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ots股票

ots股票

發布時間:2021-10-11 12:57:18

Ⅰ j2ee的13個標准時什麼

1、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ava資料庫連接,是一種用於執行SQL語句的Java API,可以為多種關系資料庫提供統一訪問,它由一組用Java語言編寫的類和介面組成。JDBC為工具/資料庫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標準的API,據此可以構建更高級的工具和介面,使資料庫開發人員能夠用純 Java API 編寫資料庫應用程序,有了JDBC,向各種關系數據發送SQL語句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JDBC應該和我們之前接觸過的ODBC很像。
2、JNDI(Java Name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Java命名和目錄介面,是一組在Java應用中訪問命名和目錄服務的API。命名服務將名稱和對象聯系起來,使得我們可以用名稱訪問對象。目錄服務是一種命名服務,在這種服務里,對象不但有名稱,還有屬性。是一個應用程序設計的API,為開發人員提供了查找和訪問各種命名和目錄服務的通用、統一的介面,類似JDBC都是構建在抽象層上。JNDI包含了大量的命名和目錄服務,使用通用介面來訪問不同種類的服務,可以同時連接到多個命名或目錄服務上,建立起邏輯關聯,允許把名稱同Java對象或資源關聯起來,而不必知道對象或資源的物理ID。
3、EJB(Enterprise JavaBean)
EJB是sun的JavaEE伺服器端組件模型,設計目標與核心應用是部署分布式應用程序。J2EE技術之所以贏得廣泛重視的原因之一就是EJB,它提供了一個框架來開發和實施分布式商務邏輯,由此很顯著的簡化了具有可伸縮性和高度復雜的企業級應用程序的開發。EJB規范定義了EJB組件在何時如何與它們的容器進行交互作用,容器負責提供公用的服務,例如目錄服務,事務管理,安全性,資源緩沖池以及容錯性。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EJB並不是實現J2EE的唯一路徑,正式由於J2EE的開放性,使得所有的廠商能夠以一種和EJB平行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目地。
4、RMI(Remote Method Invoke)
遠程方法請求,RMI協議調用遠程對象上的方法。它使用了序列化的方式在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傳遞數據,RMI是一種被EJB使用的更底層的協議。RMI具有面向對象、可移動屬性、安全、便於編寫和使用、可連接現有原有系統、編寫一次到處運行、分布式垃圾收集等優點。
5、Java IDL/CORBA
通用對象請求代理架構是軟體構建的一個標准,在Java IDL的支持下,開發人員可以將Java和CORBA集成在一起。他們可以創建Java對象並使之可在CORBA ORB中展開,或者他們還可以創建Java類並和其它ORB一起展開的CORBA對象客戶。後一種方法提供了另外一種途徑,通過它Java可以被用於將你的新的應用程序和舊的系統集合在一起。
6、JSP(Java Server Pages)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導和許多公司參與共同創建的一種使軟體開發者可以響應客戶端請求,而動態生成HTML、XML或其他格式文檔的Web網頁的技術標准。JSP技術是以Java語言作為腳本語言的,JSP網頁為整個伺服器端的Java庫單元提供了一個介面來服務於HTTP的應用程序。JSP使Java代碼和特定的預定義動作可以嵌入到靜態頁面中。JSP句法增加了被稱為JSP動作的XML標簽,它們用來調用內建功能。JSP跟ASP很像,ASP是在HTML的基礎上加入了.Net代碼,而JSP是在HTML的基礎上加入了Java代碼,它們都是動態網頁,而JSP最大的優勢就是跨平台,不但可以在Windows平台運行,還可以在Linux或者其他操作系統上運行。
7、Java Servlet
Servlet是一種伺服器端的Java應用程序,具有獨立於平台和協議的特性,可以生成動態的Web頁面。它擔當客戶請求(Web瀏覽器或其他HTTP客戶程序)與伺服器響應(HTTP伺服器上的資料庫或應用程序)的中間層。 Servlet是位於Web 伺服器內部的伺服器端的Java應用程序,與傳統的從命令行啟動的Java應用程序不同,Servlet由Web伺服器進行載入,該Web伺服器必須包含支持Servlet的Java虛擬機。Servlet 通過創建一個框架來擴展伺服器的能力,以提供在 Web 上進行請求和響應服務。當客戶機發送請求至伺服器時,伺服器可以將請求信息發送給 Servlet,並讓 Servlet 建立起伺服器返回給客戶機的響應。 當啟動 Web 伺服器或客戶機第一次請求服務時,可以自動裝入 Servlet。裝入後, Servlet 繼續運行直到其它客戶機發出請求。Servlet 的功能涉及范圍很廣。
8、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是一種可以用來定其它標記語言的語言,標准通用標記語言的子集,是一種用於標記電子文件使其具有結構性的標記語言。它被用來在不同的商務過程中共享數據,XML的發展和java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它和java具有的相同目標是平台獨立性。
9、JMS(Java Message Service)
JMS即Java消息服務(Java Message Service)應用程序介面是一個Java平台中關於面向消息中間件(MOM)的API,用於在兩個應用程序之間,或分布式系統中發送消息,進行非同步通信。Java消息服務是一個與具體平台無關的API,絕大多數MOM提供商都對JMS提供支持。JMS 使您能夠通過消息收發服務(有時稱為消息中介程序或路由器)從一個 JMS 客戶機向另一個 JMS客戶機發送消息。消息是 JMS 中的一種類型對象,由兩部分組成:報頭和消息主體。報頭由路由信息以及有關該消息的元數據組成。消息主體則攜帶著應用程序的數據或有效負載。
10、JTA(java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
JTA定義了一種標准API,應用程序由此可以訪問各種事務監控。JTA允許應用程序執行分布式事務處理--在兩個或多個網路計算機資源上訪問並且更新數據。JDBC驅動程序的JTA支持極大地增強了數據訪問能力。JTA事務比JDBC事務更強大。一個JTA事務可以有多個參與者,而一個JDBC事務則被限定在一個單一的資料庫連接。下列任一個Java平台的組件都可以參與到一個JTA事務中:JDBC連接、JDO PersistenceManager 對象、JMS 隊列、JMS 主題、企業JavaBeans(EJB)、一個用J2EE Connector Architecture 規范編譯的資源分配器。
11、JTS(java transaction Service API)
JTS是CORBA OTS事務監控的基本實現,JTS規定了事務管理的實現方法,該事務管理器是在高層支持java Transaction API規范,並且在較低層次實現OMG OTS specification 和Java印象。JTS事務管理器為應用程序伺服器,資源管理器,獨立的應用以及同學資源管理器提供了事務服務。
12、JavaMail
JavaMail是用於存取郵件伺服器的API,它提供了一套郵件伺服器的抽象類,不僅支持SMTP伺服器,也支持IMAP伺服器。提供給開發者處理電子郵件相關的編程介面。它是Sun發布的用來處理email的API,它可以方便地執行一些常用的郵件傳輸。
13、JAF(JavaBean Activation FrameWork)
JAF是一個專用的數據處理框架,它用於封裝數據,並為應用程序提供訪問和操作數據的介面。JAF的主要作用在於讓java應用程序知道如何對一個數據源進行查看、編輯和列印等操作。JavaMail利用JAF來處理MIME編碼的郵件附件,MIME的位元組流可以被轉換成java對象,大多數應用都可以不需要直接使用JAF。

Ⅱ 在股市軟體中點更多下來的板塊是什麼意思

股票板塊是指某些公司在股票市場上有某些特定的相關要素,就以這一要素命名該板塊。
當某一類股票擁有F要素時,且此類股票大幅超漲或超跌於股指,則命名此類股票為F板塊。(F代表要素值,F可以是行業、規模、地域、業績、技術、機構、政策等等)
板塊的分類方式主要有兩類:行業分類和概念分類。

Ⅲ 股票被套牢可以拋售嗎

可以。不過要小心
例子:謊稱能夠代替股民到境外拋售股票,讓「原始股」起死回生,股民信以為真,紛紛交上所謂的「手續費」要求代售股票,結果投出的錢如泥牛入海悄無聲息,最終發現原來是一場騙局。

日前,犯罪嫌疑人吳某等4人以虛構公司名稱、虛假身份以及虛假承諾為手法,誘騙被害人與其簽訂協議書,騙取19名股民「手續費」58992元,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市檢二分院批准逮捕。

吳某等人以前曾經混跡於某「一級半市場」擔任營銷人員,所謂「一級半市場」,就是指民間買賣還沒有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或股權證,及上市公司尚未上市交易的內部職工股或者原始股,目前國家已經明令取締「一級半市場」。吳某等人所在的「一級半市場」被公安機關查禁後,主要頭目紛紛被捕入獄,而吳、俞、馬三人得以僥幸逃脫。

