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鄭珍股票

鄭珍股票

發布時間:2021-10-19 11:50:53

⑴ 中國的八大名酒

第一屆:1952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瀘州大麴酒、西鳳酒。
第二屆:1963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八大名酒: 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茅台酒、西鳳酒、汾酒、董酒。
第三屆:1979年在大連舉行,共評出八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麴、董酒 、瀘州老窖特曲。
第四屆:1984年在太原舉行,共評出十三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
第五屆:1989年在合肥舉行,共評出十七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 。
能經得住考驗並屢受好評的即如下八大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郎酒、古井貢酒、洋河大麴、雙溝大麴。
現擇中國歷史上較為出名的加以介紹:
茅台: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到1996年榮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茅台酒系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台,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五糧液:五糧液牌五糧液酒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的產品。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8年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覽會金龍獎,1989年獲日本大孤第三屆89關西國際儀器展金質獎,1990年獲泰國國際酒類博覽會金獎,1991年獲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國際展覽會金獎及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美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1993年獲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博覽會特別金獎。
五糧液酒廠有舊糟坊的老窖遺物,為明代所遺,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清初,敘州城有4戶酒坊,在二坎子有溫德豐糟房(後改為利川永)、馬家巷有張萬和糟房南門有德盛福糟坊、東門有長發升糟房,各有三個酒窖,其中以溫德豐糟房酒窖最早,產酒最佳美。清雍正年間酒窖增至52個。1840年至1937年糟坊達14家,酒窖125個。1949年,只剩9家糟坊,酒窖76個。1952年在利川永、長發升、張萬和等糟房的基礎上建成現酒廠,繼承傳統工藝,恢復和發展五糧液生產。
五糧液的釀造原料為紅高粱、糯米、大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糖化發酵劑則以純小麥制曲,有一套特殊制曲法,製成「包包曲」,釀造時,須用陳曲。用水取自岷江江心,水質清洌優良。發酵窖是陳年老窖,有的窖為明代遺留下來的。發酵期在70天以上,並用老熟的陳泥封窖。在分層蒸餾、量窖摘酒、高溫量水、低溫入窖、滴窖降酸、回酒發酵、雙輪底發酵、勾兌調味等一系列工序上,五糧液酒廠都有一套豐富而獨到的經驗,充分保證了五糧液品質優異,長期穩定,在中外消費者中博得了美名。
五糧液酒無色,清澈透明,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綿,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至好處。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種。飲後無刺激感,不上頭。開瓶時,噴香撲鼻;入口後,滿口溢香;飲用時,四座飄香;飲用後,余香不盡。屬濃香型大麴酒中出類拔萃之佳品。
著名科學家華羅庚賦詩曰:名酒五糧液,優選味更醇;省糧五百擔,產量增五成。
豪飲李太白,雅酌陶淵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洋河大麴:洋河大麴始興於隋唐,隆盛於明清,為清皇室貢品,乾隆皇帝南巡時,品後盛贊:「酒香味純,真佳酒也!」清末民國初年,連獲巴拿馬和南洋博覽會金獎,遂聞名海內外。1979、1984、1989三次蟬聯中國名酒稱號。並被認定為中國重點保護品牌和中國馳名***,為中國濃香型白酒的正宗代表,參與國家濃香型白酒新標準的修訂和起草,2003年成為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單位。
洋河大麴優良的品質來自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洋河地處淮河名酒帶,空氣中存在大量適宜釀酒的微生物群,用水是清澈甘甜的「美人泉」,以優質高粱、小麥、大麥、豌豆為原料,採用獨特工藝,形成了「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的淡雅風格,在濃香型白酒中獨樹一幟。
杜康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史載:杜康牧羊於空桑澗(今汝陽縣杜康村),「余粥棄於桑,郁積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嘗而甘美,遂得釀酒之秘」,從此以釀酒為業。杜康被周平王封為「酒仙」,杜康酒被封為「宮廷御酒」,杜康造酒之處被封為「杜康仙庄」。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感嘆,唐代詩聖杜甫「杜酒頻勞勸,張梨不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學家邵雍「吃一輩子杜康酒,醉樂陶陶」的絕唱。
古井貢:古井牌古井貢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廠的產品。
