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下的A股大盤為何如此難上3400點
A股歷史上最難上的是6124點,已經過去13年時間了,大盤指數依舊還在3000多點徘徊。所以3400點並非A股的重要點位,如果條件允許非常容易就可以順利突破了。
近期A股大盤指數過去兩個月時間了遲遲不能站上3400點,3400點真的會成為上證指數的一道坎嗎?其實不是的,大盤指數如此難上3400點,我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幾大原因所致:
原因一:缺乏賺錢效應
A股的盈虧概率相差太大了,5%的人賺錢,其餘95%的人虧錢,如果把盈虧概率倒過來,95%的股民都是賺錢的,只有5%的人是虧錢的,真出現這么高的賺錢概率的話,別說3400點,就是3.4萬點都會輕而易舉的突破。
比如股市沒有政策利好,這是最大的缺陷,A股是政策市,沒有政策的支持,根本漲不起來。
其次除了沒有政策利好,大盤技術面越來越差,外圍股市近期也不景氣,整個市場防禦性太強,又加上市場沒有熱點等等各大環境不好,讓股市越走越差。
匯總分析
生活當中有句話這樣說的“事出必有因”,大盤為何如此難突破3400點,必然是在股票市場有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之處就是原因,以上四大原因就是最真實的原因。
當然股市受到影響面太廣,除了以上4大原因之外,還是有其它選擇導致大盤無法站上3400點的,比如股市制度、政策、消息、以及其他干預等等原因,這些都是不可排查的。
⑵ 誰能給我解釋下現在美國的金融危機和中國股市
1962年,弗里德曼出版了他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由他所建立起來的華爾街新的自由市場與自由主義經濟哲學體系對於美國資本主義不只是經濟學理論的支持,在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冷戰語境之下,弗里德曼這本書幾乎成了自由主義的經濟哲學大綱,它在第一章中就把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之間劃上了一種邏輯關系。
再加上金本位制的瓦解和凱恩斯主義的流行,與貨幣匱乏相適應的低股價時代於是一去不復返了。從那以後,積極投資之風開始盛行,華爾街也進入了大踏步發展的時代。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正是在這之後開始大量出現的,特別是80年代之後。金融界給這些金融衍生品起了一個很有誘惑力的名字——金融創新!從各種債券、股票、各種各樣的指數期貨,到類似於「美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等等這樣的看的人一頭霧水的專用名詞比比皆是。以至於到今天,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多到連華爾街投行里的頂尖分析師都不能完全掌握,更別說美聯儲里那些有些禿頂的經濟學家了。
到底什麼是金融衍生品呢?我想給大家舉個例子:A自然人想買一幢房子,於是向B公司貸款,B公司覺得A的信用等級並不保險,但又不想喪失這次交易的機會,於是B依然把貸款貸給了A,並把很多很多類似於A這樣的情況的貸款債權,集中打包後,全部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了C公司,C是一個上市公司,專門從各個類似於B這樣的企業以低價收購債權的,等著A償還了貸款後賺取其中的差價。D公司是一家投資銀行,他對C公司的未來收益情況比較看好,但又不敢冒然投資,於是就以認購權證的方式,購買了C公司發行的權證,也就是說,D投行在今後的某一天,可以以某一個特定的價格,購買C公司的一定數量的股票。但D投行自己也需要流動資金,於是就把這些權證再質押給E銀行,套取一定數量的中短期貸款。而E銀行為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又發明了一種企業債券,並向全社會公開發行。。。
您看懂了嗎?如果連這個都沒看懂的話,那您就更難理解華爾街實際上在使用的各種「金融衍生品」了,這些「金融衍生品」比我上面講的要復雜幾十倍,並且需要非常復雜的計算公式來計算他們的風險程度、未來收益預期,等等。
很多有識之士學者都認為這種金融創新實際上就是在「擊鼓傳花」,所有的金融衍生品就像一根長長的鏈條,並且相互交叉,錯綜復雜。此外,根據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越是風險系數大的金融產品,其未來的收益就越高(在不出現投資失敗的情況下)。因而毫不客氣地說,華爾街儼然成為了一個大賭場,大家都在賭某一家或一批高風險的企業是不是會最終不倒閉!這樣所帶來的結果是,金融市場總體的資金數量成十倍幾十倍地放大,以雷曼兄弟為例,截至2008年5月31日,雷曼兄弟的總股東權益為263億美元,其債務總額卻竟然高達6130億美元。
就這樣,幾乎所有金融類公司(銀行、投行、基金、保險公司)都被栓在了一起,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大家都跟著受損失。我認為,這樣的金融創新唯一的好處是有效地吸幹了市場上的現金,降低了通貨膨脹率,試想,如果人民把股市、基金、多如牛毛的各種公司債券都賣掉,這些錢再回到商品市場上來購買實際的產品的話,物價還不得漲到天上去?!但這樣的金融創新,卻並沒有為市場創造出任何實際的價值,無非是A先生擁有了一套住房而已。
而這一輪的華爾街金融危機,正是從「次級債」開始逐漸發酵的,也就是說,處於「生物鏈底層」的A先生的財務出現了問題,還不起貸款了!
