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中信建設」和「中信證券」具體是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
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國華國際工程承包公司(又稱中信建設國華公司)成立於1986年,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旗下從事國內外工程總承包及相關業務的全資子公司。
(1)中信證券董事會公告擴展閱讀:
公司致力於在EPC工程總承包、PPP、BOT融資建設、項目管理等方面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國際工程承包商。公司先後承攬了眾多大型、特大型工程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
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5家證券營業部、61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
⑵ 張佑君的工作任免
2015年11月17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張佑君擬任董事長,擬提名張佑君為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在出任董事後擬參加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的選舉。
2016年1月19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同意選舉張佑君擔任公司董事長。
⑶ 中信證券的爭議事件
2015年8月25日晚間,新華網報道稱,中信證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次日,有媒體報道稱,徐某即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
8月27日,財新報道中信證券另外被要求協助調查的7人中還包括了兩名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
在7月至8月的股災救市行動中,中信證券拿出大筆自有資金,在眾多券商中表現踴躍,被市場一度稱為「國家救市御用護法」。
分析:本次被要求協助調查的8人中,有3人為中信證券高管,位居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券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徐剛等8人此次被調查,有可能涉內幕交易。 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已被證監會撤銷證券業務許可。
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12月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11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消息稱,中信證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全體履職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針對互換業務虛增萬億,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新京報記者時表示,出現相關問題是因為公司系統升級造成了對外報送個別信息的錯誤,主要涉及互換業務2015年4月-9月新增規模和終止規模的數據錯誤,但存量規模數據是正確的。
上述負責人稱,公司在發現相關問題後,已於2015年11月初進行了數據更正。公司互換業務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
⑷ 誰能對10年5月4號中信證券的股票走勢分析一下要專業點的。謝謝!因為跌得太可怕了!
中信證券
證券公司的股票是最會融資的
先看他的消息:【2010-05-04】刊登董事會決議暨公司擬與東方匯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的公告
中信證券董事會決議暨公司擬與東方匯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的公告
通過了《關於公司擬與東方匯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的預案》,根據該預案:
1、擬同意公司與東方匯理銀行(Credit Agricole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Bank)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合作計劃具體擬包括:
(1)合作方范圍包括東方匯理銀行以及其下屬的盛富證券(Credit AgricoleCheuvreux S.A.)、農業信貸銀行證券(美國)公司(Credit Agricole Securities(USA)Inc.)和里昂證券(CLSA)等公司,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業務合作、客戶資源共享、組建合資公司、成立戰略聯盟等;
這個本來是個好消息為啥會跌呢??
原因是他想吸收更多的股民進入投資。
估計會斷斷續續的跌幾天,完後猛然上漲
接著就是連續的做盤
所以這個股票還是可以長期投資的建議價格
24左右
加息對這此影響不是太大
本人觀點 僅作參照 長城證券 王國東
⑸ 曾經見過中信證券2012年3月28日公告說用公積金每10股轉增7股的,為啥後來刪除啦
增發與配股相似,也是公司融資的一種方式。與配股所不同的是,配股是向全體股東按比例進行配售(以前配股的實踐中,絕大多數非流通股東是自動放棄配股權的),而增發一般是向原股東之外的投資者發行股票。上市公司的增發股票行為在市場上歷來都受到廣泛的質疑,這是因為一是增發的門檻比配股要低,而可以融到的資金量卻一般要高過配股(這也是導致很多上市公司棄配改增的緣由);二是由於增發價格普遍要遠高於配股價格(增發價格一般相當於股票價格的90%左右),非流通股東獲得的增發利益要遠高於進行配股情況下的配股利益,而作為流通股東卻要承受股票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損失。有些學者在對增發進行實證研究後發現,增發對非流通股東最為有利,可以產生巨大的凈資產增值(由於增發價會盡可能接近正股市價,所以,在同樣的融資額下,可以比配股發行更少的股份數,所以,增發對非流通股東來說要比公司選擇進行配股要有利的多),參加增發的新投資者其產生的增發收益也為正數,但要比非流通股東所獲得的增發收益要低的多,但在非流通股東、參加增發的投資者和流通股東三者中只有流通股東的卻因為增發而發生虧損。