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蝗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其實可能在我們國家一些平原地區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地區並沒有見識到蝗災,而蝗災的影響真的是非常的大。如果說發生了蝗災的話,那麼當地的一些糧食都不能夠得到很好的生長。而且對於糧食的破壞也是非常的大的,在雲南省經常會出現蝗災這樣的現象。
而且一旦事發生了蝗災的話,那麼這些蝗蟲的所到之處就沒有一些完整的糧食了。蝗蟲其實主要是有螞蚱,還有一些草蜢,蚱蜢,飛蝗黃和土蝗。這些蝗蟲它們的生命里都是非常的頑強的。其實我們在小時候都可以碰見這些東西,而且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發生了一次特別嚴重的事情。在馬路上面走著的時候都會發現這些蝗蟲,而且有的蝗蟲直接就跳在了一些人的身上。
其實有很多的人他們也都非常的喜歡吃蝗蟲,因為蝗蟲的肉質是非常的鮮美,而且蝗蟲也是去經常的吃糧食沒有特別大的危害。在非洲地區也是經常的遭遇到了蝗蟲的侵害,所以說大多數的非洲地區他們的糧食是非常的短缺的,而且有一次最嚴重的蝗蟲災害是有12.5萬億蝗蟲,一起出動,當時天空也是被這些蝗蟲所覆蓋了。像一些農民,他們非常的害怕蝗蟲,也希望自己在種植莊稼的時候。蝗蟲不要出現,現在由於科技十分的發達,所以說我們抵抗蝗蟲也是非常的方便的。
B.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蝗災
先秦古籍如《詩經》等多稱蝗為螽(螽是蝗類的總名,還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蟲(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幼蟲稱若蟲)。戰國後多稱蝗。蝗和蝝都為害莊稼。古籍上最早記載蝗災的是《春秋》記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稅畝,冬,蝝生。"最早記載蝗蟲的是《呂氏春秋·孟夏紀第四》:"行春令……則蟲蝗為敗。"及同書《審時篇》:"……得時之麻……如此者,不蝗。"《禮記·月令》也有"蟲蝗為災"的記載,不俱引。約在宋以後,蝝改稱"蝻",合稱蝗蝻,沿用至今。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除蝗疏》統計了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災的次數,指出春秋294年中共發生蝝災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農歷)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發生次數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數字分布,非常合乎統計學上的常態分布規律。表明蝗蟲是在4至9月(農歷)間最猖獗,徐光啟說:"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也,故為害最廣。"
徐光啟的這個統計與1920年江蘇省及浙江省昆蟲局研究全國各地蝗蟲的發生季節非常吻合,就飛蝗而言,各地以5~8月(陽歷)為蝗患最緊要時期。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為最盛。6、7兩月是夏秋蝗災並發的時期。
筆者對周堯《中國昆蟲學史》附錄歷代蝗蟲災害登記表的重新統計結果,從公元前707年(魯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發生蝗災508次(該書印刷有誤,統計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對於蝗蟲的發生與環境氣候條件的關系有很科學的見解:聞之老農言,蝗初生如粟米,數日旋大如蠅。能跳躍群行,是名為蝻。又數日,即群飛,是名為蝗。所止之處,喙不停嚙……又數日,孕子於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復為蝻,蝻復為蝗,如是傳生,禍之所以廣也……蝗之所生,必於大澤之涯……必也驟涸之處……故涸澤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圖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後,紙張及印刷條件改善,蝗災的記載便較詳細,下面略舉數例,以見一斑:
"(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有蝗起東北,趨至西南,蔽空如雲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飢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時飢民嘯聚山林。太平縣蝗蟲飛,飛蔽天,禾穗樹葉食之殆盡,民悉轉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嘯山林。三月,平陽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順天蝗。"
"(清)咸豐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樂亭、平鄉蝗,平谷蝻生,春無麥。青縣蝻子生,撫寧、曲陽、元氏、清苑、無極大旱,蝗……武昌飛蝗蔽天。房縣、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長三寸余。秋,黃安、蘄水、黃岡、隨州蝗;應山蝗,落地厚尺許,鍾祥飛蝗蔽天,亘數十里……"
