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彥宏是誰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INFOSEEK資深工程師。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19歲背上行李離開山西陽泉到夢想中的北大讀書,23歲遠渡重洋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主攻計算機,31歲創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知識改變了命運!35歲的網路公司(www..com)創始人、CEO李彥宏坐在北京中關村的海泰大廈會議室,望著北京四環繁華地段,想起這些年的寒窗苦讀,感嘆不已。也許是成長的人生路上讀的書太多了,現在的他很少讀書了。"我認為上網比較好,書上的知識都比較過時,在網上什麼內容都可瀏覽。"
然而,正是北大的信息管理專業讓他深諳搜索內涵,正是美國的計算機學業讓他掌握計算機工具,正是互聯網讓喜歡新事物的李彥宏激動不已,原來還有個世界如此美妙。
美國8年人生歷程,西方文明改變了李彥宏的人生觀。李彥宏親身感受了矽谷的騰起:他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他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
矽谷文化深深影響了他,矽谷的"完全投入模式"和從零開始,一切為了股票上市的風格,失敗是允許的……時過境遷,讀1999年李彥宏專著的《矽谷商戰》一書仍讓人心潮澎湃。當時身在美國矽谷,每天看到商戰無數,李彥宏問自己:再去加入這場商戰是不是已經太晚了?可是按照信息經濟現在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負得起不參戰的責任呢?
他要參戰!在美國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而他選擇了回國創業。他回憶這段人生抉擇時說,"我小時候有很強的不服輸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1999年底,李彥宏攜12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並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目前中國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quot;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經歷了陽泉-北京-矽谷--北京後,他才發現原來19歲時所學的北大信息管理專業就註定他終身的追求在"搜索"上。
Jupiter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Matthew稱,搜索是了解和影響用戶行為的一個最大的機會。李彥宏打出口號:"活的搜索 改變生活"。
"搜索是網路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彥宏說:"這是互聯網用戶最常用的服務之一,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互聯網產業,網路就是一個明證。"
商戰贏家李彥宏
在矽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體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一個個鮮活的商戰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他的合作夥伴談及對李彥宏的最大印象時,不約而同都說了"睿智"二字。在3年多來的合作中,令合夥人徐勇意外驚喜的是,李不僅有技術背景還對商戰有敏銳的直覺和出色的判斷。2002年5月從用友到網路擔任副總裁的朱宏波對李評價也是:"雖然以前從事技術工作,但他的商業思維和市場眼光非常獨到,對搜索產業方向的把握和商業競爭的規律和規則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許這與李彥宏在矽谷的耳濡目染有關,也許與在美國股市小試牛刀,關注股市起伏與公司戰略間的關系有關。李在炒股時,在純粹的美國股市環境中,從很多公司的業績、決策等分析到股票漲、跌的關聯,從中得到商業成敗的關鍵。
創業與守業沒有哪家公司會一帆風順。在網路成立初期,有記者寫文章"八問網路",其中很多問題針對其客戶資源和利潤增長點。現在看來,當初的一些擔心並非多餘,網路成立半年內狂掃國內門戶網站,佔領了國內搜索引擎80%的市場,但後來一些客戶投靠了GOOGLE,有的自立門戶自己開發搜索,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李彥宏總結網路風風雨雨4年中,面臨了兩次重大挑戰:一是創業初期,拿著200萬美金做公司,原計劃花6個月花光的錢公司做了一年計劃,所以堅持到9月等到第二筆融資。如果燒錢,就沒有今天的網路。第二次是當世界所有使用人氣質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麼遭人收購,要麼推遲上市時,網路根據李彥宏總結的搜索引擎第三條--自信心定律推出競價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結果的相關性排序,可進行競價拍賣。誰對自己的網站有信心,為這個排名付錢誰就排在前面。這樣開創了真正屬於互聯網的收費模式,使網路的目標群體瞄準數十萬的中小企業網站。
李彥宏找到了搜索引擎的出路。面臨市場變化,見過無數矽谷商戰的李彥宏也在變化中求發展。現在的網路,以搜索網站和競價排名為主要的業務增長點,以國內數量巨大的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這與他和徐勇為拿到第一桶金,而向投資人遞交商業計劃書內所寫的做門戶網站的生意大相徑庭。
