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許明波長城證券

許明波長城證券

發布時間:2021-10-13 00:50:34

⑴ 影響股價,成本降低!特斯拉無鈷電池大有來頭

首先,請大家先花兩分鍾時間,欣賞一個因為特斯拉無鈷電池疑雲,經歷了第一天賺的昏天黑地,三天後賠的日月無光的人的故事:

2月19日左右,我看到網上熱傳國產Model3用上了寧德時代無鈷電池,我查了一下,原始來源應該是這篇外網的內容,國內媒體也有很多使用「無鈷」宣傳的。

因此,干電極擁有較高的能量密度,較低的成本,可以和下一代材料體系、無鈷體系、甚至固態電池體系,均可繼續匹配。就是目前生產工藝難度大,且還未通過大規模應用,估計短期難以量產。

所以,如果特斯拉確定下一代動力源為超級電容+干電池,那麼續航和動力都有保障。假如持續發展,成本勢必也會逐漸下降。因此,特斯拉的無鈷電池是其自研電池這種說法,也算是有理有據,並非空穴來風。

至此,特斯拉無鈷電池的疑雲就給大家講完了,在官方公布具體技術方案前,我們無法確定無鈷電池到底是怎麼個「無鈷」法,一切就等4月的電池日見分曉吧!

最後跟大家說一句,佛系投資,玩玩就好,切勿付真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長城影視停牌後股票再復牌怎樣操作

有機會建議離場觀望,前期國家隊在3500點左右的時候開始真金白銀的救市,但是結果呢,是有2波比較像樣的反彈,反彈結束後還是繼續暴跌,救市的600多億,現在已經虧損100來億了,你還覺得你還要在股市裡繼續掙扎???要做,可以,等穩定後再搞吧

⑶ 明天我要買基金。新推出的上投摩根基金。大家覺得怎麼樣

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基金此次的募集限額是100億,是一隻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的基金產品,預期風險收益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在正常市場情況下,該基金投資組合中股票投資比例為基金總資產的60%-95%,債券、現金及其它短期金融工具為0-40%,並保持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5%的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重點投資於內需增長背景下具有競爭優勢的上市公司,把握中國經濟和行業快速增長帶來的投資機會,追求基金資產長期穩定增值。

此次作為上投摩根內需動力擬任的基金經理孫延群,同時也是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經理,其管理的阿爾法基金於2005年10月成立,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至2007年3月30日,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的累計凈值是3.2306元,過去一年的凈值增長率是153.73%,在同類型基金中居於前列。

對於此次內需動力基金的推出,孫延群表示,「2007年的市場將以震盪行情為主。但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實體的強勁增長決定了上市公司的長期成長趨勢。尤其在政策引導投資、居民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遷三大引擎的推動下,中國的內需有望實現長期快速增長,從而為相關行業的優質上市公司提供超常規的成長動力,為內需類基金產品的投資提供了良好的投資對象和投資機會。」

本基金幕集後,不會馬上建倉,很可能遇到大盤回調時才大量建倉,所以本人認為現在購買上投內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僅供參考。

⑷ 請知情人詳細告知大鵬證券的始末

深圳市中院24日宣告,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破產還債。法院指定的清算組已對破產企業進行接管。這是中國內地券商破產第一案。

大鵬證券注冊資本為5億元,後增資擴股到15億元。經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大鵬證券資不抵債金額達27億多元。

深圳中院審理查明,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因挪用巨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被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業務許可並責令關閉,並於1月17日委託中審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清算組,負責大鵬證券關閉後的清算工作。5月31日,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資產負債率高達185.87%,已嚴重資不抵債。 據上海證券報

http://finance.sina.com.cn/nz/dpzqxrwj/

⑸ 誰有全國各證券公司的名錄或一覽表急需.

要是鎮里的銀行沒有證券公司的人在那駐點。就到市區里的銀行找。找大點的證券公司的專。廣發屬證券啊。中信都可以。

詳細的開戶介紹我的網路博客有:

