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醫葯產業發展有哪些階段和特點
世界醫葯發展史
引
制葯工業開始於19世紀中葉,從醫療事業的邊緣進入了醫療事業的核心,並成為全球的工業行業。制葯工業獲得了現今顯著的地位,政府一方面支持葯品的研究開發,以提高人類壽命,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預防疾病;同時,也強化了監管,包括其安全性和葯效。政府還要採取措施平息民眾對於制葯企業通過新葯產品和促銷得到高額回報的怨言。醫療體制改革在全球都在展開。
醫葯行業面臨的挑戰是科學家、工業界、政府相關部門、醫生、病人在新葯從實驗室走向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復雜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作為政府批准部門也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不批准,很多人的心血將白費,如果批准,可能在上市後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甚至訴訟。最近發生的COX-2抑制劑事件、抗抑鬱葯物自殺傾向不良反應等就是很好的例證。而對於FDA的職員審查近5萬頁的注冊資料又談何容易。
制葯界面臨同樣的困難,投資者需要及早的投資回報,高的投資回報率,希望制葯企業研製和上市所謂「重磅炸彈」葯品,但是,實際上,葯品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新葯往往後繼無產品,隨著FDA等葯品監管部門的謹慎態度和病人對於不良反應的自覺認識提高,對於制葯企業開發HIV/愛滋病、瘧疾等預防葯物,病人反應是不能治根,價格昂貴。Harris
Poll咨詢公司最近的民意調查發現人們對於制葯企業的滿意度從1997那的79%降到2004年的44%,下降幅度之大達到35%。其實中國的病人和消費者對於制葯企業和保健品行業,包括衛生部門的支持率可能也在下降。只是缺乏統計數據。這可能是公眾的道德標准和制葯企業作為企業要最大化盈利之間的矛盾。
1870-1930
在這個階段,早期的葯劑師在實驗室開始成批生產當時常用的葯品,如嗎啡、奎寧、馬錢子鹼等;同時在1880年,當時的染料企業和化工廠開始建立實驗室研究和開發新的葯物。例如,默克制葯公司開始時就是1668年在德國Darmstadt建立的一個小葯房,它開始批發葯品始於1840年代。在1830年代到1890年代從葯房成長為葯品批量生產商的類似的企業還有德國先令制葯公司、瑞士的霍夫曼-拉-羅氏制葯公司、英國的威康制葯公司(Burroughs
Wellcome)、法國的Etienne
Poulene制葯公司、美國的亞培制葯公司、史克制葯公司、禮來制葯公司、普強制葯公司和派德葯廠(Parke-Davis)等。有的現今的制葯企業過去是化工廠和染料廠,如德國的阿克發公司、拜爾公司、赫斯特公司;瑞士的汽巴制葯公司、嘉基制葯公司和山道士制葯公司;英國的卜內門公司,以及美國的輝瑞制葯公司。19世紀末,這些企業開始兼並成真正的制葯企業,其科學基礎是葯物化學和葯理學。合成化學和葯理學的應用,特別是對化合物適應症的研究,使得制葯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制葯行業應該說始於德國,但是,現在領先的是美國和英國。在19世紀末,有的染料工業和化學工業合並成為制葯工業,並有科學家開始研究葯物的構效理論,新生的制葯企業研究方向是鑒別和制備合成葯物,研究其在治療方面的作用。制葯企業在德國開始和學術界合作,如同現在在歐美一樣。當時的研究用染料、免疫抗體、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質,以了解它們對於致病菌的作用,1906年Paul
Ehrlich發現有的合成化合物可以選擇性的殺死寄生蟲、病菌和其他致病菌,從而導致了大規模的工業研究,延續至今。19世紀初,化學家已經能夠從植物中提取和濃縮有效成分,用於治療目的。如嗎啡和奎寧,20世紀初則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從動物體內提取有效成分,如腎上腺素,應該說,這是第一個用於治療目的的激素。當時,人們已經學會從焦炭中提取染料,並且通過染色,殺死細菌,這已經可以從顯微鏡的觀察得到證實。化學家很快地對於這些染料進行了結構改進,包括其副產物,使新的化合物更有效果。合成化學在這時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很多產品至今仍然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泰諾、百服寧、白加黑等葯品中使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它是N-乙醯苯胺和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謝產物。另一個例子是拜爾公司化學家Felix
Hoffmann從柳酸合成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仍然是產量最大的葯物之一。19世紀後期,疫苗也得到了應用,包括卡介苗疫苗和白喉疫苗。
構效理論開始研究時就使用了動物和人做疫苗、抗毒素、抗體試驗,試驗中利用了當時在染料方面的化學知識和分子結構方面的知識。構效理論使Ehrlich合成了梅毒治療葯物Salvarsan(灑爾弗散),它被認為是第一個通過系統方法合成的葯物。
1909年美國化學學會成立了制葯化學分會,反應了當時對於在制葯行業化學家和化學科學的重視。1906年公布的美國食品葯品法也促使制葯企業僱傭更多的化學家以精確的分析葯品。當時,美國的化學家沒有自由合成新的化合物,葯廠也僅僅生產簡單的化合物葯品。德國的化學家處於壟斷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的技術沒有辦法到達美國,促使美國開始重視自己開發生產阿司匹林、灑爾弗散、弗羅那(Veronal)等葯物,弗羅那可以在戰爭中用於治療受傷人員的傷痛。1920年該分會更名為葯物分會,1927年又更名為制葯分會,該名沿用至今。
過去,處方可以申請專利,但是實際上,處方沒有辦法保護,因為在法規中要求說明書和標簽中要有處方組份說明。根據法規,葯品管理部門有權要求產品退出市場和廣告限制。
在1930年代前,大部分葯品銷售不需要處方,一半的葯品是由葯劑師配製的,有時醫生自己也為病人配葯,制葯企業也提供醫生常用的一些處方葯物,處方由醫生提供。這和中國長期以來的情況一樣。由於當時在歐美醫生的力量很強,葯廠僅生產一些通用的葯品,如治療疼痛、感染、心臟病等的葯物。雖然,用化學合成研究得到的葯物治療疾病已經很令人鼓舞,但是,當時可以使用的僅僅是維生素和胰島素等少量化合物。葯物化學的發展是隨著醫葯科學、葯品市場的發展而壯大的。
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葯行業的黃金時代
之所以說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葯行業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在這段時間發明了大量的葯物,包括合成維生素,磺胺類葯物,抗生素,激素(甲狀腺素,催產素可的松類葯物等),抗精神病葯物,抗組胺葯物,新的疫苗等。其中,有很多是全新的葯物種類。在這期間,嬰兒的死亡率下降了50%以
上,兒童因為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下降了90%。很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如肺結核、白喉、肺炎都可以得到治癒,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當然,在另一方面,戰爭也加速了葯物的研究開發,有的與戰爭相關的項目得到了政府的資助,如抗瘧疾葯物治療,可的松(可以使飛機上的人員在高空時沒有暫時性眩暈現象),特別是青黴素。有11家美國葯廠參與了青黴素的開發工作,這項工作由戰時生產部直接領導。二次大戰後,美國成為了世界制葯工業的領導,到1940年代末,美國生產世界幾乎一半的葯品,在葯品國際貿易中佔1/3強。
由於在葯品研發、市場的投資增加,美國、歐洲、日本的制葯企業得到了迅速的壯大。研究開發和學術界的合作也加強了。葯物發明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變,如在抗生素開發中,制葯廠等篩選了成千上萬的土壤樣本,尋找抗菌劑。這個時期典型的化合物有:默克制葯公司的鏈黴素,力達制葯公司的金黴素,培達公司的氯黴素,亞培制葯公司和禮來制葯公司的紅黴素,輝瑞制葯公司的四環素等,從這些葯品市場的利潤回報,促使制葯企業更重視科研工作,並開始建立專門的科研園區。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制葯企業從研究天然物質發現新葯,轉向天然物質修飾,到合成化學合成全新化合物,從篩選化合物中得到新葯。順應這個歷程,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為要測定化合物、甾體激素、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其中包:X-衍射技術,紫外光譜技術和紅外光譜技術,從使用燒瓶、試管的濕法化學時代逐步向使用微量樣本和分子模型的干法化學時代發展。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化學家可以更科學的解釋構效理論,了解化學結構和生物活性之間的關系。這導致了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葯物、催眠葯物、抗抑鬱葯物和抗組胺葯物的產生。