可以想像,假設正股市價為10元,增發價為9元,作為參加增發的投資者是以9元的價格買入10元的股票,其所承擔的風險是增發到所增發的股票上市期間股票市場價格的下跌,而其可預見的收益是可觀的:只要增發後股票價格不跌破9元,即可以獲利。而作為不參加增發的流通股東呢?由於很多參加增發的投資者在所增發的股票上市時都會進行套利,即賣出所增發的股票,以獲得增發收益,股票價格下跌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普遍現象是流通股東的股票在增發股票上市前發生了貶值,這一點已經為實證研究所證明。由於非流通股東在增發中獲利是最大的,而流通股東在公司進行增發中不僅沒有獲利,相反發生了虧損,所以增發方式一直為廣大投資者所質疑,也因為上市公司增發行為實際上非常可能對流通股東不利,這直接導致游戲規則後來發生了改變:增發在通過股東大會的同時,還必須經過參加股東大會表決的流通股東的同意。上市公司熱衷於增發與在配股中放棄配股權的行為原因都似來源於一個,即非流通股東財富最大化。這點在前面已經談到,作為公司的財務目標應該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但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是割裂的,所以,股東財富最大化往往演變為非流通股東財富最大化。有趣的是,我國在近兩年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中,很多已經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司又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增發。但與股改前的增發所不同的是,現在很多公司進行增發的對象是定向的,甚至是大股東(即過去的非流通股東)。由於現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從本質上來說都屬於流通股份了,所以公司的財務目標可以稱為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大股東其股東財富不再是以凈資產來衡量,而是與原流通股東一樣是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衡量,我認為這是現在很多上市公司進行增發的根本原因,即大股東或相關利益方在增發後隨著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揚,其股權價值也隨之而上升。也是基於這一點考慮,可以預見,增發的公司股票價格絕對不會在增發價格附近打住,而是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一個相當大的升幅,否則參加增發的大股東或機構靠什麼賺錢?我認為這是為什麼市場上非常看好進行增發的公司,從而導致擬進行增發的公司股票價格大幅度上揚的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對進行增發的公司還是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參加增發的大股東或機構願意以真金白銀拿到公司里來,那應該是件好事,對公司股票價格會有相當大的正面刺激作用,但如果僅僅是以集團公司內的其他資產代替,那還得分析該資產是優良資產還是一堆垃圾。我相信,在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採用股權融資方式時,會比以前更為理性,因為所有的股東的利益都被捆綁在股票價格上了。如果公司進行配股,你大股東不參加,則明顯會產生一項股權價值上的損失,如果進行增發,制定價格的不合理,將有可能會損害股東的利益,也包括大股東自己的利益。另外,我認為,基於我國的一些現實考慮,將來上市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時將會首選增發,而不是配股。
⑹ 中信證券前總經理是誰
曾經在2015年「救市」風暴中被公安機關帶走要求協助調查的原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日前已經正式復出。
在中信建投證券近日發布的股東大會決議中,沉寂近兩年的徐剛的最新動向得以披露。自2017年3月起,徐剛擔任中信集團戰略發展部首席研究員,並於6月8日起任中信建投證券非執行董事,任職資格已獲北京證監局核准。
要說徐剛,還得從2015年中信證券反腐說起。
2015年8月,「救市旗幟」中信證券8人被查,券商龍頭自此開始陷入持續動盪。當年8月25日,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中信證券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中信證券金融業務線的姚傑、中信另類投資部陳榮傑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等8人被公安機關帶走,要求協助調查。
隨後,徐剛、劉威、房慶利以及陳榮傑四位高管,被確認因涉嫌內幕交易,而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了解,徐剛於1998年加入中信證券,被公安機關帶走之時任職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公司經紀業務和研究業務。
⑺ 中信證券的主要領導
中信證券黨委書記: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常振明
黨委副書記、中信證券董事長:中信集團總經理助理、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佑君
⑻ 王東明的任免信息
2015年11月17日,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東明因年齡原因退休,張佑君擬任董事長。
公告顯示,王東明因年齡原因將不再參加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的懂事候選人提名,但將繼續履行公司董事長的相關職責,直至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董事會成員。
2016年1月19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同意選舉張佑君擔任公司董事長。中信證券原董事長王東明到齡退休。
⑼ 中信證券為什麼在北京買樓
1、中信證券現在北京是2個樓辦公,不方便。買新樓後可以集中辦公。
2、現在是租,很貴。
⑽ 中信證券股票年報業績什麼時間公告
中信證券股票年報業績預約披露回時間答2015-03-24
http://data.10jqka.com.cn/financial/yypl/op/code/code/600030/#refCountId=basic_50f3c8ec_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