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進軍保險,證券,公募三大行業
(一)保險
1.九鼎集團
2015年6月,九鼎集團宣布將保險業務定位於長期戰略性業務板塊進行拓展,擬作為主要發起人籌建設立一家人壽保險公司,並為此成立專門的籌備工作組。同時聘任前太保集團董秘方林為公司副總經理、籌備工作組負責人。
2015年12月,經過披露,元立方研究員發現,這家擬籌建的壽險公司其實就是九信人壽,由九鼎集團與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化岩土(行情12.26 +0.74%,診股)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其中,九鼎集團出資2億元,擬持股比例20%,與青海國投並列第一大股東。
目前該公司尚未獲得中國保監會的籌建許可,但考慮到九信人壽的股東之一為青海國資委,且為青海第一家保險公司,業界人士普遍認為該公司獲批保險牌照的可能性較大。
2015年8月13日,國務院出台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為保險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政策環境。九鼎集團抓住了這一政策紅利,積極拓展保險領域業務。
在投資保險公司的同時,九鼎集團也同時發力保險中介,2015年8月14日,宣告以5000萬元收購中捷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得保險經紀牌照。
在同一天,九鼎還宣布,全資子公司、PE業務主體昆吾九鼎將出借自有資金不超過2000萬元,參與發起設立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總社。近期,該公司已經正式獲批開業。
在2015年8月的最後一天,九鼎集團緊接著又公布了一項重大的收購計劃:擬以現金支付的形式收購歐洲富通集團旗下的香港全資子公司富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全部8.44億股普通股份,交易價格為106.88億港元以及相應利息。
此次收購曾引來多個賣家競購,包括李澤楷旗下的富衛保險,及內地巨企復星國際等,但最終九鼎集團勝出。2016年12月2日,九鼎集團宣布已經完成了相關款項的支付。
收購的標的公司富通保險(亞洲)是香港領先的壽險公司,是香港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在香港本土市場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多元化的業務網路。主要經營壽險業務,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涵蓋了保險顧問、信託、財富管理等多個方面。
收購完成後,富通保險(亞洲)將成為九鼎投資(行情35.01 +0.40%,診股)正在構建的保險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雙方將優勢互補,有機結合提高富通保險(亞洲)可持續的長期價值創造能力,並利用九鼎投資的資本實力保持充足的償付能力。
兩個月時間,就宣布斥資近百億布局保險業,九鼎集團對於保險業的熱情可見一斑。九鼎對於保險的定位非常明確,那就是融資。拿下保險公司牌照後,可以用從保險客戶手裡得來的資金做投資,部分險種也要求保險公司利用資金做投資(如投連險),這就給了公司一些資本運作的空間,可能這也是九鼎不惜耗費大量金錢與精力也要拿下富通香港保險的原因,不過從保險公司客戶手裡得來的比從銀行存款客戶手裡得來的資金成本要高,而九鼎的九信銀行遲遲未見落地,或面臨監管壓力。公募基金和證券公司客戶手裡的資金基本沒有自行運作的空間,因為現在部分公募基金給予客戶隨時贖回的權利,而證券公司客戶資金是存管在銀行的。
2.復星集團
雖然鬧得沸沸揚揚的民營銀行未能落實,但不得不說復星近年來離金融全牌照的距離越來越近。
元立方研究員發現,目前,復星超過三分之一的總資產來自保險業務,保險平台最大的優勢即在於,能源源不斷提供充沛的現金量。保險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價值來源,同時又是優質的投資資金來源。
2007年開始,復星正式試水保險業。復星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入股永安保險,而後通過增資擴股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增加到19.93%。2011年,復星又與美國金融巨擘保德信共同發起設立復星保德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
2012年,復星提出以保險為核心的戰略。復星力圖把集團打造成以保險為核心以及將發展保險業視為其投資能力對接長期優質資本的絕佳途徑的金融投資集團。
2012年12月,復星與世界銀行集團旗下公司在香港合資成立鼎睿再保險公司,佔比85%。
隨之而來,復星開始布局海外保險業務。2014年1月,復星又以10億歐元成功贏得葡萄牙最大保險集團80%股權,並於5月15日完成收購。隨著收購完成交割,復星的保險資產又大幅提升。
2014年12月31日,復星國際(復星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宣布以4.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保險公司MIG。
MIG為一家於1985年在密歇根州成立的控股公司,它是一家專注細分市場的專業財險及保險管理服務公司。
2016年4月7日,復星旗下全資附屬公司Ironshore Inc.宣布收購Lexon Surety Group,LLC
及其關聯公司剩餘80%的股權,交割後Lexon將成為Ironshore全資子公司。
此次Ironshore全資收購Lexon也是復星保險版圖擴張的體現,是繼復星旗下鼎睿再保險收購加勒比財產保險NAGICO HoldinGS
Limited後,又一起加強產品協同型的收購。繼2013年的初始投資後,Ironshore於2014年持有Lexon
20%股權,Ironshore還通過附屬公司為Lexon的美國商業與合同擔保風險的新業務和續保業務,提供成數再保險支持以及代出單服務。
