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三大股市是什麼
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分別是:納斯達克 道·瓊斯 標准普爾
1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是一個交易商們通過計算機洽談交易的電子股票市場,始創於1971年。同傳統的場地股票市場不同,納斯達克的市場結構允許多個市場參與者通過一個聯結世界各地買家和賣家的成熟的計算機網路買賣股票。這些參與者共同幫助保證公司股票的透明性和流動性,同時維持市場秩序和通過嚴密的制度控制來運行。
納斯達克由兩個獨立的市場組成。納斯達克國家市場是為那些納斯達克最大的和最頻繁交易的證券設立的。要在國家市場上市,公司必須符合嚴格的財務,股本和公司管理的標准。納斯達克小資本市場是為正在崛起成長的公司設立的納斯達克市場。由於股本較小,在這個市場上市的財務標准沒有在納斯達克國家市場上市所要求的財務標准那麼嚴格,盡管公司管理標準是一樣的。當小股本公司發展起來後,它們通常會轉移到納斯達克國家市場去。
公司必須符合所有在納斯達克國家市場或納斯達克小股本市場首次上市的條件。公司必須持續符合至少其中一個的上市條件才能維持上市。
2道·瓊斯
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分別是:①以30家著名的工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運輸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公用事業股價平均指數;④以上述三種股價平均指數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股價綜合平均指數。在四種道·瓊斯股價指數中,以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最為著名,它被大眾傳媒廣泛地報道,並作為道·瓊斯指數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瓊斯指數由美國報業集團——道·瓊斯公司負責編制並發布,登載在其屬下的《華爾街日報》上。歷史上第一次公佈道·瓊斯指數是在1884年7月3日,當時的指數樣本包括11種股票,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華爾街日報》首任編輯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HenryDowl851-1902年)編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樣本股增加到30種並保持至今,但作為樣本股的公司已經歷過多次調整。道·瓊斯指數是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3標准普爾
S&P500股價指數乃是由美國McGrawHill公司,自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及上櫃等股票中選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經由股本加權後所得到之指數,以1941至1943這段期間的股價平均為基數10,並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廣提倡。因為S&P指數幾乎占紐約證交所股票總值80%以上,且在選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動性及產業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數貨一推出,就極受機構法人與基金經理人的青睞,成為評量操作績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㈡ 美國有幾個股市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美國證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以及店頭市場 ( Over-the-Counter (OTC) )
納斯達克。
紐約股票交易所( NYSE )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的大禮堂,企業成長的兵工廠。盡管讓人一夜致富的微軟,英代爾都在Nasdaq交易,紐約證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氣的市場。電影中股市內人聲喧騰,比手畫腳的鏡頭,在使用電腦和電話交易的Nasdaq看不到。要感受那種金錢游戲的熱氣,只有來華爾街十一號的紐約證交所。
紐約證交所有二百零五年的歷史,目前約有2920支股票,包括大部份歷史悠久的『財星五百大企業』,股價總值達七兆美元。相較之下,Nasdaq只有二十六歲,雖有5540支股票,但多半是小型的新公司。兩家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股票買賣方式。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在場內走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在Nasdaq,買賣在電話或電腦上談。
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依客戶所開的條件在埸內公開尋找買賣主,本身不左右價格,買方與賣方,實是在直接交易。在Nasdaq,買方或賣方跟交易員打交道,交易員隨意開價,買賣方無從得知他的成本。
紐約證交所的場內共有十七個馬蹄形的『交易站』,每支股票固定在某個交易站買賣。埸內人員分『專家』和『經紀人』兩批。專家守在交易站不動,只買賣自己分配到的六支股票。他們主持競標、執行買賣、記錄和傳送價格資訊。經紀人代表證券商,他們遊走各交易站,可買賣任何股票。電影中的股市鏡頭,多是一群經紀人在交易站前競標。專家就像拍賣會主持人,他必須從面前眾多經紀人的叫聲中選出最好的價碼。交易所里不準有任何秘密交易。
場內另一陣營是牆邊的『會員』攤位。紐約證交所共有四百八十名會員,多是證券商。會員攤位接到公司買賣的指令,立刻用行動電話告訴遊走的經紀人,經紀人再到交易站尋找買賣主。近年來,為增加效率,單純的指令已由證券商用電腦網路直接送到交易站,經紀人只處理大宗或復雜的指令。