亳州曾稱亳縣,古稱譙陵、譙城,是曹操、華佗的故鄉,漢代釀有酒品聞名著稱。據《魏武集》載:曹操向漢獻帝上表獻過「九醞酒法」,說:「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今僅上獻。」「貢酒」因而得名。據《亳州志》載:現在釀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的遺跡,井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以其釀酒尤佳,故名「古井貢酒」宋代時亳州釀酒業很發達,熙寧年間的酒課達「十萬貫以上」。明代初期,懷姓商人在減店集建「公興糟坊」以釀「減酒」聞名於世。清代,亳州釀有眾多酒品,《亳州志》載:「酒品,高粱酒俗曰大麴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傳陳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葯酒,用葯曲蒸成,惟夏月飲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紅,其味甜;老酒,其香味彷彿紹興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釀成;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露,皆高粱酒之染色者」,可見亳州釀酒業發達。1925年,城內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稱。1948年剩有18家糟坊。1952年「公興糟坊」停業,1958年改為公社小酒廠,釀制代用品酒。第二年改建為古井酒廠,1960年投產此酒。
古井貢酒以本地優質高粱作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制曲,沿用陳年老發酵池,繼承了混蒸、連續發酵工藝,並運用現代釀酒方法,加以改進,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釀出了風格獨特的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醇如幽蘭,酒味醇和,濃郁甘潤,粘稠掛杯,余香悠長,經久不絕。酒度分為38度、55度、60度三種。
劍南春:劍南春牌劍南春酒是四川省綿竹縣劍南春酒廠的產品。
綿筆直古屬綿州,歸劍南道轄,釀酒歷史悠久。據李肇《唐國史補》載,唐代開元至長慶年間,釀有「劍南之燒春」名酒。詩人李白曾於劍南「解貂贖酒」的典故,留下「士解金貂,價重洛陽」佳話。其酒又稱「燒香春」。宋代釀有「蜜酒」,據《綿州志》載:「楊世昌,綿竹武都山道士,字子東,善作蜜酒,絕醇釅。東坡及得其方,作『蜜酒歌』以遺之 。」清代康熙年間,陝西三元縣人朱煜見綿竹水好,開辦朱天益酢坊,釀制大麴酒,後相繼有楊、白、趙三家大麴作坊開業。從此大麴酒成為綿竹名產。據《綿竹縣志》雲:「大麴酒,邑特產,味醇香,色潔白,狀若清露。」清乾隆年間太史李調元在《函海》中說:「綿竹清露大麴酒是也,夏消暑,冬禦寒,能止吐瀉、除濕及山嵐瘴氣。」他還賦詩稱:「天下名酒皆嘗盡,卻愛綿竹大麴醇。」光緒年間曾列為貢酒。名泉出佳酒,《綿竹縣志》雲:「惟西南城外一線泉脈可釀此酒」,並指出「用城西外區井水蒸烤成酒,香而洌,若別處則否」,這泉水是著名的「諸葛井」。是三國末年,魏兵入蜀『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守城拒敵、掘井汲水之用,後遂將井名為「諸葛井」。清代末年,綿筆直大麴酒坊有17家。1919年間「有大麴房25家,歲可出酒十數萬,獲錢五六萬緡,銷路極廣」。後發展為30餘家,有酒窖116個,最高年產達350多噸。1922年綿竹大麴獲四川省勸業會一等獎,1928年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及獎狀,聲名鼎盛,行銷各地,時人贊有「十里聞香綿竹酒,天下何人不識君?」的雅譽。1941年,酒坊有200多家,產酒200萬公斤。享有盛譽的大麴燒房有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恆豐泰、天成祥、朱天益、楊恆順等38家,擁有酒窖200個。小曲燒房有100餘家,其中以第一春、曲江春、永生春、德永春等作坊著稱。1951年在朱天益等燒房基礎上建成綿竹酒廠,繼續生產大麴酒。1958年投產高檔白酒,由蜀中詩人龐石帚起名「劍南春」。1985年更為現廠名。此酒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小麥制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其工藝有:紅糟蓋頂,回沙發酵,去頭斬尾,清蒸熟糠,低溫發酵,雙輪底發酵等,配料合理,操作精細而釀成。
劍南春酒質無色,清澈透明,芳香濃郁,酒味醇厚,醇和回甜,酒體豐滿,香味協調,恰到好處,清洌凈爽,余香悠長。酒度分28度、38度、52度、60度,屬濃香型大麴酒。著名書法家啟功賦詩贊:
美酒中山逐舊塵,何如今釀劍南春。海棠十萬紅生頰,卻是西川醉前人。作家劉心武賦詩:人間有酒香滿杯,難得劍南春滋味。艱幸獨留自己嘗,幸福贈予天下醉。
瀘州老窖:瀘州牌、麥穗牌瀘州老窖特曲又稱瀘州老窖大麴酒,是四川省滬州老窖酒廠的產品。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稱。瀘州地區出土陶制飲酒角杯,系秦漢時期器物,可見秦漢已有釀酒。蜀漢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出兵江陽忠山時,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營溝頭龍泉水釀酒,其制曲釀酒之技流傳至今。宋代酒業較為興盛,熙寧年間酒課為「一萬貫以下」,據《宋史》載瀘州等地釀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謂之小酒。臘釀蒸鬻,侯夏而出,謂之大酒。」大酒系燒酒。詩人墨客留有贊酒詩文,黃庭堅曰:「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餘」。唐庚曰:「百斤黃鱸膾玉,萬戶赤酒流霞。余甘渡頭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楊慎曰:「江陽酒熟花似錦,別後何人共醉狂」,又曰:「瀘州龍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懷,橫舟自成趣」、張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釀大麴酒。明代萬曆十三年(1586)瀘州大麴酒工藝初步成型。《瀘縣志》載:「酒,以高粱釀制者,曰白燒。以高粱、小麥合釀者,曰大麴。」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前後,「舒聚源糟坊」開業。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個酒窖,其大麴酒膾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號為「溫永盛糟房」,有大麴酒窖10個,其中6個建於1650年左右,4個建於1750年左右。清末白燒酒糟戶達600餘家,「民國以來減至三百餘家矣。大麴糟戶十餘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溫永盛、天成生為有名。
1952年以金川酒廠為主吸收未參加聯營的17戶酒坊成立四川省專賣公司國營第一曲酒廠。1955年將四個聯營酒社合並成立公私合營酒廠,其第一曲酒廠改為地方國營酒廠。1960年兩廠合並為瀘州曲酒廠,1990年易為現廠名。1952年按瀘州老窖大麴產品內在風格上的細微差異進行分級,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其品級最高的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瀘州老窖大麴酒。