總部設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Lexon是一家私有保險控股公司,也是美國第12大專業從事保證保險的承保商。Lexon的全國代理人與經紀人網路覆蓋美國49個州、華盛頓特區以及位於海外的美國資產。Lexon每年有1.35億美元的保費收入。
元立方研究員從「復星系」目前擁有保險公司的情況看來:既有根正苗紅的嫡系子公司,也有控股公司,還有參股公司;既有大陸境內保險公司,也有香港保險公司,還有海外保險公司;既有財險、壽險、特種險,還有再保險,基本上實現了保險全產業布局。
(二)證券
1.九鼎集團
2014年10月,九鼎投資宣布,公司已與天源證券有限公司各股東簽署協議,九鼎出資36,371.7萬元對天源證券進行增資,增資後九鼎將持有天源證券51%股權。而本次增資過後,天源證券股權結構則變為:九鼎投資控股51%、廣州證券持股39.43%、遼陽市財政投資管理中心持股5.86%、撫順市融達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38%、唐山金海資產開發投資公司持股1.33%。此後,天源證券更名為九州證券,九鼎投資通過這次運作拿下了券商牌照。九州證券成為國內首家PE系券商。
目前,九州證券擬通過創新方式開展互聯網證券經營業務,元立方研究員了解得知,其計劃在3年內登陸新三板或A股資本市場,並力爭在3-5年內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證券公司。
根據證監會2016年1月最新數據顯示九州證券總注冊資本為87,934.15萬元,關於其股權結構,除同創九鼎控股85.76%外,九州證券還引入了中國石化(行情6.05 +1.85%,診股)14億元的投資,占股比10.98%。
九州證券屬於全牌照的綜合類證券公司,近期拓展至香港市場。九州證券目前已經獲得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新三板做市、代銷金融產品等證券業務全牌照,有全資期貨子公司九州期貨、全資直投子公司青海九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九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此外還持有九泰基金24%的股份。
九州證券的證券業務經營與九鼎集團現有資產管理業務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支持。
2.復星集團
早在2010年,復星集團旗下的興業投資就收購了德邦證券33%的股權。截止2017年一季度,德邦證券第一大股東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高達94.25%。2017年5月9日,德邦證券已啟動IPO的准備工作,並已於4月底完成輔導協議的簽署,其保薦機構則確定為海通證券(行情14.71 -0.27%,診股)。在證監局驗收完成後,德邦證券或最早有望於明年年中前正式提交IPO申請。
德邦證券的上市對於復星系而言並非臨時起意,而是已經考慮了較長一段時間。特別是風控指標新規出現後,券商對資本金的需求程度更大了,為了推動復星集團旗下證券資產的上市優化資產結構,擴大經營規模,這應該是復星之前研究和考慮了很久的事情。
繼控股德邦證券之後,復星加快步伐向證券行業進軍。2014年7月,復星完成對中國香港的恆利證券的收購,恆利證券改名復星恆利,復星集團擁有復星恆利100%的股權。復星希望未來以此為支點來對接「滬港通」,同時在香港開展差異化的資產管理業務。
恆利證券早在1995年成立,主要從事證券交易,亦可以就證券及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甚至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目前,元立方研究員了解,復星恆利已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1號牌照(證券交易),4號牌照(就證券提供意見),6號牌照(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及9號牌照(提供資產管理)。近期還會申請期貨交易資格。恆利正在朝著全牌照的金融服務機構邁進。
(三)公募基金
1.九鼎集團
2014年4月,九鼎集團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自此,國內第一家PE系公募基金——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登場。當時,此事在業內被視作是拉開了大資管時代私募「反攻」公募的序幕。
此次對外投資是九鼎打造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九鼎進軍公募基金管理領域,並獲准開展公募基金募集、銷售、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資產管理等業務的目的。
在產品上,九鼎側重於開展公募基金業務;同時在團隊激勵上,九泰基金將建立股權激勵在內的符合行業特點的激勵體系;在九泰基金的獨立性方面,九鼎投資與九泰基金在辦公場地、信息系統、投研體系等方面完全隔離,建立了有效的內控制度安排,在架構設計上非常強調獨立性。九鼎投資一直致力於打造綜合性資產管理平台,開辟新的資產管理業務領域。
元立方研究員認為,股權投資基金和證券投資基金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通過管理人的投資能力為客戶創造價值,即通過挖掘公司的內在價值,使投資者可以分享企業成長收益,獲得財產性收入。PE機構進入公募基金業務領域,有利於更好地發揮現有的資源與能力。PE機構重視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允許此類機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公募市場競爭主體的增多對整個行業是一件好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具備相當客戶基礎、管理規模和良好管理業績的PE機構會進軍該行業。
2.復星集團
