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鑒定國畫!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古人寫作書畫,一般是在紙或絹上。因此,如果能對歷代絹、紙有所了解,對鑒定書畫的真偽就尤為有用。
中國絹的發明在紙之先,用絹來作書畫的年代也比較早。不過絹有一個缺陷,就是保存的時間不象紙那麼長。無論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損傷,只是空氣的自然浸蝕,年代久遠的絹就會變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絹,已經沒有韌性了。明代初年的絹,至今已經腐敗得不能碰觸。而宋的絹,因裱托得比較好,目前還可見到,至於宋代以前的絹,雖然有,但也已經辨不出模樣了。
宋代初年的絹,橫豎皆單絲,不過橫絲稍粗,看似雙絲。宋代中葉,橫豎絲粗細相同,但都比早期的絲線粗一些,顏色與深藏經紙色略同。元你的絹,橫豎絲線仍然是單的,但絲線細而紋理稀。明初則豎絲為單而橫絲變為雙,絲線粗細均勻,密度整齊。清代,橫豎絲都變為雙絲,以前的單絲絹也不復存在。
明以前的絹,傳至今日,表面上已絕無亮光;絲上的絨毛,也已經完全褪掉。其顏色則內外如一。作偽者若用新絹,由橫豎絲的粗細單雙,即可辨別出來。有一種特製的元絲絹,從表面上看,與宋元的絹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絲上的絨毛,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凈;而且其顏色也是內外不同,絕不可能與絹完全一致。
紙的情況要復雜一些。宋代以前的紙,有若干種類,其材料是什麼,都沒有確切的記載。傳世的古紙,主要有棉紙和麻紙。從表面上看,棉紙有點類似今日的宣紙。麻紙的紋理要比棉紙粗疏一些。棉紙和麻紙中都摻和有絲。棉紙絲短,麻紙絲長。有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鑒定紙的年代:取一舊紙,浸泡在水中,然後用針來挑。如果是宋紙,那麼必然有很多稱絨,而且無論如何破碎,仍然可以裝裱。宋代以後的紙,則不可能這樣。如果用顯微鏡觀察,真紙並不平勻,膜皮如蟲蝕之狀,而且有一層白灰,若隱若現。其顏色則無論里外、凹凸,均系一致。偽造的絕代 ,因為是用顏色染成的,厚則深,薄則淺;里則淡,外則重;凸則有,凹則無。因為質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樣。
新手往往難以辨別作品的真假,這需要長時間的研究才能積累經驗。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著錄。一般而言,1990年以前出版的著錄較為可靠。大型出版社出版的著錄,比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更加權威一些。熟悉畫家也很重要。了解一個畫家的畫風和個性之後,對其作品的真偽就更有辨別能力。
畫作出品的時間段,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1949年以後的稱為現代,之前的為近代。近代畫作的價格走勢最好。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近代畫家大部分已經作古,他們的畫作成了稀缺資源。而現代畫家還在不斷創作新的畫作,可能影響已有畫作的價格。至於古代畫作,上手則比較困難。
投資價值看「真、精、新」
畫作的投資價值可以用三個字判斷,即「真、精、新」。
所謂「真」,就是真品。精品則是最能體現畫家的藝術水平和功力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無論畫家名氣大小,或是藝術品的景氣程度如何,精品的價格往往是最為堅挺的。陳佩秋的一套花鳥書法冊頁在2002年朵雲軒拍出23萬元,到2004年上海國拍春季拍賣會上卻以57萬元的價格成交,就是因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畫作的品相也要保持完好。即使是真品,如果品相破舊,也會使其價格打折扣。
對於藝術品投資新手而言,擁有「三力」———眼力、財力和魄力是成為成功的藝術品投資家的先決條件。
其中眼力和魄力是需要經驗的積累的。對於新手而言,多去參加拍賣會、展覽會,多看多聽多記錄,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入,自然就能磨練出鑒賞的功力。
論壇精彩問答:
問:當代的年輕畫家,特別是70年代、60年代以後的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投資價值怎麼樣?