"管理者的決策是這樣形成的:聽大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李彥宏就做到了。" 朱宏波這樣評價道。
推出競價排名並實施"閃電計劃"對網路實行第二次技術升級後,2003年年中的財務報表的顯示李彥宏的的賭注壓對了:據美國alexa統計,網路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獨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更是遙遙領先,名列第一,近期排名上升趨勢十分明顯,再加上2000多個聯盟夥伴,通過競價排名,當6800萬中國網民通過搜索引擎尋找各種信息,80%以上的用戶會看到由網路提供的結果。 "今年網路的收入將是去年的四到五倍。"7月,在接受《福布斯》記者采訪時,一向謹慎的李彥宏高興地向外界透露。
有人評價網路的成功在於:目標明確,市場定位準確。而且頭腦冷靜,不跟風,不搶潮。用這句評語描述其創使人李彥宏的性格特點也是非常適當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麼,他一直堅信ASP商業模式必將獲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專注的,而別人做不到同樣程度的就在搜索領域;在互聯網高潮時,他能預言對於國內公司的燒錢做法,國外的投資人要吃虧,在互聯網低谷時他能鼓勵員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
經歷惡風巨浪,李彥宏承受了來自各方的壓力,讓足夠少的人知道風浪,掌舵網路一路乘風破浪
有人曾說:世界上多數優秀的程序員天生偏執狂,總會認為自己做的東西才是最完美的。李彥宏不編程已有很多年了,這種性格特點在他作為公司最高管理層時並無體現。他說他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他知道自己不是正規化的職業經理人,他想學的東西還很多,他能側聽別人的想法,在公司內部會議主張大家自由交流,甚至為了討論「可以不給我面子。」
這個公司的創業因子,帶有濃烈的矽谷文化,並在中國本土繼承和發揚。沒有嚴格的等極觀念,可以自由的發言。隨著公司的擴大這種文化還在延續。但一旦討論成為決策時,就要不折不扣執行。
李彥宏穩健的風格不是他的同齡人都能俱備的。於是網路又秉承了這種風格,在過去4年中,一步步從8個人發展到了150人;從拿到DFJ第一筆融資到現在傳聞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等公司都在積極錄求網路海外上市的合作;從第一個客戶矽谷動力發展到現在的2萬客戶。
海外歸來也在適應中國的環境。2000年1月1日,李宏彥面對5個員工宣布了兩條公司制度:公司里不許抽煙和帶寵物。共同的海外背景面對同樣的本土環境,李彥宏和合作夥伴徐勇分別負責技術和銷售,4年來一直是密切合作與互補的關系,雖然有分歧,有爭吵,但遇到困難時大家同心協力一起扛過去。
在浮躁的互聯網產業,李彥宏以一種另類的平和心態,不急功近利,不隨波逐流,在專注經營搜索領域中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所有網路的華爾街投資人對網路公司的運作非常滿意,專注的技術發展,節儉的支出,仍取得了公司整體價值的提升的成績。
觀察家李彥宏
李彥宏帥氣的長相加上儒雅謙和的性格,容易給人親和感。然而內向的他卻不擅長與人交往,更像社會的觀察家。無論在公共社交圈還是平時的運動中,他更多時間沉默不語,在觀察著這個社會和這些人與事。
他的生活是簡單的,每天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上網,在美國學習時開的是二手的本田,現在回國創業後仍是開本田車。因為家人在矽谷,他每3個月去一次美國用兩個星期時間與家人團聚。
內秀的性格讓人以為他不會做秀。可是2002年底的"網路激情夜" 李彥宏的出場讓人有張朝陽的感覺:又一個做秀的CEO。網路市場總監畢勝對此評價:"Robin(李彥宏英文名)放在哪裡哪裡亮。"
李彥宏的愛好比較廣泛,像打高樂夫、滑雪、游泳等,玩伴多數是在矽谷時認識的工程師朋友還有公司的同事,合作夥伴、大學同學等。
像很多矽谷技術人員的理想一樣,李彥宏的理想是希望靠技術改變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讓足夠多的人受益,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無論當初做Infoseek還是現在做網路,我看到每天有上千萬的人在用自己的技術,大家從中受益了,我心裡就特別高興,覺得對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趨向合理,你對社會做出貢獻了,社會也會給予你同樣的回報。"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如果說創業者是為了賺錢和發財,這種心態通常使之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低。而創業者如果認准了要做事做出東西來的初衷,一旦做成,社會會給你同樣的回報,財富隨之而來。
管理公司4年,李彥宏經常會感覺自身還有許多地方需提升。"我畢竟不是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職業經理人,現在要做職業經理人做的事情。有時候,遇到自己從來沒有見到的事情,都要靠學習甚至感覺來做事。" 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夠找一個合適的CEO的時候,讓自己更輕松一些。他甚至想到了到時候退休,"退休以後周遊世界是我的生活理想。"其實,在高中時候的李彥宏,個人興趣並不在理科,他對歷史和地理興趣更大。
"有一定經濟基礎後我就一直想到處看看,然後在自家園子里種些蔬菜、水果之類的東西。" 李彥宏的眼光穿過記者,望著遠處,呈現滿眼的嚮往。
