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聯訊證券股權激勵

聯訊證券股權激勵

發布時間:2021-10-10 04:16:46

A. 如何制定員工新三版股權激勵政策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從近幾年新三板股權激勵企業的案例中可以發現,以直接定增和員工持股平台兩種方式居多,而其具體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如限制性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及各類資管計劃。筆者以其中幾個典型為例。

先說限制性股票和期權,這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激勵工具,但又極其容易混淆。筆者認為,這兩者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先獲得了股權。

限制性股票,是先低價授予激勵對象一定的股票,即股票已屬於激勵對象,但存在禁售期和禁售條件。換而言之,你拿到這些股票,必須經過特定的時間並完成特定的目標,才能將股票在二級市場上拋售獲利。否則,前期低價購入股票的成本都是自己,也無法獲得差價套利。

期權的性質與此不同。期權是一種行權的權利,是企業授予激勵對象在約定的時間內以約定的價格購買股票的權利,而不是股票本身。很多企業的期權採用無償授予,激勵對象在前期並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未來看市場行業變化。如果市場價格高於行權價格,可通過期權低價買入股票,並在下一階段拋售套利;如果市場價格低於行權價格,就沒有使用期權的必要了,部分激勵對象會直接放棄購買。

股票增值權與上述兩者的區別更大,其本身是一種虛擬股票,被激勵對象並沒有發生「實際購買」,也不具備一般股東的表決權、配股權。到了行權日時,企業將行權價與市價之差以現金的形式支付給被激勵人。這看起來更像是一種獎金模式。

由於並沒有真正稀釋股權,股票增值權受不少企業的青睞,如2016年5月23日,合全葯業實施了一份股權增值權的激勵計劃。該企業去年營收12.69億,凈利潤3.3億,同比增長38%,確實是激勵的好時機。不過筆者擔心的是,新三板市場整體流動性差,投資者又多以A股的追漲賣跌的投資理念參與市場,導致企業股價變動偏離價值合理性,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減弱,那股權激勵又有何意義呢!

除此之外,員工持股平台也是新三板企業常用的套路。但由於監管部門不允許持股平台直接參與定增,這種激勵方式受到排擠。大路走不通,小路還是有的。比如,員工持股平台的合夥企業通過二級市場的股權轉讓參與,尤其是採用協議轉讓方式的掛牌企業,可以通過「手拉手」式「一元」交易,將股權低價轉入持股平台。另外,還可以採用認購金融產品的方式,如聯訊證券早期為了繞開證券人員參與股權激勵的各種麻煩,將員工持股計劃委託中信信誠資管公司進行管理,並全額認購中信信誠設立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次級份額,開創了券商股權激勵的先河。

當你理解了以上的激勵工具後,接下來要考慮股權激勵計劃中幾個關鍵點,這事關股權激勵施行的成敗,你必須要想明白!

首先,搞清楚企業目前所處的位置。如果你的企業仍處於初創期,離資本市場有幾百里地的距離,那就別搞得太復雜,直接向激勵對象定增或者老股轉讓即可,也不要把價格定得太高,本來就不值幾個錢,核心員工難道不清楚現狀嗎?

但掛牌企業與此不同,新三板市場為他們配置了更多的金融工具和運作空間。如筆者上述的幾種激勵方式,只有在二級市場、市場定價機制逐步完善後,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價值。而在一級市場,這些方式反而格格不入,甚至會把部分優質員工逼走。

其次,搞清楚要向誰進行股權激勵。老闆立馬說,向核心員工進行激勵。所謂的核心員工,是對其過去工作的業績、當前在企業中的作用以及工作年限等多方面的考核,他們可能是企業高管、技術人員、忠誠度高的老員工……同時需要通過董事會提名,監事會發表意見,股東大會批准等流程。

有意思的是,新三板企業的激勵對象都惠及到監事了,如賽思信安,2016年1月6日以1元/股,授予監事會主席張莉15.39萬股。6月28日,清軟創新推出激勵計劃,發行股票13.70萬股,每股10元,募集資金137萬元,其中兩個監事共認購34萬元。監事是負責監督企業業務、財務情況,為中小股東提供安全保障,可有了激勵後,不就是說他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嗎?

