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的盧馬股票

的盧馬股票

發布時間:2024-06-09 20:51:31

Ⅰ 求三國演義西川的詳解

一、劉備為什麼要先玩「桃園三結義」

劉備究竟是要守天下還是奪天下?這是《三國演義》沒有正面回答的第一個問題。諸葛亮是要幫助劉備還是利用劉備?這是《三國演義》留下的更大疑問。然而,我們每一個讀者都必須弄清它,否則就沒有進益。中國古代文學之所以需要評論,就是因為其間大都使用了「回護」、「隱秀」之法,有政治避險的因素,也有藝術上的追求,這里暫時不管它。筆者認為揭去回護,上述問題都有答案且只有一個答案:劉備是為了失而復得天下,謀求漢家繼劉邦、劉秀之後的第三次反轉和連任,換瓤不換皮。諸葛亮則是要借劉備之力起家、建基,然後謀求王道、政體和哲學的全面更新,皮瓤皆換。他們僅有變革程度的不同,都是推進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力量。假如我們不認可這一事實,《三國演義》就真是一部不值得研究的「笑談」了,社會也就永遠停滯不前了。「篡逆」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洪水猛獸,但對於民族這一生命體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陰陽順逆,即新陳代謝。只分合理不合理。貌似「反曹擁劉」的老儒羅貫中實際非常非常新銳。

先來看看劉備為什麼要桃園三結義?

按照封建社會的潛規則,判斷漢室到底具不具備改朝換代的合理性,關鍵要看劉家到底還有沒有能人和王者。如果有,那麼不管他在哪裡,干何種營生,都應當拉出來溜一溜。經過一番大浪淘沙,終於冒出了一個很牛的人——劉備。他不但長有一副帝王相,而且心理素質極佳,可做到「喜怒不形於色」,讓人難摸深淺。不過我們只要把握一點——看行為,不看言語——就不難窺破。就像判斷股票走勢一樣,重點關注成交量的變化,不看價格起落。

劉備首先自省出劉家衰敗的內在原因是只剩下「仁」了,而且都是怕閹人、怕老婆、怕舅子的虛仁。但無論是守天下還是打天下都不能缺少實仁、實義和實勇三大件,當初劉邦、劉秀就是三者兼顧。劉備自信自己從中山靖王那裡承襲的「仁」還是蠻貨真價實的,只缺乏「義」和「勇」,所以他就拉了關羽和張飛結拜異姓兄弟,強強聯合,還組建了一支游離於官方和民間之外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其實嚴格說,該組織並不合法:第一,劉備雖姓劉,且自詡皇室宗親,但沒有被確認,實為一介農民,所以沒有守在招兵榜前半路截獲政府資源,私自組建「義軍」的權力。第二,如果真是皇親,那就不允許與異姓結拜兄弟,會破壞皇家姓氏的純正。第三,他們兄弟雖然幫助過「義軍」鎮壓農民起義,但關羽也有過「造反」前科,張飛鞭笞過督郵,又都屬於賊軍、草寇行為。

不過亂世就是亂世,政府的合法性都遭到顛覆,哪還有人追究似是而非的擦邊球呢?這便是劉備的第一高:有眼光,有膽識,民主開放,因時而動。但盡管他大造聲勢搞結義,還是只在民間有些影響,上流社會沒人理睬,比如袁紹等諸侯就都不認識他。他便來了個第二高:主動求發展。與伯樂識千里馬相反,他是千里馬找伯樂,很快便瞅准了一個可能賞識「三駕馬車」的人——曹操。曹操作為最具奪天下志向和才華的人,當然對仁、義、勇的真功夫求之不得。他正好與劉家人相反,重實不重名。於是劉備就若即若離總在曹操跟前晃悠、露才。

作為曹操來說,主觀上本只想利用他們為自己效勞,無意中卻幫劉備炒作了一把,聲名鵲起。例如,他先是給劉備機會,讓漢獻帝拿著家譜證實了其皇叔身份,後又給了關羽機會,讓他誅斬顏良、文丑,還放他千里走單騎尋哥。其間關羽是既表現了自己的義和勇,也反襯了劉備的仁義。古城斬蔡陽還折射了張飛之仁義。