除了金融衍生品這種游戲規則的風險之外,還有不太為大家所關注的「委託代理人」的風險。為什麼這次高盛公司的損失遠比其他投行損失小很多呢?我想事情要從22年前說起:1986年12月6日的早晨,高盛的合夥人們集合在百老匯大街85號二樓寬敞的會議室里正在討論一件事情——將高盛改組成上市類型的公司。場面非常緊張,有的合夥人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執,還有一些人在聲淚俱下的發表動情的演講,大部分合夥人並不願意放棄高盛這種獨有合夥人制度。這樣的場面在高盛將近130年的歷史中,已經重復上演了無數次。而這時的高盛也是華爾街唯一保留合夥人制度的投資銀行,這讓它看上去那麼與眾不同。
在長達百餘年的歷史中,高盛管理委員會不斷的提議把高盛改組成上市公司類型,然後再不斷地被合夥人們予以拒絕。但這種保守的制度,制約了高盛公司的融資能力,限制了高盛的發展。到了1998年的8月,188名高盛公司的合夥人終於通過投票決定將高盛改組成上市公司。然而,高盛的合夥人制度的文化卻極大的保留了下來,高盛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續了緊密結合的合夥人制時代的特質。
雖然高盛已經結束了合夥制經營,但它卻將合夥制對於風險的有效控制很好地繼承了下來。問責制、風險評估管理等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決策流程確保了對於潛在風險全面客觀的認識。正因為這樣,我們看到了2006年年底所發生的那一幕,高盛的首席財務官召集各部門主管,商討當時尚未浮現的次貸危機,在各位主管報告完畢後,高層當機立斷必須第一時間撤離房貸市場。
而類似於剛剛倒閉的雷曼兄弟這樣的大多數的公司,他們早就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這使得他們更容易募集到大量的資金。公司的資產都是投資人股東的,而操縱這些資金的人,卻都是每年領取上百萬美元甚至數百萬年薪的專業投資分析師。這些人穿著最高檔的阿瑪尼西裝,開著賓士汽車去上班。而他們在公司里都是沒有股份的,又都是年薪制,沒有幾個人會想著在這家公司里長期工作下去。他們年終的獎金幾乎是以業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條件的,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以便年底能夠拿到更豐厚的獎金,他們往往更加激進地參與各種高風險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公司的長期利益關他們什麼事?最多這家公司倒閉了,再重新換另一家!
這樣的雙重風險,最終造成了華爾街巨大的金融泡沫,再加上美國人無休止的貸款消費(在美國幾乎沒有人用現金購物,大家都是用信用卡消費,9月份的工資在8月份就花的差不多了),風險如同不斷累加的「沙塔」,現在,這個沙塔出現了裂縫!
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AIG獲得美聯儲的拯救之後,華爾街金融風暴是否能夠得以最終緩解?現在誰都不敢打包票。我認為一個新的危險時間窗口將出現的10月中旬,華爾街各大金融公司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出爐之後。如果仍舊有某一家或多家企業出現比較大的虧損,恐怕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如果華爾街的游戲規則不做出革命性的調整的話,我認為更大的滅頂之災只是早晚的問題。
而對於中國,損失是肯定要損失的,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包括最近公布的多家中國的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企業債券。但本輪華爾街金融危機,應該不會對中國金融企業造成致命性的打擊,因為在中國比較保守的金融環境下,金融衍生品屈指可數,並且中國的金融企業大都以銀行零售業為主,風險要小的多。況且,美國政府處於對本國資產的保護,一直都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資金敬而遠之,今天壞事變成了好事,中國金融業避免了一場更大的風險。
轉自網路,來源於《經濟觀察》
中國股市暴跌是市場信心不足。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他的經濟形式,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向導,當華爾街危機發生後,中國股民會受到影響,對中國股市信心不足,從而造成,拋售出局的現象。
這個對你個人的發展,應該沒有多大影響,而且我覺得甚至可以說是個更大的機遇。我也是學金融的,今年才畢業,現在再做,美股交易員,感覺現在雖然股市不景氣,但是對我們DT來說也許還可以說是個很不錯的機會。
⑶ 什麼是誰在魚肉中國股市
股市的生態是脆弱的,這種脆弱不僅表現為年復一年的「大戶消費年」,「機構消費年」,「券商消費年」,更表現在生物鏈的循環面臨斷裂的危險。如果我們把上市公司產生的業績回報當作草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散戶們無從吃「草」,從總體上看,投資者得到的上市公司紅利不足以支付交易費用。一個無「草」可吃的生態中,大魚只能吃小魚,而小魚如果被吃光,只能大魚吃大魚,最終大魚也無法生存。中國股市要健康發展,就必須改變股市生態,必須從投機市場向投資市場回歸,在這個過程,註定無數的投資者要付出犧牲的代價,變成別人的魚肉。誰是中國股市的魚肉?是包括散戶,莊家、機構在內的投資者。誰又在魚肉中國股市?是券商和上市公司,當然,還有投資者自己,誰為魚肉,誰為刀俎?此一時,彼一時,誰又能說清楚?
