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有何影響
鄙人覺得樓主想問的問題似乎不是『有什麼影響』吧?這是垃圾問題啊,影響無非是升降、波動等等這些垃圾詞彙。
樓主是想了解財政政策如何作用於證券市場吧!(希望不是自作聰明.0.0)
財政政策其實質我們可以理解為對市場利益既得程度的一種調整。它對於市場的影響是基於對市場利益的調整進行的。利益的變化就會導致市場行為的變化,從而由於實體經濟(如企業生產行為)的變化最終影響非實體經濟(證券市場)的變化。
打個比方,一個積極的財政政策內倘若包括若干工程項目(財政政策一般都要通過類似的途徑將資金匯入流通領域);如果A公司在投標中投中了其中一個工程項目,那麼該公司未來幾年內的估值預期就會見長。根據股票價格計演算法則,該公司的股票行情自然會長。
這就是所謂的『內幕』——當然,形式紛亂繁雜,不一而舉。
希望能幫到樓主。
② 財政政策的變動對證券市場價格有何影響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的變動來影響和調節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財政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幾點:
1、財政政策的種類與經濟效應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總的來說,緊的財政政策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受到控制,證券市場也將走弱,而松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走強。
2、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發揮"相機抉擇"作用,即政府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來選擇相應的財政政策,調節和控制社會總供求的均衡。
3、實現中長期財政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達到中長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改革、調整稅制。
③ 說說財政政策如何對證券市場發揮作用
財政是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過財政把一部分國民收入集中起來進行分配,從而對生產資源的使用、個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個宏觀經濟運行發生巨大的影響。
1、財政支出政策:通過增加或減少政府支出,以適應私人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的變動,從而調節社會總需求。一是增加政府支出,以擴大社會總需求,擴大就業,避免經濟衰退;二是減少政府支出,以壓縮社會總需求,阻止通貨膨脹。
2、財政收入政策: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因此,調整稅收成為他們使用財政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稅收是國家宏觀財政政策的基礎,財政收入政策的運用,就是通過調整稅收比例,把一部分人的收入進行再分配,以協調各種經濟利益關系,並按照政府的意圖刺激經濟增長。
④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赤字具有擴張社會總需求的功能,可以讓證券市場的資金供給相對充裕從而促進證券市場的繁榮發展。
但是,如果過度使用財政赤字政策,在財政支出出現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得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2)稅收主通過企業和消費者這兩方面影響證券市場。
1、如果一國的稅負增加,將會影響企業經營的積極性,影響居民的投資熱情,進而影響證券市場的發展。
2、如果一國的稅負減少,直接引起證券市場價格上漲增加投資需求和消費支出又會拉動社會總需求,而總需求增加又反過來刺激投資需求,從而使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企業利潤;利潤增加,又將刺激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利潤總額,從而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因此,稅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在這些影響之間尋求平衡。政府應該充分衡量財政收入與企業消費者積極性之間的關系。
(3)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用於農業、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的薄弱部門和瓶頸產業的發展,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國債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
另外,國債的發行對證券市場資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較大的影響。國債是證券市場上重要的交易券種,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轉變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要創新企業籌資方式,重視吸收知識資本,以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分配過程中充分考慮知識資本所佔的份額,對收益進行合理分配,設置有關知識資本的財務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與資本評價指標體系,對財務管理的知識資本績效進行准確評價。
加大對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發支持投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加快企業財務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轉變。
在分析政策措施將會產生的影響時,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論闡述,而是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入中國證券市場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確的把握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的特徵。
(4)寬松的財政政策如何影響證券市場擴展閱讀
(1)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對社會供求的總量平衡產生影響,財政的投資力度和投資方向直接影響和制約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
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等。其種類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2)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這將會直接增加微觀經濟主體的收入,促進消費和投資需求,從而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進而推動股價的上漲。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這將會直接擴大對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刺激企業增加投資,提高產出水平,改善經營業績;同時還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資和消費能力增強,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此時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趨於上漲。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行規模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將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
4,增加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刺激供給增加,從而改善企業經營業績,推動股價上揚。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利於擴大社會的總需求,將刺激經濟發展,而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則在於調控經濟過熱,對上市公司及其股價的影響與擴張性財政政策所產生的效果相反。
(3)宏觀調控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
證券市場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或抑制經濟過熱,或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的證券市場是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國有成分比重較大、行政干預相對較多、階段性波動較大、投機性偏高、機構投資者力量不夠強大等,由此導致證券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反應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⑤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影響證券市場
樓上兩位都沒有搞懂,樓主,如果你做投資千萬別相信經濟學家的話
打個比方:通脹了怕不怕,當然怕了,嚴重的不是都說「通脹無牛市」嗎?可是加息呢?又是利空了,錢要流走了,所以大家都在亂猜,亂說。一句話:不正常的早晚會歸於正常,而在正常的環境中只有更好,而不是更壞(中長期而言)
對於財政政策,我想不會實行緊縮型的,因為發展才是發展中國家的硬道理,對於貨幣政策,則必須要謹慎再謹慎,因為它才是核心。
所以大家都不必擔心現在的加息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加息後小盤跌了很多人說打擊人氣,(小盤都漲翻天了),大盤動一下又說政策打壓地產,而地產與銀行資產緊密相連,這都是瞎胡掰.