不過我在深圳。你要是來深圳開戶。免費為你開。幫你調你交易費用。呵呵
希望採納

⑹ 證券公司有幾個

證券公司有117家。(截止2015年11月3日)
具體是:
A-G
安信證券、財通證券、長城證券、東興證券、國通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國元證券、東莞證券、北京證券、渤海證券、財達證券、財富證券、國都證券、國海證券、國聯證券、國盛證券、東方證券、長財證券、北方證券、長江證券、長沙證券、廣東證券、廣發證券、廣州證券、光大證券、東北證券、國金證券、誠浩證券、川財證券、大鵬證券、東海證券、東吳證券、方正證券、富成證券、第一證券、大同證券、大通證券、德邦證券、德恆證券。
H-J
和興證券、海通證券、恆泰證券、恆信證券、恆遠證券、金新證券、巨田證券、漢唐證券、航空證券、河北證券、宏源證券、華安證券、華創證券、久聯證券、金元證券、華西證券、華鑫證券、紅塔證券、華弘證券、華林證券、華泰證券、華龍證券、江信證券、金通證券、金信證券、華福證券、華融證劵。
K-S
世紀證券、申銀萬國、首創證券、上海證券、平安證券、聯合證券、聯訊證券、齊魯證券、汕頭證券、山西證券、民生證券、民族證券、閩發證券、南方證券、遼寧證券。
T-Z
中信建投證券、中投證券、泰陽證券、中航證券、中富證券、中關村證券中信證券、中山證券、中天證券、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天風證券、天同證券、天一證券、天源證券、天元證券、萬聯證券、一德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中原證券、萬通證券、蔚深證券、西北證券、西部證券、信泰證券、興安證券、興業證券、亞洲證券、新疆證券、新時代證券、西南證券、湘財證券、廈門證券、眾成證券。

⑺ 新股長城軍工做什麼的

新股長城軍工(601606)主營業務為: 對子公司軍品科研、生產、銷售進行管理;機械設備及配件、電氣設備及零部件、錨具及零部件、軌道交通產品及零部件、汽車配件、塑料製品、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的研製、生產及銷售;軍用技術民用化系列產品的研製、生產及銷售;投資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

⑻ 請問哪個證券公司比較好

證券公司名錄

(更新日期:2001年06月15日)

