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新疆票據交易所

新疆票據交易所

發布時間:2024-08-08 00:16:44

『壹』 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有幾個分行分別是哪些是九個么

人民銀行的機構不光是分行,還有管理部,還有新成立的人總行上海總部。九個分行、兩個營業管理部,一共是十一個。上海分行(上海總部)、沈陽、天津、濟南、西安、南京、成都、武漢、廣州九個分行,還有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重慶營業管理部。天津分行(管轄天津、河北、陝西、內蒙古)、沈陽分行(管轄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分行(管轄上海、浙江、福建)、南京分行(管轄江蘇、安徽)、濟南分行(管轄山東、河南)、武漢分行(管轄湖北、湖南、江西)、廣州分行(管轄廣東、廣西、海南)、成都分行(管轄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安分行(管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北京、重慶兩家營業管理部,分行行長的行政級別是正局級。

拓展資料

中國人民銀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簡稱PBOC),簡稱央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1] 。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1948年12月1日,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合並組成中國人民銀行。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國國家中央銀行職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至此,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 [2]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在國務院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不受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主要職能
中國人民銀行
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為:
(一)擬訂金融業改革、開放和發展規劃,承擔綜合研究並協調解決金融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金融業協調健康發展的責任。牽頭國家金融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二)牽頭建立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擬訂金融業重大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審慎監管基本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基本制度。
(三)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信貸政策,完善貨幣政策調控體系,負責宏觀審慎管理。
(四)牽頭負責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負責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基本規則制定、監測分析和並表監管,視情責成有關監管部門採取相應監管措施,並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對金融機構進行檢查監督,牽頭組織制定實施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
(五)承擔最後貸款人責任,負責對因化解金融風險而使用中央銀行資金機構的行為進行檢查監督。
(六)監督管理銀行間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票據市場、黃金市場及上述市場有關場外衍生產品;牽頭負責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風險識別、預警和處置,負責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測評估,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統一的資產管理產品和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及其衍生產品市場基本規則。
(七)負責制定和實施人民幣匯率政策,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和國際使用,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實施外匯管理,負責國際國內金融市場跟蹤監測和風險預警,監測和管理跨境資本流動,持有、管理和經營國家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
(八)牽頭負責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並統籌實施監管,推進金融基礎設施改革與互聯互通,統籌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
(九)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牽頭制定統一的金融業綜合統計基礎標准和工作機制,建設國家金融基礎資料庫,履行金融統計調查相關工作職責。
(十)組織制定金融業信息化發展規劃,負責金融標准化組織管理協調和金融科技相關工作,指導金融業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十一)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十二)統籌國家支付體系建設並實施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付結算業務規則,負責全國支付、清算系統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十三)經理國庫。
(十四)承擔全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責任,負責涉嫌洗錢及恐怖活動的資金監測。
(十五)管理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十六)參與和中國人民銀行業務有關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開展國際金融合作。
(十七)按照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十八)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