在這個時期,葯物安全性受到重視。1937年發生的磺胺葯導致100多人,多數是兒童死亡事件使美國葯品管理部門意識到葯品安全性在法規上的缺失。當時,S.E.Massengill公司的科學家使用帶一點甜味的二乙醇制備磺胺葯糖漿,盡管標准中有外觀、味道、氣味等指標,但是沒有經過動物試驗,也沒有對照已經發表的關於溶劑的文獻資料,結果導致慘劇發生。這也很快使得1938年的食品葯品化妝品法得到通過。其中主要的修改是葯品管理部門批准新葯的責任。要求官員審查臨床前試驗數據和臨床試驗數據,有權要求申請者增加試驗項目,有權拒絕批准上市。
美國當時在葯物安全性方面屬於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在1950年代仍然適用新葯戰時禁令,英國到1956年才有葯品法(TSA),政府才比較重視葯品管理,如測試和生產的標准。類似的OTC法規出台,使得病人比較容易得到一般性的治療葯物,即自我治療葯物,但是,也使得處方葯物的利潤增加。逐步出現所謂「研究開發型制葯企業」。
在臨床試驗中,開始要求雙方對照試驗,由於需要臨床試驗數據,葯物的使用范圍得到控制,防止了葯物的濫用,盡管葯物濫用問題至今在西方國家也沒有得到解決,美國每年的葯物濫用數量達到數千萬次。
盡管政府部門加強了葯物安全性監管,但是事實上,葯物的臨床試驗責任仍然由制葯企業負責,而不是政府或第三方。臨床試驗數據使得制葯企業了解市場的目標受眾,有利於葯品的銷售。由於制葯企業的目標受眾不是病人,而是醫生,醫生開處方,葯房發葯,所以病人仍然在盲目地吃葯。世界
各國都有這種情況。最近的華盛頓郵報稱美國有1510萬人濫用葯物,醫生中有4%沒有受到葯物方面的培訓。
二次大戰以後的一段時間,歐洲社會民主黨的理念使歐洲的福利國家理念深入人心,醫療也成為一種福利,美國則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從而使民眾對於葯品價格持莫不關心的態度,包括醫生和病人。
對制葯行業的重新評估,法規修正和制葯行業增長(1960-1980)
這個時期其實最重要的是葯品生產GMP的公布和將驗證放入GMP法規的要求中,使得葯品生產更加規范。
這個時期制葯工業受到科學、醫學、政治、市場等多方面的撞擊,新化合物的發現和早期試驗使得一批新產品問世,而且,在科學上已經有可能選擇性的阻滯生理過程,治療疾病。特別在心血管葯物方面出現了60年代以普奈洛爾為代表的倍他阻滯劑,70年代-80年代以卡托普利為代表的ACE抑制劑和以硝苯吡啶為代表的鈣拮抗劑,以及一些降脂葯物;不良反應比較少的新安眠葯、抗抑鬱葯物、抗組胺葯物;以布洛芬為代表的非甾體解熱鎮痛葯;口服避孕葯;抗癌葯物;以多巴胺為代表的治療帕金森氏症葯物;治療哮喘的葯物等。美國FDA強化了對於臨床試驗的管理,而相對美國,歐洲政府對於葯物臨床試驗的管理比較松,要求醫生監督病人用葯後不良反應的情況。所以,歐洲的新葯上市速度比美國快,但是,歐洲葯物不良反應的情況也比美國嚴重。如由於美國FDA沒有批准反應停,在美國就沒有造成嚴重不良反應。美國的制葯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多種經營,如涉足香料、化妝品及其他消費品行業。
這個時期,在科學上理論設計(rational
design)比較有所發展,因為和一些疾病相關的酶、激素、神經傳遞物質的受體和底物的知識已經成為研究人體生物化學過程和生理過程的基礎知識;同時期的科學發現還涉及阻滯目標分子的功能。天然資源的研究方麵包括微生物產生的具有生物化學作用的物質。分子結構改變,即所謂me-too化合物的合成成為這個時期的特點。分子結構修飾的典型是卡托普利,代謝產物的典型是抗組胺葯特非那定。
1960-1970時代在儀器分析方面的突破有核磁共振譜,高效液相色譜,它們對於葯物發明也有很大的貢獻。計算機的發明也使復雜計算變得簡單。例如,傅立葉變換的計算。資料庫的建立也使得生產、臨床試驗、分析等對照品數據貯存,並可以進行結果的比較和分析。
因為使用了新的儀器設備和計算機,葯品管理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在這個時期,葯品價格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因為原料價格和成品葯品價格差距很大。這個提案是由參議員Estes
Kefauver提出的。幾乎在同時,1961年歐洲傳出了反應停(沙利度胺)事件,全球,包括歐洲、南美洲、亞洲有約10000兒童畸胎,原因是臨床試驗不適當及葯品審查不嚴。該產品是德國Gruenenthal制葯廠生產的。盡管1964年修改了1961年聯邦新葯審批辦法,最後的德國法規到1976年才實施,對新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加強了控制。英國為了應對類似危機,衛生部在1963年成立了葯物安全委員會(CSD)。它和政府密切配合,但是,不是一個立法機關,在臨床試驗前和臨床試驗中也不管理醫生和制葯界的行為。在1968年制定的葯品法中,規定了由葯品安全委員會控制
葯品新產品進入市場。
盡管沙利度胺沒有對美國造成傷害,但是,Kefauver等仍然提出提案,要求國會研究通過新法規,交叉批准葯品專利、葯品價格限制、葯品促銷等,以降低葯品價格;法規還應該涉及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標准。1962年國會通過了FDA食品葯品化妝品法的Kefauver-Harris補充法規。要求用定量的方法評價葯品的使用,FDA可以用新法規延期或不批准NDA新葯申請。制葯企業則因此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試驗病例數從原來的10例-100例增加到上千例以上。大型制葯企業在此時,抱怨新葯上市數量快速減少。有的制葯企業改變業務領域,轉行到諸如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光學儀器、化妝品、食品,甚至家用日常用品領域。美國制葯企業開始強化海外葯品銷售以及國際間科研合作,如與歐洲、南美和亞洲的合作。
市場競爭和企業兼並及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時期,1980-現在
過去20年,制葯工業又有一系列新產品帶給市場,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葯物,抗病毒和逆轉錄病毒感染的葯物(特別是治療HIV和愛滋病的葯物),治療癌症的葯物等,在這個時期,生物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如干擾素、白間素、促紅細胞生長素、單克隆抗體葯物等,可以模擬或支持人體免疫系統,過去從動物身體提取的胰島素已經可以用基因修飾的微生物中獲得高純度產品。
在科研方面有很多新方法產生,如計算機化學,組合化學,用生物技術高速化合物篩選方法等,已經改變了傳統的葯物研究,很多制葯企業都有自己的化合物資料庫。由於新葯物預測很困難,政府也通過法規控制進入制葯行業,所以新的制葯企業很少,而生物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已經成為制葯行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致力於結合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等新技術,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近年上市的新葯中超過30%是生物技術產品,在開發中的新葯項目有50%是生物技術產品,而且,經過1999-2002年的新經濟浪潮低谷後,生物技術企業已經進行了重新洗牌,有的生物技術企業已經成為新的巨人,如安進公司,Genentech公司等。在生物技術領域美國仍然處於領先地位,歐洲正在計劃增加研究開發投資。一些歐洲企業和美國制葯企業建立合資企業,或者在北美成立研究開發機構。新葯的開發盡管有很多手段,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運氣,所以可以說,新產品的產生是理論研究和運氣的結合,現今仍然沒有改變。
很多化合物的發現是先合成一系列可能有用的化合物,然後進行快速篩選,如物理分析,生物分析方法等,快速分析在體內的代謝過程,是否和標的物結合和反應,毒性反應等。在這方面,制葯企業已經投資了很多錢,但是其功效仍然眾說紛紜。
另一個很大的發現是遺傳工程師已經可以用DNA重組的方法制備目標微生物,可以產生所需要的化合物分子。這個方法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今後的發展方向可能包括用工程細胞進行基因修復。
在政策面上,1980年美國高等法院裁定遺傳技術得到的微生物可以申請專利;國會通過了Bayh-Dole法案,允許聯邦資金資助的受益人也可以得到專利保護;同時,允許生物技術企業融資,典型的例子是第一家上市的生物技術企業Genentech公司在上市2分鍾,股票就從35美元彪升到89元,可見當時市場對於生物技術企業的期望。
在這期間,有數以千計的生物技術企業獲得融資,包括上市、風險基金,歷史上從來沒有的現象包括終生科學家進入董事會,投資者深信生物技術企業承諾的將來的銷售和利潤,一些沒有經過測試的化合物都申請了專利。生物技術企業聲稱其產品可以治療現在的技術無法治療的諸如癌症、糖尿病、愛滋病等疾病。生物技術企業不斷有關閉,又有新企業誕生,2005年的今天,美國仍然有生物技術企業1500家。