余家邦:年輕畫家有的作品藝術性很強。作為藝術欣賞,可以買。但是作為投資的話,還是要買以前的畫。有人認為買年輕畫家的畫,很便宜,我等著它增值。可是要等到什麼時候呢?說不定我們不在了,他還在。
問:我是一個剛剛入門的人。想知道對於藝術品收藏,應該把握那些要點?
余家邦:必須認為這個畫是好的,自己要感到很放心。自己如果沒有搞清楚,那不行。買畫,要買10個人看著好的東西,哪怕貴一點。不怕買貴,就怕買錯。
問:我是做股票的,對藝術一點都不懂。我們選股票有一個選黑馬的說法,藝術品是不是也有?是不是某些畫家今後的作品有可能是一匹黑馬?
余家邦:買畫的選擇很有講究的。怎麼來看畫呢?一個是畫家的地位,其次是畫作本身的好壞,最後是畫作的價位在什麼層次,這三個層次要比一下。如果畫家的地位和畫作的層次都比較高,而價位卻偏低,那就是值得投資的作品。如果畫本身處於中流水平,而價格卻炒得很高,就應該迴避。
問:油畫和中國畫,哪個更值得投資?
余家邦:要對畫家要進行分析。我的個人感覺是,變現最快的就是中國書畫。因為從古代到現在,中國書畫有悠久的交易歷史,市場比較成熟,接受程度比較高。而油畫市場的面比較窄,市場還不太成熟,流動性比較低,變現慢。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問:畫廊里的畫和拍賣行的畫,好像品種不太相同?
余家邦:拍賣公司買畫都是選擇非常緊俏的。因為要獲得市場認可,成功地拍賣出去。畫廊的畫種類更多一些。
問:如何辨別拍賣公司拍出畫的真偽?
余家邦:古代也有贗品。也有專門仿名家的仿品,有的優秀仿品本身就有一定的價值。要想買到真品,首先要了解真品的價位是多少。比如唐伯虎的作品,至少要幾十萬元。而有一幅唐伯虎的作品,我們只標了8000塊,那說明我們不看好這幅作品。(劉念每日經濟新聞)
2. 北京中創國拍靠譜么,十大拍賣公司么
2017中國十大品牌拍賣企業
1、蘇富比
蘇富比起源於:1744年
蘇富比於紐約證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 BID。
蘇富比品牌包含:蘇富比國際房地產、蘇富比鑽石、蘇富比洋酒、蘇富比藝術學院、蘇富比金融服務、蘇富比藝術品貯存服務等。
蘇富比首次拍賣
首次落槌1884年,蘇富比拍賣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本活版印刷的聖經,底價1200英鎊,最後經過幾輪叫價,以3900英鎊成交,創下了當時單本書籍成交的最高紀錄。
蘇富比的辦公室及代表處遍布亞洲,中國大陸及香港、台灣,還有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並於香港及北京定期舉行藝術拍賣。辦事處遍布40個國家,總共90 個地方。
2、佳士得
佳士得起源於:1766 年
佳士得首次拍賣
1766年的首場拍賣,當時拍賣了來自亞洲的工藝精品。
佳士得品牌包含:佳士得美術學院、佳士得國際高端地產部、佳士得藝術品貯存服務等。
佳士得拍賣行的名字代表了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無可比擬的服務和專業知識,以及蜚聲國際的顯赫名聲。佳士得於私人洽購方面亦發展悠久,並擁有豐富及成功的經驗,主要集中在戰後及當代藝術、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古典大師及珠寶類別。佳士得在全球46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及10個拍賣中心,包括倫敦、紐約、巴黎、日內瓦、米蘭、阿姆斯特丹、迪拜、蘇黎世、香港及上海。
3、中國嘉德
中國嘉德起源於:1993 年
中國嘉德首次拍賣
中國嘉德自一九九四年秋季推出瓷器工藝品拍賣專場以來,業務發展迅速,拍品持續保持高檔水準。曾經分別以671萬元成交了《明宣德青花龍鳳紋十棱洗》和以440萬元成交了《清雍正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天球瓶》等重器。
中國嘉德品牌包含:文化、房產、保險、旅遊、物流等。
中國嘉德以經營中國文物藝術品為主的綜合性拍賣公司,總部設於北京。每年定期舉辦春季、秋季大型拍賣會,以及「嘉德四季」拍賣會。公司設有上海、天津、香港、台灣、日本辦事處及北美聯絡處。
4、中創國拍
中創國拍起源於:2008年
中創國拍在2012年以書畫起家,2015年增加拍賣業務獲得了極高的成交量和成交額。
該公司佔地面積10800平方米,是數一數二的大型公司。
品牌包含:自成立以來,中創國拍始終堅持「誠信、專業」為企業根本,秉承「服務、全心全意」的工作準則,依託雄厚的專家隊伍和遍及海內外的客戶資源,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在各個藝術品拍賣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注冊資本人民幣1000萬元。公司擁有眾多善於此業經營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常設有國家級鑒定專家組成的拍賣品審鑒機構。
