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洲際量子股票

洲際量子股票

發布時間:2021-10-15 12:58:50

❶ 跨越半個地球 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傳遞哪些信號數字報

量子通信(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量子通信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21世紀初,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
量子通信又稱量子隱形傳送(QuantumTeleportation),「teleportation」一詞是指一種無影無蹤的傳送過程。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態攜帶信息的通信方式,它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糾纏原理實現保密通信過程。量子通信是一種全新通信方式,它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路的核心要素。
按照常理,信息的傳播需要載體,而量子通信是不需要載體的信息傳遞。從物理學角度,可以這樣來想像隱形傳送的過程:先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傳送到接收地點,接收者依據這些信息,選取與構成原物完全相同的基本單元(如:原子),製造出原物完美的復製品。
量子隱形傳送所傳輸的是量子信息,它是量子通信最基本的過程。人們基於這個過程提出了實現量子網際網路的構想。量子網際網路是用量子通道來聯絡許多量子處理器,它可以同時實現量子信息的傳輸和處理。相比於經典網際網路,量子網際網路具有安全保密特性,可實現多端的分布計算,有效地降低通信復雜度等一系列優點。
量子通信是經典資訊理論和量子力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與成熟的通信技術相比,量子通信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具有保密性強、大容量、遠距離傳輸等特點,是21世紀國際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的研究熱點。
2 研究歷史
1982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AlainAspect)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量子糾纏」(quantumentanglement)的現象確實存在,這一結論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產生了重大的沖擊。從笛卡兒、伽利略、牛頓以來,西方科學界主流思想認為,宇宙的組成部份相互獨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受到時空的限制(即是局域化的)。量子糾纏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幽靈——超距作用(spookyactioninadistance)的存在,它證實了任何兩種物質之間,不管距離多遠,都有可能相互影響,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系。
在量子糾纏理論的基礎上,1993年,美國科學家C.H.Bennett提出了量子通信(QuantumTeleportation)的概念。量子通信概念的提出,使愛因斯坦的「幽靈
(Spooky)」——量子糾纏效益開始真正發揮其真正的威力。1993年,在貝內特提出量子通信概念以後,6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基於量子糾纏理論,提出了利用經典與量子相結合的方法實現量子隱形傳送的方案,即將某個粒子的未知量子態傳送到另一個地方,把另一個粒子制備到該量子態上,而原來的粒子仍留在原處,這就是量子通信最初的基本方案。量子隱形傳態不僅在物理學領域對人們認識與揭示自然界的神秘規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以用量子態作為信息載體,通過量子態的傳送完成大容量信息的傳輸,實現原則上不可破譯的量子保密通信。
1997年,在奧地利留學的中國青年學者潘建偉與荷蘭學者波密斯特等人合作,首次實現了未知量子態的遠程傳輸。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實驗上成功地將一個量子態從甲地的光子傳送到乙地的光子上。實驗中傳輸的只是表達量子信息的「狀態」,作為信息載體的光子本身並不被傳輸。

❷ 「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意味著什麼

「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意味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

基於衛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路最為可行的手段。2011年底,中科院與奧地利科學院簽署了協議,計劃利用「墨子號」量子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在實驗中,「墨子號」分別與河北興隆、奧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通過指令控制衛星作為中繼,建立了興隆地面站與格拉茨地面站之間的共享密鑰,實驗中獲取共享密鑰量約800kbits。基於共享密鑰,採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中奧聯合團隊在北京到維也納之間演示了圖片加密傳輸。結合高級加密標准AES-128協議,每秒更新一次種子密鑰,中奧聯合團隊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維也納的加密視頻通信系統,並利用該系統成功舉行了75分鍾的中國科學院和奧地利科學院洲際量子保密視頻會議。「墨子號」衛星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面站之間實現成功對接,表明了通過「墨子號」衛星與全球范圍任意地點進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與普適性,並為形成衛星量子通信國際技術標准奠定了基礎。

❸ 量子衛星已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了嗎

據報道,日前中國科技大學負責人表示,近期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

報道稱,該成果標志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為未來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路奠定了基礎。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日前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❹ 「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有何意義

「墨子號」衛星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面站之間實現成功對接,表明了通過「墨子號」衛星與全球范圍任意地點進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與普適性,並為形成衛星量子通信國際技術標准奠定了基礎。