(十九)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十)職能轉變。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創新調控方式,構建發展規劃、財政、金融等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強化經濟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建立健全重大問題研究和政策儲備工作機制,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圍繞黨和國家金融工作的指導方針和任務,加強和優化金融管理職能,增強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的協調性,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職責,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職能轉變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金融市場改革,著力規范和改進行政審批行為,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切實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效果。繼續完善金融法律制度體系,做好「放管服」改革的制度保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9]
主要業務
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是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貨幣政策的咨詢議事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國務院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條例》,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於1997年7月成立。2003年12月27日新修訂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二條明確指出:「中國人民銀行設立貨幣政策委員會。貨幣政策委員會的職責、組成和工作程序,由國務院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應當在國家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制定和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10]
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開市場業務、存款准備金、中央銀行貸款、利率政策、常備借貸便利。
監督稽核
人民幣
人民幣(2張)
銀行法是進行銀行監管的法律基礎。銀行監管的目的在於確保銀行體系的活力,通過監視各銀行機構的信用和流動性,保護存款人利益。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中國的金融改革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分析定期報告和現場稽核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
跟銀行監管密切相關的是對支付系統的監管,中央銀行有責任維護國家支付、清算和結算系統的正常運行,中國人民銀行一直致力於開發它擁有的支付系統,並跟其他銀行機構密切合作,使這些金融機構運行的支付系統更加高效和更加安全可靠。
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改善其在支付系統中密切監視各銀行日間頭寸的能力。
支付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國支付體系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監督者,中國人民銀行肩負「維護支付、清算系統正常運行」等法定職責,建設運行了第二代支付系統、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境內外幣支付系統等重要業務系統,為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清算平台,加速了社會資金周轉,推動了經濟金融較快發展。 [11]
中國人民銀行現行支付系統
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為商業銀行各級分支機構提供結算帳戶服務。此外,還為一些政府機關、事業團體開設結算帳戶,提供支付服務。例如,郵政儲匯局也在人民銀行開立結算帳戶。
中國人民銀行不允許帳戶出現隔夜透支,因為大多數交易採用批處理方式在日終結算,所以日間透支的概念實際上不適用。但電子聯行系統除外,在此系統中,支付指令發出之前,其帳戶內必須有足夠支付的資金。
除了結算通過人民銀行支付系統辦理的支付交易以外,結算帳戶還用來結算其它支付系統產生的凈額頭寸,如商業銀行系統的電子資金匯兌系統。
中國人民銀行為了其維護支付、清算和結算系統的正常運行,除了履行一般監督作用以外,還為廣大銀行機構提供資金轉帳網路,即中國2000多家同城票據交換所、中國手工聯行系統和中國電子聯行系統。這些支付系統對銀行機構之間的競爭起著中立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對於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通過業務條款、處理程序、借記和貸記條款以及收費政策施加一定影響。
信貸服務
信貸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要求,對金融機構信貸總量和投向實施引導、調控和監督,促使信貸投向不斷優化,實現信貸資金優化配置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實施信貸政策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重要職責。 [12]
經理國庫
央行經理國庫始於1985年。1985年頒布的《國家金庫條例》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具體經理國庫。組織管理國庫工作是人民銀行的一項重要職責。」從此,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庫管理中的基本定位得到了科學的、准確的表達。此後,相繼體現在隨後頒布的《國家金庫條例實施細則》(1986、1989),《預演算法》(1994),《預演算法實施條例》(1995),《中國人民銀行法》(1995,2003)以及「中編辦」歷次部門職責調整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度規定中。根據這一基本定位,確立了中國中央銀行經理國庫體制。 [13]
徵信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徵信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履行對徵信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責。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在總行的授權范圍內,履行對轄區內徵信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責。 [14] 2008年5月,徵信中心正式在上海舉行了掛牌儀式,注冊地為上海市浦東新區。2013年3月15日施行的《徵信業管理條例》(簡稱《條例》),明確了徵信系統是由國家設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定位。徵信中心在全國31個省和5個計劃單列市設有徵信分中心。
1997年,人民銀行開始籌建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企業徵信系統的前身)。自2004年至2006年,人民銀行組織金融機構建成全國集中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截至2015年4月底,徵信系統收錄自然人8.6億多,收錄企業及其他組織近2068萬戶。徵信系統全面收集企業和個人的信息。

『貳』 新疆進出口貿易

經理級別的咱就不說了!基本上的工作總類就是這些了!看你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吧!祝你找工作順利!哈哈!望採納!以後有類似相關專業問題可以來咨詢我!