序號 公司名稱 公司類別 注冊
資本
(億元) 營業部
數量 注冊地 高級管理人員
1 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45 172 北京 總裁:朱利,副總裁:李錫奎、李俊慶、劉彭湃、湯世生、李傑偉
2 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15.1 25 北京 董事長:盧克群,副董事長:方建一,總經理:周康榮,副總經理:余傑
3 華夏證券公司 未規范 10 85 北京 臨時負責人:趙大健
4 首創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2.3 2 北京 總經理:於楠,副總經理:張焦偉
5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US$1 北京
6 天津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天津 董事長:葛子平,總經理:張建
7 天津一德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天津 總經理:張彥兵
8 河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5.3 32 石家莊 董事長:武鐵鎖
9 山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2 10 太原 總經理:李明璋
10 大同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1 8 大同 董事長兼總經理:董祥,副總經理:王進文、蘇小易
11 內蒙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94 10 呼和浩特
12 北方證券公司 過渡期 3.6 10 沈陽 董事長:路畔生,副董事長:劉建奇、王宏,總經理:王興明,副總經理:孟凡剛、高昶、劉岩、沈洋
13 遼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2.54 22 沈陽 董事長:邵榮第,總經理:智新富
14 沈陽財政證券公司 未規范 1 7 沈陽 總經理;莫逆,副總經理;王瑛
15 錦州證券公司 未規范 0.2 7 錦州 總經理:李玉忱,副總經理:李永生
16 鞍山證券公司 未規范 0.14 13 沈陽 總經理:王寶連,副總經理:湯濤
17 大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 14 大連 董事長;石雪,副總經理;張思宴
18 大連財政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0.2 3 大連 總經理;陳維剛,副總經理;況波
19 東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10 25 長春 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維雄,副董事長:金光日、徐繼紅、寧德清、呂萍、馮成蔚、孫小丹
20 新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2 長春 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建林,副董事長:一軍、張洪彪、李曉平
21 黑龍江省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0.15 17 哈爾濱 總經理;卞玉祥、副總經理;游彬
22 哈爾濱財政證券公司 未規范 0.1 3 哈爾濱 總經理:黃文深,副總經理:劉慧
23 天元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1.3 10 哈爾濱 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成,副董事長:朱政軍、張明
24 齊齊哈爾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0.1 3 齊齊哈爾 董事長;王宏偉,總經理:郭兆源
25 牡丹江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0.1 4 牡丹江 總經理:明久成
26 佳木斯證券公司 未規范 0.1 3 佳木斯 董事長:岳春江,總經理:遲世廠
27 海通證券有限公司 綜合類 37.47 87 上海 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開國,副總經理:沈德高、吉宇光、任澎
28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過渡期 37.27 118 上海 董事長:金建棟,總經理;姚剛,副總經理:李梅、庹啟斌、陳耿、符學東
29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未規范 13.2 108 上海 董事長:王明權,總經理:王玉春,副總經理:陳敏、黃曉蔚
30 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0 36 上海 董事長:朱福濤
31 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5 43 上海 董事長:王明權,代總經理:聶慶平
32 上海財政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5 29 上海 董事長兼總經理:趙葉龍,副總經理:曹福海
33 上海久聯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2 2 上海 董事長:何國慶,總經理:樂秀濤,副總經理:華蒔蕻
34 華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8.5 31 南京 董事長:張開輝,總經理:吳萬善,副總經理:王已軍
35 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05 10 南京 董事長:張治宗,總經理:徐福武,副總經理:王一軍
36 蘇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5 7 蘇州 總經理:張華
37 恆遠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1 1 蘇州 董事長:顏羽、總經理:李由鵬
38 無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5 7 無錫 總經理:范炎
39 常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8 7 常州 總經理:卞流成,副總經理:戴國俊
40 浙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4.5 15 杭州 董事長:林益森,總經理:郭良勇,副總經理:章劍平
41 寧波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 16 寧波 董事長:林益森,總經理:陳誠忠,副總經理:王裕華
42 華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17.5 合肥 董事長代總經理:汪永平,副總經理:王宜四、盛群、楊宏寬、鄭為建
43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類 9.08 21 福州 董事長兼總經理:蘭榮,副總經理:左興平
44 閩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09 21 福州 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曉偉、副總經理:許章迅、魏慶華
45 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1 11 福州 總經理:王希超,副總經理:王比
46 廈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5 5 廈門 總經理:蘇金榮,副總經理:徐楚偉
47 江西省證券公司 未規范 0.27 13 南昌 總經理:詩軍邁,副總經理:周錫馨
48 山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5.08 47 濟南 董事長:段虎,總經理:柳亞男,副總經理:趙強
49 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5.5 13 青島 董事長:劉孔青,總經理;王宏達,副總經理:王建成、王金華
50 河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1 19 鄭州
51 黃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 15 鄭州 董事長:南鳳蘭,程鵬
