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馮柳管理的私募基金有哪些
1、高毅鄰山1號遠望27號、高毅鄰山1號遠望39號、 高教資產望13號 、高毅資產望12號 高毅資產望8號。2、馮柳在一季度增持新進了人福醫葯、睿創微納、海信家電、麥格米特、廣譽遠、鉑力特、博遷新材、康緣葯業、南微醫學、華熙生物和北鼎股份。 3、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報中,馮柳合計持倉規模逼近500億,據此估算,他在今年一季度應較大幅度進行了減持。記者從渠道方了解到,馮柳所管產品整體規模穩定,仍在500億以上。馮柳近期也表示,今年較大力度增加了港股配置。
拓展資料:
1、隨著年報密集披露期的到來, 備受市場關注的私募大佬的持倉浮出水面。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高毅資產基金經理馮柳共現身17家上市公司,合計持股市值超百億元。去年四季度馮柳新進了大亞聖象、風華高科、恆順醋業和鴻路鋼構,並且繼續重倉持有大華股份、上海家化等,還逆勢增持了同仁堂、柳葯股份,但清倉了中航機電、中國國貿等。
2、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曾經的超級牛散,堅守茅台和山西汾酒取得「9年370倍」超高投資收益而聞名的私募基金經理,目前的持倉中,公司市值均小於千億元,集中持有中小市值股票。而且清倉的中航機電、中國國貿、中簡科技等個股持倉期少於一年。高毅資產官方介紹,馮柳的投資風格以逆向投資見長,不控制回撤。深圳某私募基金合夥人認為,逆向投資追求的是安全邊際性價比,需要在主跌浪完成之後再買,就是反復證明後的逆向而行,要避開正確被展開的過程,因為市場才是永遠正確的,「可以學他的弱者投資體系,但不建議抄作業。」
3、逆勢增持逼近舉牌線馮柳一直對醫葯股鍾愛有加。此前曾成功布局人福醫葯、金域醫學等醫葯股。如金域醫學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曾於2018年三季報新進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此後逐步加倉,持倉股數由380萬股增至2200萬股,直到2019年四季度,馮柳退出了金域醫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在馮柳持倉期間,金域醫學股價一路上漲,漲幅超過150%。最新披露的年報顯示,馮柳四季度增持同仁堂、柳葯股份,對京新葯業持股不保持變。年報顯示,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在2020年四季度增持了中葯老字型大小同仁堂1500萬股,到2020年四季度末持股數量達到6500萬股,占流通A股比例4.74%,升至第二大流通股東的位置。
4、馮柳在2020年三季度末首次出現在同仁堂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名單,持有5000萬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東。但在加倉的四季度,同仁堂股價下跌了12%,一度跌至23.25元/股。此外,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在2020年四季度大幅增持柳葯股份1200萬股,最新持股數量達到1700萬股,占流通A股比例4.46 %,逼近舉牌線。同樣,柳葯股份的股價在四季度走勢不太理想,從最高的25.10元/股下跌至21.54元1股。
❷ 私募大佬馮柳「割韭菜」也被各方質疑,面對各方質疑,他本人對此有何表示
馮柳負責管理“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下稱“鄰山1號”),成立以來年化回報率接近40%,遠遠高於同期滬深300回報率4.17%。在一些股票網路論壇,“抄馮柳作業”也成為熱門話題,不少投資者喜歡跟隨馮柳投資動向買進賣出。
高毅資產為私募基金中的巨無霸,管理資產規模已超千億元。馮柳則是高毅旗下的明星基金經理,近年來成為繼王亞偉、徐翔等人之後,A股最神奇的私募基金經理之一。目前他個人管理的資產、經三季報公開披露的就超過了400億元。
馮柳早年曾在娃哈哈做銷售工作,但性格內向,喜歡讀書,不愛社交,很快就厭倦了做銷售。2003年,馮柳辭去工作開始炒股,開戶後第一件事就是花3萬元買了貴州茅台(600519.SH)。