2007年1月底,吳、俞、馬三人覺得風頭已過,便又湊在一起。吳某提議,前陣子「一級半市場」買某股票的股民特別多,如果

告訴他們可以將股票換成美國納斯達克交易證,並到境外拋售股票,他們就能收手續費,機會也就來了。

於是,幾人立即花錢租營業執照、借辦公室、私刻公章、製作假委託書。他們根據股東名單往外打電話,客戶上門以後則由吳某等人親自接待,很快,「手續費」源源不斷地打了進來。

至案發,共有19名股民相繼匯出了近6萬元的手續費,這些錢被吳某等瓜分後揮霍得所剩無幾。據四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根本沒有能力也不想為股民去美國辦什麼換證手續,更沒有能力到境外拋售股票,一切都是虛構的騙局。

日前,股市已成為廣大民眾最關注的熱點問題,涉足股市的人越來越多,而隱藏在股市中各種形形色色的詐騙方式也就應運而生,股民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騙得血本無歸。記者昨日專門采訪了市檢二分院公訴處的檢察官,檢察官表示,從檢察院接收到的股市詐騙案件來看,目前主要有三類詐騙手段。

假基金騙網民

隨著股市長時間處於「牛市」,基金銷售也比較火爆。一些不法分子在網路上打著銷售國外投資基金的旗號,用200%以上的虛假回報率吸引網民爭相購買,並在初始期給投資者一點小甜頭,以騙取他們的信任,待其大撈一筆後就關閉網站,攜巨款潛逃,玩神秘消失。眾多投資者血本無歸,還無從追討,有苦說不出。

對此,證券界一位業內人士證實,目前這是一種新的詐騙手段,而且由於都在網上進行,監管也比較困難,股民應該提高警惕。

此外,他還提醒,目前我國上市的所有基金都要經過中國證監會批准,必須在交易所掛牌。這些虛假網路投資基金,利用投資人的致富心理騙取投資,其交易行為涉嫌違法,廣大投資人需格外小心,不要上當。

假「金牌」騙會費

見到股市大熱,一些非法證券投資公司便以提供咨詢為名,招收幾名話務員,經過培訓後通過滿天撒網的方式打電話,口若懸河地向有意炒股的投資者推薦一些所謂的「金牌股票」。

一旦投資者真的相信了他們的謊話,投資公司則「誘敵深入」,謊稱該股是由他們坐莊,可以吸收投資者為會員聯合坐莊,贏取巨額利潤,前提是交納一定的會費入會,投資者往往為利所趨,將錢奉上。

假利好騙拋售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路、電視等渠道,散布虛假利好消息,聲稱某某股票即將大漲,誘騙個體散戶對其趨之若鶩,看到時機成熟,則以相當高昂的價格將手中股票拋售,買進股票的股民卻發現手中的股票一天天地貶值,往往被套牢,有苦難言

Ⅳ 金融危機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

2007年以來發生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美國保險業通過承保次級抵押貸款保險、次級債券擔保保險等業務和購買大量的次級債券成為此次金融危機形成的一個重要推波助瀾者,並因此在危機中遭受重創。國際保險業巨頭——美國保險集團(AIG)甚至頻臨破產。那麼,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保險業產生了哪些影響?在未來的改革與發展中,我國保險業如何防範風險健康成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保險研究室主任郭金龍博士今天做客《首席觀點》,就上述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郭金龍認為,我國保險業應當充分認識對外開放、投資渠道拓寬的機遇和挑戰,創新和多元化的利與弊,在做好風險防控、保障市場穩定的根本前提下,繼續穩步推進保險業的改革與發展。 全球金融危機與AIG財務危機記者:繼2008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因瀕臨破產而被摩根大通收購之後,2008年9月,全美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由政府接管;美國第四大券商雷曼兄弟申請破產;擁有94年歷史的美林公司也在壓力下匆忙把自己賣給了美國銀行;2008年9月16日,美聯儲不得已斥資850億美元,美國政府緊急宣布接管美國國際集團(AIG),以避免其陷於破產。至此,標志著本輪金融風暴在橫掃投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同時,也將觸角伸向了保險行業。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家如此龐大的保險公司瀕臨破產呢?郭金龍:我認為,導致美國國際集團(AIG)瀕臨破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四個方面:1。資產管理業務損失。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是AIG危機的一大源頭,流動性危機則是AIG陷於困境的直接推手。公開信息顯示,AIG的主體保險業務相對正常,真正的危機來自於一系列信用違約交換等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及流動性缺乏導致的額外信貸成本。2。抵押貸款證券化和信用違約掉期帶來的巨額損失。AIG在多份財報中指出,公司業績虧損主要是因為住宅抵押貸款支持債券的市場價格下跌、信用違約上升以及資本市場疲弱。特別是旗下的AIGFP(AIG金融產品公司)出售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產品(CDS)給公司帶來了巨額虧損。只要購買了AIGFP的CDS,AIG就承諾,當承保的證券出現違約時,向買家進行賠償。即如果有違約,AIG賠錢;反之則坐收合約保費收入。截至2008年6月30日,AIG的CDS為高達4410億美元的債券提供了信用違約掉期(CDS)。AIG的年報顯示,在2008年CDS造成280億美元的損失。2009年6月30日,美國國際集團召開股東大會,到會的股東發現,他們面臨的虧損可能遠遠超過此前的預期。此前一天,AIG在向監管機構上交的常規文件中,指出了CDS投資組合將因信貸市場繼續下滑,可能面臨合約價值的巨大損失。其名義價值為1926億美元的CDS投資組合,截至2009年3月31日的公允價值僅3.93億美元。3。過多涉足房地產金融市場。AIG全面涉足了房地產金融的各個領域,一旦房地產價格下滑,按揭違約率上升,一個領域的風險會迅速蔓延到另一個領域,導致損失呈幾何級數增長。4。監管的缺位。AIG前高管表示,相比於其他總部在美國的金融機構(例如投資銀行、商業借貸公司)的類似子公司,總部位於倫敦的AIGFP受到的監管力度要更松一些。而且,AIGFP進行的CDS等衍生品交易是不受監管的。OTS對AIGFP只是進行「有針對性地審查」,而不像它通常對銀行那般仔細地審查。保險業在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分析記者:在這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際保險業處於什麼位置,又起到了什麼作用?郭金龍:在金融危機形成利益關系鏈中,國際保險業扮演了多重角色,其主要包括: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資金供給者和投資者,保險業購買了大量的次級抵押債券,成為次級債券的重要投資者之一。作為傳統的抵押貸款保險提供者,保險公司在放貸機構放鬆貸款條件的前提下,仍然為信用程度和收入水平較低的貸款者提供按揭貸款保險,從而更加增強了放貸機構的信心。作為重要的信用擔保機構,保險公司忽視潛在的巨大風險,為次級債券提供保險,主要包括單一風險保險(Monoline Insurance)和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從而在ABS和CDO等次級債衍生品華麗的包裝上又貼上了「安全」的標志,這不僅大幅提高了次級債券的信用等級,而且大大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總之,在金融危機的形成機制和利益關系鏈中,保險公司不僅充當了次級債券的重要投資者,成為次貸市場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而且通過其提供的按揭貸款保險、單一風險保險和信用違約掉期等產品,大大增強了市場和投資者的信心,成為金融危機形成機制中的重要一環。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記者: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保險業產生了哪些影響?郭金龍:雖然由於我國保險市場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2007年以來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相對有限,但在美國金融市場持續動盪,金融危機迅速蔓延的背景下,我國的保險業也無法完全「獨善其身」,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保險業的直接消極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市場信心下降。美國金融危機可能造成消費者對保險業償付能力的擔憂和市場信心的下降。由於保險產品的特殊性,消費者對保險業或保險公司的信心對保險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此次危機中,AIG遭受重創,瑞士再、荷蘭全球人壽保險集團(AEGON)、英國英傑華(Aviva)等世界知名保險公司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美國保險業集體受創,許多公司甚至陷入危機,這無疑給國內消費者造成了「保險公司不保險」的印象,並將進一步打擊公眾對保險業的市場信心。利率風險。央行宣布從2008年9月16日起降低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2008年9月25日起調低除工、農、中、建、交、郵政儲蓄銀行外,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這是我國四年內首次同時下調「雙率」。隨後又於2008年10月8日、2008年10月29日、11月26日、12月22日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而作為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主要風險之一的「利率風險」,在2007年利率上調和2008年下半年之後利率下調的情況下,必然面臨利率風險甚至利差損的問題。境內外投資損失。在此次金融危機中,雖然我國保險公司直接持有次級債券和破產或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的股票和債券等相對有限,但影響不容忽視。同時,由於我國的部分金融機構通過QDII或其他形式參與境外金融資產投資,一旦所投資的境外金融資產發生風險,不僅直接影響參與投資的境內金融機構,還將間接影響參股或購買這些境內金融機構及其資產的保險公司。此外,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保險業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全球股市持續低迷,我國保險業投資收益和各保險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根據保險公司2008年年報,A股三大保險巨頭凈利潤較2007年出現大幅縮水,平均減幅高達73%。2008年,中國人壽(24.75,0.73,3.04%)實現凈利潤100.68億元,同比下降64.19%。對於利潤的大幅下降,中國人壽認為原因主要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資本市場的深度下調,使得2008年投資收益出現了大幅下滑。經濟金融環境惡化影響業務增長。由於保險需求與經濟和金融市場環境息息相關,此次金融危機可能導致我國的經濟和金融環境惡化,從而影響保險業的增長速度。就目前來說,此次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和金融環境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但有兩點是確定的:一是消極影響肯定存在;二是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其主要表現是:一是美國、西歐、日本等國家經濟的衰退或停滯將極大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和外商投資,並造成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加大,惡化我國的出口貿易;二是這些國家的金融危機或動盪將引發我國金融市場動盪、股市下跌、資產貶值,影響我國金融業的盈利能力和安全性,並可能由此拖累經濟增長;三是受此次金融危機影響,我國近年來一直從緊的貨幣政策開始放鬆,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由此加劇我國經濟和金融環境的不確定性。由於保險業的發展與經濟和金融環境直接相關,其中任何一種潛在可能的發生,都將惡化我國保險市場的經濟和金融環境,影響我國保險業務的增長。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保險業的啟示記者:金融危機不僅給發達國家的保險業帶來慘痛的教訓,也給我國保險業改革發展帶來深刻的啟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定富最近指出,保險業發展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保險創新不能脫離經濟金融發展的階段;保險經營不能背離穩健經營的規律;保險監管不能偏離防風險、促發展和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目標。作為金融保險與經濟發展問題專家,請談談您的看法。郭金龍:面對危機,中國保險業所要做的是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防止災難的再次發生。保險行業要始終將穩健、安全放在首位。保險業作為「謹慎性金融」行業,生存與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在穩定經營基本業務、有效控制未來風險的基礎上,才能追求金融的創新和收益的最大化。金融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金融體系的穩定和效率對國家的繁榮與昌盛至關重要,對於保險、銀行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金融行業,國家及相關監管部門有必要進行較為嚴格而密切的監管,對市場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規范,以保證其穩健發展,維護社會經濟的穩定與安全。保險業要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研究和投資的風險控制。眾多老牌金融機構在危機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倒閉,其實不是他們不會投資,不懂風險控制,而是低估了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雷曼兄弟的破產告訴我們,資本市場上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對風險防範,要始終採取更為審慎的態度。這也適時給保險業敲了一個警鍾:在看到資本市場對保險業的積極影響時,更應居安思危,了解其對保險市場消極影響的一面;資本市場充滿風險,但不能因此就望而卻步,更要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理論研究,掌握其運行規律並為我所用。保險經營要理性回歸,保險的本質在於「保障」。全球保險巨頭AIG身陷次貸危機,頃刻間出現巨額資金缺口而走到破產邊緣,究其危機源頭,不是保險業務自身出了問題,而是系列的金融投資衍生產品出了問題。可以看到,在資本市場火暴的情況下,許多保險公司在營銷策略上,把保險當基金賣,熱衷於投資型險種的銷售,再加上市場營銷員銷售傳達環節的誤導,一段時間,甚至整個行業都在向外傳達「投連就是保險」的錯誤信息,以至大多數購買投資型產品的客戶是將保險視為投資工具,而且抱有相當高的投資預期。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的情況下,我們更應深刻認識到:保險經營與消費要回歸理性,保障才是保險最基本的功能,這種功能是其他任何金融工具都無法代替的,這是保險行業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保險公司應專注保險主業。越來越多的國家高調步入金融市場完全自由化之列,金融混業經營的國際發展趨勢也愈演愈烈,然而,中國的保險業發展有自己的特殊國情,應堅持自己的發展步調和特色,此次AIG因非傳統保險業務陷入破產邊緣,國內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更要深刻意識到:現階段還需專注保險主業,我們本身經營時間還太短,對保險經營的規律認識還不夠,從業人員也缺乏經驗,現在不是盲目擴張領域的時候,而是需要大力推進保險專業化經營,加強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培訓和能力的提升。完善監管措施,防止保險業風險的傳遞和擴散。目前,保險資金已經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險業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作用也將進一步提高,對金融市場和金融穩定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目前,我國保險業存在著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運營風險、誠信風險、投資風險等。尤其投資風險對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和沖擊必須密切關注,加強防範。防範保險業所面臨的風險,還要構築金融風險傳播的防火牆。既要防止保險風險向其他金融領域傳遞,影響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又要避免和降低其他金融領域的風險對保險業發展造成的影響。例如:加強監管部門的協同合作,防止風險在金融集團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傳遞等。郭金龍 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保險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金融保險與經濟發展。擔任課題負責人和執行負責人承擔的省部級以上課題十多項,作為主要執筆人參與的省部級以上課題數十項。出版專著、合著和譯著十多部,在《管理世界》、《國際金融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財貿經濟》、《保險研究》、《中國證券報》等發表論文100多篇。