那時候技術實力也不夠,花市場費用可能兩塊錢才能取得一塊錢的效果。現在技術成熟得到認可,那麼市場方面一塊錢取得兩塊錢的效果時,我們就會大力投入了。
搜索引擎三大定律
李彥宏
第一定律 相關性定律:情報檢索、信息檢索或全文檢索的相關性都是基於詞頻統計的。當用戶輸入檢索詞時,搜索引擎去找那些檢索詞在文章(網頁) 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位置較重要的,再加上一些對檢索詞本身常用程度的加權,最後排出一個結果來(檢索結果頁面) 。
第二定律 人氣質量定律:解決了技術問題。科學引文索引機制的思路移植到網上就是誰的網頁被鏈接次數多,那個網頁就被認為是質量高,人氣旺的。在加上相應的鏈接文字分析,就可以用在搜索結果的排序上了。根據這一定律,搜索結果的相關性排序,並不完全依賴於詞頻統計,而是更多地依賴於超鏈分析。這條定律也成為李彥宏申請的美國專利。
第三定律 自信心定律: 根據這一定律,搜索結果的相關性排序,除了詞頻統計和超鏈分析之外,更注重的是競價拍賣。誰對自己的網站有信心,誰就排在前面。有信心的表現就是願意為這個排名付錢。自信心定律一改過去搜索引擎靠CPM收錢的尷尬局面,開創了真正屬於互聯網的收費模式。 在中國,網路一直致力於推動搜索引擎市場的培植和發展,現在,我們聯合了各大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一起通過網路的競價排名系統來實踐搜索引擎的第三定律,為數十萬網站的擁有者提供一個展示自信心,吸引潛在客戶,發現銷售線索的平台。有關網路競價排名系統的詳情,請參看www..com。
② 股票漲停原理
漲停板——證券市場中交易當天股價的最高限度稱為漲停板,漲停板時的股價叫漲停板價。
一般說,開市即封漲停的股票,勢頭較猛,只要當天漲停板不被打開,第二日仍然有上沖動力,尾盤突然拉至漲停的股票,莊家有於第二日出貨或騙線的嫌疑,應小心。
中國證券市場股票不包括被特殊處理A股的漲跌幅以10%為限,當日漲幅達到10%限為上限,買盤持續維持到收盤,稱該股為漲停板,ST類股的漲跌幅設定為5%,達到5%即為漲停板。
漲停板,是指當日價格停止上漲,而非停止交易。
③ 我想知道百度的創始人是誰
李彥宏
開放分類: 互聯網、人物、CEO、企業家、北京大學
【個人檔案】
[編輯本段]
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搜索引擎發展初期,李彥宏作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具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1999年底,懷抱「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的夢想,李彥宏回國創辦網路。經過多年努力,網路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網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2005年8月,網路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之一。在李彥宏領導下,網路不僅擁有全球最優秀的搜索引擎技術團隊,同時也擁有國內最優秀的管理團隊、產品設計、開發和維護團隊;在商業模式方面,也同樣具有開創性,對中國企業分享互聯網成果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目前,網路也是全球跨國公司最多尋求合作的中國公司,隨著網路日本公司的成立,網路加快了走向國際化的步伐。
【人物歷程】
[編輯本段]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2002年、2003年榮獲首屆、第二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4月,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2005年8月23日,榮獲第十二屆「東盟青年獎」;
2005年12月28日,榮獲「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6年12月10日,當選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全球「最佳商業領袖」。
【人物小傳】
[編輯本段]
19歲背上行李離開山西陽泉到夢想中的北大讀書,23歲遠渡重洋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主攻計算機,31歲創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知識改變了命運!35歲的網路公司(www..com)創始人、CEO李彥宏坐在北京中關村的海泰大廈會議室,望著北京四環繁華地段,想起這些年的寒窗苦讀,感嘆不已。也許是成長的人生路上讀的書太多了,現在的他很少讀書了。"我認為上網比較好,書上的知識都比較過時,在網上什麼內容都可瀏覽。"
然而,正是北大的信息管理專業讓他深諳搜索內涵,正是美國的計算機學業讓他掌握計算機工具,正是互聯網讓喜歡新事物的李彥宏激動不已,原來還有個世界如此美妙。
美國8年人生歷程,西方文明改變了李彥宏的人生觀。李彥宏親身感受了矽谷的騰起:他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他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
矽谷文化深深影響了他,矽谷的"完全投入模式"和從零開始,一切為了股票上市的風格,失敗是允許的……時過境遷,讀1999年李彥宏專著的《矽谷商戰》一書仍讓人心潮澎湃。當時身在美國矽谷,每天看到商戰無數,李彥宏問自己:再去加入這場商戰是不是已經太晚了?可是按照信息經濟現在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負得起不參戰的責任呢?