二、劉備在曹操和劉表之間玩資產置換

總有人問,劉備初期四處打游擊,究竟是要干什麼?真像他自己說的原地踏步、毫無作為嗎?非也!他是一天天向著目標邁進。這又是他的第三高:先從曹操這里賺到無形資產,再到劉表那裡換取有形資產。他之所以不先投靠劉表就是因為看透了「表」哥重名份,重表象的本質。譬如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保劉協時,劉表就袖手旁觀(惟有想從孫堅手中搶奪玉璽時表現積極)。禰衡這樣的高人也被他借刀所殺。劉表是只要還稍有保家之力就不容別人插足,熱炕上只睡老婆和舅子。

所以,劉備是一點功夫也沒有耽誤,工作效率極高。他在流浪時既為自己養肥了一個漢賊靶子、新一代的王莽,積累了劉表看重的仁、義、勇名聲,還等到了劉表急需要人保衛荊州的時機。此刻再去投親當然是一蹴而就了。而在劉表看來,這位連皇上都拜倒的皇叔,連異姓老弟都千里追尋的仁兄,連曹操都懼怕三分的劉家驕子,我是該待其為上賓了。

盡管劉備後來又被蔡瑁掃地出門,但他從劉表那裡得到的遺產——新野和劉琦(他管轄江夏)還是幫了他的大忙。別小看了這兩處,那是整個徐州、豫州都比不上的戰略要地,也是從曹操那裡無論如何也得不到的實惠。劉備很清楚,曹操能給他名、給他錢,給他五萬兵馬,但不會給他地盤,即使徐州和豫州也不願意。為了不讓曹操疑心,劉備便一次又一次主動放棄了根據地,四處奔波。惟在得到劉表的新野、江夏之後,就不撒手了。江夏也成了赤壁大戰撼倒曹操的支點。之後,劉備再以荊州為支點去與劉璋談判。

可見,劉備實施的是曹操、劉表雙軸心戰略。他就像一個從地球飛到月亮上去的宇航員,先不得不繞地球飛行,一旦翅膀稍硬就擺脫曹操,繞劉表飛行,然後登月,籌劃反攻地球。諸葛亮是第一個識破劉備用心的人,他在隆中說應先取宗親劉表、劉璋,實際就是劉備的本意。所以劉備在表面強烈反對的情況下,還是拜諸葛亮為軍師了,他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知心人、狠心人。

劉備的「三高」策略和行動證明,他的確具備獲取劉家政權的資格,將劉協、劉表和劉璋一一取代是屬於合理禪讓、優勝劣汰。(註:皇叔比皇帝高一輩,相當於部分取代了劉協的光環。)

然而,劉備頂多隻能算劉家的超人,走出劉家,他就卡殼了。不要說他的義和勇都是從他姓所借,就是合在一起也超不過曹操和孫權,還不得不求助於徐庶、諸葛亮和龐統。一個人的手足勉強可以移植,思維器官就不能移植了。移植後還是自己么?那麼一個頭腦和手足都不健全的傢伙有什麼資格獲得全中國皇帝的連任呢?所以,諸葛亮等劉備折騰夠了,東征行將失敗時,才說:「漢朝氣數休矣。」「篡逆劉漢」從此也成為了他名正言順的事業。諸葛亮的偉大之處不是愚忠,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樣,追求明、亮。

三、四謀士對四劉玩交叉「盯防」

《三國演義》中有四位關系非同一般的謀士:程昱、徐庶、諸葛亮、龐統。他們不但與水鏡先生司馬徽都有過交往,還不約而同地以才識相差「十倍」自謙。如程昱說徐庶十倍於自己,徐庶說諸葛亮勝自己十倍,諸葛亮又說龐統強自己十倍。這種說法一再出現就不得不引起我們注意了。其實,他們就像劉室的宗親、諸葛的同姓兄弟、劉備的異姓兄弟、曹操的同/異姓混合兄弟(夏侯)、孫氏父兄、司馬家族一樣,他們是屬於同門校友類型的集團。只是合作形式隱蔽,僅僅體現在精神層面。