Ⅳ 誰有一篇《監守自盜》讀後感,涉及金融管理與犯罪內容的給我分享一下,謝謝

----《監守自盜》觀後感
《監守自盜》是探究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紀錄片,本片主要是通過 采訪華爾街金融精英、經濟學家、政府要員、金融消費者等和展示客觀真實的數 據材料,給觀眾呈現出了金融危機爆發的諸多原因。
從影片中可以找出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如下:低利潤和寬松的信貸條件;貪 婪的華爾街金融精英對金錢的無止盡的追求;信用評價機構的錯誤引導;美國金 融監管機構的失職。 在上述原因中, 美國金融機構監管的缺陷和失職是主要原因, 200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馬斯金教授曾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 責任在政府的監管失職。在影片中「監管」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幾乎每 次提到監管都意在指出金融監管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失職。 美國在金融危機前採取的是「多重多頭」的監管體制,多重是指聯邦和各州 均享有金融監管的權力,多頭是指在一個國家有多個履行金融監管職能的機構。 美國危機前的監管機構在聯邦層面主要有美國聯邦儲蓄系統(FRS),貨幣監管署 (OCC)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 易委員會(CFTC) ,儲蓄管理局(OTS) ,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等七個 機構。上述機構的分工是:FRS、OCC、FDIC 三家機構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 SEC 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CFTC 負責期貨交易機構和期貨市場的監管,OTS 負責對儲蓄存款協會和儲蓄貸款控股公司的監管, NUCA 負責對信用合作社的監 管。美國這種專業化分工和多重監管機制很長時間是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這套 制度在自由主義主導的美國確實支持過美國經濟大繁榮,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套 制度確實讓美國經濟秩序極度失控。 危機並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由某個行業失控引起的,某個行業就是金融行 業,而金融行業的失控的主要責任在於監管的失職。1982 年裡根政府實行的是 金融監管寬松政策,放寬了對儲蓄貸款公司的限制,允許貸款公司動用儲蓄存款 進行風險投資,這最終導致了 80 年代末上百家儲蓄貸款公司倒閉,直接經濟損 失 1240 億美元,無數人損失了一生積蓄。在這場儲貸危機中,OTS 並沒有很好 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有效監管。OTS 是不是應該存續存款公司的存款進行 核計, 是不是該對風險投資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監控, 進而限制儲蓄存款風險投資。 在 90 年代末發生的危機中,針對投資銀行對網際網路泡沫的股票投資崩潰導致 5 萬億美元憑空蒸發的事實,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此毫無作為。這些只是監管不力的 具體表現,對於影片中所展示的金融監管失職遠不於此。 在危機前美國實行的是「多邊監管」機制,這種機制隨著次貸證券化、金融 創新以及監管者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放鬆監管的發展, 就會出現監管重復和監管疏 漏。花旗在危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監管它的不僅有貨幣管理署、 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存款保險機構、儲蓄機構監管署以及交易委員會,還有其他 50 個州的監管機構,這些機構存在監管重復的現象。不同的監管文化、監管理 念、監管標准,沒有統一的監管標准確要做到高效監管確實不易。另外監管重復 也可能會在造成無人監管局面, 有一名美聯儲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沒有 對不斷發放的抵押貸款進行深入的調查是因為他們以為有人在進行調查, 這種推 脫中可以看到多重監管缺失是會導致無監管局面的出現。 當一個金融機構處於低 效監管或者無監管狀態時,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出現類似抵押貸款呈倍數增加 的不合理現象。 多標准監管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 各監管機構監管區存在監管漏洞是很正 常的,於是就出現了影片中呈現出的諸多監管真空。隨著金融創新,各種金融衍 生品蓬勃發展, 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 各類金融企業把焦點瞄準了衍生品交易。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薩默斯部長合作提議金融衍生品不應受到監管,2000 年 12 月國會通過了商品交易現代化法案,規定禁止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不受法 律約束的衍生品交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愈演愈烈。除了傳統的期權、期貨等衍 生品, 新出現的 CDO 和 CDS 等金融衍生品在不受監管的前提下為投資銀行所用 來大發財。抵押債務責任證券和信用違約互換都是風險分散、收益極高的金融產 品,這些產品都處在資產證券化的鏈條中,具有明顯的蝴蝶效應。由於資產證券 化的發展,放貸者不再擔心還款,投資銀行同樣也不在乎,於是銷售的 CDO 越 來越多,在短短三年內抵押貸款總量增加了四倍,這使得原本就不穩定的金融交 易市場不穩定性倍增。除了金融衍生品不受監管外,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高杠 桿率運作等也都處於監管真空或監管不充分。 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產品和交易 逐漸釀成此次金融危機。 08 年金融危機追本溯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打上「3A」標志的次債是一切 問題的根源。 「3A」是誰給的,當然是美國的評級機構。我記得影片中對沖基金 經理說: 「有價證券沒有評級機構的認定就買不出去」 。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評級機 構的重要性,在整個金融交易鏈條中,評級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向標和導向。但 是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卻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一方面評級更 新比較滯後,另一方面美國的評級機構評級與評級費用呈正相關,評級越高,評 級費用也就越多。穆迪作為最大的評級機構,其利潤從 2000 年到 2007 年番四了 倍。於是「3A」證書也就成百上千的發放出去,每年都有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被 評級,甚至五大投資銀行在破滅前其評級仍至少是 A 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對於評級機構的貪婪行為並沒有採取措施,這也助長了評級機構進行虛假評級。 如果對美國的信用評議制度進行規范化和立法化, 把它作為金融監管體系的一部 分,那麼次債的破壞程度就不會那麼深,次債危機的影響也會減少。可以說疏於 監管的評級機構發出的引導投資者投資的「3A」次債是此次危機爆發的重要原 因。 此次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銀行利潤上漲以及房地產價格下降帶來的資金斷 裂,這其中監管失職負主要責任。業主公平保護法案廣泛授權聯邦儲備委員會對 抵押貸款行業進行規范,但是格林斯潘拒絕使用,抵押貸款行業處於放任自由的 狀態。一些金融機構為了更快更多的發放次級貸款,有意放鬆對貸款人基本貸款 資質和條件的審查,由於過度競爭一些機構和開發商達成「默契」 ,部分借貸人 購房時可以是「零首付」 。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抵押貸款,借款人用高額的次貸置 地,房價和對房的需求急劇增加,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證券交易委員 會在泡沫期間沒有對投資銀行進行任何調查。 疏於監管的抵押貸款行業發放巨額 得到貸款並且獲得巨額利潤, 全國信貸公司放出 970 億的貸款從中獲利 110 億美 元。在次貸證券化的鏈條中,風險巨大在於消費者的還款能力是個未知數,當消 費者還不起次貸時, 次級債就欠款, 進而使得銀行或者信託倒閉, 接著聯儲調控, 從而信貸緊縮,之後帶來一系列的資金斷裂短缺,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就是如 此。 把油輪比做的市場, 為了防止巨大的油輪傾覆後原油泄漏所以要把巨大的油 輪用水密隔艙加以分割,而市場中的監管機制就相當與於水密隔艙,監管失職或 放鬆監管就相當於去掉這些隔艙,沒有隔艙的油輪容易發生原油泄漏,所以要預 防金融危機的發生就必須要監管有效充分。