他要參戰!在美國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而他選擇了回國創業。他回憶這段人生抉擇時說,「我小時候有很強的不服輸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1999年底,李彥宏攜12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並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目前中國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經歷了陽泉-北京-矽谷--北京後,他才發現原來19歲時所學的北大信息管理專業就註定他終身的追求在「搜索」上。
Jupiter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Matthew稱,搜索是了解和影響用戶行為的一個最大的機會。李彥宏打出口號:「活的搜索 改變生活」。
「搜索是網路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彥宏說:「這是互聯網用戶最常用的服務之一,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互聯網產業,網路就是一個明證。」
在矽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體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一個個鮮活的商戰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他的合作夥伴談及對李彥宏的最大印象時,不約而同都說了「睿智」二字。在3年多來的合作中,令合夥人徐勇意外驚喜的是,李不僅有技術背景還對商戰有敏銳的直覺和出色的判斷。2002年5月從用友到網路擔任副總裁的朱宏波對李評價也是:「雖然以前從事技術工作,但他的商業思維和市場眼光非常獨到,對搜索產業方向的把握和商業競爭的規律和規則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許這與李彥宏在矽谷的耳濡目染有關,也許與在美國股市小試牛刀,關注股市起伏與公司戰略間的關系有關。李在炒股時,在純粹的美國股市環境中,從很多公司的業績、決策等分析到股票漲、跌的關聯,從中得到商業成敗的關鍵。
創業與守業沒有哪家公司會一帆風順。在網路成立初期,有記者寫文章「八問網路」,其中很多問題針對其客戶資源和利潤增長點。現在看來,當初的一些擔心並非多餘,網路成立半年內狂掃國內門戶網站,佔領了國內搜索引擎80%的市場,但後來一些客戶投靠了GOOGLE,有的自立門戶自己開發搜索,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李彥宏總結網路風風雨雨4年中,面臨了兩次重大挑戰:一是創業初期,拿著120萬美金做公司,原計劃花6個月花光的錢公司做了一年計劃,所以堅持到9月等到第二筆融資。如果燒錢,就沒有今天的網路。第二次是當世界所有使用人氣質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麼遭人收購,要麼推遲上市時,網路根據李彥宏總結的搜索引擎第三條--自信心定律推出競價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結果的相關性排序,可進行競價拍賣。誰對自己的網站有信心,為這個排名付錢誰就排在前面。這樣開創了真正屬於互聯網的收費模式,使網路的目標群體瞄準數十萬的中小企業網站。
李彥宏找到了搜索引擎的出路。面臨市場變化,見過無數矽谷商戰的李彥宏也在變化中求發展。現在的網路,以搜索網站和競價排名為主要的業務增長點,以國內數量巨大的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這與他和徐勇為拿到第一桶金,而向投資人遞交商業計劃書內所寫的做門戶網站的生意大相徑庭。
「管理者的決策是這樣形成的:聽大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李彥宏就做到了。」 朱宏波這樣評價道。
推出競價排名並實施「閃電計劃」對網路實行第二次技術升級後,2003年年中的財務報表的顯示李彥宏的的賭注壓對了:據美國alexa統計,網路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獨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更是遙遙領先,名列第一,近期排名上升趨勢十分明顯,再加上2000多個聯盟夥伴,通過競價排名,當6800萬中國網民通過搜索引擎尋找各種信息,80%以上的用戶會看到由網路提供的結果。 「今年網路的收入將是去年的四到五倍。」7月,在接受《福布斯》記者采訪時,一向謹慎的李彥宏高興地向外界透露。
有人評價網路的成功在於:目標明確,市場定位準確。而且頭腦冷靜,不跟風,不搶潮。用這句評語描述其創使人李彥宏的性格特點也是非常適當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麼,他一直堅信ASP商業模式必將獲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專注的,而別人做不到同樣程度的就在搜索領域;在互聯網高潮時,他能預言對於國內公司的燒錢做法,國外的投資人要吃虧,在互聯網低谷時他能鼓勵員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
經歷惡風巨浪,李彥宏承受了來自各方的壓力,讓足夠少的人知道風浪,掌舵網路一路乘風破浪。
有人曾說:世界上多數優秀的程序員天生偏執狂,總會認為自己做的東西才是最完美的。李彥宏不編程已有很多年了,這種性格特點在他作為公司最高管理層時並無體現。他說他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他知道自己不是正規化的職業經理人,他想學的東西還很多,他能側聽別人的想法,在公司內部會議主張大家自由交流,甚至為了討論「可以不給我面子。」
這個公司的創業因子,帶有濃烈的矽谷文化,並在中國本土繼承和發揚。沒有嚴格的等極觀念,可以自由的發言。隨著公司的擴大這種文化還在延續。但一旦討論成為決策時,就要不折不扣執行。
