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國美什麼時候倒閉
國美的跌,是一種趨勢,與大盤下跌沒有關系,就是大盤上漲,指數創歷史新高,也幾乎沒有漲過,這一點相信只要長期關注國美的朋友都知道,我說這話並沒有誇張,換句話說就是即使昨天美股不暴跌,港股不跟跌,國美的趨勢依舊是下行的,只是速度和幅度加大了,謝謝昨天有位朋友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一句話,牛市都不能上漲的股票,你還期待它在熊市走強?話雖然不中聽,很打擊大家看多的信心,但是一定值得你去思考分析,我始終認為一個絕對控股的企業,一個手裡握有上億回購資金的方案,還有一個處於風口浪尖新零售概念或者說行業,最後加上創始人黃先生符合假釋出獄歸來的可能,當然還有不到蘇寧六分之一市值的低估值,一切看來漲順理成章,但是事實呢?上漲比蝸牛還慢,下跌比兔子還快,資本市場沒有人和利益做對,強龍都壓不住地頭蛇,誰敢在一個超50%控股的企業常年撒野放肆?更重要的是還是一個創了歷史新高的環境!要麼管理者太無能,要麼自己去想另外的原因?信任別人是一種好的品質,但是一定是要信任值得信任的人,否則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最後希望管理層也要看到,支持和信任不是無限制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購是可以關鍵的位置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的,說的有點多,大家好運。
關鍵在於黃老闆。
Ⅱ 關於中國股市暴漲暴跌的內在原因!
我國股市暴漲暴跌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一定是大量資金運作所造成的,而資金不會無意義無理由的去這樣操作一隻股票,也就是莊家一定是有信息優勢,技術優勢的,他們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業績,還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們提前進入,消息一公開,他們便可以通過資金的運作致使某個股票暴漲暴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情況。中國股市受政策,政府幹預較海外市場比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許多人對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稅的調整(這甚至是牛熊的分界線)。如果大部分人對後市看空,資金大量流出股市,暴跌就不可避免了,反之亦然。所以造成漲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另外中國市場不是不適合做長期投資,只是短線相對於長線獲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場已經成熟,股價基本能夠反映出其價值。當價值和價格相等或者接近時,就很難獲利了,所以巴菲特這種價值投資者,都是發覺潛力公司,早期投資,在公司壯大後,即可獲得巨大利潤。但是這需要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眼光。再看中國股市一個股票,特別是小盤股,控盤所需要的資金不是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游資借消息或者題材爆炒然後獲利了結的情況,如前幾個月的物聯網,短期暴漲,就是幾個個人或是私募基金聯手借題材爆炒的情況。
海外市場如美國,英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首先他們的制度完善,投機者無利可圖,或者利潤太少,所以這些導致股市動盪的資金都去了新興市場。再次,海外投資者很多不是靠高賣高賣掙差價,有些擁有大資金的人會投資一些業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公司靠分紅利獲得利益,所以操作的少了,個股的震盪就不會太大。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的個股都如此,如果有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該暴漲還暴漲該暴跌還暴跌,不過國外沒有漲跌幅限制,很多時候是可以一次漲到位,或者跌到位的,例如,國美的總裁黃光裕被捕消息公布後1天內香港上市的國美從幾十跌到十幾,比中國的動盪也大的多。
個人意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包涵。希望對你有幫助,沒有整理,想到哪就寫到哪了,就當給你開闊下思路找點素材了。畢竟都當過學生,知道寫論文的難~~~
Ⅲ 今天看了一下國美電器股價才一塊多,怎麼這么低,原因是什麼啊是不是有什麼重大事件影響了它的價格。
經營差是根本
經濟環境差,加上傳統銷售被電商分流,使得家電銷售並不被看好,轉型電商成為傳統家電賣場的最大看點。而國美在電商上的發展策略在績效上被認為遠落後於老對手蘇寧。
黃光裕被捕入獄
這個不用多說。黃光裕因涉嫌非法資本操作被拘押
國美高層和投資方大戰