2012年2月,由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復星全資旗下公司)發起的德邦創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獲批成立,這是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專門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以及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的專業化資產管理公司。
德邦創新資本通過向特定客戶發行投融資特定資產管理計劃,投向貨幣市場、實體經濟、基礎設施、住宅及商業辦公樓等房地產物業、資產支持證券、未上市公司股權、定向增發、股票、債券、期貨等,為特定客戶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復星此次首次觸及公募基金業,也是復星集團布局金融業的一步重要舉措。
相比一些大型基金公司,次新基金公司在專戶新業務方面可能更容易起步。德邦基金瞄準專戶新業務突破口的背後,實際上是看中了復星集團在實業及投資方面的優勢資源。面對大型基金公司營銷壓力,次新基金公司可以尋求突破的方向不多,而去年新政不斷的專戶業務,有助於基金公司向現代財富管理機構轉型,或可成為其重要突圍途徑。
B. 廣州越秀集團有限公司的業務領域
越秀集團成立27年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了國際化的視野和定位,並逐步形成了以地產、交通基建、金融證券為核心產業的「3+X」現代產業體系。 越秀地產——1992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指數股,2009-2011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香港「傑出內房股」,2011年榮獲「中國傑出房地產商」 、香港「傑出上市企業大獎」 、「社會責任和投資者關系金獎」以及「最具潛力中國企業獎」等殊榮。
越秀交通基建——1997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成分股,2010年榮獲「香港傑出企業」獎項,2010-2011年連續兩年獲得香港「傑出上市企業大獎」殊榮。
越秀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2005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全球首隻投資中國內地物業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2008-2011年連續四年被評為「香港傑出企業」,2011年獲得香港「傑出上市企業大獎」殊榮。
創興銀行——2014年初被越秀集團所收購。在加入越秀集團後,2014年上半年股東應占權益同比增長四成。 房地產業越秀地產是集規劃設計、開發建設、監理咨詢、中介服務、物業管理等產業鏈環節齊全的綜合性房地產發展商,歷年來開發了50餘個住宅項目和以全球十大超高層建築之一——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為代表的20多個商業地產項目。
越秀地產總資產逾500億元人民幣,其中優質商業地產資產規模達130億元,排名行業第二。累計銷售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並擁有超過1,1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面積,年合同銷售金額超過100億港元,戰略布局已由廣州大本營拓展到9個城市,形成了以珠三角為核心,以長三角、環渤海、中部地區為重點的全國性布局。
交通建基越秀交通基建主要投資和經營管理收費高速公路、港口和橋梁,經過14年的發展,已逐步發展成為立足珠三角地區,投資經營項目遍及華南、華北、西北、西南的國內知名公路投資與經營公司。
越秀交通基建擁有8個控股高速公路和港口項目,分別為廣州北二環高速、陝西西臨高速、廣西蒼郁高速、天津津保高速、湖北漢孝高速、湖南長株高速、河南尉許高速、廣西梧州港碼頭,分布於全國7個省份,控股高速公路里程約為250公里,權益里程達352公里,應占公路里程為560公里。
金融證券越秀金融板塊布局已涵蓋證券、基金、期貨、融資租賃、信託、股權投資、融資擔保和小額貸款等,初步形成了穗港兩地金融業務平台,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其中,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金融板塊的重要一部分,自2009年成功引進職業經理人以來,加快了業務轉型和發展的步伐,各項業務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經紀業務轄區內排名第二;投行業務增發再融資項目主承銷家數排名第20位,主承銷金額排名第26位;金鷹基金規模增長率排名行業第四位,基金業績排名行業前30%;現已獲得發展直投、融資融券、股指期貨、新三板、資產管理業務資格。在「2011中國區優秀投行評選」和21世紀「中國券商獎」兩項大獎評選中,廣州證券各摘得「最佳IPO項目」大獎和「2010年度中國最具成長性證券公司」兩項殊榮。
造紙產業廣州造紙集團主要生產新聞紙,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商,有著70多年的歷史,曾連續3年進入世界造紙150強。
建材產業 廣州建材企業集團於2010年整體劃入越秀集團,是廣州地區建材工業生產經營的綜合性經濟實體,擁有水泥、牆體材料、建築五金、復合材料、特種工程材料五大類共20多類系列建材產品以及豐富的土地和物業資源。
其它產業
C. 廣州證券的業務范圍
廣州證券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廣州期貨有限公司和直投子公司廣州證券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股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廣州廣證恆生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其中廣證恆生為CEPA框架協議下國內首家合資證券投資咨詢公司。
D. 劉東的個人觀點
中小券商具有廣闊的生存空間