那麼,他們有什麼樣的精神追求呢?先反曹,後反劉!從哲學上說,他們是先借儒家反法家,再用「儒法混」反儒家。他們的十倍差異則表現在:一、時間差。高人往往眼界遠,能沉得住氣,出道較晚。他們四人的出場順序也正是昱、庶、亮、統。二、空間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強,管理范圍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說法。他們的初始戰功也的確如此,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但我們很容易發現,程昱和諸葛亮的終生成就要遠大於徐庶和龐統。這是何故?原來他們還有第三方面的差異——陰陽差。前面「十倍」說的都是表面的畢業考試成績,我們可以稱之為智謀或陽謀。但在實戰中還有違背忠孝、信義等不擇手段的權謀或者說陰謀。四人中陰謀只分兩等,諸葛亮為上等,程昱為下等(這里的討論不包括司馬)。諸葛亮智謀不及龐統,但權謀比他高;程昱智謀不及徐庶,但權謀高。玩智謀者忠順,玩權謀者逆反。

俗話說,兵不厭詐。孫子甚至說自己的陽謀也皆為詭計。可見陰、陽就像忠、逆一樣,本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均衡掌握,合理運用。准確說陰謀還屬於攻心術的范疇。然而,在陽尊陰卑的封建社會,陰謀是從老師和書本那裡學不到的,只能靠自我參悟、自主研發。可一旦擁有就能出奇制勝,改變自己的命運。程昱和諸葛亮就是因為陰陽兼通而從排名榜中脫穎而出了。《三國演義》有個特點:計劃趕不上變化,事在人為,明天總是新的。此亦現實世界的魅力所在!

再來看看「四謀士」與「四劉」的盯防關系。我們知道四劉地位從高到低是劉協、劉表、劉璋、劉備(其中劉表的荊州雖比益州面積小,但地理通坦、中樞,權位也就稍高)。實際能力則相反,是備、璋、表、協,從他們擁有過的地盤大小和滅亡順序也能反證他們的實力。四人的相互關系則是:地位高的先期看不起地位低的,後期又求助於地位低的;能力強的先期不幫助能力弱的,後期又想取代能力弱的。

四謀士由於存有隱性的陰謀、陽謀差別,所以他們與四劉並不是一級盯一級的關系,而是交叉盯防。比如攻心專家程昱提前看出了劉表的枯朽,陽謀士徐庶則反應慢一些(他最初准備投靠劉表就是想幫劉表取代劉協)。比如諸葛亮也提前看到了劉備的不足,而龐統一時則沒看太清。這樣,盯防關系就變成了程昱盯劉協、劉表;徐庶盯劉協;龐統盯劉璋;諸葛亮盯劉璋、劉備。

不過事情總是在變化,實戰中還演化出了「二過一」和「一打二」等技法。

《三國演義》,你不要太精彩!

四、徐庶不是被程昱暗算,而是玩不下去了

主流觀點都是認為徐庶是被程昱欺騙,為孝母而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實際這是小看了徐庶。常言說,能孝必忠,他怎麼會棄國而愚孝呢?他的眼光和境界比老母親都不如嗎?須知徐庶追求的是忠孝兩全,而且忠在前,孝在後。

第一,他在幫助劉備打了兩場勝仗之後,已是曹操的大仇人,而自己又不打算為曹操設一謀,那麼進入曹營,會是什麼結果?非但救不出母親,還會一起遭罪,甚至被殺害。與其愚孝、送死,還不如派趙雲、張飛等人去暗中營救吧。再者說這位大孝子能死心塌地跟母親到曹營,為什麼不能跟她一起去地府呢?原來他到曹營的主要目的是想換種方式為劉備,為國家出力。後來在赤壁之戰中他便發揮了很大的內應作用(防馬騰)。這大概也是九泉之下母親最願意看到的吧。徐母啊,您兒子是很出色的克格勃,不要再錯怪他了。