Ⅵ 保安臨守自盜讀後感

其實我一直對紀錄片不怎麼感興趣,因為覺得它很枯燥、乏味,聽到紀錄片總是讓我提不起精神。最近,應社會實踐部的要求,我們看了一部名為《監守自盜》的紀錄片。但是說實在,在教室里看的效果不怎麼好,連畫面都看不清楚。不過為了完成「任務」,我又重新將影片看了一遍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紀錄片。
《監守自盜》紀錄片在2011年2月27日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整個紀錄片採用了訪談的方式,受訪人物論述自己的觀點,結合各類數據分析,從華爾街,到政府,到經濟學家,受訪人物都很知名,涉及美國高級行政人員、諾貝爾經濟學家、頂級銀行家、金融分析師,大學教授和記者,甚至新加坡、中國和法國的政府官員等等。影片探討了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本片一開始,從冰島的美麗風景和國家破產說起,到紐約華爾街的金融巨頭,一眾金融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粉墨登場,並以各種細致的數據與不同的條理邏輯分析,犀利而又准確地揭示這場危機背後發人深省的缺陷與漏洞,揭示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真相,也揭示了世界金融危機的真相。
丘吉爾在二戰結束後的「鐵幕演說」里曾經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或許這句話用在這部美國金融風暴紀錄片《監守自盜》裡面再貼切不過了。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影片中給我們展現了金融危機錯綜復雜的產生原因和形成機制、監管體制的鬆懈、法律的漏洞、金融結構體系的弊病。我們能夠看出,這場危機可以說是由企業高管、政府高官和某些學者共同造成的一場慘劇。他們是體制的運行者,也是體制的監管者,甚至其中有體制的創立者。但是可悲的是,他們明知此舉犯法,明知這是泡沫經濟,卻依然高唱贊歌,依然闊步向前。這些所謂的金融工程師們,以及那些依賴於金融政治的政客們,利用大眾的短視、貪婪、脆弱等心理來進行大規模的投機活動,使得這場次貸金融泡沫越吹越大。而最終的結果,正如中文片名「監守自盜」一樣,他們自己竊取了自己看守的財物,給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釀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悲劇。但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那些拿著高薪攪亂全球經濟的金融工程師,最後卻都賺得盆滿缽溢全身而退。
觀看完此片,我不禁聯想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到頭來也許真的就只是一場空。華爾街和政府勾結,僱傭知名學者來游說,但是這些導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卻能在這場浩劫中安然無事。
甚至在金融風暴過後,繼續坐收名利。受害的,依然是那些普通民眾。也就是說,最後的最後,在美國,90%的財產落入了1%的人的腰包;而全世界的人都要為這1%人的行為埋單。在這里,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為什麼?雖然我對金融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這絕對是不合理的。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慾望這個東西更是得到愈多愈難滿足。這些人對於財富的追求真的達到了一種讓人心驚膽寒的地步,他們人性中的良知在缺失,道德在淪喪。權力與資本的結合,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極為可怕的。正因如此,世界的財富正不斷的從大多數人的手裡流向那極少數人。究其原因,就是金融領域缺乏廣大群眾的監督、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在如此強大的力量面前,我們這些弱勢群體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財富就這樣被無情的掠奪嗎?答案當然是「不」,我們要奮起反擊,齊心合力建立一種健全、公正、合理的秩序來保衛我們的利益。即使這個世界本身並不是很公平,但是我們依然要勇敢面對現實,勇敢的生活。

監守自盜觀後感(2)
《監守自盜》這部影片闡述了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影片通過冰島債務問題展開,討論了這場危機的前前後後。從片名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他本身就是非常確定並帶有譴責的以為去將危機的始作俑者如何暗地操作並策劃了這場危機的始末呈獻給觀眾。
看過影片後,我不光對整個金融危機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還得到了一些啟示。影片在痛斥那些貪婪的壞蛋的同時,更是將矛頭對准了社會的管理者。那些壞蛋再壞,他們的目的還是合理的,那就是逐利。但是對管理者來說逐利就是另一種性質的錯誤了。管理者是被人民選出來服務大眾的,他們的報酬就應該取決於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好壞程度,他們的逐利正途應該是把服務工作做好,跟著社會進步提高酬勞。作為規則的制定者,自己也通過不正當手段進去撈一筆,這就是性質錯誤了。整個市場缺乏監管,每況愈下,最後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小小的推動就觸發了整個危機。那些下定了決心要推行「金融衍生不收監管合法化「法律規定、熱心推動放寬政策、頒布「利富」的稅收政策、可以逼迫放棄對某些公司譴責的官僚,那些把客戶的儲蓄存款當做風險投資,狠心推銷反投保的有價證券的投資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那些為了獲得高額報酬而書寫虛假文章的專家學者,都在印證著「實用主義」的影響。沒有監管的整個市場在爾虞我詐中變得愈發不可控制。在危機過後的蕭條中,人們終於開始意識到監管的重要性,可是制定這些規劃、條款的人呢?很諷刺的還有當初吹鼓要經濟自由的那些理論家們。
在影片即將結束的時候,導演重申了影片的批判主題,「導致災難的人和機構仍在掌權」,「他們保證這一切不會再重演,當然這一切不會很容易,但那至少還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奮斗」影片拍攝的很應景,內容挖掘恰如其分值得人們深思,也引起了我對金融的興趣。
《論語》有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要改變現狀,實現金融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固然任重道遠,但我們依然要充滿信心,相信一切遲早會步入正常的軌道。