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麴有特殊的質量標准,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後,再用「麻壇」貯存一、二年,最後通過細致的評嘗和勾兌,達到固定的標准,方能出廠,保證了老窖特曲的品質和獨特風格。
此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種。
華羅庚題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今無憂,特曲是嘗;產自瀘州,甘洌芬芳。」
汾酒:杏花村的釀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齊書》卷十一就有: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的記載;北周詩人庚信曾寫過:「三春竹葉酒,一曲鵾雞弦」的詩句,記載最早的竹葉青酒;唐詩人杜牧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經》雲:「唐時汾州有乾釀酒」;宋竇革《酒譜》、宋張能臣《酒名記》、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關於汾酒的記述。唐時,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葉增至二百二十餘家。
1875年汾陽王姓鄉紳,在杏花村創立了「寶泉益」酒作坊,以產「老白汾」酒而聞名於世。1915年其兼並「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為「義泉泳」。是年,「老白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甲等金質大獎章。《並州新報》以「佳釀之譽,宇內交馳,為國貨吐一口不平之氣」醒題,向國人歡呼曰:「老白汾大放異彩於南北美洲,巴拿馬賽一鳴驚人」。自此,老白汾酒譽馳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晉裕汾酒公司」草創且兼並「義泉泳」,年產量40餘噸,至1936年汾灑在國際兩度折桂,解放前在國內六次奪魁。但由於戰亂不斷,終於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產。1948年汾陽解放後,重新組織恢復了生產。人民政府於1949年6月1日以8000元的價格,購買原「晉裕汾酒公司」全部產業,成立了「國營杏花村汾酒廠」。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餐桌上。1949年汾酒廠產量完成131.5噸,創利潤4000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4.5萬元。至1993年,國營杏花村汾酒廠發展為以酒類生產經營為主,集科、工、貿、商、服務五位一體,進出口、內外銷同時並,多元化綜合經營的國營大型一檔企業,成為國內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之一。
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將原汾酒廠全部資產劃歸其所有。(集團)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體部分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上市經營,走上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團)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權經營,正式注冊改制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董酒:在中國名優白酒這個大家族中,董酒是唯一使用上百種中草葯參與釀造,而沒有成為葯酒,卻具備了綜合保健功能的白酒,這在釀造業中不能不說是個奇跡。為了保護這一獨具特色的民族遺產,1983年輕工部作出決定,將董酒工藝、配方列為機密。1996年國家保密局又明文規定,董酒的工藝、配方為國家機密,嚴密對外宣傳。
董酒使用130餘味名貴中草葯,由源遠流長的兩個配方組成,一個是"百草單",一個是"產香單"。這兩個配方組成,以理補氣血,調理陰陽,提神健體為主旨,著眼於人體的綜合保健。這兩個組方使用了大量的香類葯物,其中有我國著名的八大香料葯如:砂仁、白扣、山奈、八角、廣香、丹皮等,這些葯材不但具有天然的濃郁香味,還具有消渴生津、滋補陰陽等補益助食功效。在允許公布的配方中,蟲草、枸杞,黃精、龜膠等主要是補腎;丹皮、白芍固本,調整陰陽;肉桂、阿膠、當歸大棗補血活血;藿香、白扣、砂仁、紅花則是開竅、益神、補腦、生津;貝母止咳去痰;杜仲降壓、治腰疾、補腎水;防風、紅花去風濕;黃芪、當歸補氣提氣┉┉。這些生長於雲蒸霞蔚的雲貴高原崇山峻嶺的名貴葯材,飽吸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它們參與董酒的釀造,在發酵過程中滋養了大量有益微生物,抑制了對釀造不利的微生物,並衍生出許多能治病健體的化合物和呈香物質,其中未全部發酵的葯材便生葯入酒,形成了董酒神奇的綜合保健功能和幽雅舒適的天然葯香,並且酒體不受影響,依然如山泉一樣清澈透明,飲進口中,喉不幹燥,口內生津,過量也不上頭。董酒的綜合保健功能范圍涉及到內外科皮膚、骨科、婦科、兒科、腦科、五官科等幾乎人體的全部。很多長期飲用董酒的消費者反饋的的案例是董酒保健功能有力的佐證。根據中醫理論分析,董酒的保健功能關鍵是配方中含有"清"的大量葯物。清者輕也;清者正氣也;清者陰陽協調也。釀酒也,已發酵的生成衍生物,未發酵的便生物入酒,葯力藉助酒力進入病灶,經過清、理、補、滋,進而固本,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⑵ 貴州茅台酒廠建廠多少年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受到漢武帝的稱贊,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台「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台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恆興酒坊」,稱「賴茅」。「華茅」就是現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中國貴州茅台酒廠,1997 年成功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1999 年,由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發起的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 年 8 月,貴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貴州茅台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 1984年10月。茅台集團和北京北方億星糖酒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茅台北冬蟲夏草系列酒、茅台福滿四季系列酒等。