7月15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獨立董事和監事,不能作為激勵對象。新三板雖未正式出台政策,但鑽了這種空子,遲早是要挨政策的「鞭子」!到了整改階段,又要措手不及了。

再次,搞清楚要出讓多少股份作為股權激勵計劃。筆者仍以上市公司作為參考,此次證監會進一步放寬上市公司的激勵空間,將預留權益比例不得超過擬授予權益數量的10%提升至20%,這樣更利於企業吸引人才、穩定發展。但新三板企業可沒有這么規矩,常常一口氣把激勵計劃的股權全部出讓給現有的員工,未來新進入的員工怎麼辦?人員流動怎麼辦?利益如何平衡?這又給未來發展埋下一顆炸彈。

最後,搞清楚股權激勵的成本及定價策略。上市公司在發行限制性股票時,通常要參考前一交易日價格,或參考前20個、60個或120個交易日的均價,不能低於其價格的50%。但新三板的股權激勵價格明顯低於上市公司,據天星資本統計,約17.45%的掛牌企業授予價格低於最近一期每股凈資產,38%的企業授予價格略高於每股凈資產。其中29家企業的授予價格比最新定增價折價50%以上,1元轉讓的案例多達18例。

很多新三板企業的老闆對定價沒有概念,反正員工還要掏錢買股份,看起來企業並沒有損失。確實看不出有現金流出,但股份支付不是成本嗎?對於企業而言,股權好比命根子,事關生死。通過股份支付,對企業利潤會造成很大影響,每股盈餘(EPS)也會跟著下降。部分企業突然做出一份很大的激勵計劃,全都會反映在當年的財報中,投資人難免會有意見。

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場缺少成熟的價格體系,即使企業有做市商做市,其交易量也十分有限,無法客觀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這給股權激勵的價格參考帶來一定的困難。此時需要一場中介機構的座談會,券商、會計師、律師以及早期的投資機構針對企業的現狀定出一個合理的價位,對當前足以激勵,對未來足以拓展。

以上就是經股網的專家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B. 在聯訊證券里怎麼買港股

在聯訊證券里買港股的方法:
1.買港股首先要開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賬戶,可以到券商哪裡開戶即可。

2.個人普通投資者還要達到資產50萬以上才能參與買賣港股。

3.自己可以配置一些參加港股投資的基金,達到間接投資港股的目的。

4.除了以上2點外,想參與買賣港股還需要完成證券公司和港交所的風險測評和考試,達到合格才能買賣港股。
5.另外港股的各種交易和內地A股市場有很大的不同,自己需要加強學習知識之後再去參與

第一,從法律上講,大陸居民不可以持有H股。這是H股的一個制度性弊病,造成其不能在大陸流通交易,而且很多優質H股公司的管理層也無法實行股權激勵。當然,法律限制是可以繞過去的,很多大陸人都在香港開戶買賣港股,包括香港當地上市公司、紅籌股和H股。
第二,在香港開戶比較容易,有你的護照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其他的證明。因為你去香港開戶是不符合大陸法律的,所以也不會有什麼有關部門給你開證明。在香港那邊,法律不限制香港以外的人在香港開立股票買賣賬戶,所以有你自己的證件就可以了。注意,港澳通行證的有效期短,不宜使用,而護照是長期有效的,最好用護照開戶。
第三,在香港買賣股票很容易。傳統的做法是通過你的經紀電話下單。但現在很多人都在網上操作,很方便。一般的證券公司和銀行都提供網上操作,例如匯豐銀行的網上操作就很便捷。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網上的股價信息因為是免費的,都有一個小時的延遲,短線炒作不適用,但如果是長線投資者,問題不大。
第四,少量資金可以匯過去或自帶後存入,大額資金比較麻煩,走黑市有風險,除非是熟悉的黑市老闆。人民幣升值期間,很多人需要人民幣,你在內地給他人民幣,他在香港就給你匯入港元,這樣交換很合算,只是操作上要小心一些。
最後說明,港股比A股理性,適合長線持有,短炒的意思不大。開戶的話,可以本人過去香港開戶,本人過去就是帶身份證,護照,再找一個香港的居民幫你作擔保。也可以找香港券商的國內辦事處開。請記住一點。開戶是不用錢的。不需交納任何費用。有的中介機構說幫開戶只收588元,實際開戶是一分錢也不用。我曾經本人過去香港開過戶,後來又找香港新鴻基證券公司上海辦事處再開了一個,因為他們服務很好。並且是全國各地都可以辦理。簽屬一些相關資料就可以開通好香港戶頭。挺方便的。錢可以從銀行轉過去(當然是指數額不是很大的)也可以走黑市。