劉東一直堅定地認為,中小券商具有廣闊的生存空間。中國的投資者及融資者眾多並且千差萬別,需求各種各樣,因此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不僅需要大券商,也需要中小券商,中小券商是有生存空間和存在必要的。但是,中小券商由於存在底子薄、規模小、盈利弱、網點少、區域性強等不利因素,相比大券商,它們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如果不轉型創新,那隻有死路一條。
做大做強離不開股東的支持
劉東表示,要做大做強中小券商,股東更需要給予戰略重視和資本支持,而不是任由它在市場中被邊緣化,要去培育公司,而不是把它完全作為一個財務性的投資。「資產管理、融資融券、直接投資等創新業務的開展都需要充足的凈資本支撐。」劉東認為,在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模式下,證券公司可從事的業務范圍和規模與其凈資本密切相關。相比大券商,中小券商凈資本較少,在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與發展潛力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約。這就要求股東首先從資本層面進行支持。
中小券商更需要清晰的發展戰略
「中小券商相對大券商而言,更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發展戰略。」劉東表示,與大券商相比,中小券商在規模、品牌、客戶資源、人才、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劣勢,如何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成為中小券商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廣州證券的發展戰略為「立足廣東、走向全國、橫跨穗港、放眼全球」;戰略定位為「綜合發展、特色經營、區域領先」;核心價值觀為「精誠、篤行、共濟、日新」。同時,在廣州證券的戰略規劃中亦明確了公司的願景和使命、核心理念、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業務轉型策略及三年滾動規劃的實施要點。
人才是券商最重要的核心資源
證券行業不僅僅是資本密集型行業,更是智力密集行業,優秀的人才無疑是券商最重要的核心資源。
「中小券商在人才問題上,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即相對大券商,中小券商很難吸引並留住優秀的人才,而沒有人才,又難以實現跨越式發展,就更難吸引優秀人才;而相對大券商而言,中小券商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中更需要優秀的創業型人才。「劉東表示,要打破這種怪圈,就要把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來抓,要建立全新的用人機制,要有前瞻性,要徹底市場化。
中小券商更容易進行體機制的改革創新
劉東指出,相對於大券商而言,中小券商更容易在體機制上改革創新,如果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便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在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廣州證券近年來全面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在主要業務領域引入准合夥制,對營業部總經理實施企業家制管理,同時全面推行平衡計分卡管控體系。另據了解,目前廣州證券正在實施國際投行通行的MD管理體制變革,圍繞戰略目標,著力公司業績與個人業績兩個提升,梳理價值創造、價值評定、價值分配三個環節,構建組織架構、組織管控體系、MD業務職級體系、流程運營體系、績效考核體系、薪酬激勵體系六大體系。
要實現超常發展就要轉型創新
在談到業務轉型時,劉東表示,廣州證券業務轉型的策略可以概括為十六字:買賣結合(由賣方業務為主向買賣業務有效結合和均衡的轉型)、股債並舉(以股票市場為主向股債並舉、且以金融衍生品為重要補充的轉型)、發展創新(由傳統業務向創新業務的轉型),綜合服務(由通道服務向綜合服務的轉型)。
只要是積極的改變,就是創新
對於創新,劉東有個非常現實主義的定義:只要是積極的改變,就是創新。這也從一個側面詮釋了中小券商的發展空間巨大。
2012年,廣證恆生合資投資咨詢公司於8月正式成立。作為國內首家合資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它成為廣州證券拓展穗港業務、實現穗港業務協同與聯動的重要里程碑。2011年11月,廣州證券發行了首隻集合理財產品「紅棉一號」,發行規模居同期產品前列。創新融資業務方面,廣州證券簽約數在廣州地區處領先地位;廣州證券於2012年獲批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同時也獲得設立直投公司業務資格,在業內率先推出了經紀業務投資顧問平台,獲准主承銷的「粵華包B」公司債項目開創了自2004年以來B股市場再融資的先河。
中小券商要搞特色經營
「中小券商在實力、規模、網點上無法跟大券商比,所以中小券商不能盲目地去拼規模、拼整體實力,而是要揚長避短,尋找自己的引爆點,要搞特色經營。」劉東認為。在特色經營方面,廣州證券重點突破多數券商沒有足夠重視或比較薄弱的業務,從而形成了自己的亮點。
廣州證券引進了業界優秀的團隊,實施股債雙輪驅動策略,近三年來投資管理業務收益率水平居行業領先地位,形成投資管理特色;廣州證券投行業務實行「股債並舉」及超常發展策略,並取得顯著成效,投行業務形成「股債並舉」特色;廣州證券經紀業務著力提升單產並推動業務轉型,逐漸形成投顧服務特色;廣州證券與恆生證券合資設立國內首家CEPA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積極推動研究業務的市場化及穗港合作,形成橫跨穗港特色。
E. 廣州現在在哪家股票證券商開戶比較好,開戶費、傭金多少有沒有其他增值服務
廣州證券公司比較多,一般不收開戶費,傭金萬3,至於其他服務,要看你選的客服經理如何。國金的萬2是開上海的戶,開創業板和融資融券還得跑上海,很不方便。
F. 國內的一流券商有哪些