李彥宏穩健的風格不是他的同齡人都能俱備的。於是網路又秉承了這種風格,在過去4年中,一步步從8個人發展到了150人;從拿到DFJ第一筆融資到現在傳聞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等公司都在積極錄求網路海外上市的合作;從第一個客戶矽谷動力發展到現在的2萬客戶。
海外歸來也在適應中國的環境。2000年1月1日,李宏彥面對5個員工宣布了兩條公司制度:公司里不許抽煙和帶寵物。共同的海外背景面對同樣的本土環境,李宏彥和合作夥伴徐勇分別負責技術和銷售,4年來一直是密切合作與互補的關系,雖然有分歧,有爭吵,但遇到困難時大家同心協力一起扛過去。
在浮躁的互聯網產業,李彥宏以一種另類的平和心態,不急功近利,不隨波逐流,在專注經營搜索領域中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所有網路的華爾街投資人對網路公司的運作非常滿意,專注的技術發展,節儉的支出,仍取得了公司整體價值的提升的成績。
李彥宏帥氣的長相加上儒雅謙和的性格,容易給人親和感。然而內向的他卻不擅長與人交往,更像社會的觀察家。無論在公共社交圈還是平時的運動中,他更多時間沉默不語,在觀察著這個社會和這些人與事。
他的生活是簡單的,每天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上網,在美國學習時開的是二手的本田,現在回國創業後仍是開本田車。因為家人在矽谷,他每3個月去一次美國用兩個星期時間與家人團聚。
內秀的性格讓人以為他不會做秀。可是2002年底的「網路激情夜」 李彥宏的出場讓人有張朝陽的感覺:又一個做秀的CEO。網路市場總監畢勝對此評價:「Robin(李彥宏英文名)放在哪裡哪裡亮。」
李彥宏的愛好比較廣泛,像打高樂夫、滑雪、游泳等,玩伴多數是在矽谷時認識的工程師朋友還有公司的同事,合作夥伴、大學同學等。
像很多矽谷技術人員的理想一樣,李彥宏的理想是希望靠技術改變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讓足夠多的人受益,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無論當初做Infoseek還是現在做網路,我看到每天有上千萬的人在用自己的技術,大家從中受益了,我心裡就特別高興,覺得對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趨向合理,你對社會做出貢獻了,社會也會給予你同樣的回報。」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如果說創業者是為了賺錢和發財,這種心態通常使之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低。而創業者如果認准了要做事做出東西來的初衷,一旦做成,社會會給你同樣的回報,財富隨之而來。
管理公司4年,李彥宏經常會感覺自身還有許多地方需提升。「我畢竟不是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職業經理人,現在要做職業經理人做的事情。有時候,遇到自己從來沒有見到的事情,都要靠學習甚至感覺來做事。」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夠找一個合適的CEO的時候,讓自己更輕松一些。他甚至想到了到時候退休,「退休以後周遊世界是我的生活理想。」其實,在高中時候的李彥宏,個人興趣並不在理科,他對歷史和地理興趣更大。
「有一定經濟基礎後我就一直想到處看看,然後在自家園子里種些蔬菜、水果之類的東西。」 李彥宏的眼光穿過記者,望著遠處,呈現滿眼的嚮往。
那時候技術實力也不夠,花市場費用可能兩塊錢才能取得一塊錢的效果。現在技術成熟得到認可,那麼市場方面一塊錢取得兩塊錢的效果時,我們就會大力投入了。
④ 博彥科技股票題材概念有哪些
002649主要概念是創投,區塊鏈
⑤ 新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你要知道那個時間段的?
長方照明(創) 20120321 20 21.530 22.020 21.010 21.310 6.550% 6.550%
同有科技(創) 20120321 21 28.800 29.500 27.100 27.100 29.048% 29.048%
雲意電氣(創) 20120321 22 22.910 23.680 22.400 22.500 2.273% 2.273%
聚飛光電(創) 20120319 25 27.700 27.820 25.860 26.350 -4.460% 5.400%
三諾生物(創) 20120319 29 35.500 35.780 33 35.310 1.349% 21.759%
富春通信(創) 20120319 16 21.280 21.470 19.560 19.970 -7.375% 24.813%
漢鼎股份(創) 20120319 18 21.620 21.830 20.100 20.300 -8.764% 12.778%
普邦園林 20120316 30 43 43.370 38.910 40.820 -5.553% 36.067%
信質電機 20120316 16 20.630 20.760 19.050 19.540 -5.100% 22.125%
茂碩電源 20120316 18.500 24.550 25.550 23.730 25.120 3.205% 35.784%
克明面業 20120316 21 25.380 25.630 23.850 24.500 -3.391% 16.667%
三六五網(創) 20120315 34 52.610 52.990 47.160 48 -8.397% 41.176%
利亞德(創) 20120315 16 20 20.010 18.520 19.050 -6.065% 19.063%
藍盾股份(創) 20120315 16 24 24.250 22.320 22.880 -6.345% 43%
中國交建 20120309 5.400 5.860 5.880 5.720 5.810 0 7.593%
京威股份 20120309 20 20.870 20.880 19.930 20.140 -2.658% 0.700%
雪迪龍 20120309 20.510 24.720 24.850 22.300 22.910 -7.322% 11.702%
中泰橋梁 20120309 10.100 15.700 15.880 14.300 14.780 -6.337% 46.337%
藍英裝備(創) 20120308 24.800 31.100 31.100 28.120 28.630 -7.376% 15.444%
博雅生物(創) 20120308 25 39.650 39.950 35.700 37 -6.471% 48%