監守自盜觀後感(3)
「真正的工程師造橋,金融工程師造夢,一旦變成惡夢,其他人為他買單。」影片結尾中國人說的這句話,成為我所有感想的源頭。
影片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評價紀錄片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拍攝者的立場。我一直覺得中立是紀錄片應持有的態度,而影片中對商界人士如劍出鞘咄咄逼人的提問,卻使得影片處在了中、低階層人民的立場。但或許在這部影片中帶有這樣的立場也是可以接受的,犀利一點的提問,才能用核心問題直抵問題的核心。於是影片中多次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眼看問題就要揭開一個謎團時,鏡頭前的人也將太極打到了極致。
看完全片,感覺監守自盜並非真正描述2008年的金融危機或闡述經濟問題,它真正著眼點,是披在金錢外衣下的人性與道德,以及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時的抉擇。對人性和道德的探討讓全片升華。本次的道德拷問,槍口指向了美國上流階級——銀行家、華爾街寵兒和政府高官們。
然而拿道德的眼光審視經濟能有多大意義呢,我不知道。作為學生,我的道德建立在中、低產階級的立場上,雖然代表著大多數人的東西興許就是正義,但帶著偏頗的道德去質疑他人,總讓我不能理直氣壯。換成上層階級的立場,眼前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上、中、下階層的人們,各自持有自己的立場,他們站在立場之上看待著問題,獲得自己的利益,守護自己的利益,這是相當正常的行為。我相信能量和物質守恆,一個人獲取利益時必將一定程度損害另一個人的利益,無所謂階級。銀行家、資本家們,他們其實和我們一樣做著同樣的事,只是他們獲取利益時傷害了更多的人,於是需要被批判。
我承認他們需要被批判,但使用道德這個武器進行判斷和批評,並不顯得那麼正義。換成那幾個主張監管的人或者道德水平更高的人來管理,世界就會平安無事嗎?「保護最底層者的利益,並不是他們的偏好」,但其實保護其他階層的人們,也不是我們的偏好。我們打著「大多數人」的旗號,似乎考慮到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我們真正擔心的只是「大多數人里自己」的利益,依舊自私,並不比上流的經濟流氓們更高尚。問題根源在於社會讓我們有著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階級,我們也只是憑此行事。挖掘之後發現根於社會,令人頓感無奈與無力。也許共產主義,才是解決人吃人社會的終極方法了。
明白了需要吃中葯慢慢調理治本時,也應該吃點西葯治標,表面的症狀仍需要解決。首先是監管。縱觀美國對於金融的監管法律,監管還是放鬆監管一直都相爭不下,如果前一個法案是放鬆監管,那麼通常會出現危機,導致政府不得不重新監管。而等一切都平復下來,政府又被利益集團游說著放鬆監管,說市場經濟由市場自由解決,政府不能多加干預。每一次金融市場的放鬆監管,幾乎都是自由派經濟學家游說政府(或者自己成為政府決策者,如保爾森成為財政部長)。而每一次對於金融市場的松綁,幾乎都會帶來嚴重後果。如果不是08年全球化金融危機爆發了巨大問題,美國政府也不會重新走上監管的道路——通過加緊對華爾街監管的法案。
其次想談的是大資本家們的算盤。又提到了這個階級,我需要指出他們的自私,盡管我並沒資格,但誰讓你傷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呢。保爾森先前是高盛的老總,格林斯潘以前做過多家投資銀行的董事,這些人或成為了總統顧問,或成為了財長部長,甚至是金融監管者。政府和華爾街的淵源,可以說比一條街還深。在國外,政府總是和大財團利益集團們聯系在一起,互相牽制或幫助。正是這樣的人進入政府,他們帶著大資本家的立場,你不可能指望他們做出的決策真正考慮到中下資產階級,不帶偏向性。這里有個我比較關注的地方,為何他們要放棄在公司的高薪,轉投政府呢?影片給出的答案是,就任財長後,保爾森之流可以冠冕堂皇地拋售股票,又可推遲納稅,因而商而優則仕何樂不為呢?影片提到了08年美國救市的法案,拿納稅人的錢,居然是去救濟保爾森所在的高盛和其他銀行,並且在退休之後,他們還可以回到華爾街和銀行里去。貪婪是人的本性,但是貪婪過度,就必須受到責罰了。
通貨膨脹,房價飛漲,兩極分化,教育昂貴,政經一體,權錢交融......其實提到這些四字經,讓我最先想到的不是美國,是中國。在這些問題上,我們真的有必要以美國為鏡,好好目視自身現狀了。監守自盜,監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責任。監管者相當明白問題和漏洞,格林斯潘說「金融市場已經復雜到金融制度很難監管」的論調太蒼白,監管者缺乏的不是金融知識,也不是觀察力,而是去改變現狀的動力。當經濟危機發生了,民不聊生時,他們才會因為輿論壓力而做出監管的樣子。而等市場一旦復甦,監管松綁,又將再度惡性循環。這是否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呢?
我是個普通人,看問題必須帶著道德角度去看,最讓我心痛的,是納稅人成了最後埋單人。上流金融精英搞出了亂子,這些勤勤懇懇普普通通踏踏實實的納稅人,他們交的稅被用在少數人惹出的亂子的善後上。舉一個片中的例子,美國政府為了挽救其最大的保險公司AIG投入巨額,納稅人的錢到了AIG,又從AIG最後到了高盛口袋中。(高盛從AIG手中買了大量保險,賭自己的客戶買的金融產品CDO會大貶值,而金融危機後,的確如此,(AIG必須賠高盛巨額保險金,瀕臨破產)這種欺騙客戶利益的行為反而讓高盛賺到了。
回過頭說說第一段開場白。自己讀農水這門工科出身,在課程里聽過一些頗有名氣的教授們談過工程,他們的著眼點其實早已超越了工程技術和工程本身帶來的收益。他們放眼的是自然,是工程帶給人們的福利,考慮的是工程和人、自然的和諧共存,目視當下,思及未來。「金融工程師」所做的卻差強人意,利用大眾的投機、貪婪、短視、脆弱等心理弱點謀求自身利益,同時給社會帶來災難。
金融行業左右手來回過過錢,依靠投機賺取高回報,這樣的「經濟發展」有多少意義呢,他們的付出不見得比真正工人、農民、工程師企業家這些階層人民多。我相信真正的勞動和科技,他們是世界向前真正的動力、財富創造的根源,如果沒有勞動與科技,拿錢生錢的行業無非是把錢從大多數人手中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游戲。真正承載這個世界的,更多的是勞動者和實業家們。
最後,站在道德角度說了很多經濟問題也不知道有多大意義。人性本善本惡都好,自私貪婪是人的原罪不置可否,慾望急劇膨脹之時都應該收緊自己的心。只是希望不同立場的人,能站在互相的立場上思考世界,願共產主義不是在彼岸獨自盛開的夢想。