蝗災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魯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發生蝗災508次,按其發生次數的地理分布,為:
黃河流域:436次,佔85.82%;長江流域:69次,佔13.57%;華南西南:3次,佔0.58%。這個分布情況與陳正祥研究的"蝗神廟之分布"基本一致。地理學者陳正祥查閱國內外收藏的中國方誌3000餘種,找出其中記載有蝗神廟地點的,即在地圖上標明,最後製成中國"蝗神廟之分布"的歷史地理圖(蝗神是總稱,包括叭蠟、蟲王、劉猛將軍等)。利用蝗神廟分布繪成的蝗災分布地圖,有一種超過文字記載的優點,因為凡是有蝗神廟的地方,反映當地的蝗災必有反復發作的歷史,故農民不得不立廟祭祀。
陳正祥歸納蝗神廟分布圖的特點有四:(1)蝗災的分布以黃河下游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東、河南三省。(2)華中以南,蝗災漸少,到了東南沿海,幾乎沒有。(3)蝗神廟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對濕度等值線符合。(4)雲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災也較普遍。這圖的不足之處是未能反映蝗災偶然發作的地點,因為蝗災偶發地區,往往沒有建立蝗神廟,便無法在地圖上反映出來。
歷史上的蝗蟲是沒有分類的,郭郛等研究現代中國蝗蟲的生物學分類,指出有三大類,即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郭郛等也將中國蝗災的分布繪製成"中國飛蝗三亞種的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蝗蟲主要都是東亞飛蝗,亞洲飛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內蒙古一帶,西藏飛蝗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一帶。其中東亞飛蝗的分布情況,同陳正祥的"蝗神廟之分布"圖非常一致,並且彌補了"蝗神廟之分布"中因不是多發性地區故沒有蝗神廟的缺點,以及西北內蒙古和西藏地區因缺乏方誌記載故蝗神廟極為稀少的缺點。將兩圖合起來看,可以對中國蝗災的歷史發展和現狀分布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C. 東非蝗災對哪些上市公司有利
東非蝗蟲災害對我國這些上市公司有利:農葯公司,獸葯公司,牧業公司,糧食公司等等。
D. 國外發生蝗蟲災害利好哪些股票
國外太遠了,要去查詢有哪些公司在當地有相關的業務,殺蝗蟲的農葯生產企業,會有利好影響等。自己仔細去找找,祝投資順利
E. 蝗災利好什麼股票
對什麼股票都不影響,有可能利好與農業吧
F. 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那幾次大的蝗災造成了什麼危害
世界上主要的幾次大的蝗災及危害:
以色列:2004年11月21日,數百萬只蝗蟲蜂擁來到以色列紅海之濱城市埃拉特,毀壞了這個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大量莊稼和鮮花。以色列政府動用了飛機噴灑殺蟲劑滅蝗。
俄羅斯:2001年俄羅斯南部的斯塔羅波爾地區,約26.7萬公頃的草場和耕地受到蝗蟲侵襲,同一時期中國的黃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區,以及新疆北部地區同樣有蝗災,部份地區的蝗蟲密度達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萬只。
中國:2001年中國遼寧省首見蝗災,起因是百年首見的旱災。農業部2008年3月份發布的一份中國蝗災預測報告則顯示,在中國,2008年發生蝗災的土地面積有9000多萬畝。
美國:2003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猶他州和愛達荷州皆飽受蝗災侵擾,愛達荷州的災情是二次大戰以來最慘重的一次。
(6)蝗災的股票擴展閱讀:
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飢荒。
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蝗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身體一般綠色或黃褐色,咀嚼式口器,後足大,適於跳躍,不完全變態,其幼蟲稱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為食,種類很多,世界上共約有1萬余種,在我國就有300餘種,如飛蝗、稻蝗、竹蝗、義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農林業的主要害蟲。
科學家認為,在某一自然環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蟲後腿彼此觸碰,可能導致其改變習性,開始成群生活,其成員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進而形成蝗災。如果能發現到底是哪些化學信號刺激了蝗蟲的神經系統促使其行為發生改變,就可能研製出防止蝗蟲群聚的新型農葯。
G. 以前的蝗災是怎麼回事,後來是怎樣控制住的
答:蝗災發生的充分必要條件:
1,水旱交替環境,例如沿河兩岸。
2,雜草叢生的環境
3,不太低的越冬期溫度。