他堅定持有茅台兩年多時間,期間股價上漲約6倍,從中獲得了人生第一筆財富。為紀念茅台帶來的好運,馮柳特意取了個網名叫“茅台03”,意思是2003年買茅台。炒股之餘他還在淘股吧、雪球網分享股票投資心得,並有了大量粉絲。
直到今天,紅星資本局還能從這些股票論壇上找到“茅台03”發過的很多帖子,這些持續數年的網帖也見證了他從一個“草根”逆襲為投資大佬的全過程。在以普通散戶炒股的時候,馮柳曾於2012年12月在淘股吧總結自己投資歷程時透露:“過去9年,取得了93%的年復利回報。”關於這次的:“割韭菜”目前馮柳暫未做出任何回應。
❸ 馮柳有炒股群嗎
這個肯定有的呀,每個地方都是有的。
❹ 科大訊飛閃崩跌停,為何都說大佬葛衛東或一日游
2月3日,科大訊飛尾盤跌停,網路上傳聞科大訊飛跌停,系因著名私募高毅旗下產品被強贖有關。
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定增獲股東大會順利通過,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化,經營業績符合預期。
據榜單數據顯示,2月3日拋售科大訊飛最多的是機構,兩個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賣出8752萬元、5533萬元。
凈賣出前十的席位還有招商證券深圳深南東路證券營業部、招商證券交易單元,兩個席位分別凈賣出5544萬元、3329萬元。
大舉參與科大訊飛籌碼交換的還有深股通,與機構交易方向完全相反。深股通買入科大訊飛4.41億元的同時賣出2.91億元,凈買入1.5億元。
華安證券上海浦東南路證券營業部則凈買入1.4億元,並未拋售一股科大訊飛。
雖然股價閃崩,但仍被看好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認為,市場機構化程度越來越高,但需要關注標的的切換帶來的影響,“抱團”被“瓦解”可能性降低,但標的切換可能“相當殘酷”。在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下,估值較高的公司如果沒有業績高增長來進行匹配,“擠泡沫”的過程就必然會出現。
❺ 馮柳有炒股群嗎,上周他開群說帶領大家賺錢
呵呵,這類都是騙人的,如果真有拿本事,誰還有空在QQ上瞎BB吖,早就被人請走了或者忙著到處應酬了。
❻ 支付寶模擬炒股資金可以重置嗎如果可以怎麼重置
我炒股25年,年輕時也曾經一度辭職回家想以炒股為生。但是最終失敗了,幾年後又回歸單位上班了。
我那時敢於辭職回家炒股是因為自認看了很多投資書籍,並且有了一些自己的炒股獨到的心得。總之,我那時是認為自己很牛,然後才回家炒股的。
那為什麼會回家炒股失敗呢?
現在看來是炒股能力不足造成的。
很多人學習了很多炒股技術或懂得很多股票投資知識,遍學大師的投資名著,但是依然無法靠炒股為生。
這是因為他們只是知道、懂得這些知識而已,但是炒股過程中並不能真正地做到。
想以炒股為生,你必須能做到絕大多數股民都做不到的事情才行。
比如,你通過看盤時常能看出大資金的動向。你有了這個能力,這是絕大多數股民所沒有的。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做這點。你有了這個優勢,你就能先別人一步看出行情可能要跌或行情可能要漲。也就是說你炒股的成功率比別人高。有這個水平才可以考慮下回家炒股的事情。
我30歲時就有這個能力,我因此回家炒股了,但是依然無法靠炒股為生。很顯然交易成功率比別人高並不是很重要。那炒股什麼最重要呢?
我40歲時才清楚地明白炒股什麼樣的能力最重要。
炒股重要的不是投資或交易成功率,除非你成功率能達到100%!否則,你總有虧的時候,幾次重大虧損就能讓你白忙活好幾年。
炒股最重要的是賠率。也就是你賺一次時能賺多少錢。只有單次投資賺得足夠多,你才可能最終在賺賺虧虧的投資生涯中最終賺到錢。比如,很多老股民都是因為那輪「股改行情」賺到了錢。否則炒股20年到現在都可能是虧的。那時凡是宣布股改的股票,復牌後就至少翻一倍。而且當時還白送股民25%的股份!
也就是說實現幾次重大的盈利,才是炒股能養家的最根本的條件。
換句話說,必須有能實現重大盈利的能力或水平。
我們絕大多數股民賺個5%,明天賺個板,下個月出現一次賺個30%------。這都是蠅頭小利,這都不是重大盈利。這樣的盈利是不行的,很容易再虧回去。最終多年積累下來盈利也不高,如果再拿出一部分維持生活,就不剩什麼了。25年的炒股經驗讓我很清楚——頻繁的短線交易是很難積累財富的。
什麼是」實現重大盈利的能力「呢?