監守自盜觀後感(4)
《監守自盜》是探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紀錄片,本片主要是通過采訪華爾街金融精英、經濟學家、政府要員、金融消費者等和展示客觀真實的數據材料,給觀眾呈現出了金融危機爆發的諸多原因。
從影片中可以找出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如下:低利潤和寬松的信貸條件;貪婪的華爾街金融精英對金錢的無止盡的追求;信用評價機構的錯誤引導;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失職。在上述原因中,美國金融機構監管的缺陷和失職是主要原因,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馬斯金教授曾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責任在政府的監管失職。在影片中「監管」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幾乎每次提到監管都意在指出金融監管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失職。
美國在金融危機前採取的是「多重多頭」的監管體制,多重是指聯邦和各州均享有金融監管的權力,多頭是指在一個國家有多個履行金融監管職能的機構。美國危機前的監管機構在聯邦層面主要有美國聯邦儲蓄系統(FRS),貨幣監管署(OC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儲蓄管理局(OTS),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等七個機構。上述機構的分工是:FRS、OCC、FDIC三家機構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SEC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CFTC負責期貨交易機構和期貨市場的監管,OTS負責對儲蓄存款協會和儲蓄貸款控股公司的監管,NUCA負責對信用合作社的監管。美國這種專業化分工和多重監管機制很長時間是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這套制度在自由主義主導的美國確實支持過美國經濟大繁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套制度確實讓美國經濟秩序極度失控。
危機並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由某個行業失控引起的,某個行業就是金融行業,而金融行業的失控的主要責任在於監管的失職。1982年裡根政府實行的是金融監管寬松政策,放寬了對儲蓄貸款公司的限制,允許貸款公司動用儲蓄存款進行風險投資,這最終導致了80年代末上百家儲蓄貸款公司倒閉,直接經濟損失1240億美元,無數人損失了一生積蓄。在這場儲貸危機中,OTS並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有效監管。OTS是不是應該存續存款公司的存款進行核計,是不是該對風險投資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監控,進而限制儲蓄存款風險投資。在90年代末發生的危機中,針對投資銀行對網際網路泡沫的股票投資崩潰導致5萬億美元憑空蒸發的事實,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此毫無作為。這些只是監管不力的具體表現,對於影片中所展示的金融監管失職遠不於此。
在危機前美國實行的是「多邊監管」機制,這種機制隨著次貸證券化、金融創新以及監管者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放鬆監管的發展,就會出現監管重復和監管疏漏。花旗在危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監管它的不僅有貨幣管理署、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存款保險機構、儲蓄機構監管署以及交易委員會,還有其他50個州的監管機構,這些機構存在監管重復的現象。不同的監管文化、監管理念、監管標准,沒有統一的監管標准確要做到高效監管確實不易。另外監管重復也可能會在造成無人監管局面,有一名美聯儲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沒有對不斷發放的抵押貸款進行深入的調查是因為他們以為有人在進行調查,這種推脫中可以看到多重監管缺失是會導致無監管局面的出現。當一個金融機構處於低效監管或者無監管狀態時,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出現類似抵押貸款呈倍數增加的不合理現象。
多標准監管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各監管機構監管區存在監管漏洞是很正常的,於是就出現了影片中呈現出的諸多監管真空。隨著金融創新,各種金融衍生品蓬勃發展,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各類金融企業把焦點瞄準了衍生品交易。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薩默斯部長合作提議金融衍生品不應受到監管,2000年12月國會通過了商品交易現代化法案,規定禁止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不受法律約束的衍生品交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愈演愈烈。除了傳統的期權、期貨等衍生品,新出現的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在不受監管的前提下為投資銀行所用來大發財。抵押債務責任證券和信用違約互換都是風險分散、收益極高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都處在資產證券化的鏈條中,具有明顯的蝴蝶效應。由於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放貸者不再擔心還款,投資銀行同樣也不在乎,於是銷售的CDO越來越多,在短短三年內抵押貸款總量增加了四倍,這使得原本就不穩定的金融交易市場不穩定性倍增。除了金融衍生品不受監管外,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高杠桿率運作等也都處於監管真空或監管不充分。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產品和交易逐漸釀成此次金融危機。
08年金融危機追本溯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打上「3A」標志的次債是一切問題的根源。「3A」是誰給的,當然是美國的評級機構。我記得影片中對沖基金經理說:「有價證券沒有評級機構的認定就買不出去」。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評級機構的重要性,在整個金融交易鏈條中,評級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向標和導向。但是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卻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一方面評級更新比較滯後,另一方面美國的評級機構評級與評級費用呈正相關,評級越高,評級費用也就越多。穆迪作為最大的評級機構,其利潤從2000年到2007年番四了倍。於是「3A」證書也就成百上千的發放出去,每年都有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被評級,甚至五大投資銀行在破滅前其評級仍至少是A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於評級機構的貪婪行為並沒有採取措施,這也助長了評級機構進行虛假評級。如果對美國的信用評議制度進行規范化和立法化,把它作為金融監管體系的一部分,那麼次債的破壞程度就不會那麼深,次債危機的影響也會減少。可以說疏於監管的評級機構發出的引導投資者投資的「3A」次債是此次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
此次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銀行利潤上漲以及房地產價格下降帶來的資金斷裂,這其中監管失職負主要責任。業主公平保護法案廣泛授權聯邦儲備委員會對抵押貸款行業進行規范,但是格林斯潘拒絕使用,抵押貸款行業處於放任自由的狀態。一些金融機構為了更快更多的發放次級貸款,有意放鬆對貸款人基本貸款資質和條件的審查,由於過度競爭一些機構和開發商達成「默契」,部分借貸人購房時可以是「零首付」。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抵押貸款,借款人用高額的次貸置地,房價和對房的需求急劇增加,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泡沫期間沒有對投資銀行進行任何調查。疏於監管的抵押貸款行業發放巨額得到貸款並且獲得巨額利潤,全國信貸公司放出970億的貸款從中獲利110億美元。在次貸證券化的鏈條中,風險巨大在於消費者的還款能力是個未知數,當消費者還不起次貸時,次級債就欠款,進而使得銀行或者信託倒閉,接著聯儲調控,從而信貸緊縮,之後帶來一系列的資金斷裂短缺,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就是如此。
把油輪比做的市場,為了防止巨大的油輪傾覆後原油泄漏所以要把巨大的油輪用水密隔艙加以分割,而市場中的監管機制就相當與於水密隔艙,監管失職或放鬆監管就相當於去掉這些隔艙,沒有隔艙的油輪容易發生原油泄漏,所以要預防金融危機的發生就必須要監管有效充分。

Ⅶ java什麼叫類屬性 實例屬性 以及區別

一個是類的方法(也叫動態屬性)和屬性(靜態屬性),通過類名來訪問
一個是對象的方法和屬性,需要通過一個實例來訪問。
靜態屬性程序一載入時 就初始化 存放在棧中
實例屬性 需要實例化後 才載入 存放在堆中