52 洛陽證券公司 未規范 0.1 7 洛陽 董事長:隋新洛
53 開封證券公司 未規范 0.1 4 開封 董事長:艾正家,總經理:胡彥森,副總經理:李良
54 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10.29 23 武漢 董事長:明支成,副董事長:何亞斌、田丹、鄧暉、李格平
55 武漢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2.03 14 武漢 董事長:李永寬
56 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10.02 23 長沙 董事長:陳學榮,副董事:長劉曉兵、張世明、譚侯倪、李克難、程國安、周適芬
57 湖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2.35 19 長沙 董事長;譚載陽,總經理:李色明,副總經理;劉郎、嚴青力
58 長沙證券公司 未規范 0.12 3 長沙 董事長:曹建安
59 三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5 23 董事長:鄧貴安,總經理:李洪堯
60 廣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16 55 廣州 董事長:陳雲賢,總經理:方加春,副總經理:李建勇、李穗娜
61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5 9 廣州 董事長;吳張一,
62 廣東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未規范 8 62 廣州 董事長:鍾偉華,總經理:林軍,副總經理:胡志光
63 廣東民安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3 7 廣州 董事長:孔祥其,總經理:金國燕,副總經理:姜偉民、陳彥卿
64 東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5 7 東莞 董事長:何炎坤,副總經理:潘海標,劉平
65 佛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8 佛山 董事長:劉學民,總經理:李弘建,總經理助理:蘇江
66 惠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9 2 惠州 董事長:任紀元,總經理:張輝
67 江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7 9 江門 董事長:梁振堂,總經理:黃厚慶
68 汕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23 13 汕頭 董事長:吳小輝,副總經理:謝一平
69 湛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48 8 湛江 董事長:吳克齡,總經理:李安民,副總經理:高曲勤、蔡向武
70 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3 5 中山 董事長:金向東,總經理:黃揚錄
71 珠海證券公司 未規范 1 8 珠海 董事長:高傑發,助總經理:肖曉峰
72 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15 32 深圳 董事長:徐衛國,總經理:張永恆,副總經理:吳曉陽
73 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20 20 深圳 董事長:李南峰,總經理:胡關金,副總經理:陳正蓉、姜長龍、費曄、李鳳梧、孫賓
74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類 20.82 37 深圳
75 國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22 26 深圳 董事長:施永慶,總經理;牛冠興,副總經理:楊靜,余維佳、李一、張郁平
76 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綜合類 8 22 深圳 董事長:趙如冰,徐英,副總經理:楊光裕,江騰飛、曹大寬、竺亞、徐剛
77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5 20 深圳 總經理;楊秀麗,副總經理;杜永茂
78 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2.07 18 深圳 董事長:王一楠,副董事長:王格放、漆雲生、徐牧、李祥福
79 南方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10 71 深圳 總經理;劉波,副總經理;李金國、李振偉、任起峰
80 蔚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 16 深圳 董事長:王風華,副董事長:許小兵、朱文彬
81 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0 41 深圳 董事長:王世宏,總經理:儲忠,副總經理:徐士敏
82 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10 深圳 董事長:張克儉,總經理:雷波,副總經理:陳偉清
83 深圳金牛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0.6 1 深圳 董事長:鄭元亨,總經理:熊晴川,副總經理:嚴全明、曾德垓
84 廣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 13 南寧 董事長:黃兆鵬,總經理:鄧永偉
85 海口財政證券公司 正在規范 0.17 海口 總經理:丘鵬
86 海南省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37 8 海口 董事長:文哲,總經理:燕翔
87 中富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0.8 1 海口 董事長:唐榮漢,副董事長:黃郁、熊飛雲
88 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10.13 28 成都 董事長:司沛文副董事長:謝學材、彭青松,總經理:張慎修,副總經理;鄭曉滿、劉國安、陳愛國、羅建
89 成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25 8 成都 總經理:賀勇,副總經理:張言慶
90 天風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0.77 成都 董事長:孟慶山,副總經理:劉富善、鄭士平、張潤華
91 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11.28 28 重慶 董事長;張引,總經理:孫兵,副總經理:蔣鋼、楊允、王珠林
92 重慶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1 重慶 董事長:夏峰,總經理:李強,副總經理:余樹林、陳朝榮
93 貴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3 6 貴陽
94 雲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2 11 昆明 總經理:孫國萍,副總經理:聶願牛、顧銳
95 西藏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經紀類 0.6 4 拉薩 董事長:阿旺,總經理:汪建中
96 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過渡期 10 西安 董事長;劉春茂、杜穗強,總經理:安保和,副總經理:倪正、徐劍鈞、刑西唯
97 甘肅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1 9 蘭州 董事長:謝鐵牛,總經理:於定衛
98 青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未規范 0.54 7 西寧 董事長:張德雷,副總經理:孫榮芳
99 西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過渡期 7.26 銀川 董事長;呂莉,總經理;姜巍,副總經理:黃樅、張月萍、宋原東、代曉勇、孫壽榮
100 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過渡期 5.19 11 烏魯木齊 董事長;田國立,總經理;何加武,副總經理;張小勇、劉東、張全志、栗宏剛
101 新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正在規范 1.26 16 烏魯木齊 董事長:高虎,總經理:柯延新,副總經理:黃建悅
參考資料:中國證監會