『叄』 新疆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現狀及引發的風險

這是我的論文··我剛定稿

試析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和風險的控制

摘 要: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在改革開放中步入創新時代。金融創新已經成為當代商業銀行發展的新趨勢之一,然而與之相伴的金融風險也日益突出,特別是金融創新在規避原有金融風險的同時又會產生了新的金融風險,成為金融發展與創新的重要制約因素。
本文就是在揭示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二者對立關系的同時,簡要歸納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可能帶來的新的風險,比如信用風險、設計風險、法律風險和操作風險等,並在此基礎上的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商業銀行在實施金融創新過程中防範和控制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的基本策略,以促進商業銀行在最小的風險下實施金融創新,在創新中求穩健發展。

關鍵字:商業銀行 金融創新 金融風險

An Analysi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control

Abstract:70 from the mid-20th century,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to a new era. 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contemporary commercial banks, one of a new trend, but the financ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specially in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circumvention of the original and also the financial risks arising from the new financial risks, as a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constraints.
This article reveals that the risk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opposing briefly summed up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financial innovation that may bring new risks, such as credit risk, design risk, legal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and in this on the basis put forward by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various risks that may occur in the basic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 banks to minimize ris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erms of innovation in order to stead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 lrisks financial innovation

引 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和金融創新的浪潮。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以及金融市場國際化的形成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金融創新在世界范圍內正形成一股世界性的強大浪潮,沖擊著各國傳統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業務,給世界金融業的發展與改革經營與管理帶來了極為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金融創新也被人們賦予了越來越豐富的內涵。在金融工具不斷突破傳統舊體制、推進金融市場化、促進金融發展的改革過程中,中國的金融創新也隨著20世紀80年代銀行金融體制改革而開始了。所以,中國銀行金融體制的改革過程實際是一個金融不斷創新的過程。然而銀行業在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金融風險,金融創新的過程雖然規避了某些風險,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
有關人士也指出了創新和風險的對立關系,創新就是要勇敢大膽的去嘗試去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嚼別人從未嚼過的饃。這種情況下,往往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再加上這種創新投入非常高,因此創新風險也很大;一個完整的創新項目,在很大方面,如策略、技術、產品創新等一般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在整個創新過程中,人們不可能預見所有的情形,百密難免一疏,往往有些很小的細節會被忽略,而恰恰是這些微小細節,很可能顛覆整個創新規劃,致使創新全盤失敗;如果新產品超前生產,相應的行業標准付諸闕如,配套產業遠未跟上,產業鏈條沒有形成,孤軍奮戰是極為艱難的。產品成本會高局不下,質量難以保證不說,利潤空間受到很大的擠壓。
因此銀行業應該在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銀行業創新的同時,要針對金融創新對產品市場做出迅速反應,根據產品推出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以及組合化、交叉化、復雜化、電子化程度高等特點和趨勢,密切關注和識別伴隨創新的金融風險,及時引導銀行機構加強風險管理。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金融創新,在創新中實現快速發展。
總之,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商業銀行應該適當的把握這把雙刃劍,使其在當前變幻莫測的環境下發揮其最優的效果。