這個是2010年的事情,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和董事局主席陳曉為首的管理層、以及投資方貝恩資本之間的奪權大戰自全面爆發,股票價格出現大跌。
……
Ⅳ 為什麼近期國美股價大跌
一則成立合營公司的通告,讓國美電器又一次捲入漩渦。
9月27日,國美電器宣布與全資的北京鵬澤置業有限公司、北京鵬潤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業合營公司,之後國美電器股價開始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高達40%。隨後國美緊急叫停,10月3日,國美電器公布暫停成立合營公司,股價開始趨穩。
隨後,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資1783萬港元從二級市場回購879.2萬股,當天國美電器股價一度大漲7.35%。
該消息既透露出國美電器延伸產業鏈的意圖,也透露出國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資產的意圖。
無奈的急剎車
國美電器合資組建國美商業地產開發公司的消息公布後,次日國美股價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創下逾兩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內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當下,市場普遍質疑國美的決定。
從之後的暫停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國美管理層對股價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會主席張大中對此解釋稱:「計劃提出的緣由,是為了維持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租金開支,以應付中國增長中的消費市場對優質零售空間不斷上升的需求。」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判定此舉是否明智關鍵是看該項目未來的成長空間,從長遠來看,國美系組建商業地產開發公司具有前瞻性,一來可以結合商貿業務和地產業務,形成產業鏈互動,二來也能夠掌握商業物業資源,獲得增值回報,與此同時還能夠增大企業在商圈中的話語權。 」
出於這一目的,國美原本計劃通過成立物業合營企業,與北京鵬潤、北京國美優勢互補,解決集團對商業地產開發經驗不足的問題,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創造並獲取更多優質門店資源。
管理層表示,經進一步考慮目前市場狀況,以及有關物業合營企業的多項因素,目前公司已決定暫停該計劃。國美稱未來將綜合多種因素重新評估該計劃,對於如何在二三線城市獲得有優勢門店、倉儲資源,將繼續研究一個令各方滿意的方案。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認為:「暫停成立合資公司確實不代表國美系會徹底放棄地產業務,特別是商業地產業務,這是由未來商貿圈發展趨勢決定的,國美並非不務正業,相反,通過有效整合商貿業務和地產業務將發揮國美系整體優勢。」
國美進退兩難
國美宣布該計劃後,市場似乎並不看好。在記者采訪中,大多數人認為,國美系現在的思路是對的,但投資者卻不買賬。
有人投資者擔心,國美旗下三家公司合營開張商業地產項目會帶來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瑞銀分析師也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在中國發展房地產業面臨著很多風險。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時間內,國美電器市值蒸發近四成,足以說明問題。
在內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當下,市場普遍質疑國美系的決定。瑞信更以企業管治憂慮不斷上升為由,下調國美電器2011年~2013年盈利預測的10%~15%,評級降至「中性」,目標價大幅削減42%至2.5港元/股。
市場人士認為,黃氏家族開始整合梳理旗下資產的舉動 注重核心業務家電零售,地產業為家電業服務。
國美電器董事長張大中表示:是為了維持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租金開支,以應付中國增長中的消費市場對優質零售空間不斷上升的需求。
「從國美電器為合營公司第一大股東就可以看出,合營公司是在為國美電器量身定做」。國美電器企業發展與投資者關系部副經理盧江接受采訪時候表示。
「實際上就是產業鏈的延伸。」對此,國美有關人士如此評價。
原因無他,家電賣場的競爭已走向提供消費體驗和完善周邊配套的競爭。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在接受采訪時候也認為:「國美投資地產屬於非主營業務,而投資者更希望其主營業務出彩,擔心地產業務會削弱其主營業務競爭力,加上當前房產調控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低迷,而投資地產業務需要大量資金,且回收周期長,這不免使投資者出現擔憂情緒。國美雖然堅信其投資戰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慮投資者的擔憂和由此帶來的市場悲觀預期,這使國美陷入兩難境地。」