歐洲在這方面仍然比較保守,生物技術企業誕生主要在1990年代中葉,至今歐洲仍然落後於美國,但是,在努力之中。
這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2000年起,很多所謂重磅炸彈式的產品專利到期,仿製葯制葯企業開始乘機發展,其中包括跨國制葯企業,如諾華制葯公司,它在大規模收購仿製葯企業;包括印度的制葯企業,已經走向世界,雖然道路並不平坦。2005-2008年還有350億美元商品名市場將換手,因為專利到期。美國2004年版桔皮書中收載的醫葯產品有10375個,其中7602個有仿製葯。
這個時期也是企業兼並的時代,1994年美國家用產品公司加入惠氏制葯公司;1995年葛蘭素制葯公司收購威康制葯公司,法瑪西亞制葯公司和普強制葯公司合並;1996年諾華制葯公司成立,原來是汽巴制葯公司和山道士制葯公司;1999年成立安萬特製葯公司,由赫斯特製葯公司和羅納普朗制葯公司組成;2000年,輝瑞制葯公司收購瓦納蘭百特製葯公司,2003年又收購法瑪西亞制葯公司;2004年安萬特製葯公司和賽諾菲制葯公司合並。世界前10位制葯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7%,而輝瑞制葯公司接近10%。說明制葯行業的壟斷性。但是,大企業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可能,傳統制葯企業的黃金時代已經不會再來了。
制葯行業的將來
制葯企業和生物技術企業將加強合作和並購。
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仍然會有沖突,政府將協調這些問題。包括葯價控制,鼓勵使用仿製葯,加強葯物不良反應監管,防止葯品濫用等。醫療體制改革仍然將繼續進行。
生物技術企業逐漸成熟,有的生物技術企業已經具備自我融資能力,以後部分生物技術企業將和跨國制葯企業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競爭。
制葯企業將更加專業化,致力於專門的治療領域或適應症。
研究開發的難度增加,臨床試驗的可靠性和准確性將顯得尤為重要,不然將遭遇訴訟。GMP和財務管理的法規符合性將受到企業的重視,管理部門如FDA、EMEA及SEC(美國證券委員會)將強化監管和管理,處罰力度也會加強。
㈡ 近代科學為什麼沒在中國產生
要分析「近代科學為什麼沒在中國產生?」則要分析,近代自然科學產生的基礎,具體如下:
歐洲從13世紀中葉開始,技術的社會應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發展。十四五世紀,在最早產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義大利,手工業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家庭手工業已轉化為工場手工業。
在14世紀,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城已有毛織企業300多個,大約有3萬多毛織工人。由於有了用水力驅動的動力錘,可以鍛造較重的船錨,加上其他加工技術的進步,已能製造大型帆船,這更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義大利威尼斯的各造船廠每年能製造上千艘船隻。
義大利有了往來於地中海的商業船隊。十五六世紀,德國已有了用馬力和水力驅動的抽水機,使深坑采礦成為可能。德、法、意等國在15世紀後半期已出現了高10英尺、直徑5英尺的大型熔礦爐,實行了鼓風煉鐵法。英國的紡織業則著稱於歐洲。
技術的社會應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發展。指南針、印刷術與火葯大約在十二三世紀之後,陸續傳入歐洲。它們在歐洲的推廣和應用,為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
13世紀指南針已在歐洲遍應用。造紙術、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12世紀傳入歐洲,到1450年又有了德國人約翰·古騰堡的鉛錫銻合金鑄成的活字發明。
廉價書籍的印刷出版,又使資產階級思想革命運動有了文化武器。火葯及火器的發明和使用,不僅改變了作戰方法,而且成了資產階級搗毀封建貴族統治的物質武器。所以馬克思曾把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稱之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發展,又促進了技術的社會應用。盡管各個階級都可以利用以往的和新的技術發明,但新興的資產階級更了解技術的作用,因而也就更主動地利用技術為建立自己的統治服務。當然,對此不能作概念化的理解。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所以在歐洲得以發展,近代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在歐洲產生,是與歐洲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相關的。、
恰如英國的貝爾納所指出的:「中古時代末期的歐洲文化,在物質方面或即便在知識方面,都不見得高於亞洲幾個大帝國的水平。至於歐洲所以能有較大希望,則只有用它的社會形式和經濟形式都比較缺少固定性和一致性去說明。」
歐洲各國是庄園領主制的封建國家,始終未建立起穩固而統一的帝國,這一點與東方的封建帝國不同。封建領主為求其生存和發展,有著發展經濟的內在要求。
這就給商人和手工業主的發展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餘地。歐洲的基督教教會勢力十分強大,教權幾乎控制了王權,在教權、王權、封建領主之間始終充滿矛盾。矛盾斗爭的結果,使教權、王權削弱了,手工業主和商人反而從中獲得了利益。
從1096年開始的十字軍東征是出於基督教擴張的目的發動的侵略戰爭,其結果以失敗而告終,但由此卻使歐洲人重新發現了希臘古典文化。它與神學的說教不同,有更大的世俗性,也更適應資產階級的需要。十字軍東征,還加速了海外貿易的發展,刺激了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興起。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發展,又促進了技術的社會應用。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的產生,在歐洲出現了航海探險運動,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這些由資產階級發動的經濟活動和文化運動,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不僅需要有社會的政治條件和經濟基礎,而且要有文化條件。14世紀,發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文化條件。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
它打著復興古希臘文化的旗幟,倡導以人文主義為中心新思想,贊頌人的智慧和才能,提倡人性、個性解放和個性自由,批判宗教宣揚的來世思想和禁慾主義,肯定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它實際上用人性反對神性,崇尚理性,鄙薄信仰,歌頌世俗,蔑視天堂。
人文主義者並不根本否定宗教,他們所反對的只是神權統治和封建教會的腐敗。長期以來受到宗教神學、經院哲學禁錮的歐洲人,在這場運動中,獲得了思想上的大解放,經歷了觀念上的一次大革命。文藝復興運動之所以在世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因也就在這里,即它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空前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破除了人們對神聖不可侵犯的信條的迷信,培育了自由研究的精神,引導了人們去觀察和研究自然和現實世界。文藝復興對科學的最重要的貢獻,則是培育了一批富有新鮮活力並有所建樹的自然科學家。
他們在科學成果上也許不如後來的科學家,但正是他們開辟了科學史上的一個新時代。他們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一直鼓舞著後來的科學家。
在早期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中間,最傑出的是義大利的達·芬奇(公元1482—1519)。他既是一位人文主義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又是出色的工程師和科學家。高舉天文學革命旗幟的哥白尼(公元1473—1543)、科學的殉道者維薩里(公元1514—1564)等人都出在文藝復興運動中。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資產階級首先打起「文藝復興」的旗幟,在思想文化領域里展開反封建的斗爭,接著又以「宗教改革」的形式,掀起了反對教會特權的運動。由於教會在德國的統治最為殘酷,社會矛盾也更加尖銳,宗教改革運動首先在德國開始。