⑷ 庄與主力,生物鏈的頂層王者,他們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股票的大幅波動,主力買進,大家跟著買,先進去的賺了
也許你跟著牛市賺了點,但是如果從長期年度來看,你的交易記錄一定慘不忍睹
⑸ A股食物鏈是什麼意思
A股食物鏈如何吞噬散戶
相對於自然界的食物鏈,中國股市更多的是人造的食物鏈。看清楚這一生態圈裡各個投資者所在食物鏈的環節,對於理解股市、認識自己、構建自己的投資體系是極好的。股市海洋中主要分為利益集團及輻射群體、私募及游資、公募、散戶這四類,其食物鏈級別依序而降,並且是相互依存的,它們在這個市場里相生相剋,使股市生生不息。
A股食物鏈第一層: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就數某些利益集團及輻射人群了,就像大海中的鱷魚。他們處於頂層,因此最先獲得消息,輕易獲取高額收益。比如某些上市公司高管就屬於股市食物鏈的最頂端,在一級市場掃盪機構和散戶,一邊圈錢,一邊又被其利益集團掏空上市公司,最後埋單的還是追高的散戶。
A股食物鏈第二層:處於食物鏈中上端的是機構投資者以及實力強悍的游資,他們就如同大海中的大魚。兩者同為食物鏈中上端,但同時也相互博弈。
機構投資者包括各種策略和不同類型的私募基金。一般來說,機構會利用散戶的人性弱點來設局,比如形態健康的股票,機構偏要挖坑,剛啟動的股票卻要轉身下跌。散戶買入後卻一直不漲,等到套牢割肉卻一騎紅塵。
游資是占據股市食物鏈中端的極少數真正的散戶頂級高手,他們在大海中高度敏銳,在鱷魚將要大開吃界之時通常能成功潛逃,在小魚蝦米集群時又能成功狙擊,分得一杯羹,這些獨特的本領使它們在殘酷的環境中堅強地生存。
A股食物鏈第三層:處於食物鏈中下端的是公墓基金,他們就如股海中的小魚。公募由於各種限制導致反應緩慢,往往敏銳度不如私募。每一次重要的市場底部都是他們用股票砸出來的,每一次重要的市場頭部又都是他們用鈔票買出來的,他們的規模已達到了萬億左右。
A股食物鏈最底層:處於食物鏈底端就是散戶。散戶之所以稱為散戶,就是資金小而散,只能跟風而不能主導。如此一來,手握大資金的機構就會布局設計散戶。正是由於散戶和莊家的博弈中無論是信息還是資金都處在不對稱狀態,這種不對稱註定他們絕大多數虧損。
⑹ 2020年各大企業都受挫了,而為什麼股市還能雄起來呢
因為經濟需要股市來支撐,也是能夠幫助企業進行融資渡過難關。所以股市還能雄起。
⑺ 買股票前一定要看是否有這些拉升形態
內容概要:
1. 而許多普通散戶自以為看的明白,在認為漲跌之前就行動,往往是錯誤的。
2. 一定要分清缺口的類型,特別是不要把普通缺口看作突破缺口,。
3. 放量突破高位密集單峰。
股市是個開放的資本博弈市場,是一個強食弱肉的場所,智者可以從中盡情的豪取強奪;弱者就好像生活在生物鏈的最底層,永遠擺脫不了被人宰割的境地。炒股似打仗,得到一套好的技術,就好像得到了一把利器。好的技術能超越人腦分析,精湛的分析方法能讓你得到看不見的股市密碼!
