011年10月12日 央行撰寫報告反駁中國操縱匯率
2011年10月13日 澳財長:將在G20上對人民幣施壓
2011年10月13日 白宮擔憂人民幣議案與國際義務不符 與國會商討
2011年10月19日 商務部:中國將採取措施回應美國匯率法案

Ⅹ 解密:上世紀日美兩國的金融戰日本為何失敗

「金融戰」在中國是個熱門的話題,一來因為中國要真正成為世界舞台的中心,不可避免要與其它國家進行金融戰;二來因為「金融戰」雖不見硝煙,但通常更加激烈,擔憂一不小心踏入了「陷阱」。還好,我們的鄰居日本,給我們樹立了一個負面典型,所以我們習慣於強調要借鑒日本的經驗,特別是要吸取日本的教訓。日本的教訓究竟有哪壹些?日美金融戰親歷者久保田勇夫的《日美金融戰的真相》(路邈譯,機械工業出版社)一書,也許對我們會有些幫助。

久保田勇夫,1966年進入大藏省,相當於中國的財政部,歷任國際金融局國際機構課課長、大臣官房參事官、國際金融局匯率資金課課長、大臣官房審議官、國際金融局次長等職,親身參加了日美金融戰中的幾乎每一場「戰斗」,特別是日美間日元美元委員會、日美結構性障礙協議、日美金融服務協議三次最主要「戰役」,以及期間的歷次峰會、G5、G7等國際金融談判。

《日美金融戰的真相》一書,以時間為線,共分5章,第一章詳細介紹了日美金融戰的背景,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別詳述了三次最主要戰役,從親身實戰的角度還原了那場歷時20年的金融戰中不為人知的真相,第五章則以過來人的角色「寫給將來」。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的本質就是三句話:一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二是信用、杠桿和風險;三是為實體經濟服務,金融假如不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沒有靈魂,就是毫無意義的泡沫。在日本經濟幾乎達到頂峰的時代,與美國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金融戰爭,眾所周知,這場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日本的國運。日本經歷過的和正在經歷的金融戰,中國也許也不可避免,甚至是還要以同樣的形式進行。於此,《日美金融戰的真相》對我們就有了重要的參考意義,日美金融談判的經驗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美國,從而有助於現今及今後的中美談判。

先看美國的背景。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的兩大難題是逐年增加的貿易收支逆差和急劇擴大的財政赤字。當時的里根 *** 通過減稅來 *** 消費和投資,但減稅加上軍備開支大幅度上升,財政赤字進一步增加,於是將目光瞄向當時最有錢的歐洲和日本。如今中國面對的美國,奧巴馬 *** 和當時的里根 *** 幾乎如出一轍,2008年金融危機後,也是採取的減稅和救濟措施,並在2011年就恢復了經濟的增長,但由於社會安全和醫療費用支出的增加,也伴隨著軍費的增加,美國財政赤字與GDP的比例不斷創出新高。

再看當時日本的背景。當時日本的金融體制,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和充滿限制的體系,眾多的法律和政策把日本國內金融市場和國外金融市場分割開來,限制日本資金流向海外,限制民間的國際金融交易等。日本最初也是極力 *** 日元國際化的,但是,政治大國的野心,讓日本不得不承擔「國際義務」,首先便是承擔日元自由兌換的義務。初期的甜頭,讓日本開始加速推進日元國際化,把曾經對資本交易的「原則上禁止」改為了「原則上自由」,並由此一步一步展開,直至股票和房地產泡沫破滅,日本經濟陷於長期的衰退之中。

梳仔明理日美金融戰中美國的邏輯,基本邏輯是「強大的美元」等同於「強大的美國」,以動盪不穩的美元,讓老二不得不亦步亦趨;然後以「高利率」與「強勢美元」為誘餌,在吸納國際資本的同時將「戰爭」物件綁上戰車;接著以美元估值過高開始美元下跌,迫使物件救美國就像救自個,不得不實施低利率政策,催生以股市、樓市為代表的經濟泡沫;最後回到美元升值,迫使物件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讓物件的經濟泡沫破滅。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依賴美元是美國人的貨幣、國際金融的中心、國際政治地位的主導權,怎麼玩怎麼賺錢。

美國是迄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人數最多的國家,經濟理論理所當然是金融戰的重要工具之一。日美金融戰中,從兩國間的貿易自己開始,美國向日本提出要求,指導「戰爭」物件的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談判領譽戚握域進一步與時俱進,觸及日本的巨集慶慶觀經濟政策和外匯政策,直到最後提出讓日本改變「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搭建各種平台,逐步深入到「什麼都可以談」,祭起各式經濟理論的大旗,弗里德曼主義、凱恩斯主義、克魯格曼的「流動性陷阱理論」、「放鬆管制論」、「企業結構調整論」等等,里應外合,以匯率市場化、外貿壁壘與金融自由市場化為三部曲,屢試不爽。

就如作者在書中反思的一樣,日美金融戰中日本之所以戰敗,除了美國的「老道」之外,與日本自身的「急功近利」也是密切相關的:東京還沒有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場中使用程度較低、貿易的國際定價權影響力小、國際政治舞台上的話語權不足、日本自己還不具備金融國際化的條件,加上壹期間匯率的被動、頻繁波動嚴重阻礙了日元的國際化,歐元也對日元的國際空間進行了擠壓。細看中國如今的處境,與當年的日本確實有諸多的類似,《日美金融戰的真相》也就至少給出了我們三大啟示:

其一,金融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急不得,先得加強自身建設。

其二,中美的金融戰實際上已開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美聯儲的系列政策、美國重返亞太、擾亂歐洲和讓日本跟著美國亦步亦趨、FTA、TPP,醉翁之意都是指向中國。

其三,久保田勇夫說,西方國家要求亞洲國家跟他們自個的標準保持一致,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必須要小心,要了解是不是真的能夠適用於亞洲市場的具體情況。

閱讀全文

與日美匯率戰2014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機構委託第三放 瀏覽:520
外匯風險防範案例分析 瀏覽:371
延江股份生產紙尿褲 瀏覽:558
交易所怎麼取消提幣 瀏覽:531
消毒櫃股票 瀏覽:324
期貨純手續費 瀏覽:715
福建中觸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96
貴金屬需求群體 瀏覽:425
安信證券ipo 瀏覽:100
給別人鏈接下載後自己拿傭金 瀏覽:137
收益高的網路理財平台 瀏覽:419
前海證券基金公司 瀏覽:690
玩金融投資公司 瀏覽:928
東南大宗交易所行情軟體下載 瀏覽:893
含權類理財產品 瀏覽:730
武漢聚福鑫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瀏覽:780
沖量指標 瀏覽:837
廣州商品清算交易中心 瀏覽:132
萬達集團2012年凈資產 瀏覽:480
倫敦金及其交易基礎知識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