基於衛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路最為可行的手段。2011年底,中科院與奧地利科學院簽署了協議,計劃利用「墨子號」量子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在實驗中,「墨子號」分別與河北興隆、奧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通過指令控制衛星作為中繼,建立了興隆地面站與格拉茨地面站之間的共享密鑰,實驗中獲取共享密鑰量約800kbits。基於共享密鑰,採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中奧聯合團隊在北京到維也納之間演示了圖片加密傳輸。結合高級加密標准AES-128協議,每秒更新一次種子密鑰,中奧聯合團隊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維也納的加密視頻通信系統,並利用該系統成功舉行了75分鍾的中國科學院和奧地利科學院洲際量子保密視頻會議。

❺ 「墨子號」首次量子保密洲際通信細節有哪些

「墨子號」首次量子保密洲際通信細節有:「墨子號」分別與河北興隆、奧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建立了興隆地面站與格拉茨地面站之間的共享密鑰;演示了圖片加密傳輸;建立了一個北京到維也納的加密視頻通信系統。

按照兩國科學院2011年底在北京簽署的洲際量子通信合作協議,中奧聯合團隊利用「墨子號」衛星於去年年中開展了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在實驗中,「墨子號」分別與河北興隆、奧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然後以衛星作為中繼,建立了興隆地面站與格拉茨地面站之間的共享密鑰,實驗中獲取共享密鑰數據量約800千比特。

基於共享密鑰,採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中奧聯合團隊在北京到維也納之間演示了圖片加密傳輸。量子力學的開創者之一、曾獲諾獎的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和中國古代哲學家墨子的圖像加密後被分別傳送到北京和維也納。

結合高級加密標准AES-128協議,每秒更新一次種子密鑰,中奧聯合團隊建立了一個北京到維也納的加密視頻通信系統,並利用該系統成功舉行了兩國科學院之間的75分鍾洲際視頻會議,兩院院長白春禮與安東·蔡林格進行了世界首次量子保密視頻通話。

「洲際量子通信中,數據是使用量子密鑰加密後傳輸的,監聽者無法竊取中間的信息,這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技大學高級工程師廖勝凱告訴新華社記者,「除了使用量子密鑰進行加密,其他環節與正常的照片傳輸和視頻一樣。」

廖勝凱表示,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符合預期,較為順利,但目前建立共享密鑰的效率不高,通信速率也有提高空間。他說,發射多顆衛星構成星座網路可以大幅提高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效率,預計5到10年就可以建立一個初步有現實應用能力的星地保密通信網路。

❻ 我國開通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干線是真的嗎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29日正式開通,結合「墨子號」衛星,我國科學家成功與奧地利實現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這標志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路雛形。

隨後,白春禮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安東·塞林格進行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頻通話。塞林格在通話中向我國近期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國的科研合作。

❼ 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首次洲際量子通信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9月29日正式開通;結合「京滬干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這標志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路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路打下堅實基礎。

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京滬干線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成功對接,預示著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路雛形已經形成,未來將以此為基礎,推動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務、國防、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建立完整的量子通信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主權信息安全生態系統,最終構建基於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量子互聯網。

❽ 「墨子號」量子衛星具備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能力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墨子號」量子衛星近日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

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

「墨子號」衛星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面站之間實現成功對接,表明了通過「墨子號」衛星與全球范圍任意地點進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與普適性,並為形成衛星量子通信國際技術標准奠定了基礎。

❾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了嗎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等組成的科研團隊,與奧地利科學院安東·塞林格研究組合作,近期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

該成果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及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等、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台、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與奧地利科學院安東·塞林格研究組合作完成。

❿ 「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有什麼意義

「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的意義:

「墨子號」衛星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面站之間實現成功對接,表明了通過「墨子號」衛星與全球范圍任意地點進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與普適性,並為形成衛星量子通信國際技術標准奠定了基礎。

基於衛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路最為可行的手段。2011年底,中科院與奧地利科學院簽署了協議,計劃利用「墨子號」量子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閱讀全文

與洲際量子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陝西煤業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50
陳浩指標 瀏覽:327
長江證券上市咨詢 瀏覽:606
2019興業銀行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228
天津瑞茂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452
恐怖融資界定始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瀏覽:50
硫醇甲基錫的價格 瀏覽:369
宏源期貨烏魯木齊營業廳客服電話 瀏覽:519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
600664股票價格 瀏覽:679
美國貸款銀行有哪些 瀏覽:841
期貨原油外匯通 瀏覽:684
民營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本金保障嗎 瀏覽:324
sps財務指標 瀏覽:641
期貨投資公司掛靠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