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固定收益證券類投資工具的特點

固定收益證券類投資工具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10-21 08:01:35

㈠ 固定收益證券

固定收益債券,固定收益戰役戰略就是你在固定的情況下,在收益債券的情況下,以收益和固定,自字為名的情況下

㈡ 權益工具與債務工具區別

權益工具與債務工具區別

1、種類不同

權益工具是公司融資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股權工具。債務工具是金融工具中會形成債權債務的一類工具。

2、屬性不同

權益工具的發行人有義務根據公司的盈利狀況向資產的持有者支付紅利,屬於固定收益證券,債務工具投資是浮動利率投資。

3、形式不同

權益工具發行的形式有公開募集和私募。前者需要具備特定交易市場的條件,如財務狀況、公司治理、產業前景等,需要專業機構來幫助實施。後者是對特定人員或機構發行,不需要向社會公開有關的信息。

債務工具持有者的要求權是獲得固定的支付,它具有具體的支付條款,如期限、利息、息票率等。按時間劃分,有短期債務工具與長期債務工具,前者為一年以內的,後者是超過一年的。

按發行主體劃分,分為公債與企業債,前者是由政府及其有關機構發行的,後者是由公司發行的。由於公司的風險特性與政府不同,因此同樣期限的企業債收益率高於政府發行的公債。企業債有不同的還款形式,可以附加一些選擇權,如可轉換債券、可贖回債券。

(2)固定收益證券類投資工具的特點擴展閱讀

金融工具重分類的原則

企業應當根據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對金融資產進行分類,金融資產一般分為三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當企業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時,應當按照規定對所有受影響的相關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對所有金融負債均不得進行重分類。所以,金融資產可以在以攤余成本計量、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之間進行重分類。

企業對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應當自重分類日起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相關會計處理,不得對以前已經確認的利得、損失(包括減值損失和利得)或利息進行追溯調整。

重分類日,是指導致企業對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的業務模式發生變更後的首個報告期間的第一天。

如甲公司決定於2*17年3月22日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則重分類日為變更後的首個報告期間的第一天,就是2*17年4月1日。

乙公司決定於2*17年10月15日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則重分類日為變更後的首個報告期間的第一天,就是2*18年1月1日。

需要注意的是:

(1)企業業務模式的變更必須在重分類日之前生效。

(2)如果企業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沒有發生變更,而金融資產的條款發生變更但未導致終止確認時,不允許重分類。

如果金融資產條款發生變更導致金融資產終止確認的,不屬於重分類,企業應當終止確認原金融資產,同時按照變更後的條款確認一項新的金融資產。

股票有哪些基本性質,與固定收益證券有何差異

(1)收益性。收益性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徵,它是指股票可能為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
(2)風險性。股票投資收益具有不確定性,或者說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之間可能存在偏離。投資者在買入股票時,對其未來收益會有一個預期,但真正實現的收益可能會高於或低於原先的預期,也可能產生虧損。
(3)流動性。股票可以通過依法轉讓而變現,即在本金保持相對穩定、變現交易成本較小的條件下,股票很容易變現。
(4)永久性。股票所載權利的有效性是始終不變的,因為它是一種無期限的法律憑證。股票的有效期與股份公司的存續期間相聯系,二者是並存的關系。
(5)參與性。股票持有人作為股份公司的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行使對公司經營決策的參與權。