⑼ 急需財經虛假新聞,炒作新聞,包裝新聞案例

財經虛假新聞

我幫你找到了一篇財經時報的關於農行的虛假報道
農行常德分行46億巨額不良資產剝離真相

2008年,農行常德分行又一次向長城長沙辦剝離46.21億元的不良資產,目前農總行正在對此事件做詳細徹查。
這次剝離的不良資產是2004年、2005年兩個會計年度的不良資產,相比上次多了一個會計年度,涉及的金額較大。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農行常德分行雖然是二級分行,但當時農總行沒有把貸款審批權回收,二級分行行長一年的貸款審批額度有十多個億,那兩年發放的貸款中有部分無法收回,便採用慣用的方式將這部分經營損失以正常的呆賬剝離;二是這46.21億元不良資產並不完全是常德分行的,為達到多剝快剝的目的,這其中有部分不良資產是從湖南的其他二級分行劃轉過來的。
農行常德分行為了將經營損失轉作不良資產順利剝離給長城長沙辦,便通過私刻公章、復印公章,並採用刀刮裁剪套改等方式偽造國家公文,「炮製」了一系列資產管理公司核銷剝離所需要的工商、法院、公安局、會計事務所等文件,再借劃轉之機,製造順利剝離不良資產的假象。
實際上,農行常德分行剝離的不良資產主要由損失類和呆滯類兩部分構成。按照農總行的相關政策,在不良資產未剝離前,有兩種途徑可以處理,一是排隊等核銷,但所需時間很長;二是要全額計入損失,這樣銀行會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且賬面會很難看,只有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是最可行的方法。
而長城長沙辦收購農行常德分行不良資產的成本非常低,損失類的對價是1%、呆滯類對價是30%。例如,一個500萬元的損失類資產包,資產管理公司支付5萬元的對價就可以取得所有權,隨後銀行又以高出成本價1至2倍的價格將資產包買回。
這樣做的好處是,資產管理公司不用費盡周折拍賣,便可以很「輕松」地獲得翻倍的收益,而農行常德分行將資產包回購後,就掌握了對資產包的處置權,可以不再受任何政策限制地將資產進行重新分類,對於有經營能力的企業,銀行會向他們繼續催收貸款,而確認不能收回的貸款則按呆賬進行再次核銷。農總行已經便派出了專項檢查小組進駐到農行常德分行。與此同時,農總行還開始對今年剝離的不良資產進行抽查,目前還發現農行連雲港(6.39,0.03,0.47%)分行也存在同樣的違規問題。
有業內人士認為,農行即將剝離的8179.73億元不良資產,或許將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特別是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的最後一塊大蛋糕,在這過程中要避免發生違規操作,農行亟需進一步完善內部管控機制。
農行常德分行46億巨額不良資產剝離真相
2008年7月,8000多億元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資產剝離大戲即將拉開帷幕。
而在此時,圍繞著農行不良資產的處置,牽扯出農業銀行湖南常德市分行(下稱「農行常德分行」)與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長沙辦事處(下稱「長城長沙辦」)一段尚未塵封的往事。
早在2006年底,《財經時報》曾對農行常德分行在2003年至2004年期間違規剝離不良資產進行獨家報道。當時,農行常德分行通過私刻公章、復印公章等方式,「炮製」了資產管理公司核銷剝離不良資產所需要的文件,將12.11億元的經營損失以正常的呆賬剝離。
事隔一年多,正值農行股改全面提速之際,《財經時報》再次獨家獲悉,今年4月底,有知情人士向農總行舉報,農行常德分行又一次向長城長沙辦違規剝離46.21億元的不良資產,目前農總行正在對此事件做詳細徹查。
從12億到46億,記者了解到,這其中不僅僅是數額的成倍變化,與第一次違規剝離不同的是,最近發生的不良資產剝離背後還隱藏著讓人琢磨不透的資產包回購之謎。
46億不良資產
農行常德分行的內部人士向《財經時報》透露,該行向長城長沙辦剝離這筆巨額的不良資產源於農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羅熹對湖南農行的調研。
2007年9月,農總行發起了一次「摸清家底」的徹查工作,這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各省分行的不良貸款和不良資產的真實情況,以便農行在上市前消化這些歷史包袱。
在徹查工作開始後不久,羅熹帶隊考察了湖南、湖北、河南三家分行。之所以選擇這三個省份,隨羅熹調研的一位農總行官員表示,「這三家分行均是經營比較困難、股改准備工作量較大的分行。」
3個月清查工作結束後,便產生了農行常德分行向長城長沙辦剝離46.21億元不良資產的結果。這筆不良資產如此龐大,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背後暗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記者致電農行常德分行詢問這份巨額不良資產的明細時,該分行的相關負責人以涉及經營機密為由拒絕答復。
最終,《財經時報》聯繫到一位因涉嫌違規剝離12億元不良資產,2007年被農總行開除的原農行常德分行一位副行長,他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內幕。
「據我了解,這次剝離的不良資產是2004年、2005年兩個會計年度的不良資產,相比上次多了一個會計年度,自然涉及的金額較大。」這位原副行長表示,「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農行常德分行雖然是二級分行,但當時農總行沒有把貸款審批權回收,二級分行行長一年的貸款審批額度有十多個億,那兩年發放的貸款中有部分無法收回,便採用慣用的方式將這部分經營損失以正常的呆賬剝離;二是這46.21億元不良資產並不完全是常德分行的,為達到多剝快剝的目的,這其中有部分不良資產是從湖南的其他二級分行劃轉過來的。」
46億元的背後
46.21億元!一家二級分行一次性剝離如此龐大的不良資產,難道就沒有引起長城長沙辦的注意?
根據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商業銀行在向資產管理公司剝離不良資產時,資產管理公司需要進行確認,並對相關的賬目進行核查。
長城長沙辦政策性資產處置部的一位經辦人介紹,「由於賬目核查工作量大,辦事處工作人員少,往往只能進行書面上的資料審核,只要是余額總數一致就按正常程序剝離,盡管知道這其中有作假的可能性,但由於銀行的作假手段越來越高明,僅憑辦事處的賬目審核是很難發現問題的,除非是專業部門對賬目進行審計。」