國內的一流券商如下:
招商證券
廣發證券
華泰證券
光大證券
方正證券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中國目前總共合規的券商總計106家,其中有21家進入了2013年度的AA級券商行列,獲得AA級的21家券商包括:安信證券、北京高華、方正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廣州證券、國金證券、國開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宏源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申銀萬國、興業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其中多家公司都是首次登上AA評級榜單。值得關注的是,仍無券商獲評AAA級這一最高級別,也沒有券商被評為D類或E類公司。
G. 廣州證券公司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廣州證券公司,1988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1997年增資改制為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經中國證監會核准為全國性綜合類券商。2012年8月3日,獲得廣東局批復核准增資擴股10億元,增資後注冊資本金達197,776萬元,現由廣州越秀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其為越秀集團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廣州證券為金融集團的核心主體。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業務范圍包含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僅限於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業務、以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等所有綜合性業務,擁有保薦機構資格、債券主承銷資格、外資股經營資格、網上交易資格、投資咨詢資格、資產管理業務資格、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及債券市場准入資格、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代銷業務資格、代辦股份轉讓、融資融券資格。
廣州證券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廣州期貨有限公司和直投子公司廣州證券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股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廣州廣證恆生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其中廣證恆生為CEPA框架協議下國內首家合資證券投資咨詢公司。
公司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號廣州國際金融中心19-20樓
H. 廣州有哪些投行
從經典投行的定義來看,如果把經紀人排除在外,中國大陸就沒有投行了……
I.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簡介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廣州證券公司,1988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1997年增資改制為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經中國證監會核准為全國性綜合類券商。2012年8月3日,獲得廣東局批復核准增資擴股10億元,增資後注冊資本金達197,776萬元,現由廣州越秀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其為越秀集團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廣州證券為金融集團的核心主體。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業務范圍包含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僅限於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業務、以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等所有綜合性業務,擁有保薦機構資格、債券主承銷資格、外資股經營資格、網上交易資格、投資咨詢資格、資產管理業務資格、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及債券市場准入資格、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代銷業務資格、代辦股份轉讓、融資融券資格。
廣州證券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廣州期貨有限公司和直投子公司廣州證券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股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廣州廣證恆生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其中廣證恆生為CEPA框架協議下國內首家合資證券投資咨詢公司。
公司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號廣州國際金融中心19-20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