一、金融創新含義及其產生的必要性

(一)金融創新的涵義
20世紀20年代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經濟發展理論》中認為創新是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包括新產品的開發、新生產方式或者技術的採用、新市場的開拓、新資源的開發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組織形式的推行。那麼金融創新就是在金融領域里建立「新的生產函數」、「是各種金融要素的新的結合,是為了追求利潤機會而形成的市場改革」。歸根到底金融創新是金融的革新創造,它是金融領域中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的創建活動的概稱 。
(二)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處於金融深化初期的發展中國家,無論是金融制度的創新,還是金融產品的創新,都是當前商業銀行維持生存的當務之急和尋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1、只有金融創新,才能順應經濟發展的要求
當前經濟形勢發展較快,由於各種經濟增長的措施逐步到位,我國國民經濟增速提升,今後一段時期,黨和國家將要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優化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同時把促進消費需求增長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項重大措施來抓。經濟決定金融,進一步促使經濟增長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挑戰。不僅需要銀行增加投入,調整信貸結構;而且要求商業銀行擴大中介服務、創造新的信用工具、改革結算手段等。在新的經濟走勢面前,商業銀行必須審時度勢,積極進行金融創新,才能以變應變,更好地為推動經濟增長 。
2、只有金融創新,才能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多年來,商業銀行在傳統業務經營上立下根基,依靠老字型大小、金招牌來鞏固陣地,發展業務,在客戶中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已進入一定的衰減期,銀行面對的市場和客戶發生了顯著變化。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金融交易市場的逐漸開放、國企改革有效實現結構升級和產品換代、個人資產日益增加等等,使得內地銀行業已愈來愈深切地感受到了銀行競爭的擠壓;市場和客戶的發展變化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金融服務的多樣化、個性化、集約化、綜合化,這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挑戰,同時也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大量的業務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商業銀行只有不斷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研究市場、駕馭市場,做好創新文章,在經營上獨樹一幟,才能形成自身經營特色,滿足客戶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鞏固和擴大自身的份額。
3、只有金融創新,才能應對外資銀行激烈的市場競爭
現代金融充溢著激烈的競爭,既有國內的市場競爭,更有國際的市場競爭。誰的經營高人一招,勝人一籌,誰就能有效地佔領市場,贏得競爭的主動權。隨著入世後保護措施的取消,獲得國民待遇的外資銀行憑著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嫻熟的創新技巧以及已經成熟的創新產品,在中國的業務將獲得飛速發展。目前,200多家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所佔的份額為3%左右,據預測,在未來10到15年,外資銀行在中國國內的業務將可望年均增長40%,可能占據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約30%的份額。外資銀行在經營體制、管理水平、科技網路、國際業務、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將採取精選區域、精選客戶、精選業務的發展策略,重點在國際結算、消費信貸、銀行卡、個人理財、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領域與國內商業銀行爭奪優質客戶。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國內商業銀行只有銳意進取,通過不斷地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來拓展市場,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

二、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程度

由上可見,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的必由之路。而我國銀行業金融創新是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後逐步開始的,歷經20多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 :
(一)組織制度方面
在組織制度方面,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銀行體制,完成了中央銀行的機構建設框架,形成了以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和十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城市信用社改組為城市商業銀行,建立了近百家證券經營機構、多家保險機構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初步形成了多元所有制結構、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企業體系。同時,放寬了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和保險業市場進入條件,初步建立了外匯市場,加快了開放步伐。
(二)管理制度方面
在管理制度方面,中央銀行從純粹的計劃金融管制變為金融宏觀調控,調控方式由計劃性、行政性手段為主向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轉變;放鬆了對金融機構業務管制,各專業銀行可開辦城鄉人民幣、外匯等多種業務。
(三)金融市場方面
在金融市場方面,形成了多種類、多層次、初具規模的金融市場體系;建立了同業拆借、商業票據和短期政府債券為主的貨幣市場;建立了銀行與企業間外匯零售市場、銀行與銀行間外匯批發市場、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間公開操作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統一市場。
(四)金融業務方面
在金融業務方面,負債業務上出現了保值儲蓄存款、住房儲蓄存款、委託存款、信託存款等品種;資產業務上出現了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等品種;中間業務上推出多樣化服務,開辦個人匯款、個人支票業務,擴大各種代理業務,開發多功能的信用卡等等。
(五)金融工具方面
在金融工具方面,主要有國庫券、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債券、回購協議、大額可轉讓存單和長期政府債券、企業債券、金融債券、股票、受益債券、股權證、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等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金融工具。
(六)金融技術方面
在金融技術方面,金融機構電子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電子信息技術在金融中廣泛應用。目前,我國已全面實現了金融機構資金匯劃電子化、證券交易電子化、信息管理電子化和辦公自動化,出現了電子貨幣「一卡通」、網上銀行、網上股票交易、網上電匯辦理等新型電子與網路金融業務,在金融技術上實現了與國際金融業的對接。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國金融創新已經全方位展開。通過金融的改革創新,提高了金融企業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信貸資產質量有所好轉,盈利狀況逐步改善,從而極大地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也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俗話說「收益越大,風險也就越大」,金融創新具有雙刃劍效應,風險管理是銀行創新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