第二,按理說,徐庶向劉備推薦完諸葛亮也就仁至義盡了,但他還特地放下母親的事,去草廬親自請一趟。而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庶羞慚而退。」徐庶為什麼要去自討沒趣?孔明為什麼要說自己是替罪羊?因為徐庶雖然打了勝仗,但並沒有傷到曹操的筋骨,反而將事情鬧大了,接下來他不知該如何收場。所以徐庶只好交出手中的接力棒,請能力更強的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很清楚他的來意,所以他並不同情這位孝子,反而埋怨他不該將爛攤子拋給自己。

可以見得,這中間並非是徐庶單方面無私舉薦了孔明,孔明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挽救了徐庶。假如徐庶一離開,劉備就遭受慘敗,他的前功還有什麼意義?所謂孝母不就像劉備為報兄仇而東征一樣,無人喝彩嗎?

同時,我們也不能單方面責備程昱不該向徐庶使了陰謀,當徐庶決定將計就計、借機半引退之後,我們就應該認為是程昱給徐庶送了一個很舒服的台階。之所以說陰謀並不可惡也是這個原因。其間徐母雖死,卻成全了兒子的事業,成全了自己的英名。這不也是她最大的心願嗎?

第三,徐庶到了曹營之後,實際上有大把的出逃機會,曹操甚至派他游說過劉備。但徐庶並沒有接受劉備的挽留。一方面他是不想與諸葛亮競爭,認為在曹方也同樣可以反向幫助劉備;另一方面,他替劉備考慮,認為應從曹操手中反奪荊州才合道義,所以自己只要惹惱曹操就行了,餘下的事就讓敵人去做(徐庶游說時就曾勸劉備先放棄荊州樊城)。也就是說徐庶雖然不想讓自己,讓劉備去幹掉劉表,落下不忠不義之名,但並不反對別人去干。徐庶自從向司馬徽反映說劉表「徒有虛名,蓋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者也」,就對他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此人非滅不可。而最後反奪荊州則是徐庶自己完不成,要請諸葛亮解決的難題。

經過這一穿插跑動,徐庶就與程昱完成了「二過一」,程昱在隊友扯出空檔之後隨即操刀射門。他一人連續包辦了劉協和劉表,所以又是「一打二」。徐庶下半輩子很輕省,只需做啞巴盯著劉協死去就行了。至此,「四劉」才除掉了一半。

五、龐統逆取西川比諸葛亮玩得轉

或許徐庶激流勇退很容易理解,因為他能力用到了極限,本性又孝義,對自己主子的主子劉表下不去手,便只好給程昱「放水」,同時請諸葛亮作「犧牲」。但龐統是怎麼做呢?說起來會讓人大吃一驚。

對於龐統之所以沒有留在東吳,一般的看法是認為孫權看不上龐統的長相,或者說孫權不願接納一個自己控制不了的激進分子。實際上主要還是龐統看不上胸無大志的孫權,他在東吳做短暫停留是為了曲線救劉,完成赤壁之戰。他的做法與徐庶躲進曹營異曲同工,既不幹擾同伴,又能形成三方策應。

所以,赤壁之戰後他就馬上來找劉備了。只見他採用了與諸葛亮完全相反的擇主方式——從最底層做起。我們說龐統對劉備的性情和現狀是作了研究的,孔明未到之前,劉備是求賢若渴,現在有了孔明,再招軍師就得挑揀挑揀了,所以龐統並不急於出示魯肅和孔明的推薦信,只想找機會展示比孔明更高的真才實干。果然,他在耒陽征服了劉備。

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龐統若真想進入誰的班子,是總會有轍子的。連進門的本事都沒有,還敢號稱「鳳雛」嗎?想當初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他在東吳「面試」時沖撞孫權,只是想在不得罪孫權的情況下開溜。當孫權「問曰:『公平生所學,以何謂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權平生最喜公瑾,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後來當魯肅建議龐統往荊州投劉皇叔時,他說:「統意實欲如此。」「此某平生之素志也。」

諸葛亮拿下荊州之後,面對「民強地險」的西川,也開始無計可施,玩不下去了,既不知該如何勸說假裝仁義的劉備篡奪劉璋,也不敢為西川再打一場赤壁大戰,所以他便借弔孝周瑜之機去請比自己高明的龐統,或者也可以說是「享祭之犧牲」,因為諸葛亮有自己的理想,須繼續保持愚忠形象,不能表現出狠心的一面。龐統便顫顫巍巍來報到了。