⑶ 白酒前十排名

白酒前十排名分別是:貴州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衡水老白乾、洋河大麴、山西汾酒、郎酒、古井貢酒、劍南春、西鳳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 所擁有的酒文化也獨具一格。不同的酒有不同的文化 , 不一樣的香醇 , 不一樣的濃烈。根據京東2020年第一季度提供中國白酒排名前十銷量排行榜、中國白酒排名前十哪個好、中國白酒排名前十多少錢等相關資訊看出,貴州茅台酒、五糧液、瀘州老窖排名前三。

⑷ 中國八大名酒

中國八大名酒如下:

1、茅台酒

茅台酒原產於貴州省茅台鎮,已經有 800 多年的歷史,以高粱為原料,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1996 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秘密,加以保護。後來又先後被列入國家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論如何排名,茅台酒都是中國白酒中當之無愧的榜首,不僅因為它悠久的歷史和頂尖的品質,也因為茅台在中國近現代的政治、經濟、外交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五糧液

五糧液為大麴白酒,產於四川宜賓市,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 5 種糧食發酵釀制而成。五糧液是四川省宜賓市特產,2012 年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現在的五糧液主要靠陳釀勾兌而成。五穀釀出的五糧液原酒按質分級並分別儲存為基酒。儲存期滿後,勾兌人員逐壇進行感官嘗評和理化分析,根據不同產品在質量和風格上的要求進行勾兌組合,才為成品五糧液。

3、劍南春

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縣,綿竹素有「酒鄉」之稱,是唐代劍南道的轄區之一,唐代還多以「春」字譽美酒,此酒因此得名「劍南燒春」,是正史記載的大唐御酒。

相傳李白為喝劍南春曾在這里把皮襖賣掉來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傳說。劍南春以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種穀物為原料,屬於濃香型。