紐約證交所電視廣告的口號是:『我們不僅是一個場地,更代表一種做生意的方式。』不管科技怎樣進步,面對面的交易永遠讓人覺得誠信與踏實,這就是紐約證交所獨特的魅力。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幾家美國大公司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例如IBM(行情 論壇)電腦公司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波音 公司 ( The Boeing Company (BA(行情 論壇)) )、奇異電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行情 論壇)) )…等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它跟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座落於紐約市的華爾街附近。
大致上的營業操作都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是一個中、小企業股票上市的場所。一般在美國交易所的股票價格較為偏低,所以投資者之股票買賣會高於一百股。
一些美國大公司在公司創立之初,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舉例來說,像艾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e Corporation (XOM(行情 論壇)))以及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
店頭市場( Over-the-Counter (OTC) )
它是一個進行非上市股票、債券、及其他證券交易的地方。每位買者或賣者都是經過協議與議價來達成股票的買賣。不像證券交易所里一個專業經紀商底下只有一位經紀人,在店頭市場有許多位市場推動者 ( Market Makers ) 在幫客戶買賣股票
㈢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在哪裡
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的區別:
一、 交易時間不同
美國股市交易時間較長,為美東時間早九點半到下午四點,也就是北京時間晚上十點半到凌晨五點,美國因為有夏令時間,因此夏天的交易時間與冬天相比會提前一小時,為北京時間晚上九點半到凌晨四點。
二、 交易代碼不同
美國股票交易代碼則為上市公司英文縮寫,微軟(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碼為MSFT,中國剛上市的分眾傳媒股市交易代碼為FMCN。
三、 交易單位不同
中國股票交易為100股,美國股票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你可以只買1股。(交易手續費遠超過股價了,不劃算)
四、 漲跌幅度限制不同
美國股市無漲跌幅度限制,原有股價漲跌單位為1/16美元,現今多改為小數點制(最低為1美分)。
五、 開戶手續不同
買賣美國股票只需要開立一個證券戶頭,此證券戶頭同時擁有銀行戶頭的功能,若你將錢存進此戶頭但未購買股票,券商會付給你利息,但要扣10%的稅,如果想免稅可選擇自動轉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為操作獲利。
六、 交易手續費不同
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此外網路下單也比電話委託下單便宜的多。像在知名網路券商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最低僅為1美元(不過盈透證券有每月最低10美金消費的規定);若在擁有中文網站並有中文客戶服務的第一理財(Firstrade)交易,每筆手續費為6.95美元。在美國,不同的券商提供不同的服務,買賣手續費也有異,因此你可以依個人的需要選擇一家適合你的券商來開戶。一般而言,IB盈透證券,因其較低的交易成本和全面的投資品種,最受交易頻繁的美國老手歡迎;而第一理財(Firstrade),則比較適合剛接觸美股的投資新手。
七、稅負不同
為了鼓勵外國人投資美國股票,因此外國人買賣美國股票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但是美國公司有可能給予您的現金股利要預扣10%的稅。
八、融資制度
美國股票可以融資。融資限額為您資產總值的一倍,無級數限制;而中國股票不可以。
九、做空機制
中國股市沒有做空機制,只有股票上漲的時候才能實現盈利。在這種情況下,股價很容易偏離其實際價值,市盈率高企。另外,由於沒有做空機制,只要莊家控制了流通股的大部分,股價就能完全按照莊家的意圖上下波動。在美國,由於做空機制的存在,只要對股票走勢判斷正確,就算在熊市當中也能賺錢。而且由於沒有股票在手中也能做空,使得莊家操控股價的難度空前加大。
十、 T+0制度
中國股市實行T+1制度,也就是說一旦買入股票,第二個交易日才能拋出。這種情況下,在買入股票的交易日剩餘時間裡面就能聽天由命,即使盤面發生再激烈的變化,也已經回天乏力。美國股市實行T+0制度,也就是說可以即買即賣,於是美國也產生了大量優秀的即日股票交易商。股民如果參與美國股票市場,如果自己對股市產生新的判斷,可以立刻把想法付之行動。
十一、沒有非流通股
在中國股市上,有高達2/3的非流通股。非流通股包括國有股和法人股。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十分普遍,而這些國有股又不能上市流通,價值不能與流通股相提並論。如果國有股減持,必然面對:要不國有資產流失,要不國有股價值得不到投資者承認的兩難問題。
㈣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有什麼區別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差異:
1、設立背景差異:
中國股市:為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
美國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差異:
中國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
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差異:
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
美國公司: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4、交易時間差異
美國股市:交易時段為美國東部時間的上午9:30至下午4:00,沒有午間休市。在美國夏令時期間,也就是4月到11月初,對應北京時間的晚上9:30至凌晨4:00;在美國冬令時期間,也就是11月初到4月初,對應北京時間晚上10:30至次日凌晨5:00。
中國股市:交易日為每周一至周五。採用競價交易方式的,每個交易日的上午9點15分至9點25分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上午9點30分至11點30分、下午13點00分至15點00分為連續競價時間。
5、投資門檻差異
美國股市:每筆交易不限股數,只買一股也可以操作。
中國股市:一手起步,一手即100股,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交易100股。
6、買賣時效性差異:
美國股市:可以做日內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而且沒有漲跌停限制。
中國股市:實行的T+1制度,當天買入的股票要等第二天才能賣出。
注:此處中國股市一般指A股。
補充資料:
美股,即美國股市。廣義:代表全球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總體上美股和中國期貨市場的區別有很多,主要包括:保證金的不同、交割時間的不同、波動幅度的差異等,是不同的兩個市場,交易規則也不相同。所以交易方式談不上類似,雖然看上去也是開盤收盤,也是K線,也有相同的指標,但兩個市場的區別很大。
參考資料:網路 美股網路 中國股市網路 A股
㈤ 美國股市的市值是多少
1、目前最新的數據,美國股市總市值25萬億美元,
2、美國股市即美股。廣義:代表全球股市。其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3、一般談及的美國股市包含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及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Nasdaq Stock Market) 上市的股票 。美國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納斯達克證券市場NASDAQ,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店頭市場Over-the-Counter.
4、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目前主要由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 三大股指來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5、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有三家。目前在這三家交易所進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7679家。三個市場的股票總數是2,125,811,000股。 紐約證券交易所,簡稱NYSE。上市公司有3459家。股票總股數為1,251,420,000股。 美國證券交易所,簡稱AMEX。上市公司有1061家。股票總股數為52,046,000股。 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簡稱Nasdaq.上市公司有3159家。股票總數為822,345,000股。
(數據來源自華爾街見聞: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9037)
㈥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的建立始自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可以說,中國股市的規則是「胎生」於美國股市的規則。同時,結合了中國的具體情況,修改建立的。相較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總體講,兩個市場有主要區別如下: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
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投機市場與投資市場的目地區別:
中國股市常有莊家操控,其目的為短期獲利;再加上,中國上市企業,分紅很少,這樣股市投機的意味較濃;美國股市的許多機構,包括養老金,退休金在內的投資機構,一般是以長線或紅利回報為目的,機構操作不明顯,平日的交易量,都只佔總股數目的0.5%-3%左右,這樣微量的交易,不太容易引起的的波動,穩定性極好。沒有所謂「莊家」。一般百姓,也主要買共同基金。
T+1與T+0---股票買賣時效性區別
中國股市不能在同一日實現買與賣;美國股市可以買後即賣,其操作自由度完全依靠股票所有人。這種靈活性可能造成「喜者更喜,悲者更悲」的一邊倒的現象,增加了股票的幅度變化。另一方面,使得投資者,能夠有可能快速逃離危險及快速套利。
鮮少做空與普遍做空的監督機制的區別:
紐約股票交易市場(NYSE),納斯達克(NASDAQ)和美國交易市場(AMEX)是三個主要的交易市場。其中絕大部分股票都設有做空機制。做空機制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的健康與否。做空機構會從反面,促進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一旦做出違反規則的事情而讓做空機構抓住了「小辮子」,並通過媒體公布於天下。股票就會下跌,搞不好,董事會就要換人。去年,美國許多做空機構,抓住許多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財務造假和隱瞞違規操作的問題,迫使近30家企業被停牌或摘牌。確實起到了民眾對企業的監督作用。