這次運動的代表人物馬丁·路德(公元1483—1546)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學說,其核心就是「信仰可以獲救」。路德主張,只要自己信仰上帝,靈魂就可以獲救,人人有權讀聖經,人人可以通上帝,不需要有教會和教士的特權,也無需奢侈的宗教儀式。
他在《九十五條論綱》中揭露了教會僧侶們的虛偽和腐朽。他反對教會利用「赦罪符」騙取民財。路德的主張代表了市民對宗教改革的要求,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宗教改革運動很快在全國開展起來。
繼路德之後,法國人加爾文(公元1509—1564)又發展了新教。加爾文的新教提倡並擁護私有財產,認為發家致富是光榮的,強調人要實現上帝所賦予的使命。新教很快傳播於歐洲各國。 中世紀的歐洲,科學變成了神學的附庸。宗教改革運動對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有積極作用。
宗教改革者反對神父的權威,認為研究萬物是對上帝的愛戴,這些都是有利於自然科學發展的。近代歐洲的著名科學家中新教徒占很大的優勢,就是很好的證明。
但是宗教改革與自然科學的關系是很復雜的,新教盡管在某些方面允許科學活動的存在,但當科學發現與宗教教義相抵觸的時候,新教徒照樣把科學的殉道者送上了火刑場,甚至比舊教還殘酷。自然科學為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必然還要經歷同神學的激烈搏鬥。
在同時期的清朝,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則大興文字獄,極大的禁錮了中國人民的思想。清代統治者為防止和鎮壓知識分子和漢人的反抗,從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
文字獄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並未對社會構成嚴重威脅。清代文字獄貫穿整個清代250年左右。頂峰時期自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140餘年。少數民族掌權的清朝,對漢人控制極嚴。
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滿,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譏訕清朝的內容,即興大獄,常常廣事株連。清代的文字獄保守估計200餘起。除了極少數事出有因外,絕大多數是捕風捉影,純屬冤殺。
清帝大施文字獄維護自己的統治,打擊異己分子,鎮壓對自己統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論而製造的一些因言論而獲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獄案件多樣,縱觀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順治,乾隆時期最甚。
文字獄嚴重禁錮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這是封建專制主義日趨腐朽、沒落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反映,清朝統治者通過文字獄,強化集權統治,造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
文字獄的危害如下:
清代文字獄泛濫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清王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從漢族傳統觀念看,叫「乾坤反覆,中原陸沉」,「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在以儒家文化為正宗的漢族知識分子中間有著相當激烈的民族敵愾情緒。
(1)給思想文化、士人風氣帶來惡劣影響。龔自珍的名言「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只為稻粱謀」,大意是「言談中聽到文字獄就嚇得立即躲遠,文人著書就為生計,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對清代文字獄後果的真實寫照。
讀書作文動輒得禍,文人學士只好泯滅思想,丟掉氣節,或者死抱八股程式,背誦孔孟程朱的教誨以求科舉入仕;或者遠離敏感的學術領域,遠離現實,把全部精力用於訓詁、考據的故紙堆中,史稱乾嘉之學。
(2)文字獄敗壞了官場風氣。清朝官員大多數是科舉入仕。作為文人,他們有可能成為文字獄的犧牲品;作為官僚,他們又是文字獄的製造者或幫凶。
他們一方面不願意自觸文網,身死家破;另一方面不願因為貫徹皇上諭旨不力,不能嚴究文字之責而獲罪。於是他們只有向著謹小慎微、沒有節操的方向發展。
(3)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4)一些地方官吏以查出犯忌文字為邀功之路。
近代自然科學則是指從16~19世紀這一時期的自然科學,又稱為近代實驗自然科學。19世紀末和20世紀是現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時期。
從15世紀始,出現了全新的自然觀念。人是世界的中心,人高於自然。人類藉助科學發現和發明,掌握自然規律, 就能夠合理利用自然,讓自然界為人類造福。
近代自然科學在古代自然科學的基礎上產生,但又不同於古代自然科學。從古代自然科學發展到近代自然科學,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一次大飛躍,標志著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
15世紀中葉,資本主義政權陸續在歐洲各國建立,資產階級革命為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提供了社會條件。
在這同時,科學本身為爭得自己的獨立地位,擺脫宗教的桎梏,也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許多科學家為堅持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在科學史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實驗科學的興起,更使自然科學有了獨立的實踐基礎。從此,近代自然科學開始了它的相對獨立發展的新時代。
㈢ 最好的投資是如何選股
閃牛分析:
行業選擇只選一種類型是不夠的。五種消費類型(消費獨占、快速消費、大眾消費、奢侈消費、成癮消費)都具備的才是最好的行業。
特別是第一條「消費獨占」,要嚴格到如巴菲特先生所說,「它是消費者心目中認定為沒有可替代的商品」。
1、消費獨占(有頂尖的品牌);
2、快速消費(有重復的需求);
3、大眾消費(有廣闊的市場);
4、奢侈消費(有提價能力);
5、成癮消費(有忠實的客戶群)。
二、投資要盡量避免「三高」型企業
人到中年,常常體檢,主要目的是早日發現和躲避危害健康的「三高」殺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其實,投資也要盡量避免「三高」型的企業:高投入、高負債、高能耗。它們往往制約著行業的高成長。當然,這里講的是「天然三高」。專指行業本身固有的,與生俱來、終生伴隨的特性,而非單個企業主觀的個別的行為。
我把A股和港股五千家上市公司按行業中類分別研究,發現有些行業二十年來一隻大牛股也未產生過,有些行業牛股產生甚少,有些則牛股成群。原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產品售價受管制,產業規模受限制等等。但其中重要一點,還是與行業是否命犯「三高」有關系。
從長遠來講,但凡成長性不太強的行業,多多少少屬於「一高」或「三高」。
例如屬於「高投入」的鋼鐵、汽車、發電、航空、高鐵、高速公路、機場、港口、采礦等行業,創建時一次性投入就是巨大的數字,以後還貸都是艱難的任務,何況還要收回成本再轉向盈利。它們同時又是重裝備型,需要不斷地更新設備,如建新高爐、買新飛機等等。為了維持再生產,它們的資本性開支又很大。長此以往,成本如山一般壓在背上,利潤自然就很難跑快了。
銀行不屬於「高投入」,也不屬於「高能耗」。但它與地產業一樣是天然「高負債」行業。雖然它在世界上有諸如「永遠的朝陽行業」、「萬業之母」等響亮的名號,在中國又屬於壟斷型行業,但「高負債」的宿命是「高風險」,「當資產是權益的20倍時(這在銀行很普遍,特別要關注不良貸款率),任何一個管理上的愚蠢行為哪怕只涉及一小筆資產,都能摧毀一家銀行。」
同時,這也意味著資本金總是不足,貸款規模一大,就要向股東圈錢。可別小看了配股集資,你的很多分紅很多回報又被它變相拿回去了。從成長性來說,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牛股是有一些,但並不是最好的投資品種。它和大多數地產公司一樣,看起來很美,實際股東賺的並不多。長期數據是有力地說明。
「高能耗」行業中的化工業,竟然大部分是成長性「劣馬」。不僅在油價、煤價飆升時是如此,能源價格平穩時這個行業的表現也不怎麼樣。它是那種「三高」俱全的行業。
其實說到底,「三高」型企業的要害就是缺少自由現金流。而在財務數據和投資回報中,有什麼比自由現金流更為重要的呢?