吳通通訊(創) 20120229 12 22.210 22.390 20.040 20.680 -7.140% 72.333%
卡奴迪路 20120228 27.800 34.310 35.370 34.310 35.320 2.022% 27.050%
中科金財 20120228 22 38.710 39.200 36 37.380 -3.660% 69.909%
吉視傳媒 20120223 7 11.100 11.350 11.010 11.250 0.716% 60.714%
環旭電子 20120220 7.600 16.420 16.420 14.960 15.270 -7.455% 100.921%
萬潤科技 20120217 12 18.200 18.260 17.500 17.900 -0.831% 49.167%
共達電聲 20120217 11 18.880 18.900 17.200 17.780 -5.375% 61.636%
東風股份 20120216 13.200 14.910 14.980 14.500 14.720 -1.075% 11.515%
朗瑪信息(創) 20120216 22.440 51.600 51.600 46.170 46.170 -10% 105.749%
利德曼(創) 20120216 13 16.500 16.500 15.760 15.980 -2.442% 22.923%
榮科科技(創) 20120216 11.110 17.850 17.960 16.850 17.200 -2.605% 54.815%
華錄百納(創) 20120209 45 55.750 56.100 51.600 53.210 -4.436% 18.244%
飛利信(創) 20120201 15 16.800 16.800 15.510 15.830 -4.982% 5.533%
揚子新材 20120119 10.100 14.190 14.250 13.680 14.100 0.142% 39.604%
海思科 20120117 20 18.130 18.380 17.560 18.200 0.497% -9.000%
江南嘉捷 20120116 12.400 11.300 11.340 11.090 11.250 0 -9.274%
國瓷材料(創) 20120113 26 28.170 28.470 27.120 27.460 -2.486% 5.615%
安科瑞(創) 20120113 30 42.810 43.070 39.400 40.990 -4.251% 36.633%
溫州宏豐(創) 20120110 20 27.990 28.100 25.710 26.740 -3.778% 33.700%
蘇交科(創) 20120110 13.300 11.580 11.680 11.390 11.560 0.260% -13.083%
博彥科技 20120106 22 22.680 22.740 21.150 21.910 -2.665% -0.409%
加加食品 20120106 30 22.600 22.840 21.910 22.270 -1.460% -25.767%
利君股份 20120106 25 22.100 22.180 21.570 21.730 -1.137% -13.080%
和晶科技(創) 20111229 15.600 17.090 17.100 16.310 16.640 -1.538% 6.667%
南通鍛壓(創) 20111229 11 10.610 10.710 10.200 10.450 -0.760% -5.000%
金明精機(創) 20111229 25 22.530 22.860 21.600 21.990 -2.742% -12.040%
匯冠股份(創) 20111229 17.200 21.850 22.050 20.800 21.340 -2.423% 24.070%
宏磊股份 20111228 12.800 12.100 12.300 11.900 12.210 1.244% -4.609%
衛星石化 20111228 40 54.500 54.990 53.010 54.960 1.067% 37.400%
佛慈制葯 20111222 16 18.280 18.340 17.530 18.180 0.553% 13.625%
青青稞酒 20111222 16 25.080 25.280 23.600 24.200 -2.694% 51.250%
華宏科技 20111220 27 23.950 23.980 22.710 23.330 -2.548% -13.593%
榮之聯 20111220 25 31.700 31.700 28.890 29.710 -5.862% 18.840%
煙台萬潤 20111220 25 23.150 23.260 22.090 22.660 -2.159% -9.360%
華昌達(創) 20111216 16.560 15.650 15.840 15.280 15.560 -0.256% -6.039%
新華保險 20111216 23.250 30.080 30.280 29.100 29.400 -3.638% 26.452%
東吳證券 20111212 6.500 8.190 8.220 7.890 8.050 -0.494% 23.846%
百圓褲業 20111208 25.800 24.580 24.600 23.620 24.060 -1.756% -6.744%
永高股份 20111208 18 15.610 16.100 15.200 16.090 3.606% -10.611%
雪人股份 20111205 19.800 14.550 14.570 14.300 14.500 0 -26.768%
棒傑股份 20111205 18.100 19.100 19.350 18.500 19.180 0.788% 5.967%
鳳凰傳媒 20111130 8.800 9.250 9.350 9.120 9.250 0.653% 5.114%
安潔科技 20111125 23 31.400 31.860 30.670 31.430 0.096% 36.652%
金安國紀 20111125 11.200 9.590 9.680 9.320 9.520 -0.418% -15.000%
贊宇科技 20111125 36 41.500 41.880 39.190 40.910 -0.944% 13.639%
勤上光電 20111125 24 32.890 33.540 31.270 32.520 -0.154% 35.500%
海聯訊(創) 20111123 23 25.950 25.950 24.910 25.300 -1.518% 10%