跳空突破
對於跳空突破黑馬的打擊最主要就是要打擊它的突破缺口位,其次才是持續性缺口位。而賣出的點位則是行情末端衰竭性缺口的回補位。
實戰買入的條件:
跳空突破近期整區,量能明顯放大(漲停板模式除外),突破缺口後的持漲續性缺口位,中長期60、120日均線最好向上
實戰賣出的條件:
當在行情末期放量滯漲時要謹慎小心,當衰竭缺口被回補時,無條件出局,
跌破5日價格平均線,短線即可出局,當價格不再創新高時,短線也可出局。
技術要點
1、MACD指標死叉後越快重新金叉越好
2、MACD指標重新金叉時收出的陽線最好是中大陽線
3、MACD指標死叉時縮量金叉是放量為好
其實高手和普通散戶的區別就在於:
一是高手要追的是確定無疑的漲勢,要殺的是明白無誤的跌勢。而許多普通散戶自以為看的明白,在認為漲跌之前就行動,往往是錯誤的。
二是高手在行情不確定和跌勢時選擇絕對的空倉觀望,不急於操作,趨勢明朗快速進場。而許多普通散戶頻繁操作,不斷的有損失,碰上兇狠的主力,損失就更大了。
三是高手善於空倉,空倉時間大大多於持倉時間。而普通散戶基本天天滿倉,一天不滿倉就不舒服,晚上就睡不好覺,第二天又急急忙忙滿倉,好象一不滿倉就會失去賺大錢的機會。
四是高手善於等待再等待。等待大機會的光臨,然後全力出擊,而普通散戶沒有等待,不浪費時間,天天耕耘。一天不動便手癢難捱,投機至上的原則深入骨髓之中,隨波逐流成為習慣行為,一有風吹草動便不能自持。
五是高手看盤的水平比普通散戶要高,出錯的幾率比普通散戶要少。而且修正錯誤的反應速度要比普通散戶快,不是絕對不出錯,錯了也不找借口。
⑻ 金融業的食物鏈是怎麼樣的
金融業基本的鏈條就是資金從融出方到融入方,其中很多食物被參與者給吃掉了。投資人覆蓋面廣,涉及機構投資者如銀行的理財資金、券商的資管資金、險資、基金等等,也涉及個人投資者不一一列舉。協會的以票據為主,交易所以證券為主。最重要的是這些業務裡面都有銀行的影子,很多託管什麼的就把銀行暫時忽略了,畢竟中國的金融業都是圍繞銀行轉的。金融離不開掮客,分項目掮客與資金掮客也分個人掮客與機構掮客,還有票據掮客,掮客一般要收中介費的,認識一個小企業融資掮客收融資本金的5%!故掮客又吃掉部分。其餘的VC與PE也屬於基金的范疇,而且大部分國內的機構都是以股權投資為主,賺取的是股票升值後的差價。也有部分並購、收購、股權投資行為不是為了單純的收益,而是為了收購方本公司的業務拓展,比如阿里上市前的一系列行為,其中涉及的並購貸款,並購債券部分也是要被銀行和其他機構吃掉部分利息。
⑼ 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對股市的影響
1、股市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降准屬股市重大利好,滬深兩市不出意外將大幅高開。考慮到2008年以來歷次降准後上證均高開低走甚至大跌,投資者需提防重復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劇。
例如今年2月4日央行公布降准消息後,第二天滬深股市反而雙雙收跌。
(9)生物鏈股票擴展閱讀:
下調存款准備金之後還有以下影響:
1、增加債券需求債券利率將下行
降准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有著重要影響。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降准後債券利率會大幅下降。
目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35%以內是非標資產,而65%以上是標准化資產,其中債券類資產的佔比在60%左右。而市場上的債券供給是有限的,因而銀行理財可以買到的債券和利率都會下降。
2、P2P理財收益長期將走低
當前,P2P作為互聯網理財的一種重要形式。央行降准,會不會對P2P產生影響呢?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降准對開展個人信貸業務的P2P行業基本沒有影響。
雖然降准帶來的流動性增加,以及傳導出的貨幣總量增加,可能將降低社會整體融資成本,也將對網貸平台收益率產生影響,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從整體上來看,雖然網貸行業收益率水平短期內不會明顯下跌,但長期預計仍將走低。
⑽ A股食物鏈是什麼意思
大魚吃小魚吧!主力錢比較多,對股票走勢的影響比較大,可以利用技巧拉升後偷偷跑路,小資金散戶只能看主力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