在中國,做空機制開始不久,允許做空的企業也不多。加上對問題企業取證較難,對取證人員的安全缺乏保障,對做空的監督執行缺乏力度。再者,由於上市主體為國企,再要另外一個國企去「監視」,很難透明地說出它的公允程度。
此外,在與交易有關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如交易代號與代碼,手續費,借貸,紅利發放(年/季),稅收,金融衍生品等方面,中美股市都存在差別。
總之,中美兩國股市的區別是成長與成熟的區別。美股市場的成熟發展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而中國市場的崛起,正向世人展現它未來的潛力。
㈦ 怎麼查看美國股市的股票
1、在電腦上打開網路,搜索美股行情,打開搜索結果中的美股頻道-東方財富網。
㈧ 美國股市和中國股市有什麼相連
主要是在香港上市的H股,紅籌股,以及在國內,香港和美國三地上市的股票會專出現關屬連,比如美股的漲跌就會影響到香港股市第二天的開盤,而香港股市的漲跌也會對國內股市造成波動,比如權重股中石油的大幅波動會使國內股市出現波動。
㈨ 美國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美國總共有三家證券抄交易所,總共有7679支股票數,其中持有股票數最多的就是歷史悠久的紐約(房產)證券交易所,總共有3459家股票股,源於這家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悠久,有將很多近300年的歷史,這里的歷史厚重感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在這里。第二名是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這家證券市場是新興的證券所,這里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以科技股為主的,近些年上市的科技公司也是居多的,這里有3159家股票股。剩餘的股票股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
㈩ 美國的股票和中國的股市一樣嗎
1、設立初衷不同:中國股市的設立初衷是為了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美國的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不同:中國的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不同: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今年證券法大修注冊制預期落地)。美國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其中中國和美國股市一個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股市中大約有80%的交易量來自於散戶個人投資者。而在美國股市中,散戶投資者在股市中的交易量比例不到10%。這一巨大的差別,造成了中國股市中可以被割的「韭菜」特別多。在筆者和Jason Hsu的訪談對話中,對這個問題有過專門的討論。
上面提到的這一差別,也造成了機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價值和影響不盡相同。長久以來,中國股市的監管層一直覺得中國股市中的散戶股民太多,而機構參與度不夠。因此監管層想了不少辦法來提高機構在股市交易中的份額。
然而,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顧朝陽教授的研究(Gu et al, 2012)顯示,機構除了可能提高市場的監督有效性之外,也有相當的「掠奪性」。在一個充滿著「人傻、錢多」的市場中,廣大散戶就成了機構和券商聯手收割的對象。
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們需要從券商和機構之間的關系說起。
券商分析員首先發布一個「買入」的投資建議。廣大散戶在看到該「買入」投資建議後,紛紛跟風買入,把股價推高。在股價被節節推高的過程中,基金經理乘機把手中的股票拋出。等到市場上的熱度減退,股價回落時,基金經理再在低價位將該股票買入。這樣「一買一賣」,基金經理就和券商實現了一次完美合作,完成了對散戶股民的一輪「收割」。
顧教授通過自己的研究提醒廣大投資者,在對待券商分析員發布的「強烈買入」投資建議時,我們應該多長一個心眼。特別的,我們要判斷一下被強烈買入的股票,是不是某個和該券商有緊密聯系的基金的重倉股。如果某基金重倉持有一支股票,同時和發布「強烈買入」投資建議的券商有很密切的業務往來,那麼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謹防自己成為「割韭菜」陷阱的受害者。
由於大型基金機構是券商的客戶,向他們支付交易傭金,因此券商分析報告受基金和機構的影響可能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顧教授同時提到,基金和券商之間,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利益往來關系,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社交網路聯系。而這個社交網路聯系,往往被大眾忽略,同時也難以從監管層面進行管理。
舉例來說,大約有40%多的基金經理,以前是券商研究部門的分析員。很多基金經理和券商分析員,是同學或者校友關系。這種社交關系網,意味這基金和券商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謀」的關系,而非「互相監督」的關系。在這種關系的影響下,基金和券商有著非常多的共同利益。在這種共同利益的驅使下,機構們聯手在股市上忽悠散戶,「玩」一把個人投資者,就不那麼難以讓人理解了。
聰明的投資者,需要理解這些機構之間的互相聯系,以及它們背後的利益激勵機制。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降低自己成為「被割韭菜」的可能性,避開投資理財中的「地雷」,努力成為「投資叢林」中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