據了解,農行常德分行為了將經營損失轉作不良資產順利剝離給長城長沙辦,便通過私刻公章、復印公章,並採用刀刮裁剪套改等方式偽造國家公文,「炮製」了一系列資產管理公司核銷剝離所需要的工商、法院、公安局、會計事務所等文件,再借劃轉之機,製造順利剝離不良資產的假象。
長城長沙辦資產經營一部常德組的一名項目經理向《財經時報》透露,根據他多年處置農行常德分行不良資產的經驗發現,在處置過程中,銀行的造假行為可以說是司空見慣,而且幾家分行聯手作假也是常有的事,一旦被發現後,銀行都會出來自己主動擺平。
回購迷霧
《財經時報》在采訪過程中還意外獲悉,在此次剝離不良資產後,還發生了另外一件蹊蹺的事情——該行主動回購資產包,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自己主動擺平」。
回購資產包,是指銀行將不良資產剝離後,資產管理公司通常會將其打包公開拍賣,而在正常拍賣前,銀行主動將資產包購買回收。
對此,農行常德分行相關負責人給出了自認為符合「邏輯」的解釋,「我們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讓國有資產流入到民營企業或私人企業主的手中。」
但一位曾參與2006年農行常德分行審計的審計署駐武漢特派的工作人員對這種解釋表示質疑,「如果真的是不良資產,那就是銀行的包袱,被剝離拍賣對銀行是件好事,怎麼可能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那麼,銀行回購資產包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財經時報》還是在從原農行常德分行的副行長那裡了解到了回購資產包的大致脈絡。
「資產包回購在此前的不良資產剝離後就發生過,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位原副行長坦言。
實際上,農行常德分行剝離的不良資產主要由損失類和呆滯類兩部分構成。按照農總行的相關政策,在不良資產未剝離前,有兩種途徑可以處理,一是排隊等核銷,但所需時間很長;二是要全額計入損失,這樣銀行會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且賬面會很難看,只有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是最可行的方法。
「而長城長沙辦收購農行常德分行不良資產的成本非常低,損失類的對價是1%、呆滯類對價是30%。例如,一個500萬元的損失類資產包,資產管理公司支付5萬元的對價就可以取得所有權,隨後銀行又以高出成本價1至2倍的價格將資產包買回。」
這樣倒騰的好處是,資產管理公司不用費勁周折拍賣,便可以很「輕松」地獲得翻倍的收益,而農業常德分行將資產包回購後,就掌握了對資產包的處置權,可以不再受任何政策限制地將資產進行重新分類,對於有經營能力的企業,銀行會向他們繼續催收貸款,而確認不能收回的貸款則按呆賬進行再次核銷。
資產管理公司的角色
就在4月底農總行接到舉報信後,便派出了專項檢查小組進駐到農行常德分行。與此同時,農總行還開始對今年剝離的不良資產進行抽查,目前還發現農行連雲港(6.39,0.03,0.47%)分行也存在同樣的違規問題。
其實,農總行是禁止資產包回購的,早在2002年,總行在對廣西分行《關於打包收購已剝離資產的批復》中,就明文禁止「以任何形式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簽訂收購已剝離不良資產的協議」。
但時至今日,專項檢查小組展開調查已有兩個多月,但農總行遲遲未對農行常德分行的再次違規開出任何罰單。
農總行行長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向《財經時報》透露,「這次農行常德分行的違規問題不僅是這一家分行的行為,還涉及到湖南另外幾家二級分行,牽扯麵非常廣,所以短時間內很難全部調查清楚。另外,參與違規操作的當事人,有些已經離開農行,這也為處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而在監管部門看來,農行違規剝離不良資產和回購資產包並非單純的「個人行為」,資產管理公司可能在其背後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去年審計署在對資產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審計時發現,資產管理公司處置銀行剝離的資產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一些地方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聯手造假,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處置資產過程不透明,內部交易和關聯交易問題較多。」銀監會銀行監管四部的相關負責人分析。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農行即將剝離的8179.73億元不良資產,或許將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特別是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的最後一塊大蛋糕,在這過程中要避免發生違規操作,農行亟需進一步完善內部管控機制。-
農行違規金額超500億
審計署發布了2006年第4號審計結果公告,公布了中國農業銀行2003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審計發現,農業銀行違規經營問題比較突出。
其中,2006年5月至10月,審計署駐長沙特派辦對農行湖南省常德分行2003年度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問題77個,涉及金額12.11億元。
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的問題66個,涉及金額10億元,對56名責任人作出處理,其中移送司法機關1人、移送銀監會2人、開除9人、留用查看4人。
在嚴肅追究責任的同時,湖南農行抓住典型,舉一反三,全面清查隱患。針對審計揭示的常德分行在不良貸款剝離和回購中存在的嚴重違規行為,該行由監察室牽頭,審計、風險資產管理部門配合進行整改,並將整改結果作為考核評價業務部門和支行的重要依據。對重大違規問題,該行成立專案小組進行嚴肅查處。-