Ⅷ 什麼叫JTOE

你要說的應該是J2EE吧發音就是你J-TWO-E-E,呵呵,你還是沒聽錯,給你個網路的J2EE標准說明,看看你就明白了:記得給分哦~~
網址如下
http://ke..com/view/1507.htm
J2EE簡介
J2EE Java2平台企業版(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
J2EE是一套全然不同於傳統應用開發的技術架構,包含許多組件,主要可簡化且規范應用系統的開發與部署,進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與再用價值。
J2EE核心是一組技術規范與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類組件、服務架構及技術層次,均有共通的標准及規格,讓各種依循J2EE架構的不同平台之間,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決過去企業後端使用的信息產品彼此之間無法兼容,導致企業內部或外部難以互通的窘境。
一、J2EE的概念
目前,Java 2平台有3個版本,它們是適用於小型設備和智能卡的Java 2平台Micro
版(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J2ME)、適用於桌面系統的Java 2平台標准版(
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2SE)、適用於創建伺服器應用程序和服務的Jav
a 2平台企業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
J2EE是一種利用Java 2平台來簡化企業解決方案的開發、部署和管理相關的復雜問
題的體系結構。J2EE技術的基礎就是核心Java平台或Java 2平台的標准版,J2EE不僅鞏
固了標准版中的許多優點,例如"編寫一次、隨處運行"的特性、方便存取資料庫的JDBC
API、CORBA技術以及能夠在Internet應用中保護數據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時還提供了對
EJB(Enterprise JavaBeans)、Java Servlets API、JSP(Java Server Pages)以及X
ML技術的全面支持。其最終目的就是成為一個能夠使企業開發者大幅縮短投放市場時間
的體系結構。
J2體系結構提供中間層集成框架用來滿足無需太多費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
性以及可擴展性的應用的需求。通過提供統一的開發平台,J2EE降低了開發多層應用的
費用和復雜性,同時提供對現有應用程序集成強有力支持,完全支持Enterprise
JavaBeans,有良好的向導支持打包和部署應用,添加目錄支持,增強了安全機制,提高
了性能。
二. J2EE的優勢
J2EE為搭建具有可伸縮性、靈活性、易維護性的商務系統提供了良好的機制:
1. 保留現存的IT資產: 由於企業必須適應新的商業需求,利用已有的企業信息系
統方面的投資,而不是重新制定全盤方案就變得很重要。這樣,一個以漸進的(而不是
激進的,全盤否定的)方式建立在已有系統之上的伺服器端平台機制是公司所需求的。J
2EE架構可以充分利用用戶原有的投資,如一些公司使用的BEA Tuxedo、IBM CICS,
IBM Encina,、Inprise VisiBroker 以及Netscape Application Server。這之所以成為
可能是因為J2EE擁有廣泛的業界支持和一些重要的'企業計算'領域供應商的參與。每一
個供應商都對現有的客戶提供了不用廢棄已有投資,進入可移植的J2EE領域的升級途徑
。由於基於J2EE平台的產品幾乎能夠在任何操作系統和硬體配置上運行,現有的操作系
統和硬體也能被保留使用。
2. 高效的開發: J2EE允許公司把一些通用的、很繁瑣的服務端任務交給中間件供
應商去完成。這樣開發人員可以集中精力在如何創建商業邏輯上,相應地縮短了開發時
間。高級中間件供應商提供以下這些復雜的中間件服務:
o 狀態管理服務 -- 讓開發人員寫更少的代碼,不用關心如何管理狀態,
這樣能夠更快地完成程序開發。
o 持續性服務 -- 讓開發人員不用對數據訪問邏輯進行編碼就能編寫應用
程序,能生成更輕巧,與資料庫無關的應用程序,這種應用程序更易於開發與維護。
o 分布式共享數據對象CACHE服務 -- 讓開發人員編制高性能的系統,極大
提高整體部署的伸縮性。
3. 支持異構環境: J2EE能夠開發部署在異構環境中的可移植程序。基於J2EE的應
用程序不依賴任何特定操作系統、中間件、硬體。因此設計合理的基於J2EE的程序只需
開發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種平台。這在典型的異構企業計算環境中是十分關鍵的。J2EE標
准也允許客戶訂購與J2EE兼容的第三方的現成的組件,把他們部署到異構環境中,節省
了由自己制訂整個方案所需的費用。
4. 可伸縮性: 企業必須要選擇一種伺服器端平台,這種平台應能提供極佳的可伸
縮性去滿足那些在他們系統上進行商業運作的大批新客戶。基於J2EE平台的應用程序可
被部署到各種操作系統上。例如可被部署到高端UNIX與大型機系統,這種系統單機可支
持64至256個處理器。(這是NT伺服器所望塵莫及的)J2EE領域的供應商提供了更為廣泛
的負載平衡策略。能消除系統中的瓶頸,允許多台伺服器集成部署。這種部署可達數千
個處理器,實現可高度伸縮的系統,滿足未來商業應用的需要。
穩定的可用性: 一個伺服器端平台必須能全天候運轉以滿足公司客戶、合作夥伴的需要
。因為INTERNET是全球化的、無處不在的,即使在夜間按計劃停機也可能造成嚴重損失
。若是意外停機,那會有災難性後果。J2EE部署到可靠的操作環境中,他們支持長期的
可用性。一些J2EE部署在WINDOWS環境中,客戶也可選擇健壯性能更好的操作系統如Sun
Solaris、IBM OS/390。最健壯的操作系統可達到99.999%的可用性或每年只需5分鍾停機
時間。這是實時性很強商業系統理想的選擇。
三. J2EE 的四層模型
J2EE使用多層的分布式應用模型,應用邏輯按功能劃分為組件,各個應用組件根據
他們所在的層分布在不同的機器上。事實上,sun設計J2EE的初衷正是為了解決兩層模式
(client/server)的弊端,在傳統模式中,客戶端擔當了過多的角色而顯得臃腫,在這種
模式中,第一次部署的時候比較容易,但難於升級或改進,可伸展性也不理想,而且經
常基於某種專有的協議??通常是某種資料庫協議。它使得重用業務邏輯和界面邏輯非
常困難。現在J2EE 的多層企業級應用模型將兩層化模型中的不同層面切分成許多層。一
個多層化應用能夠為不同的每種服務提供一個獨立的層,以下是 J2EE 典型的四層結構:
運行在客戶端機器上的客戶層組件
運行在J2EE伺服器上的Web層組件
運行在J2EE伺服器上的業務邏輯層組件
運行在EIS伺服器上的企業信息系統(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層軟體
J2EE應用程序組件
J2EE應用程序是由組件構成的.J2EE組件是具有獨立功能的軟體單元,它們通過相關
的類和文件組裝成J2EE應用程序,並與其他組件交互。J2EE說明書中定義了以下的J2EE
組件:
應用客戶端程序和applets是客戶層組件.
Java Servlet和JavaServer Pages(JSP)是web層組件.
Enterprise JavaBeans(EJB)是業務層組件.
客戶層組件
J2EE應用程序可以是基於web方式的,也可以是基於傳統方式的.
web 層組件
J2EE web層組件可以是JSP 頁面或Servlets.按照J2EE規范,靜態的HTML頁面和Appl
ets不算是web層組件。
正如下圖所示的客戶層那樣,web層可能包含某些 JavaBean 對象來處理用戶輸入,並把
輸入發送給運行在業務層上的enterprise bean 來進行處理。
業務層組件
業務層代碼的邏輯用來滿足銀行,零售,金融等特殊商務領域的需要,由運行在業務
層上的enterprise bean 進行處理. 下圖表明了一個enterprise bean 是如何從客戶端
程序接收數據,進行處理(如果必要的話), 並發送到EIS 層儲存的,這個過程也可以逆
向進行。
有三種企業級的bean: 會話(session) beans, 實體(entity) beans, 和消息驅動(messa
ge-driven) beans. 會話bean 表示與客戶端程序的臨時交互. 當客戶端程序執行完後,
會話bean 和相關數據就會消失. 相反, 實體bean 表示資料庫的表中一行永久的記錄.
當客戶端程序中止或伺服器關閉時, 就會有潛在的服務保證實體bean 的數據得以保存.
消息驅動 bean 結合了會話bean 和 JMS的消息監聽器的特性, 允許一個業務層組件非同步
接收JMS 消息.
企業信息系統層
企業信息系統層處理企業信息系統軟體包括企業基礎建設系統例如企業資源計劃
(ERP), 大型機事務處理, 資料庫系統,和其它的遺留信息系統. 例如,J2EE 應用組件可
能為了資料庫連接需要訪問企業信息系統
四. J2EE 的結構
這種基於組件,具有平台無關性的J2EE 結構使得J2EE 程序的編寫十分簡單,因為業務
邏輯被封裝成可復用的組件,並且J2EE 伺服器以容器的形式為所有的組件類型提供後台
服務. 因為你不用自己開發這種服務, 所以你可以集中精力解決手頭的業務問題。
容器和服務
容器設置定製了J2EE伺服器所提供得內在支持,包括安全,事務管理,JND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定址,遠程連接等服務,以下列出最重要的幾種服務

