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上周五股市會暴跌呢最關鍵的是大部分股票都跌停,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專家回答一下謝謝。
最大原因我認為還是下周的新股申購,其次指數上漲了一些,個股有的漲幅比較大,有回調需要,最後股災陰影沒走干凈,一遇到這種情況就回來了。祝君好運
新浪博客 A股訓練營
⑵ 對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立案調查對股民有何影響
證券行業的股票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你所提到的兩個券商都是中國的大型券商,尤其是中信證券還參與了最近一次的救市,同行業的股票估計近段時間內表現都會很低迷
⑶ 中信證券國信證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和王軍有關系嗎
怎麼和王軍扯上了呢,這是證監會的調查,原因是他們在融資融券業務中存在問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的規定,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看看他們的檢討書就明白了。
⑷ 中信證券的爭議事件
2015年8月25日晚間,新華網報道稱,中信證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次日,有媒體報道稱,徐某即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
8月27日,財新報道中信證券另外被要求協助調查的7人中還包括了兩名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
在7月至8月的股災救市行動中,中信證券拿出大筆自有資金,在眾多券商中表現踴躍,被市場一度稱為「國家救市御用護法」。
分析:本次被要求協助調查的8人中,有3人為中信證券高管,位居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券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徐剛等8人此次被調查,有可能涉內幕交易。 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已被證監會撤銷證券業務許可。
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12月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11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消息稱,中信證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全體履職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針對互換業務虛增萬億,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新京報記者時表示,出現相關問題是因為公司系統升級造成了對外報送個別信息的錯誤,主要涉及互換業務2015年4月-9月新增規模和終止規模的數據錯誤,但存量規模數據是正確的。
上述負責人稱,公司在發現相關問題後,已於2015年11月初進行了數據更正。公司互換業務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
⑸ 新研股份 涉嫌違法 關於哪個方面
仔細看看公告,新研股份本身沒有問題,是參與方涉嫌違法而已!
新疆機械研專究院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15年9月11日接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因參與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的有關方面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申請被暫停審核。目前,尚未接到對公司的立案調查通知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可能存在被終止的風險。公司將積極配合調查,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這參與方是第三方,比如評估機構,審計部門之類的,他們及配偶如果在公告重組前幾天突擊買進股票,照樣構成違法。以前沒有查到,重組審核正常通過,說明新研股份和明日宇航甚至中信證券都不應該有問題。大家盡管放心,這種情況整改一下就可,不會影響大局。就是大盤不行,咱們想出來避難一下也沒機會了,所以盡管隨他吧!
⑹ 證監會決定對中信證券立案調查 最後會怎麼處理
一般來說,內幕交易的處理結果應該是,涉案人員罰款,市場禁入,公司罰款,降級。
⑺ 中信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對中信銀行有影響嗎
有一些影響的,不過,影響不大。
實際上,3個月前也曾有過券商被調查的情況,但業內人士認為中信證券被調查的原因或許與此前被調查的券商不同。今年8月25日晚間,海通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以及方正證券4家券商陸續發布公告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上述4家券商被立案調查均因「涉嫌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身份等違法違規行為」。很明顯,這與中信證券昨日被調查的原因在表述上有很大的不同。
⑻ 中信證券立案調查對資金賬戶有影響嗎
對中信證券立案調查,是調查信用賬戶程序上不合規的問題,對普通投資者的資金賬戶沒有任何影響,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⑼ 汪建中的調查審理
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昨日(2008年11月21日)通報了三起違法違規案件,其中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汪建中,由於「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被沒收非法所得1.25億元,並罰款1.25億元,對其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撤銷北京首放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證監會於2008年5月對汪建中、北京首放涉嫌操縱市場行為立案調查。調查發現,北京首放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際,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並非法獲利。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間,他通過上述手法交易操作了55次,買賣38隻股票或權證,累計獲利超過1.25億元。