三、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將風險管理貫穿於創新過程始終

風險管理是銀行創新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對於現代商業銀行而言,風險管理已經滲透到它的血液當中。因此,不考慮風險的創新不是科學的創新,不會給銀行帶來穩定可持續的收益。銀行應該在創新過程中保持更高的風險敏感性,讓創新意識和風險意識都貫穿於業務開發的始終。一遇到客戶需求,就想到創新,一遇到創新,就想到風險 。
(一)金融創新增強了商業銀行管理和規避金融風險的能力
作為商業銀行管理風險的手段,金融創新能夠通過制度創新、業務創新、市場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等手段有效提高商業銀行管理和規避金融風險的能力。
首先,商業銀行通過產品創新,可以將同一單位的金融資產分攤到多個金融產品上、或運用於多個金融市場、或由多個風險承擔者分攤,通過不同的組合和配置有效地分散風險。
其次,商業銀行通過金融創新可以將自身承受的風險合法的轉移給其他主體。如銀行通過一些金融衍生產品如遠期、期貨等可以將未來金融資產的交易價格確定下來,將風險轉嫁給願意承擔風險的投機者,從而使市場風險也可以從正常經營活動中分離出來。
第三,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各種軟技術的創新,如早期的統計、概率以及後來的金融工程、數學金融等對金融風險進行規劃和安排,同時也可以通過各種硬技術創新,如計算機、各種現代通訊手段等更快、更有效地對金融風險進行記錄和管理,達到有效規避風險的目的。最後,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為銀行對沖風險提供了有效手段。利率遠期協議、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及信用衍生產品等,為銀行對沖其市場風險甚至信用風險提供了可能。
(二)金融風險促進了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
從金融創新的起源來看,最初的金融創新就是規避金融風險。金融創新的發展過程證明,金融創新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就是金融風險表現最激烈的時期。縱觀商業銀行的發展史,沒有任何一個時期比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金融創新更廣泛、持久、深刻。金融創新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與金融風險的加劇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一時期的金融創新主要包括金融業務、金融組織結構和金融制度創新三大方面。從金融業務創新來看,保值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都與規避金融風險有關;從金融組織結構創新來看,全能銀行的產生除了獲利目的外,與金融業增強抵抗金融風險能力的要求也密不可分;從金融制度創新來看,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與發展的道路就是一條不斷探索規避各國貨幣政策和匯率波動的風險,尋求更穩定的國際貨幣秩序的道路。
(三)金融創新在規避金融風險的同時也給商業銀行帶來新的風險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現在,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加劇一直是國際金融市場最為鮮明的發展特點。金融創新在管理和規避金融風險的同時,也製造了新的金融風險 。
第一,金融創新加大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金融創新使金融機構同質化,加劇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銀行傳統的存貸利差縮小,不得不從事高風險的業務,這又導致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增加,信用等級下降。近年來國際上發生的大銀行倒閉事件無不與金融創新有關。
第二,金融創新源於金融風險的增加,但事實上,作為金融創新的結果,金融產品的風險伴隨著金融創新過程仍在加大。
第三,金融創新增加了表外風險。即沒有在資金平衡表中得到反映而又可能轉化為銀行真實負債的業務或交易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目前,在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中,特別是美國,表外業務的規模已超過了表內業務,由表外業務創造的利潤正在成為金融機構新的盈利點。結果,表外業務的風險也成為金融機構風險的主要來源。
第四,金融創新推動了金融同質化、自由化和國際化。一國金融機構之間、本國金融機構與外國金融機構之間、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加。金融體系中任何出現的差錯都會涉及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使得「夥伴風險」凸顯。
總體來說金融創新中新增風險可以細分為以下各種風險。(1)設計風險。即由於金融創新設計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而使金融創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甚至流產的可能性;(2) 法律風險。即由於交易合約內容不符合法律規范,交易合約不具備法律效力或其他方面的法律原因,而給交易主體帶來的風險;(3)信用風險。即衍生交易的一方不按合同條款履約而導致的風險;(4)操作風險。指由於內部控制系統或清算系統失靈而導致的風險 。