龐統的確比孔明有才,他意識到劉備在取荊州時必須裝仁義,因為還要圖將來劉璋的好感,但到劉璋這里就可以徹底撕破臉「逼宮」了。理論上,他只用「逆取順守」四個字就將劉備輕松說服。武功上,他只用黃忠、魏延兩位孔明不要的「末將」就實現了西川突圍。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程昱請徐庶,徐庶請孔明,劉備請孔明,孔明請龐統,還是龐統勸說劉備,都是兩廂情願的關系。就像現在的投資洽談會一樣,會上交換備忘錄只是個儀式,雙方互給面子。劉備就是跑斷腿也請不動司馬徽吧?

六、龐統突然不想陪昏花的劉備玩了

就在西川勢在必得、大功告成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折,孔明向龐統發出了一封死亡恐嚇信,那麼龐統該如何應對?我們說這是一場比程昱與徐庶表演更為隱秘更為悲壯的「二過一」。隱秘在於羅貫中為顧全孔明的整體形象而沒有明寫;悲壯在於徐庶失去的是年邁的母親,而龐統奉獻的是自己三十六歲的年輕生命。好不令人唏噓嘆息!寫到這里,同齡的筆者潸然淚下,為什麼他這樣懂理?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捨生忘死,我能做到嗎?

前面程昱是利用徐庶的至孝,先劫持徐母,再招降徐庶。諸葛亮則是利用龐統對劉備的至忠,劉備對龐統的至愛,先動搖劉備之心,再滅掉龐統。程昱和諸葛亮就像排球運動員,將球打到對方兩個人的中間,迫使他們在互讓時出現失誤。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有個廣漢人彭羕向劉備密告說敵方有人要決涪江之水淹魏延、黃忠的前寨。還說:「罡星在西方,太白臨於此地,當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此舉不但救了劉備數萬人性命,還斬了川將泠苞,化凶為吉。

那麼是誰製造了這命懸一線的險情呢?是劉備。泠苞先前已被魏延活捉,但劉備偏要將他釋放。魏延說:「此人不可放回。若脫身一去,不復來矣。」玄德說:「吾以仁義待人,人不負我。」在優勢尚未完全確立之時,竟可以這樣不結合實際情況濫施仁義,真是愚仁至極了。既然仁義都可以換仁義哪還用得著逆取嗎?可見劉備開始昏花僵化了,劉家的遺傳病發作了,不再是以前對付曹操時那個明辨善惡的玄德了。這次若不是彭羕幫忙,龐統必將功虧一簣。

但就在撥雲見日之後,諸葛亮像個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寬,派馬良送信說:「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已,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同樣的星象出現了不同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彭羕的預測已經被化解,龐統又結合新的形勢解釋說:「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凶事。統亦占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將泠苞,已應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

然而,劉備卻仍在犯嘀咕,不但信實了諸葛亮的話,還訴說自己的夢:「吾夜夢一神人,手執鐵棒擊吾右臂,覺來猶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向來果敢不信邪的龐統哪裡受得了這種優柔寡斷、婆婆媽媽的言行,只見他回答說:「壯士臨陣,不死帶傷,理之自然也。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又說:「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則致夢,何凶之有?統肝腦塗地,方稱本心。主公再勿多言,來早准行。」龐統說得多好啊,一勇二忠三唯物,四不跟貪功小人一般見識。不過就在龐統作這番慷慨陳詞之時,他的心急轉直下——不想再為劉備賣力了。劉備已經變得愚仁愚義又愚信,並且不可救葯!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劉備不但在仁義方面存在一個從強到弱的衰變過程,在「信」方面上也一樣。當初他騎的盧馬時就不相信先驗的傳言,單福、伊籍都曾勸他舍棄這種妨主的劣馬,但他說:「但凡人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什麼原因讓劉備愚化了呢?除了是他本身的弱點開始顯露之外(主因),還有一個誘因就是諸葛亮經常在劉備面前玩一些宿命的把戲,每回死人總要先說有什麼星象變化(其實大都是諸葛亮背後整死的)。說著說著劉備就沒腦子了,以為魔術魔術是真的。當然從劉備「死生有命」的說法可以看出,他在絕頂聰明的時候,也比不上「制天命而為之」的孔明。