可能有朋友會說,「三高」型行業大多數是周期性行業,它們有些在短期內牛得不得了。這是事實,如果你有本事做好周期性股票,那就又當別論。然而即便如此,周期性投資也絕不輕松。
最好的快樂的投資應是我在前文所說的「五消」型行業或企業,它們是「一高」也不高的。
三、投資要精選沒有「天花板」的行業
審視20年來股票市場行業發展數據,再加以思考,除了命犯「三高」(高投入、高負債、高能耗)的行業成長性不高外,還有一些行業一直表現不佳。它們屬於那種註定有「天花板」的行業。
我把這些有「天花板」的行業分作五類:
1、售價天花板。這一點比較好理解,就是價格受限制。很多行業就是沒有自主提價能力。水電燃氣公交車和公園等公用事業是一大塊。價格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除了香港地鐵以外,你在公用事業行業中找不到一隻長期大牛股。而香港地鐵之所以傲視群雄,那是香港政府特許它開發地鐵上蓋物業。除此之外,報紙也沒有漲價能力,它只能在廣告上向企業提價。自行車和低檔手錶等也是提價弱勢群體,價格漲幅遠低於30年通貨膨脹的升幅。以上還不是最慘的,汽車、家電、電腦、手機、電話費等,它們的售價一直在下降!
2、容量天花板。這一點也比較好理解,就是規模受限制。公路隧道橋梁,名山名水名塔,你就是通行者如雲,旅遊者如雨,畢竟容量就是那麼大,要在這些行業產生幾十年漲幾十倍的大牛股概率較低。黃金地段的百貨公司和餐館也是如此,除非你走上連鎖的道路。
3、產量天花板。有些企業的產能就是物資儲量,非常固定,除非你對外收購。巴菲特一直不喜歡礦業股,他說:「我很難想像一座礦山採掘三五十年後變成一口空洞的樣子」。油煤會挖光,金銀會採光,只有人的創造性最為寶貴和恆久。當然,這是超長期投資者才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在有限的投資生涯中遇到的具有產能瓶頸的行業,受制於稀缺原料者居多。例子應該不少。
4、需求天花板。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本來就沒有很大的需求,有點象一則中國老笑話所說的屠龍技,學會了屠龍卻找不到龍可殺。很多高端處方葯沒有OTC葯賺錢,原因就在於此。所謂「賣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很多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長遠而言也不適合長期投資。另一種情況是需求中斷,這是最為致命的天花板,可稱之為夕陽天花板。
只要想一想保齡球館自己不保齡、黑白、彩色膠卷突然被遺棄、傳呼機不再「BB」鳴叫,養路費收費行業的四萬名員工突然隨著費改稅一下子失業、全行業消失,都會讓長期投資者不寒而慄!經濟上的自然選擇讓新產品和新服務不斷涌現,又讓它們中的一大部分最終消亡。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創造性毀滅」思想時時提醒我們注意需求的變遷和產業的變遷,也讓我們時時對高科技行業(典型的還有如漢王手寫筆)心存敬畏。
5、成長天花板。又可戲稱為恐龍天花板。指的是企業自身發展過大造成的效應。有些企業在行業中發展成了巨無霸,把企業變成了行業。例如某一企業在世界集裝箱領域占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份額之後、某一企業在世界港口裝卸機械佔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份額之後,成長性就大大削弱。缺乏後勁,缺乏市場空間。美國企業策略委員會對世界50強進行了分析,發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50強企業進入50強以後,增長速度就由原來的高增長降為百分之三到四。它們必須靠並購來保持高增長。
相比短期炒做而言,長期投資者的風險主要在於時間的成本。一個失誤帶來的損失在十年後才發現無法彌補。這就必須在投資選擇上慎之又慎。我曾持有某個公用股數年之久,回報之低讓我一直汗顏。
四、磨快剃刀選擇制葯股
如果說鋼鐵、水泥和大宗商品等行業最具產品同質化、最易了解,那麼,制葯行業恐怕是最具差異化、最難把握的行業了。它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不亞於百貨商店繽紛女裝給男士帶來的暈厥反應。
不要說普通消費者和投資者,就是醫院的主任醫生,也不一定能統統了解所有葯品的性能和療效。讓一個投資者神農嘗百草,實在是要求太高。何況生物制葯高深莫測,有幾人能透徹了解?就憑這一點,你就知道研究分析制葯行業的難度了。
讓我們看看制葯行業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一百多家。顯然,它們還不包括醫葯流通企業、醫療器械生產廠家,更不包括醫院,隊伍已經不算小了。再來看看這些上市公司生產多少種葯品吧:一千種?一萬種?哦哦,這番計算還是免了的好。
但投資者是創造方法的人。優秀的投資者堅信:方法總比問題多。
用什麼方法能對制葯行業化繁為簡,較快較好地找到滿意的投資對象呢?看誰總市值最小?誰市盈率、市凈率最低?誰的走勢最漂亮?哎哎,這些用電腦馬上就能解決。價值投資者不是要失業了嗎?
不,價值投資者不是這樣處理問題。他們首先是從基本面來考慮一家葯廠、一種葯品的競爭優勢。這是他們的法寶。
把握競爭優勢又有多種方法。對繁雜深奧的制葯行業,我們試試磨快剃刀用排除法吧。因為有人說,價值投資者都是選股苛刻的人。苛刻的人喜歡用排除法。
首先,廠家的主打產品必須是獨家葯品或專利產品(國內大多數企業是在做仿製葯),並且最好是擁有多個。獨家生產和專利保護是制葯企業的護城河,解除了專利保護大家都能生產的抗生素之類,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這就排除了一批沒有「圍牆」的公司。很多純仿製葯的廠家可以歇菜了;
第二,要有廠家名牌和葯品名牌、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口碑,否則沒有長期的突出優勢,不能長久賺大錢。你很少看到哪個原料葯生產廠家在做廣告吧?它們默默無聞,純粹面向企業,處在激烈地競爭中,只有少數暫時輝煌。這就排除了一大批生產原料葯、類似大宗商品型生產企業的廠家;
第三,主打的獨家葯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想買就買的普通葯品。因為大部分處方葯不能讓消費者隨意購買,面對的是理性的醫院(企業),而不是直接面對廣大議價能力很弱的消費者,再加上價格老被國家監控,因而提價能力其實不強。這就排除了一批主打產品是處方葯的生產廠家。這里必須說說生產疫苗的企業,很多投資者看好它們。因為這些年生物制葯子行業高速增長.其實疫苗的銷售也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廠家拼得是研發、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有些靠的是突發性事件。並不象生物醫葯股炒作者們想像的那樣好把握。特別是研發和生產小疫苗品種的企業(市場太小);
第四,主打的獨家葯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治療或者更准確地說是緩解常見病的葯,是針對反復發作而不能斷根的病的葯,甚至僅僅是保健性的葯。制葯企業要想成為市場的寵兒獲取高額利潤、獲取象爆滿的餐館一晚翻好幾次檯面那樣的反復利潤,最好是變成生產名牌快速消費品的廠家。製造高端葯、特效葯、根治葯的企業反而利潤成長性不強;這又排除了不少生產疾病剋星的公司(寫到這,我也很為奎寧這樣治療瘧疾的特效葯生產廠家憤憤不平);
第五,主打的獨家葯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葯品(此葯有個缺點是價格受限且容易降價),而且越多越好。葯品比食品更要讓人放心,更要讓醫院和醫生開得有理有據。公費醫療市場是一塊非常誘人的大蛋糕。這又排除了一些主打葯品沒有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廠家……
剩下的魚兒就不多了,可是個個肥美。你只要等著價格合適,就可以輕松地買進來。
㈣ 求近100年西方大事年表!