炒作新聞
山西煤老闆包機進京購豪宅系地產營銷炒作
• 核心提示:前些日子熱炒的「北京房價已見底?山西煤老闆包專機進京購豪宅」的消息,經調查後發現,購房團人員中沒有一個人是煤老闆,有人是純粹的工薪階層,而且是「看房」而非「購房」。「煤老闆包專機購豪宅」不過是「一次地產營銷的成功案例」。
• 「晉商包機進京抄底團購豪宅」「北京房價已見底?山西煤老闆包專機進京購豪宅」「山西一購房團包機進京選高端樓盤」「山西煤老闆包專機進京購豪宅選購三百至一千萬樓盤」……這是一條近兩周內被網路等各種媒體熱炒的消息。所謂的山西煤老闆再次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被網民們指責為「炫富,赤裸裸的炫富」。
真相如何?12月8日,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一個人是煤老闆
「昨天上午11時20分,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由一家房產網站組織的山西購房飛機團第一批山西運城+河津飛機團一行53人乘專機抵達。據×房網副總裁介紹,此次購房團成員主要包括私企老闆、煤礦主和大學教授等」,這是一家媒體11月30日發的報道。關於購房團人員的組成,另一家媒體這樣報道:「 據運城非公有制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孟建峰(記者注:應為「孟健峰」)介紹,首批購房團成員主要來自山西運城的主力消費人群,除了煤炭、焦炭行業的私企老闆,還有建築、旅遊等行業的負責人。」
究竟是哪些人組成了這個購房團?12月8日上午,記者撥通了運城非公有制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孟健峰的電話,希望面見采訪。孟健峰在電話中表示,購房有關個人私密,他不能透露哪些人是購房團成員。他同時堅決拒絕了采訪,並表示,目前有關媒體發布的所有新聞中,有關提到他說過的話都不是他自己說的。
當日下午,運城非公有制企業家協會秘書長孫新榮在辦公室接受了記者采訪。據孫秘書長講,此次進京的人員中,除他本人、孟健峰及協會一名工作人員,去看房子有50人。他沒有給記者提供「購房團」成員的名單,但很肯定地表示:「河津有人去,但是不到總人數的10%,也就是兩三個人,且沒有一人是煤老闆。平陸也有人去,也不是煤老闆。運城只有河津、平陸有煤礦。」據孫提供的情況,50人中企業家確實佔到大多數,但是多位是從事建築、建材、房地產開發、廣告和服裝這幾個行業,也沒有大學教授。
一位曾經經商,目前在某事業單位就職的知情人質疑此事時對記者說,此次所謂「購房團」的50人中,有上述民營企業家的家人、親戚,還有人是純粹的工薪階層,「我知道去的人中,最起碼有10個人還沒有我有錢」。
買的是低折扣機票
「我也是這兩天才從網上看到包機的事情。據我了解,近期沒有任何人或團體包機。」8日上午,記者就包機一事采訪時,運城民航公司辦公室裴主任介紹說,運城—北京每日有3個航班,機型都是有著128個座位的波音737-200,「真要包機的話,費用將是一個巨額數字」。在裴主任的建議下,記者隨後又打通民航售票處的電話,經詢問,售票處工作人員說從未接觸過「運城進京購房團」包機。
采訪中孫新榮秘書長告訴記者,53人都是買機票去的北京,也就是說,被稱為「全國尚屬首次」的包專機進京團購房屋,根本不存在。另一位知情者說,53人的機票都是由旅行社購買的低折扣機票,某航空售票處工作人員說,運城至北京的機票基本價格是830元,機場建設費50元,燃油稅80元。「機票打2.5折,每個人往返機票一共600多元,不到700元。」,運城某旅行社的一位負責人證實,就是他們的旅行社承辦了運城北京購房團的業務。
一位「進京團」團員說,這次去北京來回共4天,11月29日下午開始看房,第三天去長城、故宮和奧運場館參觀旅遊,第四天回運城。活動組織者提供去的機票和吃住費用,而參觀旅遊的費用以及回程的機票則是自掏腰包。
是看房團而非購房團
「我們是看房團,不是購房團。這是我和×房網來的人一再說的。」見到記者之後,孫新榮秘書長第一句話就這樣說。
關於看房和購房,孫新榮秘書長解釋說二者大有區別。據他介紹,在出發前,他就對團員們強調「看好自己的錢」,一個意思是不要被偷了搶了,另一層意思是,即使買房也一定要慎重考慮。孫新榮表示,「看房」的深意更在於學習,去北京的人中,有不少是房地產和建築建材的企業家,還有廣告公司的經營者,協會的重要目的是讓他們開闊眼界,看看北京的房地產運作模式和建築規劃。
「它(記者注:指×房網)有它的目的,咱有咱的目的。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孫秘書長說,所謂「機會」,就是利用×房網組織購房團,順便完成協會每年例行組織會員外出活動的任務。11月28日,也就是進京前一天的下午,協會把聯系好的部分企業家集中在預先訂好的酒店開會,會議內容除了北京名盤推介會,還舉辦了「運城投資論壇」。
「這次金融危機是從美國房地產行業的次貸危機引發的,我覺得大家應該了解學習一下。」孫新榮說,「另外,北京的景點雖然多數人都去過,但大家一起去,又有不一樣的心情和收獲。」
至於購房的情況,曾有媒體報道說,運城飛機購房團在北京停留共3日,首日即有7項簽約,意向購買20餘套,並且都是300萬元以上的豪華別墅,總金額達上億元。孫新榮說,看房時確實有人簽了意向書,據他了解,後來也確實有人買了,「應該只有兩到三套。有個別人的孩子在北京上班,每年的房租不是小數目,買房子更合算」。
這是一起地產營銷炒作
對於這趟北京之行引發的輿論風波,一位「團員」說感到很憋屈。在北京的時候,有人就不斷接到家人或朋友的電話,把網路上炒得火熱的消息告訴他們,「我們怎麼成煤老闆了?怎麼能那樣胡說?」該團員說。
孫新榮秘書長說,有關炒作的事,他提前就和組織方交涉過,「原來安排有下飛機後要走貴賓通道出機場,我拒絕了;說接受二十多家媒體采訪,我說不行。」結果他發現,自己到北京後拜會朋友時,朋友已經在議論這件事了,「我回來後上網看,其實在28日,也就是我們還沒有去的時候,網路上已經有包機進京買房的消息了」。
但對於事實的真相,卻幾乎沒有人去追究,記者接觸到的當事者除了表示憤慨外,都沒有提出要進一步交涉。而「煤老闆包專機購豪宅」這條樓市熱門消息的傳播,被一些人評價為「一次地產營銷的成功案例」。
據一位知情者講,在此次事件中,×房網不僅擴大了名氣,也得到了實惠,因為除了收取房地產開發商的策劃宣傳費用外,每賣出一套房,還有提成, 「其實,在房地產商看來,去的人買多少套房子並不重要,現在樓市這么低迷,重要的是聚人氣、造聲勢。拿煤老闆、包專機說事,不過是他們炒作的需要」。
據悉,×房網工作人員正在河津市組織第二批赴京購房團。承攬該團業務的運城某旅行社介紹,已初步確定12月12日啟程。記者曾多方聯系采訪×房網,但未能如願。不過倒是在登錄該網站時,發現其11月29日發布的《山西購房飛機團今抵京當日意向成交七套豪華別墅》一文中,有這樣的話語: 「一位姓王的山西煤老闆向記者表示:我們山西人買房,素以出手闊綽著稱,常整棟購買我們本地市中心的公寓、商鋪,而且都是一次性付清,擁有雄厚的購買力。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們這次乘購樓專機來北京,就是瞄準了價值300萬元以上的豪華別墅」。真不知此言究竟出自何人之口,因為誠如記者所了解的情況,此次活動並無煤老闆參與。
8日下午,記者托孫新榮秘書長聯系在運城活動的該網工作人員,但孫秘書長隨後告知,該工作人員手機打不通.