5、保利國際
保利國際起源於:2005年
保利首次拍賣
2005年11月,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首屆大型拍賣會。徐悲鴻、吳昌碩、林風眠、李可染、吳冠中等諸多中國畫壇領軍人物的宏幅巨制皆名列其中。
品牌包含:保利影院、保利文化、保利地產等。中國保利集團公司(Poly Group)的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2月的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與軍隊脫鉤,由原隸屬軍隊正式劃歸中央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成為中央管理的180多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
6、翰海拍賣
翰海拍賣起源於:1994年
翰海首次拍賣
自從北京故宮博物院率先在翰海1995年秋季拍賣會上,以1980萬元重金競得並收藏了北宋張先《十詠圖》手卷之後,許多重要文物被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圖書館、北京首都博物館、北京印刷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各企業博物館、私人博物館以及收藏家個人收藏。
品牌包含:由國內文物經營系統組建成立,從事綜合文物藝術品拍賣的專業公司。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1月,是經國家文物管理部門批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人民幣1000萬元。公司擁有眾多善於此業經營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常設有國家級鑒定專家組成的拍賣品審鑒機構。翰海公司旨在通過拍賣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提高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為海內外收藏家和團體提供一個物暢其流、物盡其用的高層次、高質量的文化交流空間。
9、榮寶齋
榮寶齋拍賣起源於:1994年
公司業務區域:上海辦事處、香港辦事處、台灣辦事處。
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始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雅意得名,至今300餘年。1950年公私合營,「榮寶齋新記」掛牌,1952年榮寶齋成為國有企業,並以郭沫若題詞墨跡「榮寶齋」為標准商號字樣沿用至今。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榮寶齋(上海)拍賣有限公司、榮寶齋(濟南)拍賣有限公司、榮寶齋(南京)拍賣有公司、榮寶齋(桂林)拍賣有限公司
10、匡時國際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經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冊的綜合性拍賣公司,成立於2005年10月。
公司主要以拍賣中國古代、近現代書畫,中國古董,中國現當代油畫,雕塑等為主,並承接資產拍賣以及各類慈善拍賣。
自成立以來,北京匡時始終堅持「誠信、專業」為企業根本,秉承「服務、全心全意」的工作準則,依託雄厚的專家隊伍和遍及海內外的客戶資源,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在各個藝術品拍賣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憑著強大的專業隊伍、良好的信譽和廣泛的社會知名度匡時已經穩居行業第一集團,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第三大拍賣行。
3. 上海車牌能不能買賣
單獨將車牌出售,是違法行為,依法是不允許的。
但是可以變通。轉讓款當借款,與受買人簽訂一個借款合同,連車帶牌一起抵押,然後到期不還,打個假官司,輸了就可以連車帶牌一起過戶。
(3)國拍股票擴展閱讀:
車牌,指車輛號牌,是兩面分別懸掛在車子前後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質是鋁、塑料或貼紙,在板上會顯示有關車子的登記號碼、登記地區或其他的基本資料。車牌是對各車的編號,其主要作用是通過車牌可以知道車所屬省、市、縣,車管所根據車牌可以查到車的主人。
4. 國畫怎樣鑒別真偽
古人寫作書畫,一般是在紙或絹上。因此,如果能對歷代絹、紙有所了解,對鑒定書畫的真偽就尤為有用。
中國絹的發明在紙之先,用絹來作書畫的年代也比較早。不過絹有一個缺陷,就是保存的時間不象紙那麼長。無論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損傷,只是空氣的自然浸蝕,年代久遠的絹就會變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絹,已經沒有韌性了。明代初年的絹,至今已經腐敗得不能碰觸。而宋的絹,因裱托得比較好,目前還可見到,至於宋代以前的絹,雖然有,但也已經辨不出模樣了。
宋代初年的絹,橫豎皆單絲,不過橫絲稍粗,看似雙絲。宋代中葉,橫豎絲粗細相同,但都比早期的絲線粗一些,顏色與深藏經紙色略同。元你的絹,橫豎絲線仍然是單的,但絲線細而紋理稀。明初則豎絲為單而橫絲變為雙,絲線粗細均勻,密度整齊。清代,橫豎絲都變為雙絲,以前的單絲絹也不復存在。
明以前的絹,傳至今日,表面上已絕無亮光;絲上的絨毛,也已經完全褪掉。其顏色則內外如一。作偽者若用新絹,由橫豎絲的粗細單雙,即可辨別出來。有一種特製的元絲絹,從表面上看,與宋元的絹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絲上的絨毛,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凈;而且其顏色也是內外不同,絕不可能與絹完全一致。
紙的情況要復雜一些。宋代以前的紙,有若干種類,其材料是什麼,都沒有確切的記載。傳世的古紙,主要有棉紙和麻紙。從表面上看,棉紙有點類似今日的宣紙。麻紙的紋理要比棉紙粗疏一些。棉紙和麻紙中都摻和有絲。棉紙絲短,麻紙絲長。有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鑒定紙的年代:取一舊紙,浸泡在水中,然後用針來挑。如果是宋紙,那麼必然有很多稱絨,而且無論如何破碎,仍然可以裝裱。宋代以後的紙,則不可能這樣。如果用顯微鏡觀察,真紙並不平勻,膜皮如蟲蝕之狀,而且有一層白灰,若隱若現。其顏色則無論里外、凹凸,均系一致。偽造的絕代 ,因為是用顏色染成的,厚則深,薄則淺;里則淡,外則重;凸則有,凹則無。因為質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樣。
新手往往難以辨別作品的真假,這需要長時間的研究才能積累經驗。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著錄。一般而言,1990年以前出版的著錄較為可靠。大型出版社出版的著錄,比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更加權威一些。熟悉畫家也很重要。了解一個畫家的畫風和個性之後,對其作品的真偽就更有辨別能力。
畫作出品的時間段,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1949年以後的稱為現代,之前的為近代。近代畫作的價格走勢最好。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近代畫家大部分已經作古,他們的畫作成了稀缺資源。而現代畫家還在不斷創作新的畫作,可能影響已有畫作的價格。至於古代畫作,上手則比較困難。
投資價值看「真、精、新」
畫作的投資價值可以用三個字判斷,即「真、精、新」。
所謂「真」,就是真品。精品則是最能體現畫家的藝術水平和功力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無論畫家名氣大小,或是藝術品的景氣程度如何,精品的價格往往是最為堅挺的。陳佩秋的一套花鳥書法冊頁在2002年朵雲軒拍出23萬元,到2004年上海國拍春季拍賣會上卻以57萬元的價格成交,就是因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畫作的品相也要保持完好。即使是真品,如果品相破舊,也會使其價格打折扣。
對於藝術品投資新手而言,擁有「三力」———眼力、財力和魄力是成為成功的藝術品投資家的先決條件。
其中眼力和魄力是需要經驗的積累的。對於新手而言,多去參加拍賣會、展覽會,多看多聽多記錄,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入,自然就能磨練出鑒賞的功力。
論壇精彩問答:
問:當代的年輕畫家,特別是70年代、60年代以後的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投資價值怎麼樣?