C. 聯訊證券是股權激勵還是員工持股計劃

醞釀多時的券商股權激勵,日前終於迎來實質破冰。新三板掛牌公司聯訊證券借道資管在內部率先實行員工持股。
聯訊員工持股
覆蓋率逾八成

聯訊證券日前公告稱,將面向該公司內部1025名員工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涉及資金總額不超過8345.36萬元,認購價格為每股1.46元。

如果該方案最終成功實施,聯訊證券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推股權激勵計劃的證券公司。

據聯訊證券介紹,該公司此次股權激勵的對象為聯訊證券的全體在冊員工,但參與總人數不超過1025人。該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認購份額佔比不超過此次激勵計劃的25.37%。其中,聯訊證券董事長徐剛個人認購438萬份,占持股計劃的5.25%。

中證協數據顯示,聯訊證券現有證券從業人員總數為1262人,按照參與此次股權激勵不超過1025人計算,聯訊證券此次股權激勵的員工覆蓋率可達81.22%。

在資金方面,此次計劃總份額合計不超過8345.36萬份,資金總額不超過8345.36萬元。全部有效員工持股計劃份額所對應的股票總數量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而任一份額持有人對應的股票數量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

按參與總人數不超過1025人計算,則意味著單一員工平均認購份額約8.14萬份,單一員工平均認購所需資金約8.14萬元。

員工持股計劃是指企業根據員工意願,將應付員工工資、獎金等現金薪酬的一部分委託資產管理機構管理,通過公司增資擴股或二級市場買入本公司股份並長期持有,股份權益按約定分配給員工的制度安排。國內實施股權激勵的典型當屬華為和中國平安,兩公司工作到一定年限的員工都可以申請買入本公司的股票,但這兩者都採取工會代持而非員工直接持有。

首例新三板掛牌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案例是去年11月份的仁會生物,該公司於掛牌前首次授予的76萬份股票期權完成登記工作,成為新三板第一單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並完成登記的掛牌公司。

國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面已有新進展。早在2012年,證監會《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過意見。隨著國企「混改」的推進,一度也讓不少國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上報過股權激勵計劃方案,包括多家上市券商,但未有下文。

借道資管渠道
規避法律障礙

據了解,證券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一般只在子公司層面實施,部分證券公司即使有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推合夥制的想法,也往往面臨法律法規障礙。

《證券法》規定,證券交易所、券商及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等從業人員,在任期內不得直接或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並且任何人在成為前述所列人員時,其原已持有的股票,必須依法轉讓。

「聯訊證券這次其實是面向員工發行一款資管計劃,而這款資管計劃購買的資產就是該公司定向增資產品。」一位券商分析師說。

資料顯示,聯訊證券將在該公司資管計劃設立後委託中信信誠資產管理公司管理,並全額認購由中信信誠資產管理公司設立的「中信信誠聯訊啟航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中的次級份額。

然後,啟航1號將以每股1.46元的價格認購聯訊證券正在發行的定向增資股票,所獲標的股票鎖定期為12個月,但該員工持股資管計劃的存續期為24個月。作為受託管理該資管計劃的「啟航1號」,資金還可投資於銀行存款和貨幣基金等低風險高流動性現金管理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設立了優先順序資金,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資金的收益和損失也將被放大。啟航1號的份額上限為212.5億份,並按1:1.5的比例設立次級份額和優先順序份額。存續期內,啟航1號資管計劃將對優先順序資金每年支付10.7%的年基準收益率收益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費、託管費。

閱讀全文

與聯訊證券股權激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