對於市場反應,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夥人袁偉認為,除去投資者害怕關聯交易的因素,就商業地產而言,由於商業地產投資大,回收周期長,投資商業地產必然會佔用國美電器的現金流,反而會影響短期國美電器在二三線城市擴張的速度,影響短期業績。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美電器宣布暫停成立物業公司的方案後,公司第三大股東摩根大通再次選擇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從5.12%上升到5.49%。
由於摩根大通增持和國美電器回購,雖然投資機構瑞銀將國美電器的目標股價從4.3港元下調到3.6港元,但是依然維持了其買入的評級。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最後表示:「摩根大通選擇增持表明其看好國美未來的發展,即使在國美股價下調時,不少投資機構仍給與國美買入評級,可見其成長性較好的情況未因成立合資公司的事件而改變。」
但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接受記者采訪時候指出:「為了獲得優質的店址,之前蘇寧電器(拓展選址信息)和百思買在上海等一二線城市都有自購物業,而蘇寧也在全國多個城市建設商業地產項目,這些投資都是相對獨立的,而且在地產調整中蘇寧也放緩了物業投資的計劃。」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處理,並無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舉似乎並非明智之舉。
Ⅳ 00493國美股票最高價格是什麼時候
2000年2月18日,盤中成交價134港幣
Ⅵ 國美電器近五年股價的走勢和原因的分析
等比K線能夠充分體現莊家的獲利比率。例如10元漲到11元,說明股價漲了1元,而由100元漲到101元股價也是漲了1元。用普通K線來看都兩者漲幅一樣,但是我們可以想想,10元漲1元與100元漲1元能一樣嗎?不一樣。前者漲幅為10%,後者漲幅僅有1%,這種比例關系只有從等比K線中才能夠得到准確的體現。軟體免費試用中,請登錄樂股網
Ⅶ 中國股票為什麼都是暴漲暴跌呢
我國股市暴漲暴跌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一定是大量資金運作所造成的,而資金不會無意義無理由的去這樣操作一隻股票,也就是莊家一定是有信息優勢,技術優勢的,他們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業績,還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們提前進入,消息一公開,他們便可以通過資金的運作致使某個股票暴漲暴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情況。中國股市受政策,政府幹預較海外市場比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許多人對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稅的調整(這甚至是牛熊的分界線)。如果大部分人對後市看空,資金大量流出股市,暴跌就不可避免了,反之亦然。所以造成漲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另外中國市場不是不適合做長期投資,只是短線相對於長線獲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場已經成熟,股價基本能夠反映出其價值。當價值和價格相等或者接近時,就很難獲利了,所以巴菲特這種價值投資者,都是發覺潛力公司,早期投資,在公司壯大後,即可獲得巨大利潤。但是這需要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眼光。再看中國股市一個股票,特別是小盤股,控盤所需要的資金不是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游資借消息或者題材爆炒然後獲利了結的情況,如前幾個月的物聯網,短期暴漲,就是幾個個人或是私募基金聯手借題材爆炒的情況。
海外市場如美國,英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首先他們的制度完善,投機者無利可圖,或者利潤太少,所以這些導致股市動盪的資金都去了新興市場。再次,海外投資者很多不是靠高賣高賣掙差價,有些擁有大資金的人會投資一些業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公司靠分紅利獲得利益,所以操作的少了,個股的震盪就不會太大。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的個股都如此,如果有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該暴漲還暴漲該暴跌還暴跌,不過國外沒有漲跌幅限制,很多時候是可以一次漲到位,或者跌到位的,例如,國美的總裁黃光裕被捕消息公布後1天內香港上市的國美從幾十跌到十幾,比中國的動盪也大的多。