余家邦:年輕畫家有的作品藝術性很強。作為藝術欣賞,可以買。但是作為投資的話,還是要買以前的畫。有人認為買年輕畫家的畫,很便宜,我等著它增值。可是要等到什麼時候呢?說不定我們不在了,他還在。
問:我是一個剛剛入門的人。想知道對於藝術品收藏,應該把握那些要點?
余家邦:必須認為這個畫是好的,自己要感到很放心。自己如果沒有搞清楚,那不行。買畫,要買10個人看著好的東西,哪怕貴一點。不怕買貴,就怕買錯。
問:我是做股票的,對藝術一點都不懂。我們選股票有一個選黑馬的說法,藝術品是不是也有?是不是某些畫家今後的作品有可能是一匹黑馬?
余家邦:買畫的選擇很有講究的。怎麼來看畫呢?一個是畫家的地位,其次是畫作本身的好壞,最後是畫作的價位在什麼層次,這三個層次要比一下。如果畫家的地位和畫作的層次都比較高,而價位卻偏低,那就是值得投資的作品。如果畫本身處於中流水平,而價格卻炒得很高,就應該迴避。
問:油畫和中國畫,哪個更值得投資?
余家邦:要對畫家要進行分析。我的個人感覺是,變現最快的就是中國書畫。因為從古代到現在,中國書畫有悠久的交易歷史,市場比較成熟,接受程度比較高。而油畫市場的面比較窄,市場還不太成熟,流動性比較低,變現慢。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問:畫廊里的畫和拍賣行的畫,好像品種不太相同?
余家邦:拍賣公司買畫都是選擇非常緊俏的。因為要獲得市場認可,成功地拍賣出去。畫廊的畫種類更多一些。
問:如何辨別拍賣公司拍出畫的真偽?
余家邦:古代也有贗品。也有專門仿名家的仿品,有的優秀仿品本身就有一定的價值。要想買到真品,首先要了解真品的價位是多少。比如唐伯虎的作品,至少要幾十萬元。而有一幅唐伯虎的作品,我們只標了8000塊,那說明我們不看好這幅作品。(劉念每日經濟新聞)
5. 光大銀行 什麼時候上市
光大銀行到底什麼時候上市?!」陸董(化名)一聽到記者提起光大銀行,就急切地問。恐怕沒有其他話題像「光大銀行上市」這樣讓陸董激動的了。
陸董是東部沿海某民營企業董事長,由於持有興業銀行 (601166 )法人股而在興業銀行的上市中獲利不菲。食髓知味,陸董又在2007年購買了光大銀行的一部分法人股,以期在光大銀行上市後實現高收益。
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連創新高,金融股的估值亦水漲船高,法人股交易異常活躍。光大銀行的法人股交易正是2007年金融股熱潮下的一個樣本。但光大銀行的特殊性在於,由於受財務重組影響,光大銀行連續三年沒有發布年報,法人股的購買者根本無法獲知其資產狀況、經營情況等基本面信息。直到今年5月份,光大銀行才披露了其2005-2007年的年報。
但這並不妨礙光大銀行法人股轉讓價屢創新高,最高曾達到了每股8元。在缺少基本面信息的情況下,法人股轉讓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盲人摸象式的「博傻」游戲。
基本面信息缺失
2007年4月,上海東方國際商品拍賣公司(下稱「東方國拍」)主持了一場光大銀行的股權拍賣,拍賣標的為平高集團持有的光大銀行法人股3300萬股,當時拍賣底價是每股3元。
「我們不提供光大銀行的任何財務資料,光大銀行也已經三年沒有出年報了。」當時,東方國拍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當記者對這一底價表示質疑時,該人士表示:「你去看看報紙,光大重組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匯金馬上就要進來了,這個價格只低不高。」
「我們了解的市場協議轉讓價為每股3.5到3.6元,一些有意向的投資者私下向我們報價,出到4元的有好幾家,最高有出4.2元的。」該人士續稱。
正是在光大重組的預期下,光大銀行法人股交易頗為活躍。光大銀行年報顯示,2007年股權轉讓有28次,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受讓方是民營投資公司。