公元1905~1907年
·俄國1905年革命發生
公元1905~1908年
·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開展
公元1905~1911年
·伊朗革命發生
公元1906年
·12月1日,世界第一家電影院在法國巴黎建成
·中國京漢鐵路建成通車
·英國尤金·勞斯特和斯托克維爾發明有聲電影取得專利權
·舊金山大地震(8.3級)發生
公元1907年
·8月31日,英俄協定締結,英法俄三國協約完成
公元1908年
·英國政府財政大臣勞合·喬治推行財政改革
·亨利·福特推出T型發動機小汽車
公元1908~1909年
·土耳其革命發生
公元1910年
·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通過「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決議
·日本以武力逼迫朝鮮國王簽訂《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
·第一台製冷家用電冰箱在美國問世
·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被推翻的君主》在英國上映
公元1910~1911年
·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發生
公元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
公元1911年
·英國物理學家L.盧瑟福發表論文《物質對γ、β粒子的散射及原子結構》,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美國泰勒首創工業企業科學管理制度
公元1912年
·德國地質學家A.L.魏格納發表《大陸的生成》,提出完整的大陸飄移假說
·英國化學家F.索迪提出同位素理論
·泰坦尼克號海難發生
公元1913年
·丹麥物理學家N.玻爾發表《原子構造和分子構造》,闡述原子結構的量子理論
·荷蘭物理學家K.昂內斯提出超導電性
·美國導演塞西爾·德米爾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異種婚姻》
公元1914年
·奧匈皇儲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馬恩河會戰在英法與德國之間大規模展開
公元1915年
·美國遺傳學家T.摩爾根完成染色體圖譜,為建立染色體學說奠定基礎
公元1916年
·法軍與德軍在凡爾登要塞展開凡爾登戰役
·英法聯軍與德軍進行索姆河會戰
·英國與德國進行日德蘭大海戰
·美籍德國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闡述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
·愛爾蘭發動反對英國統治的復活節起義
公元1917年
·俄國二月革命,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俄國臨時政府成立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蘇維埃政府建立,通過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
·俄國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發表
公元1918年
·蘇維埃俄國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
·匈牙利秋玫瑰革命發生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英國與法國開辟從倫敦至巴黎的第一條國際航空線
·英法與德國展開第二次馬恩河會戰
·日本爆發第二次米騷動人民運動
·蘇俄頒布《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為世界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
·英國軍事理論家J.F.C.富勒在《1919年計劃》一文中,首次提出建立機械化部隊的觀點,為「機械化戰爭
」奠定理論基礎
·德國哲學家M.石里克的《普通認識論》出版,提出「邏輯實證主義」哲學流派的基本觀點
·美國科學家G.H.沙爾和D.F.瓊斯創玉米雙雜交育種法
·德國科學家H.施佩曼發現胚胎誘導作用和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效應
·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發現太陽系不在銀河系中心
公元1918~1920年
·蘇俄國內戰爭發生
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5 回復:世界大事年表
公元1924年
·蘇聯領導人列寧逝世
·以美國C.G.道威斯為主席的協約國專家委員會發表道威斯計劃
·超現實主義藝術運動以法國為中心流行於歐洲
·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沙莫尼舉行
公元1925年
·俄共(布)第14次代表大會更黨名為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奧地利學者K.太沙基創立土力學
·日本宮崎縣發生砷污染公害事件
公元1926年
·奧地利物理學家E.薛定諤陸續發表4篇論文,提出薛定諤波動方程,創立波動力學
·英國地質學家傑弗里斯斷定地核是液態的
·美國遺傳學家T.H.摩爾根的《基因論》出版,系統闡述遺傳學在細胞水平上的基因理論
公元1926~1937年
·蘇聯基本完成國家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
公元1927年
·德國哲學家M.海德格爾發表《存在與時間》,標志存在主義哲學體系形成
·美國實驗物理學家P.W.布里奇曼的《現代物理學的邏輯》出版,系統提出操作主義哲學見解
·俄國、蘇聯生理學家I.L.巴甫洛夫的《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出版,提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和兩種信
號系統學說
·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在紐約百老匯公映第一部對白配唱音樂故事片《爵士歌手》,有聲電影正式誕生
·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證實銀河系自轉假說
·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單獨飛越大西洋
公元1928年
·英國物理學家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美國地質學家N.L.鮑溫發表《火成岩的演化》,確定了岩漿反應系列
·俄國、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確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為世界現實主義戲劇體系奠定基礎
·英國地質學家A.霍姆斯提出地幔對流說,解釋大陸漂移
·英國科學家A.弗萊明發明青黴素
·蘇聯在哈爾科夫建立世界最早的森林公園
·比、捷、法、德、日、意等15個國家和地區簽訂《非戰公約》,於1929年生效
公元1928~1936年
·法國構築馬奇諾防線
公元1928~1940年
·蘇聯作家肖洛霍夫陸續完成《靜靜的頓河》(四部)
公元1929年
·法國、英國、義大利、日本等12國在海牙舉行國際會議,通過楊格計劃
·法國歷史學家L.費弗爾和M.布洛赫創辦《經濟與社會史年鑒》,標志年鑒史學派形成
·美國作家福克納的小說《聲音與瘋狂》出版
·德國作家雷馬克的小說《西線無戰事》發表,為世界有影響的反戰小說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在好萊塢舉行學院獎首次授獎典禮,該獎後更名為奧斯卡金像獎
·德國硬式飛艇「齊伯林伯爵」號實現環球飛行
·英國科學家W.A.莫里森創制石英晶體計時器
·美國科學家C.E.科里夫婦發現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和血糖之間轉化的科里循環
·梵蒂岡宣布獨立
·美國股票市場崩潰,導致全球經濟危機
公元1929~1931年
·美國紐約建帝國大廈
公元1929~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發生
公元20世紀20年代
·英國考古學家J.H.馬歇爾主持對南亞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兩處遺址發掘,證明這兩處遺址為印度河文明的
兩個中心
·「批判實在主義」哲學思潮在美國出現
公元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
·「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中影響最大的法蘭克福學派形成
公元1930年
·印度甘地進軍
·美國天文學家C.W.湯博發現冥王星
·奧地利地質學家B.桑德爾創立岩相學
·美國創制房間空氣調節器
·荷蘭科學家維拉爾特試驗人工降雨成功
·美國物理學家勞倫斯研製電子迴旋加速器成功
公元1931年
·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澳大利亞獨立
·美國科學家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程師G.E.米奇利和A.L.黑內製得氟利昂
·德國法本公司乳液聚合法聚氯乙烯投入工業化生產
·美國羅姆-哈斯公司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製造出有機玻璃
公元1931~1942年
·德國建成從科隆至波恩全部立體交叉的四車道公路,為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
公元1932年
·世界反戰大會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
·義大利威尼斯藝術節指導委員會創辦首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德國科學家M.諾爾和E.魯斯卡發明透射電子顯微鏡
·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盧森堡科學家W.J.克勞爾用鈣還原四氯化鈦製得鈦,為現代鈦生產奠定基礎
·美國物理學家C.D.安德孫發現正電子
·美國物理學家考克饒夫特和愛爾蘭科學家製成世界第一台粒子加速器
·德國化學家合成第一種磺胺類葯物百浪多息
·美國特藝色公司研製成功彩色膠片
·聖雄甘地宣布他將為印度的賤民絕食
公元1933年
·德國納粹黨製造國會縱火案
·德國A.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開始法西斯統治
·第三國際發表《各國工人們!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呼籲書
·美籍波蘭哲學家A.H.S.柯日布斯基出版《科學和健全精神:非亞里士多德體系和普通語義學入門》,創立
普通語義學哲學流派
·美國舞蹈家G.巴蘭欽等創辦美國芭蕾舞學校
·英國科學家N.霍沃思合成維生素C
公元1933~1941年
·美國總統F.D.羅斯福推行新政
公元1933~1945年
·德國A.希特勒統治下的第三帝國時期
公元1934年
·法國物理學家約里奧·居里夫婦發現人工放射性核素
·美國科學家C.E.克利頓和N.A.威廉斯發明原子鍾
·美國發生席捲大片國土的大塵暴,此後美國開始農業環境保護運動
·英國歷史學家A.J.湯因比的巨著《歷史研究》開始出版
·美國杜邦公司首創合成纖維尼龍
公元1935年
·蘇聯肅反運動開始
·國際聯盟委託法國代管的薩爾區並入德國
·第三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
·德國軍事家E.F.W.魯登道夫的《總體戰》出版
·美國化學家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科學家A.G.坦斯利提出生態系統概念