所以你應該想到,證券市場從來就不是證明扭曲與謊言的一個地方,即使有偏離也會回歸。只有在那個時候你才能明白巴菲特所說的:只有到了褪潮的時候才知道誰是裸泳者!
⑥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貨幣政策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基本手段之一。由於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與貨幣供給總量與貨幣需求總量的平衡相輔相成。因而宏觀經濟調控之重點必然立足於貨幣供給量。貨幣政策主要針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和控制展開,進而實現諸如穩定貨幣、增加就業、平衡國際收支、發展經濟等宏觀經濟目標。
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相反,它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和發展。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⑦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體現在哪些地方
財政政策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政策的種類與經濟效應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總的來說,緊的財政政策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受到控制,證券市場也將走弱,而松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走強。
2)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發揮"相機抉擇"作用,即政府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來選擇相應的財政政策,調節和控制社會總供求的均衡。
3)實現中長期財政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達到中長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改革、調整稅制。
⑧ 財政政策是通過什麼途徑影響來證券市場價格的
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比較大,因為股市畢竟是金融市場,財政政策的影響很難說,財政政策首先是影響整體經濟,進而影響股市,不像貨幣政策直接影響股市。一般的財政政策比如減稅,長期來看對經濟是利好,對股市的影響是向上的,如提高最低工資,會增加失業率,對經濟的影響不確定,如提高福利,對經濟的影響也不確定。
⑨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之前一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規模橫行,全球所有的經濟強國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受影響最厲害的美國雖然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惡化有所減緩,但是請注意報告的用詞,經濟惡化減緩並不是經濟走出低谷區。由於美國這次金融危機引發的負債已經超過12萬億美元。對於提前消費沒有什麼存款的美國來說,現在經濟的恢復情況和還能夠借到的外債多少有關(如果全世界各國還能繼續大規模不顧本國經濟減緩惡化的代價,借N萬億給美國填窟窿)。也就是說美國的經濟當初預計的衰退3~5年時肯定的了,如果拯救經濟的資金跟不上這個時間可能還會被延長3年。既然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經濟的真正觸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那對全球經濟的拖累是長時間的。外圍條件很不樂觀,但是中國自從實施近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以來(主要是針對基礎建設),第一階段任務已經達到,第3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再次回升到8.5%以上,而第二階段的經濟政策也展開,主要針對民生方面進行投資,從政府經濟政策的刺激力度和廣度來說,在抵消了全球經濟低迷的拖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在年底實現8.8%的增長很有希望。總的來說經濟政策對經濟是利好的。對證券投資市場有著積極的正面效果。貨幣政策方面中國政府仍然維持保守的政策所以,這個方面個人認為對證券投資市場帶來的間接影響是相對比較小的,可以說是中性的。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平衡後總的來說是利於證券投資市場發展的。但是看問題就要看全面點,不能夠以點帶面。影響證券投資市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市場本身的資金變化狀態,經濟看好的確會使介入市場的資金增多,但是,中國股市是比較特殊的,這次熊市的產生就是和大小非解禁股有著直接關系,直接導致了資金面得平衡倒向空方,經濟面當時的走弱其實都只是表面的現象掩蓋了大小非解禁導致熊市的實質。而今年是解禁股的高峰期,比08年厲害得多2010年也是高峰期。所以大小非今年解禁後的動作將直接決定未來股市的運行方向。如果大非解禁(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建築等等)解禁後並沒有打幅度拋售,繼續持有,那我相信,經濟面得持續回暖會導致資金推動股市繼續走穩上行。但是如果這些大非如果是小幅度拋售手裡解禁的籌碼(以10月29日的中國建築為例,它小幅度拋售的直接結果就是大盤直接低開60個點下跌),大幅度拋售會是什麼結果無法想像(我覺得這種情況可能不太現實,因為不計代價的拋售股市只有一個結果崩盤。政府是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小幅度的拋售讓大非套利出來用經濟增長的良好預期來抵消大非得解禁小幅度拋售可能是未來的很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證券市場的走向可能會使震盪為主要想出現07年的大行情,除非大小非被政府出政策限制拋售,這點不太現實,因為政府已經強調了,大小非必須解禁拋售,只是拋售的力度要進行控制,以防止短時間內多空變化太懸殊導致暴跌,盡量能夠維持資金面相對平衡的情況下讓大小非順利逐漸減倉)。所以短時間內大盤已經面臨方向的選擇,而大小非就是天平上的砝碼,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就勝利。結果如果,拭目以待。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