4、瀘州老窖特曲

「瀘州老窖」是出產於四川瀘州的單糧濃香型大麴酒的通稱,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還擁有國窖 1573、瀘州老窖特曲、頭曲和二曲等一系列子品牌。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稱。瀘州出土文物顯示瀘州的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瀘州老窖特曲是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特點。

5、汾酒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源自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

1915 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老白汾」也獲得了甲等金質大獎章。現今生產汾酒的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權經營。

注意事項:

1、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台,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2、董酒採用優質高梁為原料,以廠區西面八公里的水口寺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藝簡稱為"兩小,兩大,雙醅串蒸"再經量質摘酒,分級陳釀,科學勾兌,嚴格檢驗,精心包裝而出廠。

⑸ 中國古代有多少種酒

茅台: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到1996年榮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茅台酒系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 重要原因。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 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 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 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台,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 杯。」 杜康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史載:杜康牧羊於空桑澗(今汝陽縣杜康村),「余粥棄於桑,郁積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嘗而甘美,遂得釀酒之秘」,從此以釀酒為業。杜康被周平王封為「酒仙」,杜康酒被封為「宮廷御酒」,杜康造酒之處被封為「杜康仙庄」。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感嘆,唐代詩聖杜甫「杜酒頻勞勸,張梨不 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學家邵雍「吃一輩子杜康酒,醉樂陶陶」的絕唱。 古井貢:古井牌古井貢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廠的產品。 亳州曾稱亳縣,古稱譙陵、譙城,是曹操、華佗的故鄉,漢代釀有酒品聞名著稱。據《魏武集》載:曹操向漢獻帝上表獻過「九醞酒法」,說:「臣縣故令南陽 郭芝,有九醞春酒……今僅上獻。」「貢酒」因而得名。據《亳州志》載:現在釀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的遺跡,井水清澈透明,甘甜 爽口,以其釀酒尤佳,故名「古井貢酒」宋代時亳州釀酒業很發達,熙寧年間的酒課達「十萬貫以上」。明代初期,懷姓商人在減店集建「公興糟坊」以釀「減酒」 聞名於世。清代,亳州釀有眾多酒品,《亳州志》載:「酒品,高粱酒俗曰大麴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傳陳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葯酒,用葯曲蒸 成,惟夏月飲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紅,其味甜;老酒,其香味彷彿紹興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釀成;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露,皆高粱酒之染色者」, 可見亳州釀酒業發達。1925年,城內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稱。1948年剩有18家糟坊。1952年「公興糟坊」停業,1958年改 為公社小酒廠,釀制代用品酒。第二年改建為古井酒廠,1960年投產此酒。 古井貢酒以本地優質高粱作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制曲,沿用陳年老發酵池,繼承了混蒸、連續發酵工藝,並運用現代釀酒方法,加以改進,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釀出了風格獨特的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醇如幽蘭,酒味醇和,濃郁甘潤,粘稠掛杯,余香悠長,經久不絕。酒度分為38度、55度、60度三種。 瀘州老窖:瀘州牌、麥穗牌瀘州老窖特曲又稱瀘州老窖大麴酒,是四川省滬州老窖酒廠的產品。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稱。瀘州地區出土陶制飲酒角杯,系秦漢時期器物,可見秦漢已有釀酒。蜀漢建興三年 (225)諸葛亮出兵江陽忠山時,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營溝頭龍泉水釀酒,其制曲釀酒之技流傳至今。宋代酒業較為興盛,熙寧年間酒課為「一萬貫以下」,據《宋史》載瀘州等地釀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謂之小酒。臘釀蒸鬻,侯夏而出,謂之大酒。」大酒系燒酒。詩人墨客留有贊酒詩文,黃庭堅曰: 「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餘」。唐庚曰:「百斤黃鱸膾玉,萬戶赤酒流霞。余甘渡頭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楊慎曰:「江陽酒熟花似錦,別後何人共醉狂」,又曰:「瀘州龍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懷,橫舟自成趣」、張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元代泰定元 年(1324)已釀大麴酒。明代萬曆十三年(1586)瀘州大麴酒工藝初步成型。《瀘縣志》載:「酒,以高粱釀制者,曰白燒。以高粱、小麥合釀者,曰大 曲。」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前後,「舒聚源糟坊」開業。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個酒窖,其大麴酒膾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 坊」改號為「溫永盛糟房」,有大麴酒窖10個,其中6個建於1650年左右,4個建於1750年左右。清末白燒酒糟戶達600餘家,「民國以來減至三百餘 家矣。大麴糟戶十餘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溫永盛、天成生為有名。 1952年以金川酒廠為主吸收未參加聯營的17戶酒坊成立四川省專賣公司國營第一曲酒廠。1955年將四個聯營酒社合並成立公私合營酒廠,其第一曲酒 廠改為地方國營酒廠。1960年兩廠合並為瀘州曲酒廠,1990年易為現廠名。1952年按瀘州老窖大麴產品內在風格上的細微差異進行分級,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其品級最高的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瀘州老窖大麴酒。 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麴有特殊的質量標准,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 後,再用「麻壇」貯存一、二年,最後通過細致的評嘗和勾兌,達到固定的標准,方能出廠,保證了老窖特曲的品質和獨特風格。 此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種。 華羅庚題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今無憂,特曲是嘗;產自瀘州,甘洌芬芳。」 汾酒:杏花村的 釀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齊書》卷十一就有: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的記載;北周詩人庚信曾寫過:「三 春竹葉酒,一曲鵾雞弦」的詩句,記載最早的竹葉青酒;唐詩人杜牧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宋朱翼中 《北山酒經》雲:「唐時汾州有乾釀酒」;宋竇革《酒譜》、宋張能臣《酒名記》、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關於汾酒的記述。唐時,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 代中葉增至二百二十餘家。 1875年汾陽王 姓鄉紳,在杏花村創立了「寶泉益」酒作坊,以產「老白汾」酒而聞名於世。1915年其兼並「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為「義泉泳」。是年,「老白汾」在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甲等金質大獎章。《並州新報》以「佳釀之譽,宇內交馳,為國貨吐一口不平之氣」醒題,向國人歡呼曰:「老白汾大放異彩於南北美洲,巴拿 馬賽一鳴驚人」。自此,老白汾酒譽馳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晉裕汾酒公司」草創且兼並「義泉泳」,年產量40餘噸,至1936年汾灑在國際兩度折 桂,解放前在國內六次奪魁。但由於戰亂不斷,終於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產。1948年汾陽解放後,重新組織恢復了生產。人民政府於1949年6月1日以 8000元的價格,購買原「晉裕汾酒公司」全部產業,成立了「國營杏花村汾酒廠」。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餐桌上。1949年汾酒 廠產量完成131.5噸,創利潤4000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4.5萬元。至1993年,國營杏花村汾酒廠發展為以酒類生產經營為主,集科、工、貿、商、 服務五位一體,進出口、內外銷同時並,多元化綜合經營的國營大型一檔企業,成為國內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之一。 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將原汾酒廠全部資產劃歸其所有。(集團)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體部分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 限公司,發行股票,上市經營,走上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團)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權經營,正式注冊改制為山西杏花村汾酒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⑹ 中國古代最好的五種酒哪個時期哪個地方有何出名的典故