⑽ 車企高層開年巨震:3個月26位高管被換,副總裁以上佔8成

▲趙剛(圖源網路)

零跑汽車的首款車S01在2019年1月正式上市,由於定位較為小眾,且售價並無顯著優勢,S01在上市後市場表現與官方預期相差較大,這款車的交付時間還出現了延期的問題,2019年銷量遠未達到最初預期的1萬輛。

在新造車公司興起之後,為了快速進入汽車行業很多新造車公司都高薪從傳統車企挖人,為了實現更好的理想抱負,也為了更好的待遇條件,很多傳統車企工作人員也進入了新造車公司。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新造車公司的資金、管理、產品等方面的問題也開始暴漏出來了,多個來自傳統車企的高管又開始迴流到傳統車企去了,新造車公司正在面臨最難捱的時刻。

結語:車企急需提振銷量,度過寒冬

目前國內外都還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也都陷入了停滯,為了在疫情結束後能夠更好的發展,車企需要在這段時間內完善自身的結構體系,換帥成為了車企最好的選擇。

一個好的領導者確實能夠改變一支隊伍的狀態,為了提振銷量,多個車企的高層都發生了變動,尋找資歷更加豐富的領導人來帶領企業前進。

在汽車業的長期發展中,也確實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這也是車企選擇更換高層的信心來源,不過這並不是一劑靈丹妙葯,如果用人不當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危機。

至於這些公司更換領導人之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還需要等時間來證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車市寒冬對車企的持續影響,車企高管變動的情況還會繼續發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許明波長城證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鹽酸能溶解貴金屬嗎 瀏覽:166
做期貨推廣好不好 瀏覽:596
交易所平台 瀏覽:423
電信託管伺服器價格 瀏覽:489
支付寶的基金和理財哪個收益好安全 瀏覽:232
鄭醇期貨1909最新價格 瀏覽:173
陝西煤業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50
陳浩指標 瀏覽:327
長江證券上市咨詢 瀏覽:606
2019興業銀行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228
天津瑞茂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452
恐怖融資界定始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瀏覽:50
硫醇甲基錫的價格 瀏覽:369
宏源期貨烏魯木齊營業廳客服電話 瀏覽:519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