另外也不是孔明強行愚化了劉備,只是讓他漸露原形。須知要想左右劉備的意志不是一件容易事,就像第79回劉備對劉封所說:「汝須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聽讒賊所阻!」所以,從根源上說劉備是自己擊倒了自己,與諸葛亮沒有必然聯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中屢屢出現的占星術,在羅貫中看來都是惑人的方術或者攻心術。彭羕是先分析了涪江的地理之後,怕劉備不信,才結合星象說話的。龐統則是將星象當成了提升必勝信念的心理暗示。如果占星真能卜知未來,諸葛亮和龐統為什麼沒能預測到涪江的險情?他倆還不及彭羕了?

所以,現代人不必再對星象好奇!

七、龐統與劉備玩回籠,與孔明玩假摔,與自己玩完

一般來說,《三國演義》中的謀士很少起誓提到「死」或相關字眼,一旦提到就會有赴死的動機。比如郭嘉北伐時就對曹操說:「某感丞相大恩,雖死不能報萬一。」這里的龐統與郭嘉一樣,也是內心決意反主而表面故作忠義。他們都是在個人生死和國家前途之間選擇了後者。盡管郭嘉不知道劉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但至少可以確定他的新儒家要領先於曹操的新法家。龐統亦然,盡管他也不太清楚諸葛亮今後的具體舉措,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儒法混」要高於劉備的新儒家,未來發展的空間更大。

由於龐統本性恪守忠義之德,沒有篡奪天下的打算,他便想到了讓位於孔明,並且藉助他滅除劉備。只見龐統像一個自由體操運動員一樣,在前沖慣性太大而不能急停時,臨時來了個絕妙的「回籠」。動作可分解為:一、維護自己男兒和戰士的尊嚴,寧可馬革裹屍也不當逃兵。按說此時的龐統可以選擇引退,以保全性命,但他沒有這樣做。二、為了不影響諸葛亮而將自己的死因略略推給劉備。為什麼他的馬「久乘,不曾如此」卻突然前失蹄呢?難道他也開始起疑、怕死,情緒影響到馬了?非矣!他是看到劉備迷信這些,所以也玩了個自己將自己掀下來的戲法,以促使劉備與他換馬。騎上劉備的白馬之後不但死得快,還可以將過失歸於劉備。這樣劉備就絲毫不會遷怒孔明了,他夢見神人擊臂即是表明潛意識有點懷疑孔明,因為只有孔明才是他心中的神人。三、他選擇死在「落鳳坡」則又是反過來安慰宿命的劉備:我是命里該死,你也不必過分自責。四、龐統為什麼要反復揭露諸葛亮的來信是出自妒忌呢?為什麼在樹木叢雜的小路上行軍卻將魏延安排在前隊呢?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守在更危險的後隊有什麼作用?貼著魏延走不行嗎?原來,龐統是要用這一明顯的行陣破綻向同行諸葛亮表明:我是心甘情願讓功與你,並非屈死在你的手中,更不是不識你孔明的居心。

由此可見,孔明的確不是龐統之死的直接責任人,如果真要說其中有什麼關聯,那就是孔明先向他發射了一枚遠程攻心導彈,但被龐統精準攔截。導彈真正的作用在於讓龐統發現了劉備愚仁愚義之外的愚信,愈加堅定了他反主的決心——於是就應著彈聲倒下了。

事實上,像龐統這種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超級謀士如果不是想自殺,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謀士也難。即便不能取勝,也能自保性命,何況只是個無名川將張任。例如諸葛亮在比他高兩檔的司馬懿面前也總能逃逸。

龐統就這樣輕易被敵人亂箭穿胸、肝腦塗地了,但他的死重如泰山!劉備痛哭,孔明痛哭,眾人痛哭,孩童痛哭:「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毫無疑問,龐統是當時唯一有才華打通蜀道的人,但他卻在黎明到來之前毅然將接力棒傳給了能力低一等,志向高一籌的孔明。一個人的逝去能換來日月山河齊聲悲慟,還需要什麼?筆者不由得比諸葛亮更加妒忌龐統,不因他長驅萬里獨成功,只為他流星墜落無悔意!龐統,你是我的青春偶像!