1、古井貢酒
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的「九醞春酒」(即古井貢酒)以及釀造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自此「九醞春酒」(古井貢酒)成為歷代貢品
2、鶴年貢酒
創立於明朝永樂三年的北京鶴年堂在明、清兩朝就專門為皇宮配製御用養生酒、養生茶等而揚名海內外,被譽為「京城養生老字型大小歷史悠久第一家」!現專供於中央國家機關的《1405?鶴年貢》系列養生酒系運用鶴年堂世傳六百年御用養生酒釀制工藝精製而成,色澤瑰麗、口味醇香,酒性溫和,營養豐富,養人養生,是中老年養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3、棗集美酒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宋真宗趙恆欽定為「宮廷貢酒」,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之美句流傳。公元前51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祖師孔子問禮拜謁於道教祖師——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棗集釀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飲後遂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趙恆於在中祥符七年來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宮」飲用棗集酒後才思(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大發,命筆寫下「先天太後贊碑」立於太清宮門前,並下詔地方每年進貢兩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錄酒。在北魏時就成為宮廷的貢酒,而且還被歷代帝王祭祀祖先作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農民自製的「家作酒」,後逐步進入市場,民國24年上海版《中國實業雜志》載:清末民初,衡陽城內有釀酒作坊179家,每年產酒達32,600擔。故城衡陽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橋頭酒百家」之贊。今衡陽四鄉,每家每戶都會釀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廣泛,除作飲料酒外,還用來作烹調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澱粉沖蛋,甜酒糟煮湯元等美味可口。
5、鴻茅酒
鴻茅酒始創於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產於內蒙古涼城縣的鴻茅古鎮。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獨特,用料考究,選用優質黍米、嫩羊肉、鮮水果及名貴中葯材陳釀而成,酒業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葯香於一體,酸甜適度,風格獨特,具有滋陰潤肺,增補元氣,壯腰益腎,開胃健脾,養肝明目及烏發美容之功效。
7、杏花村汾酒
據《北齊書》記載,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成為宮廷貢酒。唐代大詩人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千古絕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唐國史補》、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經》、竇革的《酒譜》、張能臣的《酒名記》、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都有關於杏花村美酒為歷代名酒的記載。上世紀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的優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稱最古老的貢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種中葯材配製而成,關於它的配製有一段段優美的傳說。
9、菊花酒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10、「同盛金」燒酒
1996年6月9日,一項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在遼寧錦州面世。人們搬遷錦州凌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80厘米處發現了四個木製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這些酒海以紅樺構築,長為2.62米、寬1.31米、深1.64米箱內裱糊以約1500層、內蘸以鹿血的宣紙。這些宣紙上用漢字,澇文書寫「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國」等字樣。通過這些記載及其他遺跡、文物考古專家確認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這些酒不僅命長,而且十分好喝。