就是你有能把握住重大的炒股機遇,實現一次投資賺一倍或十倍、百倍以上的能力。
但斌、林園、馮柳、段永平這類的人物都是靠把握住了一二次重大的投資機遇而實現人生逆轉的。
很顯然,依靠短線技術是很難實現炒股翻倍的。根據我的認知能把握住重大盈利機會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做長線的。
聊到長線投資,人們就會想到看財務報表。實際上這只是個最基礎的能力,會看財務報表的人太多了。但其中能賺到錢的人太少了。
炒股賺錢關鍵的能力在於你能看清一個公司的發展潛力並且敢於下重注。這不是分析年報就能做到的。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有大多數人都沒有的對企業的分析判斷能力。這種能力來自於你的商業經驗和企業經營的認知多少,或者說來自於你的商業智慧。
炒股需要達到能看懂上市公司的年報,並且通夠通過年報和其它資料看出絕大多數人都看不出的東西。如果你有這種水平就差不多可以回家炒股了。
能看懂巴菲特、彼得林奇這樣大師的書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於你要有類似於他們的這種能在市場中把握住重大投資機遇的能力。
❼ 馮柳開群帶人炒股嗎
我覺得不可能,小心別上當。人家是搞私募的,估計不會干這種事
❽ 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最新持倉被查,會殃及到股民嗎
公開資料顯示,高毅資產是國內頂級私募。旗下匯聚了多位長期業績優秀、市場經驗豐富的明星投資經理。目前投研團隊逾40人,由邱國鷺擔任董事長,鄧曉峰擔任首席投資官,卓利偉擔任首席研究官,馮柳擔任董事總經理,孫慶瑞、吳任昊擔任合夥人、資深基金經理。
公司回應:不屬實!已著手調查謠言源頭
針對這則「被查」傳聞,高毅資產迅速回應。17日晚,據「高毅資產管理」微博消息稱,近期網傳「被查」謠言不屬實,公司以及旗下基金經理目前均保持正常運營和工作狀態。我們已著手調查謠言源頭並對相關造謠傳謠行為保留採取進一步法律追訴的權利。謠言止於智者,請大家勿輕信謠言和傳播謠言。
而其董事總經理馮柳則在下午4點左右,在微博轉發高毅資產文章《致廣大而盡精微,高毅資產孫慶瑞詳談從宏觀到個股的進化過程》,疑是變相辟謠。
高毅資產官網顯示,該公司是國內投研實力較強、管理規模較大、激勵制度領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匯聚了多位長期業績優秀的明星投資經理。目前投研團隊逾40人。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高毅資產以2537億元管理規模位居首位,產品數量多達525隻,在A股廣泛布局。
馮柳旗下基金現身超60家上市公司
持有市值超400億
據證券時報·e公司,高毅「被查」傳聞的起因,有少數猜測或許跟所投資的某個股有關;也有觀點認為更大的背景可能是私募聯合坐莊問題被關注了。
今年以來,馮柳通過大宗交易和定增一路加倉世紀華通。根據大宗交易記錄,馮柳第一筆買進世紀華通的時間在1月22日,隨後不斷通過大宗交易加倉,直到一季度末,馮柳持股2.19億股。
4月13日晚間,世紀華通發布的非公開發行公告顯示,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獲配8108萬股,持股高達3億股,持股市值達到42.12億元,持股比例達到4.82%,逼近5%的舉牌線,已經成為世紀華通的第五大股東。
根據公告,此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於2020年4月14日上市交易。按照規定,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獲配的股份自股票上市6個月內(即10月14日前),不得轉讓本單位或個人所認購的上述股份。
但10月31日,世紀華通披露的三季報顯示,馮柳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沒出現在世紀華通的十大股東和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鄰山1號遠望基金沒有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意味著該基金持有的世紀華通流通股份數少於第十大流通股東。另外,第十大股東持股數為1.82億股,僅憑這些信息並不能說明基金持有多少限售股份數。也就是說,不能根據這一信息判斷馮柳是否違規減持了非公開發行獲配的股份。
高毅「被查」傳聞雖然很快就以公司的辟謠回應而告一段落,但卻讓高毅私募持有人和跟著高毅投資的股民們嚇出「一身冷汗」。
盡管高毅事件發酵時間在A股收盤後。不過,高毅資產三季度大幅增倉、並躋身十大流通股東次席的大華股份,卻在當天未有明顯利空消息的情況下,出現了最高8.43%放量下跌。
在大華股份股吧里,有依然被「蒙在鼓裡」的股民發帖稱:如果傳言被證實,那將是一場災難...」,還有股民稱「高毅辟謠了,明天可以回血了」。
「都在傳GY被查,或許這才是大華暴跌的原因吧。」一位股民在某股票APP論股社區留言。而在大華股份的股吧中,多位股民發帖直指暴跌或許與當日的傳聞密切有關。
海康威視也下跌了3.03%,萬達電影則沖高回落跌0.27%。一些持有這兩家股票的股民也紛紛在論壇吐槽,股市走低或許上述傳聞相關。
❾ 中國有哪些股票投資大神級別的人物
劉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