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稽查局查賬是例行公事嗎他們比稅務局查賬要嚴格嗎是不是最後的目的都是補水
1、稽查局查賬:一般是專管員覺得你們公司有什麼問題,稅務、財務報表出現很明顯的漏洞
,才會上報,稽查局才來查賬的。
2、稽查局肯定比稅務局查賬要嚴格。會要求你提供公司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報表等資料。
3、如果查出公司的賬務有問題,該補稅的補稅,該罰款的罰款,該承擔刑事責任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1)稽查組查交易所擴展閱讀
稽查局是國家稅務總局主管稅務稽查工作的職能部門。
稅務稽查的范圍:包括稅務法律、法規、制度等的貫徹執行情況,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及稅務活動的合法性,偷、逃、抗、騙、漏稅及滯納情況。
稅務稽查對象的確定:稅務稽查對象一般應當通過以下3種方法產生:通過電子計算機選案分析系統篩選;根據稽查計劃、按照征管戶數的一定比例篩選或者隨機抽樣選擇;根據公民舉報、有關部門轉辦、上級交辦、情報確定。
參考資料:稅務稽查-網路
Ⅱ 稽查局查賬問題
現在稽查局要購石材合同,可是我們根本沒有合同,怎麼辦?
能補的合同補一下,實在沒有也沒辦法,只要進項發票是真實的就沒有問題。稅務查賬檢查購貨和銷售合同是他們的程序之一,沒有必要這么緊張。即使提供不了合同,最多說你們手續不健全,記賬依據不充分,只要發票真實就沒有問題,也不會因此而罰款的。
給錢給卡不知道給誰,給查我們的那組人合不合適?
建議你們不要這樣做。一來這樣做違法,屬於行賄;二來,稅務也不會買賬的,要不,他們不要,即使拿了,也不會因此而網開一面的。損兵折將不值當。
Ⅲ 單位被國稅稽查局查賬被查賬怎麼辦
不會造成影響,也不會列入黑名單。偷稅的話公司一級法人也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
1、關於偷稅被查處理問題《稅收征管法》明文規定,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關於現任會計責任問題因為以前的帳不是現任會計做的,原任會計經手的偷稅問題,與現任會計無關。因為刑法規定是罪責相關原則,責任很明確,現任會計不必為前任會計承擔責任的,是不會被列入黑名單的。
(3)稽查組查交易所擴展閱讀
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Ⅳ 舉報了一單位偷稅漏稅,稽查局現告知立案了,接著稽查局會怎麼查這單位都會有哪些程序
一舉報一個單位偷稅漏稅,稅務稽查已經立案。說明你舉報時有證據,如果你沒有證據。稅務稽查不一定會去調查。現在稅務稽查局會根據你提供的證據,對這個單位進行調查和取證。如果調查下來卻有偷稅漏稅行為,罰稅比例是非常高的,如果嚴重法人代表還會追究刑事責任。
Ⅳ 稽查局是干什麼用的可以查封詐騙公司嗎
稽查局是主管全市地方稅收稽查工作的職能部門,是稅務行政執法主體,擔負著查處稅務違法案件的職能,主要任務是查偷堵漏,打擊涉稅違法行為,促進全市地方稅收秩序的規范。主要職責:
一、負責對所轄納稅人開展日常稅務檢查和發票協查;
二、負責受理、查辦、轉辦、督辦群眾舉報的稅務違法案件;
三、負責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和稅務違法案件的公告;
四、負責組織開展地方稅收專項檢查工作;
五、負責依法實施相應的稅務行政處罰,收繳應補稅款、滯納金、罰款,實施相應的稅收保全和強制執行措施;
六、負責向公安機關移送涉稅犯罪案件;
七、負責稅務行政案件的聽證、復議、應訴的舉證工作;
八、負責傳達、落實上級指示,安排部署工作任務,指導全市稽查工作;
Ⅵ 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可以直接查案嗎
按照征管法第十四條及實施細則第九條, 稅收征管法第十四條所稱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並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是指省以下稅務局的稽查局。
Ⅶ 上市公司再被證監會立案稽查期間可以進行資產重組嗎請詳細回答
立案稽查期間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包括重組的談判、協商,都不受影響。立案稽查不是說公司已經違規,而是可能違規了需要查清,在查清事實前,是不能說公司有任何問題的。但立案稽查期間,資產重組不能進行實質內容,即不能轉讓、收購、兼並等具體操作,何況資產重組還須證監會批准呢。這是個最清楚不過的事,有必要拿100分出來懸賞嗎?祝你好運。
Ⅷ 在什麼情況下稅務局和稽查局會來單位查帳,稅務局查了,稽查局會不會再來查。
一種情況是:一個年度終了,下年初會進行查賬,主要是例行檢查,屬於抽查的范疇。
另一種情況是:有人舉報存在重大偷稅行為,屬於專項檢查的范疇。
還有一種情況是:企業經營不善,長期處於無納稅戶,或者申報納稅不及時、不準確的情況。
除上述三種情況外,稅務機關一般情況下不會進駐企業進行查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