Ⅷ 國美股權之爭 始末
國美控權之爭的始末
2006年7月
國美收購陳曉的「永樂」,家電業「老大」和「老三」的結合,讓陳曉和黃光裕走到一起,陳曉擔任「新國美」總裁。黃光裕曾公開說,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總裁人選。
2008年底~2009年初
黃光裕因經濟犯罪被調查,陳曉被推至前台,才開始有了實權。但由於黃光裕案的不明朗,陳曉本人及國美管理團隊,依然保持著對黃光裕的敬畏。
不過,黃光裕被羈押之後,多次給國美管理層發出指令,通過強調其個人在國美的地位,要求國美採取有利其個人和減輕其罪責判罰的措施。但方案沒有被採納。
2009年6月
陳曉成功引入貝恩資本,救了國美卻傷了黃光裕。一位知情人士說,即便當時二人有矛盾,也沒公開化,引入貝恩,是黃、陳二人決裂的直接誘因。
2009年7月
包括陳曉在內,105位國美管理層獲得總計3.83億股的股票期權。黃光裕得知後對董事會很不滿,並要求取消激勵機制,但沒有被採納。
2010年5月
在國美股東大會上,黃光裕連續五項否決票,否決委任貝恩投資董事總經理竺稼等三人為非執行董事的議案,但遭到董事會否決。矛盾至此公開化。
2010年8月4日,黃光裕一封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罷免陳曉等職位的函件,正式拉開國美控制權之爭的大幕。
2010年8月
黃光裕獨資擁有的 Shinning Crown向國美電器發函要求召開股東大會並撤銷陳曉、孫一丁的職務。時隔一日,國美董事局就駁回了黃光裕這一要求,並且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控告黃光裕在2008年一月二月前後的違規行為。事情發展至此,「黃陳」兩人已正式決裂,再無挽回餘地可言。
2010年9月28日
國美特別股東大會在香港銅鑼灣富豪香港酒店舉行。
國美大股東黃光裕方罷免陳曉董事會主席動議未獲通過,黃光裕胞妹黃燕虹及私人律師鄒曉春未能當選執行董事,陳曉將繼續掌舵國美。
Ⅸ 為何國美的股價暴跌
我國股市暴漲暴跌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一定是大量資金運作所造成的,而資金不會無意義無理由的去這樣操作一隻股票,也就是莊家一定是有信息優勢,技術優勢的,他們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業績,還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們提前進入,消息一公開,他們便可以通過資金的運作致使某個股票暴漲暴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情況。中國股市受政策,政府幹預較海外市場比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許多人對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稅的調整(這甚至是牛熊的分界線)。如果大部分人對後市看空,資金大量流出股市,暴跌就不可避免了,反之亦然。所以造成漲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另外中國市場不是不適合做長期投資,只是短線相對於長線獲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場已經成熟,股價基本能夠反映出其價值。當價值和價格相等或者接近時,就很難獲利了,所以巴菲特這種價值投資者,都是發覺潛力公司,早期投資,在公司壯大後,即可獲得巨大利潤。但是這需要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眼光。再看中國股市一個股票,特別是小盤股,控盤所需要的資金不是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游資借消息或者題材爆炒然後獲利了結的情況,如前幾個月的物聯網,短期暴漲,就是幾個個人或是私募基金聯手借題材爆炒的情況。
海外市場如美國,英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首先他們的制度完善,投機者無利可圖,或者利潤太少,所以這些導致股市動盪的資金都去了新興市場。再次,海外投資者很多不是靠高賣高賣掙差價,有些擁有大資金的人會投資一些業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公司靠分紅利獲得利益,所以操作的少了,個股的震盪就不會太大。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的個股都如此,如果有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該暴漲還暴漲該暴跌還暴跌,不過國外沒有漲跌幅限制,很多時候是可以一次漲到位,或者跌到位的,例如,國美的總裁黃光裕被捕消息公布後1天內香港上市的國美從幾十跌到十幾,比中國的動盪也大的多。
個人意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包涵。希望對你有幫助,沒有整理,想到哪就寫到哪了,就當給你開闊下思路找點素材了。畢竟都當過學生,知道寫論文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