道明光學 20111122 23 22.940 23.150 21.970 22.890 0.571% -0.478%
申科股份 20111122 14 14.620 14.780 14.150 14.540 -0.343% 3.857%
三豐智能(創) 20111115 25.500 26.200 26.390 24.780 25.590 -1.954% 0.353%
華西能源 20111111 17 17.020 17.170 16.460 16.830 -0.532% -1.000%
德爾家居 20111111 22 16.500 17.880 16.330 17.880 10.031% -18.727%
八菱科技 20111111 17.110 21.200 21.300 20.300 20.880 -1.370% 22.034%
玉龍股份 20111107 10.800 10.210 10.540 10.180 10.430 1.657% -3.426%
龍生股份 20111103 11.180 15.190 15.300 14.850 15.100 -0.527% 35.063%
宜昌交運 20111103 13 15.050 15.110 14.600 15 0.402% 15.385%
成都路橋 20111103 20 26.300 26.480 24.870 26.160 -2.424% 30.800%
仁智油服 20111103 15 18.900 19.080 18.200 18.700 -1.992% 24.667%
開能環保(創) 20111102 11.500 15.980 16.180 15.390 16.180 1.188% 40.696%
陽光電源(創) 20111102 30.500 26.660 26.840 25.500 26.350 -0.678% -13.607%
梅安森(創) 20111102 26 38.200 38.560 37.100 38.500 0.838% 48.077%
恆立油缸 20111028 23 20.680 20.790 20.080 20.550 -0.146% -10.652%
金達威 20111028 35 38 38.200 36.600 37.350 -1.138% 6.714%
金磊股份 20111028 11.200 16.460 16.750 15.920 16.420 -0.304% 46.607%
和佳股份(創) 20111026 20 24.180 24.210 22.500 23.130 -3.303% 15.650%
紫光華宇(創) 20111026 30.800 41.280 42.280 40.710 41.600 1.217% 35.065%
中國水電 20111018 4.500 4.330 4.420 4.280 4.330 0.932% -3.778%
永大集團 20111018 20 16.850 16.940 16.250 16.820 0.779% -15.900%
亞瑪頓 20111013 38 28.020 28.280 27.100 27.560 -1.148% -27.474%
聯建光電(創) 20111012 20 18.960 19.280 18.010 18.690 -1.424% -6.550%
中威電子(創) 20111012 35 39.500 40.670 38.880 38.880 -10.000% 11.086%
豐林集團 20110929 14 10.380 10.560 10.210 10.510 1.841% -24.929%
巨龍管業 20110929 16.150 18.100 18.400 17.300 18.180 0 12.570%
瑞和股份 20110929 30 24.730 24.740 23.390 24.450 -1.372% -18.500%
大連三壘 20110929 24 23.960 24.080 23.020 23.360 -1.559% -2.667%
長城汽車 20110928 13 13.700 13.880 13.150 13.460 -1.752% 3.538%
興源過濾(創) 20110927 26 29.600 30.440 28.030 29.170 -0.647% 12.192%
爾康制葯(創) 20110927 17.970 21.550 21.550 20.550 21.110 -0.892% 17.474%
萬福生科(創) 20110927 25 25.890 25.970 24 24.690 -4.302% -1.240%
⑥ 股票有關的 電影 電視劇
《大時代》港劇,鄭少秋和劉青雲主演、是香港股市
《陌生人》 1987年,香港黑色星期五,全球股市震盪。在此前後,新加坡基金鏡鍾集團的鍾慶生、香港富可集團的董廣裕、泰國新生代貴族瓦那漢、台灣土霸主蘇有吉得到國際金融投資者席紹岳的財力資助,四人從起家到發跡,席紹岳都在幕後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
《股瘋》大概是最著名的一部股票電影,但說實話,娛樂性真是不咋的.說的是90年代初的內地股市
《大話股神》大學生周小齊待業無助,四處求職碰壁,巧遇隱居民間的高人孟老琦,誤入波瀾壯闊的股市,認識了兇狠貪婪的莊家周大星、愚蠢可笑的股評家阿培等人,在眾人的指點下,經歷了股市的風風雨雨,終於和一幫散戶斗敗了黑嘴股評家阿培和兇狠貪婪的莊家周大星,最終成為一代民間股神。
影片「股市如游戲,股市如人生」的主題,是如今蓬勃發展的股市的應景之作,同時片中對股市風雲變幻的細致描寫,也能對股民們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影片可稱為一本形象生動的「股市秘笈」。
《創世紀》劇好看,雖然主要是講地產,但也有涉及股票和期指的內容,
《華爾街》這是一部反映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風雲變幻的電影。
年代:1987年
片長:126分鍾
美國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奧利弗·斯通
編劇:斯坦利·威塞 奧利弗·斯通
攝影:羅伯特·查理森
主演: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演 戈登·蓋柯)、查里·希恩(飾演 巴德·福斯)、馬丁·希恩(飾演 卡爾·福斯)
本片獲1987年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男演員金球獎,全美電影評論家聯合會最佳男演員獎
《股票分析員》也叫《開水房》在這里一夜能誕生20個百萬富翁!