J2EE安全(Security)模型可以讓你配置 web 組件或enterprise bean ,這樣只有被授權
的用戶才能訪問系統資源. 每一客戶屬於一個特別的角色,而每個角色只允許激活特定
的方法。你應在enterprise bean的布置描述中聲明角色和可被激活的方法。由於這種聲
明性的方法,你不必編寫加強安全性的規則。
J2EE 事務管理(Transaction Management)模型讓你指定組成一個事務中所有方法間的
關系,這樣一個事務中的所有方法被當成一個單一的單元. 當客戶端激活一個enterpris
e bean中的方法,容器介入一管理事務。因有容器管理事務,在enterprise bean中不必
對事務的邊界進行編碼。要求控制分布式事務的代碼會非常復雜。你只需在布置描述文
件中聲明enterprise bean的事務屬性,而不用編寫並調試復雜的代碼。容器將讀此文件
並為你處理此enterprise bean的事務。
JNDI 定址(JNDI Lookup)服務向企業內的多重名字和目錄服務提供了一個統一的介面,這
樣應用程序組件可以訪問名字和目錄服務.
J2EE遠程連接(Remote Client Connectivity)模型管理客戶端和enterprise bean間的
低層交互. 當一個enterprise bean創建後, 一個客戶端可以調用它的方法就象它和客戶
端位於同一虛擬機上一樣.
生存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agement)模型管理enterprise bean的創建和移除,一個
enterprise bean在其生存周期中將會歷經幾種狀態。容器創建enterprise bean,並在
可用實例池與活動狀態中移動他,而最終將其從容器中移除。即使可以調用enterprise
bean的create及remove方法,容器也將會在後台執行這些任務。
資料庫連接池(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模型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獲取資料庫
連接是一項耗時的工作,而且連接數非常有限。容器通過管理連接池來緩和這些問題。e
nterprise bean可從池中迅速獲取連接。在bean釋放連接之可為其他bean使用。
容器類型
J2EE應用組件可以安裝部署到以下幾種容器中去:
EJB 容器管理所有J2EE 應用程序中企業級bean 的執行. enterprise bean 和它們的容
器運行在J2EE 伺服器上.
Web 容器管理所有J2EE 應用程序中JSP頁面和Servlet組件的執行. Web 組件和它們的容
器運行在J2EE 伺服器上.
應用程序客戶端容器管理所有J2EE應用程序中應用程序客戶端組件的執行. 應用程序客
戶端和它們的容器運行在J2EE 伺服器上.
Applet 容器是運行在客戶端機器上的web瀏覽器和 Java 插件的結合.。
五. J2EE的核心API與組件
J2EE平台由一整套服務(Services)、應用程序介面(APIs)和協議構成,它對開發基
於Web的多層應用提供了功能支持,下面對J2EE中的13種技術規范進行簡單的描述(限於
篇幅,這里只能進行簡單的描述):
1.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 API為訪問不同的資料庫提供了一種統一的途徑,象ODBC一樣,JDBC對開發者屏蔽
了一些細節問題,另外,JDCB對資料庫的訪問也具有平台無關性。
2. JNDI(Java Name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JNDI API被用於執行名字和目錄服務。它提供了一致的模型來存取和操作企業級的資源
如DNS和LDAP,本地文件系統,或應用伺服器中的對象。
3. EJB(Enterprise JavaBean):
J2EE技術之所以贏得某體廣泛重視的原因之一就是EJB。它們提供了一個框架來開發和實
施分布式商務邏輯,由此很顯著地簡化了具有可伸縮性和高度復雜的企業級應用的開發
。EJB規范定義了EJB組件在何時如何與它們的容器進行交互作用。容器負責提供公用的
服務,例如目錄服務、事務管理、安全性、資源緩沖池以及容錯性。但這里值得注意的
是,EJB並不是實現J2EE的唯一途徑。正是由於J2EE的開放性,使得有的廠商能夠以一種
和EJB平行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4. RMI(Remote Method Invoke):
正如其名字所表示的那樣,RMI協議調用遠程對象上方法。它使用了序列化方式在客戶端
和伺服器端傳遞數據。RMI是一種被EJB使用的更底層的協議。
5. Java IDL/CORBA:
在Java IDL的支持下,開發人員可以將Java和CORBA集成在一起。他們可以創建Java對象
並使之可在CORBA ORB中展開, 或者他們還可以創建Java類並作為和其它ORB一起展開的C
ORBA對象的客戶。後一種方法提供了另外一種途徑,通過它Java可以被用於將你的新的
應用和舊的系統相集成。
6. JSP(Java Server Pages):
JSP頁面由HTML代碼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碼所組成。伺服器在頁面被客戶端所請求以後對
這些Java代碼進行處理,然後將生成的HTML頁面返回給客戶端的瀏覽器。
7. Java Servlet:
Servlet是一種小型的Java程序,它擴展了Web伺服器的功能。作為一種伺服器端的應用
,當被請求時開始執行,這和CGI Perl腳本很相似。Servlet提供的功能大多與JSP類似
,不過實現的方式不同。JSP通常是大多數HTML代碼中嵌入少量的Java代碼,而servlets
全部由Java寫成並且生成HTML。
8.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是一種可以用來定義其它標記語言的語言。它被用來在不同的商務過程中共享數據。
XML的發展和Java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它和Java具有的相同目標正是平台獨立性。通過
將Java和XML的組合,您可以得到一個完美的具有平台獨立性的解決方案。
9. JMS(Java Message Service):
MS是用於和面向消息的中間件相互通信的應用程序介面(API)。它既支持點對點的域,有
支持發布/訂閱(publish/subscribe)類型的域,並且提供對下列類型的支持:經認可的
消息傳遞,事務型消息的傳遞,一致性消息和具有持久性的訂閱者支持。JMS還提供了另
一種方式來對您的應用與舊的後台系統相集成。
10. JTA(Java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
JTA定義了一種標準的API,應用系統由此可以訪問各種事務監控。
11. JTS(Java Transaction Service):
JTS是CORBA OTS事務監控的基本的實現。JTS規定了事務管理器的實現方式。該事務管理
器是在高層支持Java Transaction API (JTA)規范,並且在較底層實現OMG OTS
specification的Java映像。JTS事務管理器為應用伺服器、資源管理器、獨立的應用以
及通信資源管理器提供了事務服務。
12. JavaMail:
JavaMail是用於存取郵件伺服器的API,它提供了一套郵件伺服器的抽象類。不僅支持SM
TP伺服器,也支持IMAP伺服器。
JAF(JavaBeans Activation Framework):
JavaMail利用JAF來處理MIME編碼的郵件附件。MIME的位元組流可以被轉換成Java對象,或
者轉換自Java對象。大多數應用都可以不需要直接使用JAF。
[編輯本段]J2EE初學者需要注意的問題
體系結構簡單介紹
一、J2EE提出的背景
1、 企業級應用框架的需求
在許多企業級應用中,例如資料庫連接、郵件服務、事務處理等都是一些通用企業需求模塊,這些模塊如果每次再開發中都由開發人員來完成的話,將會造成開發周期長和代碼可靠性差等問題。於是許多大公司開發了自己的通用模塊服務。這些服務性的軟體系列統稱為中間件。
2、 為了通用必須要提出規范,不然無法達到通用
在上面的需求基礎之上,許多公司都開發了自己的中間件,但其與用戶的溝通都各有不同,從而導致用戶無法將各個公司不同的中間件組裝在一塊為自己服務。從而產生瓶頸。於是提出標準的概念。其實J2EE就是基於JAVA技術的一系列標准。
註:中間件的解釋 中間件處在操作系統和更高一級應用程序之間。它充當的功能是:將應用程序運行環境與操作系統隔離,從而實現應用程序開發者不必為更多系統問題憂慮,而直接關注該應用程序在解決問題上的能力 。我們後面說到的容器的概念就是中間件的一種。
二、相關名詞解釋
容器:充當中間件的角色
WEB容器:給處於其中的應用程序組件(JSP,SERVLET)提供一個環境,使JSP,SERVLET直接與容器中的環境變數介面交互,不必關注其它系統問題。主要由WEB伺服器來實現。例如:TOMCAT,WEBLOGIC,WEBSPHERE等。該容器提供的介面嚴格遵守J2EE規范中的WEB APPLICATION 標准。我們把遵守以上標準的WEB伺服器就叫做J2EE中的WEB容器。
容器:Enterprise java bean 容器。更具有行業領域特色。他提供給運行在其中的組件EJB各種管理功能。只要滿足J2EE規范的EJB放入該容器,馬上就會被容器進行高效率的管理。並且可以通過現成的介面來獲得系統級別的服務。例如郵件服務、事務管理。
WEB容器和EJB容器在原理上是大體相同的,更多的區別是被隔離的外界環境。WEB容器更多的是跟基於HTTP的請求打交道。而EJB容器不是。它是更多的跟資料庫、其它服務打交道。但他們都是把與外界的交互實現從而減輕應用程序的負擔。例如SERVLET不用關心HTTP的細節,直接引用環境變數session,request,response就行、EJB不用關心資料庫連接速度、各種事務控制,直接由容器來完成。
RMI/IIOP:遠程方法調用internet對象請求中介協議,他們主要用於通過遠程調用服務。例如,遠程有一台計算機上運行一個程序,它提供股票分析服務,我們可以在本地計算機上實現對其直接調用。當然這是要通過一定的規范才能在異構的系統之間進行通信。RMI是JAVA特有的。
JNDI:JAVA命名目錄服務。主要提供的功能是:提供一個目錄系統,讓其它各地的應用程序在其上面留下自己的索引,從而滿足快速查找和定位分布式應用程序的功能。
JMS:JAVA消息服務。主要實現各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通訊。包括點對點和廣播。
JAVAMAIL:JAVA郵件服務。提供郵件的存儲、傳輸功能。他是編程中實現郵件功能的核心。相當MS中的EXCHANGE開發包。
JTA:JAVA事務服務。提供各種分布式事務服務。應用程序只需調用其提供的介面即可。
JAF:JAVA安全認證框架。提供一些安全控制方面的框架。讓開發者通過各種部署和自定義實現自己的個性安全控制策略。
EAI:企業應用集成。是一種概念,從而牽涉到好多技術。J2EE技術是一種很好的集成實現。
三、J2EE的優越性
1、 基於JAVA 技術,平台無關性表現突出
2、 開放的標准,許多大型公司已經實現了對該規范支持的應用伺服器。如BEA,IBM,ORACLE等。
3、 提供相當專業的通用軟體服務。
4、 提供了一個優秀的企業級應用程序框架,對快速高質量開發打下基礎
四、現狀
J2EE是由SUN 公司開發的一套企業級應用規范。現在最高版本是1.6。支持J2EE的應用伺服器有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BEA WEBLOGIC SERVER,JBOSS,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SUN ONE APPLICATION SERVER 等。
[編輯本段]J2EE的13種核心技術
為了聯系實際,GOULD基於WEBLOGIC應用伺服器(來自BEA SYSTEMS公司的一種廣為應用的產品)環境來介紹J2EE的這些技術。
JAVA最初是在瀏覽器和客戶端機器中粉墨登場的。當時,很多人質疑它是否適合做伺服器端的開發。現在,隨著對JAVA2平台企業版(J2EE)第三方支持的增多,JAVA被廣泛接納為開發企業級伺服器端解決方案的首選平台之一。
J2EE平台由一整套服務(SERVICES)、應用程序介面(APIS)和協議構成,它對開發基於WEB的多層應用提供了功能支持。在本文中我將解釋支撐J2EE的13種核心技術:JDBC, JNDI, EJBS, RMI, JSP, JAVA SERVLETS, XML, JMS, JAVA IDL, JTS, JTA, JAVA MAIL 和 JAF,同時還將描述在何時、何處需要使用這些技術。當然,我還要介紹這些不同的技術之間是如何交互的。此外,為了讓您更好地感受J2EE的真實應用,我將在WEBLOGIC應用伺服器(來自BEA SYSTEMS公司的一種廣為應用的產品)環境下來介紹這些技術。不論對於WEBLOGIC應用伺服器和J2EE的新手,還是那些想了解J2EE能帶來什麼好處的項目管理者和系統分析員,相信本文一定很有參考價值......

閱讀全文

與ots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