⑺ 五糧液和茅台哪個好

茅台好,茅台酒的釀制工藝要比五糧液復雜很多。

茅台酒是醬香型酒,釀造原料是高粱、小麥,及其赤水河特有水質及其所含的微量元素,釀制工藝簡單講12987工藝,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

茅台酒的定位更高,總是打著「國酒」的旗號,消費人群也是偏高層的。五糧液定位不如茅台高端,但是五糧液的消費者更多。一個鮮明的案例就是:五糧液和茅台酒分別推出生肖酒,但是茅台生肖酒一出就斷貨,市場價也被炒得很高。而五糧液的生肖酒則無人問津。

⑻ 茅台酒廠多少年的歷史了

茅台酒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

唐宋以後,茅台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並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曾寫下「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佳詞名句的北宋大詩人黃庭堅,飲後也感嘆茅台酒「殊可飲」。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舉行,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義,將用土瓦罐包裝的茅台酒送去參展。博覽會上,外人起初對「灰頭土臉」般包裝的茅台酒不屑一顧。情急之中,一名中國官員有意無意將瓦罐擲碎於地,頓時,酒香四溢,舉座皆驚。

隨後,茅台一舉奪得金獎,並與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成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享譽全球。

(8)鄭珍股票擴展閱讀

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總部位於貴州省北部風光旖旎的赤水河畔的茅台鎮,地處東經 106°22′,北緯 27°51′ ,海拔 423 米,現佔地面積 220 萬平方米。

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由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習酒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等近 20 家企業構成。

集團所涉足的產業領域包括茅台白酒、禮盒白酒、原漿酒、啤酒、葡萄酒、紅酒、證券、銀行、保險、物業、科研等。

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中國貴州茅台酒廠,1997 年成功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1999 年,由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發起的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 年 8 月,貴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集團公司是全國唯一集國家一級企業,國家特大型企業、國家優秀企業(金馬獎)、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於一身的白酒生產企業。

公司主導產品貴州茅台酒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1915 年榮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並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是我國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個世紀以來,已先後 14 次榮獲各種國際金獎,並蟬聯歷次國內名酒評比之冠,被公認為中國國酒。

閱讀全文

與鄭珍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央企北京戶口指標 瀏覽:106
林存股票 瀏覽:679
股票新高放量 瀏覽:209
華潤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154
股票申購幾次 瀏覽:705
配資炒股持倉多少合適 瀏覽:736
精選個股股票 瀏覽:605
81黃金分析 瀏覽:272
合作買賣股票 瀏覽:629
美國汽油價格2016 瀏覽:752
駱駝股份4月17日 瀏覽:730
沈陽中國銀行澳幣匯率 瀏覽:929
杠桿利率 瀏覽:352
kd通達信指標 瀏覽:434
基金跟銀行理財區別 瀏覽:920
基金理財會計分錄 瀏覽:71
中央經濟會議降杠桿 瀏覽:403
理財產品協議屬於哪類合同 瀏覽:690
外匯搭建流程 瀏覽:696
中國南車集團長江公司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