四、金融創新中防範風險的措施

我國現正處於體制轉軌時期,金融創新的需求巨大,金融創新的發展空間相當廣闊,因而加強金融創新風險監管、對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和國家金融安全的意義也更加重要。為了構造有效的金融創新風險監管機制,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金融監管部門的風險防範
1、參與金融創新的研究和開發
金融監管機構要派專人參與金融創新的研究和開發,全面了解金融創新的過程,准確掌握其產品的風險情況,組織有關專家和教授對金融創新產品進行全面論證並審定能否進行金融創新,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設計風險。
2、完善立法
對銀行業金融創新設立一整套完備的法律程序,制定關於金融交易管理的統一標准,以消除交易過程中不必要的風險,使金融交易從合約的簽訂到最後執行完畢的整個過程都有與之相適應的法律來規范。同時建立關於風險管理和交易咨詢的有效機制,使各金融機構都有防範金融風險的舉措,確保投資的安全性,有效的防範法律風險。
3、嚴格監管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活動來控制金融創新中的信用風險
要根據其信用狀況、經營能力、對風險的應變能力及當前的市場波動狀況給其制定一系列風險監控指標,將風險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圍內。同時,在對待金融創新和金融自由化上,要做到放鬆管制與加強管理並重。對有爭議的金融創新工具應嚴格控制其上市,尤其是對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應加強管理力度。對金融機構進行信用評級時,要把金融機構從事的投機性交易所占的比例作為重要指標來考察。
4、商業銀行在創新過程中,風險日益增大,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趨勢
銀行業在面對金融環境變化、風險增大的現實,要想取得良好的經營效益,必須確立風險管理的意識與觀念。必須在員工中樹立風險意識,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樹立高度的責任感,把防範風險作為每個人的職責,力求員工在處理每一筆業務時,都能嚴格按章操作,自覺注意防範風險。銀行的業務部門應把風險的監控和規避視為本身的基本職責,作為每天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的監控中及時發現並避免操作風險。
(二)金融創新主體的風險防範
1、明確風險管理原則
首先商業銀行在創新新產品,推出新業務時首先要遵循謹慎決策的原則,切勿盲目從事,急於求成;其次,商業銀行還要遵循分散風險的原則,擴大經營范圍,實行多元化經營,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此外,商業銀行在創新過程中,還要遵循規避風險的原則,避開高風險業務,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2、建立風險管理體系
金融機構要統一制定有效的、切實可行的風險防範制度,並結合自身的特點,在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的風險預測評估指標系,通過該體系,隨時對全行各項業務的風險作出比較准確的監測和判斷,測算風險的時間、風險發生的環節、風險量,以及風險化解的可能性,及時通過系統指導各行解決問題,化解風險。同時,通過建立動態風險報表,隨時發現業務創新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及時通報全行注意迴避,並協同業務部門就該風險制定措施,降低風險的發生率。
3、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防範各類風險產生
首先,員工要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在進行業務創新開拓時要考慮管理制度的配套,對現行制度與新業務不相適應的地方應結合業務發展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逐個部門落實安全責任制,細化各項基本制度和內部管理處罰制度,明確各項業務操作規程並嚴格執行,使內控制度建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其次,充分發揮銀行監察部門的案件防範作用,抓好「三道防線」建設。如果說,風險管理部門是從業務本身防範風險,銀行監察部門就是從人員入手,把好人員的風險關。監察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規范人員遵章守制行為。定期召開案件分析會,擇取典型案例加以講解,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防微杜漸。建立起人員防險的「三道防線」,前台一線人員要把好業務操作風險關,業務職能部門重點監督一線規章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並針對制度與業務不適應的地方提出具體措施加以改進,稽核部門檢查全行業務拓展情況和人員合規經營操作情況,將風險的苗頭撲滅在萌芽之中。