拍賣價屢創新高
事實上,在2007年4月以前,光大銀行法人股交易一直在2元以下。2006年11月,ST金花(600080.SH)將持有的光大銀行股權4,709,320股轉讓給巴菲特投資公司,價格為每股1.4元。
2006年年底上證指數由年初的1163點漲至2675點,銀行股的估值亦水漲船高。受銀行股估值高漲以及光大銀行重組明朗雙重因素影響,交易價格逐漸上漲。2006年12月,澳柯瑪 (600336 )拍賣3872萬股法人股的價格約為每股1.7元。2007年1月,S吉生化(600893.SH)以拍賣的形式轉讓所持1694萬股法人股,價格漲至每股1.9元。
在當年4月份由東方國拍承辦的拍賣中,3300萬股被拆成3筆,每筆1100萬股。最終最後一筆的拍賣價為每股5元。自這次拍賣後,就再沒有低於每股5元的報價了。
2007年6月中旬,廈門建昌房地產公司(下稱「廈門建昌」)發布廣告,欲轉讓其持有的725.303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參考價為每股7元。
就在6月20日,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調任光大集團董事長兼光大銀行董事長。8月8日,光大銀行重組方案獲得批准。此時,上證指數亦自年初的2728點漲至4663點。
在這期間,廈門建昌的130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以每股8元的價格出讓。2008年2月28日,廈門建昌再度轉讓其剩下的595.303萬股法人股,報價漲為「每股不低於8元」。
事實上,市場的報價已經向每股8元靠攏了。2007年底,天津產權交易所發布了兩則光大銀行法人股轉讓公告。其中一筆為152.204萬股,掛牌價為1217.63萬元;另外一筆為130萬股,掛牌價為1040萬元,即每股價格均為8元。
2007年10月25日,寧波開發區石油公司將持有的847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以每股6.76元的價格轉讓予吉林省紐森特實業公司。
價格回落
2008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急轉直下,4月底一度失守3000點。不少銀行股價已經較最高價縮水超過一半,法人股市場的成交價亦受到影響。
2008年4月16日,廈門建昌第三次發布轉讓廣告,此時的參考價調低至每股6.5元。
5月22日,北交所掛出兩筆光大銀行法人股的轉讓信息。一筆為595.303萬股,掛牌價為3631.3483萬元;另一筆為847萬股,掛牌價為5166.7萬元;即每筆價格已經下降為每股6.1元。
炒作法人股並非沒有風險。陸董曾在交通銀行 (601328 )上市前購入一部分法人股,購入價為每股8元。5月28日,交行股價為9元。「我們資金的機會成本在10%以上,現在算上資金成本,實際上已經虧損了。」陸董不無懊惱地表示。
而陸董購入的光大銀行法人股的價格在4.8-5元之間,總價超過1億。「如果光大銀行按預期在2008年8月上市,上市之後我們還有一年的鎖定期。算上兩年半的資金成本,到2009年8月份解禁的時候,股價在6元以上我們才有賺頭。」陸董如是算著賬。
在招股價正式發布之前,很難估算這些法人股股東的盈虧。但可資參考的是同業數據,光大銀行利用經營利潤彌補完了33.85億元的歷史累計虧損後,其每股凈資產約為1元。
5月29日,招商銀行 (600036 )收於29.65元,對應的市凈率為5.8倍,市盈率為17倍。而與光大銀行具有較大相似性的中信銀行 (601998 )當天收於6.29元,對應的市凈率為2.9倍,市盈率為14.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