蝗蟲是一種遷飛性極強、食性極雜、爆發危害的害蟲。一旦大面積發生、起飛,遮天蔽日,其薄薄的翅膀高頻率震動著空氣,其聲如狂風呼號和飛機的轟鳴,勢如雷霆萬鈞,落地後,莊稼、雜草甚至連樹皮都被吃光。據史籍記載,我國從周末春秋時代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2600多年中,重大的蝗災就發生過800多次,平均2~3年就有一次地區性的蝗災發生,間隔5~7年就有一次大范圍的蝗災發生,危害嚴重。如1927年山東省發生的大蝗災,造成700萬災民流離失所,四處逃荒;1929年的蝗災,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受災農作物240萬公頃,造成損失達1000萬銀元以上;1944年發生的大蝗災,約330萬公頃莊稼被吃毀等等。因此,蝗災與水、旱災害成為我國歷史上威脅農業生產,影響人民生活最嚴重的三大自然災害。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及蝗區廣大人民群眾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改造蝗區,控制蝗災,到上世紀70年代使蝗災得到了基本上的控制,雖然部分蝗區蝗災仍時有發生,但沒有造成大的危害。 <br><br>
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2001年全國病蟲鼠害發生面積達3538多萬公頃次,與2000年基本持平。受氣溫偏高、少雨乾旱氣候條件的影響,仍以蟲害重於病害,其中尤以蝗蟲發生較嚴重。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統計,2001年我國東亞飛蝗發生面積約191.6萬公頃(未包括海南省發生的面積),比1985~1998年的平均發生量(100萬公頃)高91.7%,屬於特大爆發年,是近30年來罕見的。今年蝗災更為嚴重,發生面積比上年同期擴大了10%,發生重災的地方每平方米的蝗蟲密度達4000~5000隻。 <br><br>
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分布及危害程度受環境條件,特別是氣象條件的制約。1997年以來蝗蟲的連續爆發,特別是2001年和今年的特大爆發,除與農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的變化及治蝗技術、措施相對落後等有關外,氣象條件的變化是重要的影響因子。 <br><br>
對我國農業最具危害性的東亞飛蝗,具有異地遷飛、群集和產卵選擇適宜環境的特性,它主要分布於42°N以南的黃淮海平原一帶地區。這些地區季風氣候明顯,降水時段集中且年際變化大,水旱災害交替頻繁發生,使這里的沿湖、濱海、河泛及內澇地區出現許多大面積的荒灘、荒地,蘆葦、雜草叢生,是飛蝗繁殖猖獗的適宜和發生基地。 <br><br>
降水是影響東亞飛蝗發生的重要因素。1997年以來,黃淮海平原一帶基本上屬於少雨年份。由於少雨乾旱,黃河下游、淮河與海河主要支流多次出現斷流,洪澤湖、微山湖、白洋淀等水位嚴重下降,造成大面積河、湖灘地裸露,增加了蝗蟲的適生地。同時,乾旱也有利於蝗卵的孵化,促使蝗蝻的發育加快,種群量上升。歷史資料統計結果也表明,蝗災與乾旱同年發生的機率最大。 <br><br>
氣溫偏高,也有利於飛蝗的大發生。在全球氣候趨暖的大背景下,近年來黃淮海地區一帶氣溫也明顯偏高。持續的暖冬天氣,對蝗卵的安全越冬十分有利;春季乾暖氣候也利於蝗卵的孵化,蝗蝻發育速度加快。據調查,近幾年蝗卵冬季死亡率一般在13%~15%之間,低於常年幾個百分點,發育時間也有所提前,導致蝗蟲發生世代增加、北移,發生危害期延長。 <br><br>
各地應在農業部的統一部署下,抓緊抓好滅蝗工作,確保飛蝗不起飛,土蝗不擴散。
參考資料:http://www.jxagriec.gov.cn/b_include/dwh_detail.asp?fileclass=A%C5%A9%BE%AD%BE%DB%BD%B9&id=60589
H. 國家歷史上曾發生過哪幾次大的蝗災
1、唐太宗時期有一次,結果唐太宗在探災的時候親自嚼了蝗蟲.
2、明末崇禎時期陝西大旱且蝗災,張獻忠,李自成在這時加入了起義軍
3、清朝的白蓮教起義也是因為蝗災.
4、2001年,俄羅斯南部的斯塔羅波爾地區,約26.7萬公頃的牧場和耕地受到蝗蟲侵襲.
5、2001年,中國遼寧省首見蝗災,起因是百年首見的旱災
6、2003年,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猶他州和愛達荷州皆飽受蝗災侵擾,愛達荷州的災情是二次大戰以來最慘重的一次.
7、2004年,數百萬只蝗蟲蜂擁來到以色列紅海之濱城市埃拉特.等
I. 禍害他國的蝗災,為何如今在中國很少發生
中國古代一直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社會,旱災、澇災和蝗災等影響農業生產的災害就成為古代社會的三大自然災害。別看蝗蟲非常小,但是成群結隊在一起便能遮天蔽日,瞬間就能把莊稼吃光!古代史書上有關蝗災的記載不絕於耳,但是現在為啥很少看到蝗災了?咱們看看蝗災在山東的遭遇就明白了,「吃貨」拯救了世界啊!
不過如今可就不一樣了,大家生活生平提高了,都喜歡吃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很多村民平時想抓蝗蟲吃還很困難的,這倒好蝗災爆發成群結隊的蝗蟲居然送上門來了,這樣的好機會怎麼能錯過呢!當地村民張開大網,不一會就抓了10幾斤蝗蟲!甚至一些人開始開動腦筋,在網上賣蝗蟲,一斤蝗蟲26塊錢,當地村民笑的合不攏嘴,這可比種玉米還賺錢啊!
J. 這次的蝗災,會不會有利於這些糧食股票價格上漲
當然有利於糧食類股票上漲,並且已經漲過一輪了,現在是回調後的第二輪上漲。
例如大北農、農產品、牧原股份、蘇墾農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