五、得出結論

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金融創新是銀行業不斷發展的推動力,也是實現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源泉。目前金融創新對於我國商業銀行還是新生事物,它的成長需要商業銀行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共同推動。銀行是金融創新的主體,對創新活動及其風險承擔第一責任,所以在銀行在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發現創新風險,對其有效控制,才能使我國商業銀行得以快速發展。

致 謝

論文在我的導師王東林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在畢業論文設計的整個過程中,王老師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和指導,他那嚴謹的治學作風與寬廣淵博的知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畢業論文主要涉及了金融創新與風險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在此之前,我對這方面了解的並不多。在王老師的引導下,我在學術上以及在為人處世等方面,踏踏實實的對待每一個問題,並以逆向思維方式去用於爭取新的突破。王老師的教導使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在此謹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
另外我還要感謝山西財經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對我的培養與幫助,在這里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思維,感受了快樂。最後真誠的謝謝所有給於我關心與幫助的人!

參考文獻

[1][德]迪特爾.巴特曼. 零售銀行業務創新 [M].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賈琛. 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風險與防範 [J]. 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
[3]闞新華,陳明賀. 淺談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 [J]. 經濟研究導刊,2007
[4]趙瑞.我國銀行業加快創新步伐防範創新風險 [J].金融時報,2007
[5]鄒民生,朱兆荃. 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J]. 中國經濟網,2008
[6]李伏安.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商業銀行當務之急 [J]. 上海證券報,2007
[7]趙紅.金融創新風險與防範研究 [M].中國金融學,2004
[8]茅蕪. 創新的「四險」境地 [J]. 企業改革與管路,2008年第2期
[9]林後春.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風險防範與控制策略 [J]. 金融論壇,2003
[10]陳忠陽. 金融創新如何催生毒垃圾 [J]. 中國青年報,2008
[11]杜芹平,張洪營. 商業銀行服務營銷 [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12]王玉珍.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風險分析與對策 [J]. 中國期刊網,2008
[13]劉秋紅,梁九科. 商業銀行風險與防範 [M].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14]林海. 我國基層商業銀行利率風險防範現狀及對策 [J]. 中國期刊網,2008
[15]倪錦忠.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16]Zeithaml,V.A.,Parasuraman,A.,and Berry,L.L.,「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Service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9,2006
[17]Watson,j.,「Crucial Issues in Bank Marketing」,The Bankers』Magazine (UK)(May 2007)
[18]Eugene F.Brigham,Louis C.Gapenski: Intermedi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Fifth Edition, The Dryden Press, 2005
[19] Brealey and myers: Commercial banks the risk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Bankers』Magazine ( 2007)

閱讀全文

與新疆票據交易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月5日匯率日元 瀏覽:957
日幣兌換怎麼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62
網路開戶怎麼調傭金 瀏覽:140
起步股份漲幅預計 瀏覽:661
北京農投融資租憑有限公司 瀏覽:10
銀行理財應聘怎麼說 瀏覽:757
網上投資理財產品靠譜嗎 瀏覽:89
中國建行優e貸款 瀏覽:7
英國股票漲幅 瀏覽:70
華聯股份管理層 瀏覽:543
職位傭金行業分布比例 瀏覽:245
廣發證券融資融券72 瀏覽:807
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什麼期貨交易所 瀏覽:757
證券公司營業部櫃員 瀏覽:263
川投集團概況 瀏覽:142
承德金融公司 瀏覽:915
新希望最新股東人數 瀏覽:723
宜信貸款一次性還可以減免多少 瀏覽:135
上海有期貨交易所 瀏覽:98
職能部門杠桿作用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