經過調查和審理,證監會認定汪建中、北京首放的上述交易操作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77條關於禁止操縱證券市場的規定。證監會已於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收汪建中非法所得125757599.50元,並處以罰款125757599.50元。同時,按照《證券法》第226條的規定,撤銷北京首放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鑒於汪建中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決定對汪建中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汪建中1968年11月出生,為北京首放的大股東、執行董事、經理。汪建中利用本人及汪公燦、汪小麗、段月雲、汪偉、何玉文、吳代祥、汪建祥、汪謙益等九人的身份證開立資金賬戶17個、銀行賬戶十個,並下掛以上述個人名義開立的股票賬戶進行股票、權證交易。上述賬戶由汪建中管理、使用和處置,汪建中為上述賬戶的實際控制人。
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間,北京首放向社會公眾發布咨詢報告,方式包括在首放證券網上發布名為「掘金報告」的咨詢報告,並提供給東方財富網、新浪網、搜狐網、全景網、《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發布或刊載。
在北京首放的咨詢報告發布前,汪建中利用其實際控制的賬戶買入咨詢報告推薦的證券,並在咨詢報告向社會公眾發布後賣出該種證券,實施了操縱證券市場的違法行為。
汪建中以上述方式買賣的證券包括「工商銀行」「交大博通」「中國聯通」「四川長虹」「*ST夏新」「深康佳A」「上海貝嶺」「士蘭微」「新疆天業」「重慶鋼鐵」「馬鋼CWB1」「武鋼CWB1」「長江電力」「馬鋼股份」「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五糧液」「中國鋁業」「包頭鋁業」「金證股份」「北大荒」「中信銀行」「紅豆股份」「好當家」「中信證券」「中國石化」「華泰股份」「深發SFC2」「萬科A」「伊利CWB1」「申能股份」「皖通高速」「梅雁水電」「民生銀行」「三佳科技」「中海集運」「上港CWB1」和「吉林化纖」等38隻股票和權證。
以上買賣證券行為中,買入證券金額累計52.60億元,賣出金額累計53.86億元。根據統計,上述賬戶買賣證券行為合計55次,其中45次合計獲利1.50億元;十次合計虧損0.25億元,累計凈獲利1.25億元。
經證監會調查,在北京首放發布咨詢報告對相關證券做出推薦或者投資建議時,汪建中參與了決策過程並擁有最終的決定權。證監會認為,汪建中和北京首放利用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地位和優勢,違背誠信和執業操守,嚴重損害公眾投資者的信任和信心,擾亂證券市場秩序。
證監會還曾表示,汪建中在公開推薦前買入證券,在公開推薦後賣出該種證券,通過或意圖通過市場波動獲取不當利益,其行為本身是違法行為,通過此種違法交易行為獲取的所有利益,應當被認定為違法所得。
對此,汪建中的代理律師表示,依照法律法規,此類行為定性為操縱市場還有爭議。法律實務中也沒有將投資咨詢公司的此類行為認定為操縱市場行為並予以處罰的先例。
從歷史情況看,股市「黑嘴」受懲並非孤例,但涉嫌操縱市場移交司法,汪建中卻為第一人。在2002年,東方趨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未能通過證監會的年檢,其董事長、名噪一時的股評人士趙笑雲最後出走英國,至今未歸。
曾被稱為中國證監會最大一筆個人罰單經西城法院法官近兩周的工作,順利執結。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建中因被認定操縱市場,被沒收違法所得1.25億余元,並處罰款1.25億余元。總額超過2.5億錢款已上繳國庫。
⑽ 謝風華的犯罪經歷
涉內幕交易案
謝風華2000年前在廈門證券幹了4年,2000年8月來到國信證券,從項目經理做起。最高做到投行事業部副總裁兼業務部總經理。一共在國信證券呆了9年,2009年初提出辭職不幹了,「被中信證券挖走的」。
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上的信息顯示,謝風華是2004年4月19日在國信證券取得保薦代表人資格證書的,跳到中信證券後,在2009年8月14日重新取得該證。
謝從國信證券跳槽到中信證券任投行部執行總經理,在上海工作。謝風華在投資銀行圈可以說小有名氣,這也是中信證券引進他的重要原因。據了解,謝風華這次跳槽的另一個原因是,2009年是創業板與中小板大量發行之時,國信證券這類項目也會被排在前列,他抱怨自己錯失大好的業務發展機會。
謝風華十分聰明,做事目的性很強,善於整合各方資源,包括與監管層溝通。
謝風華在國信證券一路升至投行部副總裁一職。2007年,謝風華帶領十二三個人的隊伍做了6個項目,這相當於一個中等券商投行的業績,其業務能力可見一斑。
謝風華於2009年2月來中信證券,做為投行保薦代表人、項目執行人的謝風華獲得其操作項目的內幕信息易如反掌。但在投資銀行業內,內幕交易行為,謝風華並不是個案。
謝風華只是PE腐敗利益鏈條浮出水面的那一個,接近證監會的一位人士向本報直言,「現在投資銀行領域的問題確實不是個案,已經擴散到面的地步了。其實證監會也一直很重視投行領域的問題。投行在給上市公司做融資和重組之前,把消息漏給機構甚至已經成為項目推廣的慣例,實際就是內幕交易、操縱股價。」
夫妻雙雙涉案
安雪梅,1976年出生,江蘇無錫人士。消息顯示,安雪梅1997-2010年就職於華泰證券,一直從事投資銀行業務,任該公司投行部執行董事,也是首批保薦代表人之一。亦是前中信證券投行部執行總經理謝風華的妻子。
謝風華除自己參與內幕交易外,甚至還人為操縱ST興業的重組進程。為了讓自己策劃的重組方案最終能夠順利通過股東大會的表決,謝風華甚至提前將內幕消息透露給機構和個人,讓這些具有實力的機構和個人提前潛入,成為ST興業的大股東。尚不清楚安雪梅因何種具體原因涉案,但據一位與其熟識的投行人士透露,由於安雪梅也是保薦代表人,又與謝風華關系特殊,保薦代理人之間常會互相推薦項目,安雪梅在謝風華一案中恐難脫干係。
2010年8月6日,寧波證監局在媒體刊發公告,稱該局已對安雪梅等人涉嫌違反證券法規的行為立案調查。寧波證監局的公告稱,安雪梅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規,監管部門多次與安雪梅聯系未果,希望她主動與監管部門聯系,配合調查。此前有消息稱,謝風華與其妻子已經雙雙借道香港逃至紐西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