八、都是動真格捨命打天下,不是鬧著玩

英雄所見略同,孔明又何嘗不能重新認識同窗好友龐統的寬闊胸懷,只見他剛剛擦乾眼淚就開足馬力進川,同時也邁出了反劉的實質性步伐:調走張飛和趙雲,只留關羽一人守荊州,以從關羽開始打斷劉備的兄弟鏈。諸葛亮最終不但沒有辜負龐統的期望,「一打二」抹掉劉璋、劉備,還在西川實施了較劉漢「仁」政先進的「儒法混」新政。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後來在碰到同樣進退兩難的困境時,也仿效龐統選擇了理智讓賢:明忠蜀漢,暗降司馬懿,又果斷交出了同窗團隊中的最後一棒。(孔明如何修復自己的人格,筆者在《破解<三國演義>之「三國五方」結構》一文已作詳解。)

諸多謀士,從郭嘉到程昱,從徐庶到諸葛亮,到龐統,特長和價值觀或許各有差別,但都是清一色的好男兒——不退縮、不逞強,只求生命無怨無悔、縱情燃燒!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劉家的接力順序是劉協——劉表——劉璋——劉備。同門的接力順序復雜一點,是程昱——徐庶——程昱——諸葛亮——龐統——諸葛亮——司馬懿。前一團隊的內力變化是先情願,後決裂,屬於先正後反的接力形式。後一團隊的內力變化是先競爭,後合作,屬於先反後正的接力形式。比較而言,前一團隊只是做了後一團隊的領跑人,幫助後一團隊打破了紀錄,而自己卻接連敗落,淘汰出局。

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疑惑,劉備得了「一龍一鳳」怎麼就沒安天下呢?原來他只摸到了鳳毛龍角,從沒有完全得到過他們。惟有司馬昭真正有乘龍駕鳳的能力,還記得鄧艾結結巴巴說的「鳳兮鳳兮,故是一鳳」嗎?還記得鍾會在定軍山感應諸葛亮顯聖嗎?此即指明鄧艾是龐統式的鳳,鍾會是孔明式的龍。誠所謂:龍鳳常有,而安天下的主公不常有。

Ⅱ 寰侀100鎴橀┈浠誨姟緇欎簡涓夌瓑閾4涓錛屼竴絳夐┈鍑紕庣墖2涓錛屽埌鍝閲屾墦閫犻┈鍑鍟婏紵榪橀渶瑕佸埆鐨勪笢瑗垮悧錛熻阿璋㈠ぇ瀹

鐨勫崲椹闇瑕4涓閾跺拰2涓椹鍑紕庣墖錛屾壘澶╂満鑰佷漢錛岄夋嫨鈥滅壒孌婇亾鍏烽┈鍑鍔犲伐鈥濓紝棰濆栨敮浠55L閾跺瓙灝辮屼簡銆

閱讀全文

與的盧馬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稅業務股票 瀏覽:487
青島韋德外匯平台 瀏覽:759
ct受益股票 瀏覽:815
短線交易最佳指標 瀏覽:71
黃金的股票號 瀏覽:92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動報表分析 瀏覽:800
紅宇新材十大流通股東 瀏覽:772
期貨量價關系口訣 瀏覽:899
中州期貨軟體下載 瀏覽:147
天線的主要指標 瀏覽:233
怎樣查股東占股比例 瀏覽:229
江蘇雙江能源證券號 瀏覽:882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 瀏覽:261
香港上市公司披露規定 瀏覽:287
隱匿股東 瀏覽:59
高清視頻有哪些上市公司 瀏覽:334
股票死蝴蝶 瀏覽:650
華泰證券網頁交易 瀏覽:684
江西金融租賃上海分公司 瀏覽:933
深物業集團徐州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