《股市婚戀》1992年,股潮席捲上海。818號大院的5個家庭不知不覺都被卷了進去。阿奈從電機廠下崗,卻一直瞞著妻子芝英。阿奈婚前的女友陳純很同情他,鼓勵他用數學頭腦幫助她炒股票。阿奈奔忙於證券交易所,逐漸精通行情,開始贏利。股市風雲變幻,阿奈憑借豐厚的經驗,實力日益雄厚,。。。
《當幸福來敲門》故事描述一個單親爸爸,因為事業失敗窮途潦倒到無家可歸,卻還得擔起撫養兒子的重擔。為了兒子的未來,他重新振作,處處向機會敲門,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專家。
《師奶股神》蔣如珠做了股神,似能點石成金,家人鄰居與及整條屋邨的街坊向她要貼士的都飛黃騰達,人人不顧工作不做份內事而注視股價升跌,賺了錢便大吃大喝氣氛瘋狂。。。
《金錢作戰》09韓國最新商戰大片
做著發財夢的無業青年張賢洙,五年來刻苦鑽研經濟學書籍,終成實力和膽量兼備的股票戰略家!一場與黑社會價值600億韓元的股票爭奪戰就此展開!
《股市情潮》
整天泡在吳仁身邊學習炒股,最終成了「心狠手黑」的股市殺手,成了名副其實的「富婆」。。。
電視連續劇《股市人生》
在電視劇中你還可以知道大戶是如何操盤的,散戶是如何打短線的,散戶經過努力如何進入大戶室的……
《操盤手1》《操盤手2》
《股市情潮》《股市情潮2》
《成本分析實戰技法》 《漫步技術分析》 《選股絕招》 《短線是銀之二》
《股票大作回憶錄》 經典中的經典電影《華爾街》
電視劇有《坐莊》 一般
日本與股票有關的電視劇
片名:錢華—銀座小姐股票戰
演員:板谷由夏、國仲涼子、小澤真珠、金子貴俊、朝加真由美、中村繁之
原片名:錢華—銀座ホステス株バトル
原作:倉科遼
簡介:
以銀座的高級夜總會為背景,描繪一名女性夢想以股票投資的方式使金錢遍地開花的金融日劇。
【金融小子】(又名:「BIG MONEY」)
【演 員】:
白戶則道(24)╱長瀨智也
山崎史彥(35)╱原田泰造
保坂遙(24)╱長谷川京子
關根秀樹╱近藤芳正
辰美周二╱小日向文世
蒔田╱松重豐
木本美幸╱真鍋かをり
【劇情簡介】:
「BIG MONEY」,講述股市職場的生態。 長瀨智也在百忙中接下這部戲,主要是深受腳本吸引,他在雜志專訪時表示:「一般連續劇情節與現實生活情況往往有極大的差距,這也是戲劇有趣的地方。但這次我演出的角色,卻是個十足普通的男生,也可說是連普通都還稱不上的平凡人。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更想挑戰演出。」
「我將自己的思緒架空,從拍戲的過程中學習。出道以來,我演過無數角色,每演完一部戲,就發掘新的自己,覺得眼界更寬闊,人生充滿無限可能。特別是這次的演出經驗,不僅合作對象都是以前沒見過的,而且內容又有各式寓意在裡面,連我自己都很期待。」
《股壇小子》,長瀨智也演的
《家有六子》 《BOSS》 《MR BRAIN 》 《微笑》
電影
《竊聽風雲》2009 香港
《金錢作戰》2009 韓國
《股市婚戀》1993 大陸
《香港1973 》1973 香港
《華爾街》1987 美國
《想飛的鋼琴少年》2007 瑞士
電視劇
《股市故事》40集 2009
《坐莊》22集 2003
《坐莊2:操盤手》
《股市人生》
《世紀之戰》香港
《陌生人》
⑦ 情非得已 股票版
情非得已(股市凄涼版)
情非得已(股市凄涼版)
王彥錸
難以忘記繼續探底
一直下跌的慘痛
在我腦海里
雪崩的大盤
揮散不去
曾經的牛市已漸漸遠走
真的有點透不過氣
你的殘酷
我盼轉機
看到一片慘綠
我會傷心
只怕監管層置之不理
害怕將自己割得無力
怕我沒資本能夠喘息
鈍刀割肉要很大的勇氣
只怕監管層置之不理
但是我們會企盼奇跡
想來股市讓自己害了自己
投進去是我情非得已
什麼原因
我竟然又深套進去
我真的真的不願意
就這樣陷入做空陷阱
有這個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