·美國拍攝第一部彩色影片《浮華世界》
·英國科學家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人工合成離子交換樹脂,以後大量用以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和放射性廢
水
·美國通過社會保障法案
公元1935~1941年
·衣索比亞進行反對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公元1936年
·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德國武裝佔領萊茵非軍事區
·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對國家干預經濟作了系統闡述,被稱為「凱
恩斯革命」
公元1936~1937年
·《三國(德、意、日)防共協定》簽訂,三國同盟形成
公元1936~1939年
·西班牙內戰發生
公元1937年
·美國科學家C.K.卡爾森發明靜電復印技術
公元1938年
·德國吞並奧地利
·英法德意相互妥協勾結的慕尼黑會議召開
·德國武裝佔領捷克蘇台德地區
·德國科學家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證明了中子照射鈾能放出中等質量的核,直接導致發現核裂變
·匈牙利科學家比洛兄弟發明現代圓珠筆
·美籍德國科學家貝特提出第一個科學的太陽能源理論
·美國C.F.卡爾森首創圖像復印技術
·土耳其總統穆斯塔法
·凱末爾去世
公元1938~1941年
·英美在東方策劃遠東慕尼黑陰謀
公元1939年
·蘇聯、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美國作家斯坦貝克的小說《憤怒的葡萄》出版
·德國製成噴氣式飛機
·瑞士化學家P.H.彌勒發明DDT
·法國布爾巴基學派出版《數學原本》,標志該學派誕生
公元20世紀30年代
·英國考古學家L.S.B.利基調查發掘東非,尤其是肯亞早期人類化石,發現距今170萬年的南方古猿化石
·俄裔美籍社會學家P.A.索羅金提出將社會學分為普通社會學和特殊社會學兩大類的思想
·自然主義哲學思潮在美國形成
·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形成
·資產階級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逐步形成
公元1940年
·德國軍隊入侵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法國
·敦刻爾克撤退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
·不列顛之戰發生
·戴高樂將軍創建自由法國運動
·英國製取聚脂纖維(滌綸)成功
公元1941年
·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
·德國入侵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美國總統F.D.羅斯福和英國首相W.L.S.丘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
·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荷蘭科學家J.L.斯諾伊克正式申請鐵氧體專利
·商業電視問世
公元1941~1942年
·莫斯科保衛戰進行
公元1942年
·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形成
·中途島海戰發生
·英國科學家海伊發現太陽射電
·德國V-2導彈試射成功,為世界第一枚彈道導彈
·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世界第一座裂變核反應堆,標志人類進入利用核能的時代
·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發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主主義》,標志熊彼特經濟理論體系形成
公元1942~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戰役進行,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
公元1943年
·12月1日,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滿洲、台灣、澎湖列島應歸還中國
·第三國際宣布解散
·庫爾斯克會戰發生
·義大利宣布投降
·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召開,《開羅宣言》、《德黑蘭宣言》發表
·美國麥克公司、施貴寶公司和菲澤公司生產青黴素
·美國科學家J.W.莫奇利和J.P.埃克特研製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
公元1944年
·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保加利亞、希臘、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等國相繼解放
·羅馬尼亞舉行八二三武裝起義
·巴黎起義舉行
·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決定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設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
率制度
·美籍匈牙利人J.VON諾伊曼和O.莫根施特恩發表對策論專著《競賽理論和經濟行為》
·美國科學家S.A.瓦克斯曼提取出鏈黴素
公元1945年
·蘇、美、英三國首腦雅爾塔會議,簽署《雅爾塔協定》
·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
奧地利獨立
·蘇軍攻克柏林,德國無條件投降
·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
·冰島共和國成立
·美國進行世界首次核試驗
·美國先後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蘇聯對日宣戰
·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發生
·越南八月革命發生
·聯合國正式成立
·寮國獨立
·紐倫堡審判開始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
·義大利導演R.羅西里尼導演義大利戰後第一部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開創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運動
·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殺蟲劑六六六
·美國醫學家H.A.臘斯克提出全面康復概念,為現代康復醫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基礎
公元1945~1954年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進行
公元1946年
·英國前首相W.L.S.丘吉爾發表富爾敦演說,揭開戰後「冷戰」時期序幕
·東京審判開始
·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美國代表巴魯克提出「原子能管制計劃」,即「巴魯克計劃」
·巴黎和會召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成立;菲律賓獨立
·美國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
·瓜地馬拉作家、詩人阿斯圖里亞斯的長篇小說《總統先生》出版
·美國橡膠公司用混煉法生產ABS樹脂
·非洲民主聯盟成立
·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發表號召書,動員全體越南人民「抗擊法國殖民者,拯救祖國」,全越開始抗
法斗爭
公元1947年
·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
美國國務卿G.C.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方案》建議,通稱馬歇爾計劃
·英國推行蒙巴頓方案,印度、巴基斯坦分別獨立
·蘇、波、南、羅、保、匈、捷、法、意等9國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美、英、法等23國簽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蘇聯拍攝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立體長故事片《魯濱孫漂流記》
·俄羅斯天文學家阿姆巴楚米揚發現星協
·美國貝爾飛機公司研製的XS-1型實驗噴氣式飛機首次超音速飛行
·蘇聯地理學家C.B.卡列斯尼克的《普通地理學》發表
·美國黑人運動員傑基·魯賓遜打破美棒球聯合會的膚色壁壘
公元1947~1948年
·美國科學家J.巴丁、W.H.布喇頓和W.肖克萊發明晶體管
公元1947~1949年
·第一次印巴戰爭發生
公元1947~1953年
·美國紐約建聯合國總部大廈
公元1948年
·以色列國成立
·韓國成立
·朝鮮成立
·第一次柏林危機發生
·美洲國家組織建立
·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開除南共聯盟
·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
·美國數學家仙農的《通信的數學理論》發表,標志資訊理論學科誕生
·美國數學家N.維納的《控制論》出版,宣告控制論學科誕生
·英國科學家D.伽柏提出新的成像原理「全息術」
·美國科學家P.S.亨奈利用E.C.肯德爾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開始激素療法
公元1948~1949年
·第一次中東戰爭發生
公元1948~1950年
·美國地質學家F.P.謝潑德、蘇聯M.B.克蓮諾娃和荷蘭P.H.奎寧的海洋地質學著作陸續出版,標志海洋地質
學形成
公元1949年
··經濟互助委員會在莫斯科成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見德國)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見德國)成立
·美國芝加哥大學W.F.利比斯基教授發明的放射性碳素斷代技術開始應用,為史前考古學上的一次革命
·美國科學家H.貝尼奧夫發現位於海陸交界處有向大陸傾斜的連續震源分布帶,稱貝尼奧夫帶
公元1949~1959年
·蘇聯勇士號探測船在太平洋進行深海調查,測得太平洋查林傑海淵深11034米
公元20世紀40年代
·瑞典科學家T.哈格斯特朗最先研究新技術的時空擴散過程,推動地理學發展
·歐美發達國家在亞非國家開展以培養和引進高產稻麥新品種為主的「綠色革命」生產技術改革
公元20世紀
·荒誕派戲劇在法國興起40年代末~50年代初
公元20世紀40~50年代
·抽象表現主義美術思潮在美國出現,波及歐美各國,代表人物為J.波洛克等
·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侵略中國台灣
··輸出管理統籌委員會(又稱巴黎統籌委員會)在巴黎成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開始推行
·挪威氣象學家R.菲約托夫和美籍匈牙利人J.von諾伊曼首次作出數值天氣預報
·美國紐約首先採用寬銀幕放映技術
·第一台普通紙靜電復印機問世
公元1951年
·《舊金山對日和約》和《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簽訂
·社會黨國際成立
·美國作家塞林格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出版