㈣ 固定收益證券的簡介

與固定收益證券市場的發展水平相類似,我國對固定收益證券的理論和應和研究也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國內有關固定收益證券的教材更多地是介紹一些有關債券的基礎知識,或者是從宏觀上介紹中國債券市場,側重於定性描述,詳細地介紹了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固定收益證券的定價理論以及固定收益證券特徵。具體而言,本教材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內容是有關利率的一些基本知識。本書從介紹貨幣的時間價值著手,介紹了即期利率、遠期利率和折現因子的計算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第二部分內容是固定收益證券的定價理論。對於固定現金流的固定收益證券,可以採用折現因子、即期利率、遠期利率和到期收益率的多種定價方法。對於嵌有期權的固定收益證券的定價,實質上是對利率衍生產品的定價,主要有無套利和風險中性定價兩種方法。
第三部分內容是對固定收益證券一些特徵的定量描述,主要包括PVBP、久期和凸現。
第四部分內容是對固定收益證券產品的介紹,分別介紹了國債、市政債券、國際債券、資產支持債券、抵押支持債券以及固定收益證券的一些衍生產品,最後還介紹了中國的固定證券市場。
第五部分內容是固定收益證券的投資策略。

㈤ 什麼叫保本固定收益理財產品

保本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指銀行按照合同約定的事項向投資者支付全額本金和固定收益的產品。投資者買這類產品到期獲得固定收益,投資風險全由銀行承擔。

但投資者並不是完全無條件地獲得固定收益,監管層規定銀行不能無條件地承諾固定收益,以防銀行高息攬儲。

在固定收益產品中,固定收益證券占據了很大比例。固定收益證券的種類很多,我國現有的固定收益證券品種可大致分為四類:

①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和有擔保的企業債,收益是債券持有期利息收入、市場利率下行導致的價格上升和較強變現能力蘊含的盈利。

②無擔保企業債,包括短期融資券和普通無擔保企業債,收益來自企業債持有期利息收入、市場利率的下行和信用利差的縮減導致的價格上升。

③混合融資證券,包括可轉換債券和分離型可轉換債券,收益來自標的證券價格變動導致的價格上升和派息標的證券價格波動。

④結構化產品,包括信貸證券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不良貸款證券化,收益有持有期利息收入和市場利率下行導致的價格上升。

(5)固定收益證券類投資工具的特點擴展閱讀:

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固定收益產品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其風險主要表現為:

1、政策風險

包括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的風險。

政策變動引發的經濟周期風險,即隨著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變化,市場的收益水平也呈周期性變化,直接影響到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

2、信用風險

主要指發行機構的違約風險,例如債務人經營不善,資產不能抵債,債權人可能會損失大部分投資。但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和有擔保的企業債等固定收益證券的信用風險可以忽略。

而無擔保企業債、信貸證券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不良貸款證券化等隨發行主體不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信用風險。

3、利率風險

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一般會略高於同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並以此來吸引投資者。但在物價上漲比較劇烈的情況下,貨幣管理當局隨時會採取加息手段來解決利率倒掛問題,固定收益證券產品的價格也會因此下降。

4、流動性風險

固定收益產品通常承諾到期保證本金與收益,部分產品允許投資者在持有期內的特定時間提前終止,除此之外,投資者如果急需用錢,一般要支付數量不等的違約金。

因此,投資者在做出產品投資之前首先要考慮產品的投資期限和金額是否符合自己當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內在資金流動性方面的要求。

其次,適當考慮理財產品本身是否規定了客戶的提前終止權利、產品是否允許質押貸款等關於流動性的補充規定。

閱讀全文

與固定收益證券類投資工具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精選個股股票 瀏覽:605
81黃金分析 瀏覽:272
合作買賣股票 瀏覽:629
美國汽油價格2016 瀏覽:752
駱駝股份4月17日 瀏覽:730
沈陽中國銀行澳幣匯率 瀏覽:929
杠桿利率 瀏覽:352
kd通達信指標 瀏覽:434
基金跟銀行理財區別 瀏覽:920
基金理財會計分錄 瀏覽:71
中央經濟會議降杠桿 瀏覽:403
理財產品協議屬於哪類合同 瀏覽:690
外匯搭建流程 瀏覽:696
中國南車集團長江公司 瀏覽:967
工行私人銀行理財怎麼樣 瀏覽:260
簡述外匯儲備的管理特徵 瀏覽:865
股票退市問題 瀏覽:38
中信信託新疆 瀏覽:368
融資城投資人的利益 瀏覽:874
收藏紙幣價格 瀏覽:918