·蘇聯發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棗月球1號
公元1952年
·埃及七月革命發生
·《世界版權公約》在日內瓦簽署,1955年正式生效
·英國考古學家J.G.D.克拉克著《史前歐洲經濟基礎》,從經濟角度解釋史前歐洲文化演進
·美國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
·美國科學家C.T.克倫威爾在太平洋發現赤道潛流
·口服避孕葯丸研製成功並獲廣泛應用
公元1953年
··N.S.赫魯曉夫出任蘇聯黨的領導人,開始進行改革
·英國兩名登山運動員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美國開始試播NTSC制彩色電視
·美國科學家J.D.沃森和英國F.H.C.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
·美國醫學家J.H.吉本首次用完全心肺分流術為病人閉合心房缺損成功
·英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加冕典禮
公元1953~1958年
·英國哲學家L.維特根斯坦遺著《哲學研究》、《藍皮書和褐皮書》先後出版,為「日常語言哲學」流派奠定基礎
公元1954年
·《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簽署,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
·義大利科學家G.納塔等人製成等規聚丙烯
·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
·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
·美國科學家D.I.阿爾農肯定了植物葉綠體上的光合磷酸化作用
公元1954~1962年
·阿爾及利亞戰爭發生
公元1955年
·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
·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奧地利國家條約簽訂
·澳大利亞作家懷特的小說《人類之樹》出版
·美國科學家O.張伯倫等發現反質子
·西歐聯盟建立
公元1956年
·蘇聯共產黨召開第20次代表大會,赫魯曉夫作《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
·波蘭發生波茲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發生
·埃及正式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擊敗美、法糾合以色列的武裝侵略,捍衛運河主權
··美國科學家貝爾製成每秒可傳送一幅固定畫面的窄頻帶可視電話
·美國安派克斯公司製成四磁頭廣播用磁帶錄像機
·美國科學家F.H.C.克里克提出DNA指導蛋白質合成的「中心法規」
公元1956~1957年
·第二次中東戰爭發生
公元1957年
·美國提出艾森豪威爾主義
·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小說《日瓦戈醫生》出版
·瑞典導演伯格曼拍攝《野草莓》,為第一部意識流影片
·美國物理學家J.S.C.基爾比發明半導體集成電路
·美國科學家L.N.庫珀、J.R.施里弗等提出BCS的超導基礎理論
·美國醫學家V.M.英格拉姆分析鐮狀細胞貧血病人的血紅蛋白,發現與正常血紅蛋白相比僅差一個氨基酸,成為分子醫學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1957~1958年
·英聯邦W.富克斯率領的探險隊首次橫跨南極大陸
公元1958年
·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
·伊拉克革命發生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開始
·美國研製成功工業機器人
·美國科學家C.H.湯斯和A.L.肖洛發表形成激光的論文
·美國發射世界第一顆通信衛星
·法國科學家J.-B.-G.-J.多塞確定人類白細胞抗原相當於小鼠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系統,有助於後來的器官移植
·心臟起搏器研製成功並用於臨床
·尼基塔·赫魯曉夫擔任蘇共第一書記
·戴高樂當選法國總統
公元1958~1961年
·第二次柏林危機發生
公元1959年
·古巴游擊隊領導人卡斯特羅率軍進入哈瓦那,古巴革命勝利
·美蘇首腦舉行戴維營會談
·英國工程師科克雷爾研製的第一艘氣墊船試航成功
·英國科學哲學家K.R.波普爾出版《科學發現的邏輯》,為他所創立的「批判理性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
·二次大戰後首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
公元20世紀50年代
·英國文學運動憤怒的青年興起
·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流派新制度學派形成
·以美國為中心,歐美各國流行後現代主義美術思潮
公元20世紀50~60年代
·美國哲學家A.馬斯洛創立「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體系
公元1960年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立
·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
·非洲喀麥隆、剛果(利)(今扎伊爾)、查德、中非、剛果、馬里、奈及利亞、茅利塔尼亞等國獲得獨立,史稱非洲獨立年
·美國物理學家T.H.梅曼研製出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
·美國科學家R.B.伍德沃德合成葉綠素
·美國科學家H.H.赫斯提出海底擴張說
·美國科學家D.卡恩和M.M.阿塔拉獲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晶體管專利
·美國科學家J.E.斯蒂爾提出仿生學
公元1961年
·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
·蘇聯發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古巴吉隆灘事件發生
·韓國朴正熙發動政變,奪取政權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修建柏林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立
·美國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出版,為「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
·美國科學家E.N.利思和J.烏帕特尼克研製出全息照相技術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通過12C=12的原子量基準
公元1961~1975年
·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發生,美國投入的軍隊最多時達54萬人,耗費3500億美元,1968年被迫在巴黎開始和談。中國為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向越南提供了多方面的、巨大的、不附任何條件的援助
公元1962年
西薩摩亞宣布獨立,為二次大戰後太平洋島嶼第一個獨立國家
·伊斯蘭世界聯盟在麥加成立
·蘇聯元帥V.D.索科洛夫斯基主編《軍事戰略》,論述現代條件下核戰爭的准備與實施
·美國科學哲學家T.S.庫恩發表《科學革命的結構》,為科學哲學的歷史主義學派奠定理論基礎
·美國首次發射金星探測器「水手2號」,為人類成功發射的第一個行星探測器
·蘇聯經濟學家利別爾曼發表《計劃、利潤、獎金》,提出經濟改革建議。蘇聯開始全面經濟改革
·瑞士建成大迪克桑斯壩,為當時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壩
公元1963年
·美國總統J.F.肯尼迪遇刺身亡
·非洲統一組織成立
·美、英、蘇三國在莫斯科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美國舉辦第一屆紐約國際電影節
·荷蘭天文學家M.施米特等在美國發現類星體
·荷蘭飛利浦公司開始生產盒式磁帶錄音機
·美國杜邦公司製成合成革
公元1964年
·首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召開
·美國製造越南北部灣事件
·七十七國集團形成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
·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赫魯曉夫下台,L.I.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美國作家貝洛的長篇小說《赫爾索格》出版
·蘇聯建成布拉茨克水庫,為當時世界最大的人工水庫
·日本建成東京至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為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
·美國科學家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微波背景輻射
公元1965年
·多米尼加人民舉行武裝起義
·新加坡成為獨立國家並加入英聯邦
·第二次印巴戰爭發生
·印度尼西亞九三〇事件發生
·首屆非洲運動會在剛果首都布拉柴維爾舉行
·國際水文十年開始活動
·英國地質學家D.P.麥肯齊、美國W.J.摩根提出板塊構造說,並研究板塊在球面運動的幾何學問題
·加拿大地質學家J.T.威爾遜提出轉換斷層概念
·加拿大建成世界第一條長600千米的超高壓輸電線路
·美國休斯敦建成星際圓頂體育館,為世界最大體育館
·美國成功發射國際通信衛星1號,標志通信衛星進入實用階段
·蘇聯「上升2號」宇宙飛船兩名宇航員實現人類首次太空行走
公元1966年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成立
·亞洲開發銀行建立
·美國生物化學家確定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全部遺傳密碼
公元1967年
·第三次中東戰爭發生
·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
·拉美游擊隊領導人E.(切·)格瓦拉被殺
·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條約簽
㈤ 餃子歇後語
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來
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
煮破了的餃子——露了餡兒
天天包餃子——度日如年
家家戶戶吃餃子——無所不包
啞巴吃餃子—心裡有數
包完包子包餃子——扭扭捏捏
做夢吃餃子——想的美
㈥ 左眼皮跳是怎麼回事是不是面部痙攣很擔心
眼皮跳的學名是「眼瞼震顫」
起因有兩種,
一種是因為休息,睡眠不足,或者是因為貧血,煙酒過度
一種是因為眼病引起,比如近視,遠視,散光,結膜炎,角膜炎……
眼皮跳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大部分人可以在短期自行消失.所以,當眼皮剛剛跳動時,不要馬上去治療,而是要多注意休息,放鬆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加強局部熱敷,注意觀察一下,眼皮跳是逐漸減少還是增加,有沒有向下擴大的趨勢和從眼周圍向口角的線狀牽拉感.另外,照照鏡子,瞧一瞧,摸一摸有沒有明顯的萎縮處(凹陷處).如果一周後眼皮仍然跳,就應該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